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4236A -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4236A
CN105064236A CN201510481358.5A CN201510481358A CN105064236A CN 105064236 A CN105064236 A CN 105064236A CN 201510481358 A CN201510481358 A CN 201510481358A CN 105064236 A CN105064236 A CN 105064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eleration device
deceleration
motor vehicle
width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13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4236B (zh
Inventor
王朴光
王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ochuang Lingd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朴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朴光 filed Critical 王朴光
Priority to CN2015104813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4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4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4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4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4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包括设置在减速路段上的至少三个减速装置:第一减速装置的长度小于机动车两侧车轮内侧的距离,且第一减速装置与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二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一垂直距离;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三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二垂直距离;沿着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二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一重合部分,第一减速装置相对于第二减速装置位于第一延伸方向,通过对第一减速装置、第二减速装置和第三减速装置的设置,机动车车轮所能通过的有效运动路径被缩短并呈弯路,从而强制车辆在有效路径内低速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驾驶人员以及车辆、行人的安全,通常会在一些危险路段、事故高发路段、车流量较大、行人比较集中的路段(路口)或者学校附近,住宅区附近等需要车辆缓行的路段地带实施车辆减速方案。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案是在道路表面覆盖长度接近于路面整体宽度的减速带,行驶车辆高速通过减速带覆盖区域时,车轮不可避免地与减速带接触(碰撞),迫使车辆产生较为强烈的震动,这种震动会降低车辆驾驶员对道路环境的安全感以及舒适度,以之迫使驾驶员主动降低行车速度以减轻车辆颠簸,并使车辆以较低的车速通经过减速带覆盖区域,从而达到使车辆减速的目的。
现有技术方案中,车辆在经过减速带覆盖区域时,无论车辆行驶速度是否符合预期,车辆的车轮都必须碾压过减速带。若路段车流量高,那么减速带的使用寿命将变短,减速带更换频率变高;若车辆长期在减速带覆盖区域行驶经过的情况下,车轮耗损也会非常严重;此外,由于减速带使道路变得极不平缓了,即使车辆行驶速度降至最低,经过减速带覆盖区域的过程中车辆仍然会产生比较明显、剧烈的颠簸,则降低了司乘人员的舒适度,也会增加车辆以及货物(有形)损坏的隐患。此外,驾驶人会选择在该减速带磨损、凹陷或其他豁口处实施高速通行(通过),则严重影响到减速效果,还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程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包括设置在减速路段上的至少三个减速装置:
第一减速装置的长度小于机动车两侧车轮内侧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
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二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一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三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二垂直距离;
沿着所述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一重合部分,所述第一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三减速装置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通过对所述第一减速装置、所述第二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三减速装置的设置,机动车车轮所能通过的有效通行路径被缩短并呈一定轨迹的曲(度)状,从而强制车辆在有效路径内低速行驶。
上述使车辆减速行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改进减速装置、改进减速装置在减速路段上的布设方案,缩减车辆一侧车轮的有效通行路径宽度,将有效通行路径规定为一定轨迹的曲(度)状,强制或引导车辆在有效通行路径内低速行驶,此外,由于车辆经过减速路段时不碾压减速装置,故本发明实施例还能够提高减速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减速装置的更换频率,降低车轮损耗,同时还能够消除由于现有减速带造成的车辆颠簸状况,保持司乘人员的舒适度,降低车辆以及车载物品损坏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中减速装置布设示意图;
附图2是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中减速装置布设示意图;
附图3是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中减速装置布设示意图;
附图4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减速装置高度示例图;
附图5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使车辆减速行驶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6是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使车辆减速行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第一减速装置100、第二减速装置11、第三减速装置12、第四减速装置13、第五减速装置14、第六减速装置15、第七减速装置16、第八减速装置17、第九减速装置18、图1减速路段第一侧19、图1减速路段第二侧110、第十减速装置20、第十一减速装置21、第十二减速装置22、第十三减速装置23、第十四减速装置24、第十五减速装置25、第十六减速装置26、第十七减速装置27、第十八减速装置28、图2减速路段第一侧29、图2减速路段第二侧210、第十九减速装置30、第二十减速装置31、第二十一减速装置32、第一边缘部分41、第二边缘部分4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在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借鉴普通道路用机动车的尺寸规格加以限定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并不仅适用于强制普通道路用机动车的减速行驶方案,通过相应改进,也同样适用于特殊类型机动车的减速行驶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可包括设置在减速路段上的至少三个减速装置,其中,第一减速装置10的长度小于机动车两侧车轮内侧的距离D,且第一减速装置10与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二减速装置11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n的第一垂直距离d1;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三减速装置12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n的第二垂直距离d2;沿着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二减速装置11之间存在第一重合部分c1,第一减速装置10相对于第二减速装置11位于第一延伸方向,第二减速装置11和第三减速装置12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h1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通过对第一减速装置10、第二减速装置11和第三减速装置12的设置,机动车车轮所能通过的有效通行路径(如图1中虚线部分所示范围)被缩短并呈一定轨迹的曲(度)状,从而强制车辆(一侧)车轮在有效路径内低速行驶并通过。
其中,第一垂直距离d1的具体选取应将机动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作为参数,还可以将减速路段的路宽作为选取参数,以机动车一侧车轮(此处为左侧)在经过图1中第一减速装置11后能够轻松地按照图1所示有效通行路径内行驶为准。通过上述在减速路段上设置的三个减速装置,机动车按照第一延伸方向经过减速路段过程中,首先经过第二减速装置11和第三减速装置12,由于第一减速装置10与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故机动车左侧车轮必须沿着图中所示有效通行路径行驶,使机动车本体从第一减速装置10上方经过,才能通过减速路段,另外,由于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二减速装置11在第一延伸方向上存在重合部分,所以机动车在减速路段的行驶轨迹必须如同图1所示的曲线轨迹,这给驾驶员增加了行车难度,必须要低速平稳的行驶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减小机动车损耗,故,通过上述方案,有效地实现了使车辆减速行驶的效果,并且,由于有效通行路径上未布设减速装置,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因碾压减速带所造成的耗损。
可选地,请一并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减速路段上的第四减速装置13,其中,第四减速装置13与第二减速装置11位于同一水平线,且与第二减速装置11之间存在第二水平距离h2。其中,第二水平距离h2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s且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当第四减速装置13与第三减速装置12位于同一水平线时,第四减速装置13与第三减速装置12之间存在第三水平距离h3,第三水平距离h3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s且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另外,当第三减速装置12的位置可以不与图1相同,可以是第三减速装置12与第二减速装置11分别位于第一减速装置10的两侧,此时,第四减速装置13与第三减速装置12不位于同一水平线,那么第四减速装置13与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s且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
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距离h2即为车轮有效路径的宽度,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不可能非常精确地行驶在狭窄的路径里,故可设置第二水平距离h2略宽于机动车车轮宽度s,在刚好能够容纳车轮宽度和行驶偏差程度。
本实施例中,第三水平距离h3也同样为车轮有效路径的宽度,第三水平距离h3的选取策略与第二水平距离h2相同,具体数值可以与第二水平距离h2完全一致,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包含至少两个模块的减速装置(例如图1示的第四减速装置13),图1的第四减速装置13中,沿着排列方向依次设置了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模块之间设有间隙,这个间隙可以使一些非常规类型的车辆通过,例如三轮车、小轴距汽车、特种摩托车等,故间隙的宽度取值可以略宽裕这类非常规类型车辆的车轮宽度,以免这类非常规类型车辆无法正常通行。
前述实施例中,第一减速装置10和第二减速装置11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规定机动车行驶到第一减速装置10附近时采用曲线行驶方式,驾驶员可能在经过第二减速装置10时开始低速行驶,本实施例中,第四减速装置13可以用来强制机动车在行驶到第四减速装置13附近时开始低速行驶,能够提高安全系数。
进一步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减速装置10可以选用定点活动机构,例如,可以将图示交叉点设为定点,控制第一减速装置10可以从位置Ⅰ开始以定点为中心旋转到需要的角度,以达到控制车辆流速的目的,例如,当处于学生上学高峰期时,应当将第一减速装置10置于位置Ⅰ,当处于学生上课期间,人流量非常小时,可以适当将第一减速装置10调节到位置Ⅱ。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灵活控制车流量的方案,可以在需要车辆减速行驶时有效地使车辆减速,同时又能降低交通阻塞问题发生概率。
进一步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减速装置的高度还可以有异于常规的减速带,在公开的减速带规格标准中,为了保证车辆正常通行,减速带的高度不能超过10cm,否则将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车辆通行过程不需要碾压减速带,所采用的减速装置的高度完全可以高于10cm,选用常规减速带2倍或者3倍高度的减速装置都是可以的,为强行冲过减速装置的车辆增设障碍,从而达到强制限速的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减速装置高度的选取应考虑机动车底盘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超过该高度车辆将无法正常通行。
进一步可选地,可一并参照图4,当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了高度为普通减速带两三倍高的减速装置时,可以考虑将减速装置两端的边缘部分进行改善,例如,减速装置可包含第一边缘部分41和第二边缘部分42,将第一边缘部分41和第二边缘部分42均设置为圆弧形斜坡状,如此形状之构造,可以降低车轮不慎擦过减速装置边缘时所带来的损耗,也能够减少车辆的颠簸。
进一步可选地,请一并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还可以包括布设于减速路段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五减速装置14和第六减速装置15,第五减速装置14和第六减速装置15相对于第一减速装置10位于第一延伸方向,沿着第一延伸方向,第五减速装置14与第六减速装置15之间的第四水平距离h4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五减速装置14和第六减速装置15均无重合部分。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五减速装置14与第一减速装置10的协同配合,增加了减速路段的长度,增加了车辆通过减速路段的时间,从而使车辆不会着急加速,提高安全性,以用于限定车辆通行(行驶)线路,保障行车规范。
进一步可选地,前述的减速装置可选用实体固定形制机构,即形状固定的减速装置,固定形制机构的材质可以为常用的钢铁制品,也可以选用无需经过工业化加工的自然或仿自然的材质,例如木、石、土等,固定形制机构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环状、圆形、菱形、梯形、S型、散点状等等,可以全部采用同一形状,也可以同时各自采用不同形状,并且,为了防止驾驶员由于习惯了某一形状的减速装置而超速通行,可以在下一级减速时更换为其他减速装置形状(如高速公路长距离下坡路段梯次、持续减速)。
进一步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还可以包括表面有斑线的第七减速装置16、第八减速装置17以及第九减速装置18,其中,第七减速装置16与第一减速装置10平行设置,与第一减速装置10之间存在第五水平距离h5,第五水平距离h5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s;第八减速装置17相对于第一减速装置10位于第一延伸方向,沿着第一延伸方向,第八减速装置17与第一减速装置10之间存在第二重合部分c2,第八减速装置17与第五减速装置14之间存在第六水平距离h6,第六水平距离h6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s;第九减速装置18与第八减速装置17平行设置,且与第八减速装置17之间存在第七水平距离h7,第七水平距离h7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s,沿着第一延伸方向,第九减速装置18与第六减速装置15之间可以存在第八水平距离h8,也与第六减速装置15紧靠,以用于限定车辆通行(行驶)线路,保障行车规范。
具体的,这里介绍的第七减速装置16、第八减速装置17以及第九减速装置18的材质可以不同于上述的固定形制机构,它们的材质可以是弹性形制机构、固定形制机构、光虚拟形制机构以及涂料虚拟形制机构中任一种(或几种),它们的内部路面均覆盖有鲜亮且柔和的黄色类规整斑线,主要用于平衡驾驶员视觉,保护驾驶员安全的目的。其中,弹性形制机构可以是气体囊(如气球)、软橡胶等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物质材料,光虚拟形制机构则是通过投影或者反射的形式路面成像,涂料虚拟形制机构可以使在路面上直接喷涂仿(路面)障碍物的深、冷色几何图形(图案),协助强制限速功能,增强(强制)限速效果。
进一步可选地,前述的第一减速装置10进行定点转换角度时,可以是人工转动,也可以是通过自动化控制的形式实现。为了实现第一减速装置10的随意与科学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生成角度调节信号的信号发生器,以及用于将角度调节信号发送给减速装置的信号发送器,第一减速装置10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角度调节信号的信号接收器,用于分析角度调节信号处理器,以及用于受处理器控制、执行调节减速装置相对于第一延伸方向的相对角度等处理器指令的调节器。
具体地,系统中的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发送器可以设置在交通岗或者其他地点的后台控制中心,当控制中心按照规程或依检测得知减速路段需要实施车辆减速(或限制车流量)控制时,可以发送角度调节信号给第一减速装置10,使第一减速装置10自动地切换到图1中位置Ⅰ;相对应地,当控制中心得知减速路段不需要进行车辆减速(及限制车流量)控制时,可以再发送角度调节信号给第一减速装置10,使第一减速装置10自动地切换到图1中位置Ⅱ。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减速装置设置方案,应用于道路交通时,还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管理(管制)实地、实例(实际时间、地点地段、路面及气象条件等等涉及几乎所有需要进行交通调度与管制)的需求进行适应性的改动,例如适当取消某个减速装置或者再增多几个减速装置。
请一并参照图2,图2所示的方案中,有9个减速装置分别按照图示方式分别布设于三个平行车道的减速路段,通过9个减速装置的错列布设,车辆的车体需要在第十一减速装置21、第十四减速装置24、第十七减速装置27上方、也即第十减速装置20与第十二减速装置22、第十三减速装置23与第十五减速装置25、第十六减速装置26与第十八减速装置28之间的设限路径(通道)通过,以实现车辆减速的目的。
图2中,第十减速装置20、第十三减速装置23、第十六减速装置26主要起主要限速作用,它们能够使车辆必须由中间路面通过从而迫使车辆(预先)实施减速,其余的减速装置起到了辅助作用,它们使车辆在达到预期车速后再选择适宜路线通过。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减速装置可以不仅仅为图示的装置,可以采用前述介绍的任一减速装置。
请一并参照图3,图3给出了在可能产生会车情况下减速路段上的减速装置设置方案,通过图示设置,车辆在沿着箭头所示方向行驶时,可通过迫使其(强制)规避这三个减速装置实现减速的目的。其中,当车辆位于下坡行驶车道时,通过图示三个减速装置,车辆必须预先减速,使车体位于第二十减速装置31正上方且使左侧车轮绕开第二十一减速装置32、第十九减速装置30的情况下通过减速路段,如车辆不依此路径(减速)通行而选择其他路径高速通过则可以(被)记录为违章行车。
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减速装置的道路布置方案给出了上述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减速路段所在的场景更加细致地考虑布置方案,另外,道路布置方案可以通过实际的交通道路相关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后得出,例如,可记录多种车辆的行驶数据(行驶数据包括在直行、拐弯、规避障碍物等行驶状态下车轮经过的轨迹数据、时间数据等),基于该数据进行具体的计算分析,可以实现在多种多路条件下对各种车辆实施预期控管、限速及减速的目的,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道路完全自动化的限速、调节限速及车流量调节调度等多种运输管理的目的。
图5提供了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方法,其中,需要在减速路段设置至少三个减速装置,其中第一减速装置10的长度小于机动车两侧车轮内侧的距离D,且第一减速装置10与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二减速装置11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n的第一垂直距离d1;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三减速装置12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n的第二垂直距离d2;沿着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二减速装置11之间存在第一重合部分c1,第一减速装置10相对于第二减速装置11位于第一延伸方向,第二减速装置11和第三减速装置12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h1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通过对第一减速装置10、第二减速装置11和第三减速装置12的设置,机动车车轮所能通过的有效通行路径(如图1中阴影部分所示范围)被缩短并呈一定轨迹的曲(度)状,从而强制车辆一侧车轮在有效路径内低速行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110,第一减速装置10的信号接收器接收角度调节信号;
步骤S111,第一减速装置10的处理器分析角度调节信号,获取调节减速装置的相对角度;
步骤S112,第一减速装置10的调节器调节减速装置,使减速装置相对于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呈相对角度,以使车辆减速行驶。
其中,第一减速装置10的处理器可以是单片机,第一减速装置10中的控制过程可以通过微型电路控制机械轴完成。
图5给出了一种控制道路车辆流速及流量的方案,通过后台管理,可以实时地调节减速路段车辆的流速与流量,非常具有实用性。
图6提供了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方法,其中,需要在减速路段设置至少三个减速装置,其中第一减速装置10的长度小于机动车两侧车轮内侧的距离D,且第一减速装置10与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二减速装置11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n的第一垂直距离d1;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三减速装置12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n的第二垂直距离d2;沿着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第一减速装置10与第二减速装置11之间存在第一重合部分c1,第一减速装置10相对于第二减速装置11位于第一延伸方向,第二减速装置11和第三减速装置12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h1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m,通过对第一减速装置10、第二减速装置11和第三减速装置12的设置,机动车车轮所能通过的有效通行路径(如图1中阴影部分所示范围)被缩短并呈一定轨迹的曲(度)状,从而强制车辆一侧车轮在有效路径内低速行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210,车辆经过减速路段时,通过系统中传感器获取的信号逐一记录经过时间;其中,传感器获取到的信号可以是位于减速装置上距离传感器的红外信号,也可以是位于减速装置上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或者是位于减速装置上重力传感器在微小震动时获取的重力信号。
步骤S211,系统中处理器根据记录的(单位)通行时间计算出车辆通行频率;其中,该处理器可以是第一减速装置中的单片机,也可以是位于其他位置的后台处理器。
步骤S212,当车辆通行频率高于规定频率时,系统中信号生成器生成角度调节信号。
步骤S213,系统中信号发送器发送角度调节信号给减速装置的信号接收器,以使减速装置相对于第一延伸方向调节到的角度调节信号所对应的相对角度,实现车辆减速(或限量)行驶。
图6则给出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方案,该方案不需要人工监视和控制,可以完全由减速装置自行运作,实现使减速、限量行驶、控制车辆流速及流量的目的,节省人工资源,提高道路运输管理的现代化与安全性、规范性。本实施例的减速装置表面也可以覆盖有吸收太阳能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储存起来转化为电能,来为减速装置中各个器件提供器件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或机械能。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减速装置效果可靠稳定,性能优良持久,以“规避”作为车辆的通行方式,消除了传统减速带的所有弊端,可以使减速效果更好、更可靠,运行更稳定,且减速装置基本上无有磨损,能够长期稳定地投入使用;具有较好的设计理念,使车辆通过时实现低、匀速和平稳行驶的目的与效果,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稳定性,减少车辆、货物的有形损坏,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使车辆在“自然行驶”状态下减速通过,不发生颠簸,提高行驶安全与舒适度;杜绝车辆以其它方式绕行,提升行车规范,减少行车危险;减少压磨性损坏,增加设施使用寿命,降低公路管理投入费用;减速、限速、调节限速三效合一,使道路运输管理更严谨、更科学、更灵便、更高效;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拆除极少数障阻条使道路快速实现(恢复)畅行状态;亦可通过增设极少数量的障阻条(如1条)即可快速实现道路强制性完全封闭,相应的随机布设可完成对车辆在某种特定意图下的行车干扰(如强制车辆改道、强行限制车流量、强行限定通行车辆类型等);某些路面、路段(冰雪及上坡路等)可有效降低车辆的油耗以及尾气排放(减少持续制动与踩油门的重复性操作);有利于道路交通设施的规范统一,有助于制定相关法规及制度;可以使减速带派生多种(复合)功能(远程减速、梯次减速、长距离减速、特殊路段路面特种减速等);彻底实现道路减速带的更新换代,拓展该类设施的发展使用空间,以便使之能够及时适应时代变化对道路运输管理的现实需求;由于减速装置(可称为“障阻块”或“障阻条”)的边缘可制成圆缓的斜坡状,以防止车轮偶然碾压时不致发生较大颠簸以及减少对障阻条的冲击、压磨损坏;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减速装置增设了规整的彩色(黄色)斑线,能够产生醒目、美观、气派、豪华规则、庄重、流畅等(视觉)效应,进而发挥其舒适、提神、警醒等能够调节驾驶人精神及情绪的多重作用与效果;另外,采用虚拟障阻条的减速装置除辅助减速外,还有对称呼应效应,以消除驾驶人的不平衡感和别扭感、陌生感。另外(抑)可产生相应的稳重感、和谐感以及神秘感效应。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进行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减速路段上的至少三个减速装置:
第一减速装置的长度小于机动车两侧车轮内侧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
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二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一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三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二垂直距离;
沿着所述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一重合部分,所述第一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三减速装置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通过对所述第一减速装置、所述第二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三减速装置的设置,机动车车轮所能通过的有效运动路径被缩短并呈弯路,从而强制车辆在有效路径内低速行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速路段上的第四减速装置,
所述第四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且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二水平距离,所述第二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且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
当所述第四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三减速装置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第四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三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三水平距离,所述第三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且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
或者,当所述第四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三减速装置不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第四减速装置与所述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且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贴在所述减速路段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五减速装置和第六减速装置,所述第五减速装置和所述第六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沿着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五减速装置与所述第六减速装置之间的第四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五减速装置和所述第六减速装置均无重合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是一种定点活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减速装置的高度高于5cm,且低于机动车底盘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所述第二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三减速装置为固定形制机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七减速装置、第八减速装置以及第九减速装置,
所述第七减速装置、所述第八减速装置以及所述第九减速装置为弹性形制机构、固定形制机构、光虚拟形制机构以及涂料虚拟形制机构中至少一种,;
所述第七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平行设置,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五水平距离,所述第五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
所述第八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沿着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八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二重合部分,所述第八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五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六水平距离,所述第六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
所述第九减速装置与所述第八减速装置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八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七水平距离,所述第七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任一侧车轮的宽度,沿着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九减速装置与所述第六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八水平距离。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生成角度调节信号的信号发生器,以及用于将所述角度调节信号发送给减速装置的信号发送器,所述第一减速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角度调节信号的信号接收器,用于分析所述角度调节信号处理器,以及用于收处理器控制、调节所述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相对角度的调节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减速装置均包含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均为圆弧形状且高度逐渐递减。
9.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减速路段设置至少三个减速装置,其中第一减速装置的长度小于机动车两侧车轮内侧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二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一垂直距离;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三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二垂直距离;沿着所述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一重合部分,所述第一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三减速装置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角度调节信号;
分析所述角度调节信号,获取调节减速装置的相对角度;
调节所述减速装置,使所述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呈所述相对角度,以使车辆减速行驶。
10.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减速路段设置至少三个减速装置,其中第一减速装置的长度小于机动车两侧车轮内侧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减速路段的任一侧距离均小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二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一垂直距离;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第三减速装置平行设置,并存在小于机动车本体的长度的第二垂直距离;沿着所述减速路段的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之间存在第一重合部分,所述第一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三减速装置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大于机动车本体的宽度,所述方法包括:
车辆经过减速路段时,逐一记录经过时间;
根据记录的所述经过时间计算出车辆通行频率;
当所述车辆通行频率高于规定频率时,生成角度调节信号;
发送所述角度调节信号给减速装置的信号接收器,以使所述减速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调节到的所述角度调节信号所对应的相对角度,实现车辆减速行驶。
CN201510481358.5A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5064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1358.5A CN105064236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1358.5A CN105064236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4236A true CN105064236A (zh) 2015-11-18
CN105064236B CN105064236B (zh) 2017-03-08

Family

ID=54493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1358.5A Active CN105064236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423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64032C1 (ru) * 2017-07-17 2018-08-14 Алексе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Ившуков Нерегулируемый пешеходный переход ившукова а.к.
CN110241750A (zh) * 2019-06-18 2019-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带及路面监控系统
CN112339750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奥迪股份公司 车辆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58378A (zh) * 2021-06-03 2021-09-07 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悬挂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7824Y (zh) * 2004-03-12 2005-11-02 奉公 道路减速挡板阵
CN2767495Y (zh) * 2005-01-27 2006-03-29 上海海事大学 可变锯齿形道路交通减速带
US20070237579A1 (en) * 2006-04-10 2007-10-11 Jerry Moscovitch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hicular Traffic Management
KR100861693B1 (ko) * 2007-04-03 2008-11-19 세다주식회사 스쿨존 또는 저속존과 같은 과속방지구간에 설치되는과속방지턱의 배치구조
CN201155089Y (zh) * 2008-02-13 2008-11-26 王健荣 一种双排间隙错位型道路减速带
CN203583394U (zh) * 2013-12-09 2014-05-07 三峡大学 一种具有识别车速的自动调节减速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7824Y (zh) * 2004-03-12 2005-11-02 奉公 道路减速挡板阵
CN2767495Y (zh) * 2005-01-27 2006-03-29 上海海事大学 可变锯齿形道路交通减速带
US20070237579A1 (en) * 2006-04-10 2007-10-11 Jerry Moscovitch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hicular Traffic Management
KR100861693B1 (ko) * 2007-04-03 2008-11-19 세다주식회사 스쿨존 또는 저속존과 같은 과속방지구간에 설치되는과속방지턱의 배치구조
CN201155089Y (zh) * 2008-02-13 2008-11-26 王健荣 一种双排间隙错位型道路减速带
CN203583394U (zh) * 2013-12-09 2014-05-07 三峡大学 一种具有识别车速的自动调节减速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64032C1 (ru) * 2017-07-17 2018-08-14 Алексе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Ившуков Нерегулируемый пешеходный переход ившукова а.к.
CN110241750A (zh) * 2019-06-18 2019-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带及路面监控系统
CN112339750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奥迪股份公司 车辆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58378A (zh) * 2021-06-03 2021-09-07 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悬挂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终端
CN113358378B (zh) * 2021-06-03 2024-03-22 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悬挂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4236B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0677B (zh) 规划自动驾驶车辆的停止位置
WO2021098222A1 (zh) 一种车辆行驶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Xia et al. Dynamic eco-driving for signalized arterial corridors and its indirect network-wide energy/emissions benefits
Han Managing motorization in sustainable transport planning: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
Levinson Climbing mount next: the effects of autonomous vehicles on society
CN105064236A (zh) 一种使车辆减速行驶的系统及方法
US11934193B2 (en) Speed-dependent required lateral clearance for autonomous vehicle path planning
CN103158714B (zh) 辅助驾驶者以高环境效率方式驾驶电动车的系统和方法
JP5325241B2 (ja) 交通流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交通流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及び交通流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CN110356401A (zh)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及其变道控制方法和系统
Ford Shared autonomous taxis: Implementing an efficient alternative to automobile dependency
CN112859845A (zh) 一种轨迹的规划方法、装置和车辆
Chen et al. A cellular automata (CA) model for motorized vehicle flows influenced by bicycles along the roadside
Lu A discussion 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speed of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s
Aryal Optimization of geometric road design for autonomous vehicle
Sevtsuk et al. Future of streets
Chang et al.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lane width at urban signalised intersections–a case study in Beijing
Chen et al. Should optimal stop spacing vary by land use type?: New methodology
Anandakumar et al. Intelligent vehicle system problems and future impacts for transport guidelines
Persia et al. High capacity robotic urban cluster-pipeline passengers transport
CN105809740A (zh) 基于三维场景下事故驾驶员模型的建立方法
Jones et al. Urban mobility: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learning from the past-CREATE project summary and recommendations
Garcia et al. A new traffic-calming device: Speed kidney
CN102280026B (zh) 一种全息环境下的车辆分形协作控制方法
Cheng et al. A study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in drop-off area at railway station based on celluar autom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1

Address after: 215500 Qiuzhen building, Southeast campus,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 99, Hushan Road, Changshu South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southeast high tech Venture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756399, room 3, unit 11, 502 West Ring Road, Longde County,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Guyuan

Patentee before: Wang Pugu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9

Address after: 215500 No.99, Yinfe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guochuang Lingd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Qiuzhen building, Southeast campus,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99 Hushan Road, Changshu South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southeast high tech Venture Ser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