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2894B - 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2894B
CN105062894B CN201510427597.2A CN201510427597A CN105062894B CN 105062894 B CN105062894 B CN 105062894B CN 201510427597 A CN201510427597 A CN 201510427597A CN 105062894 B CN105062894 B CN 105062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onascus
medium
purplish red
fluid nutr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75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2894A (zh
Inventor
于华宁
郭本恒
刘振民
莫蓓红
孙颜君
郑远荣
焦晶凯
石春权
朱培
凌勇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75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2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2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2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2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2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用途。该紫红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8310。其几乎不产桔霉素,是已知的红曲霉属菌株中红曲色素产量最高的,拥有较高的色价,并且其桔霉素产量极低,可用于制备乳制品或者其他的食品加工工艺中。

Description

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红曲霉(Monascus sp.)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药用真菌,是我国最早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真菌之一。且使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烹饪、制作豆腐乳、酿酒和治疗疾病等。采用红曲霉发酵大米制得的红曲古称丹曲,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其主要集中应用于传统酒曲、制醋、着色和保健品等领域,是药食兼用的传统用材。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红曲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糖和降血压等作用。此外,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代谢产物,例如:红曲色素、莫纳可林(Monacolin K)类物质、γ-氨基丁酸以及多种酶类等。
食用色素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类添加剂,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由于人工合成色素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开发利用无毒的天然色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开始使用红曲米等作为食品的着色剂,如使用红曲米制作红腐乳、酿酒等,还可以用作唇膏加色等。
尽管红曲霉在中国的食用历史较长且受欢迎程度较高,但由于一些红曲霉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真菌毒素——桔霉素(citrinin),而桔霉素对人体具有较高的毒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曲霉菌株的应用范围。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前提,欧美各国对进口食品尤其红曲产品中的桔霉素的含量有着严格的限制,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标准QB/T2847-2007中也限定了红曲米(粉)中桔霉素的含量不得超过50μg/Kg。研究表明桔霉素的含量与红曲霉菌的菌株品种密切相关,因此,要制取红曲霉发酵类的产品,需要严格挑选菌株并优化生产工艺,保证食品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缺乏桔霉素的含量低、红色色素产量高的红曲霉(Monascus sp.)的不足,提供一种高产红色色素、桔霉素的产量极低紫红曲菌株及其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所述的菌株高产红色色素,是目前现有的红曲霉属菌株中色素产量最高的,并且桔霉素产量极低,能够安全地运用于食品加工工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其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8310。
从我国湖北武汉的红曲米粉中分离获得所述的紫红曲霉CGMCC No.8310。所述的紫红曲霉CGMCC No.8310可以高产天然的红曲色素,桔霉素产量较低,能够安全地运用于食品加工工业。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为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命名为BD-M-2。该菌株已于2013年10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并收到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8310,其具有以下的微生物学特性:
1、形态学的特性
在ME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5℃黑暗条件下培养10天,菌落直径27~32mm。边缘不规则,正面呈红褐色;菌落背面呈暗褐色,色素溶解于培养基中。
显微镜观察显示,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特化不明显,直或稍弯曲,分生孢子呈球形,无色,壁略粗糙,基部平截,串生,长度5.5-10.4μm。闭囊壳浅到褐色,多数不成熟,未见子囊孢子。
2、培养学的特性
在20~42℃条件下均能生长,比较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5~32℃,最适温度为30℃;比较合适的pH为3.5~6.0,最适pH为5.5。合适的生长培养基可以是PDB液体培养基、YES液体培养基或者MEA液体培养基。
3、生理特性
几乎不产桔霉素,可以产生天然的红曲色素,是目前现有的红曲霉属菌株中色素产量最高的,且拥有较高的色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制备所述的紫红曲CGMCC No.8310的方法,其包括以下的步骤,在培养基中培养所述的紫红曲CGMCC No.8310即可。
其中,所述的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培养基,能够生长所述的紫红曲CGMCCNo.8310即可,较佳地为PDB液体培养基、YES液体培养基或MEA液体培养基。所述的PDB液体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PDB液体培养基,较佳地,包括6~10g/L马铃薯浸粉和20~40g/L葡萄糖。所述的YES液体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YES液体培养基,较佳地,包括4~6g/L酵母浸粉、20~40g/L葡萄糖、5~7g/L磷酸二氢钾、3~5g/L磷酸二氢钠和0.5~1.5g/L氢氧化铵。所述的MEA液体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MEA液体培养基,较佳地,包括20~40g/L麦芽浸膏和2~4g/L大豆蛋白胨。所述培养的时间为本领域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3~10天,更佳地为5~10天。所述培养的温度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25~42℃。较佳地,所述的培养为震荡培养。所述震荡培养的转速为本领域常规的转速,较佳地为120~220rpm,更佳地为180~220rpm。所述培养的接种量为本领域常规的接种量,较佳地为5~10%,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较佳地,所述的培养前还包括将紫红曲CGMCC No.8310接种于种子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的步骤。所述种子培养的时间为本领域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5~10天,更佳地为6~8天,最佳地为7天。所述种子培养的温度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15~35℃,更佳地为25~32℃,最佳地为30℃。所述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培养基,较佳地为PDA固体培养基、YES固体培养基或MEA固体培养基。所述PDA固体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PDA固体培养基,较佳地,包括6~10g/L马铃薯浸粉、20~30g/L葡萄糖和20~30g/L琼脂。所述YES固体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YES固体培养基,较佳地,包括4~6g/L酵母浸粉、20~40g/L葡萄糖、5~7g/L磷酸二氢钾、3~5g/L磷酸二氢钠和0.5~1.5g/L氢氧化铵和20~30g/L琼脂。所述的MEA固体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MEA固体培养基,较佳地,包括25~40g/L麦芽浸膏、2~4g/L大豆蛋白胨和12~20g/L琼脂。较佳地,所述的种子培养包括将将冷藏的紫红曲CGMCC No.8310缓慢升温后,在种子培养基上涂布或划线的步骤。所述升温的温度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至15~25℃。所述培养的方法为本领域常规的培养的方法,较佳地为摇瓶培养或发酵罐培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三是:所述的紫红曲CGMCC No.8310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所述的食品为本领域常规的食品,含有紫红曲CGMCC No.8310或其代谢产物即可,较佳地为乳制品,更佳地为干酪。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四是:一种利用红曲霉发酵制得的干酪,所述的红曲霉为紫红曲霉CGMCC No.8310。
所述的干酪为红曲霉干酪,具有红曲霉干酪特有的滋味和气味,发酵香味浓郁,具有红曲霉干酪特有的柔软质地,外壳良好、表面无褶皱,外壳呈红色或紫色,内部呈均匀的紫色或红色,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五是:一种利用红曲霉发酵制得的红曲米粉,所述的红曲霉为紫红曲霉CGMCC No.8310。
所述的红曲米粉为红色至暗紫红色,质地脆,无霉变,无明显肉眼可见的杂质,呈不规则的颗粒状,具有红曲固有的曲香。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所述的紫红曲CGMCC No.8310几乎不产桔霉素,可以高产天然的红曲色素,是目前现有的红曲霉属菌株中色素产量最高的,且拥有较高的色价,可用于制备乳制品或者其他的食品加工工艺中。
生物材料保藏信息
本发明的紫红曲BD-M-2,已于2013年10月1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10,培养物名称是BD-M-2,分类命名是紫红曲Monascuspurpureus。
附图说明
图1为紫红曲BD-M-2生物量随发酵时间变化的情况。
图2为不同的红曲霉菌株在发酵10天时生物量的情况。
图3为不同的红曲霉菌株在发酵10天时产生桔霉素含量的情况。
图4为紫红曲BD-M-2的形态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效果实施例中的红曲霉GL-1为红曲(Monascus sp.),该菌株已于2013年5月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株保藏编号:CGMCCNo.7603,已在CN103444878A中公布。
效果实施例中的紫红曲霉BD-M-1为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该菌株已于2013年8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株保藏编号:CGMCC No.8120,已在CN104585333A中公布。
实施例1紫红曲BD-M-2菌株的获得
分离纯化步骤如下:
(1)配置PDA固体培养基:马铃薯浸粉6g/L、葡萄糖20g/L和琼脂18g/L。
(2)涂布培养:取少量我国湖北武汉的红曲米粉均匀撒入步骤(1)配制的PDA固体培养基表面。30℃在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天。
(3)待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后,挑取少许菌丝划线转接于另一PDA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培养1周。连续重复步骤(2)和步骤(3)3次,得到均一性状的紫红曲,命名为BD-M-2。
(4)将紫红曲BD-M-2菌株保存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并置于4℃冰箱中。
将紫红曲CGMCC No.8310于2013年10月16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获得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10,培养物名称是紫红曲,分类命名是Monascus purpureus。
同上述步骤(1)~(4)的操作,还获得了其他均一性状的红曲霉菌株,分别命名为红曲霉BD-A、红曲霉BD-B、红曲霉BD-C、红曲霉GL-A。
实施例2紫红曲BD-M-2的培养特性
(1)、紫红曲BD-M-2在ME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5℃黑暗条件下培养10天,菌落直径达到27~32mm。气生菌丝茂盛,边缘白色,中部橙色;菌落背面呈暗橙色,可溶于培养基中。显微镜观察显示,紫红曲霉BD-M-2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特化不明显,直或稍弯曲,分生孢子球形,无色,壁略粗糙,基部平截,串生,5.5-10.4μm。闭囊壳浅到褐色,多数不成熟,未见子囊孢子,均符合红曲霉属的特征(参见图4)。
(2)、经过培养发现,BD-M-2菌株在20~42℃条件下均能生长,比较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5~32℃,最适温度为30℃;比较合适的pH为3.5~6.0,最适pH为5.5。合适的生长培养基可以是PDB液体培养基、YES液体培养基或者MEA液体培养基。其中,在MEA液体培养基和PDB液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10天,经15代连续培养,其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等均无明显变化,该菌的生物形状基本稳定。
其中,PDB液体培养基为:10g/L马铃薯浸粉和30g/L葡萄糖,余量为水。YES液体培养基为:5g/L酵母浸粉、30g/L葡萄糖、6g/L磷酸二氢钾、4g/L磷酸二氢钠和1g/L氢氧化铵,余量为水。MEA液体培养基为:25g/L麦芽浸膏和3g/L大豆蛋白胨,余量为水。
实施例3紫红曲BD-M-2的生理特性
PDA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10g/L马铃薯浸粉、30g/L葡萄糖和30g/L琼脂。
PDB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10g/L马铃薯浸粉和30g/L葡萄糖,余量为水。
将4℃保存的紫红曲BD-M-2在无菌条件下转接于PDA固体培养基中,30℃活化培养4天。然后再接种于PDA培养基中30℃活化培养5天,即得一级种子。
在250mL三角瓶装入50mL PDB液体培养基,接入直径为1cm的一级种子菌饼,30℃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4天,即得二级发酵种子。
在500mL三角瓶装入100mL PDB液体培养基,以5%(v/v)的比例接入二级发酵种子,30℃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10天。
根据邵伟等人的研究方法(邵伟,王栋,唐明,等“红曲霉产蛋白酶特性研究”[J].中国酿造,2006,5:34-37.),测定菌丝重量(即生物量),表示其生长状况。从图1可以看出,紫红曲霉BD-M-2在培养开始的3天内,菌体大量生成,第4天左右菌体达到最大值5.2g/L,并且菌体生长处于稳定阶段,在30℃环境下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特别适合于制备干酪。
实施例4紫红曲BD-M-2的生理特性
PDA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6g/L马铃薯浸粉、20g/L葡萄糖和20g/L琼脂。
PDB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6g/L马铃薯浸粉和20g/L葡萄糖,余量为水。
将4℃保存的紫红曲霉BD-M-2在无菌条件下转接于PDA固体培养基中,30℃活化培养4天。然后再接种于PDA培养基中30℃活化培养5天,即得一级种子。
在250mL三角瓶装入50mL PDB液体培养基,接入直径为1cm的一级种子菌饼,30℃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4天,即得二级发酵种子。
在500mL三角瓶装入100mL PDB液体培养基,以10%(v/v)的比例接入二级发酵种子,30℃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10天。
根据许赣荣的测定方法(许赣荣.红曲桔霉素的检测及发酵控制技术[D].江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采用Agilent HPLC 1260进行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紫红曲BD-M-2产桔霉素量几乎为零,产毒素少,适合于制备干酪。
由实施例2~4的数据说明,所述紫红曲CGMCC No.9712具有以下的微生物学特性:
1、形态学的特性
在ME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5℃黑暗条件下培养10天,菌落直径27~32mm。边缘不规则,正面呈红褐色;菌落背面呈暗褐色,色素溶解于培养基中。
显微镜观察显示,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特化不明显,直或稍弯曲,分生孢子呈球形,无色,壁略粗糙,基部平截,串生,长度5.5-10.4μm。闭囊壳浅到褐色,多数不成熟,未见子囊孢子。
2、培养学的特性
在20~42℃条件下均能生长,比较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5~32℃,最适温度为30℃;比较合适的pH为3.5~6.0,最适pH为5.5。合适的生长培养基可以是PDB液体培养基、YES液体培养基或者MEA液体培养基。
3、生理特性
几乎不产桔霉素,可以产生天然的红曲色素,是目前现有的红曲霉属菌株中色素产量最高的,且拥有较高的色价。
实施例5紫红曲BD-M-2制备红曲米粉
配料:籼米10kg、葡萄糖40g、马铃薯浸粉12g和琼脂20g。
PDA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6g/L马铃薯浸粉、20g/L葡萄糖和20g/L琼脂。
PDB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6g/L马铃薯浸粉和20g/L葡萄糖,余量为水。
制备步骤:
(1)菌种的活化和处理:将4℃保存的紫红曲BD-M-2在无菌条件下转接于PDA培养基中,30℃活化培养4天。然后再接种于PDA培养基中30℃活化培养5天,即得一级种子。
在250mL三角瓶装入50mL PDB液体培养基,接入直径为1cm的一级种子菌饼,30℃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4天,即得二级发酵种子。
在500mL三角瓶装入100mL PDB液体培养基,以10%(v/v)的比例接入二级发酵种子,30℃摇床,180r/min转速,培养10天,将其pH值调整到3.0,得处理的菌种。
(2)将籼米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使原料含水量为50%,得浸泡好的籼米;
(3)将浸泡好的籼米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121℃蒸饭20分钟得蒸好的籼米饭,使籼米成熟无白心,均匀一致无结块;
(4)将蒸好的籼米饭倒出,摊凉并过筛,于38℃接种。每10kg籼米接种0.04g步骤(1)所得的处理的菌种,拌匀,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内,恒温30℃、恒定相对湿度80%培养6天,期间每隔4h翻曲和补水,补水量为10%,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培养至第5天时停止补水。取出烘干磨碎,即得红曲米粉。
所制得的红曲米粉为红色至暗紫红色,质地脆,无霉变,无明显肉眼可见的杂质,呈不规则的颗粒状,具有红曲固有的曲香。
实施例6紫红曲BD-M-2制备干酪
配料:鲜牛乳100L(购自光明乳业)、MA14(购自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发酵剂3g、小牛胃凝乳酶(购自科汉森有限公司)1g、食盐0.75kg、葡萄糖40g和马铃薯浸粉6g。
(1)取100L鲜牛乳过滤除杂质后,72℃灭菌30s,然后冷却至30℃,得处理乳。向所述处理乳中接种发酵剂MA14,接种量为3g/100L,30℃恒温下培养至pH6.5时加入1g小牛胃凝乳酶,凝乳30分钟得凝乳;
(2)将步骤(1)所得的凝乳切割成块状,搅拌10分钟排乳清;待排出乳清后往凝乳中加入1.5%的食盐,所述百分比为所述盐占所述凝乳的质量百分比,搅拌均匀后入方形模具;
(3)凝乳入模成型得凝乳块并定期翻转,频率为每隔2小时翻转1次,持续24h,使乳清进一步排出;
(4)往步骤(3)得到的凝乳块表面均匀喷洒厚度约为1mm的红曲霉发酵液,装入成熟容器,恒温培养箱成熟,所述成熟的温度为:初期25℃,相对湿度90%,中后期10℃;所述成熟的时间为:初期2周,中后期2周。
所述红曲霉发酵液由下述方法制得:将紫红曲BD-M-2接种于PDB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2天,所述PDB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40g/L和马铃薯浸粉6g/L,余量为水。
所制得的干酪为红曲霉干酪,具有红曲霉干酪特有的滋味和气味,发酵香味浓郁,具有红曲霉干酪特有的柔软质地,外壳良好、表面无褶皱,外壳呈红色或紫色,内部呈均匀的紫色或红色,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实施例7紫红曲BD-M-2制备干酪
配料:鲜羊乳100L(购自光明乳业)、MA14(购自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发酵剂3g、微生物凝乳酶(购自科汉森有限公司)1g、食盐0.5kg、葡萄糖40g和马铃薯浸粉6g。
(1)取100L鲜羊乳过滤除杂质后,72℃灭菌15s,然后冷却至28℃,得处理乳。向所述处理乳中接种发酵剂MA14,接种量为3g/100L,28℃恒温下培养至pH6.5时加入1g微生物凝乳酶,凝乳30分钟得凝乳;
(2)将步骤(1)所得的凝乳切割成块状,搅拌10分钟排乳清;待排出乳清后往凝乳中加入1%的食盐,所述百分比为所述盐占所述凝乳的质量百分比,搅拌均匀后入方形模具;
(3)凝乳入模成型得凝乳块并定期翻转,频率为每隔2小时翻转1次,持续24h,使乳清进一步排出;
(4)往步骤(3)得到的凝乳块表面均匀喷洒厚度约为1.5mm的红曲霉发酵液,装入成熟容器,恒温培养箱成熟,所述成熟的温度为:初期20℃,相对湿度95%,中后期8℃;所述成熟的时间为:初期2周,中后期2周。
所述红曲霉发酵液由下述方法制得:将紫红曲BD-M-2接种于PDB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2天,所述PDB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40g/L和马铃薯浸粉6g/L,余量为水。
实施例8紫红曲BD-M-2制备干酪
配料:鲜马乳100L(购自光明乳业)、MA14(购自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发酵剂3g、小牛胃凝乳酶(购自科汉森有限公司)1g、食盐1.5kg、葡萄糖40g和马铃薯浸粉6g。
(1)取100L鲜马乳过滤除杂质后,72℃灭菌30s,然后冷却至32℃,得处理乳。向所述处理乳中接种发酵剂MA14,接种量为3g/100L,32℃恒温下培养至pH6.5时加入1g小牛胃凝乳酶,凝乳30分钟得凝乳;
(2)将步骤(1)所得的凝乳切割成块状,搅拌10分钟排乳清;待排出乳清后往凝乳中加入1.25%的食盐,所述百分比为所述盐占所述凝乳的质量百分比,搅拌均匀后入方形模具;
(3)凝乳入模成型得凝乳块并定期翻转,频率为每隔2小时翻转1次,持续24h,使乳清进一步排出;
(4)往步骤(3)得到的凝乳块表面均匀喷洒厚度约为1mm的红曲霉发酵液,装入成熟容器,恒温培养箱成熟,所述成熟的温度为:初期22℃,相对湿度85%,中后期12℃;所述成熟的时间为:初期2周,中后期2周。
所述红曲霉发酵液由下述方法制得:将紫红曲BD-M-2接种于PDB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2天,所述PDB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40g/L和马铃薯浸粉6g/L,余量为水。
实施例9紫红曲BD-M-2制备干酪
配料:鲜驼乳100L(购自光明乳业)、MA14(购自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发酵剂3g、小牛胃凝乳酶(购自科汉森有限公司)1g、食盐0.5kg、葡萄糖40g和马铃薯浸粉6g。
(1)取100L鲜驼乳过滤除杂质后,72℃灭菌30s,然后冷却至30℃,得处理乳。向所述处理乳中接种发酵剂MA14,接种量为3g/100L,30℃恒温下培养至pH6.5时加入1g小牛胃凝乳酶,凝乳30分钟得凝乳;
(2)将步骤(1)所得的凝乳切割成块状,搅拌10分钟排乳清;待排出乳清后往凝乳中加入1%的食盐,所述百分比为所述盐占所述凝乳的质量百分比,搅拌均匀后入方形模具;
(3)凝乳入模成型得凝乳块并定期翻转,频率为每隔2小时翻转1次,持续24h,使乳清进一步排出;
(4)往步骤(3)得到的凝乳块表面均匀喷洒厚度约为1mm的红曲霉发酵液,装入成熟容器,恒温培养箱成熟,所述成熟的温度为:初期25℃,相对湿度90%,中后期10℃;所述成熟的时间为:初期2周,中后期2周。
所述红曲霉发酵液由下述方法制得:将紫红曲BD-M-2接种于红曲霉培养基中30℃培养2天,所述红曲霉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40g/L和马铃薯浸粉6g/L,余量为水。
实施例10紫红曲BD-M-2发酵
种子培养:将4℃保存的紫红曲BD-M-2缓慢升温至15℃,在无菌条件下将升温后菌株在PD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30℃活化培养4天,得种子液。
PDA固体培养基为:10g/L马铃薯浸粉、30g/L葡萄糖和30g/L琼脂。
发酵培养:将种子液以5%(v/v)于PDB液体培养基,42℃震荡培养3天,转速为220rpm,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PDB液体培养基为:10g/L马铃薯浸粉和30g/L葡萄糖,余量为水。
实施例11紫红曲BD-M-2发酵
种子培养:将4℃保存的紫红曲BD-M-2缓慢升温至25℃,在无菌条件下将升温后菌株在YES固体培养基上划线,32℃活化培养6天,得种子液。
YES固体培养基为:5g/L酵母浸粉、30g/L葡萄糖、6g/L磷酸二氢钾、4g/L磷酸二氢钠、1g/L氢氧化铵和25g/L琼脂。
发酵培养:将种子液以5%接种于YES液体培养基,20℃震荡培养10天,转速为120rpm,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YES液体培养基为:5g/L酵母浸粉、30g/L葡萄糖、6g/L磷酸二氢钾、4g/L磷酸二氢钠和1g/L氢氧化铵,余量为水。
实施例12紫红曲BD-M-2发酵
种子培养:将4℃保存的紫红曲BD-M-2缓慢升温至15℃,在无菌条件下将升温后菌株在YES固体培养基上划线,25℃活化培养8天,得种子液。
YES固体培养基为:4g/L酵母浸粉、20g/L葡萄糖、5g/L磷酸二氢钾、3g/L磷酸二氢钠、0.5g/L氢氧化铵和20g/L琼脂。
发酵培养:将种子液以10%接种于YES液体培养基,25℃震荡培养5天,转速为220rpm,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YES液体培养基为:4g/L酵母浸粉、20g/L葡萄糖、5g/L磷酸二氢钾、3g/L磷酸二氢钠和0.5g/L氢氧化铵,余量为水。
实施例13紫红曲BD-M-2发酵
种子培养:将4℃保存的紫红曲BD-M-2缓慢升温至15℃,在无菌条件下将升温后菌株在YES固体培养基上划线,25℃活化培养8天,得种子液。
YES固体培养基为:6g/L酵母浸粉、40g/L葡萄糖、7g/L磷酸二氢钾、5g/L磷酸二氢钠、1.5g/L氢氧化铵和30g/L琼脂。
发酵培养:将种子液以10%接种于YES液体培养基,30℃震荡培养5天,转速为180rpm,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YES液体培养基为:6g/L酵母浸粉、40g/L葡萄糖、7g/L磷酸二氢钾、5g/L磷酸二氢钠和1.5g/L氢氧化铵,余量为水。
实施例14紫红曲BD-M-2发酵
种子培养:将4℃保存的紫红曲BD-M-2缓慢升温至20℃,在无菌条件下将升温后菌株在ME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15℃活化培养10天,得种子液。
MEA固体培养基为:25g/L麦芽浸膏、2g/L大豆蛋白胨和12g/L琼脂。
发酵培养:将种子液以5%接种于MEA液体培养基,30℃震荡培养10天,转速为180rpm,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MEA液体培养基为:25g/L麦芽浸膏和2g/L大豆蛋白胨,余量为水。
实施例15紫红曲BD-M-2发酵
种子培养:将4℃保存的紫红曲BD-M-2缓慢升温至20℃,在无菌条件下将升温后菌株在ME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15℃活化培养10天,得种子液。
MEA固体培养基为:25g/L麦芽浸膏和20g/L琼脂。
发酵培养:将种子液以8%接种于MEA液体培养基,42℃震荡培养3天,转速为120rpm,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MEA液体培养基为:25g/L麦芽浸膏,余量为水。
效果实施例1
将紫红曲BD-M-2、红曲霉BD-A、红曲霉BD-B、红曲霉BD-C、红曲霉GL-A、红曲霉GL-1和紫红曲霉BD-M-1按照实施例3的步骤进行活化、培养的步骤,测定菌丝重量,结果如图2和表1所示。
图2的结果说明,与相比其他菌株的生物量相比,红曲霉菌株BD-M-2的最大生物量较大,与其他菌株有显著性差异,在30℃环境下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特别适合于制备干酪。
表1 不同的紫红曲霉菌株在发酵10天时生物量的情况
菌株名称 生物量(g/L)
紫红曲BD-M-2 5.2
红曲霉BD-A 1.5
红曲霉BD-B 1.8
红曲霉BD-C 3
红曲霉GL-A 1.3
红曲霉GL-1 1.7
紫红曲霉BD-M-1 4.2
效果实施例2
将紫红曲BD-M-2、红曲霉BD-A、红曲霉BD-B、红曲霉BD-C、红曲霉GL-A、红曲霉GL-1和紫红曲霉BD-M-1按照实施例4的步骤进行活化、培养的步骤,测定桔霉素含量,结果如图3和表2所示。
表2 不同的紫红曲霉菌株在发酵10天时桔霉素含量的情况
菌株名称 桔霉素含量(μg/L)
紫红曲BD-M-2 10
红曲霉BD-A 100
红曲霉BD-B 500
红曲霉BD-C 1200
红曲霉GL-A 20
红曲霉GL-1 15
紫红曲霉BD-M-1 15
效果实施例3
将紫红曲BD-M-2、红曲霉BD-A、红曲霉BD-B、红曲霉BD-C、红曲霉GL-A、红曲霉GL-1和紫红曲霉BD-M-1以5%(v/v)的比例接种于YES培养基(包括5g/L酵母浸粉、30g/L葡萄糖、6g/L磷酸二氢钾、4g/L磷酸二氢钠和1g/L氢氧化铵)中,28℃下培养5天得发酵液,根据许赣荣的测定方法(许赣荣.红曲桔霉素的检测及发酵控制技术[D].江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取10mL发酵液用等体积的70%乙醇稀释后,于190-7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
色价的计算公式:色价(CV)=OD505×稀释倍数(U/ml)。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同的紫红曲霉菌株在发酵5天时的色价情况
菌株名称 色价(CV)
紫红曲BD-M-2 6
红曲霉BD-A 4
红曲霉BD-B 4
红曲霉BD-C 5
红曲霉GL-A 5
红曲霉GL-1 4
紫红曲霉BD-M-1 5
表3明,紫红曲BD-M-2产红曲色素的色价最高,说明产红曲霉色素的能力最强。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其特征在于,其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8310。
2.一种制备紫红曲CGMCC No.83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的步骤,在培养基中培养紫红曲CGMCC No.8310即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为PDB液体培养基、YES液体培养基或MEA液体培养基;所述的PDB液体培养基包括6~10g/L马铃薯浸粉和20~40g/L葡萄糖;所述的YES液体培养基包括4~6g/L酵母浸粉、20~40g/L葡萄糖、5~7g/L磷酸二氢钾、3~5g/L磷酸二氢钠和0.5~1.5g/L氢氧化铵;所述的MEA液体培养基包括20~40g/L麦芽浸膏和2~4g/L大豆蛋白胨;所述培养的时间为3~10天;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0~42℃;所述的培养为震荡培养,所述震荡培养的转速为120~220rpm;和/或,所述培养的接种量为5~10%,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时间为5~10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5~3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转速为180~220rp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前还包括将紫红曲CGMCCNo.8310接种于种子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的时间为5~10天;所述种子培养的温度为15~35℃;和/或,所述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PDA固体培养基、YES固体培养基或MEA固体培养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的时间为6~8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的温度为25~32℃。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培养包括将冷藏的红曲霉菌株缓慢升温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的温度为15~25℃。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红曲CGMCC No.8310在食品生产中的用途。
CN201510427597.2A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Active CN105062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7597.2A CN105062894B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7597.2A CN105062894B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2894A CN105062894A (zh) 2015-11-18
CN105062894B true CN105062894B (zh) 2019-01-29

Family

ID=5449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7597.2A Active CN105062894B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28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0123B (zh) * 2015-12-28 2019-02-01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CN105505788B (zh) * 2015-12-28 2019-02-01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CN108624511B (zh) * 2018-05-18 2020-12-22 浙江师范大学 产生荧光物质的红曲霉突变株及其应用
CN111019842B (zh) * 2019-12-31 2022-06-2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色红曲霉及其用途
CN111117898B (zh) * 2019-12-31 2022-06-2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色红曲霉及其用途
CN111423986B (zh) * 2020-01-19 2022-03-25 北京工商大学 高产酯酶的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在酯香型红曲奶酪制作中的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4878A (zh) * 2013-08-07 2013-12-1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曲霉干酪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099256A (zh) * 2013-08-07 2014-10-15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04263758A (zh) * 2012-10-29 2015-01-0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食品安全型红曲色素的生产方法
CN104388322A (zh) * 2014-12-09 2015-03-04 北京农学院 一种降脂紫红曲霉Zhang-MP的固态发酵方法
CN104498528A (zh) * 2014-12-25 2015-04-08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低产桔霉素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发酵方法
CN104585333A (zh) * 2014-02-19 2015-05-06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曲霉干酪及一种紫红曲及其培养方法
CN104642554A (zh) * 2013-12-20 2015-05-27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红曲新鲜干酪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3758A (zh) * 2012-10-29 2015-01-0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食品安全型红曲色素的生产方法
CN103444878A (zh) * 2013-08-07 2013-12-1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曲霉干酪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099256A (zh) * 2013-08-07 2014-10-15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04642554A (zh) * 2013-12-20 2015-05-27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红曲新鲜干酪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5333A (zh) * 2014-02-19 2015-05-06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曲霉干酪及一种紫红曲及其培养方法
CN104388322A (zh) * 2014-12-09 2015-03-04 北京农学院 一种降脂紫红曲霉Zhang-MP的固态发酵方法
CN104498528A (zh) * 2014-12-25 2015-04-08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低产桔霉素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发酵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4株红曲霉发酵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析;张郡莹等;《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0131;第5卷(第1期);148-153 *
不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种深层发酵生产莫纳可林K;张朝晖等;《工业微生物》;20051231;第35卷(第4期);1-5 *
低产桔霉素红曲霉菌种筛选;许赣荣等;《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0731;第19卷(第4期);358-360 *
许赣荣等.低产桔霉素红曲霉菌种筛选.《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第19卷(第4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2894A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2483B (zh) 一种紫红曲霉菌株及其用途
CN105062894B (zh) 一种紫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CN103421704B (zh) 一株淡水鱼发酵制品用的植物乳杆菌及应用
CN107699499B (zh) 一株米曲霉za127及其应用
CN102140427B (zh) 一种应用于浓酱兼香型白酒的强化大曲的制备方法
CN105505791B (zh) 一株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CN101921685A (zh) 一种浓香型健康白酒的生产工艺
CN103396956B (zh) 一种酿酒酵母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用于豆粕发酵的方法
CN103609881B (zh) 一种含益生菌的肉羊发酵精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4940B (zh) 玉米乳杆菌诱变菌及高产乳酸的用途
CN101173223B (zh) 一种作为微生物发酵剂的菌株,包含该菌株的复合发酵剂及应用
CN104305465A (zh) 乳酸菌发酵型蓝莓果汁的制备方法
CN105420123B (zh) 一株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CN102925527A (zh) 一种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的方法
CN106148252B (zh) 一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及其在干酪生产中的应用
CN105505789B (zh) 一株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CN103829040B (zh) 一种以陈香茶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豆粕的方法与应用
CN112111434B (zh) 一种优良乳酸菌、筛选方法及其在小曲制作中的应用
CN105505788B (zh) 一株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CN110317734A (zh) 一种高产糖化酶、酯化酶和蛋白酶的红曲霉及其分离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09837217A (zh) 耐高温糙皮侧耳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CN108949629A (zh) 一种复合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835271A (zh) 一种低盐油腐乳的制备方法
CN105695342B (zh) 康氏木霉菌tg-72及其在黄曲霉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04894037B (zh) 一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及其在干酪生产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