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1509A -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1509A
CN105031509A CN201510343321.6A CN201510343321A CN105031509A CN 105031509 A CN105031509 A CN 105031509A CN 201510343321 A CN201510343321 A CN 201510343321A CN 105031509 A CN105031509 A CN 105031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ing solution
chinese medicine
self
extraction liquid
iron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33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奕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XINY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XINY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XINY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XINY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433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1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1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1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无纺布布袋、设置于无纺布布袋的发热层以及用于固定无纺布布袋的压敏胶带,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还原铁粉45-55%、活性炭10-18%、高分子吸水树脂0.1-5%、氯化钠1-7%、中药提取液25-38%,中药提取液中的中药由臭梧桐、豨签草、落地生根、莪术、独活和细辛组成。通过热疗、中药治疗相结合,为对风湿疼痛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风湿疼痛、膝关节损伤等所致的炎症、病痛具有理疗和治疗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敷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痛,其病症属麻痹症一类,症见有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热敷贴,又称发热贴,自从90年代从日本引进到国内后,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发热贴已经在国内得到相当大的普及应用,发热贴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发热贴一般由原料层,明胶层和无纺布袋组成。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无纺布袋是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的。它还得有一个不透气的外袋。在使用时,去掉外袋,让内袋即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放热的时间和温度就是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进行控制的。如果透氧太快,热量一下子就放掉了,而且还有可能烫伤皮肤。如果透氧太慢,就没有什么温度了,所以控制发热贴的发热温度和发热时间是关键。发热贴的治病原理如下:人体各部分都存在局部的微循环系统,为机体的各部份输运营养,排出体内垃圾。中医理论强调“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即当人体经常受寒气侵袭,局部的微循环系统发生阻滞时,使相应机体既得不到营养,又无法排出废物,就会产生痛疼,进而引起病变。而发热贴的持续放热可以促进人体微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消除疼痛,治疗疾病。
既然发热贴可以影响人体微循环,而风湿痛也是关于血液循环的,可以利用此原理,将发热贴和能治疗风湿疼痛的中药进行结合,形成一种发热持久均匀、治疗风湿疼痛效果好的热敷贴,将会大大造福风湿疼痛患者,但目前尚无这样的热敷帖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发热持久均匀、治疗效果好的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包括无纺布布袋、设置于无纺布布袋的发热层以及用于固定无纺布布袋的压敏胶带,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45-55%
活性炭10-18%
高分子吸水树脂0.1-5%
氯化钠1-7%
中药提取液25-38%,
其中,中药提取液中的中药由臭梧桐、豨签草、落地生根、莪术、独活和细辛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45-55%
活性炭10-18%
高分子吸水树脂0.1-5%
氯化钠1-7%
中药提取液25-38%,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15-25%
豨签草提取液15-25%
落地生根提取液15-25%
莪术提取液15-25%
独活提取液10-20%
细辛提取液1-10%。
优选的,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0-55%
活性炭14-18%
高分子吸水树脂1-5%
氯化钠3-7%
中药提取液32-38%,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20-25%
豨签草提取液20-25%
落地生根提取液20-25%
莪术提取液20-25%
独活提取液15-20%
细辛提取液5-10%。
另一优选的,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0-55%
活性炭10-14%
高分子吸水树脂0.1-1%
氯化钠1-3%
中药提取液32-38%%,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15-20%
豨签草提取液15-20%
落地生根提取液15-20%
莪术提取液15-20%
独活提取液10-15%
细辛提取液1-5%。
更为优选的,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0%
活性炭14%
高分子吸水树脂1%
氯化钠3%
中药提取液32%,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20%
豨签草提取液20%
落地生根提取液20%
莪术提取液20%
独活提取液15%
细辛提取液5%。
所述还原铁粉为重量比为1:5-1:10的纳米级还原铁粉和微米级还原铁粉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50-200纳米,所述微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10-100微米。本发明利用纳米级还原铁粉的小质量和高表面能,使得纳米级还原铁粉附着在微米级还原铁粉表面,形成核\壳层的复合结构;没有附着在微米级还原铁粉的纳米级还原铁粉将填充到发热层的各种间隙,表现出纳米材料的各种性能优点。本发明采用纳米级还原铁粉和微米级还原铁粉的混合物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可以使整个热疗过程中发热更加均匀。
所述活性炭为重量比为1:4-1:8的纳米级活性炭和微米级活性炭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100-300纳米,所述微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50-150微米。
本发明利用纳米级活性炭的小质量和高表面能,使得纳米级活性炭附着在微米级活性炭表面,形成核\壳层的复合结构;没有附着在微米级活性炭的纳米级活性炭将填充到发热层的各种间隙,表现出纳米材料的各种性能优点。本发明采用纳米级活性炭和微米级活性炭的混合物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可以使整个热疗过程中发热更加均匀。
臭梧桐提取液由80目臭梧桐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豨签草提取液由80目豨签草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落地生根提取液由80目落地生根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莪术提取液由80目莪术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独活提取液由80目独活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细辛提取液由80目细辛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称量:称量配方量的还原铁粉、活性炭、高分子吸水树脂、氯化钠、中药提取液;
步骤B、准备:将步骤A称量好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加入到中药提取液中充分溶胀得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将活性炭加入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将还原铁粉、氯化钠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C、配制: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发热层;
步骤D、组装,将发热层装入无纺布布袋,固定压敏胶带,将固定好压敏胶带的无纺布布袋装入密封袋保存,即得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
从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至入密封袋保存整个过程控制在10min以内。
高分子吸水树脂具有亲水基团、能大量吸收水分而溶胀又能保持住水分不外流的合成树脂,可采用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类、接枝丙烯酰胺、高取代度交联羧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交联型羟乙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本发明优选交联型羟乙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本发明使用高分子吸水树脂既可使本发明成膏状,又有利于热量和中药药效的缓慢释放,延长了发热时间和药效。
臭梧桐:味辛、苦,性寒,归肝经,有祛风湿,降压的功效,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
豨签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肾经。可以祛除风湿、强健筋骨、清热解毒,可用于乳腺炎、风寒泄泻、反胃呕吐等症。
落地生根,学名:Bryophyllumpinnatum(Lam.)Oken),多年生草本,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拔毒生肌。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1)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2)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3)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痛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细辛,味辛,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本发明中药提取液中的中药相互配合,发挥协同作用,疏通血液循环,对风湿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选用特定粒径的还原铁粉和活性炭,相互配合,保证发热速度的均匀性和持久性。
本发明的活性炭,还原铁粉,水和氯化钠和空气中的氧气组成一个原电池放电,然后由于没有正负极,电子无法分正负电子导出,直接形成短路,从而产生热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热疗、中药治疗相结合,为对风湿疼痛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组方合理、科学,热疗是通过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产生热能量,有效使局部毛细血管的迅速扩张,打通血脉堵塞,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内氧含量增加,肌体代谢率加快,温经通络,驱风散寒,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痛;产品自然释放热能量,促进药物的活性渗透,药物直接深入至病灶,对病患处进行持续性起效,使产品充分发挥了热疗和药疗的效应。在热疗和药疗的作用下,局部毛细血管迅速扩张,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内氧含量的增加,机体代谢率也随之加快,药物随着热能量的加大而深入渗透,使患处组织逐渐变得松弛而舒适,疲劳减轻;也使局部炎症加快吸收,肌体内的废物加快排除,使全身的经络血脉随之畅通,使已出现的组织肿涨、疼痛等症状快速消退,从而达到消炎、消肿及止痛的治疗效果。同时热能量促进细胞内催化反应,加快细胞內能量源细胞分子的再生,促使组织再生,使病患组织迅速修复。本发明通过热疗、药疗相结合,对风湿疼痛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还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风湿疼痛、膝关节损伤等所致的炎症、病痛具有理疗和治疗的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包括无纺布布袋、设置于无纺布布袋的发热层以及用于固定无纺布布袋的压敏胶带,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45%
活性炭10%
高分子吸水树脂5%
氯化钠2%
中药提取液38%,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15%
豨签草提取液15%
落地生根提取液25%
莪术提取液25%
独活提取液10%
细辛提取液10%。
所述还原铁粉为重量比为1:5的纳米级还原铁粉和微米级还原铁粉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50纳米,所述微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10微米。
所述活性炭为重量比为1:4的纳米级活性炭和微米级活性炭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100纳米,所述微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50微米。
臭梧桐提取液由80目臭梧桐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豨签草提取液由80目豨签草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落地生根提取液由80目落地生根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莪术提取液由80目莪术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独活提取液由80目独活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细辛提取液由80目细辛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称量:称量配方量的还原铁粉、活性炭、高分子吸水树脂、氯化钠、中药提取液;
步骤B、准备:将步骤A称量好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加入到中药提取液中充分溶胀得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将活性炭加入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将还原铁粉、氯化钠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C、配制: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发热层;
步骤D、组装,将发热层装入无纺布布袋,固定压敏胶带,将固定好压敏胶带的无纺布布袋装入密封袋保存,即得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
实施例2。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包括无纺布布袋、设置于无纺布布袋的发热层以及用于固定无纺布布袋的压敏胶带,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0%
活性炭12%
高分子吸水树脂3%
氯化钠5%
中药提取液30%,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18%
豨签草提取液22%
落地生根提取液22%
莪术提取液18%
独活提取液12%
细辛提取液8%。
所述还原铁粉为重量比为1:9的纳米级还原铁粉和微米级还原铁粉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150纳米,所述微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70微米。
所述活性炭为重量比为1:5的纳米级活性炭和微米级活性炭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220纳米,所述微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100微米。
臭梧桐提取液由80目臭梧桐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豨签草提取液由80目豨签草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落地生根提取液由80目落地生根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莪术提取液由80目莪术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独活提取液由80目独活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细辛提取液由80目细辛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称量:称量配方量的还原铁粉、活性炭、高分子吸水树脂、氯化钠、中药提取液;
步骤B、准备:将步骤A称量好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加入到中药提取液中充分溶胀得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将活性炭加入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将还原铁粉、氯化钠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C、配制: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发热层;
步骤D、组装,将发热层装入无纺布布袋,固定压敏胶带,将固定好压敏胶带的无纺布布袋装入密封袋保存,即得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
实施例3。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包括无纺布布袋、设置于无纺布布袋的发热层以及用于固定无纺布布袋的压敏胶带,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0%
活性炭14%
高分子吸水树脂1%
氯化钠3%
中药提取液32%,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20%
豨签草提取液20%
落地生根提取液20%
莪术提取液20%
独活提取液15%
细辛提取液5%。
所述还原铁粉为重量比为1:8的纳米级还原铁粉和微米级还原铁粉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100纳米,所述微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80微米。
所述活性炭为重量比为1:6的纳米级活性炭和微米级活性炭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150纳米,所述微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120微米。
臭梧桐提取液由80目臭梧桐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豨签草提取液由80目豨签草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落地生根提取液由80目落地生根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莪术提取液由80目莪术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独活提取液由80目独活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细辛提取液由80目细辛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称量:称量配方量的还原铁粉、活性炭、高分子吸水树脂、氯化钠、中药提取液;
步骤B、准备:将步骤A称量好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加入到中药提取液中充分溶胀得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将活性炭加入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将还原铁粉、氯化钠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C、配制: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发热层;
步骤D、组装,将发热层装入无纺布布袋,固定压敏胶带,将固定好压敏胶带的无纺布布袋装入密封袋保存,即得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
实施例4。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包括无纺布布袋、设置于无纺布布袋的发热层以及用于固定无纺布布袋的压敏胶带,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5%
活性炭15%
高分子吸水树脂1%
氯化钠4%
中药提取液25%,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25%
豨签草提取液25%
落地生根提取液15%
莪术提取液15%
独活提取液18%
细辛提取液2%。
所述还原铁粉为重量比为1:10的纳米级还原铁粉和微米级还原铁粉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200纳米,所述微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100微米。
所述活性炭为重量比为1:8的纳米级活性炭和微米级活性炭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300纳米,所述微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150微米。
臭梧桐提取液由80目臭梧桐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豨签草提取液由80目豨签草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落地生根提取液由80目落地生根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莪术提取液由80目莪术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独活提取液由80目独活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细辛提取液由80目细辛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称量:称量配方量的还原铁粉、活性炭、高分子吸水树脂、氯化钠、中药提取液;
步骤B、准备:将步骤A称量好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加入到中药提取液中充分溶胀得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将活性炭加入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将还原铁粉、氯化钠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C、配制: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发热层;
步骤D、组装,将发热层装入无纺布布袋,固定压敏胶带,将固定好压敏胶带的无纺布布袋装入密封袋保存,即得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
应用本发明制得的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风湿疼痛、膝关节损伤等门诊常见痛症共200例患者,具体效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材料200例,男90例,女110例;年龄30-65岁,平均41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4.1年。其中风湿疼痛80、风湿性关节炎40、腰腿痛10、颈椎病10、腰肌劳损10、腰椎间盘突出10、肩周炎10、骨质增生10、坐骨神经痛10、膝关节损伤10。
上述200例采用本发明制得的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称之为热敷贴治疗组,另选择确诊为风湿疼痛者30例,采用红外线治疗,称之为红外线治疗对照组。
热敷贴治疗组:采用局部直接治疗法。取本发明制得的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一包,沿缺口用力撕开密封包装袋,取出热敷贴,然后撕掉此热敷贴两端的保护纸,露出压敏胶带,对准治疗部位,顺手将压敏胶带紧贴皮肤并压紧即可。一般嘱患者晚上冲凉后洗净患处并擦干水分后使用此热敷贴,每次20-30分钟,每天2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红外线治疗对照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0-65岁,平均389岁,病程1月至13年。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风湿疼痛。红外线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灯,输出功率250瓦,照射痛区20min,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3.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包,采用x2检验。
二、临床评价标准
显效:疼痛及压痛显着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疼痛及压痛减轻,功能活动稍受限;无效:症状和体征、功能活动无改善。
三、临床试验结果
200例热敷贴治疗患者和30例红外线治患者经2-3个疗程治疗,疗效详见下表。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病人经临床观察均未见局部烫伤、水肿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发生。
四、临床试验效果分析
由上表可见,本次观察热敷贴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0%。
临床验证表明,该产品使用环保制剂,在空气中自行发热,热力持久,发热温度为46-58摄氏度,发热时间为8-36小时,疗效较长。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包括无纺布布袋、设置于无纺布布袋的发热层以及用于固定无纺布布袋的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45-55%
活性炭10-18%
高分子吸水树脂0.1-5%
氯化钠1-7%
中药提取液25-38%,
其中,中药提取液中的中药由臭梧桐、豨签草、落地生根、莪术、独活和细辛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45-55%
活性炭10-18%
高分子吸水树脂0.1-5%
氯化钠1-7%
中药提取液25-38%,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15-25%
豨签草提取液15-25%
落地生根提取液15-25%
莪术提取液15-25%
独活提取液10-20%
细辛提取液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0-55%
活性炭14-18%
高分子吸水树脂1-5%
氯化钠3-7%
中药提取液32-38%,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20-25%
豨签草提取液20-25%
落地生根提取液20-25%
莪术提取液20-25%
独活提取液15-20%
细辛提取液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0-55%
活性炭10-14%
高分子吸水树脂0.1-1%
氯化钠1-3%
中药提取液32-38%,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15-20%
豨签草提取液15-20%
落地生根提取液15-20%
莪术提取液15-20%
独活提取液10-15%
细辛提取液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还原铁粉50%
活性炭14%
高分子吸水树脂1%
氯化钠3%
中药提取液32%,
其中,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液组成:
臭梧桐提取液20%
豨签草提取液20%
落地生根提取液20%
莪术提取液20%
独活提取液15%
细辛提取液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铁粉为重量比为1:5-1:10的纳米级还原铁粉和微米级还原铁粉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50-200纳米,所述微米级还原铁粉的粒径为10-1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为重量比为1:4-1:8的纳米级活性炭和微米级活性炭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100-300纳米,所述微米级活性炭的粒径为50-15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其特征在于:臭梧桐提取液由臭梧桐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豨签草提取液由豨签草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落地生根提取液由落地生根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莪术提取液由莪术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独活提取液由独活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细辛提取液由细辛粉末和100℃热水经1:5比例混合浸泡12小时后用80目筛网过滤而得。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称量:称量配方量的还原铁粉、活性炭、高分子吸水树脂、氯化钠、中药提取液;
步骤B、准备:将步骤A称量好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加入到中药提取液中充分溶胀得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将活性炭加入到中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胀体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将还原铁粉、氯化钠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C、配制: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发热层;
步骤D、组装,将发热层装入无纺布布袋,固定压敏胶带,将固定好压敏胶带的无纺布布袋装入密封袋保存,即得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
CN201510343321.6A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031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3321.6A CN105031509A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3321.6A CN105031509A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1509A true CN105031509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38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3321.6A Pending CN105031509A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150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0543A (zh) * 2018-05-25 2018-10-19 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4725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热敷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27643A (zh) * 2021-10-19 2021-12-24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自热型通络止痛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730A (zh) * 2011-10-16 2012-03-14 广东养美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自热式中药贴膏剂
CN102600004A (zh) * 2011-01-25 2012-07-25 张兵 自发热贴膏
CN102871790A (zh) * 2012-10-09 2013-01-16 河南核信恒达实业有限公司 草本暖贴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27532A (zh) * 2014-06-27 2014-09-10 亳州正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热敷贴
CN104546802A (zh) * 2013-10-21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自发热中药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0004A (zh) * 2011-01-25 2012-07-25 张兵 自发热贴膏
CN102370730A (zh) * 2011-10-16 2012-03-14 广东养美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自热式中药贴膏剂
CN102871790A (zh) * 2012-10-09 2013-01-16 河南核信恒达实业有限公司 草本暖贴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46802A (zh) * 2013-10-21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自发热中药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532A (zh) * 2014-06-27 2014-09-10 亳州正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热敷贴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序安: "神奇的自发热敷贴", 《走向世界》 *
黄解元: "温热贴治疗中重度风湿性关节痛_颈椎痛的临床评价", 《当代医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0543A (zh) * 2018-05-25 2018-10-19 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4725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热敷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27643A (zh) * 2021-10-19 2021-12-24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自热型通络止痛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6796A (zh) 一种软组织修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70078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外用药颈椎膏
CN104873323A (zh) 一种软组织疼痛医用磁疗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509A (zh) 一种自热型风湿疼痛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8188B (zh) 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膏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24032A (zh) 一种自发热穴位贴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
CN101569738B (zh) 一种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乳房肿块、关节积液、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895434B (zh)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
CN107375845A (zh)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外用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52804A (zh) 一种治疗跖疣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26234A (zh) 一种自热型医用磁疗红外温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6832A (zh) 治疗风寒腰痛的中药凝胶膏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0543A (zh) 一种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1670A (zh) 一种治疗咳嗽、跌打损伤、妇科炎症及腹泻的外敷膏
CN104857134A (zh) 一种自热型前列腺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860A (zh) 一种自热型妇炎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41624A (zh) 一种抗骨增生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799A (zh) 一种治疗脑梗塞的中药制剂
CN104857457B (zh) 一种自热型胃炎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178A (zh) 一种自热型乳腺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3419A (zh) 一种用于治疗乙肝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921865A (zh) 一种自热型降压医用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275625C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风湿关节痛的膏药
CN103417609B (zh) 一种治疗烫火伤的中药膏
CN100388946C (zh)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