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3134A -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3134A
CN105003134A CN201510181674.0A CN201510181674A CN105003134A CN 105003134 A CN105003134 A CN 105003134A CN 201510181674 A CN201510181674 A CN 201510181674A CN 105003134 A CN105003134 A CN 105003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longitudinal axis
central longitudinal
annular
latch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16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3134B (zh
Inventor
P.W.亚历山大
R.H.卡尔弗
小罗伯特.达洛斯
A.佐尔诺
J.H.布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ynalloy In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ynallo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ynalloy In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5003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3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3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3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2Automatic catches, i.e. released by pull or pressure on the wing
    • E05C19/022Released by pushing in the closing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限定腔体且具有中心纵向轴线,且包括设置在腔体中的柱塞。柱塞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可沿轴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平移。装置包括沿轴线设置且配置为用于让柱塞绕轴线旋转的环形转动器。装置还包括环形闩锁件,其与转动器邻接,所述环形闩锁件可在解除锁定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转变。所述装置包括操作地连接到闩锁件且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第一元件、和操作地连接到闩锁件且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从的第二元件。

Description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锁定的闩锁装置。
背景技术
存储和运输装置通常包括配置为用于存储货物的封装件(closure)。例如,车辆通常包括例如手套箱、存储控制台(console)、燃料填充舱等的封装件。这种封装件通常包括配置用于将所述封装件闩锁和解除闩锁的闩锁机构。闩锁机构可以包括许多机械部件,例如杆和闩锁臂,它们被接合以将封装件保持在关闭位置。
发明内容
一种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包括在其中限定了腔体且具有中心纵向轴线的本体。可锁定的闩锁装置还包括柱塞,其设置在腔体中且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柱塞可相对于本体沿中心纵向轴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平移,在打开位置中第二端设置在腔体中,且在关闭位置中第二端从腔体伸出。可锁定的闩锁装置还包括环形转动器,其沿中心纵向轴线设置且配置为用于让柱塞绕中心纵向轴线旋转。此外,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包括邻接环形转动器的环形闩锁件。环形闩锁件可在解除锁定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转变,在解除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且在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不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可锁定的闩锁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元件,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可响应于第一激励信号在第一奥氏体晶相和第一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解除锁定状态转变到锁定状态。可锁定的闩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元件,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可响应于第二激励信号在第二奥氏体晶相和第二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锁定状态转变到解除锁定状态。
在另一实施例中,柱塞包括多个腿部,所述多个腿部从第二端延伸且绕中心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多个腿部的每一个包括基本上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的第一边缘、在与第二端间隔开的顶点处与第一边缘相交的第二边缘、和连接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第三边缘。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它们之间限定锐角。进一步地,环形闩锁件包括多个倾斜突出部,多个倾斜突出部每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可锁定的闩锁装置还包括促动器壳体,该促动器壳体具有可附接到本体且在其中限定第一孔的第一部分、和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部分且在其中限定第二孔的第二部分。第一孔和第二孔连接,以限定L形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包括:
本体,在该本体中限定腔体,且该本体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柱塞,设置在所述腔体中且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其中柱塞能相对于本体沿中心纵向轴线在以下位置之间平移:
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第二端设置在腔体中;和
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中第二端从腔体伸出;
环形转动器,沿中心纵向轴线设置且配置为用于绕中心纵向轴线旋转柱塞;
环形闩锁件,邻接环形转动器且能在以下状态之间转变:
解除锁定状态,在该解除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和
锁定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不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
第一元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能响应于第一激励信号而在第一奥氏体晶相和第一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解除锁定状态转变到锁定状态;和
第二元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能响应于第二激励信号而在第二奥氏体晶相和第二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锁定状态转变到解除锁定状态。
优选地,其中柱塞包括多个腿部,所述多个腿部从第二端延伸且每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其中所述多个腿部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边缘,基本上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
第二边缘,在与第二端间隔开的顶点处与第一边缘相交,其中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它们之间限定锐角;和
第三边缘,连接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优选地,其中本体具有面对柱塞的内表面且包括沿内表面延伸的多个肋,其中所述多个肋中相邻的肋在它们之间限定保持凹口,且进一步地,其中,随着柱塞从打开位置平移到关闭位置,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一个能与保持凹口配合。
优选地,其中本体具有近端和沿中心纵向轴线与近端间隔开的远端,且进一步地,其中,柱塞能绕中心纵向轴线在以下位置之间旋转:
解除闩锁位置,在该解除闩锁位置中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随着柱塞朝向远端平移,所述多个腿部中的所述一个不能与保持凹口邻接;和
闩锁位置,在该闩锁位置中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随着柱塞朝向近端平移,所述多个腿部中的所述一个能与保持凹口邻接。
优选地,其中内表面在其中限定多个释放通道,且其中所述多个释放通道中相邻的通道通过多个肋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其中在柱塞设置在闩锁位置中时所述多个腿部中的相应一个邻接保持凹口,且其中在柱塞设置在打开位置中时所述多个腿部的每一个在所述多个释放通道中的相应一个中平移。
优选地,其中环形转动器绕中心纵向轴线设置在本体和环形闩锁件之间。
优选地,其中环形转动器包括多个斜面,所述多个斜面每一个配置为用于随着柱塞在解除闩锁位置和闩锁位置之间旋转而将所述多个腿部中的相应一个的顶点朝向环形闩锁件引导。
优选地,其中所述顶点沿所述多个斜面中的相应一个平移,以让柱塞沿第一方向旋转且让柱塞从解除闩锁位置平移到闩锁位置。
优选地,可锁定的闩锁装置进一步包括杆,所述杆附接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且能绕基本上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的枢转轴线枢转。
优选地,其中第一元件响应于第一激励信号而长度收缩,以让环形闩锁件沿第一方向旋转。
优选地,其中第二元件响应于第二激励信号而长度收缩,以让环形闩锁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优选地,其中第一元件具有其中第一激励信号被施加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一激发状态、和其中第一激励信号不被施加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一非激发状态;和
其中第二元件具有其中第二激励信号被施加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二激发状态、和其中第二激励信号不被施加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二非激发状态。
优选地,其中在第一元件具有第一激发状态时,柱塞不能绕中心纵向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包括:
本体,在该本体中限定腔体,且该本体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柱塞,设置在腔体中,且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其中柱塞能相对于本体沿中心纵向轴线在以下位置之间平移:
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第二端设置在腔体中;和
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中第二端从腔体伸出;
其中柱塞包括多个腿部,所述多个腿部从第二端延伸且每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
其中所述多个腿部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边缘,基本上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
第二边缘,在与第二端间隔开的顶点处与第一边缘相交,其中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它们之间限定锐角;和
第三边缘,连接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环形转动器,沿中心纵向轴线设置且配置为用于让柱塞绕中心纵向轴线旋转;
环形闩锁件,邻接环形转动器且能在以下状态之间转变:
解除锁定状态,在该解除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和
锁定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不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
其中环形闩锁件包括多个倾斜突出部,所述多个倾斜突出部每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
第一元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能响应于第一激励信号而在第一奥氏体晶相和第一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解除闩锁状态转变到锁定状态;和
第二元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能响应于第二激励信号而在第二奥氏体晶相和第二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锁定状态转变到解除闩锁状态。
优选地,其中在第二元件具有第二激发状态时,随着柱塞从关闭位置转变到打开位置,所述多个腿部中的相应一个的顶点沿所述多个倾斜突出部中的相应一个行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包括:
本体,在该本体中限定腔体,且该本体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柱塞,设置在腔体中,且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其中柱塞能相对于本体沿中心纵向轴线在以下位置之间平移:
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第二端设置在腔体中;和
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中第二端从腔体伸出;
环形转动器,沿中心纵向轴线设置且配置为用于让柱塞绕中心纵向轴线旋转;
环形闩锁件,邻接环形转动器且能在以下状态之间转变:
解除锁定状态,在该解除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和
锁定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不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
第一元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能响应于第一激励信号而在第一奥氏体晶相和第一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解除锁定状态转变到锁定状态;
第二元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能响应于第二激励信号而在第二奥氏体晶相和第二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锁定状态转变到解除锁定状态;和
促动器壳体,具有:
第一部分,能附接到本体且在其中限定第一孔;和
第二部分,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部分且在其中限定第二孔,其中第一孔和第二孔连接以限定L形通道。
优选地,其中环形转动器、环形闩锁件和柱塞设置在第一孔中。
优选地,其中第一元件配置为第一回弹构件且沿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二孔中,且其中第二元件配置为第二回弹构件且沿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二孔中。
如在本文使用的术语“一”、“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是可互换的,且表示存在至少一个物品。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出相反情况,否则可以存在多个这样的物品。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所附权利要求在内,所有参数、量、或状态的数值应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被术语“约”或“大约”所修饰,无论“约”或“大约”是否实际出现在数值之前。“约”和“大约”表示所述的数值允许一些轻微的不精确(例如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确切值;合理接近该值;几乎是该值;实质上是该值)。如果通过“约”或“大约”提供的不精确性不被理解为这种含义,则本文使用的“约”和“大约”至少指示一些变化情况,所述变化情况因测量方法和这样的参数的使用所引起。进一步地,术语“基本上”也是指状态的轻微的不精确(例如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确切状态;合理接近该状态;几乎是该状态;实质上是该状态)。此外,所公开的数值范围包括所有值的公开以及在整个范围中进一步被划分的范围。范围中的每一个值和范围的端点全部作为单独实施例公开。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是包括性的且因此表示所述物品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物品的存在。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列出物品的所有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对实施本发明的较佳模式做出的详尽描述中能容易地理解上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本体、柱塞、环形转动器和环形闩锁件的侧视示意图,其中柱塞设置在打开位置和解除闩锁位置;
图3是图2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其中柱塞被朝向环形转动器和环形闩锁件压下;
图4是图1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其中柱塞设置在关闭位置;
图5是图4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其中柱塞设置在关闭位置和闩锁位置;
图6是图5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其中环形闩锁件具有锁定状态;
图7是图6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部分侧视示意图;
图8是图1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仰视透视示意图,其中环形闩锁件具有锁定状态;和
图9是图8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的仰视透视示意图,其中环形闩锁件具有解除锁定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在图1中以10示出。闩锁装置10是既可闩锁(即可关闭或可紧固)又可锁定的。即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可以打开、关闭、锁定和解除锁定。因此,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可以用于在存储和运输应用中使用的封装件(未示出)。例如,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可以用于车辆应用,例如燃料填充门、手套箱、存储箱、控制台等。然而,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也可以用于非车辆存储应用,例如家具、储物柜、保险柜等。
参见图1,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包括本体12,所述本体12在其中限定腔体14且具有中央纵向轴线16。本体12可以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且可以保护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的其他部件在操作期间不受污染物影响。本体12可以具有近端18、和沿中央纵向轴线16与近端18间隔开的远端20,且可以根据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的操作条件用例如金属或塑料的材料形成。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还包括柱塞22,其设置在腔体14中且具有第一端24和与第一端24间隔开的第二端26。柱塞22也可以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且可以在腔体14中沿中央纵向轴线16滑动。第一端24可以配置为用于接合封装件(未示出)的门(未示出),例如车辆的燃料填充门。第一端24可以限定配置为用于与由门限定的多个沟槽(未示出)中的相应一个配合的多个构件28。即第一端24可以键入到(keyed to)多个沟槽中。例如,如图1所示,在操作者关上或关闭门时,多个构件28可以形成十字形(cross)且可以每一个对准多个沟槽中的相应一个并坐落于其中。替换地,多个构件28可以形成星形、圆形、正方形或其他样式或形状或结构,以在一些操作条件下由此对准或位于多个沟槽中。即,如在下文详述的,柱塞22可以在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操作期间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以便使得多个构件22交替地对准和不对准门所限定的多个沟槽且由此连结到门,以打开或关闭门。相反地,在柱塞22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时,例如在门打开时,多个构件28可不对准或坐落于多个沟槽中的相应一个中。进一步地,虽然未示出,但是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也可以包括回弹构件,例如压缩弹簧,其配置为用于沿中央纵向轴线16对柱塞22施加沿向上方向的恒定力(通过图5中的箭头30表示)。
现在参见图2-4,柱塞22可在腔体14中平移。即,柱塞22可相对于本体12沿中央纵向轴线16在打开位置32(图2)和关闭位置34(图4)之间平移,在打开位置中第二端26设置在腔体14中,且在关闭位置中第二端26从腔体14伸出。例如,操作者可以压下柱塞22,例如通过压靠与柱塞22的第一端24配合的门(未示出)或表面(未示出),以由此将柱塞从打开位置32转变到关闭位置34。因此,在封装件(未示出)的门或表面也打开或与互补部件(未示出)间隔开时,柱塞22可以设置在打开位置32中,其中门或表面闩锁到和/或锁定到所述互补部件。相反地,在封装件的门或表面也关闭时,例如被闩锁和/或锁定到互补部件时,柱塞22可以设置在关闭位置34中。即在柱塞22设置在打开位置32中时,操作者可以对由门或表面覆盖的存放舱(未示出)中进行存取操作。然而,在柱塞22设置在关闭位置34中时,门或表面可以密封且覆盖存放舱。
再次参见图1,柱塞22包括多个腿部36,其从第二端26延伸且每一个绕中央纵向轴线16彼此间隔开。例如,柱塞22可以包括四个腿部36。随着柱塞22被压下且在打开位置32(图2)和关闭位置34(图4)之间平移时,多个腿部36可以与本体12相互作用,如在下文详述的。
如图3-6最佳所示的,多个腿部36每一个可以为大致三角形的形状。更具体地,多个腿部36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基本上平行于中央纵向轴线16的第一边缘38、和在顶点42处与第一边缘38相交的第二边缘40,所述顶点42与第二端26间隔开。第一边缘38和第二边缘40可以在它们之间限定锐角44(图1)。即第二边缘40可以以小于90°的角度从第一边缘38倾斜离开。进一步地,多个腿部36每一个可以包括连接第一边缘38和第二边缘40的第三边缘46。
现在参见图3和4,本体12可以具有与柱塞22面对的内表面50且可以包括沿内表面50延伸的多个肋52。多个肋52中相邻的肋可以在它们之间限定保持凹口48。进一步地,随着柱塞22从打开位置32(图2)平移到关闭位置34(图4)时,多个腿部36中的一个可以与保持凹口48配合。例如,最佳如图5所示,在柱塞22设置在关闭位置34中时,多个腿部36的每一个可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即每一个腿部36可以接触相应的保持凹口48,从而柱塞22不再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上方向30(即朝向本体12的近端18)平移。因此,在操作者最初压下柱塞22之后,例如通过压靠与第一端24配合的门(未示出)或表面以将门抵靠互补部件(未示出)关闭、以由此封闭和覆盖存放舱(未示出)时,柱塞22可以保持被压入在腔体14中,因为多个腿部36每一个可以抵靠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
如继续参考图3和4所述的,内表面50可以进一步在其中限定多个释放通道54,其中多个释放通道54中相邻的通道通过多个肋52彼此间隔开。在柱塞22设置在打开位置32(图2)时多个腿部36每一个可以在多个释放通道54的相应一个中平移。即如参考图2所述且在下文更详细描述的,在柱塞22设置在打开位置32中时,每一个腿部36可不接触相应保持凹口48,而是代替地可以在相应释放通道54中平移,从而柱塞22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上方向30(即朝向本体12的近端18)行进,或沿向下方向(通过图5中的箭头130表示)(即朝向本体12的远端20)行进。因此,在多个腿部36设置在多个释放通道54中的相应一个中时,在操作者再次压下柱塞22之后,例如通过再次压靠与第一端24配合的门(未示出)或表面,柱塞22可以在腔体14中向上弹(pop up),因为多个腿部36每一个可以在多个释放通道54中的相应一个中行进。
现在参见图2-6,在一些情况下,随着柱塞22被压下时,即随着柱塞22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下方向130(图5)平移时,柱塞22也可以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具体说,柱塞22可以在解除闩锁位置56(图2和3)和闩锁位置58(图4-6)之间旋转,在解除闩锁位置56中,多个腿部36中的一个绕中央纵向轴线16定位为使得在柱塞22朝向远端20平移时多个腿部36中的一个不可邻接(即不垂直对准)保持凹口48,且在闩锁位置中,多个腿部36中的一个绕中央纵向轴线16定位为使得在柱塞22朝向近端18平移时多个腿部36中的一个可邻接(即对准)保持凹口48。即,在柱塞22设置在闩锁位置58中时,多个腿部36中的相应一个可以邻接保持凹口48。相反,在柱塞22设置在解除闩锁位置56中时,多个腿部36每一个可以在多个释放通道54中的相应一个中平移。柱塞22的解除闩锁位置56可以对应于封装件(未示出)的门(未示出)或表面打开且不抵靠互补部件(未示出)密封、从而存放舱(未示出)可进行存取的情况。相反地,柱塞22的闩锁位置58可以对应于封装件的门或表面关闭且配合抵靠互补部件、从而存放舱被覆盖且不可进行存取的相反状态。
因此,柱塞22的打开位置32和关闭位置34表示柱塞22在腔体14中沿中央纵向轴线16的垂直或纵向位置,且柱塞22的解除闩锁位置56和闩锁位置58表示柱塞22绕中央纵向轴线16的旋转位置。
如此,参见图2,在一些操作条件下,应理解,柱塞22可以设置在打开位置32(即,使得第二端26不从腔体14伸出)和解除闩锁位置56(即,每一个腿部36不对准或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二者中。该操作状态可以对应于门(未示出)或表面打开或从互补部件(未示出)枢转离开的状态。
然而,如图3所示,在柱塞22最初被压下之后,柱塞22可以设置在关闭位置34(即其中第二端26从腔体14伸出)和解除闩锁位置56(即其中多个腿部36中的一个不对准或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二者中。在这样的状态下,在柱塞22最初被压下之后柱塞22可以在腔体14中回弹,即沿向上方向30(图5)行进,因为多个腿部36可不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
相反,在一些操作条件下,如图4-6所示,柱塞22可以设置在关闭位置34(即其中第二端26从腔体14伸出)和闩锁位置58(即其中每一个腿部36可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二者中,以使得柱塞22被沿中央纵向轴线16保持。该操作状态可以对应于门(未示出)或表面关闭或闩锁到互补部件(未示出)、以关闭或覆盖存放舱(未示出)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柱塞22再次被第二次压下之后,柱塞22可以设置在关闭位置34(即其中第二端26从腔体14伸出)和解除闩锁位置56(即其中腿部36不对准或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二者中,以使得在柱塞22于腔体14中沿向上方向30(图5)行进时每一个腿部36可以在多个释放通道54中的相应一个中平移。在这样的状态下,在柱塞22再次被压下之后,柱塞22可以在腔体14中回弹,即沿向上方向30行进,因为多个腿部36可不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且因此可以允许柱塞22的向上平移。
再次参见图1,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还包括环形转动器60,该环形转动器沿中央纵向轴线16设置且配置为用于让柱塞22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如在下文详述的。在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环形转动器60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16与本体12间隔开。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进一步包括环形闩锁件62,其邻接环形转动器60且配置为用于在一些操作条件下实施柱塞22的释放,从而柱塞22可以沿向上方向30(图5)在腔体14中行进,如在下文详述的。环形转动器60可以绕中央纵向轴线16设置在本体12和环形闩锁件62之间。
如参考图2-4所述的,环形转动器60可以包括多个斜面64,所述斜面每一个配置为在柱塞22于解除闩锁位置56(图2和3)和闩锁位置58(图4)之间旋转时用于将多个腿部36的相应一个的顶点42朝向环形闩锁件62引导。即环形转动器60可以具有面对柱塞22的内表面66,所述内表面66可以限定多个斜面64。环形转动器60包括的斜面64的数量可以与柱塞22的腿部36的数量对应,例如四个。多个斜面64每一个可以具有倾斜引导表面68且可以绕中央纵向轴线16沿环形转动器60的内表面66径向地布置。
在操作期间,如参考图2-4所述的,在柱塞22首先被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下方向130(图5)朝向本体12的远端20压下或推动时,柱塞22在腔体14中朝向环形转动器60平移。如图3所示,在每一个腿部36接触多个斜面64中的相应一个时,每一个顶点42沿多个斜面64中的相应一个平移,以让柱塞22沿第一方向70(图7)旋转且让柱塞22从解除闩锁位置56(图2和3)平移到闩锁位置58(图4)。即在柱塞22最初被压下时环形转动器60引导腿部36且由此让柱塞22绕中央纵向轴线16沿第一方向70转动,例如顺时针。因此,环形转动器60将柱塞22的纵向行进转换为旋转运动,且将柱塞22定位在期望旋转位置,即闩锁位置58,从而每一个腿部36垂直地对准每一个保持凹口48。
如此,通过比较图4和5可知,在操作者释放柱塞22上的初始向下压力之后,例如在操作者感知到门(未示出)或表面被适当地配合或关闭到互补部件(未示出)以使得存放舱(未示出)被覆盖之后,柱塞22可以略微在腔体14向上弹但仍然被保持在闩锁位置58中,因为每一个腿部36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
现在参见图4-7,环形闩锁件62可在解除锁定状态72(图4)和锁定状态74(图5)之间转变,在解除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62绕中央纵向轴线16定位为使得柱塞22可在打开位置32(图2)和关闭位置34(图4)之间转变,且在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62绕中央纵向轴线16定位以使得柱塞22不可在打开位置32和关闭位置34之间转变。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也可以包括另一回弹构件(未示出),其可以将环形闩锁件62偏压到锁定状态74,作为默认或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最佳如图8和9所示,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还包括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62且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第一元件76。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可响应于第一激励信号78(图8)在第一奥氏体晶相和第一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激励信号例如是热激励信号或热量,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62从解除锁定状态72(图9)转变到锁定状态74(图8)。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还包括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62且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第二元件176。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可响应于第二激励信号178(图9)在第二奥氏体晶相和第二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激励信号例如热激励信号或热量,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62从锁定状态74(图8)转变到解除锁定状态72(图9)。
如图8和9所示,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可以进一步包括附接到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且可绕枢转轴线116枢转的杆114,所述枢转轴线基本上平行于中央纵向轴线16。即根据是第一元件76还是第二元件176在杆114上施加更大的力,杆114可以绕枢转轴线116倾斜。杆114可以例如通过叶簧124偏压或平衡(图8和9)
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和第二形状记忆合金每一个响应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激励信号78、178而可在依赖第一温度的状态和依赖第二温度的状态之间转变。具体说,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每一个可以分别配置为回弹构件,即第一回弹构件和第二回弹构件,且可以附接到环形闩锁件62。因此,如在下文详述的,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可以通过在依赖第一温度的状态和依赖第二温度的状态之间转变而促动环形闩锁件62,以使得环形闩锁件62绕中央纵向轴线16在腔体14中旋转。
具体说,第一元件76可以具有第一激励信号78被施加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一激发状态(powered state)80(图8)和第一激励信号78不被施加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一非激发状态82(图9)。第一激发状态80可以对应于环形闩锁件62的锁定状态74。
同样,第二元件176可以具有第二激励信号178被施加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二激发状态180(图9)和第二激励信号178不被施加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二非激发状态182(图8)。第二激发状态180可以对应于环形闩锁件62的解除锁定状态72。
因此,在环形闩锁件62设置在锁定状态74中时,第一元件76可以具有第一激发状态80且第二元件176可以具有第二非激发状态182。相反地,在环形闩锁件62设置在解除锁定状态72中时,第二元件176可以具有第二激发状态180且第一元件76可以具有第一非激发状态82。
如在本文使用的,术语“形状记忆合金”是指这样的合金,其呈现形状记忆效果,且具有快速改变刚度、弹簧率和/或形式稳定性方面性能的能力。即形状记忆合金可以经由分子或晶体重新排列而经历固态晶相变,以在马氏体晶相(即“马氏体”)和奥氏体晶相(即“奥氏体”)之间变化。换句话说,形状记忆合金可以经历位移转变(displacive transformation)而不是扩散转变(diffusional transformation),以在马氏体和奥氏体之间变化。位移转变被定义为结构变化,其通过原子或原子团相对于相邻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协调运动而发生。通常,马氏体相是指相对低温的相,且通常比相对高温的奥氏体相更易变形。
形状记忆合金开始从奥氏体晶相变化到马氏体晶相的温度被称为马氏体开始温度,Ms。形状记忆合金完成从奥氏体晶相到马氏体晶相的变化时的温度被称为马氏体完成温度,Mf。类似地,在形状记忆合金被加热时,形状记忆合金开始从马氏体晶相变化到奥氏体晶相的温度被称为奥氏体开始温度,As。在形状记忆合金完成从马氏体晶相到奥氏体晶相变化时的温度被称为奥氏体完成温度,Af
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式,即形状。例如,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每一个可以配置为形状改变元件,例如丝线、弹簧(图8和9)、条带、带子、连续环圈和其组合。进一步地,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成分,且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可以与第二形状记忆合金相同如不同。具体说,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包括从以下元素组中选择的元素:钴,镍,钛,铟,锰,铁,钯,锌,铜,银,金,镉,锡,硅,白金,和镓。例如,合适的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包括镍钛基合金,镍铝基合金,镍镓基合金,铟钛基合金,铟镉基合金,镍钴铝基合金,镍锰镓基合金,铜基合金(例如铜锌合金,铜铝合金,铜金合金,和铜锡合金),金镉基合金,银镉基合金,锰铜基合金,铁铂基合金,铁钯基合金,和每一个这些合金组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形状记忆合金可以是二元、三元或任何更高元的,只要形状记忆合金呈现形状记忆效应,例如形状取向、缓冲能力等的变化。通常,第一和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可以根据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的期望操作温度而被选择。在一个具体例子中,第一和/或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包括镍和钛。
因此,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第一元件76和用第二形状记忆元件形成的第二元件176特征在于冷态,即在于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低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完成温度Mf时。同样,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第一元件76和用第二形状记忆元件形成的第二合金176特征也可以在于热态,即在于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高于第一和第二形状记忆合金的奥氏体完成温度Af时。此外,虽然未示出,但是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可以包括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多个第一元件76和/或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多个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元件176。
再次参见图8,第一元件76可以响应于第一激励信号78而长度收缩,以让环形闩锁件62沿第一方向70旋转,例如在从位置120观察时绕中央纵向轴线16顺时针旋转。即第一元件76可以在杆114上拉拽,杆114可以绕枢转轴线116枢转,且杆114可以推动环形闩锁件62,使得环形闩锁件62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例如,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长度收缩时,杆114的一部分可以位于通过环形闩锁件62的环形基部84限定的切口118中,且枢转杆114可以引起环形闩锁件62的旋转。
类似地,参见图9,第二元件176可以响应于第二激励信号178而长度收缩,以使得环形闩锁件62沿与第一方向70相反的第二方向170旋转,例如在从位置120观察时绕中央纵向轴线16逆时针旋转。即第二元件176可以在杆114上拉拽,杆114可以绕枢转轴线116枢转,且杆114可以推动环形闩锁件62,使得环形闩锁件62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例如,杆114的设置在切口118中的部分可以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长度收缩时引起环形闩锁件62的旋转。应理解,在环形闩锁件62设置于解除锁定状态72中时,即在第二激励信号178施加到第二元件176时,环形闩锁件62仅可绕中央纵向轴线16沿第二方向170旋转。
因此,在环形闩锁件62处于解除锁定状态72或锁定状态74中时,叶簧124可以保持环形闩锁件62就位。即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在暴露至相应第一和第二激励信号78、178时可以交替地收缩,以由此重新定位杆114。然而,应理解,一旦被重新定位,则叶簧124可以保持杆114就位,从而不需要持续的第一和第二激励信号78、178。即第一和第二激励信号78、178可以仅是瞬间的,而可以不是为了保持环形闩锁件62就位而被持续需要的。
再次参见图6和7,环形闩锁件62可以包括从环形基部84朝向远端20延伸的多个倾斜突出部86,其中每一个倾斜突出部86绕中央纵向轴线16彼此间隔开。在操作期间,在第二元件176具有第二激发状态180时,随柱塞22从关闭位置34(图6)转变到打开位置32(图2),多个腿部36中的相应一个的顶点42可以沿多个倾斜突出部86中的相应一个进行。
即在第二元件176具有第二激发状态180时环形闩锁件62可以绕中央纵向轴线16沿第二方向170旋转(图7)。例如,再次参见图6,在操作者已经将柱塞22转变到关闭位置34之后,操作者可能希望再次打开封装件(未示出)的门(未示出)或表面。如此,操作者可以重新对柱塞22施加向下的压力,即再次将柱塞22朝向环形转动器60推动,同时第二激励信号178(图9)被施加到第二元件176。例如,第二激励信号178可以响应于操作者压下钥匙扣而施加到第二元件176。替换地,第二激励信号178可以经由例如计算机或印刷电路板(通常在图8和9中的88示出)这样的控制装置而施加到第二元件176,从而第二元件176从第二非激发状态182(图8)转变到第二激发状态180(图9)。
在第二元件176具有第二激发状态180时,第二元件176可以收缩且在杆114上拖拉。作为响应,环形闩锁件62可以沿第二方向170(图7)在静止的环形转动器60中旋转。因此,随顶点42接触多个倾斜突出部86中的相应一个,倾斜突出部86可以沿向下方向130引导顶点42,让柱塞22沿第一方向70旋转,且由此定位柱塞22,使得在操作者将向下的压力从柱塞22释放时,随着柱塞22沿向上方向30沿中央纵向轴线16回弹,多个腿部36的每一个可以最终在多个释放通道54中的相应一个中行进。
例如,如参考图5-7所述的,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元件176设置在第二激发状态180中时,即在第二激励信号178施加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且柱塞22同时被沿中央纵向轴线16向下推以便从多个保持凹口48脱离时,多个腿部36可以定位为在多个释放通道54中的相应一些中行进。即,因为第二元件176具有第二激发状态180,所以环形闩锁件62可以绕中央纵向轴线16运动且由此将多个倾斜突出部86沿中央纵向轴线16重新定位。相反地,如果第一元件76具有第一激发状态80,则一旦向下的压力被从柱塞22去除,则环形闩锁件62不会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且柱塞22仅会重新抵靠多个保持凹口48坐落。
因此,如参考图4所述的,随柱塞22继续沿向下方向130(图5)平移,多个腿部36每一个的顶点42可以接触多个倾斜突出部86中的相应一个,随枢转的杆114沿第二方向170推动环形闩锁件62时多个倾斜突出部已经被绕中央纵向轴线16重新定位。多个倾斜突出部86因此可以沿向下方向130引导每一个顶点42,从而柱塞22因此绕中央纵向轴线16沿第一方向70旋转。因此,因为每一个腿部36不再对准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所以在向下压力再次从柱塞22释放时,柱塞22可以在腔体14中向上弹且多个腿部36每一个可以在多个释放通道54中的相应一个中行进。因此,柱塞22可以沿向上方向30行进,从而第二端26不再从腔体14伸出,且柱塞22设置在打开位置32(图2),以由此从互补部件(未示出)打开(例如解除闩锁和解除锁定)封装件(未示出)的门(未示出)或表面。
相反地,再次参见图5-7,在第一元件76具有第一激发状态80时,柱塞22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16沿第二方向170旋转。代替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元件76具有第一激发状态80时环形闩锁件62可以定位为绕中央纵向轴线16与腿部36分开。因此,封装件(未示出)可以保持锁定,从而门(未示出)或表面配合到互补部件。即在第一元件76具有第一激发状态80时,即在第一激励信号78施加到第一元件76时,环形闩锁件62不被触发以重新定位多个倾斜突出部86。这种状态在期望封装件保持锁定同时还允许操作者企图压下柱塞22时是有用的。即在柱塞22设置在关闭位置34且第一元件76具有第一激发状态80时,柱塞22可以仍可沿中央纵向轴线16平移离开远端20。然而,随操作者再次从柱塞22去除向下压力,柱塞22仅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16再次平移,以再次让每一个腿部36再次重新抵靠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坐落。如此,柱塞22和门(未示出)或表面可以保持在关闭位置34。即门可以既被闩锁又被锁定,从而将门解除闩锁的任何企图都不成功。进一步地,不管第一元件76具有第一激发状态80还是具有第一非激发状态82,柱塞22都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下方向130平移。因此,不管第一激励信号78被施加还是不被施加到第一元件76,操作者都可以抵靠封装件(未示出)的互补部件(未示出)关闭或闩锁门(未示出)或表面。
再次参见图1,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还可以包括促动器壳体92。促动器壳体92可以保护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的促动器部分不受污染物影响,所述促动器部分例如是环形闩锁件62、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促动器壳体92可以具有可附接到本体12且在其中限定第一孔96的第一部分94。促动器壳体92还可以具有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部分94且在其中限定第二孔100的第二部分98。因此,第一孔96和第二孔100可以连接以形成L形通道102。第一元件76(图8和9)可以配置为第一回弹构件且可以沿第二部分98设置在第二孔100中,且第二元件176(图8和9)可以配置为第二回弹构件且也可以沿第二部分98设置在第二孔100中。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还可以包括覆盖件122,其可与促动器壳体92配合且配置为用于保护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不受污染物影响。
继续参考图1,本体12还可以具有外表面104且可以包括从外表面104延伸的多个凸起106。此外,促动器壳体92可以包括多个臂108,每一个臂可附接到多个凸起106中的相应一个,以由此将本体12附接到促动器壳体92。从而,环形转动器60、环形闩锁件62、和柱塞22可以设置在第一孔96中,且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可以沿第二部分98设置在第二孔100中。
因此,在操作中且如大致所述的,在环形闩锁件62具有解除锁定状态72时,操作者可以首先推靠柱塞22,使得柱塞22在腔体14中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下方向130行进。随柱塞22的腿部36接触环形转动器60的多个斜面64,多个斜面64可以沿第一方向70且向下引导腿部36,以由此让柱塞22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直到每一个腿部36纵向对准,以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和抵靠该相应一个坐落。随操作者从柱塞22去除施加的向下压力,柱塞22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上方向30回弹,直到每一个腿部36接触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且由此将柱塞22保持在闩锁位置58,使得门(未示出)或表面可以关闭或闩锁到封装件的互补部件(未示出)。
在一种选择下,在第一元件76具有第一激发状态80时,即在第一激励信号78施加到第一元件76时,操作者接下来可能试图从互补部件(未示出)打开或解除锁定门(未示出)或表面。为了该选择,操作者会再次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下方向130推动柱塞22。然而,因为第一激励信号78施加到第一元件76,所以第二元件176不会收缩,不会让杆114枢转,且不会让环形闩锁件62旋转。如此,环形闩锁件62不会处于解除锁定状态72且多个倾斜突出部86不会辅助柱塞22的旋转,从而每一个腿部36不能朝向多个释放通道54且在多个释放通道54中行进。相反,在施加的压力从柱塞22去除时环形闩锁件62不会旋转,且柱塞22可以再次沿向上方向30弹回,从而每一个腿部36再次保持抵靠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因此,柱塞22会不成功地打开或解除闩锁所述门(未示出)或表面。
应注意,即使操作者再次压下柱塞22,例如也许是在试图从互补部件(未示出)打开或解除闩锁所述门(未示出)或表面的情况下,在环形闩锁件62设置在锁定状态74中时,柱塞22也将保持在关闭位置34(图5)。即虽然响应于操作者所施加到柱塞22的二次或额外向下压力柱塞22可以再次朝向环形转动器60压下,但在环形闩锁件62设置锁定状态74中时柱塞22不会进一步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相反,因为环形转动器60相对于本体12静止且多个斜面64仅对准以引导每一个腿部36的顶点42进入一位置以使得每一个腿部36定位为邻接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所以在柱塞22再次沿向上方向30(图5)被释放时柱塞22再次保持抵靠多个保持凹口48。因此,操作者可以在初始推靠柱塞22之后连续多次压下和释放柱塞22,且柱塞22不会旋转到解除闩锁位置,直到环形闩锁件62被促动到解除锁定状态72。
换句话说,为了将柱塞22从关闭位置34转变到打开位置32且由此再次打开与封装件(未示出)的互补部件(未示出)配合的门(未示出)或表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向下压力必须被施加到柱塞22,和2)环形闩锁件62必须被促动,使得柱塞22可以绕中央纵向轴线16旋转。
在替换的选择下,在第二元件176具有第二激发状态180时,即在第二激励信号178施加到第二元件176时,操作者可接下来试图从互补部件(未示出)打开或解除闩锁所述门(未示出)或表面。为了该选择,操作者可以再次沿中央纵向轴线16沿向下方向130推动柱塞22。然而,因为第二激励信号178施加到第二元件176,所以第二元件176可以收缩,让杆114枢转,且可以因此让环形闩锁件62沿第二方向170旋转。如此,环形闩锁件62可以转变到解除锁定状态72且多个倾斜突出部86可以辅助旋转柱塞22,从而每一个腿部36朝向相应释放通道54沿相应倾斜突出部86行进下来,且最后在相应释放通道54中向上行进。即在施加的压力从柱塞22去除时环形闩锁件62可以沿第二方向170旋转且柱塞22可以再次沿向上方向30弹回,从而每一个腿部36不抵靠多个保持凹口48中的相应一个被保持。因此,柱塞22可以成功地打开或解除闩锁所述门(未示出)或表面。
应理解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可以布置为任何构造。例如,第一元件76可以配置为如果柱塞22被压下、第一元件76不暴露于第一激励信号78、且环形闩锁件62具有解除锁定状态72则开启门。替换地,第二元件176可以配置为如果柱塞22被压下、第二元件176不暴露于第二激励信号178且环形闩锁件62具有解除锁定状态72则开启门。在另一构造中,第一元件76可以配置为如果在环形闩锁件62具有锁定状态74时柱塞22被压下同时第一元件76暴露于第一激励信号78则开启门。替换地,第二元件176可以配置为如果在环形闩锁件62具有锁定状态74时柱塞22被压下同时第二元件176暴露于第二激励信号178时则开启门。
如此,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可以配置为既可闩锁又可锁定的推-推闩锁(push-push clutch)。即,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的闩锁功能可以被柱塞22、环形转动器60和本体12控制,而可锁定的闩锁装置10锁定功能可以独立地被环形闩锁件62、第一元件76和第二元件176控制。即闩锁功能可以脱离于锁定功能。
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4月16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980,311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合并于此。

Claims (10)

1.一种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包括:
本体,在该本体中限定腔体,且该本体具有中心纵向轴线;
柱塞,设置在所述腔体中且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其中柱塞能相对于本体沿中心纵向轴线在以下位置之间平移:
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第二端设置在腔体中;和
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中第二端从腔体伸出;
环形转动器,沿中心纵向轴线设置且配置为用于绕中心纵向轴线旋转柱塞;
环形闩锁件,邻接环形转动器且能在以下状态之间转变:
解除锁定状态,在该解除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和
锁定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中环形闩锁件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柱塞不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变;
第一元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能响应于第一激励信号而在第一奥氏体晶相和第一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解除锁定状态转变到锁定状态;和
第二元件,操作地连接到环形闩锁件且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能响应于第二激励信号而在第二奥氏体晶相和第二马氏体晶相之间转变,以由此将环形闩锁件从锁定状态转变到解除锁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柱塞包括多个腿部,所述多个腿部从第二端延伸且每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腿部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边缘,基本上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
第二边缘,在与第二端间隔开的顶点处与第一边缘相交,其中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它们之间限定锐角;和
第三边缘,连接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本体具有面对柱塞的内表面且包括沿内表面延伸的多个肋,其中所述多个肋中相邻的肋在它们之间限定保持凹口,且进一步地,其中,随着柱塞从打开位置平移到关闭位置,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一个能与保持凹口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本体具有近端和沿中心纵向轴线与近端间隔开的远端,且进一步地,其中,柱塞能绕中心纵向轴线在以下位置之间旋转:
解除闩锁位置,在该解除闩锁位置中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随着柱塞朝向远端平移,所述多个腿部中的所述一个不能与保持凹口邻接;和
闩锁位置,在该闩锁位置中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一个绕中心纵向轴线定位为使得,随着柱塞朝向近端平移,所述多个腿部中的所述一个能与保持凹口邻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内表面在其中限定多个释放通道,且其中所述多个释放通道中相邻的通道通过多个肋彼此间隔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在柱塞设置在闩锁位置中时所述多个腿部中的相应一个邻接保持凹口,且其中在柱塞设置在打开位置中时所述多个腿部的每一个在所述多个释放通道中的相应一个中平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环形转动器绕中心纵向轴线设置在本体和环形闩锁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环形转动器包括多个斜面,所述多个斜面每一个配置为用于随着柱塞在解除闩锁位置和闩锁位置之间旋转而将所述多个腿部中的相应一个的顶点朝向环形闩锁件引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锁定的闩锁装置,其中所述顶点沿所述多个斜面中的相应一个平移,以让柱塞沿第一方向旋转且让柱塞从解除闩锁位置平移到闩锁位置。
CN201510181674.0A 2014-04-16 2015-04-16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 Active CN105003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80311P 2014-04-16 2014-04-16
US61/980,311 2014-04-16
US14/686,070 2015-04-14
US14/686,070 US10161167B2 (en) 2014-04-16 2015-04-14 Lockable latch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3134A true CN105003134A (zh) 2015-10-28
CN105003134B CN105003134B (zh) 2017-09-08

Family

ID=5425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1674.0A Active CN105003134B (zh) 2014-04-16 2015-04-16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1167B2 (zh)
CN (1) CN105003134B (zh)
DE (1) DE102015105740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5359A (zh) * 2018-08-06 2020-02-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形状记忆合金锁止和锁定关闭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6571B (zh) 2016-05-04 2018-11-06 杰必机电配件(上海)有限公司 盖板控制装置及汽车
US11585128B2 (en) 2019-05-29 2023-02-21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Actuator for a vehicle compartment
US11541820B2 (en) * 2020-03-30 2023-01-03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Actuator for a vehicle compartment
US11473355B2 (en) * 2020-03-30 2022-10-18 The Boeing Company Press-to-deploy rotatable latch assembly
US11560740B2 (en) 2020-06-22 2023-01-24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Latch assembl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6169A1 (en) * 2004-10-23 2007-09-20 Southco, Inc. Slam Latch with Pop-Up Knob
CN101151460A (zh) * 2005-04-04 2008-03-26 远程接合技术公司 柱栓固定器和稳定装置
EP2182148A2 (en) * 2008-10-28 2010-05-0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Lid lock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656044A (zh) * 2009-12-15 2012-09-0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致动装置
CN103423115A (zh) * 2012-05-15 2013-12-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重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97425A (en) * 1950-02-14 Flue damper with latching means
US3178213A (en) * 1963-01-10 1965-04-13 Robert J Nelson Catch mechanism
NL7002632A (zh) * 1970-02-25 1971-08-27
US4207655A (en) * 1977-04-25 1980-06-17 Rexnord Inc. Self-aligning quarter-turn fastener assembly
JPS54124544A (en) * 1978-03-20 1979-09-27 Kato Electric Opening and shutting holding device of cover body
EP1300532B1 (en) * 2001-10-04 2005-08-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atch assembly
TW525678U (en) * 2002-06-04 2003-03-21 Tong Lung Metal Ind Co Ltd Adjustable button mechanism for a lock
JP4164329B2 (ja) * 2002-10-17 2008-10-15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ラッチ装置
JP4446809B2 (ja) * 2004-06-18 2010-04-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ロック機構
JP4835391B2 (ja) * 2006-11-06 2011-1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動装置および給油装置、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4889113B2 (ja) * 2007-02-28 2012-03-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ラッ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開閉装置
US8757675B2 (en) * 2009-03-31 2014-06-24 The Young Engineers, Inc. Two assembly parts latch system
KR20120049080A (ko) * 2010-11-08 2012-05-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연료 도어 개폐장치
DE102012000913A1 (de) * 2012-01-18 2013-07-18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Ver-und/oder Entriegelungsvorrichtung, Basis-Bauteil mit einer Führungsvorrichtung zur Führung der Bewegung eines verlagerbaren Bauteils gegenüber einem Basis-Bauteil, und Bauteil, je mit einer derartigen Ver- und/oder Entriegelungsvorrichtung
US10081969B2 (en) * 2014-04-16 2018-09-25 Dynalloy, Inc. Lockable latch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6169A1 (en) * 2004-10-23 2007-09-20 Southco, Inc. Slam Latch with Pop-Up Knob
CN101151460A (zh) * 2005-04-04 2008-03-26 远程接合技术公司 柱栓固定器和稳定装置
EP2182148A2 (en) * 2008-10-28 2010-05-0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Lid lock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656044A (zh) * 2009-12-15 2012-09-0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致动装置
CN103423115A (zh) * 2012-05-15 2013-12-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重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5359A (zh) * 2018-08-06 2020-02-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形状记忆合金锁止和锁定关闭系统
CN110805359B (zh) * 2018-08-06 2021-08-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形状记忆合金锁止和锁定关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00055A1 (en) 2015-10-22
US10161167B2 (en) 2018-12-25
DE102015105740A1 (de) 2015-10-22
DE102015105740B4 (de) 2021-06-17
CN105003134B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3134A (zh)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
CN105003138A (zh) 可锁定的闩锁装置
DE102009060119B4 (de)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DE102019100787A1 (de) Einrichtung zum Öffnen und Schließen einer Tank- und/oder Ladeklappe
JP5745375B2 (ja) 車両用燃料ドア開閉装置
DE102016008317A1 (de) Türverschluss für ein elektrisches Haushaltsgerät
DE112015001340B4 (de) Türschloss für Haushaltsgerät mit Hakenerfassungsmechanismus
DE102019114604A1 (de) Formgedächtnislegierungs-verriegelungs- und verschlusssystem
DE102014201886A1 (de) Verschlussvorrichtung für eine Befüllungs- oder Anschlussöffnung an einem Fahrzeug
CN102815204A (zh) 燃料罐的加注口结构
KR101823899B1 (ko) 연료도어의 개폐구조
CN202987974U (zh) 物料罐端盖的开关锁紧机构、物料罐和工程车辆
CN102231467A (zh) 压接工具头
CN104420739A (zh) 用于选择性闩锁和解锁车辆关闭件的闩锁装置
CN106285233B (zh) 门锁组件
CN106150196B (zh) 一种用于自动门锁的防盗开启机构
EP3227147B1 (de)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7529842U (zh) 开关柜的连锁装置及开关柜组件
CN203978059U (zh) 封箱机安全门的门锁装置
DE20000703U1 (de) Universalverschluß zum Verschließen von geöffneten Flaschen, insbesondere für Schaumwein- und Weinflaschen
DE102009010323A1 (de) Verschlussvorrichtung für eine an einem Kraftfahrzeug vorgesehene Öffnung
KR100528597B1 (ko) 상용 차량의 연료캡 개폐 구조
CN204270928U (zh) 控制台开关连锁装置
CN103912164A (zh) 防止技术性开启的锁芯及其配套的钥匙
CN117211595A (zh) 一种基于视觉特征的智能防盗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