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5168A -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5168A
CN105035168A CN201510460767.7A CN201510460767A CN105035168A CN 105035168 A CN105035168 A CN 105035168A CN 201510460767 A CN201510460767 A CN 201510460767A CN 105035168 A CN105035168 A CN 105035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electric
coupling beam
crossbeam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07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宜
黄锦腾
夏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engxingzhid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engxingzhid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engxingzhid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engxingzhid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07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51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5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5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包括:车架、连接在车架上的用以提供安装承载的第二副车架以及用以给汽车后轮提供驱动力的第二电机,其中:第二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二副车架上;车架包括:底架、自底架的一侧端延伸而设的第二纵梁以及连接在第二纵梁上的第二横梁,底架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上的第三纵梁和第三横梁,第二纵梁连接在第三横梁上;第二纵梁包括相互平行且设为对称的两根。实施本发明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能够提供有效的安装支承以及充足的空间,提高散热效率,避免出现电磁干扰;提升对动力电池的布置空间及保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具有清洁、环保、经济等优点,是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然而,目前各汽车厂商针对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其底盘布置结构一般沿用已有的常规动力汽车底盘平台,因此,在布置上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尤其针对动力电池包,往往只能通过改制已有的底盘平台的底板来布置,导致动力电池包以及电机控制器等电器件的布置空间严重受限,影响了续航里程,同时也导致了电池包离地间隙较小,电器件间距过小等问题,影响了通过性与安全性。这些性能上的缺陷成为了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目前已有的纯电动汽车多为两驱型式,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动机优越的加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提供有效的安装支承以及充足的空间,提高散热效率,避免出现电磁干扰;提升对动力电池的布置空间及保护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包括:车架、连接在车架上的用以提供安装承载的第二副车架以及用以给汽车后轮提供驱动力的第二电机,其中:第二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二副车架上;车架包括:底架、自底架的一侧端延伸而设的第二纵梁以及连接在第二纵梁上的第二横梁,底架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上的第三纵梁和第三横梁,第二纵梁连接在第三横梁上;第二纵梁包括相互平行且设为对称的两根,任一根第二纵梁包括:与第三横梁互成一定角度的第五连梁、与第五连梁相连且平行于第三纵梁的第六连梁、与第六连梁相连的第七连梁、连接在第七连梁的中部且平行于第六连梁的第八连梁以及用以连接在第三横梁和第七连梁之间的第九连梁;第二副车架的一端连接在底板上,相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九连梁上。
其中,还包括:装设在第二副车架上的电机控制器。
其中,的悬置结构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电机的相对两侧。
其中,还包括:连接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二差减。
其中,还包括:动力电池包总成,第三纵梁和第三横梁首尾依次相连并围挡底板形成装配室,动力电池包总成装设在装配室中。
其中,还包括:用以将动力电池包总成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输送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控制器。
其中,车架还包括:自底架的一侧端延伸而设的第一纵梁和连接在第一纵梁上的第一横梁,第一纵梁连接在第三横梁上。
其中,第三横梁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第三纵梁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底架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上的第三纵梁和第三横梁,第三横梁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第三纵梁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第三纵梁和第三横梁首尾依次相连并围挡底板形成用以置放动力电池包总成的装配室,使四驱汽车得底盘具有充足的动力电池布置空间,并能提高动力电池的容量,从而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此外,由于横纵梁与底板之间所设的间隔可以对动力电池包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其最小离地间隙,以提升整车安全性。
第二,由于后舱模块设置第二副车架,第二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二副车架上。布置结构合理,有效排布其上的多个电器件,使这些电器件得到有效的安装支承以及充足的空间,使其散热效率得到了提高,并避免出现电磁干扰。
第三,第二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二副车架上,进而能够缓冲路面带来的冲击,使第二电机能在一个较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减少电机输出扭矩的波动。
第四,由于电动汽车的底盘采用四驱驱动型式,通过合理布置整车控制器的位置,使其能够最高效地智能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的扭矩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机的输出能力,使汽车具有优异的加速性能,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能量使用效率,进一步节省电池能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前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前舱组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为本发明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上的前舱模块2以及设置在车架1上的后舱模块3,前舱模块2和后舱模块3分别连接在车架1相对的两端部。
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车架1,用以为电动四驱汽车的车身提供承载。本实施例中,其包括:底架11、自底架11的一侧端延伸而设的第一纵梁12、自底架11的相对另一侧端延伸而设的第二纵梁13、连接在第一纵梁12上的第一横梁14以及连接在第二纵梁13上的第二横梁15。
进一步的,底架11包括:底板111以及连接在底板111上的第三纵梁112和第三横梁113,第三横梁113与底板111之间设有间隔,第三纵梁112与底板111之间设有间隔,第三纵梁112和第三横梁113首尾依次相连并围挡底板形成用以置放动力电池包总成的装配室T,其中:第一纵梁12和第二纵梁13分别连接在第三横梁113上。
具体实施时,底板111呈方状,其大小与动力电池包总成4的大小设为相当。第三纵梁112设为相互平行的两根,且高度设为相同;第三横梁113设为相互平行的两根,且高度设为相同。第三纵梁112和第三横梁113的四根梁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柱(未图示)紧固在底板111上,且四根梁除连接柱(未图示)外设为首尾依次相连,从而形成第三纵梁112和第三横梁113围挡底板111形成装配室T,且第三横梁113与底板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第三纵梁112与底板1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的结构。
动力电池包总成4安装布置于装配室T中,并与第三纵梁112和第三横梁113固定连接。动力电池包总成4的下表面不低于底板111的下表面。因此,动力电池包总成4受到装配室T全方位的保护。例如:在车辆受到轻微碰撞时,装配室T的第三纵梁112和第三横梁113能够有效的吸收碰撞能量,防止动力电池包总成4破坏而导致漏电事故。同时,如此布置可以使动力电池包总成4离地间隙较高,提升了车辆的通过性与安全性。
进一步的,第一纵梁12包括相互平行且设为对称的两根,任一根第一纵梁12的整体大致成n状,包括:与第三横梁113互成一定角度的第一连梁121、与第一连梁121相连且平行于第三纵梁112的第二连梁122、第二连梁122相连的第三连梁123以及连接在第三连梁123的中部且平行于第二连梁122的第四连梁124。其中:第一横梁14连接第四连梁124,且保持与第三横梁113平行。
如此布置上述第一纵梁12和第一横梁14的作用是:可在车架1的前部形成大致为梯形的承载及容置空间。有效排布电器件的同时,使体积更集约,利于电动汽车的小型化。同时,多根连梁的结构组合,一方面能够在空间上提供多处支撑点使装配更简洁方便;另一方面可使电器件的装配位置分散开来,实现紧固的同时,缓冲路面带来的冲击,防止电器件磨损。
进一步的,第二纵梁13包括相互平行且设为对称的两根,任一根第二纵梁13的整体大致成n状,包括:与第三横梁113互成一定角度的第五连梁131、与第五连梁131相连且平行于第三纵梁112的第六连梁132、与第六连梁132相连的第七连梁133、连接在第七连梁133的中部且平行于第六连梁132的第八连梁134以及用以连接在第三横梁113和第七连梁133之间的第九连梁135.其中:第二横梁15连接第八连梁134,且保持与第三横梁113平行。
如此布置上述第二纵梁13和第二横梁15的作用是:可在车架1的后部形成大致为梯形的承载及容置空间。有效排布电器件的同时,使体积更集约,利于电动汽车的小型化。同时,多根连梁的结构组合,一方面能够在空间上提供多处支撑点使装配更简洁方便;另一方面可使电器件的装配位置分散开来,实现紧固的同时,缓冲路面带来的冲击,防止电器件磨损。
优选的,第一连梁121、第二连梁122、第三连梁123、第四连梁124、第五连梁131、第六连梁132、第七连梁133、第八连梁134以及第九连梁135由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制成。上述横梁与纵梁、连梁与连梁以及连梁与横梁的连接采用焊接、铆接并配合打胶的方式实现,用以提供高强度的支撑。
进一步的,前舱模块2用以安装电机控制器等电器件,给上述电器件提供充足的布置空间及安装支承。通过合理整齐的排布以及零构件的支承,使电机控制器在内的电器件得到了充足的散热空间以及稳定的支承。
前舱模块2包括:能够连接在车架1上,用以提供安装承载的第一副车架21;装设在车架1上用以提供安装承载的前舱组合支架22;用以给汽车前轮提供驱动力的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23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一副车架上21;以及分别装设在前舱组合支架22上的直流变压器24、充电机25、整车控制器26和第一电机控制器27。其中:直流变压器24用以将动力电池包总成4输出的高压电转化成低压电,给车上的低压电器件供电。充电机25的作用是给高压电池充电。整车控制器26的作用是控制第一电机23和第二电机的扭矩分配,使整车驱动动力达到最佳的前后分配。第一电机控制器27的作用是使动力电池包总成4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并提供电能给第一电机23,使其正常工作。
具体地,第一副车架21装设在车架1的底部,其一端紧固在第三连梁123的端部,相对的另一端紧固在底板111上。
前舱组合支架22紧固在上述两根第一纵梁12之间,其包括:多根设为平行的横管221和多根设为平行的纵管222,多根纵管222交错排布在横管221之上,横管221上设有第一金属板223,纵管222上设有第二金属板224。本实施例中,横管221设为平行的两根,且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纵管222设为平行的三根,且设置在横管221的同一侧,三根纵管222之间等距排列。
优选的,多根纵管222和多根横管221上的多处开设安装孔A。其作用是:在纵管222和横管221上设置数量众多的安装孔A,可以方便地调整各电器件的位置,当电器件的数量增减时,能够方便地调整机舱内的排布空间。
优选的,横管221为截面成矩状的高强度铝合金横管,纵管22为截面成矩状的高强度铝合金纵管,其能够提升支撑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前舱模块2在装配时,前舱模块2还包括连接在第一电机23上的第一差减28和悬置结构29。首先,可以将第一电机10和第一差减11固定连为一体,通过三个悬置结构29将第一电机10和第一差减11与第一副车架21和第一纵梁12实现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悬置结构设为三个,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机10的后部及其相对的两侧端。悬置结构29的作用是缓冲路面带来的冲击,使第一电机10能在一个较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减少电机输出扭矩的波动。
优选的,前舱模块2还包括装设在第一副车架21上的用以将经直流变压器24转化后的低压直流电进行储存的蓄电池2M和用以调节车内温度的空调压缩机2N。
进一步的,后舱模块3用以安装电机控制器等电器件,给上述电器件提供充足的布置空间及安装支承。通过合理整齐的排布以及零构件的支承,使电机控制器在内的电器件得到了充足的散热空间以及稳定的支承。
后舱模块3包括:连接在车架1上的用以提供安装承载的第二副车架31、用以给汽车后轮提供驱动力的第二电机32,以及用以将动力电池包总成4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输送给第二电机32的第二电机控制器33。
其中:第二电机32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二副车架31上。第二副车架31装设在车架1的底部,其一端紧固在第九连梁135上,相对的另一端紧固在底板111上。
本实施例中的后舱模块3在装配时,后舱模块3还包括连接在第二电机32上的第二差减34和悬置结构35.首先,可以将第二电机32和第二差减34固定连为一体,通过悬置结构35将第二电机32和第二差减34与第二副车架31和第二纵梁13实现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悬置结构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电机32的相对两侧。悬置结构35的作用是缓冲路面带来的冲击,使第一电机10能在一个较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减少电机输出扭矩的波动。
本发明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底架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上的第三纵梁和第三横梁,第三横梁与底板之间设有间隔,第三纵梁与底板之间设有间隔,第三纵梁和第三横梁首尾依次相连并围挡底板形成用以置放动力电池包总成的装配室,使四驱汽车得底盘具有充足的动力电池布置空间,并能提高动力电池的容量,从而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此外,由于横纵梁与底板之间所设的间隔可以对动力电池包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其最小离地间隙,以提升整车安全性。
第二,由于前舱模块设置第一副车架和前舱组合支架,第一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一副车架上,直流变压器、充电机、整车控制器和第一电机控制器可以装配在前舱组合支架上。可有效排布包括电机控制器在内的多个电器件,使这些电器件得到有效的安装支承以及充足的空间,使其散热效率得到了提高,并避免出现电磁干扰。
第三,由于后舱模块设置第二副车架,第二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二副车架上。布置结构合理,有效排布其上的多个电器件,使这些电器件得到有效的安装支承以及充足的空间,使其散热效率得到了提高,并避免出现电磁干扰。
第四,由于第一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一副车架上,第二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第二副车架上,进而能够缓冲路面带来的冲击,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能在一个较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减少电机输出扭矩的波动。
第五,由于电动汽车的底盘采用四驱驱动型式,通过合理布置整车控制器的位置,使其能够最高效地智能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的扭矩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机的输出能力,使汽车具有优异的加速性能,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能量使用效率,进一步节省电池能量。

Claims (8)

1.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连接在所述车架上的用以提供安装承载的第二副车架以及用以给汽车后轮提供驱动力的第二电机,其中:
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多个悬置结构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二副车架上;
所述车架包括:底架、自所述底架的一侧端延伸而设的第二纵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纵梁上的第二横梁,所述底架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三纵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二纵梁连接在所述第三横梁上;
所述第二纵梁包括相互平行且设为对称的两根,任一根第二纵梁包括:与所述第三横梁互成一定角度的第五连梁、与所述第五连梁相连且平行于所述第三纵梁的第六连梁、与所述第六连梁相连的第七连梁、连接在所述第七连梁的中部且平行于所述第六连梁的第八连梁以及用以连接在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七连梁之间的第九连梁;
所述第二副车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相对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九连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所述第二副车架上的电机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置结构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相对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差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电池包总成,所述第三纵梁和所述第三横梁首尾依次相连并围挡所述底板形成装配室,所述动力电池包总成装设在所述装配室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将所述动力电池包总成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输送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自所述底架的一侧端延伸而设的第一纵梁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上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在所述第三横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所述第三纵梁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
CN201510460767.7A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Pending CN105035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0767.7A CN105035168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0767.7A CN105035168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5168A true CN105035168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42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0767.7A Pending CN105035168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516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9708A (zh) * 2017-03-31 2017-09-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布置电动车辆动力部件的车舱和车舱组装方法
CN109436095A (zh) * 2018-12-26 2019-03-08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模块化电驱动行驶单元及多轴行驶单元
WO2019057411A1 (de) * 2017-09-20 2019-03-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Zweispuriges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elektromotorischen antriebsaggregat sowie einem achsträg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1289A (en) * 1993-01-22 1996-03-26 Nissan Motor Co., Ltd. Flo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CN202703688U (zh) * 2012-03-31 2013-01-30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车架
CN203427884U (zh) * 2013-08-19 2014-02-1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电动汽车及其底盘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1289A (en) * 1993-01-22 1996-03-26 Nissan Motor Co., Ltd. Flo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CN202703688U (zh) * 2012-03-31 2013-01-30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车架
CN203427884U (zh) * 2013-08-19 2014-02-1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电动汽车及其底盘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9708A (zh) * 2017-03-31 2017-09-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布置电动车辆动力部件的车舱和车舱组装方法
WO2019057411A1 (de) * 2017-09-20 2019-03-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Zweispuriges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elektromotorischen antriebsaggregat sowie einem achsträger
CN109436095A (zh) * 2018-12-26 2019-03-08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模块化电驱动行驶单元及多轴行驶单元
CN109436095B (zh) * 2018-12-26 2024-01-16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模块化电驱动行驶单元及多轴行驶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9941B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底盘
WO2020109498A1 (en) Chassis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CN105172890A (zh)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及其底盘结构
CN101117135A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架
CN102390438A (zh) 具有大件装载功能的地板结构
US11130525B2 (en) Rear crash safety profile
CN105035168A (zh)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后舱模块结构
CN106005014A (zh) 一种轻量化中巴车的底盘模块结构
CN105035169A (zh)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前舱模块结构
CN104494408A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轿车底盘布置结构
CN104859717A (zh) 电动轻型客车车架结构及电动轻型客车
CN210338042U (zh) 一种四轮转向电动汽车车架结构
CN204488461U (zh) 一种换电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CN211167094U (zh)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底盘车架
CN206374546U (zh) 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2099081U (zh) 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1107708U (zh) 一种可实现高效组装的高强度电动物流车车架
CN216443673U (zh) 一种纯电动车三段式车架
US10703185B2 (en) Rear crash management system (CMS)
CN112208638A (zh)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辆
CN109291996B (zh) 电动汽车的框梁及电动汽车
CN210707610U (zh) 车架及电动车辆
CN204527317U (zh) 电动轻型客车车架结构及电动轻型客车
CN202480854U (zh)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装结构总成
CN10230672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