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7786B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7786B
CN105007786B CN201480002255.XA CN201480002255A CN105007786B CN 105007786 B CN105007786 B CN 105007786B CN 201480002255 A CN201480002255 A CN 201480002255A CN 105007786 B CN105007786 B CN 105007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heating
cooking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22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7786A (zh
Inventor
富田英夫
北泉武
西村诚
黑濑洋
黑濑洋一
藤涛知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07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7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7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77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Abstract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辐射加热部,其设置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从上方对被载置于烹调容器中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顶部,其支撑辐射加热部;受电部,其设置有被感应供电的受电线圈;连接部,其将受电部的受电线圈和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电连接;和支撑部,其从受电部延伸而支撑顶部。支撑部支撑顶部,使得至少发热体和受电部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并且具有能够供烹调容器进入到辐射加热部的加热区域的开口。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被载置于感应加热装置的顶板上的金属制烹调用锅等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特别是涉及能够应用基于感应供电的受电来进行辐射加热烹调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在感应加热装置中设置有:受电线圈,其接收在盖内构成加热单元的感应加热线圈的电磁感应;和加热部,其通过受电线圈而被通电,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具备:烹调容器,其被容纳在上部用盖子覆盖的烹调器主体内;载置部,其载置烹调容器;加热单元,其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和电源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上述结构中对动作进行说明,将烹调容器放置于配设有感应加热线圈的烹调器主体的载置部,盖上盖子,接通电源。通电的感应加热线圈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同时,利用其它感应加热线圈使受电线圈接收电磁感应而对配设在盖内的加热部通电。进而,烹调容器和加热部能够从上下两侧对烹调材料进行加热烹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909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139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由于将盖子覆盖于烹调容器,因此无法目视烹调中的烹调材料。此外,若不去除盖子,则无法将烹调容器从烹调器主体中取出。这样,在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具有这样的课题:虽然能够利用设置有加热部的盖子而从上下两侧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烹调,但由于将盖子盖于烹调容器,因此操作性变差。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提供能够提高操作性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
辐射加热部,其设置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从上方对被载置于烹调容器中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
顶部,其支撑上述辐射加热部;
受电部,其设置有被感应供电的受电线圈;
连接部,其将上述受电部的受电线圈和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电连接;和
支撑部,其从上述受电部延伸而支撑上述顶部,
上述支撑部支撑上述顶部,使得至少上述发热体和上述受电部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并且具有能够供烹调容器进入到上述辐射加热部的下方的加热区域的开口。
发明效果
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烹调容器的配置或取出容易,并且在烹调时能够目视烹调材料,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将应用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去除的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要素的框图。
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要部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另一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另一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另一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7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另一顶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
辐射加热部,其设置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从上方对被载置于烹调容器中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
顶部,其支撑上述辐射加热部;
受电部,其设置有被感应供电的受电线圈;
连接部,其将上述受电部的受电线圈和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电连接;和
支撑部,其从上述受电部延伸而支撑上述顶部,
上述支撑部支撑上述顶部,使得至少上述发热体和上述受电部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并且具有能够供烹调容器进入到上述辐射加热部的下方的加热区域的开口。
根据这样的结构,使用者能够自由地进行如下动作:通过开口而将烹调容器配置于辐射加热部的下方的加热区域,或者,通过开口而将烹调容器从加热区域取出。此外,即使在烹调时,使用者也能够从开口目视烹调材料,能够容易地确认烹调状况。这样,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一方面,烹调容器产生的高温的空气能够从开口向顶部的外侧扩散。由于辐射加热部的热通过支撑部而向受电部热传导,因此朝向受电部的传热量变少。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受电线圈的温度上升。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还具备脚部,所述脚部从上述第一方式的上述受电部的端部沿着上述加热区域的端缘延伸。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脚部来承受辐射加热部的重量。即,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利用支撑部和脚部来支撑辐射加热部的重量。其结果是,能够将辐射加热部与受电部的彼此的重量平衡保持均等,提供稳定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二方式的上述脚部构成为使上述脚部围绕的上述加热区域在水平方向敞开。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有脚部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利用脚部的敞开的部分将烹调容器配置在辐射加热部的下方的加热区域、或者将烹调容器从加热区域取出。其结果是,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方便性提高。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二或者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上述脚部与上述顶部之间敞开。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脚部与顶部之间敞开,因此能够形成开口。特别是,当在烹调容器的周围具有能够供使用者把持的凸缘部的情况下,能够使烹调容器的凸缘部位于该开口。其结果是,由于能够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长度缩短烹调容器的凸缘部的长度的量,因此能够减少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设置面积而使整个感应加热烹调器小型化。此外,由于脚部与顶部之间的开口处于被辐射加热部加热的加热区域的外侧,因此烹调容器的凸缘部通过向外部空气中散热而变成低温。其结果是,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抑制使用者在将高温的烹调容器取出时的“烫”的不适感,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在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的端子与上述顶部的端部接合,上述支撑部与上述顶部的端部接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支撑部能够与作为温度低的部分的、与发热体的端子接合的顶部的端部连接。与发热体的中央部侧相比,发热体的端子不容易受到发热体发热引起的加热,因此与发热体的端子接合的顶部的端部的温度变得比发热体的中央部侧低。因此,支撑部与温度比发热体的中央部侧低的部分即顶部的端部接合,相应地,经支撑部而向受电部热传导的传热量变少,能够抑制受电线圈的温度上升。
在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上述支撑部在上述辐射加热部与上述受电部之间具备屏蔽部,
所述屏蔽部配置成:覆盖上述受电部的烹调容器侧的端部,从上述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并且在上述辐射加热部与上述屏蔽部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这样的结构,屏蔽部能够屏蔽从辐射加热部和烹调容器向受电部的辐射。此外,在有换气扇或者空调等的气流的情况下,屏蔽部能够防止烹调容器产生的高温的空气由于换气扇、空调等周边的气流而向受电部流入。其结果是,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抑制受电线圈的温度上升。
在本公开的第七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上述顶部具备:空气通路,其配置在内廓与外廓之间;和排气通路,其在上下方向上将由上述内廓形成的内侧空间和上述外廓的外侧空间连通,
上述辐射加热部具备将来自上述发热体的辐射热向被加热物的方向引导的反射体,并且配置在上述顶部的上述内侧空间,
上述空气通路的入口配置在上述顶部的上述内廓或者上述外廓的端部附近,
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配置在上述排气通路的附近。
根据这样的结构,被加热而变成高温的烹调容器产生的高温空气通过排气通路而从排气通路的出口被排出。此时,配置在排气通路的出口附近的空气通路的出口变成负压,外部空气从空气通路的入口被抽吸到空气通路中。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通过该空气通路的外部空气从内侧对顶部的外廓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抑制顶部的外廓的温度上升。
在本公开的第八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七方式的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与上述排气通路连通。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空气通路的出口与排气通路连接,因此,排气通路的出口变成负压,从而更多的外部空气从空气通路的入口被抽吸到空气通路中。
在本公开的第九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七或者第八方式的上述顶部具备隔壁,所述隔壁配置在空气通路内,
上述隔壁将上述空气通路分割成:第一空气通路,其形成于上述外廓与上述隔壁之间;和第二空气通路,其形成于上述隔壁与上述内廓之间。
根据这样的结构,被室内的气流等顶出并从由顶部的内廓形成的内侧空间溢出的高温空气流入到第二空气通路。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空气流到第一空气通路中,因此外部空气从第一空气通路即内侧对顶部的外廓充分地进行冷却。此外,由于隔壁将来自内廓的辐射屏蔽,因此能够抑制从发热体经由反射体和内廓向顶部的外廓的辐射加热的热传导。
在本公开的第十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九方式的上述顶部构成为将上述外廓与上述隔壁接合、将上述隔壁与上述内廓接合、并将上述内廓与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反射体接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顶部的外廓和反射体未被直接接合,因此能够抑制顶部的外廓的温度上升。这样,由于顶部的外廓经隔壁而从反射体进行热传导,因此能够抑制温度上升。即,由于能够增长顶部的外廓与反射体的热传导距离,因此能够抑制顶部的外廓的温度上升。
在本公开的第十一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七至第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上述顶部使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配置在比入口高的位置,并使上述空气通路的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倾斜。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高温空气沿着倾斜的顶部的内廓流动,因此高温空气容易集中于排气通路。此外,由于顶部的空气通路倾斜,因此在通路内流动的高温空气或者外部空气由于自然对流而变得容易上升。因此,从排气通路排出的高温空气的量增大,在空气通路的出口处负压变大。因此,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利用空气通路抽吸大量的外部空气。并且,与弯曲成直角地形成空气通路的情况相比,倾斜地形成空气通路的情况下更能够缩短通路长度,并能够减小通路阻力。其结果是,由于通过空气通路的外部空气增加,因此,外部空气对顶部的外廓的冷却性能提高。
在本公开的第十二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七至第十一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和上述排气通路的出口是沿着相同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空气通路的哪个位置排气通路的出口都变近。即,空气通路的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长度变短,通路阻力减小。其结果是,由于通过空气通路的外部空气增加,因此对顶部的外廓的冷却性能提高。
在本公开的第十三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第一至第十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上述顶部的周围敞开。
根据这样的结构,使用者在烹调时也能够目视烹调材料。此外,由于烹调容器产生的高温的空气能够由于自然对流而从敞开的顶部的周围扩散,因此能够抑制顶部的温度上升。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公开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一)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将应用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去除的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要素的框图。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具备:辐射加热部1,其设置有发热体3,所述发热体3从上方对被载置于烹调容器2中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顶部19,其支撑辐射加热部1;受电部8,其设置有被感应供电的受电线圈9;连接部18,其将受电部8的受电线圈9和辐射加热部1的发热体3电连接;和支撑部10,其从受电部8延伸而支撑顶部19。支撑部10支撑顶部19,使得至少上述发热体3和受电部8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并且具有能够供烹调容器2进入到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的开口14。
下面,进一步地根据附图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辐射加热部1具备发热体3,所述发热体3从上方对被载置于锅或铁板等烹调容器2中的被加热物(烹调材料)进行辐射加热。发热体3能够使用例如2条红外线灯加热器。发热体3不限于红外线灯加热器,也可以是铠装式加热器等。此外,辐射加热部1也可以具备反射体,以便将来自发热体3的辐射热向被加热物的方向引导。
顶部19支撑辐射加热部1,设置成覆盖辐射加热部1的上部。此外,顶部19的周围敞开。在顶部19的两侧的对置的端部19L、19R的内侧接合有辐射加热部1的发热体3的端子3L、3R。在实施方式一中,端子3L、3R与顶部19的端部19L、19R这两方接合,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与任一单方接合。
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被载置于感应加热装置200上来使用。如图3和图4所示,感应加热装置200具备:顶板4;加热线圈单元7,其配置在顶板4的正下方;操作加热线圈单元7的动作的操作显示部6;发光显示体13,其配置在加热线圈单元7的周围;和主体壳体5,其收纳加热线圈单元7、操作显示部6和发光显示体13。
烹调容器2被载置于顶板4上。顶板4覆盖在主体壳体5的上表面。如图4所示,在主体壳体5的内部收纳有:操作显示部6,在液晶显示部具有触摸屏;和加热线圈单元7,呈格子状地排列有45个(相对于操作显示部6,前后的行是9行,左右的列是5列)。加热线圈单元7的数量作为例举而示出,不限于此。加热线圈单元7能够对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以及对受电部8进行感应供电。例如,如图2所示,加热线圈单元7B对烹调容器2进行感应加热,加热线圈单元7A对受电线圈9进行感应供电。
如图2所示,受电部8具备受电线圈9,所述受电线圈9从配置在正下方的加热线圈单元7A被感应供电。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受电部8具备多个受电线圈9,多个受电线圈9配置成与感应加热装置200的各个加热线圈单元7一对一地对应。另外,受电线圈9不仅可以是多个,也可以仅具备一个。此外,受电线圈9和加热线圈单元7只要能够进行感应供电,则也可以不配置成分别一对一地对应。受电线圈9经连接部18而与辐射加热部1的红外线灯加热器(发热体)3电连接。连接部18将受电线圈9和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端子3L、3R连接起来。连接部18只要电导通即可,也可以是例如导线等配线。
此外,支撑部10具备温度传感器A(例如热敏电阻等),所述温度传感器A检测烹调容器2与顶部19的空间温度。此外,在受电部8设置有控制部B(未图示),所述控制部B对温度传感器A进行驱动,利用来自受电线圈9的电力进行驱动。
支撑部10从受电部8延伸而支撑顶部19,使得发热体3和受电部8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关于发热体3与受电部8的配置关系,至少灯加热器3的轴的中心位置与从红外线灯加热器3侧的受电部8的端面8F向上方延伸的垂直方向的线不重叠即可。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支撑部10,采用一对板状部件,支撑部10的下部与受电部8的两端部8L、8R分别接合,并且从受电部8向斜上方延伸的支撑部10的上部与顶部19的两端部19L、19R分别接合。在顶部19配置在比受电部8高的位置的状态下,支撑部10单侧支撑顶部19。由此,在辐射加热部1的下方形成有能够供烹调容器2自由地进入的开口14(顶部19的周缘与顶板4之间的敞开部分)。使用者利用该开口14使烹调容器2在顶板4上滑动而配置在辐射加热部1的下方的加热区域。这里,加热区域意味着被辐射加热部1加热的区域。例如,使用者能够向图3中的空白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对于操作显示部6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使烹调容器2滑动而在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移动。另外,使用者不仅可以使烹调容器2滑动而移动到加热区域,也可以将烹调容器2拿起而将其移动到加热区域。
开口14敞开成能够供烹调容器2自由地进入到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例如,在图3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将操作显示部6侧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向,从操作显示部6的一侧观察,将右侧定义为右方向,将左侧定义为左方向。在图3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设有前方向的开口14C、左方向的开口14L、右方向的开口14R,各个开口14C、14L、14R连通。由此,烹调容器2能够从开口14自由地进入到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此外,使用者不操作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就能够在烹调时也可从开口14C、14L、14R容易地目视被放入到烹调容器2中的烹调材料。另外,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对所有的开口14C、14L、14R连通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有开口14C、14L、14R中的至少一个即可。只要有至少一个开口14,使用者就能够从开口14进行烹调容器2的配置和取出,并且能够从开口14目视确认烹调材料。
屏蔽部11配置在辐射加热部1与受电部8之间,以便屏蔽从辐射加热部1和烹调容器2向受电部8的辐射热。屏蔽部11覆盖烹调容器2侧的受电部8的端部8F,烹调容器2利用屏蔽部11而避免直接与受电部8接触。烹调容器2侧的受电部8的端部8F意味着与被载置于顶板4上的烹调容器2对置的受电部8的端部(端面)8F。此外,屏蔽部11配置成这样:从烹调容器2侧的受电部8的端部8F朝向上方(朝向辐射加热部1)而延伸,并且在辐射加热部1与屏蔽部11之间具有供外部空气穿过的间隙20。例如,屏蔽部11也可以以从受电部8的烹调容器2侧的端部(端面)8F大致平行地朝向辐射加热部1延伸的方式安装于支撑部10。另外,屏蔽部11也可以在不屏蔽从辐射加热部1向烹调材料的辐射、并且屏蔽从辐射加热部1向受电部8的辐射的范围倾斜。另外,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在受电部8的温度上升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配置屏蔽部11。
在加热线圈单元7的下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图2),所述温度传感器12利用光来测定锅等烹调容器2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2可以采用例如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2不限于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测定温度即可。
并且,上表面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以围绕加热线圈单元7的方式呈格子状配置多个。作为发光显示体13的光源(LED: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未图示)设置在被多个加热线圈单元7围绕的空间中。操作显示部6、发光显示体13透过顶板4的该部位,能够从顶板4上阅览。
另外,在主体壳体5的内部收纳有驱动加热线圈单元7的加热控制部24、并且还收纳有检测烹调容器2、受电线圈9的被加热物检测部15。并且,为了防止受电部8错位,在受电部8的下表面四角设置有橡胶脚(未图示),因此在受电部8的下表面与顶板4之间具有1~2mm的间隙。
关于如上构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下面,对其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使用者通过操作显示部6的烹调开始操作而起动感应加热装置200时,起动信号从操作显示部6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
下面,在输入有起动信号时,加热控制部24使被加热物检测部15执行检测在各个加热线圈单元7上是否载置有被加热物的检测动作。该检测动作如下:使检测电流流过各个加热线圈单元7,根据该检测电流的变化来检测有无被加热物。
并且,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受电部8被载置于顶板4时,被加热物检测部15根据受电部8的受电线圈9的正下方的加热线圈单元7A的检测电流而将作为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加热控制部24。
加热控制部24使发光部发光,以便使处于与应载置受电部8的位置对应的加热线圈单元7A的周围的发光显示体13发光。进而,使用者将受电部8的位置校正成被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围绕的区域中央。例如,使用者以使受电部8进入到被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围绕的区域内的方式移动受电部8。
当使用者使载置有烹调材料的烹调容器2在顶板4的上表面滑动而将其配置在辐射加热部1的下方的加热区域后,被加热物检测部15根据烹调容器2的正下方的加热线圈单元7B的检测电流而将作为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加热控制部24。
加热控制部24使发光部发光,以便使处于与应载置烹调容器2的位置对应的加热线圈单元7B的周围的发光显示体13发光。进而,使用者将烹调容器2的位置校正成被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围绕的区域中央。例如,使用者以使烹调容器2进入到被发光的发光显示体13围绕的区域内的方式移动烹调容器2。
接着,当使用者操作操作显示部6而设定辐射加热部1的输出和烹调容器2的温度后,来自操作显示部6的与各个加热线圈单元7A、7B相应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加热控制部24根据各个输出信号而对加热线圈单元7A、7B进行通电。
受电线圈9从加热线圈单元7A受到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动势,经连接部18而将红外线灯加热器3通电,使红外线灯加热器3开始发热、发光。此外,烹调容器2被加热线圈单元7B感应加热。并且,烹调容器2的底面产生涡电流,烹调容器2自身发热(焦耳热)而被加热。
控制部B通过温度传感器A来检测烹调容器2与顶部19的空间的温度。在通过温度传感器A检测出的温度高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例如,高于使用者设定的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部B进行控制,将对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电力量减少,降低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温度。这样,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通过利用受电部8侧来调整从加热线圈单元7A供给的电力量,从而控制辐射加热部1的输出。即,在供电侧的加热线圈单元7A处,提供与使用者设定的输出相应的固定的电力量,另一方面,在受电侧的受电部8处,与温度传感器A检测出的温度相应地调整对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电力量,控制辐射加热部1的输出。
另一方面,在加热线圈单元7B中,设置于加热线圈单元7B的温度传感器12检测出烹调容器2的底面的温度。作为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因此,加热控制部24根据烹调容器2的检测温度来调整对加热线圈单元7B的输入,将烹调容器2控制成规定温度(例如220℃左右)。
这样,烹调材料被辐射加热部1从上方加热,并被加热线圈单元7B从烹调容器2的底面加热。即,采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和感应加热装置200,能够从上下两侧对烹调材料进行加热烹调。那时,使用者能够利用开口14来目视烹调材料,能够确认烹调状况。并且,为了观察烹调材料,使用者能够从开口14中将烹调容器2容易地取出。
当烹调材料的烹调结束后使用者操作操作显示部6来设定加热停止后,停止信号从操作显示部6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当停止信号被输入到加热控制部24后,加热控制部24停止加热线圈单元7A、7B。在加热烹调后,使用者能够使烹调容器2在顶板4的上表面滑动而通过开口14将烹调容器2从加热区域容易地取出。
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热体3和受电部8被配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此外,辐射加热部1配置在高于受电部8的位置,在未配置有受电部8的三个方向(图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前方向、右方向、左方向)上形成有开口14C、14L、14R。因此,如图3中的空白箭头所示,由于使用者能够通过开口14C、14L、14R而自由地将烹调容器2配置在辐射加热部1的下方或者将其取出,因此方便性提高。另外,在实施方式一中,虽然开口14C、14L、14R均连通,但只要有至少一个开口14,使用者就能够自由地将烹调容器2配置在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或者将其取出,能够目视烹调材料。
特别是,在取出烹调容器2时,能够沿着构成顶板4的平面上而使烹调容器2滑动,对处理被加热的烹调容器2是有效的。
此外,烹调容器2产生的高温的空气由于自然对流而向上方扩散。并且,由于通过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辐射、热传导而变成高温的辐射加热部1的热从通过支撑部10而被连接的辐射加热部1向受电部8热传导,因此从辐射加热部1向受电部8的传热量变少。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受电线圈9的温度上升。
红外线灯加热器(发热体)3在发热时中央部侧的温度变高。因此,与中央部侧相比,设置在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端部侧的端子3L、3R和与端子3L、3R连接的连接部18不容易受到红外线灯加热器3的发热引起的加热。因此,在端子3L、3R和连接部18附近的辐射加热部1中,温度比中央部侧低。因此,由于端子3L、3R与顶部19的对置的端部19L、19R接合,因此能够抑制顶部19的端部19L、19R的温度上升。
支撑部10与比发热体3的中央部侧的温度低的、与端子3L、3R、连接部18附近接合的顶部19的端子19L、19R接合,相应地,经支撑部10从辐射加热部1向受电部8热传导的传热量变少,能够抑制受电线圈9的温度上升。
屏蔽部11能够将从辐射加热部1和高温的烹调容器2向受电部8的辐射屏蔽,并且能够防止烹调容器2产生的高温的空气通过换气扇、空调等周边的气流而流入到受电部8。其结果是,能够充分地抑制受电线圈9的温度上升。
(实施方式二)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下面,对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与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从受电部8的两侧的对置的端部8L、8R沿着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的端缘而延伸的脚部16。此外,在实施方式二中使用的烹调容器2使用在烹调容器2的周围形成两处能够供使用者把持的凸缘部17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二中,设置有从受电部8的两侧的对置的端部8L、8R沿着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的端缘而延伸的板状的一对脚部16。因此,在实施方式二中,形成有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左右方向上使脚部16与顶部19之间敞开的开口15R、15L。此外,在实施方式二中,通过使两脚部16之间在水平方向(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前方向)敞开,从而形成开口15C。
因此,在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能够利用脚部16来承受设置有发热体3的辐射加热部1的重量,所述发热体3配置在与受电部8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即,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利用脚部16而将辐射加热部1与受电部8的彼此的重量平衡保持均等,具有稳定的结构。另外,脚部16的形状是能够支撑辐射加热部1的重量的形状即可,不限于板状。
在实施方式二中,烹调容器2具备能够供使用者把持的凸缘部17。因此,当将烹调容器2配置在辐射加热部1的下方的加热区域后,凸缘部17能够放入到脚部16的上方的开口15R、15L中。因此,能够将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长度缩短烹调容器2的凸缘部17的长度的量,因此能够减少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设置面积而使整个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小型化。特别是,开口15R、15L位于被辐射加热部1辐射加热的区域(加热区域)的外侧。因此,当使烹调容器2的凸缘部17位于开口15R、15L后,烹调容器2的凸缘部17通过向外部空气散热而变得比在加热区域被加热的烹调容器2温度低。这样,由于凸缘部17通过散热而变得比加热区域的中央部分温度低,因此使用者在将通过加热而变得高温的烹调容器2取出时能够抓着凸缘部17而将烹调容器2取出,能够抑制“烫”这样的不适感,能够提高操作性。
(实施方式三)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下面,对与实施方式一、二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与实施方式一、二不同之处在于,在顶部设置有空气通路和排气通路。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烹调材料产生的油烟和/或蒸气(高温空气)由于自然对流而从顶部的周围扩散。因此,实施方式一、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部被烹调材料产生的高温空气加热,顶部的上表面(外廓)的温度超过200℃而上升,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烫”这样的不适感。
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通过在顶部设置空气通路和排气通路,从而不使用动力就能够通过外部空气的冷却来抑制顶部的外廓的温度上升。
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要部结构的侧剖视图。图9是示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11是示出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顶部19具备:空气通路,其配置在内廓30与外廓31之间;和排气通路43,其将由内廓30形成的内侧空间55和外廓31的外侧空间56连通。辐射加热部1具备将来自发热体3的辐射热向被加热物的方向引导的反射体34,该辐射加热部1配置在顶部19的内侧空间55。此外,空气通路的入口配置在顶部19的内廓30或者外廓31的端部附近,空气通路的出口配置在排气通路43的附近。
如图8~图10所示,顶部19支撑辐射加热部1。顶部19具备内廓30、外廓31、和配置在内廓30与外廓31之间的隔壁37,具有在各自之间设置有空间(空气通路)的三重结构。此外,顶部19的内廓30兼作辐射加热部1的反射体34。
顶部19以中央部分为顶点向朝向端部而下降的方向倾斜,在端部形成以沿着垂直方向下降的方式延伸的垂直面。排气通路的出口41在顶部19的顶点附近开口。此外,顶部19的内部具有双重结构,所述双重结构具备:第一空气通路44,其形成在外廓31与隔壁37之间;和第二空气通路49,其形成在内廓30与隔壁37之间。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设置成这样:在顶部19的端部附近设置供外部空气或者高温空气流入的入口47、50,且出口48、51与排气通路43连通。这里,顶部19的端部附近意味着形成顶部19的端部的垂直面(垂直面部45)的外廓31或者内廓30的周边部。
辐射加热部1具备发热体3和反射体34。发热体3从上方对被载置于锅或铁板等烹调容器2上的被加热物(烹调材料)进行辐射加热。反射体34具有使上表面倾斜而成的反射体上表面部35,以便将来自发热体3的辐射热向烹调容器(烹调材料)2的方向引导。并且,在反射体34的反射体上表面部35的顶点附近开设有反射体出口36。
隔壁37设置在顶部19的外廓31与内廓30(反射体34)之间。隔壁37具有使上表面倾斜而成的隔壁上表面部38,并且在隔壁上表面部38的顶点附近以覆盖反射体出口36的方式设置有隔壁管道39。顶部19具有使外廓31的上表面倾斜而成的顶部上表面部40,并且在顶部上表面部40的顶点附近以覆盖隔壁管道39的方式开设有排气通路的出口41。另外,也可以在排气通路的出口41设置防止手指或物品误进入的保护框42。
在排气通路43处,反射体出口36、隔壁管道39和排气通路的出口41连通。即,排气通路43形成将内侧空间55和顶部19的外廓31的外侧空间56连通的通路,所述内侧空间55由兼作顶部19的内廓30的反射体34形成。
在实施方式三中,发热体3例如采用两根400W红外线灯加热器。烹调容器2也可以采用例如W330mm×D160mm的铁板。顶部上表面部40如人字形屋顶(Gable Roof)那样地例如从水平方向倾斜10°。
反射体出口36、隔壁管道39和排气通路的出口41形成为沿着相同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例如,反射体出口36具有W260mm×D10mm的长孔形状,隔壁管道39具有与反射体出口36同等的W260mm×D10mm×H3mm的长孔形状。此外,排气通路的出口41具有例如比隔壁管道39宽的W280mm×D30mm的长孔形状。
隔壁上表面部38与顶部上表面部40之间的间隔是5mm左右。此外,顶部19的垂直面部45与隔壁37的垂直面部46之间的间隙是10mm左右。反射体上表面部35与隔壁上表面部38的间隙是5mm左右。顶部19的内廓30与隔壁37隔着用于保持与彼此的左右侧面(对置的面)的间隙的圆柱状的间隔件52而接合。反射体34隔着用于保持反射体上表面部35与隔壁上表面部38的间隙的圆柱状的间隔件53而悬挂于隔壁37。防止手指误触碰到红外线灯加热器(发热体)3的保护框54设置成覆盖反射体34的端部的开口部。
第一空气通路44在顶部19的外廓31的端部附近形成第一空气通路入口47,第二空气通路49在顶部19的内廓30的端部附近形成第二空气通路入口50。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入口47、50不限于外廓31或者内廓30的端部附近。也可以设置在例如外廓31的顶部上表面40,只要是外部空气容易流入的位置即可。例如,此外,第一空气通路出口48和第二空气通路出口51与排气通路43连通,但也可以不连通。例如,第一空气通路出口48和第二空气通路出口51也可以配置在排气通路43的附近。这里,排气通路43的附近意味着由于从排气通路的出口41出来的空气流而压力下降的部分。
此外,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形成在顶部19的整个周围的范围。另外,在顶部19中,在有使用者不触碰的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局部不设置空气通路的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在受电部8的上表面配置有散热板62。散热板62例如由铝等热传导好的板状的材料制成。
此外,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与实施方式二同样地具备一对脚部16,所述脚部16从受电部8的对置的两端部8L、8R沿着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的端缘而延伸。此外,在受电部8的对置的两端部设置有能够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68。
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在顶板4上载置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由于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与实施方式一、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下面,结合实验结果来对与顶部19相关的热流体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要部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包括由高温的烹调容器2产生的来自烹调材料的蒸气等在内的高温空气由于自然对流而上升。接着,高温空气被发热体3加热,进一步地温度上升而超过300℃。然后,如图12所示,高温空气(在图12中,用黑箭头表示)沿着反射体上表面部35而上升,从反射体出口36流入到排气通路43,在隔壁管道39中上升。那时,第二空气通路出口51的附近变成负压,外部空气(在图12中,用空白箭头表示)从第二空气通路入口50被抽吸到第二空气通路49中。接着,高温空气通过隔壁管道39而被整流,从排气通路的出口41向一个方向(与顶板4的上表面大致垂直的上方向)喷出。由此,第一空气通路出口48进一步变成大的负压,外部空气(在图12中,用空白箭头表示)从第一空气通路入口47被抽吸到第一空气通路44中(所谓的喷射效果)。另外,排气通路的出口41的开口大于供高温空气通过的隔壁管道39。由此,高温空气被从第一空气通路出口48喷出的外部空气围绕,因此,即使使用者误将手遮在排气通路的出口41,也能够抑制给予“烫”这样的不适感。并且,由于高温空气从排气通路43的出口41的中间向与顶板4的上表面大致垂直的上方向喷出,因此高温空气不会与排气通路的出口41的周边的顶部19的外廓31接触。其结果是,通过第一空气通路44的外部空气从内侧对顶部19的外廓31进行冷却。
另外,发明人进行了利用线香的烟来使顶部19与烹调容器2之间的间隙的空气流可视化的实验,能够确认的是,从内侧对顶部19的外廓31进行冷却所需的足够量的外部空气(图8所示的大的空白箭头)流入到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中。
此外,即使在高温空气被换气扇或空调等的室内空气流顶出、并从反射体34的内侧空间55内溢出的情况下,高温空气(黑箭头)也会从相邻的第二空气通路入口50流入到第二空气通路49中。由此,高温空气不会侵入到第一空气通路44中,外部空气流到第一空气通路44中,外部空气从第一空气通路44即内侧对顶部19的外廓31充分地进行冷却。此外,反射体34被发热体3主要通过辐射被加热到超过500℃的高温,但由于隔壁37将来自反射体34的外表面的辐射屏蔽,因此能够防止从发热体3对顶部19的外廓31的辐射加热。另外,虽然隔壁37温度上升到200℃左右,但顶部19的外廓31低于100℃。
在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顶部19倾斜成使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出口48、51配置在比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入口47、50高的位置。因此,顶部19的内侧空间55的高温空气容易沿着顶部19的内廓30的倾斜面而集中到顶部19的反射体出口36附近。此外,由于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倾斜,因此在通路内流动的高温空气或者外部空气容易由于自然对流而上升。因此,从排气通路43排出的高温空气的量增大,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出口48、51处负压变大,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来抽吸大量的外部空气。并且,与弯曲成直角地形成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的情况相比,倾斜地形成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44、49的情况下更能够缩短通路长度,能够减小通路阻力。其结果是,由于通过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的外部空气增加,因此外部空气对顶部19的外廓31的冷却性能提高。
并且,在实施方式三中,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的出口48、51和排气通路的出口41具有沿顶部19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的哪个位置排气通路的出口41与排气通路43均变近。即,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的通路长度变短,通路阻力减小。此外,在第二空气通路49的哪个位置通路长度均大致相同。其结果是,通过第一空气通路44和第二空气通路49的外部空气增加,并且大致均匀地流动,因此外部空气对顶部19的外廓31的冷却性能提高。另外,在实施方式三中,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的出口48、51和排气通路的出口41为长孔形状,但不限于该形状。例如,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的出口48、51和排气通路的出口41也可以由多个孔形成。此外,也可以这样:排气通路的出口41为长孔形状,第一和第二空气通路的出口48、51为沿着排气通路的出口41的长孔延伸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孔。
另外,顶部19的垂直面部45与隔壁37的垂直面部46之间的间隙确保离开隔壁上表面部38与顶部上表面部40的间隔约2倍的距离。由此,尽量减少来自隔壁37的辐射加热的影响,并且容易抽吸外部空气。其结果是,虽然由于顶部19的垂直面部45靠近发热体3和/或反射体34而容易变得高温,但能够抑制温度上升。
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顶部19的外廓31与反射体34未被直接接合。即,由于顶部19的外廓31为隔着隔壁37和间隔件52、53而从发射体34热传导的结构,因此热阻力非常大(热传导距离长),能够抑制顶部19的外廓31的温度上升。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顶部19的外廓的温度上升,低于100℃,即使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也能够抑制给予“烫”这样的不适感。
此外,发热体3朝向受电部8也进行辐射加热,但加热板62受到该辐射加热而向远离发热体3的端部热传导并向外部空气散热。因此,能够抑制受电部8和散热板62的温度上升,变得低于60℃,即使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受电部8和/或散热板62,也能够抑制给予“烫”这样的不适感。
另外,即使反射体上表面部35的倾斜角度为5°左右也有效果,但由于有时设置感应加热装置200的地板倾斜3°~5°,因此设定成10°。相反地,若增大发射体上表面部35的倾斜角度,则顶部19变厚,由于能够增大空气通路的尺寸,因此容易抽吸更多的外部空气,冷却性能提高。
图13~图17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部的变形例的放大立体图。在实施方式三中,顶部19的形状是人字形屋顶(Gable Roof),但如图14~图17所示,也可以是只有单面倾斜的屋顶(Shed Roof)19a、四坡屋顶(Hipped Roof)19b、攒尖式屋顶(Pavilion Roof)19c、折线形屋顶(Mansard Roof)19d、筒形屋顶(Barrel Roof)19e等,不特别地限定。如图13所示,只有单面倾斜的屋顶19a构成为屋顶仅向一方倾斜。如图14所示,四坡屋顶19b由向四个方向倾斜的两个大致三角形的屋顶和两个大致梯形的屋顶构成。如图15所示,攒尖式屋顶19c由从屋顶的顶点向四个方向倾斜的四个大致三角形的屋顶构成。如图16所示,折线形屋顶19d是按两个阶段增大倾斜的四坡屋顶,并且由减缓屋顶的上部的倾斜并增大屋顶的下部的倾斜的屋顶构成。如图17所示,筒形屋顶19e由带圆度的拱门状的屋顶构成。另外,如图13~图17所示,这些屋顶的排气通路43和排气通路的出口41配置在各个屋顶的顶点附近。另外,也可以在反射体34处也根据顶部19的形状而形成各种形状,不限于实施方式一至三中的形状。
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是在顶部19内具备隔壁37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具备隔壁37的结构。即使在不设置隔壁37的情况下,被室内的气流顶出并从反射体34的内侧空间55溢出的高温空气也流入到空气通路中。因此,虽然由于来自反射体34的辐射而使顶部19的外廓超过100℃,但由于有向外部空气的散热,因此低于150℃。其结果是,即使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顶部19的外廓31,也能够抑制给予“烫”这样的不适感。
此外,在实施方式三中,反射体34兼作顶部19的内廓30,但也可以彼此独立地设置反射体34和顶部19的内廓30。若将反射体34配置在顶部19的外廓31与发热体3之间并分别地设置反射体34和顶部19的内廓30,则更能够抑制顶部19的外廓31的温度上升。
图1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在实施方式二、三中,脚部16具有从受电部8的两侧的端部8L、8R沿着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的端缘而延伸的形状,但不限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这样:如图18所示,在变形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a中,脚部16是从受电部8的一个端部8L延伸并以围绕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的方式弯曲成直角的L字形状。即,在变形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a中,一条脚部16配置成围绕加热区域,并且构成为使被脚部16围绕的加热区域向水平方向敞开。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一条脚部16来承受辐射加热部1的重量,能够将辐射加热部1与受电部8的彼此的重量平衡保持均等。此外,使用者能够从脚部16的敞开的部分(开口)自由地接近烹调容器2,此外,能够从开口15R目视烹调材料。另外,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例如将コ字状的板状的脚部16设置成围绕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并具有顶部19与脚部16之间敞开的开口。
图19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实施方式一至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仅具备一个受电部8,利用支撑部10单侧支撑顶部19,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9所示,变形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b具备两个受电部8和两个支撑部10,从受电部8延伸的支撑部10具有从两侧支撑顶部19的结构(双支撑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支撑部10能够从两侧支撑顶部19,能够将辐射加热部1与受电部8的彼此的重量平衡保持均等。此外,在未配置有支撑部10的一侧形成有能够供烹调容器2自由地进入到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的开口14C,因此使用者能够从开口14C容易地配置或者取出烹调容器2。并且,使用者还能够从开口14C目视烹调材料。
另外,在实施方式一至三中,也可以不利用加热线圈单元7来对烹调容器2进行感应加热而仅利用辐射加热部1来从上方辐射地对烹调材料进行烘烤烹调。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至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开口14形成能够供烹调容器2进入的大小和位置。即,开口14为能够供使用者将烹调容器2配置在加热区域和将其取出的大小及位置即可。根据这样的结构,使用者能够自由地进行将烹调容器2从开口14配置到辐射加热部1的加热区域和将烹调容器2从开口14取出。此外,使用者即使在烹调时也能够从开口14目视烹调材料。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烹调容器的配置或者取出容易,并且能够在烹调时目视烹调材料,因此在烹调设备的用途方面是有效的。此外,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不使用动力就能够利用外部空气的冷却来抑制顶部的外廓的温度上升,因此在烹调设备的用途方面是有效的。
标号说明
1:辐射加热部
2:烹调容器
3:红外线灯加热器(发热体)
3R、3L:端子
4:顶板
5:主体壳体
6:操作显示部
7、7A、7B:加热线圈单元
8:受电部
8F、8L、8R:端部
9:受电线圈
10:支撑部
11:屏蔽部
12:温度传感器
13、13A、13B:发光显示体
14、14C、14L、14R:开口
15:被加热物检测部
15C、15L、15R:开口
16:脚部
17:凸缘部
18:连接部
19:顶部
19R、19L:端部
20:间隙
24:加热控制部
30:内廓
31:外廓
34:反射体
35:反射体上表面部
36:反射体出口
37:隔壁
38:隔壁上表面部
39:隔壁管道
40:顶部上表面部
41:排气通路的出口
42:保护框
43:排气通路
44:第一空气通路
45:垂直面部
46:垂直面部
47:第一空气通路入口
48:第一空气通路出口
49:第二空气通路
50:第二空气通路入口
51:第二空气通路出口
52:间隔件
53:间隔件
54:保护框
55:内侧空间
56:外侧空间
62:散热板
68:把手
100:感应加热烹调器
200:感应加热装置

Claims (11)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
辐射加热部,其设置有发热体,上述发热体从上方对被载置于烹调容器中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
顶部,其支撑上述辐射加热部;
受电部,其设置有被感应供电的多个受电线圈;
连接部,其将上述受电部的受电线圈和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电连接;和
两处支撑部,它们从上述受电部向相同方向延伸而支撑上述顶部,
上述支撑部以使得至少上述发热体和上述受电部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并且始终具有能够供烹调容器进出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加热区域的开口的方式,支撑上述顶部,并且,
上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从上述受电部的端部沿着上述加热区域的端缘延伸的至少一个脚部,
上述脚部构成为使上述脚部围绕的上述加热区域在水平方向始终敞开,
在上述脚部与上述支撑部之间存在上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脚部与上述顶部之间敞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发热体的端子与上述顶部的端部接合,
上述支撑部与上述顶部的端部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上述辐射加热部与上述受电部之间还具备屏蔽部,
上述屏蔽部配置成:覆盖上述受电部的烹调容器侧的端部,从上述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并且在上述辐射加热部与上述屏蔽部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具备:空气通路,其配置在内廓与外廓之间;和排气通路,其在上下方向上将由上述内廓形成的内侧空间和上述外廓的外侧空间连通,
上述辐射加热部具备将来自上述发热体的辐射热向被加热物的方向引导的反射体,并且配置在上述顶部的上述内侧空间,
上述空气通路的入口配置在上述顶部的上述内廓或者上述外廓的端部附近,
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配置在上述排气通路的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与上述排气通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具备隔壁,上述隔壁配置在空气通路内,
上述隔壁将上述空气通路分割成:第一空气通路,其形成于上述外廓与上述隔壁之间;和第二空气通路,其形成于上述隔壁与上述内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构成为将上述外廓与上述隔壁接合、将上述隔壁与上述内廓接合、并将上述内廓与上述辐射加热部的反射体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使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配置在比入口高的位置,并使上述空气通路的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空气通路的出口和上述排气通路的出口是沿着相同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上述顶部的周围敞开。
CN201480002255.XA 2013-02-25 2014-02-25 感应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77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3-034185 2013-02-25
JP2013034185 2013-02-25
JP2013113708 2013-05-30
JPJP2013-113708 2013-05-30
PCT/JP2014/000980 WO2014129208A1 (ja) 2013-02-25 2014-02-25 誘導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7786A CN105007786A (zh) 2015-10-28
CN105007786B true CN105007786B (zh) 2017-08-25

Family

ID=51391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25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7786B (zh) 2013-02-25 2014-02-25 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959810B1 (zh)
JP (1) JP6156755B2 (zh)
CN (1) CN105007786B (zh)
WO (1) WO2014129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2131B1 (ja) * 2015-10-16 2016-09-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装置、複合調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を備えた誘導加熱調理システム
JPWO2017064803A1 (ja) * 2015-10-16 2018-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システム、誘導加熱調理器、及び電気機器
WO2017088244A1 (zh) * 2015-11-27 2017-06-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设备
EP3644811A4 (en) * 2017-06-30 2020-12-16 Infrabeam AS ELECTRIC INFRARED GRILL AND CONTROL PROCESS
EP3881648A1 (en) * 2019-02-06 2021-09-22 De Luca Oven Technologies, LLC Multi planar heater element for use in a high-speed oven incorporating a novel tensioning system
CN110068030B (zh) * 2019-04-15 2021-01-0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门体和烹饪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777A (zh) * 2008-01-18 2010-03-31 李进熙 红外线加热烹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60752Y2 (zh) * 1977-08-05 1982-12-24
JPS5745953Y2 (zh) * 1978-06-02 1982-10-09
JPS57200117A (en) * 1981-06-02 1982-12-08 Matsushita Seiko Kk Cooker
JP2909979B2 (ja) 1991-05-17 1999-06-23 三菱電機ホーム機器株式会社 高周波誘導加熱調理器
JP3363239B2 (ja) * 1994-03-23 2003-01-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誘導加熱装置
JP4053161B2 (ja) * 1998-11-05 2008-02-27 英雄 仁科 ロースター兼用電気鍋
JP2010262751A (ja) * 2009-04-30 2010-11-18 Panasonic Corp 複合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753360B2 (ja) * 2010-09-21 2015-07-22 株式会社中西製作所 連続炊飯装置
JP5660865B2 (ja) * 2010-11-25 2015-01-28 アール・ビー・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Ihクッキングヒータ用の焼き物調理器具
KR20120030119A (ko) * 2012-01-26 2012-03-27 이진희 조리구이판이 이동되는 조리용기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777A (zh) * 2008-01-18 2010-03-31 李进熙 红外线加热烹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7786A (zh) 2015-10-28
JP6156755B2 (ja) 2017-07-05
EP2959810B1 (en) 2019-05-08
EP2959810A1 (en) 2015-12-30
EP2959810A4 (en) 2016-03-23
JPWO2014129208A1 (ja) 2017-02-02
WO2014129208A1 (ja) 2014-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7786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3547198B (zh) 用于烤食物的烤箱
US9593856B2 (en) Oven appliance with directed vent openings
US9826578B2 (en) Induction cooking hob with a plurality of induction coils
CN109073229A (zh) 用于模块化烹饪炉灶系统的控制装置
US20200191410A1 (en) Cooking appliance with repositionable vent arm
US11428418B2 (en) Oven appliance having a high-heat cooking surface
CN109793431A (zh) 分区烤箱
CN105410082A (zh) 带有排油沟的履带式烤炉
EP3555529A1 (en) Cooking hob with a monitoring device
JP4557736B2 (ja) コンロ
US11421894B2 (en) Spill guard for a gas oven burner
US10571131B2 (en) Oven appliance having a convection assembly
CN211232954U (zh) 集成灶
CN205072704U (zh) 烹调设备
US10578312B2 (en) Cooking appliances having a ventilation system
US11713886B2 (en) Cooking grate for a gas burner cooktop
CN102227592A (zh) 具有防护罩的烹饪设备
CN205213971U (zh) 带有排油沟的履带式烤炉
CN105410079A (zh) 带有隔热罩的履带式烤炉
CN102551508A (zh) 利用蒸汽处理菜肴的方法、推进式煮物架及使其工作的煮物器
EP2068083A2 (en) Heating unit of an oven
US20210262674A1 (en) Oven appliance for high-heat cooking operations
EP4317803A1 (en) Cooking appliance comprising an openable panel unit
WO2010013964A2 (ko) 오븐레인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