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9241B -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 Google Patents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9241B
CN103749241B CN201410030932.0A CN201410030932A CN103749241B CN 103749241 B CN103749241 B CN 103749241B CN 201410030932 A CN201410030932 A CN 201410030932A CN 103749241 B CN103749241 B CN 103749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berry
seedling
desert
shrubs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09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9241A (zh
Inventor
宁虎森
罗青红
吉小敏
陈启民
王学民
孙惠瑛
孙天罡
褚玲
刘吉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FFOREST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FFOREST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FFOREST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FFOREST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
Priority to CN2014100309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9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9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9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9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92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沙区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方法,该方法是由种植地选择、种植时间、种植方法、水肥控制、嫩叶采摘、疏枝疏叶、刈割等步骤完成。采用配套的人工水肥控制管理措施,提高沙地灌木桑的生长速度,同步实现挡风阻沙和产品深加工的需求,弥补沙地灌木桑种植中重经济收益轻生态功能造成的植株开发利用率不高,本发明将沙地灌木桑的种植范围从生境条件较好的半干旱、半湿润区扩大至干旱沙区生境条件较差的荒漠-绿洲过渡带种植发展,充分利用沙地灌木桑对逆境适应力强、生态效益见效快的特性,在干旱沙区进行种植,其种植方法简单、管理容易、成活率高、生长旺盛、生态防护效益好,经济收益可观,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Description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旱沙区荒漠绿洲过渡带人工植被重建技术,具体涉及生态经济兼用型沙地灌木桑在干旱沙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建设方法。
背景技术
沙地灌木桑属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inn.)落叶灌木,该树生命力极强,寿命可达30-50a;抗旱力强,在50mm降水的地区可以生存;耐贫瘠,在沙漠区、土石质山区均可种植,能耐-30℃的低温和40℃的高温;生长迅速,是速生树种,水、肥条件良好时,1年生苗平茬后可长至5m,胸径达2.5cm,一次性种植每年可收割利用;沙地灌木桑根系及其发达,属深根性强呼吸树种,其根系分布面积往往是树冠投影面积的45倍以上。
沙地灌木桑的枝叶营养丰富,据测定其富含l8种氨基酸,粗蛋白含量18%-36%(紫花苜蓿15%-20%),粗脂肪5.4%(紫花苜蓿3.5%),钙含量达2.1%-2.6%(紫花苜蓿0.3%),正因沙地灌木桑具有比“饲料之王”的紫花苜蓿更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因此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产量,一直以来,人们常选择在土壤较肥沃、立地环境较好的土地上种植。而在生态较脆弱、立地条件较差的环境中种植,追求生态保护功能的同时兼顾经济收益的做法尚无先例。
本发明利用沙地灌木桑生命力强且速生,种植管理简单,生态效益见效快,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在干旱沙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立地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种植,栽植时用多功能栽苗机开沟、撒苗、填土、压实,采用滴灌设施控制灌水施肥;种植第二年起,夏季进行疏枝疏叶,将幼叶制茶,枝和老叶加工成饲料,霜降后,全部刈割,待来年重新萌发。从幼苗种植到生态防护功能的发挥,经济效益的实现仅用了两年,而且是一次种植年年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该方法包含种植地选择、机械开沟、机械种植、机械覆土、控制灌水与施肥、疏枝疏叶、刈割等步骤。利用沙地灌木桑具有逆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枝叶茂密且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开发沙地灌木桑的生态防护与经济效益潜能,改变目前干旱沙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治理中,因种植植物的经济效益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出现的种栽植轻管理,最终导致植被重建过程中生态防护效益不显著的不良后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选择枝叶营养丰富的生态经济兼用型灌木树种——沙地灌木桑,作为人工植被重建的植物材料;
b、在干旱沙区荒漠与绿洲过渡带栽植沙地灌木桑,时间为3月-6月或9月-10月,栽苗时,在垂直于主风的方向,用多功能栽苗机凿出深30-40cm、宽20cm的栽植沟,沟间距为1m,按30-40cm的株距,将沙地灌木桑幼苗撒放入沟内扶直,将沟两侧的原土回填,并压实土面或采用穴状种植;
c、幼苗栽植完毕后,立刻沿着栽植沟的一侧铺设滴灌毛管,每株幼苗处留有一个滴灌出水孔,启动事先修建好的滴管系统,进行滴灌灌溉;
d、植被恢复第一年主要以缓苗为主,栽植初期,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并在滴灌设施中加入1-3克的生根粉,生根粉选择3-吲哚丁酸钾、ABT3号或双吉尔-GGR6号,每次灌水保证幼苗距根际20cm范围内土壤湿润,灌水周期控制在5-10d,缓苗结束后,延长灌溉周期;
e、第二年开始,沙地灌木桑幼苗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根据土壤墒情将控制灌溉周期延长至15-20d,并增施尿素和磷酸二胺肥料,单株施肥量控制在100g;
f、植物长势较大的夏季,陆续采摘幼叶,晾晒后制成保健茶,同时每隔20天进行疏枝,剔除基部较老的分枝,将其加工成动物饲料,霜降后沿地面整株刈割,嫩叶可制成药性更好的保健茶,其余部分可加工成饲料,翌年春季补水后又可重新萌发生长。
步骤a中沙地灌木桑采用栽植沟种植的株距为30-40cm,采用穴状种植,株行距为50cm×100cm。
本发明所述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干旱沙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选择生命力极强、生长迅速、种植简单且枝叶营养丰富,具有多个优质性状的生态经济兼用型灌木树种——沙地灌木桑,作为人工植被建设的植物材料,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种植:
在3月-6月或9月-10月,垂直于主风的方向,开凿深40cm、宽20cm的栽植沟,将沙地灌木桑幼苗栽种于小沟中部,回填原土并压实土面,立刻铺设滴灌毛管,启动滴管系统,进行灌溉;
种植第一年主要为缓苗期,加强水肥管理,保证幼苗成活,要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并在滴管设施中加入适量的生根粉,每次灌水保证幼苗根际20cm范围内土壤湿润即可,灌水周期控制在5-10d,至苗木生长正常后,逐渐延长灌水周期;
从种植第二年开始,沙地灌木桑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此时可将灌溉周期延长至15-20d,并增施尿素和磷酸二胺肥料,正常管理下植株当年高生长量平均可达1.5m以上,主干基部可形成3-6个分支,茎干上叶片数量也不断增多,株间距不断缩小,很快便形成一道道绿篱状沙障,可有效挡风阻沙;
在植物长势较大的夏季,可陆续采摘幼叶,晾晒后制成保健茶,并每隔20d左右进行疏枝,剪除基部部分老化的枝叶,将其加工成高蛋白、高钙饲料,霜降后沿植株基部全部刈割,嫩叶可制成药性更好的保健茶,其余部分可加工成饲料,翌年春季补水后又可重新萌发生长。
本发明所述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在干旱沙区有人工控制灌溉条件的区域,需要采用人工植被恢复法进行生态治理的的沙地,都可种植沙地桑。
在干旱沙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与沙漠前沿相比,该区域具有降雨量相对较多、风沙危害程度相对较弱的特点;与绿洲内部相比,该区域具有土壤贫瘠、保水性弱、地势不平坦等特征。因此在此区加强人工植被恢复措施对于保护绿洲,阻止沙漠向绿洲迁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该方法选择了荒漠-绿洲过渡带维护绿洲生态安全极其重要的区域,以实现生态防护和经济收益的双赢为目标进行人工植被恢复治理,不同于以往生态恢复植被建设措施中过分强调生态效益而弱视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后果的做法;
选择了生命力极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既具生态效益又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生态经济树种,作为荒漠-绿洲过渡带人工植被恢复的植物材料,该植物具有种植简单,管理容易,生态和经济效益见效快的特性;
由于沙地灌木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逆境适应性,因此避开严冬和盛夏可在多个季节进行栽植,打破了传统造林对栽植时间的限制;
采用现代多功能栽苗机代替常规人工种植,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
利用沙地灌木桑生长迅速且枝叶营养丰富的特性,在生态防护功能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延长了沙地灌木桑种植的产业链,提高了桑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共赢,这也是其它树种不可比及的。
本发明所述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生根粉为3-吲哚丁酸钾、ABT3号或双吉尔-GGR6号,其中:
3-吲哚丁酸钾:(别名:吲哚-3-丁酸钾盐、3-吲哚丁酸钾),粉剂,英文名称indole-3-butyric acid potassium plant cell cultur,化学式:C12H13KNO2,滴灌每亩地使用1-2.5克,由郑州爱派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
ABT(艾比蒂)3号生根粉:是一种高效、广谱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滴灌每亩地使用1-1.5克,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涛院士研发团队研制,由北京艾比蒂研究开发中心和各省级林科院代理销售。
双吉尔-GGR 6号生根粉(粉剂):是绿色植物生长调节,通用名为氨基酸肥料,商品名是双吉尔(GGR),滴灌每亩地使用1.5-3克,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涛院士研发团队研制,由北京艾比蒂研究开发中心和各省级林科院代理销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卓著的效果
本发明将集生态防护功能与身体保健功能、防风固沙效益与加工利用价值于一身的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沙地灌木桑,种植到干旱沙区生态环境急需保护的荒漠-绿洲过渡带中,采用生态防护与经济效益并举的种植管理方式,有效弥补了目前沙地桑种植中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其生态保护功能的局面。
本发明所述方法用于干旱沙区生态治理,因为这些区域降雨量通常小于250mm,可采用人工控制灌溉的方式来补充沙地桑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这与目前沙地灌木桑的主要种植地——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相比,其种植目的和种植方法都有所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南部荒山沙地桑种植区(东经:82°45′21.8″,北纬:44°31′44.8″)实施应用,精河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属典型大陆性气候,据监测站资料显示,精河县每年平均有大风日32天,最多年份达63d,沙暴天气最多达48d,浮尘天气最多达63d,年日照达2700h无霜期170d,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33℃,年均降雨量132mm,该沙地桑种植区土壤为风沙土,上层0-30cm土壤质地较疏松,30cm以下土壤紧实,有机质含量低,2012年-2013年,共种植沙地桑500亩,具体应用步骤:
a、选择枝叶营养丰富的生态经济兼用型灌木树种——沙地灌木桑,作为人工植被恢复的植物材料;
b、在干旱沙区荒漠与绿洲过渡带栽植沙地灌木桑,时间为3月-6月,沿等高线栽植,用多功能栽苗机凿出深30cm、宽20cm的栽植沟,沟间距为1m,按30cm的株距,将沙地灌木桑幼苗撒放入沟内扶直,将沟两侧的原土回填,并压实土面;
c、幼苗栽植完毕后,立刻沿栽植沟的一侧铺设滴灌毛管,每株幼苗处留有一个滴灌出水孔,启动事先修建好的滴管系统,进行滴灌灌溉;
d、植被恢复第一年主要以缓苗为主,栽植初期,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并在滴灌设施中加入1克/亩的3-吲哚丁酸钾,每次灌水保证幼苗距根际20cm范围内土壤湿润,灌水周期控制在5-10d,缓苗结束后,延长灌溉周期,秋末调查了苗木的当年成活率达92%;
e、第二年开始,沙地灌木桑幼苗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根据土壤墒情将控制灌溉周期延长至15-20d,并增施尿素和磷酸二胺肥料,单株施肥量控制在100g,据调查植株主干当年生长量达1.2m,基部分枝平均达5个,逐步形成了绿篱状沙障,全年挡风阻沙率达12%;
f、植物长势较大的夏季,陆续采摘幼叶,晾晒后制成保健茶,同时每隔20d进行疏枝,剔除基部部分木质化的枝条,将其加工成动物饲料,霜降后沿地面整株刈割,嫩叶可制成药性更好的保健茶,其余部分可加工成饲料,翌年春季补水后又可重新萌发生长,在夏季陆续采摘幼嫩叶片晾干制茶,其余的营养枝粉碎加工成饲料,为了保证茶叶和饲料的品质,在沙地灌木桑的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药物残留的农药,在短短的两年内,沙地桑快速生长形成了绿色沙障,有效抑制了风沙危害,同时也创造了经济价值。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精河县沙丘道班(原新疆林科院精河治沙站)(东经:44°57′,北纬:83°32′)实施应用,此地夏季高温达44℃,最低气温-35℃,年均降雨量132mm,土壤为风沙土,pH值为7.96,有机质含量2.22g/kg;
a、选择枝叶营养丰富的生态经济兼用型灌木树种——沙地灌木桑,作为人工植被恢复的植物材料;
b、在干旱沙区荒漠与绿洲过渡带栽植沙地灌木桑,时间为9月-10月,栽苗时,在垂直于主风的方向,采用穴状种植,株行距为50cm×100cm,将沙地灌木桑幼苗放入栽植坑内扶直,将栽植坑周围原土回填,并压实土面;
c、幼苗栽植完毕后,立刻沿着栽植沟的一侧铺设滴灌毛管,每株幼苗处留一个滴灌出水孔,启动事先修建好的滴管系统,进行滴灌灌溉;
d、植被恢复第一年主要以缓苗为主,栽植初期,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并在滴灌设施中加入1.5克/亩的ABT3号生根粉,每次灌水保证幼苗距根际20cm范围内土壤湿润,灌水周期控制在5-10d,缓苗结束后,延长灌溉周期,栽后一年共喷灌6次,除草3次,秋末调查成活率达100%,平均株高达1.8m,分枝数5个;
e、第二年开始,沙地灌木桑幼苗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根据土壤墒情将控制灌溉周期延长至15-20d,并增施尿素和磷酸二胺肥料,单株施肥量控制在100g;
f、植物长势较大的夏季,陆续采摘幼叶,晾晒后制成保健茶,同时每隔20天进行疏枝,剔除基部分老枝,将其加工成动物饲料,霜降后沿地面整株刈割,嫩叶可制成药性更好的保健茶,其余部分可加工成饲料,翌年春季补水后又可重新萌发生长。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南部荒山沙地桑种植区(东经:82°45′,北纬:44°31′)实施应用,精河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属典型大陆性气候,据监测站资料显示,精河县每年平均有大风日32天,最多年份达63d,沙暴天气最多达48d,浮尘天气最多达63d,年日照达2700h无霜期170d,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33℃,年均降雨量132mm,该沙地桑种植区土壤为风沙土,上层0-30cm土壤质地较疏松,30cm以下土壤紧实,有机质含量低,2012年-2013年,共种植沙地桑500亩,具体应用步骤:
a、选择枝叶营养丰富的生态经济兼用型灌木树种——沙地灌木桑,作为人工植被重建的植物材料;
b、在干旱沙区荒漠与绿洲过渡带栽植沙地灌木桑,时间为3月-6月,栽苗时,在垂直于主风的方向,用多功能栽苗机凿出深30cm、宽20cm的栽植沟,沟间距为1m,按35cm的株距,将沙地灌木桑幼苗撒放入沟内扶直,将沟两侧的原土回填,并压实土面;
c、幼苗栽植完毕后,立刻沿着栽植沟的一侧铺设滴灌毛管,每株幼苗处留有一个滴灌出水孔,启动事先修建好的滴管系统,进行滴灌灌溉;
d、植被恢复第一年主要以缓苗为主,栽植初期,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并在滴灌设施中加入生根粉为3克双吉尔-GGR6号,每次灌水保证幼苗距根际20cm范围内土壤湿润,灌水周期控制在5-10d,缓苗结束后,延长灌溉周期;
e、第二年开始,沙地灌木桑幼苗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根据土壤墒情将控制灌溉周期延长至15-20d,并增施尿素和磷酸二胺肥料,单株施肥量控制在100g;
f、植物长势较大的夏季,陆续采摘幼叶,晾晒后制成保健茶,同时每隔20天进行疏枝,剔除基部老枝,将其加工成动物饲料,霜降后沿地面整株刈割,嫩叶可制成药性更好的保健茶,其余部分可加工成饲料,翌年春季补水后又可重新萌发生长。

Claims (1)

1.一种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选择枝叶营养丰富的生态经济兼用型灌木树种——沙地灌木桑,作为人工植被重建的植物材料,其中沙地灌木桑采用栽植沟种植的株距为30-40cm,采用穴状种植,株行距为50cm×100cm;
b、在干旱沙区荒漠与绿洲过渡带栽植沙地灌木桑,时间为3月-6月或9月-10月,栽苗时,在垂直于主风的方向,用多功能栽苗机凿出深30-40cm、宽20cm的栽植沟,沟间距为1m,将沙地灌木桑幼苗撒放入沟内扶直,将沟两侧的原土回填,并压实土面;
c、幼苗栽植完毕后,立刻沿着栽植沟的一侧铺设滴灌毛管,每株幼苗处留有一个滴灌出水孔,启动事先修建好的滴管系统,进行滴灌灌溉;
d、植被恢复第一年主要以缓苗为主,栽植初期,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并在滴灌设施中加入1-3克/亩的生根粉,生根粉选择3-吲哚丁酸钾、ABT3号或双吉尔-GGR6号,每次灌水保证幼苗距根际20cm范围内土壤湿润,灌水周期控制在5-10d,缓苗结束后,延长灌溉周期;
e、第二年开始,沙地灌木桑幼苗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控制灌溉周期延长至15-20d,并增施尿素和磷酸二胺肥料,单株施肥量控制在100g;
f、植物长势较大的夏季,陆续采摘幼叶,晾晒后制成保健茶,同时每隔20天进行疏枝,剔除基部较老分枝,将其加工成动物饲料,霜降后沿地面整株刈割,嫩叶制成药性更好的保健茶,其余部分加工成饲料,翌年春季补水后又可重新萌发生长。
CN201410030932.0A 2014-01-23 2014-01-23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9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0932.0A CN103749241B (zh) 2014-01-23 2014-01-23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0932.0A CN103749241B (zh) 2014-01-23 2014-01-23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9241A CN103749241A (zh) 2014-04-30
CN103749241B true CN103749241B (zh) 2015-10-21

Family

ID=50516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093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9241B (zh) 2014-01-23 2014-01-23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9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7898B (zh) * 2014-06-22 2016-05-18 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 干旱风沙荒漠区蓄水保墒节水造林方法
CN104255249B (zh) * 2014-09-17 2016-08-31 甘肃乐涫有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桑树的种植方法
CN105325260B (zh) * 2015-11-17 2018-07-03 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 利用沙地灌木桑裸根幼苗在干旱区沙地植苗造林的方法及其专用苗木栽植装置
CN106613745B (zh) * 2016-06-03 2020-03-27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橡胶林改造恢复热带雨林的造林方法
CN110876358B (zh) * 2019-12-12 2021-09-2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半干旱区生态家庭牧场的建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9105A2 (en) * 2011-07-29 2013-02-07 Holding P.M.M. Hoff B.V. A plant tray for propagating plants, a tray, a cup, and method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T生根粉在桑树上的应用;张柏林等;《安徽农业科学》;19931231;第21卷(第4期);第367-370页 *
新疆桑树资源利用及桑树产业"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卢红等;《蚕业科学》;20130228;第39卷(第1期);第166-170页 *
新疆沙漠桑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买买提依明;《北方蚕业》;20070630(第113期);第1-4页 *
桑树栽培与管理技术;畅晋钢;《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0515(第9期);第38-4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9241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9721B (zh) 一种栝楼-丹参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2499002B (zh) 黄甜竹长距离引种造林方法
CN102487720B (zh) 新疆雪莲规模化人工种植方法
CN105027945B (zh)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CN103404354A (zh) 一种南方红豆杉的种植方法
CN103749241B (zh)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灌木桑生态经济兼用林的建设方法
CN106386370B (zh) 南方地区中国樱桃避雨栽培方法
CN103222385A (zh) 一种灌草结合的建植方法
CN107318418A (zh) 一种亚高山干旱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方法
CN109197460A (zh) 一种北方薯区平原地鲜食甘薯“四改一增”高效栽培方法
CN108713438A (zh) 一种有机猕猴桃栽培方法
CN105165531A (zh) 一种高寒山区幼龄茶园免揭膜栽培方法
CN105960995B (zh) 一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
CN102870566A (zh) 桑苗整株水平种植建园方法
CN107182339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系统及其棉花高产种植方法
CN102461408A (zh) 一种茶园生产管理方法
CN107278740A (zh) 一种大石山区水稻种植新技术
CN103988748A (zh) 一种广西青梅种植方法
CN110432071A (zh) 适用于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冬季不下架越冬管理方法
CN105875323A (zh) 一种绿茶香榧的套种方法
CN105145234A (zh) 猕猴桃栽培方法
CN108391571A (zh) 一种沙漠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方法
CN104813834A (zh) 一种烟草保水保温栽培方法
CN103190272A (zh) 一种盐碱土地区速生杨树扩繁膜上扦插育苗方法
CN102550356A (zh) 一种穴贮肥水地膜覆盖管理黑莓果园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