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5497B - 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5497B
CN105045497B CN201310390233.2A CN201310390233A CN105045497B CN 105045497 B CN105045497 B CN 105045497B CN 201310390233 A CN201310390233 A CN 201310390233A CN 105045497 B CN105045497 B CN 1050454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line segment
negative
positi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02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5497A (zh
Inventor
张钦富
唐启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Empi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pi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Empia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45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5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5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5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receiv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ransmitted by the digitiser, e.g. tablet driv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transmitt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o be received by the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在取得由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构成的影像后,判断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再依据相邻线段间的重叠关系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

Description

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器(Touch Display)已广泛地应用于许多电子装置中,一般的做法是采用触控面板(Touch Sensing Panel)在触控显示器上定义出二维的触摸区,借由在触摸板上纵轴与横轴的扫描来取得感测信息(Sensing Information),以判断外在对象(如手指)在触摸屏上的碰触或接近,例如美国专利号US4639720所提供的一种电容式触摸显示器。
感测信息可由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转换为多个连续信号值,借由比较这些信号值在外部对象碰触或接近前与后的变化量,可判断出外部对象碰触或最接近触摸屏的位置。
一般而言,控制触摸屏的控制器会先取得没有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时的感测信息,作为基准值(baseline)。例如在电容式触摸屏中,每一条导电条相应于各自的基准值。控制器借由判断后续的感测信息与基准值的比较判断是否有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以及更进一步判断外部对象的位置。例如,在未被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时,后续的感测信息相对于基准值为零值或趋近零值,借由感测信息相对于基准值是否为零值或趋近零值判断是否有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
如图1A所示,当外部对象12(如手指)碰触或接近触控显示器10的感测装置120时,在轴向(如X轴向)上的传感器140的感测信息转换成如图1B所示的信号值,相应于手指的外型,信号值呈现波形或指廓(Finger profile),指廓上的峰14(peak)的位置即代表手指碰触或接近的位置。
一般二维度感测信息是由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亦即需要对多个传感器进行多次侦测才能产生,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当触碰位置的取样频率要求较高时,如何降低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的产生时间将会变得很关键。然而二维度感测信息中大部分都与触碰无关,持续地进行与触碰无关的侦测将耗时耗电,如何省时省电为重要的技术关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技术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取得由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构成的影像后,判断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再依据相邻线段间的重叠关系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相对于现有习知的影像分割方法(如分水岭算法)需要对影像每一个值进行分析,本发明有极佳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其中包括: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每一个群组包括位于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多条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具有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值;计算至少群组的每一条线段的质量,其中同一群组的多个质量朝向第二轴向连续排列,其中每一条线段的质量是依据每一条线段的多个值来计算;以及依据被计算的每一群组的多个质量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其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连续的排列,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包括: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是采用分水岭算法、连接对象法或区域生长法。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 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段是在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被取得时判断出来,并且每一个被计算的群组的线段的数量大于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一个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一个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分割的装置,其中包括:触摸屏,包括: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侦测电路,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以及处理器,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每一个群组包括位于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多条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具有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值;计算至少群组的每一条线段的质量,其中同一群组的多个质量朝向该第二轴向连续排列,其中每一条线段的质量是依据每一条线段的多个值来计算;以及依据被计算的每一群组的多个质量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其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连续的排列,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包括: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是采用分水岭算法、连接对象法或区域生长法。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 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段是在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被取得时判断出来,每一个被计算的群组的线段的数量大于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其中包括: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 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分割的装置,其中包括:触摸屏,包括: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侦测电路,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以及处理器,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 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前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包括: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每一个群组包括位于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多条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具有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值;计算至少群组的每一条线段的质量,其中同一群组的多个质量朝向第二轴向连续排列,其中每一条线段的质量是依据每一条线段的多个值来计算;以及依据被计算的每一群组的多个质量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其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连续的排列,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 递减排列。据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分割的装置,包括:触摸屏,包括: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侦测电路,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以及处理器,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每一个群组包括位于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多条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具有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值;计算至少群组的每一条线段的质量,其中同一群组的多个质量朝向该第二轴向连续排列,其中每一条线段的质量是依据每一条线段的多个值来计算;以及依据被计算的每一群组的多个质量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其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连续的排列,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包括: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据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分割的装置,包括:触摸屏,包括: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侦测电路,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以及处理器,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先由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线段,再由重叠关系判断出相应于外部对象的群组,有着极高的效能;以及
二、通过相邻线段的质量排列上的关系,可以分割出不同的群组,避免误判。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先前技术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1B为先前技术的信号值的示意图;
图1C为依据本发明的差值的示意图;
图1D与图1E为依据本发明的双差值的示意图;
图1F为依据本发明的感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G为依据本发明的运算系统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图2A与图2B为依据本发明的驱动/侦测单元与感测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3A为依据本发明的侦测单元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图3B至图3D为依据本发明的侦测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3E至图3J为依据本发明的侦测电路与模拟转数字电路的连结示意图;
图4A为依据本发明的二值化差值侦测位置的示意图;
图4B至图4D为依据本发明侦测质心位置的范例示意图;
图5A至图5B为依据本发明盆地与丘陵的示意图;
图6A与图6B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容式位置侦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7A与图7B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二维度差动感测信息的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至图8E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朝第一导电条排列的信号值分布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E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第一导电条排列的差值分布的 示意图;
图10A至图10E为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第一导电条排列的双差值分布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C为依据本发明朝第二导电条排列的信号值分布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C为依据本发明朝第二导电条排列的差值分布的示意图;
图13A至图13C为依据本发明朝第二导电条排列的双差值分布的示意图;
图14为依据本发明之影像分割的方法分割朝第一导电条排列的群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依据本发明影像分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触控显示器 11:控制器
110:显示器 12:外部对象
120:感测装置 120A、120B:感测层
140、140A、140B:传感器 14、16、17:峰
15:零交会处 100:位置侦测装装置
130:驱动/侦测单元 130A:驱动单元
130B:侦测单元 160:控制器
161:处理器 162:内存
170:主机 171:中央处理单元
173:储存单元 310、370:切换电路
311、312、313、314、315、316:输入
320:侦测电路 321、323、325:开关电路
322、324:积分器 330:模拟转数字电路
340、350、360:侦测器 510:盆地
520:丘陵 521:单峰丘陵
522:双峰丘陵 Cint:放大器
Cinv:反向器 P1、P2:接点
SI:感测信息 Senable:致能信号
Ssync:同步信号 Sreset:重置信号
W1、W2:导线 ADC:模拟转数字器
Tx:驱动导电条 Rx:侦测导电条
D:差值 DD:双差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将详细描述一些实施例如下。然而,除了所揭露的实施例外,本发明亦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其它的实施例施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该些实施例的限定,乃以其后的申请专利范围为准。而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熟悉该项技艺者能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图示内各部分并没有依照其相对的尺寸而绘图,某些尺寸与其它相关尺度的比例会被突显而显得夸张,且不相关的细节部分亦未完全绘出,以求图示的简洁。
感测信息
在本发明中,感测信息可以是由触控装置(Touch Sensing Device)提供,表示触控装置上一维度、二维度或多维度的状态,并且感测信息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传感器(sensor)取得,经由一个或多个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多个连续信号值,以表示侦测到的电荷、电流、电压、电容、阻抗或其它电性特性的量或改变量。感测信息在取得或传送的过程可能是以轮替、循序或平行的方式进行,可复合成一个或多个信号,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推知。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亦可推知,本发明所述的感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的信号、传感器的信号扣除基准值(如未触碰时的信号或初始信号)后的结果、前述信号或信号扣除基准值后的结果经模拟转数字后的值、前述的值转换为其它表示方式的值。换言之,感测信息可以是以信号状态、储存媒体(如缓存器、内存、磁盘、光盘)中的记录的任何由电性信号转换或可转换成电性信号的状态来存在,包括但不限于模拟或数字形式。
感测信息可以是以不同轴向的两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被提供。两个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被用来表示在触控装置上第一轴向(如纵轴向)与第二轴向(如横轴向)上的感测信息,可分别用来做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上的位置侦测,以分别提供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上的一维度位置,或进一步构成二维度位置。此外,两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亦可以基于传感器间的距离,被用来进行三角定位,侦测出在触控装置上的二维度位置。
感测信息可以是以二维度感测信息被提供,二维度感测信息为同轴向上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所组成。一个二维度的感测信息被提供可以表示一个二维平面上的信号分布,例如以纵轴向上多个一维度的感测信息或横轴向上多个一维度的感测信息表示一个信号数组(signal matrix),可依据分 水领算法或其它影像处理的辨识方法进行位置侦测。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触控装置上的感测区域包括由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侦测的第一二维度侦测范围与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侦测的第二维度侦测范围的重叠范围。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亦可推知,感测区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二维度侦测范围的重叠范围。
例如,单一传感器的侦测范围为二维度侦测范围,如基于照像机的光学式侦测(camera-based optical detection)的传感器(如CCD或CMOS传感器)或表面声波式侦测的压电传感器,由二维度侦测范围中取得一维度感测信息。此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由连续多个时点感测到的信息构成,不同时点相应于不同的角度、位置或范围。此外,此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依据时间区间内取得影像(如CCD或CMOS传感器所取得影像)所产生。
又例如,二维度侦测范围是由多个传感器的侦测范围所构成,如每一个红外线式侦测的光接受器、电容式侦测或电阻式侦测的线状或带状导电条、或电磁式侦测的U形线圈的侦测范围为朝向轴向的扇状或带状侦测范围,多个在线段(直线或弧线)上朝向同一轴向排列的传感器的侦测范围可构成该轴向的二维度侦测范围,如构成矩形或扇形的平面或弧面的侦测范围。
在本发明一较佳范例中,触控装置上的感测区域包括由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上的多个传感器侦测的二维度范围。例如自电容式侦测(self-capacitive detection),提供驱动信号给多个第一传感器,并且感测这些第一传感器的第一二维度侦测范围电容性耦合的信号或变化,以取得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此外,亦提供驱动信号给多个第二传感器,并且感测这些第二传感器的第二二维度侦测范围电容性耦合的信号或变化,以取得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触控装置上的感测区域包括由多个传感器侦测二维度范围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来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例如,当信号源将驱动信号施循序加于第一轴向上传感器时,循序侦测第二轴向上至少传感器或同时侦测第二轴向上多个(部分或全部)传感器的信号,可取得该轴向上的二维度感测信息,其中传感器为第二轴向至少相邻传感器或第二轴向至少不相邻但邻近传感器。例如在互电容式侦测(mutual-capacitivedetection)或模拟矩阵电阻式侦测(analog matrix resistive detection),由多个传感器构成多个感测处,分别侦测各感测处的感测信息。例如以多个第一传感器(如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多个第二传感器(如多条第二导电条)交叠构成多个交叠区,轮流施加驱动信号与每一个第一传感器时,相应于被施加驱动信号的第一传感器,循序侦测第二轴向上至少第二传感器或同时侦测第二轴向上多个(部分或全部)第二传感器的信号或信号变化,以取得相应于该第一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借由汇集相应于各第一轴向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可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在本发明一范例中,二维度感测信息可视为影像。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本发明可应用于触敏显示器(touchsensitive display),例如具有或附加上述电阻式侦测、电容式侦测、表面声波式侦测、或其它侦测触碰的触控装置(或称触控装置(touch sensitive device))的显示器。因此,基于触敏显示器或触控装置所取得感测信息可视为触敏信息(touch sensitiveinformation)。
在本发明一范例中,触控装置是不同时点的连续信号,亦即连续由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同时侦测到的复合信号。例如,触控装置可以是电磁式,连续地扫描电磁式触控装置上的线圈以发出电磁波,由电磁笔上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侦测感测信息,持续地复合成信号,再由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多个连续信号值。此外,亦可以是电磁笔发出电磁波或反射来自电磁式触控装置的电磁波,由触控装置上的多个传感器(线圈)来取得感测信息。
触碰相关感测信息(touch related sensing information)
外部对象(如手指)碰触或接近触控装置时,会造成外部对象碰触或接近的相应位置的感测信息产生相应的电性特性或变化,电性特性较强或变化较大之处较接近外部对象中心(如质心(centroid)、重心或几何中心)。无论感测信息是模拟或数字,连续的感测信息可视为由连续多个值所构成,上述外部对象中心可能是相应于一值或两值之间。在本发明中,连续多个值可以是相应空间上的连续或时间上的连续。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一维度感测信息是以多个连续的信号值呈现,可以是在一时间区间中多个传感器侦测的信号值,或连续的时间区间中单一传感器侦测的信号值,亦可以是单一时间区间中单一传感器相应不同侦测位置侦测到的信号值。在感测信息以信号值呈现的过程中,可以是轮流将相应个别传感器、时间区间或位置的信号转换成信号值,亦可以是取得部分或全部的感测信息后再分析出个别的信号值。当外部对象碰触或接近感测装置时,一维度感测信息的连续信号值可以是如图1B所示,碰触位置为相应外部对象的感测信息的峰14,其中峰14可能落于两信号值之间。如前述,本发明不限定感测信息存在的形态,信号值可视为传感器的信号的另一种形态。为简化说明,在以下叙述中是以信号值型态的实施方式来叙述本发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信号值型态的实施方式推知信号型态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一维度感测信息是以多个连续的差值 (Difference)呈现,相对于上述信号值,每个差值为一对信号值的差值,并且连续多个差值呈现的感测信息可视为差动感测信息(differential sensing information)。在本发明中,差动感测信息的取得可以是在感测时直接取得,如同时或连续地取得多个信号,每一个差值是依据相应于一对传感器、时间区间或位置的差动信号来产生。差动感测信息亦可以是先产生包括多个信号值的原始感测信息(original sensing information)后,再依据原始感测信息来产生。如前述,本发明不限定感测信息存在的形态,差值可视为差动信号的另一种形态。为简化说明,在下面叙述中是以差值型态的实施方式来叙述本发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差值型态的实施方式推知差动信号型态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一范例中,差值可以是相邻或不相邻的一对信号值间的差值,例如每个信号值与前一信号值的差值,或是每个信号值与后一信号值的差值。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差值可以是不相邻两信号值间的差值。当外部对象碰触或接近触控装置时,一维度感测信息的连续差值可以是如图1C所示,外部对象位置为相应外部对象的感测信息的零交会处15,其中零交会处15可能落于两信号值之间。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在触控装置上,每一个差值的相应位置为两信号值相应的位置的中间。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一维度感测信息是以多个连续的双差值(DualDifferences)呈现,相对于上述信号值或差值,每个双差值可以是第一对信号值的差值与第二对信号值的差值的和或差,亦即两对信号值的差值和或差。在本发明一范例中,第一对信号值的差值与第二对信号值的差值分别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并且双差值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差,其中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皆为在前的信号值减在后的信号值的差或在后的信号值减在前的信号值的差。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第一对信号值的差值与第二对信号值的差值分别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必且双差值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和,其中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之一为在前的信号值减在后的信号值的差,并且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之另一为在后的信号值减在前的信号值的差。例如,两对信号值依序包括第一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三信号值、第四信号值,该相应于该四个信号值的双差值为(第二信号值-第一信号值)+(第三信号值-第四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一信号值)-(第四信号值-第三信号值)、(第一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四信号值-第三信号值)或(第一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三信号值-第四信号值)。此外,连续多个双差值组成的感测信息可视为双差动感测信息(dual-differential sensing information)。在本发明中,双差值并不限定是在产生信号值或差值后产生,亦可以是在感测信息被提供时已分别完成两对信号的相减后的和或差,提供相似或等效于两对信号值的差值的和或差的双差动信号。如 前述,本发明不限定感测信息存在的形态,双差值可视为传感器的双差动信号的另一种形态。为简化说明,在下面叙述中是以双差值型态的实施方式来叙述本发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双差值型态的实施方式推知双差动信号型态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一范例中,当外部对象碰触或接近触控装置时,两对信号值由相邻或不相邻的三个信号值组成。在本发明一范例中,前两个信号值的差值与后两个信号值的差值分别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并且双差值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差,其中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皆为在前的信号值减在后的信号值的差或在后的信号值减在前的信号值的差。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前两个信号值的差值与后两个信号值的差值分别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必且双差值为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和,其中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之一为在前的信号值减在后的信号值的差,并且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之另一为在后的信号值减在前的信号值的差。例如,两对信号值依序包括第一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三信号值,该相应于该三个信号值的双差值为(第二信号值-第一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三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一信号值)-(第三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一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三信号值-第二信号值)或(第一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二信号值-第三信号值)。当两对信号值由相邻的三个信号值组成,并且外部对象碰触或接近触控装置时,一维度感测信息的连续双差值可以是如图1D所示,其中外部对象位置为相应外部对象的感测信息的中央峰16,其中中央峰16可能落于两信号值之间。当两对信号值由不相邻的三个信号值组成,并且外部对象碰触或接近触控装置时,一维度感测信息的连续双差值可以是如图1E所示,其中外部对象位置为相应外部对象的感测信息的中央峰17,其中央峰17可能落于两信号值之间。
在本发明中,相应个别传感器、时间区间或位置的感测信息可以是传感器侦测的信号,当信号为模拟时,可经由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的信号值。因此,上述的差值亦可以是一对信号的差的值,例如是一对信号经差动放大器进行相减后所转换的值。同样地,双差值亦可以是两对信号分别经差动放大器进行相减后再相加(或相减)所转换的值。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本发明所述差值与双差值包括但不限于是以信号或信号值来产生,亦包括硬件或软件实施过程中的记录(电性记录、磁性记录、光学记录)、信号或信号值的暂时状态。
换言之,感测信息可以是传感器上或传感器间的信号、差动信号(如一对信号差)、双差动信号(如二对信号差的和或差),信号值、差值、双差值(经模拟转数字后的信号、差值、双差值)为另一种存在形态。由于信号与信号值、差动信号与差值、双差动信号与双差值可以是感测信息在不同阶 段的呈现。此外,为简化说明,在本发明的说明中以触碰相关感测信息泛指相应于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感测信息,如原始触碰相关感测信息、差动触碰相关感测信息、双差动触碰相关感测信息。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在差值或双差值中,零交会处位于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间,亦即位于一对正值与负值之间(between a pair of positive andnegative values)。相应于外部对象接近与触碰的差值或双差值为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交替组合,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间为彼此相邻或间隔至少一个零值。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相应于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差值或双差值为连续的多个正值与多个负值的交替组合,正值与负值间的零交会处可能是至少一个零值或位于两值间。
相对地,触碰相关的信号值为多个连续的非零值,或可能是一个不相邻其它非零值的独立非零值。在某些情形中,一个不相邻其它非零值的独立非零值可能是因噪声所产生,需要靠门坎值或其它机制辨识或排除(neglect)。
由于在噪声较大时,有可能产生类似外部对象接近与触碰的零交会处,因此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是将落于一个零值范围内的值皆视为零值,相应于外部对象接近与触碰的差值或双差值为连续多个大于正门坎的值与小于负门坎的值的交替组合,大于正门坎的值与小于负门坎的值间的零交会处可能是至少一个零值或位于两值间。
综合上述,差动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与双差动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为包括零交会处的连续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交替组合,其中零交会处可能是至少一个零值或位于正值与负值间。换言之,本发明将差动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为双差动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中正值与负值间连续多个零值亦视为零交会处,或其中一个零值为零交会处。
在本发明一范例中,触碰相关感测信息预设是由至少一个正值或一个负值起始,由起始的至少一个正值或负值搜寻包括零交会处的连续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交替组合,其中零交会处可能是至少一个零值或位于正值与负值间。在触碰相关的差动感测信息中,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交替组合为对称出现,并且在触碰相关的双差动感测信息中,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交替组合为不对称出现。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触碰相关感测信息是连续的非零值,如连续多个非零的信号值。
上述至少一个正值可视为正值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正值,同样地上述至少一个负值可视为负值集合,包括至少一个负值。因此上述的交替组合可以是包括正值集合与负值集合的两个集合的组合或三个以上的集合以正值集合与负值集合交互穿插的组合。在本发明一范例中,可能在零个、一 个、或多个正值集合与负值集合间存在至少一个零值。
系统架构
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感测信息的产生方式,本发明采用电容式触控装置为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推知其它应用于电阻式、红外线式、表面声波式、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应用方式。
请参阅图1F,本发明提出一种位置侦测装置100,包括感测装置120,与驱动/侦测单元130。感测装置120具有感测层。在本发明一范例中,可包括第一感测层120A与第二感测层120B,第一感测层120A与第二感测层120B分别有多个传感器140,其中第一感测层120A的多个第一传感器140A与第二感测层120B的多个第二传感器140B交叠。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多个第一传感器140A与第二传感器140B可以配置在共平面的感测层中。驱动/侦测单元130依据多个传感器140的信号产生感测信息。例如在自电容式侦测时,是感测被驱动的传感器140,并且在互点容式侦测时,是感测的是没有被驱动/侦测单元130直接驱动的部分传感器140。此外,感测装置120可以是配置在显示器110上,感测装置120与显示器110间可以是有配置屏蔽层(shielding layer)(未显于图标)或没有配置屏蔽层。
本发明的位置侦测装置100可以是应用于计算系统中,如图1G所示,包括控制器160与主机170。控制器包含驱动/侦测单元130,以操作性耦合感测装置120(未显于图示)。此外,控制器160可包括处理器161,控制驱动/侦测单元130产生感测信息,感测信息可以是储存在内存162中,以供处理器161存取。另外,主机170构成计算系统的主体,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71,以及供中央处理单元171存取的储存单元173,以及显示运算结果的显示器110。
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控制器160与主机170间包括传输界面,控制单元通过传输界面传送数据至主机,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传输界面包括但不限于UART、USB、I2C、Bluetooth、WiFi等各种有线或无线的传输界面。在本发明一范例中,传输的数据可以是位置(如坐标)、辨识结果(如手势代码)、命令、感测信息或其它控制器160可提供的信息。
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处理器161控制所产生的初始感测信息(initial sensing information),交由主机170进行位置分析,例如位置分析、手势判断、命令辨识等等。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处理器161先进行分析,再将判断出来的位置、手势、命令等等递交给主机170。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前述范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可推知其它控制器160与主机170之间的互动。
请参阅图2A所示,在本发明一范例中,驱动/侦测单元130可以是包含驱动单元130A与侦测单元130B。感测装置120的多个传感器140是经由多条导线(wires)操作性耦合至驱动/侦测单元130。在图2A的范例中,驱动单元130A与侦测单元130B是分别经由导线W1操作性耦合至传感器140A与经由导线W2操作性耦合至传感器140B。
例如,在自电容式侦测时,驱动单元130A是经由导线W1在第一时段轮流驱动或同时驱动全部传感器140A,亦可以是分次同时驱动部分传感器140A,由侦测单元130B经导线W1依据传感器140A的信号产生第一轴向的感测信息(一维度感测信息)。同理,驱动单元130A是经由导线W2在第二时段轮流驱动或同时驱动全部传感器140B,亦可以是分次同时驱动部分传感器140B,由侦测单元130B经导线W2依据传感器140B的信号产生第二轴向的感测信息(一维度感测信息)。
又例如,在互电容式侦测时,驱动单元130A是经由导线W2在第一时段轮流驱动传感器140B,分别在每一个传感器140B被驱动时,由侦测单元130B经导线W1依据传感器140A的信号产生相应于被驱动传感器的第一轴向的一维度感测信息,这些第一轴向的一维度感测信息构成第一轴向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或影像)。同理,驱动单元130A是经由导线W1在第二时段轮流驱动传感器140A,分别在每一个传感器140A被驱动时,由侦测单元130B经导线W2依据传感器140B的信号产生相应于被驱动传感器的第二轴向的一维度感测信息,这些第二轴向的一维度感测信息构成第二轴向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或影像)。此外,驱动单元130A与侦测单元130B间可以经由线路132提供信号来进行同步,线路132的信号可以是由上述处理器160提供。
请参阅图2B所示,感测装置120也可以是只产生单一轴向的二维度感测信息,在本范例中是由导线W2轮流驱动传感器140B,分别在每一个传感器140B被驱动时,由侦测单元130B经导线W1依据传感器140A的信号产生相应于被驱动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这些一维度感测信息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或影像)。
换言之,本发明位置侦测装置100可以是具备产生两个轴向的一维度感测信息或两个轴向的二维度感测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兼具产生两个轴向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与二维度感测信息的能力,亦可以只产生单轴向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电容式位置侦测装置,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推知其它应用于电阻式、红外线式、表面声波式、光学式触控装置的应用方式。
请参阅图3A所示,上述侦测单元130B是经由导线(如W1)操作性耦合 至感测装置,操作性耦合可以是由切换电路310来达成,切换电路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多任务器、开关(switch)等电性元件组合,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其它切换电路应用。传感器140的信号可以是由侦测电路320来侦测,当侦测电路320输出的信号为模拟时,可再经由模拟转数字电路320来产生感测信息SI。感测信息SI可以是模拟或数字,在本发明一较佳范例中,感测信息为数字型式。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侦测电路320与模拟转数字电路330可以是整合于一个或多个电路。
侦测电路320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侦测器组成,每一个侦测器接收至少传感器140的信号来产生输出,侦测器可以是如图3B至图3D的侦测器340、350、360所示。
在本发明一范例中,对于传感器140的信号的侦测,可以是以积分器来侦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其它如模拟转数字器等可量测电性特性(如电压、电流、电容、电感等等)的电路亦可应用于本发明。积分器可以是以放大器Cint来实施,具有输入(如图3B的积分器322所示)或一对输入(如图3C及图3D的积分器324所示),以及输出,输出的信号可以是经由模拟转数字电路320来产生感测信息SI的值,每一个值的产生可以是通过重置信号来控制,如图3B至图3D的重置信号Sreset。
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传感器140的信号为交流信号,随一对半周期而改变,因此对于传感器140的信号的侦测也是依据不同的半周期而改变,如在前半周期侦测传感器140的信号,在后半周期侦测传感器140的反向信号,反之亦然。因此,传感器140的信号的侦测可以是通过同步信号Ssync来控制,如图3B至图3C所示,同步信号Ssync与传感器140的信号可以是同步或具有相同周期。例如,利用同步信号Ssync控制一个或多个开关(如开关电路321、323、325)在基点P1与P2间切换,在前半周期侦测传感器140的信号,在后半周期侦测传感器140的反向信号。在图3B中,反向信号可以是借由反向器Cinv来提供。
在本发明再一范例中,传感器140的信号的侦测是在至少一周期的至少一预设的时段(或相位)侦测,可以是在前半周期的至少一时段与后半周期的至少一时段来侦测,亦可以只在前半周期或只在后半周期的至少一时段来侦测。在本发明一较佳范例中,是先扫描一周期中信号较佳的至少一时段,作为侦测时段,其中侦测时段相对于其它时段受到噪声的干扰较小。侦测时段的扫描可以依据至少一个传感器的信号在至少一周期中每一个时段的侦测来判断。在侦测时段判断出来之后,传感器140的信号的侦测只在侦测时段侦测,可以是通过一信号来控制,如图3B至图3D中的致能信号Senable。
本发明是依据至少传感器140的信号来产生感测信息SI的值。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感测信息SI是由多个信号值组成。例如图3B所示,是由输入311操作性耦合至传感器140,来侦测出信号,再经由模拟转数字电路330产生感测信息SI的一信号值。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感测信息SI是由多个差值组成。例如图3C所示,是由一对输入312、313操作性耦合至一对传感器140,来侦测出差动信号,再经由模拟转数字电路330产生感测信息SI的差值(或称单差值)。在本发明再一范例中,感测信息SI是由多个双差值组成。例如图3D所示。是由三个输入314、315、316操作性耦合至三个传感器140,来侦测出双差动信号,再经由模拟转数字电路330产生感测信息SI的双差值。双差动信号是依据一对差动信号的差来产生,每一个差动信号是依据一对传感器的信号来产生。换言之,双差动信号可以是依据第一对传感器与第二对传感器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对传感器为三个传感器中的前两个传感器,并且第二对传感器为三个传感器中的后两个传感器,其中三个传感器可以是相邻或不相邻。
在本发明一较佳范例中,侦测电路320包含多个侦测器,可同时产生感测信息SI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值。例如图3E至图3J所示,侦测电路320可以是由多个侦测器340、350或360所组成,这些侦测器的输出再由模拟转数字电路330转换成感测信息SI的值。
模拟转数字电路330包括至少模拟转数字器ADC,每一个模拟转数字器可以是只依据侦测器的输出产生感测信息SI的值,如图3E、图3G、图3I所示,亦可以是轮流由多个侦测器的输出产生感测信息SI的值,如图3F、图3H、图3J所示。感测信息SI的值可以是平行产生也可以是序列产生,在本发明一较佳范例中,感测信息SI的值是序列产生,可以是由切换电路370来达成,例如将多个模拟转数字器轮流输出感测信息SI的值,如图3E、图3G、图3I所示,或将多个积分器的输出轮流提供给模拟转数字器来产生感测信息SI的值,如图3F、图3H、图3J所示。
据此,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是依据多个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具有多个信号值的感测信息SI,其中每一个信号值是依据一个传感器的信号来产生,如图3B、图3E与图3F所示。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是依据多个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具有多个差值的感测信息SI,其中每一个差值是依据一对传感器的信号来产生,如图3C、图3G与图3H所示。在本发明再一范例中,是依据多个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具有多个双差值的感测信息SI,其中每一个双差值是依据三个传感器的信号来产生,如图3D、图3I与图3J所示。
在图3E至图3J中,连接多个侦测器的导线包括但不限于导线W1,亦可以是导线W2。积分器与导线间包括但不限于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切换电路来连接,如图3A所示。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感测信息的值是由侦测 电路320的至少一个侦测器以多次侦测来产生,侦测电路320是通过切换电路310由这些传感器中挑选部分的传感器来进行侦测。此外,只有被挑选的传感器被驱动单元130A驱动,例如是在自电容式侦测中。另外,亦可以是只有被挑选的传感器与部分相邻于被挑选的传感器被驱动单元130A驱动。
在本发明的第一范例中,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双差动电路取得,双差动电路包括:第一级差动电路、第二级差动电路与量测电路,例如图3D、图3I或图3J所示。
第一级差动电路包括一对或多个第一减法器(例如开关电路325中的差动放大器),每一个第一减法器分别依据这些传感器中的一对传感器的信号产生第一级差值信号。
此外,第二级差动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减法器(例如积分电路324中的积分器),每一个第二减法器分别依据这些第一级差值信号中的一对第一级差值信号产生第二级差值信号。
另外,量测电路可以是如图3A的模拟转数字电路所示,可以是如图3D的积分器324与模拟转换电路ADC所组成,或是如图3I的多个积分器324、多个模拟转换电路ADC与切换电路370所组成,亦可以是如图3I的多个积分器324、切换电路370与模拟转换电路ADC所组成。此外,量测电路是在一个或多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以产生该感测信息。例如图3D或图3J所示,是在多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或如图3I所示,是在一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
在本发明图3D、图3I与图3J中,是以差动积分器324同时进行信号相减与量测,其中信号量测可再包括以模拟转换电路ADC产生数字值。前述相关图示与说明仅为本发明范例之一,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信号相减与信号量测可以是以不同电路施行,例如先经过减法器再经过积分器,在此不再叙述。
在前述双差动电路中,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由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第二级差值信号分别是由所述一对第一级差值信号的第一差值信号与第二差值信号产生,其中第一差值信号是分别依据这些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并且第二差值信号是分别依据这些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与第三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换言之,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相应于这些传感器中三个传感器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二范例中,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差动电路取得,差动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减法器与量测电路,例如图3C、图3G或图3H所示。在这些减法器中,每一个减法器分别依据一对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差值信号。量测电路则量测这些差值信号,以产生差动感测信息,其中感测信息的每一 个值分别是由差动感测信息的一对值的差值。
此外,量测电路是在一个或多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以产生该感测信息。例如图3C或图3H所示,是在多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或如图3G所示,是在一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
在图3C、图3G或图3H,减法器与量测电路的部分可以是由积分器324来实施。前述相关图示与说明仅为本发明范例之一,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信号相减与信号量测可以是以不同电路施行,例如先经过减法器再经过积分器,在此不再叙述。
此外,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差动感测信息的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差值,其中第一差值是分别依据这些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并且第二差值是分别依据这些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与第三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换言之,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相应于这些传感器中三个传感器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三范例中,感测信息可以是由量测电路取得,如图3B、图3E或图3F所示。量测电路在一个或多个时点量测这些传感器的信号,以产生初始感测信息,感测信息是依据初始感测信息产生,其中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由初始感测信息的三个值产生。
此外,量测电路是在一个或多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以产生该感测信息。例如图3B或图3F所示,是在多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或如图3E所示,是在一个时点量测这些第二级差值信号。
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差或和,其中第一差值为初始感测信息的三个值的前两个值的差值,并且第二差值为初始感测信息的三个值的后两个值的差值。换言之,所述初始感测信息的三个值分别是第一值、第二值与第三值,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第二值-第一值)-(第三值-第二值)、(第一值-第二值)-(第二值-第三值)、(第二值-第一值)+(第二值-第一值)或(第一值-第二值)+(第三值-第二值)。前述初始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依据这些传感器之一的信号产生,换言之,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相应于这些传感器中三个传感器的信号。
在发明的一范例中,感测信息中的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具有两个零交会处,并且被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位置是依据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判断出来。在发明的另一范例中,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位于感测信息最前面部分或最后面部分,外部对象仅部分接近或触碰感测装置的主动区边缘,而不具有两个零交会处,需要例外处理。
此外,前述的时点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经过一个或多个频率,或一个或多个频率的部分。
再者,上述感测信息的取得与产生可以是由前述控制器160来实施,上 述双差动电路、差动电路与量测电路亦可以是由控制器160来实施。
在本发明中,传感器可以是由多个导电片与连接导线所构成,例如是由多个连结导线串连一连串的菱形或方形导电片所构成。在结构上,第一传感器140A与第二传感器140B的导电片可以是排列不同平面,亦可以是排列在相同平面。例如,第一、第二感测层120A、120B间隔着绝缘层或压阻(piezoresistive)层,其中压阻层可以是由异方性导电胶所构成。又例如,第一传感器140A与第二传感器140B的导电片大体上排列在同一平面,第一传感器140A的连接导线跨过第二传感器140B的连接导线。此外,第一传感器140A的连接导线与第二传感器140B的连接导线间可配置垫片,垫片可以是由绝缘材质或压阻材质所构成。
因此,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每一传感器感测一感测范围,并且是由多个传感器来感测,这些传感器包含多个第一传感器与多个第二传感器,这些第一传感器间的感测范围平行,并且这些第二传感器间的感测范围平行,这些第一、第二传感器的平行感测范围交叠构成交叠区数组。例如这些第一、第二传感器分别为横向与纵向排列的两列红外线接收器,分别感测重直与水平的平行扫描范围,重直与水平的平行扫描范围交错处构成交叠区数组。又例如上述重直与水平的平行扫描范围由电容式或电阻式的多条交叠的传感器来实施。
感测信息转换(Conversion of Touch Sensitive Information)
上述感测信息的信号值、差值、双差值间可以相互转换。在本发明提供第一转换方式中,是将连续的信号值转换成连续的差值,每一个差值为一对相邻或不相邻信号值的差值。
在本发明提供第二转换方式中,是将连续的信号值转换成连续的双差值,每一个双差值为两对信号值的差值和或差。
在本发明提供第三转换方式中,是将连续的差值转换成连续的信号值,以每一个差值加上在前或在后所有差值来产生相应的信号值,组成连续的信号值。
在本发明提供第四转换方式中,是将连续的差值转换成连续的双差值,每一个双差值为相邻或不相邻的一对差值的和或差。
在本发明提供第五转换方式中,是将连续的双差值转换成连续的差值,以每一个双差值加上在前或在后所有双差值来产生相应的差值,组成连续的差值。
在本发明提供第六转换方式中,是将连续的双差值转换成连续的信号值。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是以每一个双差值加上在前所有双差值来产生 相应的差值,组成连续的差值,再以每一个差值减去在后所有的差值来产生相应的信号值,组成连续的信号值。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是以每一个双差值减去在前所有双差值来产生相应的差值,组成连续的差值,再以每一个差值加上在后所有的差值来产生相应的信号值,组成连续的信号值。
前述加上在前或在后的所有差值或双差值可以是以向前或向后累加或累减方式来依序产生相应的信号值或差值。
上述的转换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维度感测信息的转换,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上述的转换方式亦可以应于于二维度感测信息或三维度以上的感测信息。此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上述的转换方式的作业可以是由前述控制器160或主机170来执行。
据此,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是将侦测到的第一形式的感测信息(如一维度、二维度感测信息)转换成用于位置分析的感测信息。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是将侦测到的第一形式的感测信息转换成第二形式的感测信息,再将第二形式的感测信息转换成用于位置分析的感测信息,例如由连续的双差值转换成连续的信号值。
一维度位置分析(One Dimension Position Analysis)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位置分析是依据感测信息中多个差值分析出零交会处(zero-crossing)的位置作为外部对象相应的位置。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位置分析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外部对象接近与触碰的判断,亦即外部对象相应的位置的判断包括但不限于外部对象接近与触碰的判断。
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是搜寻包含一个正值与一个负值的一对邻近差值,即零交会处两侧的一对正值与负值,再判断出这对邻近的差值间零交会处的位置,例如依据这对邻近的差值产生斜率来判断出零交会处。此外,更可以是依据正值与负值的出现的先后顺序配合邻近的差值间零交会处的判断。前述的这对邻近的差值可以是相邻的差值,亦可以中间包含至少一个零值的非相邻的差值。此外,可以是以预设的排列顺序来搜寻这对邻近正值与负值,例如是搜寻先出现正值再出现负值的一对邻近正值与负值。
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是利用门坎限值决定搜寻零交会处的起始位置,由起始位置搜寻包含一个正值与一个负值的一对邻近的差值,再依据这对邻近的差值判断出零交会处的位置。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 知在差值表示的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感测信息大于正门坎限值或小于负门坎限值时,以此门坎限值所进行的搜寻包括但不限于对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判断。换言之,在扫描感测信息的过程中,每当感测信息大于正门坎限值或小于负门坎限值时,可判断出感测信息存在相应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零交会处。
例如以门坎限值产生相应于正值的差值的二值化值,例如小于门坎限值(如正门坎限值)的差值以0或伪值(false)代表,并且大于门坎限值的差值以1或真值(true)代表,以相邻差值为10的1处或真值及伪值的真值处为起始位置,零交会处的搜寻方向为向后搜寻。同样地,可以是以大于门坎限值(如负门坎限值)的差值以0或伪值(false)代表,并且小于门坎限值的差值以1或真值(true)代表,以相邻差值为01的1处或真值及伪值的真值处为起始位置,零交会处的搜寻方向为向前搜寻。
例如表一及图4A为以门坎限值判断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范例。
表一
范例中包括相应15个传感器的信号值与差值,以及利用正门坎限值T1(以4为例)及负门坎限值T2(以-4为例)的判断结果。在利用正门坎限值的判断结果中,起始位置10的1处,即第4个差值与第10个差值,在图 示中以直纹棒为例,代表有两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同样地,在利用负门坎限值的判断结果中,起始位置为相邻差值为01的1处,即第5个差值与第12个差值,在图示中以横纹棒为例,代表有两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起始位置的数量相应于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数量,本发明不限于本范例中的2个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数量,亦可以是1个或更多个。
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是利用第一门坎限值与第二门坎限值决定搜寻零交会处的区间,包括但不限于判断出外部对象的接近或触碰,再由区间内搜寻零交会处的位置。例如以第一门坎限值产生相应于正值的差值的二值化值,例如小于门坎限值的差值以0(或伪值(false))代表,并且大于门坎限值的差值以1(或真值(true))代表,以相邻两差值为10处的1为起始位置。此外,以第二门坎限值产生相应于负值的差值的二值化值,例如大于门坎限值的差值以0(或伪值)代表,并且小于门坎限值的差值以1(或真值)代表,以相邻两差值为01处的1为结束位置。另外,将起始位置、结束位置配对决定搜寻零交会处的区间。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是以起始位置(如10处中的1位置)与结束位置(如01处中的1位置)间的斜率判断出零交会处。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上述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可分别互换为结束位置与起始位置。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亦可推知可以是起始位置为01的1处并且结束位置为10的1处来判断出触碰相关感测信息。
例如以前述图4A与表一为例,配对后的第一个搜寻零交会处的区间为第4个与第5个差值间,配对后的第二个搜寻零交会处的区间为第10个与第12个差值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正门坎限值的扫描与负门坎限值的扫描可以是同时进行(或平行处理),区间的配对亦可以是在起始位置被判断出后,配对在后判断出来的结束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门坎限值是依感测信息来产生,例如门坎限值是以所有差值的绝对值中最大者乘上比例(如小于一的比例,例如0.9)来决定,亦可以是正门坎限值是以正差值中最大者乘上比例来决定,或是负门坎限值是以负差值中最小者乘上比例来决定。换言之,门坎限值可以是固定的或是动态的。因此,门坎限值的绝对值较大时,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外部对象的接近或触碰在利用正门坎限值的扫描中被判断出来,但在利用负门坎限值的扫描中未被判断出来,反之亦然。其中较大的门坎限值较有利于滤除噪声或鬼点,较小的门坎限值较有利于避免漏判真实的触碰,或有 利于判断外部对象的接近。
从上述说明中可推知,相应于同一外部对象的接近或触碰,不论是由正门坎限值来判断出起始位置后向后搜寻,或是由负门坎限值来判断出起始位置后向前搜寻,皆会搜寻到相同的零交会处。因此,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是分别利用正门坎限值与负门坎限值扫描起始位置,由起始位置搜寻零交会处,依据搜寻到的零交会处的数量判断被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数量,并进一步判断零交会处的位置。当相应于外部对象触碰或接近的零交会处两侧的一对正值与负值是先正值再负值,依据正门坎限值判断出的起始位置是向后搜寻零交会处,而依据负门坎限值判断出的起始位置是向前搜寻零交会处,反之亦然。另外,相应于同一外部对象的接近或触碰不必然能在利用正门坎限值与负门坎限值扫描时都判断出起始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位置分析是依据感测信息中多个信号值或双差值分析出质心(centroid)位置(重心位置或加权平均位置)作为外部对象相应的位置。
在本发明一范例中,是利用门坎限值决定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如图4B至图4D所示,可以是以门坎限值产生相应于信号值或双差值的二值化值,例如小于门坎限值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以0或伪值(false)代表,并且大于门坎限值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以1或真值(true)代表。在本例中是以1或真值代表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为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其它以门坎限值决定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的方式,例如是以1或真值代表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再加上两侧相邻的多个信号值或双差值为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又例如是以相邻的连续1或真值代表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中相对中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向前与向后分别取i与j个信号值或双差值作为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
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是将连续的信号值或双差值转换为连续差值,以分析出零交会处相应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作为中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再以中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向前与向后分别取i与j个信号值或双差值作为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
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是以连续差值分析出零交会处,并且将连续的差值转换为连续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再分析出零交会处相应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作为中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然后以中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向前与向后分别取i与j个信号值或双差值作为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
假设以第n个信号值向前及向后分别取i个及j个信号值作为质心计算范围,依据质心计算范围中的每个信号值Ck及每个信号值所在位置Xk判断质心位置Ccentroid,如下。
其中,Xk可以是一维度坐标(如X坐标或Y坐标),或是二维度坐标(如(X,Y))。
假设第k-1个信号值与第k个信号值间的差值为Dk,并且第k个双差值为DDk=Dk-1-Dk=(Ck-Ck-1)-(Ck+1-Ck)=2Ck-Ck-1+Ck+1,假设以第n个双差值DDn向前及向后分别取i个及j个双差值作为质心计算范围,依据质心计算范围中的每个双差值DDk判断质心位置DDcentroid,如下。
其中,Xk可以是一维度坐标(如X坐标或Y坐标),或是二维度坐标(如(X,Y))。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当第k个双差值为DDk=(Ck-Ck-2)-(Ck+2-Ck)=2Ck-Ck-2+Ck+2时的质心位置计算,在此不再叙述。
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是减去基础值后再进行质心位置的判断。例如,基础值可以是所有信号值或双差值的平均值、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两侧多个信号值或双差值的平均值、或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两侧相邻多个非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或双差值的平均值,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其它基础值的决定方式。例如,可以是依据一侧至少信号值或双差值的第一比例与另一侧至少信号值或双差值的第二比例来决定基础值。
假设以第n个信号值向前及向后分别取第i个信号值Cn-i与第j个信号值In+j的平均值作为基础(Base)值Cbase(i,j)(),并且以第n个信号值向前及向后分别取i个及j个信号值作为质心计算范围,依据质心计算范围中的每个信号值Ck减去基底信号值Cbase(i,j)作为计算信号值(Ck-Cbase(i,j)),以判断质心位置Ccentroid,如下。
其中,Xk可以是一维度坐标(如X坐标或Y坐标),或是二维度坐标(如(X,Y))。
据此,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位置分析是依据感测信息中多个差值分析出质心(centroid)位置(重心位置或加权平均位置)作为外部对象相应的位置。
假设第k-1个信号值Ck-1与第k个信号值Ck间的差值为Dk
(Ck-Cn-i)=Dn-(i-1)+Dn-(i-2)+...+Dk
(Ck-Cn+j)=-(Dk+1+Dk+2+...+Dn+j)
据此,质心位置(Ccentroid)可以是依据信号值间的差值来求出,其中质心计算范围中的差值为Dn-(i-1),Dn-(i-2),...,Dk,Dk+1,...,Dn+j,Dn+(j+1)。换言之,质心位置Ccentroid可以是以质心计算范围中的差值来计算得出。
例如下列范例,假设要以第n个信号值向前及向后分别取1信号值来判断质心位置(Ccentroid),可以质心计算范围中的差值(如Dn-1,Dn,Dn+1,Dn+2)计算,证明如下。
Dn-1=Cn-1-Cn-2
Dn=Cn-Cn-1
Dn+1=Cn+1-Cn
Dn+2=Cn+2-Cn+1
Ccentroid=(Xn-1(Dn-1-Dn-Dn+1-Dn+2)+Xn(Dn-1+Dn-Dn+1-Dn+2)
+Xn+1(Dn-1+Dn+Dn+1-Dn+2))/((Dn-1-Dn-Dn+1-Dn+2)+
(Dn-1+Dn-Dn+1-Dn+2)+(Dn-1+Dn+Dn+1-Dn+2))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以第n个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向前及向后分别取i个及j个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以作为质心计算范围的方式可应用于判断质心位置的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上,反之亦然。
由上述说明中可推知,本发明借由对感测信息的分析,来进行位置侦测,感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初始取得的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亦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由初始取得的感测信息所转换的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因此借由分析相应于同一外部对象的两个不同轴向(如X轴与Y轴)上的一维度或二维度感测信息,亦即借由两个不同轴向的一维度或二维度位置分析,可获得外部对象在两个不同轴向上的位置(或坐标),构成二维度位置(或二维度坐标)。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上述的一维度位置分析的作业可以是由前述控制器160或主机170来执行。
二维度位置分析(One Dimension Position Analysis)
二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所组成,其中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包括相应于多个第一一维度位置的感测信息,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分别相应于一个第二一维度的位置。因此,二维度位置分析可以是至少包括对多个一维度触敏资分别进行一维度位置分析,亦即二维度位置分析可以是至少包括多个一维度位置分析。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范例中,任一外部对象在各第一维度感测信息上的第一一维度质心位置,为二维度位置(如二维度坐标(第一一维度质心位置,第一维度感测信息的第二一维度的位置)),可被用来计算外部对象的二维度质心位置(或几何中心),其中每一个一维度质心位置的加权值可以是外部对象在相应第一维度感测信息上的信号值或双差值(如第一维度感测信息上的最邻近一维度质心位置的两信号值或双差值之一或其平均值、内插值),或是外部对象在相应第一维度感测信息上的信号值或双差值的总和。
因此,二维度位置分析可以是先对各第一维度感测信息的一维度位置分析,依据每一个外部对象所相应的至少二维度位置,分析出每一外部对 象的二维度质心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范例中,二维度位置分析可以是包括对第一轴向(或第一一维度)上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分别进行一维度位置分析,依据每一个外部对象在第一轴向上所相应的至少一维度位置,分析出每一个外部对象在第一轴向上的第一一维度质心位置。同样地,另外对第二轴向(或第二维度)上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进行一维度位置分析,依据每一个外部对象在第二轴向上所相应的至少一维度位置,分析出每一个外部对象在第二轴向上的第二一维度质心位置。借由配对每一个外部对象在第一轴向上的第一一维度质心位置与在第二轴向上的第二一维度质心位置,可分析出每一个外部对象的二维度位置。
换言之,二维度位置分析可以是借由两个不同轴向上的二维度感测信息(如第一轴向上的二维度感测信息与第二轴向上的二维度感测信息)进行一维度位置分析,来分析出每一个外部对象的二维度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三范例中,二维度位置分析可以是在第一轴向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分析相应于各外部对象的一维度质心位置,并依据各一维度感测信息相应的二维度位置,判断在第一轴向上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对象的每一个一维度质心位置的二维度位置。二维度位置分析另外在第二轴向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分析相应于各外部对象的一维度质心位置,并依据各一维度感测信息相应的二维度位置,判断在第一轴向上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对象的每一个一维度质心位置的二维度位置。二维度位置分析再依据每一个外部对象在第一、第二轴向上相应的所有一维度质心位置的二维度位置分析出出二维度质心位置。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亦可推知,二维度感测信息可以经由影像处理程序来判断出各外部对象的位置,例如可以用分水岭算法或其它影像处理来进行位置分析。又例如可以是以分水岭算法分析出各分水领的位置,再以各分水领的位置邻近的感测信息进行质心位置的计算,以取得较精确的位置。
在本发明第四范例中,初始取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由信号值或双差值表示,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所呈现的影像(或数组),可以是用分水岭算法或其它影像处理来进行位置分析。亦可以是利用连接元件(connected component)算法,将影像中相连的部分分析出来,判断出每一个外部对象的影像,进一步分析出位置或是哪种外部对象,如手、手掌或笔。
在本发明第五范例中,初始取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由差值表 示,再转换成为信号值或双差值,以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所呈现的影像(或数组),可以是用分水岭算法或其它影像处理来进行位置分析。
在本发明第六范例中,初始取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由差值表示,经由对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位置分析,判断出每一个零交会处的位置,以及每个零交会处的位置上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以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所呈现的影像(或数组),可以是用分水岭算法或其它影像处理来进行位置分析。
零交会处的双差值可以是直接相邻的两个差值来产生,例如零交会处位于第k-1个差值与第k个差值之间,零交会处的双差值可以是DDk=Dk-1-Dk。零交会处的信号值可以是将整个代表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差值转换成信号值后再产生,亦可以是以最接近零交会处的多个差值来产生。例如,零交会处最近第n个信号值,分别以第n个信号值向前及向后分别取第i个信号值Cn-i与第j个信号值In+j的平均值作为基础(Base)值 来作为信号值,则
换言之,由第n-(i-1)个差值至第n+j个之间的差值,可判断出零交会处的信号值。
在本发明第七范例中,初始取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由信号值与双差值表示,再转换成为差值,经由对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位置分析,判断出每一个零交会处的位置,配合每个零交会处的位置上的信号值或双差值,以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所呈现的影像(或数组),可以是用分水岭算法或其它影像处理来进行位置分析。
在本发明第八范例中,在取得第一轴向上的二维度感测信息的同时或过程中,亦取得第二轴向上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在进行第一轴向上的二维度感测信息的位置分析后,可获得每一个外部对象在第一轴向上的一维度位置或二维度位置。此外,在进行第二轴向上的一维度感测信息的位置分析后,可获得每一个外部对象在第二轴向上的一维度位置。第二轴向上的一维度位置可与第一轴向上的一维度位置配对成为二维度位置,亦可以用来取代或校正第一轴向上的二维度位置中的第二轴向上的位置。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上述的二维度位置分析的作业可以是由前述控制器160或主机170来执行。此外,在本发明一范例中,相应 于同一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各一维度质心位置与至少一个其它相应于相同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一维度质心位置的一维度距离或二维度距离在门坎限值内。在本发明另一范例中,相应于同一外部对象接近或触碰的各一维度质心位置的加权值大于门坎限值。
在以下说明中,触碰相关感测信息可以是感测信息中的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或多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之一,针对触碰相关感测信息的相关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应用于特定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亦可能应于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触碰相关感测信息。
此外,为便于说明,在本发明中的许多图示或说明中,主要是以正值的观点来进行说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同样的观点亦可以适用在正值与负值相互交换后的感测信息。本发明提出的二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一种具有内低外高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如图5A与图5B的盆地5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为包含多个双差值的二维度感测信息,在外部对象大范围的触压时,在相应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中,相对于周围较高(较大的值)的部分,接近中央的部分会呈现较低的凹陷(较小的值)。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是包含多个差值的二维度感测信息的所有负值转换成正值的二维度感测信息,在外部对象的触压范围大于一定程度时,在相应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中,相对于周围较高(较大的值)的部分,接近中央的部分会呈现较低的凹陷(较小的值)。
就地形起伏(topographic relief)的观点来看,具内低外高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为二维度感测信息中构成谷地(valley)或盆地的相关部分,包含围绕谷地或盆地的高处与低处。例如,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山脉围成的谷地,如群山环绕的盆地(basin surrounded bymountains)或峡谷(canyon),亦可以是顶端具有凹陷的山或台地。内低外高的值的感测信息可以是具有一个或多个缺口例如两端缺口的峡谷。在包含多个双差值的二维度感测信息中,触碰相关感测信息还包含围绕谷地或谷地外围的沟。
相对于具内低外高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为具内高外低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如丘陵或台地,可能有一个(如单峰丘陵521)或多个峰(如双峰丘陵522),每个峰为具内高外低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其中峰为相对于周围低处(较小值)的高处(较大值),如图5A与图5B的丘陵52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具有多峰的丘陵为多个相邻具内低外高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
例如在包括多个信号值的二维度感测信息中,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为具内高外低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为丘陵(较小范围)或台地(较大范围)。同 样的,包括多个双差值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或将所有差值的负值转换成正值的二维度感测信息也可能包括丘陵与台地。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上述具内低外高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与具内高外低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为触碰相关的感测信息。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是将台地视为较大的丘陵,将盆地视为无缺口或缺口较少的谷地。在本发明的再一范例中,触碰相关的感测信息不为谷地或盆地即为丘陵,或不为丘陵即为谷地或丘陵。
此外,当二维度感测信息是由包括多个差值的二维度感测信息的所有负值转换成正值时,两相邻的内高外低的感测信息被视为位于相同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
在以下说明中,以盆地代表具有内低外高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并且以丘陵代表具有内高外低的值的感测信息,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推知具有内低外高的值的部分感测信息与具有内高外低的值的感测信息的其它结构。
在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一种电容式位置侦测的方法,如图6A所示。首先,如步骤610所示,提供包括多个传感器的电容式感测装置,这些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与多个第二传感器,其中这些第一传感器与这些第二传感器交叠于多个叠点。接下来,如步骤620所示,侦测每一个触碰相关的传感器。再接下来,如步骤630所示,依据所有触碰相关的传感器判断出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之后,如步骤640所示,对前述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以判断出前述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然后,如步骤650所述,依据前述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产生二维度感测信息。
在步骤620中,触碰相关的传感器可以是以自电容式侦测判断出来,例如对所有第一传感器进行自电容式侦测,判断出触碰相关的第一传感器,同理,亦可以判断出触碰相关的第二传感器。此外,触碰相关的传感器可以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判断出来,例如对所有第一传感器同时驱动一驱动信号时,轮流或同时侦测第二传感器的信号,以判断出触碰相关的第二传感器。另外,在对所有第一传感器同时驱动一驱动信号时,亦可以轮流或同时侦测第一传感器的信号,以判断出触碰相关的第一传感器。
前述侦测每一个触碰相关的传感器可以是如图6B所示。首先,如步骤621所示,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所有第一传感器。接下来如步骤622与623所示,在全部第一传感器同时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这些第一传感器的信号以产生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侦测这些第二传感器的信号以产生 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之后,如步骤624所述,依据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每一个触碰相关的传感器。
由所有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或所有第二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判断出一维度感测信息,依据判断一维度感测信息上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便可以判断出相应于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的触碰相关的传感器。例如在一维度传感器上判断如图1B、图1C、图1D或图1E所示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并据此判断出触碰相关的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触碰相关的传感器可以是包含相应于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两侧多个零值的传感器。例如,当感测信息的值是信号值时,可以是包含两侧各一个传感器,而当感测信息的值是差值时,可以是包含两侧各两个传感器,或者是当感测信息的值是双差值时,可以是包括两侧各三个传感器。
在步骤630中,互电容式侦测范围可以是以所有触碰相关的第一传感器或第二传感器上的叠点作为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亦可以是所有触碰相关的传感器交叠的叠点作为互电容式侦测范围。例如,以所有触碰相关的第一传感器与所触碰相关的第二传感器交叠的叠点作为互电容式侦测范围。
此外,在步骤640中,可以是轮流提供驱动信号给每一个触碰相关的第一传感器,在每一个触碰相关的第一传感器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侦测每一个触碰相关的第二传感器的信号或所有第二传感器的信号,以判断出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
相对于相应于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在步骤650所述的二维度感测信息中,非相应于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可以是以零值或默认值来代表。据此,本发明不必然需要侦测所有叠点的信号,亦能产生遍及所有叠点的二维度感测信息。
此外,本发明更可以是包括在该部分感测信息或该二维度感测信息进行一分析,以分析出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其中所述分析至少包括分析出每一个内低外高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例如谷地或盆地结构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所述分析亦可以包括分析出每一个内高外低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例如丘陵结构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
当二维度感测信息为二维度差动感测信息时,亦即相应于前述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依据一对传感器的信号的差产生时,可以是在前述分析前将所有负值转为正值,或是将所有正值转为负值。在本发明一较佳范例中,是将所有负值转为正值。此外,相应于前述至少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可以是依据三个传感器的信 号产生,如二维度双差动感测信息。
在本发明中,二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并且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可以是不同于二维度感测信息的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同理,前述用以侦测每一个触碰相关的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或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也可以是不同于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前述说明可推知前述二维度感测信息、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或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间的转换。
例如,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或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多个信号值组成,而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多个差值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关于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部分是由双差值组成,其它部分是由零值表示。
在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中,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或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为一维度差动感测信息,并且二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关于互电容式侦测范围的部分是由双差值组成,其它部分是由零值表示。其中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或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如图6B所示之方式产生,由于所有第一传感器同时被驱动,可避免感测装置上水渍或导电杂质的干扰。基于同样理由,互电容式侦测范围是在降低感测装置上水渍或导电杂质的干扰下判断出来的,在互电容式侦测时受感测装置上水渍或导电杂质的干扰的范围也被尽可能的缩小,使得受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如果单纯对所有有叠点进行互电容式侦测,感测装置上水渍或导电杂质的干扰将遍及所有水渍与导电杂质遍及处。
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与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经由分别对前述第一传感器与对前述第二传感器进行自电容式侦测,在对这些第一传感器进行自电容式侦测时,是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这些第一传感器,并且在对这些第二传感器进行自电容式侦测时,是同时提供驱动信号给这些第二传感器。如此同样具有降低感测装置上水渍或导电杂质的干扰,但相对于图6B所示的方式,需耗较多的电能,并且因为需要两次驱动,所需的时间比较久。简言之,在图6所示的方式中,这些第一传感器与这些第二传感器的信号的侦测可以是同时进行。当然,这些第一传感器与这些第二传感器的信号的侦测也可以是分别进行,但所需时间较多。
前述图6A与图6B的作业可以是由控制器160来执行,相关细节已揭示于上述说明中,在此不再叙述。此外,上述说明中对这些第一传感器的驱动或/与侦测,亦可以推知适用于对这些二维度传感器进行同样的驱动或 /与侦测。
在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中,为一种电容式位置侦测的方法,如图7A所示。首先,如步骤710所示,取得二维度感测信息。接下来,如步骤720所示,取得至少一维度感测信息。再接下来,如步骤730所示,依据该至少一维度感测信息在该电容式感测装置被触碰或接近时在该二维度感测信息判断出至少被侦测范围。之后,如步骤740所示,在该至少被侦测范围判断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
上述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由电容式感测装置所取得,电容式感测装置包括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与多个第二传感器,其中这些第一传感器与这些第二传感器交叠于多个叠点。此外,上述步骤710至720可以是由控制器160来执行。另外,上述步骤730至740可以是由前述控制器160或主机170来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二维度感测信息,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衍生出一维度感测信息。例如,依据每一个第一维度信息所有值的和产生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亦即第二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依据这些第一感测信息之一的所有值的和或差所产生。又例如,每一个第一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分别依据这些传感器之一、二或三所产生,因此每一个值相应于一维度位置,所衍生的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依据二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相同一维度位置的所有值的和或差所产生。换言之,可以是只进行互电容式侦测便获得相应于这些第一传感器与/或这些第二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以判断出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或进一步判断出触碰相关的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相应于这些第一传感器与/或这些第二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以自电容式侦测来产生。如依据前述步骤610至630所示,以驱动信号驱动第一轴向上所有的传感器,并且侦测第一轴向上所有传感器的信号以产生相应于第一轴向上所有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此外,亦可以在第一轴向上所有的传感器被驱动时,侦测第二轴向上所有传感器的信号以产生相应于第二轴向上所有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又例如,相应于第一轴向上所有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对第一轴向所有传感器进行自电容式侦测所产生。同理,相应于第二轴向上所有传感器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对第二轴向所有传感器进行自电容式侦测所产生。
前述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可以是分别为横轴或纵轴之一与另一,并且第一轴向上的传感器与第二轴向上的传感器可以是分别为这些第一传感器 与这些第二传感器之一与另一。
前述判断出至少被侦测范围可以是如图7B所示。首先,如步骤731所示,判断至少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接下来,如步骤732所示,分别决定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信息在二维度感测信息中的触碰相关范围。之后,如步骤733所示,依据每一个触碰相关范围判断出至少被侦测范围。
此外,所述至少被侦测范围可以是所有触碰相关范围的交集或联集。另外,至少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相应于该二维度感测信息上的范围,并且每一个触碰相关范围为相应的触碰相关感测信息的所有值相应的范围。
综合以上说明,可知多个传感器的信号可产生多个连续的信号值,集合每个信号与在前一个信号或每个信号与在后一个信号的差可产生多个连续的差动信号或差值,并且集合每个差动信号或差值与在前一个差动信号或差值或每个差动信号或差值与在后一个差动信号或差值的差可产生多个连续的双差动信号或双差值。
此外,集合每一个差值与在前所有差值的加总或每一个差值与在后所有差值的加总可转换成多个连续的信号值。同样地,集合每一个双差值与在前所有双差值的加总或每一个双差值与在后所有双差值的加总可转换成多个连续的差值。理所当然地,将多个连续的双差值转换成多个连续的差值后再转换成多个连续的信号值可视为将多个连续的双差值转换成信号值。
在双差值转换成差值的过程中,暗藏在每一个双差值中的噪声值也会被加总,越后面的差值被加总越多的噪声值,造成递增的偏差。如果是由双差值转换成信号值时,这样的递增偏差更为严重。
一般的电容式触摸屏具有多条导电条(传感器),包括朝第一轴向平行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一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所述的第一与第二导电条交叠在多个交点。第一与第二轴向之一可以是横轴,对应一横轴坐标,第一与第二轴向之另一可以是纵轴,对应一纵轴坐标,因此,每个交点对应二维度坐标。
在互电容式侦测中,是以朝第一与第二轴向之一平行排列的导电条作为驱动导电条,并且以朝第一与第二轴向之另一作为侦测导电条。在每一驱动导电条被驱动时会被提供驱动信号(交流信号)时,所述的侦测导电条提供与被驱动的驱动导电条间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可由所述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产生多个信号值、多个差值或多个双差值,形成相应于被驱动导 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集合并依序排列相应于每一条驱动导电条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可构成二维度感测信息,二维度感测信息可视为影像,其中二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可视为影像的像素(pixel)。
当外部导电对象(如手指)接近或触碰电容式触摸屏时,最在部分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产生包含多个非零值的对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在二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相应于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一群感测信息。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是将包含零在内的零值范围内的值都视为零值。
因此,对具有对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的影像(二维度感测信息)进行影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可区别出每一群对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最常使用的是分水岭算法或连接对象法。在分割出每一群对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便可计算出代表相应的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位置。
由于传统的影像分割需要大量的运算,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线段分割(linepiece segmentation)法。本发明提出的线段分割法是在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连续的值(如信号值、差值或双差值),作为一线段。假设一维度感测信息是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相应于相同外部感测信息的线段在影像(二维度感测信息)中会在第二轴向重叠,因此可依据线段间的重叠关系分割出对应于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线段,以区别出对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线段。例如,一线段与另一线段的重叠比例超过门坎限值,例如50%,可视为对应相同的外部导电对象。另外,也可以是一线段的质心位置与另一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小于门坎限值,可视为对应相同的外部导电对象。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质心位置的计算是以信号值来计算,例如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差值或双差值时,是以线段范围转换成为信号值时再计算出质心位置,作为线段的质心位置。又例如,是以对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线段扩大两侧不属于其它线段的部分来转换成为信号值。由于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关系是由线段所计算出来,也可视为线段间的重叠关系。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是以预设条件来切割出信号值影像的线段。预设条件可以是以连续的非零的多个值为一线段,或连续的超过门坎值的一个或多个值为一线段。
请参阅下列表1A,为一信号值影像的示意表。表中纵向排列的每一行一维度感测信息分别对应驱动导电条,如对应驱动导电条Tx[01],Tx[02],…,Tx[10]。每一行一维度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对应侦测导 电条,如对应侦测导电条Rx[01],Rx[02],…,Rx[10]。表中虽然是以驱动导电条与侦测导电条各10条为例,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推知,表中的驱动导电条与侦测导电条的数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驱动导电条与侦测导电条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在表1A中的影像可以是大影像的一小部分。此外,S-Rx[n]表示对应于第n个侦测导电条的信号值,表中以阴影标记的部分为超出门坎限值(例如,门坎限值为10)的值,可视为触碰相关的感测信息。
表1A
表1A的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8A与图8B,分别是以被侦测导电条(Rx)排列的一侧与以被驱动导电条(Tx)排列的一侧来观看的三维度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信号值是以正值表示,因此采正门坎值来分割出大于(或等于)门坎限值的值作为线段。其中具有大于门坎限值的对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请参阅图8C与表1A。
请参阅表1B所示,影像中发现对应外部导电对象的群组1(Touch Group 1),在对应驱动导电条Tx[04]的一维度感测信息找到对应于侦测导电条Rx[5]至Rx[6](以Rx[5:6]表示)的线段1(以LPC Index 1表示)。同理,在对应驱动导电条Tx[05]的一维度感测信息找到对应于侦测导电条Rx[4]至Rx[6](以Rx[4:6]表示)的线段2(以LPC Index 2表示),并且对应驱动导电条Tx[06]的一维度感测信息找到对应于侦测导电条Rx[4]至Rx[6](以Rx[4:6]表示)的线段3(以LPC Index 3表示)。由线段1、2与3的重叠关 系可判断出来彼此可以属于同一群组。此外,更可以计算出每一个线段的质量(LPC Mass),例如每一个线段的信号值的加总。
表1B
使用信号值找LPC 正值的Threshold=10
Touch Group LPC Index LPC range LPC Mass
1 1 TX[04] RX[5:6] 46 (31+15)
2 TX[05] RX[4:6] 158 (20+94+44)
3 TX[06] RX[4:6] 114 (15+69+30)
请参阅表1C,为与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的多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信号值影像。表1C的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8D与图8E。由影像中可以看得出来,如果门坎限值太小,对应不同外部导电对象的相邻群组的线段可能会连在一起,造成将不同外部导电对象的相邻群组误判成为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群组。因此,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线段的范围小于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的范围,以避免误判的问题。
表1C
请参阅表1D与表1E,可以发现与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的三个群组,如群组2、3与4。另外,还有一个群组1,有可能是由差值转换成信号值过程中加总了过多的噪声值所造成,对于这种情形可以转换过程中,加入对于值的筛选处理,例如将落于零值范围的值都以0来计算,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表1D
Touch Group LPC Index LPC range LPC Mass
1 1 TX[01] RX[1:5] 74 (16+17+17+14+10)
2 2 TX[04] RX[3] 14
3 3 TX[04] RX[7] 20
4 4 TX[04] RX[11:12] 55 (35+20)
2 5 TX[05] RX[2:4] 101 (24+54+23)
3 6 TX[05] RX[6:8] 95 (15+57+23)
4 7 TX[05] RX[10:12] 117 (10+65+42)
2 8 TX[06] RX[2:4] 110 (28+56+26)
3 9 TX[06] RX[6:8] 86 (17+47+22)
4 10 TX[06] RX[11:12] 74 (42+32)
2 11 TX[07] RX[2:4] 46 (12+20+14)
3 12 TX[07] RX[2:4] 14
4 13 TX[07] RX[2:4] 10
表1E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是以预设条件来切割出差值影像的线段。预设条件可以是一群连续的正值与相邻的一群连续的负值作为一线段,其中连续的正值与连续的负值间可以是没有存在零值,也可以是存在至少1零值。此外,预设条件可以是起始于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并且结束于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
请参阅表2A,为差值影像。(D-Rx[n]表示对应于第n个侦测导电条的差值,例如前述S-Rx[n+1]–S-Rx[n],其中表2A的值并非由表1A所产出。)
表2A
D-Rx[01] 0 -1 -1 0 1 0 1 1 0 0
D-Rx[02] -2 -1 -1 1 3 1 1 2 0 -1
D-Rx[03] -2 -2 0 5 13 9 2 3 1 1
D-Rx[04] -2 -2 -1 25 74 54 3 -2 -2 -1
D-Rx[05] -1 0 -2 -16 -50 -39 -4 0 -2 -2
D-Rx[06] 0 -1 -2 -15 -42 -30 -5 -1 -3 -1
D-Rx[07] 0 1 -1 -2 -7 -7 -2 -1 -1 0
D-Rx[08] 0 0 0 -1 -3 -2 -2 0 -1 0
D-Rx[09] 0 -1 0 -1 -1 1 2 1 0 1
D-Rx[10] 1 0 0 0 0 0 2 2 1 1
Tx[01] Tx[02] Tx[03] Tx[04] Tx[05] Tx[06] Tx[07] Tx[08] Tx[09] Tx[10]
表2A的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9A与图9B。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差值是以连续的正值加上相邻的连续的负值来表示,线段起始于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并且结束于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其中线段的对应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请参阅图9C。由图9C可看出每一个线段包括界于相邻的一个正值与一个负值间的一个零交会处,正值与负值可以是隔着至少一个零值相邻或没有隔着零值相邻,其中外部导电对象 大面积的接近或触碰时正值与负值间会隔着多个零值相邻。在本发明中与正值相邻的负值可以是与正值最接近的负值,当线段的值是先正值再负值时,线段中的零交会处是位于在前的正值与在后的负值间。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前述的差值影像经翻转后,差值是以连续的负值加上相邻的连续的正值来表示,线段起始于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并且结束于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
请参阅表2B,正与负门坎值分别为10与-10,预设条件为起始于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并且结束于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由表2B可得知有1个群组,包括三个线段,位于三个一维度感测信息。
表2B
请参阅表9C,为与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的多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差值影像。表2C的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9D与图9E。
表2C
D-Rx[01] 1 3 2 1 17 23 7 1 1 1
D-Rx[02] 0 2 3 13 30 28 8 1 1 1
D-Rx[03] -3 -1 0 -7 -31 -30 -6 1 0 0
D-Rx[04] -4 -3 -5 -7 -16 -18 -6 -1 1 2
D-Rx[05] -2 -3 -3 0 8 9 0 -3 -2 -1
D-Rx[06] -1 0 1 20 42 30 6 -1 -1 -1
D-Rx[07] -1 2 1 -15 -34 -25 -8 -3 -1 -1
D-Rx[08] 1 1 1 -5 -23 -22 -6 -1 -1 0
D-Rx[09] -2 1 1 4 10 9 3 0 0 0
D-Rx[10] -1 0 1 31 55 33 7 2 0 0
D-Rx[11] -2 -1 0 -15 -23 -10 -2 0 0 0
D-Rx[12] -2 -2 -1 -18 -40 -27 -5 0 -1 0
D-Rx[13] 0 0 1 -1 -4 -3 0 1 1 1
Tx[01] Tx[02] Tx[03] Tx[04] Tx[05] Tx[06] Tx[07] Tx[08] Tx[09] Tx[10]
请参阅表2D与表2E,可以发现与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的三个群组。由表2D与表2E可发现,差值影像的线段分割法没有信号值影像的线段分割法存在的对应不同外部导电对象的相邻群组的线段可能会连在一起的问题。
表2D
Touch Group LPC Index LPC range LPC Mass
1 1 TX[04] RX[6:7] 20 20
2 2 TX[04] RX[10:12] 59 (4+35+20)
3 3 TX[05] RX[1:4] 108 (7+24+54+23)
1 4 TX[05] RX[6:8] 95 (15+57+23)
2 5 TX[05] RX[9:12] 117 (10+65+42)
3 6 TX[06] RX[1:4] 115 (5+28+56+26)
1 7 TX[06] RX[6:8] 86 (17+47+22)
2 8 TX[06] RX[10:12] 83 (9+42+32)
表2E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是以一预设条件来切割出双差值影像的线段。双差值中的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可以是先出现负值再出现正值最后出现负值的连续多个值。因此预设条件可以是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或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也可以是由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的所有正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例如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连续的所有负值,或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向前延伸至最小负值并且向后延伸至最小负值。
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前述的双差值影像经翻转后,双差值中的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可以是先出现正值再出现负值最后出现正值的连续多个值。因此预设条件可以是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或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也可以是由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的所有负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例如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连续的所有正值,或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向前延伸至最大正值并且向后延伸至最大正值。
请参阅表3A,为双差值影像。(DD-Rx[n]表示对应于第n个侦测导电条的差值,例如前述D-Rx[n-1]–D-Rx[n],其中表3A的值并非由表2A所产出)。
表3A
DD-Rx[01] 0 1 1 0 -1 0 -1 -1 0 0
DD-Rx[02] 2 0 0 -1 -3 -1 -1 -2 0 1
DD-Rx[03] 0 0 -1 -2 -5 -4 -1 -1 -1 -1
DD-Rx[04] 0 0 0 -10 -31 -23 -1 2 1 1
DD-Rx[05] -1 -1 0 20 62 46 3 -1 0 0
DD-Rx[06] -1 0 0 -1 -4 -5 0 0 0 -1
DD-Rx[07] 0 -1 -1 -7 -18 -12 -2 0 -1 -1
DD-Rx[08] 0 0 -1 -1 -2 -3 0 -1 0 0
DD-Rx[09] 0 0 0 0 -1 -2 -2 -1 -1 -1
DD-Rx[10] -1 -1 0 -1 -1 0 0 -1 -1 0
Tx[01] Tx[02] Tx[03] Tx[04] Tx[05] Tx[06] Tx[07] Tx[08] Tx[09] Tx[10]
表3A的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10A与图10B。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双差值中的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可以是先出现负值再出现正值最后出现负值的连续多个值时,预设条件是大于门坎限值的值作为线段,如表3B所示,其中门坎限值为10。
表3B
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双差值中的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可以是先出现负值再出现正值最后出现负值的连续多个值时,预设条件是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由大于门坎限值的值向前延伸至最小负值并且向后延伸至最小负值。
表3C
请参阅表3C,为与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的多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双差值影像。表3C的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10D与图10E。
表3D
DD-Rx[01] -1 -3 -2 -1 -17 -23 -7 -1 -1 -1
DD-Rx[02] 0 -1 -2 -13 -22 -17 -5 -1 -1 -1
DD-Rx[03] 1 1 1 10 30 29 7 0 0 0
DD-Rx[04] 0 1 2 0 -8 -6 0 1 -1 -1
DD-Rx[05] -1 0 -1 -4 -12 -14 -3 1 1 1
DD-Rx[06] -1 -2 -2 -10 -17 -11 -3 -1 -1 0
DD-Rx[07] 0 -1 0 17 38 27 7 1 0 0
DD-Rx[08] -1 0 0 -5 -6 -2 -1 -1 0 -1
DD-Rx[09] 1 0 0 -5 -17 -16 -5 -1 -1 0
DD-Rx[10] -1 0 0 -14 -23 -12 -2 -1 0 0
DD-Rx[11] 0 0 0 23 39 21 4 1 0 0
DD-Rx[12] 0 0 0 1 8 8 1 0 0 0
DD-Rx[13] -1 -1 -1 -9 -18 -12 -3 -1 -1 -1
Tx[01] Tx[02] Tx[03] Tx[04] Tx[05] Tx[06] Tx[07] Tx[08] Tx[09] Tx[10]
请参阅表3E与表3F,可以发现与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的三个群组。预设条件为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由超过正门坎限值的正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最小的负值。由表3E与表3F可发现,双差值影像的线段分割法没有信号值影像的线段分割法存在的对应不同外部导电对象的相邻群组的线段可能会连在一起的问题。
表3E
Touch Group LPC Index LPC range LPC Mass
1 1 TX[04] RX[2:6] 22 (14+7)
2 2 TX[04] RX[6:10] 29 (0+20+5)
3 3 TX[04] RX[10:13] 61 (4+35+20+2)
1 4 TX[05] RX[2:6] 123 (24+54+23)
2 5 TX[05] RX[6:10] 105 (15+57+23)
3 6 TX[05] RX[10:13] 119 (10+65+42+2)
1 7 TX[06] RX[1:5] 123 (28+56+26)
2 8 TX[06] RX[5:9] 94 (17+47+22)
3 9 TX[06] RX[9:13] 88 (9+42+32+5)
表3F
请参阅表3G与表3H,可以发现与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的三个群组。预设条件为超过正门坎限值的正值(如10)向前与向后延伸至小于负门坎限值(如-2)的负值。换言之,线段是依据正门坎限值与负门坎限值来决定。
表3G
Touch Group LPC Index LPC range LPC Mass
1 1 TX[04] RX[2:5] 22 (1+14+7+0)
2 2 TX[04] RX[6:8] 25 (0+20+5)
3 3 TX[04] RX[10:13] 61 (4+35+20+2)
1 4 TX[05] RX[2:4] 101 (24+54+23)
2 5 TX[05] RX[6:8] 95 (15+57+23)
3 6 TX[05] RX[10:13] 119 (10+65+42+2)
1 7 TX[06] RX[2:4] 110 (28+56+26)
2 8 TX[06] RX[6:8] 86 (17+47+22)
3 9 TX[06] RX[10:13] 88 (9+42+32+5)
表3H
在前述说明中是以相邻的平行排列的一维度感测信息中具有重叠关系的线段作为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群组。在外部导电对象朝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外部导电对象的排列与侦测导电条垂直)时,各群组可以很容易地被区隔出来,然而在外部导电对象是朝侦测导电条平行排列(外部导电对象的排列与驱动导电条垂直)时,有可能因为彼此间太接近而造成误判为属于同一群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线段的质量来进行群组分割。
请参阅表4A与表4B,表4A的信号值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11A与图11B。依据前述以门坎限值10来判断线段,并依据重叠关系来分割群组时,会发现对应三个外部导电对象的线段都被判断为属于同一群组,造成误判。然而由前述说明中的线段的质量可轻易分辨出有三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存在,如图11C所示。
表4A
S-Rx[01] 9 4 -1 1 0 2 -1 0 -3 -4 1 -3
S-Rx[02] 13 8 2 5 4 5 1 2 -1 -2 2 -2
S-Rx[03] 14 9 3 7 6 7 4 5 2 1 3 0
S-Rx[04] 14 10 7 10 5 9 7 7 7 7 7 2
S-Rx[05] 20 35 69 58 21 51 47 19 53 59 20 4
S-Rx[06] 11 24 47 42 27 56 52 33 70 79 32 1
S-Rx[07] 6 6 6 7 5 11 8 3 11 12 5 0
S-Rx[08] 6 5 1 2 2 0 -4 -5 -5 -5 1 1
S-Rx[09] 4 3 -1 -1 0 -4 -8 -7 -7 -7 0 1
S-Rx[10] 2 2 -2 -3 -2 -6 -9 -6 -6 -7 -1 1
Tx[01] Tx[02] Tx[03] Tx[04] Tx[05] Tx[06] Tx[07] Tx[08] Tx[09] Tx[10] Tx[11] Tx[12]
表4B
Touch Group LPC Index LPC range LPC Mass
1 1 TX[01] RX[2:6] 72
2 TX[02] RX[4:6] 69 (10+35+24)
3 TX[03] RX[5:6] 116 (69+47)
4 TX[04] RX[4:6] 110 (10+58+42)
5 TX[05] RX[5:6] 48 (21+27)
6 TX[06] RX[5:7] 118 (51+56+11)
7 TX[07] RX[5:6] 99 (47+52)
8 TX[08] RX[5:6] 52 (19+33)
9 TX[09] RX[5:7] 134 (53+70+11)
10 TX[10] RX[5:7] 150 (59+79+12)
11 TX[11] RX[5:6] 52 (20+32)
换言之,本发明更包括计算一群组中朝驱动导电条平行排列的每一线段的质量,以形成连续的多个质量。并且,依据所述质量中由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进一步分割成多个群组。例如,是在所述质量中寻找小于在前的质量与在后的质量的由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将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之前的线段与之后的线段分割成不同群组,其中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的线段可以是与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之前的线段同一群组,也可以是与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之后的线段同一群组,或是同属于转折处之前的线段同一群组与转折处之后的线段同一群组,如表4C所示。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更包括判断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的递减的一侧的递减量、递增的一侧的递增量或两侧的递增量与递减量是否大于门坎限值,前述由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进一步分割成多个群组是只有在前述 递减量与/或递增量大于门坎限值时才进行分割。因此,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对象的连续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前述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的一侧与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的另一侧间存在至少一个转折处。例如存在一个递增转递减的转折处,或存在包括第一递增转递减的转折处、第一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与第二递增转递减的转折处等三个转折处,其中第一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的递减的一侧的递减量、递增的一侧的递增量或两侧的递增量与递减量不大于所述的门坎限值,因此没有被进行分割。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其它数量的转折数(如5个、7个…等等),在此不再叙述。
前述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的判断可以是先辨识出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后判断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的递减的一侧的递减量、递增的一侧的递增量或两侧的递增量与递减量是否大于门坎限值。反之,可以是先辨识出递减量大于门坎限值的连续两个以上的质量后再辨识出前述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虽然在本发明的说明中质量是以正值来说明,但是将信号翻转是本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本发明的说明推知信号翻转后相应的判断与关系,在此不再叙述。
表4C
请参阅表5A与表5B,表5A的差值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12A与图12B。依据前述分别以正与负门坎限值(10与-10)来判断线段,并依据重叠关系来分割群组时,会发现对应三个外部导电对象的线段都被判断为属于同一群组,造成误判。然而由前述说明中的线段的质量可轻易分辨出有三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存在,如图12C所示。
表5A
D-Rx[01] 4 4 3 4 4 3 2 2 2 2 1 1
D-Rx[02] 1 1 1 2 2 2 3 3 3 3 1 2
D-Rx[03] 0 1 4 3 -1 2 3 2 5 6 4 2
D-Rx[04] 6 25 62 48 16 42 40 12 46 52 13 2
D-Rx[05] -9 -11 -22 -16 6 5 5 14 17 20 12 -3
D-Rx[06] -5 -18 -41 -35 -22 -45 -44 -30 -59 -67 -27 -1
D-Rx[07] 0 -1 -5 -5 -3 -11 -12 -8 -16 -17 -4 1
D-Rx[08] -2 -2 -2 -3 -2 -4 -4 -2 -2 -2 -1 0
D-Rx[09] -2 -1 -1 -2 -2 -2 -1 1 1 0 -1 0
D-Rx[10] 0 -2 -1 -1 -2 0 1 1 1 1 0 0
Tx[01] Tx[02] Tx[03] Tx[04] Tx[05] Tx[06] Tx[07] Tx[08] Tx[09] Tx[10] Tx[11] Tx[12]
表5B
Touch Group LPC Index LPC range LPC Mass
1 1 TX[02] RX[4:6] 69 (10+35+24)
2 TX[03] RX[4:6] 123 (7+69+47)
3 TX[04] RX[4:6] 110 (10+58+42)
4 TX[05] RX[4:6] 53 (5+21+27)
5 TX[06] RX[4:7] 127 (9+51+56+11)
6 TX[07] RX[4:7] 114 (7+47+52+8)
7 TX[08] RX[4:6] 59 (7+19+33)
8 TX[09] RX[4:7] 141 (7+53+70+11)
9 TX[10] RX[4:7] 157 (7+59+79+12)
10 TX[11] RX[4:6] 59 (7+20+32)
如前述,是在所述质量中寻找小于在前的质量与在后的质量的由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将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之前的线段与之后的线段分割成不同群组,如表5C所示。
表5C
请参阅表6A与表6B,表6A的差值影像可以是以三维度的图示来表示,请参阅图13A与图13B。依据前述分别以正门坎限值10来判断线段,并依据重叠关系来分割群组时,会发现对应三个外部导电对象的线段都被判断为属于同一群组,造成误判。然而由前述说明中的线段的质量可轻易分辨出有三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存在,如图13C所示。
表6A
DD-Rx[01] -4 -4 -3 -4 -4 -3 -2 -2 -2 -2 -1 -1
DD-Rx[02] 1 1 0 0 0 -1 -2 -2 -2 -2 -1 -2
DD-Rx[03] 0 0 -2 -1 1 0 0 0 -1 -2 -2 0
DD-Rx[04] -3 -12 -29 -23 -9 -20 -19 -5 -21 -23 -5 0
DD-Rx[05] 7 18 42 32 5 18 17 -1 14 16 0 2
DD-Rx[06] -2 3 9 9 14 25 24 22 38 43 19 -1
DD-Rx[07] -3 -9 -18 -15 -10 -17 -16 -11 -22 -25 -12 -1
DD-Rx[08] 1 0 -2 -1 -1 -4 -4 -3 -7 -8 -2 0
DD-Rx[09] 0 -1 -1 -1 0 -1 -2 -2 -2 -1 0 0
DD-Rx[10] -1 0 0 -1 0 -1 -1 0 0 -1 -1 0
Tx[01] Tx[02] Tx[03] Tx[04] Tx[05] Tx[06] Tx[07] Tx[08] Tx[09] Tx[10] Tx[11] Tx[12]
表6B
Touch Group LPC Index LPC range LPC Mass
1 1 TX[01] RX[4:7] 51 (6+14+20+11)
2 TX[02] RX[4:7] 75 (10+35+24+6)
3 TX[03] RX[4:7] 129 (7+69+47+6)
4 TX[04] RX[4:7] 117 (10+58+42+7)
5 TX[05] RX[4:7] 58 (5+21+27+5)
6 TX[06] RX[4:7] 127 (9+51+56+11)
7 TX[07] RX[4:7] 114 (7+47+52+8)
8 TX[08] RX[4:7] 62 (7+19+33+3)
9 TX[09] RX[4:7] 141 (7+53+70+11)
10 TX[10] RX[4:7] 157 (7+59+79+12)
11 TX[11] RX[4:7] 64 (7+20+32+5)
如前述,是在所述质量中寻找小于在前的质量与在后的质量的由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将递减转递增的转折处之前的线段与之后的线段分割成不同群组,如表6C所示。
表6C
在前述说明中,质量可以是由线段的信号值计算出来,如差值或双差值的线段先转换成为信号值后再计算出质量。另外,也可以是以线段中所有值的绝对值来计算出质量。
此外,质量可以是由包括线段的范围来计算,例如包括线段的范围为该线段本身或包括该线段本身与相邻的非零值,所述包括线段的范围不包括该线段本身以外的线段。
依据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请参阅图14。首先,如步骤1410所示,取得影像,此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例如,一维度感测信息是依据前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因此,影像可以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一第一导电条被提供一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前述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正交,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也可以是以大于0的不同角度相交。
接下来,如步骤1420所示,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然后,如步骤1430所示,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
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所述的重叠关系包括: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 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更包括判断一个线段的质心位置,并且所述的重叠关系包括: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质心位置与至少相应于相同的外部导电对象的其它线段的质心位置距离在门坎限值内。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是以线段中的每一个值分别乘上每一个值相应的坐标的乘积的总和除以所有值的总和来计算出质心位置。
上述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前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是由差值或双差值组成,换言之,每一个值可以是依据相邻的两条或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由差值或双差值组成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在至少一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时,相应线段的值会因此产生变化,其中具有至少一个零交会处。因此,相应于单一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与触碰并且每一个值是差值时,每一个线段是相邻的一组至少一个正值与一组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例如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此外,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例如,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上述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上述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每一个值亦可以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或者,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 少一个正值。
上述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上述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另外,相应于单一外部导电对象的接近与触碰并且每一个值是双差值时,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在先前说明中已指出,双差值中的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可以是先出现负值再出现正值最后出现负值的连续多个值。因此预设条件可以是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或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也可以是由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的所有正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例如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连续的所有负值,或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向前延伸至最小负值并且向后延伸至最小负值。
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前述的双差值影像经翻转后,双差值中的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可以是先出现正值再出现负值最后出现正值的连续多个值。因此预设条件可以是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或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也可以是由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的所有负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例如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连续的所有正值,或在对应相同外部导电对象的感测信息中向前延伸至最大正值并且向后延伸至最大正值。
例如,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影像分割的装置,包括:触摸屏,包括: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侦测电路,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以及处理器,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综合上述,前述的一维度感测信息是由差值或双差值组成时,每一个线段的组成是包括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与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交替组合。此外,一维度感测信息也可以是原始的信号值。例如,其中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依据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请参阅图15。首先,如前述步骤1410与步骤1420所示,取得影像,并且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
接下来,如步骤1530所示,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每一个群组包括位于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多条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具有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值。换言之,每一个群组横跨连续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每一条线段分别位于横跨的连续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之一。
再接下来,如步骤1540所示,计算至少群组的每一条线段的质量,其中同一群组的多个质量朝向第二轴向连续排列,其中每一条线段的质量是依据每一条线段的多个值来计算,如图11C、12C与13C所示。
然后,如步骤1550所示,依据被计算的每一群组的多个质量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其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连续的排列,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如图11C、12C与13C所示,相应于不同的外部对象,所述的多个质量中存在分别相应于个别对象的峰值。相对于峰值,在两峰值间的最低值为谷值。因此,以谷值为界可切割相应于不同外部对象的质量,进而切割出相应于不同外部对象的质量相应的线段。由于谷值相应的线段的值可能同时包括两个不同外部对象的信号,因此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谷值相应的线段同属于不同的外部对象。相对地,在本发明的另一范例中,谷值相应的线段只属于一个外部对象。无论谷值相应的线段是只属于一个外部对象,还是同属于两个外部对象,在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换言之,除了位于触摸屏边界的触碰外,如果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只呈现递增或只呈现递减的排列,在外部对象的位置判断上容易产生偏差。
在前述的步骤1530中,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可以是如步骤1430所示,包括: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此外,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是采用分水岭算法、连接对象法或区域生长法等等,本发明不加以限制。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已揭示于前述说明中,在此不再叙述。
上述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或者,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在本发明中,前述的线段可以是在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被取得时被判断出来,并且每一个被计算的群组的线段的数量大于门坎限值。例如,线段的判断是在下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被取得前进行,换言之,线段的判断是在取得完整的影像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本发明的一范例中,可以是只记录每一个线段的位置与值,线段以外的值可以是被忽略或是指定为一个默认值(如零值),如此可以节省储存空间或数据的传输量与处理量。同样地,在分割群组时也可以是直接比对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节省时间。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推知线段的判断也可以是在取得完整影像后进行。
上述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上述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或者,上述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上述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上述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影像分割的装置,包括:触摸屏,包括: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侦测电路,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以及处理器,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每一个群组包括位于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多条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具有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值;计算至少群组的每一条线段的质量,其中同群组的多个质 量朝向该第二轴向连续排列,其中每一条线段的质量是依据每一条线段的多个值来计算;以及依据被计算的每一群组的多个质量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其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连续的排列,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2)

1.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
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每一个群组包括位于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多条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具有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值;
计算至少群组的每一条线段的质量,其中同一群组的多个质量朝向第二轴向连续排列,其中每一条线段的质量是依据每一条线段的多个值来计算;以及
依据被计算的每一群组的多个质量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其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连续的排列,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包括:
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
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是采用分水岭算法、连接对象法或区域生长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
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
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段是在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被取得时判断出来,并且每一个被计算的群组的线段的数量大于门坎限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一个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一个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13.一种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包括: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
侦测电路,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以及
处理器,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每一个群组包括位于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的多条线段,其中每一条线段具有连续平行排列的多个值;计算至少群组的每一条线段的质量,其中同一群组的多个质量朝向该第二轴向连续排列,其中每一条线段的质量是依据每一条线段的多个值来计算;以及依据被计算的每一群组的多个质量分割出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线段,其中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呈现连续的排列,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增排列,并且所述相应于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的多个质量的另一侧的至少两个质量呈现递减排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包括:
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
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是采用分水岭算法、连接对象法或区域生长法。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
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
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段是在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被取得时判断出来,每一个被计算的群组的线段的数量大于门坎限值。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25.一种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
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
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
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
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33.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影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34.一种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包括:朝向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朝向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
侦测电路,取得影像,包括多个一维度感测信息组成的二维度感测信息,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朝向第一轴向平行排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表示朝向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多个值;以及
处理器,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其中每一个线段的值因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而产生变化;以及依据所述的线段中相邻的线段间的重叠关系进行影像分割以分割出每一个相应于至少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群组,其中相同的群组的每一个线段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位于相邻的一维度感测信息,并且与相同的群组至少一条其它线段在朝向第二轴向的重叠部分的比例或重叠部分的值的数量超过门坎限值,或是线段的质心位置间的距离在门坎限值内。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选自下列群组之一:
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以及
每一条线段的所有的值小于负门坎限值,并且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1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线段只包括2零交会处,零交会处位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与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间无任何值或只包括至少一个零值,其中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正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增后递减的排列,并且所述的连续排列的至少一个负值大于3个值时呈现递减后递增的排列。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是以互电容式侦测取得,并且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是分别在朝向该第一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中相邻的至少第一导电条被提供驱动信号时,依据朝向该第二轴向排列的多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是一组至少一个正值或连续的正值相邻着一组至少一个负值或连续的负值的组合,其中连续的正值中至少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连续的负值中至少一个负值小于负门坎限值。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值是依据相邻的三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产生,并且每一个线段的组成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或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负值、至少一个正值与至少一个负值的组合中,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有一个正值大于正门坎限值,并且依序为相邻的连续的至少一个正值、至少一个负值与至少一个正值中,至少一个负值中至少有一个负值大于负门坎限值。
42.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影像分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判断出每一个一维度感测信息中相应于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触碰的每一个线段是由大于正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负值,或是由小于负门坎限值的值向前与向后延伸至至少一个正值。
CN201310390233.2A 2012-08-31 2013-08-30 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5045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95805P 2012-08-31 2012-08-31
US61/695805 2012-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5497A CN105045497A (zh) 2015-11-11
CN105045497B true CN105045497B (zh) 2018-05-18

Family

ID=5018687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9091.8A Active CN103677393B (zh) 2012-08-31 2013-08-30 触碰感测方法、处理器与系统
CN201310390233.2A Active CN105045497B (zh) 2012-08-31 2013-08-30 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
CN201710581339.9A Active CN107526466B (zh) 2012-08-31 2013-09-02 触碰感测方法、处理器与系统
CN201310392281.5A Active CN103677394B (zh) 2012-08-31 2013-09-02 触碰感测方法、处理器与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9091.8A Active CN103677393B (zh) 2012-08-31 2013-08-30 触碰感测方法、处理器与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1339.9A Active CN107526466B (zh) 2012-08-31 2013-09-02 触碰感测方法、处理器与系统
CN201310392281.5A Active CN103677394B (zh) 2012-08-31 2013-09-02 触碰感测方法、处理器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9069429B2 (zh)
CN (4) CN103677393B (zh)
TW (5) TWI5095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09963A1 (en) * 2008-03-19 2016-07-21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processor and method
KR20150019352A (ko) * 2013-08-13 2015-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에서 그립상태를 인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WI604354B (zh) * 2013-12-05 2017-11-0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判斷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的方法、裝置與系統
KR102207193B1 (ko) * 2013-12-31 2021-01-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시스템
US9310934B2 (en) 2014-02-21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oisture detection and false touch rejection on touch screen devices
US9256333B2 (en) * 2014-04-15 2016-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ise in capacitive touch interfaces
US10481707B2 (en) * 2014-05-07 2019-11-19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sensitiv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processor and system
US20150378498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Hybrid capacitive sensor device
JP6199825B2 (ja) * 2014-07-30 2017-09-20 Smk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とその入力操作位置検出方法
JP5923585B2 (ja) * 2014-10-17 2016-05-2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圧力検出装置、圧力検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437384B2 (en) * 2015-03-13 2019-10-08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Water detection and wipe detection algorithms for touchscreen proximity sensing
JP6250585B2 (ja) * 2015-04-16 2017-12-2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検出装置
CN105045426B (zh) * 2015-08-13 2017-12-12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抗噪声方法及装置
TWI576752B (zh) * 2015-08-17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US10241619B2 (en) * 2015-11-06 2019-03-26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system for detecting whether touch panel is mostly covered by conductive liquid or object and method thereof
JP6406461B2 (ja) * 2016-01-12 2018-10-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機器
TWI629632B (zh) * 2016-03-30 2018-07-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處理器與觸控方法
TWI602099B (zh) * 2016-10-21 2017-10-11 鹽光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感測裝置及在導電異物中觸碰事件的偵測方法
TWI620097B (zh) * 2016-12-30 2018-04-01 漳州立達信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輸入方法及使用該輸入方法的觸控裝置、手勢偵測裝置、電腦可讀取紀錄媒體、及電腦程式產品
KR20180090936A (ko) 2017-02-03 2018-08-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074201A (zh) * 2017-02-28 2018-12-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US10739920B2 (en) * 2017-05-11 2020-08-11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KR101932650B1 (ko) 2017-05-15 2018-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928955B1 (en) * 2017-09-11 2021-02-23 Apple Inc. Suppression of structured image artifacts
US10747358B2 (en) * 2018-02-22 2020-08-18 Wacom Co., Ltd. Position detection circuit and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CN109240518B (zh) * 2018-08-16 2020-11-20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手写设备的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699430B2 (en) 2018-10-09 2020-06-3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epth estimation apparatus, autonomous vehicle using the same, and depth estimation method thereof
JP6853233B2 (ja) * 2018-12-14 2021-03-3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する非一時的な有形の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TWI832976B (zh) * 2019-02-27 2024-02-21 美商愛奎有限公司 測量視力功能的裝置及方法
US11003288B2 (en) * 2019-06-21 2021-05-1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Active input sensing using regional scanning
US11599223B1 (en) 2020-03-13 2023-03-07 Apple Inc. System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for separating noise and signal in multitouch sensors
US11899881B2 (en) 2020-07-17 2024-02-13 Apple Inc.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ressing display induced noise in touch sensors using information from display circuitry
US11550422B2 (en) * 2020-07-20 2023-01-10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Flexible touch screen,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system
US11954288B1 (en) 2020-08-26 2024-04-09 Apple Inc. System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for separating noise and signal in multitouch sensors
KR20220030471A (ko) * 2020-09-01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시스템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US11481070B1 (en) 2020-09-25 2022-10-25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ouch sensor panel with display noise correction
CN114708222B (zh) * 2022-04-02 2023-04-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 基于目标面积分布特征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质量评估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3777A (en) * 2005-06-08 2006-12-16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Object-detecting method of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2203699A (zh) * 2008-10-24 2011-09-28 艾勒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0411A (en) * 1992-06-08 1999-03-0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Object position detector with edge motion featur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
US6998545B2 (en) * 2002-07-19 2006-02-14 E.G.O. North America, Inc. Touch and proximity senso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improved signal and noise differentiation
US8040142B1 (en) * 2006-03-31 2011-10-1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ouch detection techniques for capacitive touch sense systems
GB2439614B (en) * 2006-05-31 2008-12-24 Harald Philipp Two-dimensional position sensor
US20080036473A1 (en) * 2006-08-09 2008-02-14 Jansson Hakan K Dual-slope charging relaxation oscillator for measuring capacitance
KR100866485B1 (ko) * 2006-08-22 2008-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접점 위치 변화 감지 장치,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바일기기
KR20080032901A (ko) * 2006-10-11 2008-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터치 판단 장치 및 방법
US8482530B2 (en) * 2006-11-13 2013-07-09 Apple Inc. Method of capacitively sensing finger position
US8159462B1 (en) * 2006-11-15 2012-04-1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Reference voltage offset for capacitive touch-sensor measurement
US8902172B2 (en) * 2006-12-07 2014-12-0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reventing unintentional activation of a touch-sensor button caused by a presence of conductive liquid on the touch-sensor button
US8026904B2 (en) * 2007-01-03 2011-09-27 Apple Inc. Periodic sensor panel baseline adjustment
US7920129B2 (en) * 2007-01-03 2011-04-05 Apple Inc. Double-sided touch-sensitive panel with shield and drive combined layer
US8355009B2 (en) * 2007-04-25 2013-01-15 Mcdermid William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ordinates of simultaneous touches on a touch sensor pad
TWI358661B (en) * 2007-06-14 2012-02-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Object location sensor of touch pad
US8378974B2 (en) * 2007-07-02 2013-02-19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ouch events based on magnitude ratios
US8730213B2 (en) * 2007-07-02 2014-05-20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ouch events based on redundant validation
US8842091B2 (en) * 2007-07-12 2014-09-23 Atmel Corporation Two-dimensional touch panel
US7797115B2 (en) * 2007-08-13 2010-09-14 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ime interval measurement for capacitive detection
US7830157B2 (en) * 2007-12-28 2010-11-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ulsed capacitance measuring circuits and methods
TW200941008A (en) * 2008-03-28 2009-10-0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Capacitive detection systems, modules and methods
EP2300899A4 (en) * 2008-05-14 2012-11-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POSITIONS OF MULTIPLE TOUCH INPUTS
US7982723B2 (en) * 2008-09-18 2011-07-19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Multiple touch location in a three dimensional touch screen sensor
US9927924B2 (en) * 2008-09-26 2018-03-27 Apple Inc. Differential sensing for a touch panel
US20100079413A1 (en) * 2008-09-29 2010-04-01 Denso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TW201027494A (en) * 2009-01-08 2010-07-16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408578B (zh) * 2009-01-22 2013-09-11 Wintek Corp 電阻式觸控裝置及其驅動方法及驅動控制器
US8482520B2 (en) * 2009-01-30 2013-07-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for tap detection and for interacting with and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onfigured therefor
US8619008B2 (en) * 2009-02-13 2013-12-31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Dividing pixels between chiplets in display device
TWI401597B (zh) * 2009-02-25 2013-07-11 Ite Tech Inc 電容式觸控面板之漂移補償裝置及其方法
TW201035815A (en) * 2009-03-31 2010-10-01 Topseed Technology Corp Gesture-bas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JP2010267251A (ja) * 2009-04-15 2010-11-25 Rohm Co Ltd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615097A (zh) * 2009-08-05 2009-12-30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
CN102043507B (zh) * 2009-10-09 2013-10-23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位置的方法与装置
TWI407347B (zh) * 2009-10-09 2013-09-0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位置偵測的方法與裝置
US8194051B2 (en) * 2009-12-15 2012-06-05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Multiple fingers touch sensing method using matching algorithm
TW201122980A (en) * 2009-12-30 2011-07-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ouch control parameter
TWI410852B (zh) * 2010-05-05 2013-10-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碰偵測方法及相關觸控裝置
US8455927B2 (en) * 2010-06-30 2013-06-04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One-transistor pixel array with cascoded column circuit
CN202177880U (zh) * 2011-06-27 2012-03-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CN102890576B (zh) * 2011-07-22 2016-03-0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摸轨迹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TWM429926U (en) * 2011-07-29 2012-05-21 Mastouch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ies Co Ltd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touch panel
TWI533166B (zh) * 2011-09-22 2016-05-1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物件識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3777A (en) * 2005-06-08 2006-12-16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Object-detecting method of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2203699A (zh) * 2008-10-24 2011-09-28 艾勒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09560B (zh) 2015-11-21
US20140062951A1 (en) 2014-03-06
CN103677394B (zh) 2017-08-15
CN103677394A (zh) 2014-03-26
CN103677393B (zh) 2017-09-26
TW201604741A (zh) 2016-02-01
US9134868B2 (en) 2015-09-15
US20140062950A1 (en) 2014-03-06
US20150338966A1 (en) 2015-11-26
CN107526466B (zh) 2021-02-05
US20140062949A1 (en) 2014-03-06
TWI579797B (zh) 2017-04-21
TWI484378B (zh) 2015-05-11
CN107526466A (zh) 2017-12-29
CN105045497A (zh) 2015-11-11
TW201543413A (zh) 2015-11-16
TWI581147B (zh) 2017-05-01
US9069429B2 (en) 2015-06-30
US10007383B2 (en) 2018-06-26
TWI516999B (zh) 2016-01-11
CN103677393A (zh) 2014-03-26
TW201415303A (zh) 2014-04-16
TW201409395A (zh) 2014-03-01
TW201419081A (zh) 201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5497B (zh) 影像分割的方法与装置
CN104331183B (zh) 二维度双差值感测资讯分析的方法与装置
CN102043507B (zh) 分析位置的方法与装置
CN102043557B (zh) 位置侦测的方法与装置
CN102043552B (zh) 电容式位置侦测的方法与装置
CN102043520B (zh) 二维度感测资讯分析的方法与装置
CN102043525B (zh) 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与装置
CN102043522B (zh) 分辨单触或双触的方法与装置
EP2518596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alyzing pos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