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7945B -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7945B
CN105027945B CN201510528569.XA CN201510528569A CN105027945B CN 105027945 B CN105027945 B CN 105027945B CN 201510528569 A CN201510528569 A CN 201510528569A CN 105027945 B CN105027945 B CN 105027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aragus
root
fertilizer
water
m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85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7945A (zh
Inventor
厉广辉
李书华
于继庆
李霞
李保华
李芳�
包艳存
牟萌
郑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f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f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f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f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5285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7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27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7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9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2Apparatus for sowing fertiliser; Fertiliser dri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包括育苗、建设防雨棚、种植前准备、大田定植、诱导限根栽培、采笋、病害防治步骤。所述的诱导限根栽培步骤包括铺设输水管:使肥水均施在深30~60 cm,宽60~80 cm的土层;包括精确水分管理:30 cm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在采笋期维持在55~65%,在营养生长期维持在65~75%;还包括配方施肥:根据芦笋各生长阶段的需肥量精确施肥。采用本发明,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 cm土层内,避免了伤根;与现有技术相比,根系主要分布的土层下降了15~20 cm,节水70~80%,节肥50~55%,化学药剂用量减少60~70%,芦笋增产25~35%。

Description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笋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高档蔬菜,一次定植,可连续采收10~15年,种植经济效益较高。我国大陆栽培芦笋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芦笋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芦笋属于须根系,根系的分布呈水平向发展,横向生长可达2 m,但主要分布在15~40 cm土层内。根系主要由贮藏根和吸收根组成,贮藏根主要作用是储存养分,供芦笋早期嫩茎生长,吸收根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养分和水分。芦笋栽培中需要追肥、培垄,易将贮藏根切断,一旦切断就没有再生能力,使养分贮存库减少,降低了秋季养分的积累贮藏量,造成以后3年芦笋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芦笋需肥量较大,施肥水平与时期对芦笋生长、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潍坊农科院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 kg芦笋嫩茎需消耗纯N、P2O5、K2O分别为23.1 kg、16.1kg 、20.8 kg。有研究表明,施氮量在0~360 kg·hm-2,芦笋的产量和一级笋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磷量在0~80 kg·hm-2,芦笋产量、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标呈增加趋势;施钾量在0~430 kg·hm-2,芦笋的产量与抗病性逐渐增加。50%和6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可作为适宜芦笋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下限值和上限值。在高温、高湿、多雨季节,植株易感染茎枯病等病害,生产中每隔一周左右喷施一次农药,雨后还需补喷一次。
我国芦笋栽培历史较短,栽培技术还较落后,为达到高产目标而过量施用化肥现象突出,主要采用畦灌浇水,造成肥、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导致根系横向扩展,过多的积聚在上层土壤,吸收能力下降;施肥、培土时易伤根,造成贮藏库减少和营养的流失;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导致芦笋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病虫害严重。
可见,迫切需要改变芦笋生产中这种粗放的肥水管理模式,提高产量和肥水利用效率。植物根系有趋水性和趋肥性,利用肥水定位管理,可诱导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优化根系功能。因此,本发明利用肥水一体深施技术,实现肥水主要在芦笋根系周围深施,限制根系的横向生长,诱导向下伸展,可大大减少肥水用量,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减轻因追肥、培垄造成的伤根危害,实现芦笋高产、优质及肥水高效利用。
芦笋传统栽培模式具有以下缺陷:(1)芦笋根系空间分布较浅、横向生长面积广,生产中存在易伤根减产;(2)土壤孔隙度小;(3)肥水过度施用;(4)病虫害严重,农药施用量大;(5)经济效益不高,劳动力用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使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cm土层内,同时,缩小芦笋根系横向生长范围;
2、使30~60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提高6~10%;
3、增产25~35%,提高同化物贮存库的容量,减少植株养分损失;
4、减少肥水的无效损失,节水70~80%,节肥50~55%;
5、减少化学药剂用量,降低农业环境污染;
6、种植芦笋的经济效益提高40~60%,节约劳动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包括育苗、建设防雨棚、种植前准备、大田定植、诱导限根栽培、采笋、病害防治步骤。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诱导限根栽培步骤包括铺设输水管:肥水均施在深30~60 cm,宽60~80 cm的土层。
所述的诱导限根栽培步骤还包括精确水分管理:30 cm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在采笋期维持在55~65%,在营养生长期维持在65~75%。
所述的诱导限根栽培步骤还包括机械增氧和配方施肥;
所述的机械增氧:灌溉时通过气泵向灌溉水中机械增氧;
所述的配方施肥:所用的肥料均为水溶性冲施肥,随灌溉冲施;
3月下旬:施用复合肥1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17%、17%、17%;
5月上旬:施用复合肥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17%、17%、17%;
6月上旬:施用复合肥15 kg/亩和中量肥1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所述中量肥中Ca、Mg的质量含量为15%、5%;
8月上旬:施用复合肥20 kg/亩和中量肥2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所述中量肥中Ca、Mg的质量含量为15%、5%;
9月中旬:施用复合肥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
所述的种植前准备步骤:包括深挖定植沟和施入有机肥;
所述定植沟宽50 cm左右,深50~60 cm,沟中心间距1.2~1.3 m;
所述施入有机肥:将定植沟内深25~30 cm的耕作层和耕作层以下的底层土分别取出;按100 kg/亩腐殖酸生物有机肥与耕作层土壤混匀,回填沟底;按3000~4000kg/亩腐熟有机肥与耕作层以下的底层土混匀,填入定植沟上层。
所述的大田定植步骤:芦笋苗龄80~90 d,幼苗地上茎达3~5根,株高30~35 cm时,进行田间定植;定植株距为25~28 cm,定植穴深16~18 cm,笋苗埋根深度为16-18cm。
所述的建设防雨棚步骤:防雨棚两侧高1.5 m,中间高3 m,宽8 m,棚顶覆盖高透光率的聚乙烯塑料薄膜,棚两侧薄膜固定在离地面1.5 m。
所述的采笋步骤:芦笋嫩茎长至22~25 cm时采笋,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采笋1次;采笋一段时间,每株芦笋保留3~4条健壮母茎,进行留母茎采笋。
所述的病害防治步骤:芦笋营养生长阶段,每隔两周左右喷施一次药剂,连续施用3~4次,所用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双吉胜乳油800倍液,两种药剂轮换使用,重点喷施地面及地面以上0~80 cm高度的主茎。
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 cm土层内,较常规栽培主要根层下移15~20 cm,增产25~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 cm土层内,同时,缩小了芦笋根系横向生长范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根系主要分布的土层下降了15~20 cm;通过水肥诱导限根,优化了芦笋根系的空间分布;
2、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30~6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了6~10%,提高了30~6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通过使用腐殖酸生物有机肥,促进下层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土壤具备良好的通透性,利于下层根系呼吸;
3、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芦笋增产25~35%;避免了农事操作中的伤根,保证了同化物贮存库的容量,减少了植株养分损失;
4、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明显减少肥水的无效损失,节水70~80%,节肥50~55%;肥水一体深施于30 cm土层,根据芦笋生长动态进行肥水精确管理,肥水供应与芦笋需求相吻合;
5、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化学药剂用量减少60~70%;采用避雨栽培,人工调控土壤水分,减少了病菌传播途径,减轻了芦笋植株茎枯病等病害发生程度;
6、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种植芦笋的经济效益提高40~60%;简化了田间管理过程,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农业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步骤一、育苗
3月上旬,进行小拱棚育苗,选用‘硕丰’、‘冠军’等高产优质品种。
步骤二、建设防雨棚
按地势走向建造芦笋田防雨棚,棚结构材料为不锈钢管,棚两侧高1.5 m,中间高3m,宽8 m,棚顶覆盖高透光率的聚乙烯塑料薄膜,棚两侧薄膜固定在离地面1.5 m,便于棚内通风降温。
避雨栽培可人工调控土壤水分的分布,避免夏季雨后高温高湿环境,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减轻芦笋病害的发生。
步骤三、种植前准备
a.深挖定植沟
芦笋定植前要深耕耙平,定植前1周,根据地形走势挖好定植沟,沟宽50 cm左右,深50~60 cm,比常规栽培定植沟深15~20 cm,沟中心间距1.2~1.3 m。
施入有机肥
将定植沟内深25~30 cm的耕作层和耕作层以下的底层土分别取出;
按100 kg/亩腐殖酸生物有机肥与耕作层土壤混匀,回填沟底;
按3000~4000kg/亩腐熟有机肥与耕作层以下的底层土混匀,填入定植沟上层;
灌水沉实;
通过使用腐殖酸生物有机肥,提高3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下层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土壤孔隙度增加6%~10%,具备良好的通透性,利于下层根系呼吸芦笋根系呼吸及下扎。
步骤四、大田定植
6月上旬,苗龄80~90 d,幼苗地上茎达3~5根,株高30~35 cm时,进行田间定植;
选生长一致的芦笋健壮幼苗,于定植沟中心线,按株距25~28 cm定植;
定植时,使芦笋幼苗最先抽出的地上茎生长方向与定植行的方向一致;随挖穴随栽植,穴直径8~10 cm,深16~18 cm;
定植后覆土7~8 cm并按实,做到深栽浅埋,栽后及时浇水。
随着笋苗的生长,分多次取土填沟,逐渐将定植沟填平,使笋苗埋根深度为16-18cm;较传统栽培方法,笋苗埋根深度增加5 cm左右,芦笋种植密度增加8~24%。
步骤五、诱导限根栽培
采用水肥一体深施进行诱导限根栽培:
a. 铺设输水管
在芦笋定植行两侧各铺设1条输水管,输水管距离定植行中心线15~30 cm;
输水管规格为外径16 mm,壁厚1.0 mm;输水管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间距与芦笋株距一致,每个出水口连接有一个长30 cm的滴箭插杆,采用膜片式稳流滴头,垂直插入深30 cm的土层;
灌溉时,使肥水均施在深30~60 cm,宽60~80 cm的土层,可实现肥水定位分布,诱导根系向下生长,限制横向扩展。
精确水分管理
根据各时期芦笋的需水规律进行水分精确管理。
采笋期30 cm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55~65%,停采后的营养生长期维持在65~75%,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动态测定含水量,下降到设定的下限值时进行灌溉;
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避免水分渗漏,减少肥料养分向深层淋溶损失,维持芦笋深层根系较高的活性;较传统栽培,节水70~80%。
配方施肥
根据芦笋的需肥量及各时期养分需求规律,全年施肥5次,均为水溶性冲施肥,随灌溉冲施,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3月下旬:施用复合肥1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17%、17%、17%;
5月上旬:施用复合肥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17%、17%、17%;
6月上旬:施用复合肥15 kg/亩和中量肥1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所述中量肥中Ca、Mg的质量含量为15%、5%;
8月上旬:施用复合肥20 kg/亩和中量肥2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所述中量肥中Ca、Mg的质量含量为15%、5%;
9月中旬:施用复合肥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
较传统栽培,节肥50~55%。
机械增氧
水肥深施诱导根系下移,深层土壤的含氧量较低,灌溉时通过气泵向灌溉水中机械增氧,利于下层根系呼吸,增加根系活性。
较传统栽培,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 cm土层内,主要分布土层下降了15~20cm。
步骤六、采笋
定植后第2年的4月上旬即可采笋;
芦笋嫩茎长至22~25 cm达到商品要求,可进行采收,用采笋刀将符合要求的嫩茎沿地面割下,放入采笋箱内,防止失水老化、变质,切面要平,避免损失鳞茎盘,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采笋1次;
6月初停止采笋,开始留母茎,每株芦笋留3~4条健壮母茎,20天后,进行留母茎采笋, 50~60 d后停止采收;
进入当年的营养生长阶段,增加根株中同化物的贮存量,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较传统栽培,增产25~35%。
步骤七、病害防治
芦笋营养生长阶段,每隔两周左右喷施一次药剂防治病害,连续防治3~4次,所用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双吉胜乳油800倍液,为防止病菌对药剂产生适应性,要轮换使用,重点喷施地面及地面以上0~80 cm高度的主茎,其次为上部枝叶。
由于采用避雨和肥水诱导限根栽培,芦笋病害较轻,农药用量较传统栽培,减少60~70%。
立冬前后,土壤未冻结前,施用一次越冬水,保证芦笋根系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季清园,按步骤五至步骤七的方法进行下一年栽培。
经试验,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肥水一体深施,诱导根系下扎,芦笋根系垂直下移了15~20 cm,主要分布在30~60 cm土层,限制横向扩展,优化了根系空间分布。
2、30~6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增加6~10%。根系主要分布土层有良好的通透性,同时,对灌溉水机械加氧,利于下层根系呼吸。
3、肥水高效利用。肥水一体深施,减少无效损失,根据芦笋生长动态进行肥水精确管理,节水70~80%,节肥50~55%。
4、化学农药用量减少60~70%。采用避雨栽培,阻断了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芦笋茎枯病等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减轻环境污染。
5、增产25~35%。根系下移避免了芦笋生产中的伤根,减少了植株养分损失,肥水供给与需求基本一致,光合同化物大量积累。
6、经济效益提高40~60%。芦笋水肥诱导限根栽培,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量,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总之,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种植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层可垂直下移15~20 cm,可降低生产中因伤根导致的减产,增产25~35%;节水、节肥、节药;田间管理过程简单,节约劳力成本;农业环境污染低;种植芦笋的经济效益提高40~60%。整个栽培环节实用性强,易掌握、好推广,对创新芦笋栽培方式、减轻农业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建设防雨棚、种植前准备、大田定植、诱导限根栽培、采笋、病害防治步骤;
所述的建设防雨棚步骤:防雨棚两侧高1.5 m,中间高3 m,宽8 m,棚顶覆盖高透光率的聚乙烯塑料薄膜,棚两侧薄膜固定在离地面1.5 m;
所述的种植前准备步骤包括深挖定植沟:所述定植沟宽50 cm左右,深50~60 cm,沟中心间距1.2~1.3 m;
所述的种植前准备步骤还包括施入有机肥:将定植沟内深25~30 cm的耕作层和耕作层以下的底层土分别取出;按100 kg/亩腐殖酸生物有机肥与耕作层土壤混匀,回填沟底;按3000~4000kg/亩腐熟有机肥与耕作层以下的底层土混匀,填入定植沟上层;
所述的大田定植步骤:芦笋苗龄80~90 d,幼苗地上茎达3~5根,株高30~35 cm时,进行田间定植;定植株距为25~28 cm,定植穴深16~18 cm,笋苗埋根深度为16-18cm;
所述的诱导限根栽培步骤包括铺设输水管:肥水均施在深30~60 cm,宽60~80 cm的土层;
所述的诱导限根栽培步骤还包括精确水分管理:30 cm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在采笋期维持在55~65%,在营养生长期维持在65~75%;
所述的诱导限根栽培步骤还包括机械增氧和配方施肥;
所述的机械增氧:灌溉时通过气泵向灌溉水中机械增氧;
所述的配方施肥:
3月下旬:施用复合肥1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17%、17%、17%;
5月上旬:施用复合肥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17%、17%、17%;
6月上旬:施用复合肥15 kg/亩和中量肥1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所述中量肥中Ca、Mg的质量含量为15%、5%;
8月上旬:施用复合肥20 kg/亩和中量肥2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所述中量肥中Ca、Mg的质量含量为15%、5%;
9月中旬:施用复合肥5 kg/亩,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质量含量为20%、10%、20%;
所述的采笋步骤:芦笋嫩茎长至22~25 cm时采笋,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采笋1次;每株芦笋保留3~4条健壮母茎,进行留母茎采笋;
所述的病害防治步骤:芦笋营养生长阶段,每隔两周左右喷施一次药剂,连续施用3~4次,所用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双吉胜乳油800倍液,两种药剂轮换使用,重点喷施地面及地面以上0~80 cm高度的主茎;
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 cm土层内,增产25~35%。
CN201510528569.XA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7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8569.XA CN105027945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8569.XA CN105027945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7945A CN105027945A (zh) 2015-11-11
CN105027945B true CN105027945B (zh) 2018-05-11

Family

ID=5443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856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7945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279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981B (zh) * 2015-11-17 2018-05-18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采用拱棚种植白芦笋的方法
CN105432317B (zh) * 2015-11-17 2018-05-18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白芦笋的密植高产种植方法
CN105325169B (zh) * 2015-11-17 2018-05-18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富含芦丁的白芦笋栽培方法
CN107047052A (zh) * 2017-06-20 2017-08-18 张昊 适合旱塬地区的芦笋种植方法
CN107926538A (zh) * 2017-11-07 2018-04-20 霍邱县范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芦笋的栽培技术
CN109168936A (zh) * 2018-08-28 2019-01-11 衡阳市仙碧果蔬专业合作社 一种专用于葡萄和芦笋套种的避雨栽培方法
CN114391462B (zh) * 2022-01-24 2023-01-10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一种芦笋水分高效利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91422A1 (fr) * 1985-12-13 1987-06-19 Gabillet Jacques Installation de traitement du sol, notamment de cultures, par injection d'eau au moyen d'un reseau enterre
CN104381007A (zh) * 2014-10-30 2015-03-04 黄德元 一种皖南地区芦笋的种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7945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7945B (zh)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CN105660285B (zh) 一种核桃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CN103988770B (zh) 温室内番茄的无土栽培方法
CN102227996B (zh) 一种猕猴桃和茶树立体种植方法
CN102948354A (zh) 坡地栽植果树的方法
CN104396555A (zh) 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4996153A (zh) 一种紫玉淮山的种植方法
CN105340549A (zh) 一种金乡大蒜高产栽培方法
CN105917945A (zh) 一种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
CN103210783A (zh) 山药的种植方法
CN102893786B (zh) 一种草莓菱角水旱轮作栽培方法
CN109197460A (zh) 一种北方薯区平原地鲜食甘薯“四改一增”高效栽培方法
CN103988702A (zh) 一种茶苗黑膜覆盖栽培方法
CN110301318A (zh) 富硒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9076910A (zh) 一种覆盖地膜的魔芋高产栽培方法
CN107306659A (zh) 黄河三角洲重度氯化盐粘土盐碱地棉花油葵玉米间套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
CN104686156B (zh) 一种富硒茶叶的套种方法
CN107135756A (zh) 防控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配套措施与方法
CN103907457B (zh) 山药简便式栽培技术
CN103749241B (zh)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CN105009914A (zh) 一种紫玉淮山的种植方法
CN105165511A (zh) 一种盐碱特困地灌木树种规模化造林方法
CN102792831B (zh) 红豆杉高效快繁技术
CN107318789A (zh) 一种烟蚜茧蜂的田间快速繁殖方法
CN104686158B (zh) 一种山坡林地改良高产套种富硒油茶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