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1861A -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1861A
CN105001861A CN201510330133.XA CN201510330133A CN105001861A CN 105001861 A CN105001861 A CN 105001861A CN 201510330133 A CN201510330133 A CN 201510330133A CN 105001861 A CN105001861 A CN 105001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dot
composite quantum
solution
composite
graph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01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1861B (zh
Inventor
夏建陵
许利娜
毛伟
李梅
李守海
黄坤
杨小华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to CN2015103301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1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1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1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1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1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结构含π键的石墨烯量子点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5h,得到浅黄色溶液;第二步: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得到的无色溶液pH调至中性,通过3500Da的透析袋透析处理不少于48h,即得到纯净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第三步:将上述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复合量子点。本发明所用原料均是价格便宜、来源广泛的生物质资源,工艺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所得复合量子点荧光强度较高。所得复合量子点可用于水体中Fe3+的分析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碳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和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是利用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作为荧光增强型探针在检测重金属离子Fe3+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荧光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材料,具有水溶性高、化学惰性强、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光稳定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半导体量子点的替代物。在所有荧光碳材料当中,石墨烯量子点领域,因其结构的可控、发光的可调并且可以批量生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纯的碳点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目前存在灵敏度不高、吸附选择性不佳等缺点。木质素磺酸钠的苯环和侧链上含有各种活性基团,如酚羟基、羧基、磺酸基等基团,可以通过离子交换、螯合等方式吸附金属离子。木质素磺酸钠和石墨烯量子点通过π-π堆积、静电作用等形成的复合量子点,不仅能使对复合量子点的荧光增强,还能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引起复合量子点光谱性质的变化,从而实现对金属离子的检测。
铁离子是人体内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对于人体造血、参与血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和促进生长等有重要影响。铁离子在生理和病理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是当人体内铁摄入过量会引起呕吐、腹泻和肠损害。另外,铁作为工业中最常用的原料之一,由于长期不规范的污水处理,铁离子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其检测方法一直备受关注。因此,亟需开发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实现对铁离子快速、灵敏、简单的检测。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量子点荧光强度高,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原料来源广泛低廉且绿色环保,该复合量子点可作为荧光增强型探针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结构含π键的石墨烯量子点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5 h,得到浅黄色溶液;第二步: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得到的无色溶液pH调至中性,通过3500 Da的透析袋透析处理不少于48 h,即得到纯净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第三步:将上述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复合量子点。
所述第一步结构含π键的石墨烯量子点由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备得到:自上而下的方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大尺寸的石墨烯薄片( GSs) 切割成小尺寸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 自下而上的方法则以小分子化合物作前体,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
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和木质素磺酸钠的质量比(1.0-3.0):(0.02-1.0)。
所述小分子化合物为柠檬酸或葡萄糖。
上述方法制备的复合量子点,是由木质素磺酸钠结构中的π电子和石墨烯量子点的π电子通过π-π堆积和其它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复合量子点。
一种荧光增强型探针,为上述复合量子点。
所述荧光增强型探针在检测水体中Fe3+的应用。
所合成的复合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可以在5 mL的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入3-5 mL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和50 μM的各种金属离子Ag+、Ca2+、Cd2+、Co2+、Fe3+、Mg2+、Mn2+、Ni2+、Pb2+、Zn2+、Cu2+,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各溶液的荧光性质。
复合量子点用于水体环境中Fe3+的检测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建立标准曲线:配制多份标准溶液,其中,在各份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复合量子点,而Fe3+的浓度逐渐增加。通过荧光光谱得出复合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和Fe3+的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2)检测:在Fe3+待测溶液中,加入复合量子点,配制成与步骤(1)复合量子点浓度相同的溶液,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待测液的荧光强度,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液Fe3+的浓度。
有益效果:
和一般石墨烯量子点相比,本发明制得的复合量子点荧光强度高。
②本发明提供的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探针的制备工艺简便,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便宜,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③复合量子点生物相容性好、荧光强度高、检测过程简便易行、灵敏度高,在环境检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④本发明对减少环境污染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均有较重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石墨烯量子点(a)和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b)的荧光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合成的探针选择性识别Fe3+受常见离子(Ag+、Ca2+、Cd2+、Co2+、Fe3+、Mg2+、Mn2+、Ni2+、Pb2+、Zn2+、Cu2+)的干扰情况(F为50 μM的各种金属离子与复合量子点探针反应后在激发波长365 nm下的荧光强度,F0为复合量子点在激发波长365 nm下的荧光强度)。
图3为不同浓度的三价铁离子与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量子点探针反应后,激发波长为365 nm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给出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只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称取10 mg的NaOH 固体粉末溶解于100 mL去离子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超声得到澄清溶液。
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称取2.0 g柠檬酸固体粉末于烧杯中,随后将烧杯置于加热装置中于200 ℃下反应15 min,得到浅黄色石墨烯量子点。将该浅黄色液体加入100 mL的Na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石墨烯量子点的水溶液。
称取10 mg的NaOH 固体粉末溶解于100 mL去离子水中,随后将0.09 g木质素磺酸钠加入NaOH溶液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超声得到澄清溶液。
称取2.0 g柠檬酸固体粉末于烧杯中,随后将烧杯置于加热装置中于200 ℃下反应15 min,得到浅黄色石墨烯量子点。将该浅黄色液体加入100 mL的木质素磺酸盐的Na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复合量子点。
将得到的石墨烯量子点的水溶液和复合量子点的水溶液分别装入3500分子量的渗透袋中透析48 h,随后冷冻干燥渗析液,得到固体粉末为纯净的石墨烯量子点和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
制得的石墨烯量子点和复合量子点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设置荧光光谱仪激发波长为370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都为3.5 nm,扫描范围为380 nm-700 nm,在该条件下对上述量子点溶液进行测试,得到的荧光光谱图(图1)。由图1可以看出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比单纯的石墨烯量子点增强一倍以上。
复合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在5 mL的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入3 mL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和50 μM的各种金属离子Ag+、Ca2+、Cd2+、Co2+、Fe3+、Mg2+、Mn2+、Ni2+、Pb2+、Zn2+、Cu2+,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各溶液的荧光性质, 得到的荧光光谱图(图2)。
复合量子点用于水体环境中Fe3+的检测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建立标准曲线:配制多份标准溶液,其中,在各份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复合量子点,而Fe3+的浓度逐渐增加,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各溶液的荧光性质,得到的荧光光谱图(图3)。通过荧光光谱得出复合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和Fe3+的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2)检测:在Fe3+待测溶液中,加入复合量子点,配制成与步骤(1)复合量子点浓度相同的溶液,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待测液的荧光强度,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液Fe3+的浓度。
实施例2
称取10 mg的NaOH 固体粉末溶解于100 mL去离子水中,随后0.05 g木质素磺酸钠加入NaOH溶液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超声得到澄清溶液。
称取2.0 g柠檬酸固体粉末于烧杯中,随后将烧杯置于加热装置中于200 ℃下反应15 min,得到浅黄色石墨烯量子点。将该浅黄色液体加入100 mL的木质素磺酸盐的Na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复合量子点。
将得到的石墨烯量子点和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分别装入3500分子量的渗透袋中透析48 h,随后冷冻干燥渗析液,得到固体粉末为纯净的石墨烯量子点和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
制得的石墨烯量子点和复合量子点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设置荧光光谱仪激发波长为370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都为3.5 nm,扫描范围为380 nm-700 nm,在该条件下对上述量子点溶液进行测试。
复合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在5 mL的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入3 mL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和50 μM的各种金属离子Ag+、Ca2+、Cd2+、Co2+、Fe3+、Mg2+、Mn2+、Ni2+、Pb2+、Zn2+、Cu2+,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各溶液的荧光性质。
复合量子点用于水体环境中Fe3+的检测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建立标准曲线:配制多份标准溶液,其中,在各份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复合量子点,而Fe3+的浓度逐渐增加。通过荧光光谱得出复合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和Fe3+的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2)检测:在Fe3+待测溶液中,加入复合量子点,配制成与步骤(1)复合量子点浓度相同的溶液,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待测液的荧光强度,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液Fe3+的浓度。
实施例3
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配制一系列浓度的葡萄糖水溶液(2.2, 4.4, 6.7, 8.9 wt %)。吸取2.5毫升葡萄糖溶液加入玻璃瓶中,并拧紧盖子。再将该玻璃瓶放入微波炉中,设定微波炉的功率462, 反应时间9 分钟,得到石墨烯量子点。将该液体加入100 mL的木质素磺酸盐的Na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复合量子点。
将得到的石墨烯量子点和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分别装入3500分子量的渗透袋中透析48 h,随后冷冻干燥渗析液,得到固体粉末为纯净的石墨烯量子点和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
制得的石墨烯量子点和复合量子点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设置荧光光谱仪激发波长为370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都为3.5 nm,扫描范围为380 nm-700 nm,在该条件下对上述量子点溶液进行测试。
复合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在5 mL的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入3 mL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和50 μM的各种金属离子Ag+、Ca2+、Cd2+、Co2+、Fe3+、Mg2+、Mn2+、Ni2+、Pb2+、Zn2+、Cu2+,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各溶液的荧光性质。
复合量子点用于水体环境中Fe3+的检测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建立标准曲线:配制多份标准溶液,其中,在各份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复合量子点,而Fe3+的浓度逐渐增加。通过荧光光谱得出复合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和Fe3+的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2)检测:在Fe3+待测溶液中,加入复合量子点,配制成与步骤(1)复合量子点浓度相同的溶液,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待测液的荧光强度,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液Fe3+的浓度。
实施例4
称取10 mg的NaOH 固体粉末溶解于100 mL去离子水中,随后0.05 g木质素磺酸钠加入NaOH溶液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超声得到澄清溶液。
酸氧化切割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量子点,将氧化石墨烯(GO)加入在管式炉中,在氮气氛保护下保持温度在200-300 ℃以5 ℃/min的加热速率加热2小时,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GNSs; 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氧化GNSs; 氧化后的GNSs在200 ℃水热环境下去氧化。将该量子点加入100 mL的木质素磺酸盐的Na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复合量子点。
将得到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分别装入3500分子量的渗透袋中透析48 h,随后冷冻干燥渗析液,得到固体粉末为纯净的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
制得的复合量子点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设置荧光光谱仪激发波长为370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都为3.5 nm,扫描范围为380 nm-700 nm,在该条件下对上述量子点溶液进行测试。
复合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在5 mL的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入3 mL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和50 μM的各种金属离子Ag+、Ca2+、Cd2+、Co2+、Fe3+、Mg2+、Mn2+、Ni2+、Pb2+、Zn2+、Cu2+,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各溶液的荧光性质。
复合量子点用于水体环境中Fe3+的检测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建立标准曲线:配制多份标准溶液,其中,在各份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复合量子点,而Fe3+的浓度逐渐增加。通过荧光光谱得出复合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和Fe3+的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2)检测:在Fe3+待测溶液中,加入复合量子点,配制成与步骤(1)复合量子点浓度相同的溶液,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待测液的荧光强度,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液Fe3+的浓度。
实施例5
称取10 mg的NaOH 固体粉末溶解于100 mL去离子水中,随后0.05 g木质素磺酸钠加入NaOH溶液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超声得到澄清溶液。
电化学切割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量子点,以石墨棒为阳极,Pt 作反电极,0.1M 的NaOH 作电解液制备得到石墨烯量子点。将该量子点加入100 mL的木质素磺酸盐的Na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复合量子点。
将得到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分别装入3500分子量的渗透袋中透析48 h,随后冷冻干燥渗析液,得到固体粉末为纯净的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
制得的复合量子点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设置荧光光谱仪激发波长为370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都为3.5 nm,扫描范围为380 nm-700 nm,在该条件下对上述量子点溶液进行测试。
复合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在5 mL的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入3 mL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和50 μM的各种金属离子Ag+、Ca2+、Cd2+、Co2+、Fe3+、Mg2+、Mn2+、Ni2+、Pb2+、Zn2+、Cu2+,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各溶液的荧光性质。
复合量子点用于水体环境中Fe3+的检测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建立标准曲线:配制多份标准溶液,其中,在各份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复合量子点,而Fe3+的浓度逐渐增加。通过荧光光谱得出复合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和Fe3+的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2)检测:在Fe3+待测溶液中,加入复合量子点,配制成与步骤(1)复合量子点浓度相同的溶液,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待测液的荧光强度,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液Fe3+的浓度。
实施例6
称取10 mg的NaOH 固体粉末溶解于100 mL去离子水中,随后0.05 g木质素磺酸钠加入NaOH溶液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超声得到澄清溶液。
超声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将0.05 g石墨烯加入10 mL H2SO4和30 mL HNO3中氧化,再将混合液放入超声器械中12 h,将得到的混合物在350℃下煅烧20分钟得到石墨烯量子点。将该量子点加入100 mL的木质素磺酸盐的Na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得到复合量子点。
将得到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分别装入3500分子量的渗透袋中透析48 h,随后冷冻干燥渗析液,得到固体粉末为纯净的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量子点。
制得的复合量子点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设置荧光光谱仪激发波长为370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都为3.5 nm,扫描范围为380 nm-700 nm,在该条件下对上述量子点溶液进行测试。
复合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在5 mL的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入3 mL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和50 μM的各种金属离子Ag+、Ca2+、Cd2+、Co2+、Fe3+、Mg2+、Mn2+、Ni2+、Pb2+、Zn2+、Cu2+,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各溶液的荧光性质。
复合量子点用于水体环境中Fe3+的检测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建立标准曲线:配制多份标准溶液,其中,在各份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复合量子点,而Fe3+的浓度逐渐增加。通过荧光光谱得出复合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和Fe3+的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2)检测:在Fe3+待测溶液中,加入复合量子点,配制成与步骤(1)复合量子点浓度相同的溶液,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待测液的荧光强度,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液Fe3+的浓度。

Claims (7)

1.一种复合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结构含π键的石墨烯量子点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5 h,得到浅黄色溶液;
    第二步: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得到的无色溶液pH调至中性,通过3500 Da的透析袋透析处理不少于48 h,即得到纯净的复合量子点水溶液;
第三步:将上述复合量子点水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复合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结构含π键的石墨烯量子点由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备得到:自上而下的方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大尺寸的石墨烯薄片( GSs) 切割成小尺寸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 自下而上的方法则以小分子化合物作前体,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和木质素磺酸钠的质量比(1.0-3.0):(0.0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化合物为柠檬酸或葡萄糖。
5.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复合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是由木质素磺酸钠结构中的π电子和石墨烯量子点的π电子通过π-π堆积和其它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复合量子点。
6.一种荧光增强型探针,其特征在于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量子点。
7.权利要求6所述荧光增强型探针在检测水体中Fe3+的应用。
CN201510330133.XA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001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0133.XA CN105001861B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0133.XA CN105001861B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1861A true CN105001861A (zh) 2015-10-28
CN105001861B CN105001861B (zh) 2017-03-08

Family

ID=54374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0133.XA Active CN105001861B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1861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2380A (zh) * 2016-12-19 2017-05-31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水性紫外荧光防伪油墨
CN106883851A (zh) * 2017-04-03 2017-06-23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Mn2+离子修饰荧光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8842A (zh) * 2016-01-04 2017-07-1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热解柠檬酸制备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
CN107601466A (zh) * 2017-10-12 2018-01-1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尺寸均匀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342379A (zh) * 2018-09-21 2019-02-1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检测银离子及细胞成像的荧光探针方法
CN110129044A (zh) * 2019-05-20 2019-08-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以生物质为碳源的石墨烯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43794A (zh) * 2019-06-19 2019-09-17 济南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WO2022088295A1 (zh) * 2020-10-27 2022-05-05 华侨大学 一种荧光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91723A (zh) * 2022-03-02 2022-06-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胺化木质素柠檬酸复合量子点As3+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00310A1 (en) * 2010-10-08 2013-08-08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oduction of dispersions containing carbon nanotubes
CN103432590A (zh) * 2013-08-14 2013-12-11 华东理工大学 石墨烯量子点核靶向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37192A (zh) * 2014-06-26 2014-12-24 广西师范学院 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探针检测三价铁离子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00310A1 (en) * 2010-10-08 2013-08-08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oduction of dispersions containing carbon nanotubes
CN103432590A (zh) * 2013-08-14 2013-12-11 华东理工大学 石墨烯量子点核靶向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37192A (zh) * 2014-06-26 2014-12-24 广西师范学院 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探针检测三价铁离子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ANG YANG等: "Fabrication of High-Concentration and Stable Aqueous Suspensions of Graphene Nanosheets by Non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 with Lignin and Cellulose Derivativ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XI ZHOU等: "Dopamine fluorescentsensorsbasedonpolypyrrole/graphene quantumdotscore/shellhybrid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842A (zh) * 2016-01-04 2017-07-1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热解柠檬酸制备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
CN106752380A (zh) * 2016-12-19 2017-05-31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水性紫外荧光防伪油墨
CN106883851A (zh) * 2017-04-03 2017-06-23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Mn2+离子修饰荧光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1466A (zh) * 2017-10-12 2018-01-1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尺寸均匀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601466B (zh) * 2017-10-12 2018-08-0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尺寸均匀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342379A (zh) * 2018-09-21 2019-02-1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检测银离子及细胞成像的荧光探针方法
CN110129044A (zh) * 2019-05-20 2019-08-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以生物质为碳源的石墨烯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29044B (zh) * 2019-05-20 2022-04-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以生物质为碳源的石墨烯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43794A (zh) * 2019-06-19 2019-09-17 济南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CN110243794B (zh) * 2019-06-19 2022-08-02 济南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WO2022088295A1 (zh) * 2020-10-27 2022-05-05 华侨大学 一种荧光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91723A (zh) * 2022-03-02 2022-06-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胺化木质素柠檬酸复合量子点As3+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591723B (zh) * 2022-03-02 2024-03-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胺化木质素柠檬酸复合量子点As3+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1861B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1861B (zh) 一种复合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U2020103861A4 (en) Preparation of chicken feather nitrogen-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 based fluorescent probes and paraquat detection method
Xu et al. Switch-on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glutathione in food samples based on a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quantum dot (g-CNQD)–Hg2+ chemosensor
Zhang et al. Fluorescent probes for “off–on”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g2+ and L-cysteine based on nitrogen-doped carbon dots
CN108410457B (zh) 一种多功能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ao et al. Nitrogen-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 as a fluorescent probe to detect copper ions, glutathione, and intracellular pH
Ma et al. A novel ascorbic acid sensor based on the Fe 3+/Fe 2+ modulated photoluminescence of CdTe quantum dots@ SiO 2 nanobeads
Tang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iodate determination using cadmium sulfide quantum dots as fluorescence probes
Wang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biomass waste-derived fluorescent N, S, P co-doped carbon dots for detection of Fe 3+ ions in solutions and living cells
CN109777408B (zh) 一种高荧光量子产率氮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i et al. Ratiometric cataluminescence sensor of amine vapors for discriminating meat spoilage
CN111690150B (zh) 一种网状结构稀土铕(iii)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uo et al. One-pot synthesized nitrogen-fluorine-co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 for ClO− ions detection in water samples
CN106829920A (zh) 一种绿色荧光碳量子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recise mono-Cu+ ion doping enhanced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from Cd–In–S supertetrahedral chalcogenide nanoclusters for dopamine detection
Yang et al. On–off–on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glutathione in food samples based on a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gC 3 N 4)–Cu 2+ strategy
CN110589799A (zh) 一种蓝色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Song et al.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phosphate using novel highly photoluminescent water-soluble Mn-doped ZnTe/ZnSe quantum dots
CN106841071A (zh) 一种阶梯式检测溶液中羟基自由基浓度的方法
Yuan et a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n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6-mercaptopurine based on carbon dots
CN113698928A (zh) 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靶向线粒体的荧光探针中的应用
Guo et al. Novel fluorescent probes based on nitrogen–sulfur co-doped carbon dots for chromium ion detection
CN111500285B (zh) 一种利用柠檬酸和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合成荧光碳量子点的方法
Chen et al. N-doped carbon dots as the multifunctional fluorescent probe for mercury ion, glutathione and pH detection
Hua et al. Direct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CdTe quantum dots based on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film and high sensitivity sensing of gossyp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