CN105073205B - 传声器 - Google Patents

传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3205B
CN105073205B CN201480009055.7A CN201480009055A CN105073205B CN 105073205 B CN105073205 B CN 105073205B CN 201480009055 A CN201480009055 A CN 201480009055A CN 105073205 B CN105073205 B CN 105073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component
film structural
holding member
microphone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90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3205A (zh
Inventor
菅野良
松田尚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ngy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ngy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ngy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ngy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73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3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3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3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8Component parts for gas-masks or gas-helmets, e.g. windows, straps, speech transmitters, signal-devic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8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3/00Cones, diaphragms, or the like, for emitting or receiving sound in gener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低成本就能制造出的、且以简易的结构就能在外部清晰地收听到穿戴者发出的声音的传声器。对于用于使穿戴者发出的声音向外部传递的传声器单元而言,该传声器单元的传声器主体具有:膜构件,其能够使声音从一侧向另一侧传播;保持构件,其用于保持该膜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膜构件由热收缩性的材质形成,该传声器单元构成为,通过在膜构件保持于保持构件的状态下,对膜构件加热而使膜构件收缩,从而在对膜构件的大致整个面赋予了绷紧的状态下,使膜构件保持于保持构件。

Description

传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护面罩、防护服的传声器,该防护面罩、防护服用于在对人体有害的各种各样的物质、状态中确保穿戴者的呼吸的目的。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有用于在对人体有害的各种各样的物质、状态中确保进行作业的作业者的呼吸的、各种各样的防护面罩、防护服。因为这些防护面罩、防护服处于覆盖穿戴着该防护面罩、防护服的穿戴者(以下简称“穿戴者”。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嘴边或整个脸的状态,因此导致穿戴者发出的声音很难向外部传播,外部的人很难清晰地收听到穿戴者发出的声音。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公知有在防护面罩、防护服上设置用于使穿戴者发出的声音清晰地向外部传播的传声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传声器为了在覆盖着穿戴者的嘴边等的状态下使声音向外部传播而使用传声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91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传声器而言,为了确保充分的传声性能,希望使传声膜处于被赋予了规定的绷紧的状态。因此,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传声器而言,在盖上设置内侧环状的肋,同时,在壳体上设置凸状突起,通过将传声膜夹入这些构件之间,而对该传声膜赋予规定的绷紧。但是,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而言,为了获得赋予了该绷紧的状态而需要精度非常高的工序。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成,课题是提供一种以低成本就能制造出的、且以简易的结构就能在外部清晰地收听到佩戴者发出的声音的传声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该课题,该发明是一种传声器,该传声器具有:膜构件,其能够使声音从一侧向另一侧传播;保持构件,其用于保持该膜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该传声器使穿戴者发出的声音向外部传递,该传声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膜构件由热收缩性的材质形成,通过在所述膜构件保持于所述保持构件的状态下,对所述膜构件加热而使所述膜构件收缩,从而在对所述膜构件的大致整个面赋予了绷紧的状态下,使所述膜构件保持于所述保持构件。
对于该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而言,所述保持构件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框型,利用所述膜构件封堵已形成于所述保持构件的内侧的开口部。
对于该发明而言,希望通过控制所述膜构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将赋予该膜构件的绷紧的大小调整为规定值。
发明的效果
该发明的传声器构成为:膜构件由热收缩性的材质形成,在膜构件保持于保持构件的状态下,对膜构件加热而使该膜构件收缩,在对膜构件的大致整个面赋予了绷紧的状态下,将膜构件保持于保持构件。由此,如果在膜构件保持于保持构件的状态下对膜构件加热,则膜构件收缩。因此,即使保持构件设置有复杂的形状、结构,或者不对用于构成保持构件的零件彼此之间施加较大的力而使零件彼此相嵌合,通过在利用保持构件对膜构件的大致整个区域赋予了绷紧的状态下使膜构件保持于保持构件,就可靠地抑制膜构件的褶皱、松弛的发生。由此,能够提供以低成本就能制造出的、且以简易的结构就能在外部清晰地收听到穿戴者发出的声音的传声器。
另外,保持构件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框型,利用膜构件封堵已形成于保持构件的内侧的开口部。由此,通过对膜构件加热而使膜构件收缩,从而从膜构件周围的所有方向对膜构件赋予绷紧。因此,能够可靠抑制膜构件的褶皱、松弛的发生,能够在外部更清晰地收听到穿戴者发出的声音。
另外,通过控制所述膜构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将赋予该膜构件的绷紧的大小调整为规定值,从而能够简单地调整透过该膜构件的声音的频率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构成该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的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示意性地表示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的传声器主体的构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的传声器主体组装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将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使用于防护面罩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将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使用于防护服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构成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的第一变形例的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构成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的第二变形例的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构成该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传声器主体的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传声器主体构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将该实施方式3的传声器单元的传声器主体组装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构成该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传声器主体的零件的概念图。
图10是表示构成该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传声器主体的零件的概念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的加热条件和频率特性的关系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的实施方式1)
图1至图6表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结构,图1所示的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10设置于图3所示的防护面罩110、图4所示的防护服120,该传声器单元10用于使穿戴了防护面罩110、防护服120的穿戴者100发出的声音向外部传递。
图1所示的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10具有传声器主体11、罩构件14以及载置部15。
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主体11具有膜构件12和保持构件13。
膜构件12由热收缩性的材质例如聚丙烯、涤纶那样的材质形成。膜构件12利用这些材质构成膜状的构件,能够使声音从一侧向另一侧传递。优选的是,膜构件12形成为0.01mm~0.2mm左右的膜厚。在该实施方式1中,膜构件12的膜厚形成为大约0.05mm。但是,膜构件12只要具有热收缩性的性质,并且能够使穿戴者100发出的声音从一侧(即、传声器单元10的内侧)向另一侧(即、传声器单元10的外侧)传播即可,可以是任意材质、还可以是任意膜厚。
膜构件12的整体形状形成为比保持构件13的外径大。膜构件12的形状可以是与保持构件13的外缘形状相同的形状,但并不限于与保持构件13相同的形状。
保持构件13由刚性较高的树脂等形成。保持构件13形成为框型。具体而言,在该实施方式1中,保持构件13形成为圆环状。
传声器主体11被夹持在罩构件14和载置部15之间。
罩构件14由刚性较高的树脂等构件形成。罩构件14的构件主体部16形成为大致圆筒形。构件主体部16以其内径比传声器主体11的直径稍大、且内侧能够收纳传声器主体11的方式形成。
在罩构件14的一端侧配设有防护构件17。该防护构件17是将多个棒状构件17a并排设置而形成的。在各个棒状构件17a之间形成有间隙18。利用这样的防护构件17的结构,实现声音的良好传递并且防止由来自外部的飞来物体等造成的传声器主体11的损伤。另外,防护构件17只要能够实现声音的良好传递并且防止传声器主体11的损伤,就可以是任意结构(例如,将多个板状体倾斜地并排设置而成的结构、形成为格子状的结构、形成有多个小孔部的结构等)。
在构件主体部16的下端部突出设置有卡定部19。在卡定部19的顶端部朝向内侧地配置有爪部,该爪部与后述的载置部15卡定。
载置部15配设在防护面罩110或者防护服120的、在使用时靠近穿戴者100的嘴边配设的部分的表面侧。载置部15利用刚性较高的树脂等形成为大致圆环状。载置部15的外径形成为与传声器主体11的外径大致一致的大小。
另外,载置部15可以与防护面罩110或者防护服120接合、或者与防护面罩110或者防护服120一体形成,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防护面罩110或者防护服120装卸自如。另外,传声器单元10的整体可以与防护面罩110或者防护服120接合、或者与防护面罩110或者防护服120一体形成。即、传声器单元1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相对于防护面罩110、防护服120装卸自如,也可以一体形成。
图3所示的防护面罩110例如是防毒面罩、防尘面罩、航空面罩、空气呼吸器等,该防护面罩110用于在被尘埃、石棉等细微的有毒物质以及有毒气体、有害的悬浮颗粒、微生物、毒素等污染的空气中保护作业者的呼吸。如图3所示,对于防护面罩110的面罩主体部111而言,在穿戴者100穿戴着时,在与穿戴者100的嘴边对应的部分配设有该实施方式的传声器单元10。另外,在面罩主体部111上设置有用于过滤尘埃、有毒物质的过滤构件112。
另外,防护面罩110基本上可以是任意结构。例如,防护面罩110的面体等可以是图3所示的半面型以外的结构,例如是整面型、头盔形。另外,防护面罩110的吸气机构除了图3所示的过滤式以外,例如可以是具有自给式呼吸器等的所谓的供气式。
图4所示的防护服120例如是化学防护服、飞来物体用防护服、降落用防护服、电气作业用防护服、放射线用防护服、耐火用防护服、驱赶马蜂用防护服、防爆防护服等。在图4中,表示从穿戴者100的头部覆盖到肩部的头罩型的防护服120。但是,如后述那样,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防护服。
防护服120的防护服主体部121由不使尘埃、有毒物质透过的材质的布料形成。在防护服主体部121的、穿戴者100穿着时与穿戴者100的眼睛对应的位置设置透明的窗部122。在防护服120上形成有中央开口部123,在该中央开口部123配设有载置部15的同时,还配设有传声器单元10。另外,在中央开口部123的两侧部开口形成有侧方开口部124,在该侧方开口部124配设有过滤构件112。传声器单元10和过滤构件112与穿戴者100在防护服主体部121的内部所穿戴的面罩125相连结。由此,实现确保穿戴着防护服120的穿戴者100的呼吸和发出的声音向外部的传播。
另外,图4所示的防护服主体部121的、在穿戴者100穿戴着时与穿戴者100的耳朵对应的部分配设有用于使防护服120中的穿戴者100容易收听到外部声音的收听单元126。该收听单元126形成与传声器单元10相同的结构,能够实现防护服120的低成本化。
另外,防护服120基本上可以是任意结构。例如,可以使用覆盖穿戴者100全身的套装型来代替图4所示的、从穿戴者100的头部覆盖到肩部的结构。另外,防护服120可以构成为防护服120的与穿戴者100的脸对应的部分开口,并且使穿戴者100的(穿戴着面罩125的状态的)脸部分露在外部。另外,也可以是如下结构:设置有向防护服120内部输送净化过的空气的送气装置(未图示),使穿戴者100在防护服120中不用穿戴面罩125。
接着,说明该实施方式的传声器主体11的制造工序。
如图2A所示,在保持构件13的一个面上载置膜构件12。此时,保持构件13的一侧的整个面被膜构件12覆盖。在该状态下,将膜构件12的周缘侧经由保持构件13的周缘部13a缠绕在保持构件13的另一面侧。即、膜构件12的周缘部分处于绕到保持构件13的、图2A中的下表面侧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当对膜构件12进行加热时,膜构件12受热而收缩。此时,该膜构件12的周缘部(即、绕到保持构件13的下表面侧的部分)也收缩,而产生向内侧拉拽保持构件13的力。其结果,膜构件12在维持着绷紧的状态下覆盖保持构件13,并保持于该保持构件13。而且,利用该绷紧,使膜构件12的、配置在保持构件13的上表面侧的部分维持着不褶皱、不松弛的状态。利用以上工序完成传声器主体11。
接着,说明该实施方式的传声器单元10的使用工序。
例如,在防护面罩110中使用该传声器单元10的情况下,穿戴者100从图1所示的状态将传声器主体11收纳在罩构件14的内部。然后,将该罩构件14载置于防护面罩110的载置部15,使卡定部19的爪部分与载置部15卡定,从而处于传声器主体11夹持在罩构件14和载置部15之间的状态。由此,将传声器单元10安装于防护面罩110。
穿戴者100将安装有传声器单元10的防护面罩110配设在嘴边部分,将系带部分挂在耳朵上,从而完成防护面罩110的穿戴。在该状态下,穿戴者100能够使用防护面罩110。
另外,在防护服120中使用该传声器单元10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在将收纳有传声器主体11的罩构件14载置于防护服120的载置部15,成为将传声器单元10安装到防护服120的状态后,穿戴者100将防护服120穿戴起来。
接着,使用图11说明该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单元10的加热条件和频率特性的关系。
本发明人一边改变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一边制作出多种保持构件13。而且,对于这些保持构件13而言,针对声音的低频区域(在这里是700赫兹)和高频区域(在这里是3200赫兹),测量了声音的透过量。
另外,在这里,使用厚度15μm的聚丙烯作为膜构件12。而且,膜构件12内的、有助于声音的透过的区域为直径36毫米的圆形区域。另外,该测量是使用リオン株式会社制的精密噪音计NL-52作为测量器并在离开1米的位置对70[dB]的声音测量两分钟进行的。
图11是表示测量结果的一部分的表。如图11所示,在加热温度为140℃、加热时间为30秒的情况下,施加于膜构件12的绷紧(即、图11的膜压)为18.5[g/cm2],整个频率区域的声音的透过率为59.9[dBA]。而且,700[Hz]的声音的透过率为37.5[dBA],而3200[Hz]的声音的透过率为5.6[dBA]。
另一方面,在加热温度为160℃、加热时间为60秒的情况下,施加于膜构件12的绷紧为28.3[g/cm2],整个频率区域的声音的透过率为57.7[dBA]。而且,700[Hz]的声音的透过率为14.8[dBA],而3200[Hz]的声音的透过率为18.8[dBA]。
根据图11可以知晓,通过改变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能够调整膜构件12的绷紧值。而且,可以知晓如下内容:在该绷紧较小时,声音的低频区域的透过率变高,另一方面,在该绷紧较大时,声音的高频区域的透过率变高。
根据该结果能够确认如下内容:声音较低的穿戴者使用膜构件12的绷紧较小的传声器单元10时,容易使声音向外部传播,另外,声音较高的穿戴者使用膜构件12的绷紧较大的传声器单元10时,容易使声音向外部传播。
这样一来,在该实施方式1中,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能够调整膜构件12的绷紧值,因此,配合声质(例如、配合性别、年龄等)来调整膜构件12的绷紧值,能够容易地制作出容易使声音向外部传播的传声器单元10。
另外,即使仅控制加热温度或者加热时间中的一者,也能够调整膜构件12的绷紧值,因此,能够调整膜构件12的频率特性。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1中,构成为,传声器主体11的膜构件12由热收缩性的材质形成,在膜构件12保持于保持构件13的状态下,膜构件12被加热而收缩,在对膜构件12的大致整个面赋予了绷紧的状态下,将膜构件保持于保持构件,由此,如果在膜构件12保持于保持构件13的状态下对膜构件12加热,则膜构件12收缩。因此,即使保持构件13设置有复杂的形状、结构,或者不对用于构成保持构件13的零件彼此之间施加较大的力而使零件彼此相嵌合,也通过在利用保持构件13对膜构件12的大致整个区域赋予了绷紧的状态下使膜构件12保持于保持构件13,就能够可靠地抑制膜构件12的褶皱、松弛的发生。由此,能够提供以低成本就能制造出的、且以简易的结构就能在外部清晰地收听到穿戴者发出的声音的传声器主体11、传声器单元10。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1中,构成为,保持构件13形成为正面观察为大致圆形或者任意形状的框型,利用膜构件封堵已形成于保持构件13的内侧的开口部,由此,通过对膜构件12加热而使膜构件12收缩,从而从膜构件12周围的所有方向对膜构件12赋予绷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膜构件12的褶皱、松弛的发生。
除此之外,采用该实施方式1,通过控制该膜构件12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简单地调整所赋予给膜构件12的绷紧的大小,因此,能够简单地调整透过该膜构件12的声音的频率特性。其结果,能够容易地且以低成本制作出配合着声质对膜构件12的绷紧进行高精度调整而容易将声音向外部传播的传声器单元10。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1的图1至图4中,对于传声器单元10的传声器主体11而言,示出了保持构件13形成为正面观察是大致圆环状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只要保持构件13呈框型,就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例如,如图5的第一变形例所示,传声器单元10的传声器主体11、罩构件14、载置部15分别形成为正面观察是大致矩形的形状,传声器主体11的保持构件13能够形成为正面观察是大致矩形的环状。另外,此时,膜构件12形成为比保持构件13的整体形状大的形状。另外,此时,罩构件14的构件主体部16形成为大致四棱柱状,载置部15形成为俯视是大致矩形的形状。
另外,如图6的第二变形例所示,对传声器单元、罩构件14以及载置部进行正面观察时,这些构件也能够形成为所谓的葫芦型(由一对凸状的曲面和一对凹状的曲面形成的形状)等包含凹状的曲面的结构。
而且,虽未图示,但对传声器主体11、罩构件14以及载置部15进行正面观察时,这些构件也能够为矩形以外的多边形例如大致五边形、大致六边形等任意大致多边形,或者,也能够形成为局部包含大致凹状的曲面、直线的集合的形状。而且,虽未图示,但传声器主体11、除此之外的罩构件14、载置部15也能够形成为任意的立体形状。例如,传声器主体11形成为圆锥型(凹陷的圆锥形)、圆顶型(鼓起的半球形),罩构件14、载置部15也能够形成为与传声器主体11的形状相仿的凹状、凸状。在该情况下,例如,考虑的是将传声器主体11的保持构件13形成为圆锥型、圆顶型的骨架,在该骨架上载置膜构件12,并使膜构件12加热收缩,从而将传声器主体11形成为圆锥型、圆顶型。如此这样,能够容易调整穿戴者100发出的声音的指向性。
而且,保持构件13只要是能够成为在使膜构件12紧固的状态下使膜构件12绷紧且处于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的结构,就可以是框型以外的任意的形状。例如,保持构件13可以形成为大致日文コ字状、大致U字状,并且构成为使一对棒状构件大致平行地相面对而成的形状,也可以构成为保持被配设于保持构件13的内侧的膜构件12中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这样构成,以使传声器单元10成为适合防护面罩110、防护服120的形状、规格的形状的方式自由地形成传声器单元10,并且对于传声器主体11而言,能够容易地使膜构件12处于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另外,传声器单元10、传声器主体11的形状选择的自由度提高,能够使防护面罩110、防护服120的设计容易完成。
(发明的实施方式2)
图7表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2。
在该实施方式2中,具有传声器主体21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主体11。该传声器主体21具有膜构件22、一对保持构件23a、23b。
图7所示的该实施方式2的膜构件22形成为正面观察是大致圆形的形状。膜构件22的直径可以与保持构件23a、23b的直径(外径)相同,也可以比保持构件23a、23b的直径大或者小。另外,膜构件22的形状只要是不比保持构件23a、23b的内径小,就可以形成为任意形状。
该实施方式2的保持构件23a、23b分别形成为圆环状的框型,并夹持膜构件22。各个保持构件23a、23b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形成为其中一个保持构件例如保持构件23a的直径比另一个保持构件例如保持构件23b大的结构。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2中,对于制造传声器主体21的工序而言,如图7所示,将膜构件22配设在一对保持构件23a、23b之间。而且,利用一对保持构件23a、23b夹持膜构件22并利用希望的方法将它们紧固后,对膜构件22进行加热,而使膜构件22绷紧,从而将膜构件22以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保持于保持构件23a、23b。另外,在保持构件23a、23b的直径各不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膜构件22被保持构件23a、23b夹持着的状态下,通过将直径较大的保持构件例如保持构件23a的周缘部向直径较小的保持构件例如保持构件23b侧折叠,并利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方法,使膜构件22保持于该保持构件23a、23b。
测量了该实施方式2的传声器单元的加热条件和频率特性的关系,获得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果(参照图11)。
以上,在该实施方式2中,对于传声器主体21而言,利用一对保持构件23a、23b夹持膜构件22,能够将该膜构件22牢固地紧固,因此,在防止膜构件22从保持构件23a、23b剥离这样的情况的同时,能够简单地形成使膜构件22处于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的传声器主体21。
另外,保持构件23a、23b的形状可以是正面观察为大致圆环状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发明的实施方式3)
图8表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3。
在该实施方式3中,具有传声器主体31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传声器主体11、实施方式2的传声器主体21。该传声器主体31具有膜构件32、一对保持构件33a、33b。膜构件32是与实施方式2的膜构件22相同的结构。
保持构件33a、33b与实施方式2的保持构件23a、23b相同地形成为圆环状的框型,用于夹持膜构件32。但是,在保持构件33b的周缘部附近设置弯折部34b,这方面与实施方式2的保持构件23a、23b不同。该弯折部34b以在保持构件33a、33b层叠时夹持该保持构件33a的外缘部的方式形成。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3中,对于制造传声器主体31的工序而言,如图8A所示,将膜构件32配设在一对保持构件33a、33b之间。而且,如图8B所示,利用一对保持构件33a、33b夹持膜构件32,并将弯折部34b向内侧(图8A的箭头所示的同一附图的上侧方向)弯折而使膜构件32紧固(参照图8B的放大图)。在该状态下,通过对膜构件32加热,使膜构件32绷紧,从而使膜构件32以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保持于保持构件33a、33b。
测量了该实施方式3的传声器单元的加热条件和频率特性的关系,获得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果(参照图11)。
以上,在该实施方式3中,对于传声器主体31而言,利用一对保持构件33a、33b夹持膜构件32,通过使弯折部34b弯折而能够使膜构件32牢固地紧固,因此,在更可靠地防止膜构件32从保持构件33a、33b剥离这样的情况的同时,能够简单地形成使膜构件32处于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的传声器主体31。
另外,保持构件33a、33b的形状可以是正面观察为大致圆环状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发明的实施方式4)
图9表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4。
在该实施方式4中,具有传声器主体41来代替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传声器主体11、21、31。该传声器主体41具有膜构件42、一对保持构件43a、43b。膜构件42是与实施方式2的膜构件22相同的结构。
保持构件43a、43b与实施方式2的保持构件23a、23b相同地形成为圆环状的框型,用于夹持膜构件42。但是,在保持构件43b的内侧(图9的上侧)设置铆接用凸部44,这一点与实施方式2的保持构件23b不同。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4中,对于制造传声器主体41的工序而言,如图9所示,将膜构件42配设在一对保持构件43a、43b之间。而且,利用一对保持构件43a、43b夹持膜构件42(参照图9的放大图的“铆接(日文:カシメ)前”的状态)。而且,在该状态下,在保持构件43a、43b之间夹有膜构件42的状态下对保持构件43a、43b的周缘部附近进行铆接,在利用保持构件43a的周缘部包围膜构件42的周缘部和保持构件43b的周缘部的状态下,使膜构件42与保持构件43a、43b紧固(参照图9的放大图的“铆接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膜构件42处于某种程度绷紧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对膜构件42加热,而使膜构件42绷紧,从而使膜构件42以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保持于保持构件43a、43b。
测量了该实施方式4的传声器单元的加热条件和频率特性的关系,获得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果(参照图11)。
以上,在该实施方式4中,对于传声器主体41而言,通过将膜构件42与一对保持构件43a、43b铆接起来,铆接用凸部44赋予膜构件42某种程度的绷紧,通过在该状态下对膜构件42加热而使膜构件42收缩,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膜构件42发生褶皱、松弛。而且,利用保持构件43a、43b夹持膜构件42而能够使膜构件42与保持构件43a、43b牢固地紧固,因此,在更可靠地防止膜构件42从保持构件43a、43b剥离这样的情况的同时,能够简单地形成使膜构件42处于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的传声器主体41。
另外,保持构件43a、43b的形状可以是正面观察为大致圆环状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发明的实施方式5)
图10表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5。
在该实施方式5中,具有传声器主体51来代替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的传声器主体11、21、31、41。该传声器主体51具有膜构件52、一对保持构件53a、53b。膜构件52是与实施方式2的膜构件22相同的结构。
保持构件53a、53b与实施方式2的保持构件23a、23b相同地形成为圆环状的框型,用于夹持膜构件52。但是,在保持构件53a的内侧(图10的下侧)设置有嵌合凸部54a,在保持构件53b的内侧(图10的上侧)设置有被嵌合凹部54b,这些方面与实施方式2的保持构件23a、23b不同。这些嵌合凸部54a、被嵌合凹部54b设置于在保持构件53a、53b层叠时重叠的位置。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5中,对于制造传声器主体51的工序而言,如图10所示,将膜构件52配设在一对保持构件53a、53b之间。而且,利用一对保持构件53a、53b夹持膜构件52。此时,使保持构件53a的嵌合凸部54a和被嵌合凹部54b在它们之间夹有膜构件52的状态下嵌合并紧固。在该状态下,通过对膜构件52加热,而使膜构件52绷紧,从而使膜构件52以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保持于保持构件53a、53b。
测量了该实施方式5的传声器单元的加热条件和频率特性的关系,获得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果(参照图11)。
以上,在该实施方式5中,对于传声器主体51而言,使一对保持构件53a、53b的、嵌合凸部54a和被嵌合凹部54b相嵌合而夹持膜构件52,能够使膜构件52与一对保持构件53a、53b牢固地紧固,因此,在更可靠地防止膜构件52从保持构件53a、53b剥离这样的情况的同时,能够简单地形成使膜构件52处于无褶皱、不松弛的状态的传声器主体51。
另外,保持构件53a、53b的形状可以是正面观察为大致圆环状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将膜构件12载置于保持构件13,或者膜构件22、32、42、52由保持构件23a和23b、33a和33b、43a和43b、53a和53b夹持后,对膜构件12、22、32、42、52加热而使膜构件收缩。另一方面,取而代之,构成为,利用聚丙烯等热塑性构件分别形成膜构件12和保持构件13、膜构件22和保持构件23a、23b、膜构件32和保持构件33a、33b、膜构件42和保持构件43a、43b、膜构件52和保持构件53a、53b,并且利用熔接机熔接等分别将膜构件12和保持构件13、膜构件22和保持构件23a、23b、膜构件32和保持构件33a、33b、膜构件42和保持构件43a、43b、膜构件52和保持构件53a、53b接合在一起后,对膜构件12、22、32、42、52加热而使膜构件收缩。通过这样构成,在分别将膜构件12和保持构件13、膜构件22和保持构件23a、23b、膜构件32和保持构件33a、33b、膜构件42和保持构件43a、43b、膜构件52和保持构件53a、53b牢固地连接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消除膜构件12、22、32、42、52的褶皱、松弛。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例示,不意味着本发明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是无须赘述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传声器单元
11、21、31、41、51···传声器主体
12、22、32、42、52···膜构件
13、23a、23b、33a、33b、43a、43b、53a、53b···保持构件
100···穿戴者

Claims (4)

1.一种传声器,其使用于防护构件的传声器单元中,该防护构件具有:面罩主体部;过滤构件,其用于过滤尘埃、有毒物质;以及该传声器单元,其用于将穿戴者发出的声音向外部传递,该传声器的特征在于,
该传声器具有:规定形状的框型的保持构件;膜构件,其封堵已形成于该保持构件的内侧的开口部整体,由能够传播声音的热收缩性材料形成,
所述保持构件的一侧的整个面被所述膜构件覆盖,将该膜构件的周缘部绕到该保持构件的另一侧的面,然后,通过对该膜构件加热而使该膜构件热收缩,从而向该膜构件的大致整个面赋予紧绷状态,去除褶皱、松弛,并且,使该膜构件保持于该保持构件,
通过控制所述膜构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中的至少一者,从而将向该膜构件赋予的紧绷的大小调整为规定值。
2.一种传声器,其使用于防护构件的传声器单元中,该防护构件具有:面罩主体部;过滤构件,其用于过滤尘埃、有毒物质;以及该传声器单元,其用于将穿戴者发出的声音向外部传递,该传声器的特征在于,
该传声器具有:规定形状的框型的保持构件;膜构件,其封堵已形成于该保持构件的内侧的开口部整体,由能够传播声音的热收缩性材料形成,
所述膜构件的周缘部紧固于所述保持构件,
然后,对该膜构件进行加热而使该膜构件热收缩,从而使该膜构件在维持着绷紧的状态下保持于该保持构件,
通过控制所述膜构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中的至少一者,从而将向该膜构件赋予的紧绷的大小调整为规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开口部是俯视呈由一对凸状的曲面和一对凹状的曲面形成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开口部俯视呈矩形以外的多边形。
CN201480009055.7A 2013-02-15 2014-02-12 传声器 Active CN105073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7642 2013-02-15
JP2013027642 2013-02-15
JP2014019979A JP5759032B2 (ja) 2013-02-15 2014-02-05 伝声器
JP2014-019979 2014-02-05
PCT/JP2014/053139 WO2014126083A1 (ja) 2013-02-15 2014-02-12 伝声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3205A CN105073205A (zh) 2015-11-18
CN105073205B true CN105073205B (zh) 2017-12-08

Family

ID=51354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9055.7A Active CN105073205B (zh) 2013-02-15 2014-02-12 传声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92410B2 (zh)
JP (1) JP5759032B2 (zh)
KR (1) KR102039533B1 (zh)
CN (1) CN105073205B (zh)
MY (1) MY184392A (zh)
WO (1) WO20141260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3334B2 (en) * 2015-10-22 2022-03-15 Scott Technologies, Inc. Respirator mask with voice transmittal feature
US20180000173A1 (en) * 2016-06-29 2018-01-04 Garry Tsaur Mask With a Sound-transmitting Structure
US10856591B2 (en) * 2017-08-29 2020-12-08 To2M Corporation Breathable mask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sound
KR101953988B1 (ko) * 2017-08-31 2019-03-04 프랭크 자우어 소리를 전달할 수 있는 통기성 마스크
GB201808993D0 (en) * 2018-06-01 2018-07-18 Avon Polymer Prod Ltd Speech diaphram module for a respirator mas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622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欧力天工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膜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容式传声器
CN201410243Y (zh) * 2009-06-09 2010-02-24 无锡市华信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带传声装置的防毒防尘半面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4130A (en) * 1964-03-10 Respirator with speaking diaphragm
US1730227A (en) * 1923-03-31 1929-10-01 Lewis M Mcbride Gas mask
US3140754A (en) * 1954-02-12 1964-07-14 Armard V Motsinger Gas mask speech transmission
US3109425A (en) * 1960-03-04 1963-11-05 Electric Storage Battery Co Respirator speaking diaphragm and exhalation valve unit
US3834231A (en) * 1973-04-17 1974-09-10 Tokyo Toyo Rubber Ind Co Ltd Flexible diaphragms for gas meter
US5038459A (en) * 1987-03-04 1991-08-13 Hosiden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diaphragm unit of a condenser microphone by electron beam welding
JPH07185027A (ja) * 1993-11-16 1995-07-25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耳掛け付顔面マ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895537A (en) * 1997-10-09 1999-04-20 Campbell; Richard G. Sonic welded gas mask and process
DE19845572C2 (de) * 1998-10-02 2002-06-06 Draeger Safety Ag & Co Kgaa Sprechübertrager für eine Atemschutzmaske
JP3234196B2 (ja) * 1998-12-28 2001-12-04 興研株式会社 面体取り付け用伝声器
JP3376329B2 (ja) * 1999-10-22 2003-02-10 エヌイーシー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振動膜及び平面スピーカ
JP3457596B2 (ja) * 1999-11-19 2003-10-20 Nec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Usb対応スピーカ駆動システム
JP3408476B2 (ja) * 1999-11-19 2003-05-19 エヌイーシー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平面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001275187A (ja) * 2000-03-24 2001-10-05 Nec Viewtechnology Ltd 平面スピーカ
JP3512714B2 (ja) * 2000-07-03 2004-03-31 Nec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3921515B2 (ja) * 2001-01-26 2007-05-30 興研株式会社 防護マスク用伝声装置
JP4659519B2 (ja) * 2005-05-25 2011-03-30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振動板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622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欧力天工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膜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容式传声器
CN201410243Y (zh) * 2009-06-09 2010-02-24 无锡市华信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带传声装置的防毒防尘半面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01109A1 (en) 2016-01-07
KR102039533B1 (ko) 2019-11-01
JP2014176634A (ja) 2014-09-25
JP5759032B2 (ja) 2015-08-05
MY184392A (en) 2021-04-01
US9592410B2 (en) 2017-03-14
KR20150120343A (ko) 2015-10-27
WO2014126083A1 (ja) 2014-08-21
CN105073205A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3205B (zh) 传声器
TW555579B (en) Flat-folded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e
KR101893781B1 (ko) 끈 조절 마스크
US10799728B2 (en) Respirator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9217663A1 (en) Ultraviolet light germicidal facemask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656939B2 (ja) 防護服
JPH037173A (ja) 顔面保護具用シール装置及び顔面保護具並びにシール装置の成形方法
JP6622697B2 (ja) 改良されたフードを有する防護服
US11247079B2 (en)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CZ282797A3 (en) Personal protective respiration devices and processes of their preparation
JP2009537213A (ja) 2つの部分から構成された、生物因子に対する新規な防護マスク
JP2016137119A (ja) 衛生マスク
CN204245207U (zh) 一种医用口罩
JP2007061536A (ja) マスク
JP2019501307A (ja) フェイス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849592A1 (en) Nose bridge for disposable mas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N207477006U (zh) 一种立体透气可替换滤芯口罩本体和口罩
JP2015096161A (ja) 使い捨てマスク
JP6588548B2 (ja) 空気供給バイザ
JP2007021026A (ja) マスク
JP3230625U (ja) マスク
JPWO2018235880A1 (ja) 温熱具
CN214547420U (zh) 一种带外骨架的口罩
JP3233849U (ja) マスク
TWM542483U (zh) 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