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2773B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2773B
CN104972773B CN201510162986.7A CN201510162986A CN104972773B CN 104972773 B CN104972773 B CN 104972773B CN 201510162986 A CN201510162986 A CN 201510162986A CN 104972773 B CN104972773 B CN 104972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otation
rotation speed
membranaceous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29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72773A (zh
Inventor
相原裕
相原裕一
大代安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72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2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72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2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02Feeding mechanisms
    • B41J17/04Feed dependent on the record-paper feed, e.g. both moved at the same time
    • B41J17/07Feed dependent on the record-paper feed, e.g. both moved at the same time electromagnetically control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 B41J33/16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with drive applied to spool or spool spind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画质的劣化的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具备:带(41),在与卷筒(43、44)之间架设;DC马达(Mr3、Mr1),使它们的卷筒旋转;驱动器,对马达供给驱动电力;编码器,检测马达的旋转量;以及控制部,控制驱动器。CPU在未通过带(41)施加张力的状态下使马达驱动,根据由编码器检测出的马达的旋转量,计算马达的旋转速度,将计算出的旋转速度和驱动马达时的供给电流与基准马达中的旋转速度和供给电流的关系对照,计算成为与通过驱动马达时的供给电流而驱动基准马达时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供给电流。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特别涉及具备热敏头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热敏头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印刷装置。在该种印刷装置中,使用利用墨带在转印膜上形成图像(镜像)并接下来将在转印膜中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的间接印刷方式、利用墨带而在印刷介质上直接形成图像的直接印刷方式。
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一般安装有收容了在供给卷筒与卷取卷筒之间所架设的墨带(膜状介质)的墨带盒、同样地收容了在供给卷筒与卷取卷筒之间所架设的转印膜(膜状介质)的转印膜盒。
在该种印刷装置中,公开有根据在卷筒上所卷回的墨带的直径(棍径)的变动对墨带赋予一定的张紧(张力)的技术(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平8-2078号公报(参照图1、段落「0090」)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确保画质,需要如专利文献1的发明那样,根据棍径的变动使针对膜状介质的张紧成为恒定,但由于DC马达的环境温度、老化等而DC马达自身的转矩变动,所以即使针对DC马达进行了与棍径对应的控制,也难以对膜状介质始终提供恒定的张紧。
作为其解决对策,考虑以一定的频率,测定针对规定电流的DC马达的旋转速度,据此计算相对基准旋转速度的差,校正向DC马达的供给电流(占空比)。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那样的通过多个DC马达搬送膜状介质的机构中,如果在测定DC马达的旋转速度时处于对膜状介质施加张力的状态,则受到膜状介质的张力所致的影响,所以无法得到测定对象马达的旋转速度的正确的测定值,无法恰当地校正向DC马达的供给电流。即,以往通过棍径的变动进行校正,但如果无法恰当地校正主要的DC马达,则无法得到膜状介质的正确的张力,存在画质劣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恰当地校正DC马达的供给电流而能够防止画质的劣化的印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从膜状介质对被印刷介质印刷文字或者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给卷筒,在印刷处理时将膜状介质送出到所述印刷部侧;卷取卷筒,在印刷处理时从所述印刷部侧卷取膜状介质;DC马达,使所述供给卷筒以及卷取卷筒的至少一个旋转;马达驱动器,对所述DC马达供给驱动电力;旋转量检测单元,检测所述DC马达的旋转量;以及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所述控制单元计算成为与通过在未施加由所述膜状介质产生的的张力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时的供给电流来驱动基准马达时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所述DC马达的供给电流,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以供给该计算出的供给电流。
在本发明中,DC马达通过旋转方向在旋转速度中产生差,所以所述控制单元在未施加由所述膜状介质产生的张力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时,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所述DC马达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另外,控制单元在未施加利用膜状介质的张力的状态下使DC马达驱动,根据由旋转量检测单元检测出的DC马达的旋转量,计算DC马达的旋转速度,参照基准马达中的旋转速度和供给电流的关系,以计算成为与通过计算了的旋转速度下的DC马达的供给电流而使基准马达驱动时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DC马达的供给电流,并供给该计算出的供给电流的方式,控制马达驱动器。
另外,所述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印刷部进行的印刷处理之前,在使所述膜状介质松弛了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而计算所述DC马达的旋转速度。
进而,还具备标志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膜状介质的终端部上附加而表示所述膜状介质的使用界限的空标志,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标志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空标志之后,在使所述膜状介质松弛了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而计算所述DC马达的旋转速度。此时,还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计算出的供给电流的值储存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所述膜状介质被更换为新的膜状介质之后,读出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储存的所述供给电流的值,并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以供给基于该读出的供给电流的值的供给电流。
另外,还具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DC马达的气氛温度,所述控制单元适用预先确定的旋转速度和温度的关系,而将所述计算出的旋转速度温度校正为规定温度下的旋转速度。
进而,所述DC马达由使所述供给卷筒旋转的第1DC马达和使所述卷取卷筒旋转的第2DC马达构成,所述控制单元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1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1DC马达的旋转速度,所述控制单元在停止了所述第1DC马达的驱动的状态下,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逆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而使所述膜状介质松弛,所述控制单元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2DC马达的旋转速度。或者,所述控制单元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逆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而使所述膜介质松弛,所述控制单元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2DC马达的旋转速度,所述控制单元在使所述第2DC马达的驱动停止了的状态下,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1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1DC马达的旋转速度。。
另外,还具备标志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膜状介质的终端部上附加而表示所述膜状介质的使用界限的空标志,在所述膜状介质中在比附加了所述空标志的位置更靠终端侧形成有脆弱部,所述DC马达由旋转所述供给卷筒的第1DC马达和旋转所述卷取卷筒的第2DC马达构成,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标志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空标志之后,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1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1DC马达的旋转速度,在停止了所述第1DC马达的驱动的状态下,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而通过所述卷取卷筒卷取所述膜状介质,同时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逆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1DC马达而在所述脆弱部中使所述膜状介质破断,接着通过所述卷取卷筒卷取所述膜状介质的破断了的端部,在停止了所述第1DC马达的驱动的状态下,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2DC马达的旋转速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在未施加利用膜状介质的张力的状态下使DC马达驱动来计算DC马达的旋转速度,所以能够恰当地校正DC马达的供给电流,所以能够防止画质的劣化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印刷系统的外观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压紧辊和膜搬送辊离开、压纸辊和热敏头离开的待机部位的利用凸轮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压紧辊和膜搬送辊抵接、压纸辊和热敏头抵接的印刷部位的利用凸轮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压紧辊和膜搬送辊抵接、压纸辊和热敏头抵接的搬送部位的利用凸轮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印刷装置的待机部位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说明印刷装置的搬送部位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说明印刷装置的印刷部位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示出为了将膜搬送辊、压纸辊、以及其周边部分组合到印刷装置而一体化后的第1部件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10是示出为了将压紧辊及其周边部分组合到印刷装置而一体化后的第2部件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11是为了将热敏头组合到印刷装置而一体化后的第3部件的外观图。
图12是示出墨带盒的卷筒、连结齿轮群、DC马达以及编码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型机的CPU执行的卡发行例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卡发行例程的DC马达校正处理的详细的DC马达校正子例程的流程图。
图1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型机的CPU执行的卡发行例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意地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使供给卷筒以及卷取卷筒旋转的各个DC马达的旋转速度的步骤的说明图,(A)示出传感器检测出空标志的状态、(B)示出测定在使墨带松弛了的状态下使供给卷筒旋转的马达的旋转速度的状态、(C)示出通过使供给卷筒旋转的马达卷取了松弛了的墨带的状态、(D)示出使使卷取卷筒旋转的马达逆转而使墨带松弛了的状态、(E)示出测定在使墨带松弛了的状态下使卷取卷筒旋转的马达的旋转速度的状态。
图18是示意地示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测定使供给卷筒以及卷取卷筒旋转的各个DC马达的旋转速度的步骤的说明图,(A)示出传感器检测出空标志的状态、(B)测定在使墨带松弛了的状态下使供给卷筒旋转的马达的旋转速度的状态、(C)示出通过使卷取卷筒旋转的马达卷取松弛了的墨带的状态、(D)示出在旋转卷取卷筒的马达仍然旋转的状态下使旋转供给卷筒的马达逆转而使墨带的脆弱部破断了的状态、(E)示出测定在卷取了墨带的状态下旋转卷取卷筒的马达的旋转速度的状态。
图19是示意地示出编码器的输出和时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测定马达以及基准马达的转速和供给电流的关系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印刷装置;15、16:编码器(旋转量检测单元);41:墨带(膜状介质);43:供给卷筒;44:卷取卷筒;100:控制部(控制单元);104:致动器控制部(马达驱动器);107:非易失性存储器;Mr1:马达(第2DC马达);Mr3:马达(第1DC马达);Se2:传感器(标志检测单元);Th: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在卡中印刷记录文字、图像,并且在卡中进行磁性或者电气的信息记录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
<系统结构>
如图1以及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构成印刷系统200的一部分。即,印刷系统200大体上由上位装置201(例如个人计算机等主机计算机)和印刷装置1构成。
印刷装置1经由省略了图示的接口,与上位装置201连接,能够从上位装置201向印刷装置1发送图像数据、磁性或者电气的记录数据等,指示记录动作等。另外,印刷装置1具有操作面板部(操作显示部)5(参照图13),除了来自上位装置201的记录动作指示以外,还能够进行从操作面板部5的记录动作指示。
对上位装置201,连接有数字照相机、扫描仪等图像输入装置204、用于向上位装置201输入命令、数据的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203、显示由上位装置201所生成的数据等的液晶显示器等监视器202。
<印刷装置>
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1具有外壳2,在外壳2内具备信息记录部A、印刷部B、介质收容部C、收容部D、以及转动部件F。
(信息记录部)
信息记录部A由磁性记录部24、非接触式IC记录部23、以及接触式IC记录部27构成。
(介质收容部)
介质收容部C以立位姿势排列收纳有多个卡,在其前端设置有分离开口7,用拾取辊19从最前列的卡依次输送而供给。
(转动部件)
被输送的空白的卡Ca通过搬入辊22被送到反转部件F。反转部件F由在外壳2上可转动地被轴支撑的转动框架80、和被该框架支撑的2个辊对20、21构成。另外,辊对20、21被转动框架80旋转自如地轴支撑。
在反转部件F转动的外周,配置有上述磁性记录部24、非接触式IC记录部23以及接触式IC记录部27。另外,辊对20、21形成用于朝向这些信息记录部23、24、27中的某一个搬送卡Ca的介质搬送路65,通过这些记录部在卡Ca中磁性或者电气性地写入数据。
(印刷部)
印刷部B在卡Ca的表背面中形成面部照片、文字数据等图像,在介质搬送路65的延长上设置有移送卡Ca的介质搬送路径P1。另外,在介质搬送路径P1中配置有搬送卡Ca的搬送辊29、30,与未图示的搬送马达连结。
印刷部B具有膜状介质搬送机构,具备:图像形成部B1,针对由该搬送机构搬送的转印膜46,通过热敏头40形成图像;以及转印部B2,接着通过热辊33在介质搬送路径P1上的卡Ca的表面中转印在转印膜46中所形成的图像。
在印刷部B的下游侧,设置有向收容堆垛器60移送印刷后的卡Ca的介质搬送路径P2。在介质搬送路径P2中配置有搬送卡Ca的搬送辊37、38,与未图示的搬送马达连结。
在搬送辊37与搬送辊38之间配置有贴花机构36,通过按压在搬送辊37、38之间所保持的卡中央部,矫正由于利用热辊33的热转印而产生的翘曲。因此,贴花机构36构成为能够通过包括未图示的凸轮的升降机构在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移动位置。
(收容部)
收容部D构成为将从印刷部B送来的卡Ca收容到收容堆垛器60。收容堆垛器60构成为通过升降机构61在图2中向下方移动。
(印刷部详细)
接下来,在上述印刷装置1的整体结构中,进一步详细说明印刷部B。
转印膜46呈现具有比卡Ca的宽度方向稍微大的宽度的带状,从上依次按照容纳墨带41的墨水的墨水容纳层、保护墨水容纳层的表面的透明的保护层、用于促进通过加热将墨水容纳层以及保护层一体地剥离的剥离层、基材(基膜)的顺序层叠形成。
通过马达Mr2、Mr4的驱动,在转印膜盒内的旋转的卷取辊和输送辊上,分别卷取或者输送转印膜46。即,在转印膜盒内,在卷取辊的中心,配置有卷取卷筒47,在输送辊的中心,配置有输送卷筒48,向卷取卷筒47经由未图示的齿轮传递马达Mr2的旋转驱动力,向供给卷筒48经由未图示的齿轮传递马达Mr4的旋转驱动力。膜搬送辊49是移送转印膜46的主要的驱动辊,通过控制该辊49的驱动而决定转印膜46的搬送量以及搬送停止位置。该膜搬送辊49与未图示的步进马达连结。在膜搬送辊49的驱动时马达Mr2、Mr4也驱动,用于将从卷取辊47、输送辊48中的某一方输送出的转印膜46在另一方上卷取,并非成为搬送的主体而驱动转印膜46。另外,在马达Mr2以及马达Mr4中使用有可正逆旋转的DC马达。
在膜搬送辊49的周面,配置有压紧辊32a和压紧辊32b。虽然在图2中未示出,压紧辊32a、32b以针对膜搬送辊49进出以及退避的方式可移动地构成,在图的状态下,通过向膜搬送辊49进出并压接,在膜搬送辊49上缠绕转印膜46。由此,转印膜46进行与膜搬送辊49的转速对应的距离的正确的搬送。
墨带41收纳于墨带盒42,在该盒42中以在供给墨带41的供给卷筒43和卷取墨带41的卷取卷筒44之间架设了的状态收容,卷取卷筒44通过马达Mr1的驱动力旋转,供给卷筒43通过马达Mr3的驱动力旋转。在马达Mr1以及马达Mr3中使用有可正逆旋转的DC马达。另外,在马达Mr1、Mr3之间,配置有测定马达Mr1、Mr3的气氛温度的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Th。
墨带41是在长度方向上按照面的顺序反复Y(黄)、M(品红)、C(青)的彩色带状屏和Bk(黑)带状屏而构成的。另外,在墨带41的终端部,附加有表示墨带41的使用界限的空标志。图2所示的Se2是用于检测该空标志的透射型传感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标志成为从墨带4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连续至另一侧的黑色的一根或者多根直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压纸辊45和热敏头40构成了图像形成部B1,在与压纸辊45相对的位置配置有热敏头40。热敏头40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设置了的多个加热元件,通过头控制用IC(未图示),依照印刷数据,对这些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控制,经由墨带41在转印膜46上印刷图像。另外,冷却风扇39用于使热敏头40冷却。
将向转印膜46的印刷结束的墨带41,通过剥离滚子25和剥离组件28,从转印膜46剥下。剥离组件28固定设置于墨带盒42,剥离滚子25通过在印刷时抵接到剥离组件28而由两者夹持转印膜46和墨带41来进行剥离。然后,将剥离了的墨带41通过马达Mr1的驱动力在卷取卷筒44上卷取,转印膜46通过膜搬送辊49,被搬送至具有压纸辊31和热辊33的转印部B2。
在转印部B2中,将转印膜46与卡Ca一起通过热辊33以及压纸辊31夹持,在卡表面上转印转印膜46上的图像。另外,以隔着转印膜46向压纸辊31压接·相互离开的方式,在升降机构(未图示)中安装有热辊33。
关于图像形成部B1的结构,与其作用一起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图5所示,压紧辊32a、32b分别支撑于压紧辊支撑组件5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在插通其中央部的支撑轴58上转动自如地支撑有压紧辊支撑组件57。支撑轴58如图10所示,两端部被架设于在压紧辊支撑组件57中形成了的长孔76、77,并且在中间部被托架50的固定部78固定。另外,长孔76、77针对支撑轴58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具有空间。由此,能够进行压紧辊32a、32b相对后述膜搬送辊49的调整。
在支撑轴58上安装有弹簧组件51(51a、51b),压紧辊支撑组件57的安装压紧辊32a、32b的一侧的端部分别与弹簧组件51相接而通过其弹簧力向膜搬送辊49的方向施力。
托架50构成为通过凸轮轴承81与凸轮53的凸轮动作面抵接,根据以通过驱动马达54(参照图10)的驱动力转动的凸轮轴82为支点的凸轮53的向箭头方向的转动,针对膜搬送辊49在图中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托架50朝向膜搬送辊49进出时(图4以及图5),压紧辊32a、32b克服弹簧组件51夹着转印膜46对膜搬送辊49压接,在膜搬送辊49上缠绕转印膜46。
此时,处于远离成为托架50的转动支点的轴95的位置的压紧辊32b首先压接膜搬送辊49,接着压紧辊32a压接。这样,通过将作为转动支点的轴95比膜搬送辊49配置于上方,压紧辊支撑组件57并非平行移动而在转动的同时与膜搬送辊49抵接,具有相比于平行移动,宽度方向的空间更少也可的优点。
另外,压紧辊32a、32b向膜搬送辊49压接时的压接力通过弹簧组件51相对转印膜46的宽度方向成为均匀。此时,在压紧辊支撑组件57的两侧形成长孔76、77而用固定部78固定了支撑轴58,所以能够在3个方向上调整压紧辊支撑组件57,通过膜搬送辊49的旋转,不会引起歪斜而以正确的姿势搬送转印膜46。另外,此处所称的3个方向的调整是指,(i)为了针对膜搬送辊49使压紧辊32a、32b的轴方向的压接力变得均匀,调整压紧辊32a、32b的轴相对膜搬送辊49的轴的水平方向的平行度;(ii)为了使针对膜搬送辊49的压紧辊32a的压接力和针对膜搬送辊49的压紧辊32b的压接力变得均匀,调整相对膜搬送辊49的压紧辊32a和压紧辊32b的移动距离;以及(iii)以使压紧辊32a、32b的轴相对膜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式,调整压紧辊32a、32b的轴相对膜搬送辊49的轴的垂直方向的平行度。
进而,在托架50中,设置有在托架50朝向膜搬送辊49进出时,与未在转印膜46的膜搬送辊49上缠绕的部分抵接的张力承受组件52。
张力承受组件52是为了防止通过在压紧辊32a、32b将转印膜46压接到膜搬送辊49时产生的转印膜46的张力,压紧辊32a、32b分别克服弹簧组件51的施力而从膜搬送辊49退避而设置的。因此,张力承受组件52以比压紧辊32a、32b在图中左边的位置,与转印膜46抵接的方式被安装于托架50的转动侧端部的前端。图2示出张力承受组件52与转印膜46抵接的状态。
由此,能够经由张力承受组件52,通过凸轮53,直接接受根据转印膜46的弹性产生的张力。因此,压紧辊32a、32b通过该张力从膜搬送辊49退避而压紧辊32a、23b的压接力变弱的现象被防止,所以转印膜46向膜搬送辊49紧贴的缠绕状态被维持而能够进行正确的搬送。
如图9所示,以轴71为支点,在转动自如的一对压板支撑组件72上,支撑了沿着转印膜46的横宽方向所配置的压纸辊45。一对压板支撑组件72支撑了压纸辊45的两端。压板支撑组件72分别经由弹簧组件99,与以轴71为共用的转动轴的托架50A的端部连接。
托架50A具有基板87、和向来自该基板87的压板支撑组件72的方向弯折地所形成的凸轮轴承支撑部85,通过凸轮轴承支撑部85保持有凸轮轴承84。在基板87与凸轮轴承支撑部85之间,设置有通过驱动马达54驱动的以凸轮轴83为支点而转动的凸轮53A,构成为凸轮动作面和凸轮轴承84抵接。因此,如果托架50A通过凸轮53A的转动向热敏头40的方向进出,则压板支撑组件72也移动而压纸辊45压接到热敏头40。
通过这样在托架50A与压板支撑组件72之间上下配置弹簧组件99和凸轮53A,该压板移动部件能够收纳于托架50A和压板支撑组件72的间隔内。另外,宽度方向能够收纳于压纸辊45的宽度内,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另外,凸轮轴承支撑部85嵌入到在压板支撑组件72中所形成的穿孔部72a、72b(参照图9),所以即使使凸轮轴承支撑部85向压板支撑组件72的方向突出设置,托架50A和压板支撑组件72的间隔也不会变宽,在该面中也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在压纸辊45压接到热敏头40时,与各个压板支撑组件72连接了的弹簧组件99以使向转印膜46的宽度方向的压接力分别变得均匀的方式作用。因此,在通过膜搬送辊49搬送转印膜46时防止歪斜(斜行),转印膜46的印刷区域在宽度方向上不会偏移而能够通过热敏头40向转印膜46正确地形成图像。
在托架50A的基板87中,经由弹簧组件97设置有支撑剥离滚子25的两端的一对剥离滚子支撑组件88,剥离滚子25在托架50A通过凸轮53A的转动相对热敏头40进出时,将与剥离组件28抵接而由两者夹持了的转印膜46和墨带41剥离。剥离滚子支撑组件88也与压板支撑组件72同样地分别设置于剥离滚子25的两端,构成为针对剥离组件28的宽度方向的压接力变得均匀。
在托架50A的与轴支59侧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张力承受组件52A。张力承受组件52A被设置成吸收在将压纸辊45和剥离滚子25分别压接到热敏头40和剥离组件28时产生的转印膜46的张力。弹簧组件99和弹簧组件97是为了使向转印膜46的宽度方向的压接力变得均匀而设置的,以防止相逆地弹簧组件99、97负于转印膜46的张力而向转印膜46的压接力变弱的方式,通过张力承受组件52A接受来自转印膜46的张力。另外,张力承受组件52A也与上述张力承受组件52同样地固定于托架50A,所以经由托架50A通过凸轮53A接受转印膜46的张力,所以不会负于转印膜46的张力。由此,确保热敏头40和压纸辊45的压接力、以及剥离组件28和剥离滚子25的压接力,所以能够进行良好的印刷以及剥离。另外,在膜搬送辊49的驱动时在转印膜46的搬送量中不会产生误差,将印刷区域的长度量正确地搬送到热敏头40而能够高精度地印刷。
在凸轮53和凸轮53A上,架设了带98(参照图3),通过同一驱动马达54驱动。
在印刷部B处于图6所示的待机部位时,凸轮53以及凸轮53A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压紧辊32a、32b不会压接到膜搬送辊49,并且压纸辊45不会压接到热敏头40。换言之,在处于待机部位时,压纸辊45和热敏头40位于两者相互离开的相互离开位置。
然后,如果凸轮53以及凸轮53A连动地旋转而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则印刷部B转移到图7所示的印刷部位。此时,首先压紧辊32a、32b在膜搬送辊49上缠绕转印膜46,并且张力承受组件52与转印膜46抵接。之后,压纸辊45压接到热敏头40。在该印刷部位,压纸辊45朝向热敏头40移动而将转印膜46和墨带41夹持压接,剥离辊25与剥离组件28相接。
如果在该状态下,通过膜搬送辊49的旋转开始转印膜46的搬送,则同时,墨带41也通过马达Mr1的动作在卷取卷筒44上卷取而向相同的方向搬送。在该搬送的期间,在转印膜46中设置了的定位用标志通过传感器Se1而移动规定量,在转印膜46到达印刷开始位置的时间点,在转印膜46的规定区域中通过热敏头40进行印刷。特别地,在印刷中,转印膜46的张力变大,所以转印膜46的张力向从膜搬送辊46使压紧辊32a、32b相互离开的方向、以及、从剥离组件28和热敏头40使剥离滚子25和压纸辊45相互离开的方向发挥作用。但是,如上所述,张力承受组件52、52A接受转印膜46的张力,所以压紧辊32a、32b的压接力不会变弱,而能够进行正确的膜搬送,热敏头40和压纸辊45的压接力、以及剥离组件28和剥离滚子25的压接力也不会变弱,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印刷以及剥离。将印刷结束后的墨带41从转印膜46剥下而卷取到卷取卷筒44上。
关于转印膜46的搬送所致的移动量、即实施印刷的印刷区域的搬送方向的长度,通过在膜搬送辊49中设置的编码器(未图示)检测,与其对应地膜搬送辊49的旋转停止,同时利用基于马达Mr1的动作的卷取卷筒44的卷取也停止。由此,通过最初的墨水屏的墨水向转印膜46的印刷区域的印刷结束。
接下来,如果凸轮53以及凸轮53A连动地进一步旋转而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则印刷部B转移到图8所示的搬送部位,压纸辊45向从热敏头40退避的方向复原。在该状态下,依然,压紧辊32a、32b在膜搬送辊49上缠绕转印膜46,张力承受组件52与转印膜46相接,通过膜搬送辊49的逆方向的旋转,转印膜46被逆搬送至初始位置。此时,也通过膜搬送辊49的旋转,控制转印膜46的移动量,但实施了印刷的印刷区域的搬送方向的长度量被逆搬送。另外,墨带41也通过马达Mr3被卷回规定量,接下来使印刷的墨水的墨水屏在初始位置(开头位置)待机。
然后,利用凸轮53、53A的控制状态再次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而成为图7所示的印刷部位,如果使压纸辊45抵接到热敏头40,膜搬送辊49再次进行向正方向的旋转而使转印膜46移动印刷区域的长度量,则通过热敏头40利用接下来的墨水屏的墨水进行印刷。
这样,直至利用全部或者规定的墨水屏的墨水的印刷结束,反复印刷部位和搬送部位中的动作。然后,当利用热敏头40的印刷结束后,将在转印膜46中形成了图像的区域搬送至热辊33,但此时,凸轮53以及53A移动到图3所示的状态,解除向转印膜46的压接。之后,在通过卷取辊47的驱动搬送转印膜46的同时进行向卡Ca的转印。
这样的印刷部B被分割为3个部件90、91、92。
如图9所示,第1部件90在部件框体75上架设安装有通过马达54(参照图10)的驱动而旋转的驱动轴70,在驱动轴70上安装有膜搬送辊49。在膜搬送辊49的下方,配置有托架50A和一对压板支撑组件72,在部件框体75的两侧板上架设安装的轴71上,转动自如地支撑有这些组件。
在图9中,从在压板支撑组件72中形成了的穿孔部72a、72b,出现作为托架50A的一部分的一对凸轮轴承支撑部85。凸轮轴承支撑部85保持在其后方配置的一对凸轮轴承84。然后,在凸轮轴承84的进一步后方,配置有在插通了部件框体75的凸轮轴83中安装的凸轮53A。在部件框体75的两侧板上架设安装有凸轮轴83。
在夹着转印膜46和墨带41的搬送路线与压纸辊45相对的位置,配置有上述热敏头40。如图11所示,热敏头40、与加热有关的组件以及冷却风扇39与第3部件92一体化,与第1部件90相对地配置。
第1部件90通过利用可移动的托架50A,将在印刷动作中位置变动的压纸辊45、剥离滚子25、以及张力承受组件52A一并地保持,这些组件之间的位置调整变得不需要。而且,通过利用凸轮53的转动使托架50A移动,能够使这些组件移动至规定的位置。另外,通过设置托架50A,能够收纳于与固定的膜搬送辊49相同的部件,利用必须高精度地搬送转印膜的膜搬送辊49的搬送驱动部分、和利用压纸辊45的转印位置限制部分包含于相同的部件,所以两者之间的位置调整变得不需要。
如图10所示,第2部件91使在部件框体55上安装凸轮53的凸轮轴82插通,将凸轮轴82连结到驱动马达54的输出轴。然后,在第2部件91中,以与凸轮53抵接的方式在部件框体55上移动自如地支撑有托架50,在托架50中,固定设置有转动自如地支撑压紧辊支撑组件57的支撑轴58和张力承受组件52。
在压紧辊支撑组件57中,在支撑轴58上安装有弹簧组件51a、51b,使其端部分别抵接到支撑压紧辊32a、32b的压紧辊支撑组件57的两端,向膜搬送辊49的方向施力。压紧辊支撑组件57在长孔76、77中插入有支撑轴58,在中央部在托架50上固定支撑有支撑轴58。
在托架50与压紧辊支撑组件57之间,设置有将压紧辊支撑组件57朝向托架50施力的弹簧89。通过该弹簧89,对压紧辊支撑组件57向从第1部件90的膜搬送辊49后退的方向施力,所以在印刷装置1中设置转印膜盒时,能够使转印膜46容易地通过第1部件90与第2部件91之间。
第2部件91用托架50A保持位置根据印刷动作而变动的压紧辊32a、32b和张力承受组件52,通过凸轮53的转动使托架50A移动,从而使压紧辊32a、32b和张力承受组件52移动,所以两者之间的位置调整、压紧辊32a、32b和膜搬送辊49的位置调整被简化。夹着转印膜46与第1部件90相对地配置这样的第2部件91。
通过这样部件化,第1部件90、第2部件91以及第3部件92与转印膜46、墨带41的各盒同样地,还能够分别从印刷装置1的本体拉出。因此,在由于转印膜46、墨带41的消耗而进行更换盒时,这些部件90、91、92如果根据需要取出,则也能够在装置内简单地架设安装盒插入时的转印膜46、墨带41。
如上所述,通过组合使压纸辊45、托架50A、凸轮53A、以及压板支撑组件72一体化了的第1部件90、和使压紧辊32a、32b、托架50、凸轮53、以及弹簧组件51一体化了的第2部件91,并且与压纸辊45相对地配置安装了热敏头40的第3部件92,能够容易并且正确地进行印刷装置的制造时的组装、维修时的调整。另外,通过一体化,也能够容易地从装置拆下,作为印刷装置的处置性提高。
(卷筒和马达的关系)
接下来,说明墨带盒42的卷筒43、44和马达Mr3、Mr1的关系。
如图12所示,在马达Mr3的马达轴的一侧嵌装有在马达轴上嵌装了的齿轮,在供给卷筒43的旋转轴上嵌装有径比供给卷筒43稍微大的齿轮。在马达Mr3的马达轴上所嵌装有的齿轮和在供给卷筒43的旋转轴上所嵌装的齿轮通过由具有与这些齿轮分别啮合的齿轮的多个齿轮所构成的连结齿轮群8连结。因此,通过使马达Mr3正逆旋转,供给卷筒43也正逆旋转。
另一方面,在马达Mr3的马达轴的另一侧,嵌装了以等间隔形成了多个(在本例子中8个)狭缝(开口)的旋转板11,与这些狭缝的位置对应地配置有透射型传感器13。旋转板11和透射型传感器13构成了编码器15。因此,通过旋转板11利用马达Mr3的驱动而旋转,从构成编码器15的透射型传感器13,输出ON、OFF的信号(还参照图19)。
卷取卷筒44和马达Mr1的关系也与上述供给卷筒43和马达Mr3的关系相同,所以在图12中对括弧内附加对应组件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说明印刷装置1的控制以及电气体系。如图13所示,印刷装置1具有进行印刷装置1整体的动作控制的控制部100、和从商用交流电源变换为能够对各机构部以及控制部等进行驱动/动作的直流电源的电源部120。
(控制部)
如图13所示,控制部100具备进行印刷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处理的微型计算机102(以下简称为微型机102)。微型机102由作为中央运算处理装置通过高速时钟动作的CPU、存储了印刷装置1的程序、与后述基准马达等有关的程序数据的ROM、作为CPU的工作区发挥作用的RAM、以及连接它们的内部总线构成。
微型机102连接有外部总线。在外部总线上,连接有用于与上位装置201进行通信的省略了图示的接口、临时地储存应在卡Ca中印刷的印刷数据、应在卡Ca的磁性条、收容IC中磁性或者电气地记录的记录数据等的缓冲存储器101。
另外,在外部总线上,连接有控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的传感器控制部103、包括向各马达供给驱动脉冲、驱动电力的马达驱动器等的致动器控制部104、用于控制向构成热敏头40的发热元件的热能量的热敏头控制部105、用于控制操作面板部5的操作显示控制部106、EEPROM、闪存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107、以及上述信息记录部A。
此处,简单地说明构成致动器控制部104的一部分,对马达Mr1、Mr3供给驱动电力的马达驱动器(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驱动器中,具有能够发生脉冲列来变更占空比(供给电流)的定时器IC而构成。从微型机102侧,作为数据,提供这样的占空比。另外,在将开关频率的周期设为T、将通电时间设为t时,通过{(T-t)/T}×100(%)来表示占空比。因此,马达Mr1、Mr3通过由定时器IC依照由微型机102的CPU所指定的占空比生成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而驱动。另外,在马达Mr1、Mr3中,为了抑制噪声并且提高能量效率,分别并联地连接有续流二极管(未图示)。
(电源部)
电源部120对控制部100、热敏头40、热辊33、操作面板部5以及信息记录部A等供给动作/驱动电源。
<动作>
接下来,参照流程图,关于由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实施的卡发行动作,主要说明微型机102的CPU(以下简称为CPU)。另外,构成印刷装置1的各组件被对位到出发(初始)位置(例如图2所示的状态),设为将在ROM中储存了的程序以及程序数据在RAM中展开的初始设定处理结束而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印刷部B(图像形成部B1、转印部B2)的动作,已经说明,所以为了避免重复,而简单地说明。
如图14所示,在卡发行例程中,在步骤320中,从上位装置201接收印刷数据等。即,CPU从上位装置201接收一面(例如表面)以及另一面(例如背面)用的印刷数据(Bk的印刷数据、Y、M、C的颜色分量印刷数据)以及磁性或者电气的记录数据并储存到缓冲存储器101。
在接下来的步骤322中,在图像形成部B1中,进行在转印膜46中形成图像(镜像)的一次转印处理。即,通过依照在缓冲存储器101中储存了的Y、M、C的颜色分量印刷数据以及Bk的印刷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B1的热敏头40,在转印膜46中通过墨带41的Y、M、C以及Bk墨水形成图像。CPU通过经由热敏头控制部105针对每1行线向热敏头40侧输出印刷数据,使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设置了的发热元件选择性地加热而使热敏头40驱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印膜46的区域中形成了一面侧的图像之后,在转印膜46的接下来的区域中形成另一面侧的图像。
与步骤322中的一次转印处理并行地、CPU从介质收容部C输送卡Ca,根据磁性或者电气的记录数据,用构成信息记录部A的磁性记录部24、非接触式IC记录部23、接触式IC记录部27中的某一个,进行针对卡Ca的记录处理,之后,将卡Ca搬送到转印部B2。
在接下来的步骤324中,在转印部B2中,进行在卡Ca中转印在转印膜46中形成了的图像的二次转印处理。CPU在该二次转印处理中,以使卡Ca和在转印膜46的区域中形成了的图像同步地到达转印部B2的方式控制。另外,CPU在卡Ca的一面中转印了图像之后,将卡Ca搬送到转动部件F侧而使卡Ca旋转180°,在卡Ca的另一面中转印另一面用的图像。
接下来,在步骤326中,判断传感器Se2是否检测到在墨带41的终端部上附加了的空标志,在否定判断时,结束卡发行例程,在肯定判断时,在接下来的步骤328中,执行DC马达校正处理来结束卡发行例程。另外,CPU与步骤326、328平行地、在贴花机构36中矫正了在利用热辊33的热转印中产生的卡Ca的翘曲之后,朝向收容堆垛器60排出卡Ca。
(DC马达校正)
接下来,参照图15,详细说明图14的步骤328的DC马达校正处理,但在之前,说明DC马达校正处理的整体像。
如图17所示,CPU在传感器Se2检测到在墨带41的终端部附加了的空标志之后(参照图17(A)),为了使墨带41松弛,在使马达Mr1停止了的状态下正转驱动马达Mr3(参照图17(B))。关于马达Mr1、Mr3,从供给卷筒43侧向卷取卷筒44侧搬送墨带41时的旋转方向(即在印刷处理时搬送墨带41的方向时的旋转方向)被设定为正转,其相反方向被设定为逆转。进行这样的设定的理由在于,DC马达通过旋转方向在旋转速度中产生差。在马达Mr3正转的情况下,成为与图像形成部B1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相同的方向,所以CPU取入由编码器15检测了的马达Mr3的旋转量。
接下来,为了取得墨带41的松弛,在使马达Mr1停止了的状态下逆转驱动马达Mr3之后(参照图17(C)),为了使墨带41松弛,在使马达Mr3停止了的状态下逆转驱动马达Mr1(参照图17(D))。在马达Mr1逆转的情况下,成为与图像形成部B1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相逆的方向,所以CPU不取入由编码器16(参照图12)检测了的马达Mr1的旋转量。然后,在使马达Mr3停止了的状态下正转驱动马达Mr1(参照图17(E))。在马达Mr1正转的情况下,成为与图像形成部B1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相同的方向,所以CPU取入由编码器16检测了的马达Mr1的旋转量。
另外,虽然也可以从图17(B)的状态,跳过图17(C)、图17(D)的状态而成为图17(E)的状态,但由于存在墨带41的滑动负荷、卷取偏差而在检测马达Mr1的旋转量时产生误差的担心,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图17(C)、图17(D)而在图17(E)中检测马达Mr1的旋转量。
以以上为前提,详细说明DC马达校正处理。如图15所示,在DC马达校正处理子例程中,在步骤332中,判断旋转量的测定对象是否为Mr1。在上述图17的例子中,相比于马达Mr1,首先测定马达Mr3的旋转量(参照图17(B)),所以步骤332中的判断成为否定,马达Mr3成为测定对象。
接下来,在步骤336中,测定马达Mr3的旋转量,计算旋转速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旋转板11中形成了8个狭缝,所以如图19所示,对旋转板11旋转1周时的从编码器15输出的8个(ON、OFF)信号进行计数,根据与其对应的时间(旋转板11旋转8个时钟量时的时间),测定马达Mr3的旋转量。即,根据与由编码器15检测马达Mr3旋转了1周的期间对应的时间(时刻t0至时刻t1的时间),计算马达Mr3的旋转速度。马达Mr1、Mr3的旋转当初受到在卷筒上卷回了的墨带41的惯性所致的影响,所以如图19所示,不参照(舍去)旋转当初的来自编码器15的输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具有1ms周期的定时器功能的CPU。
在接下来的步骤338中,用温度传感器Th测定马达Mr3的气氛温度,在接下来的步骤340中,将在步骤336中计算出的马达Mr3的旋转速度,与基准马达中的预定的旋转速度和温度的关系表格或者关系式对照,而温度校正为规定温度(例如25℃)下的旋转速度。
接下来,在步骤342中读出基准表格,在接下来的步骤344中校正针对马达Mr3的供给电流。即,在步骤342中,如图20所示,读出表示基准马达中的预定的旋转速度和供给电流的关系的关系表格或者关系公式。另外,在步骤344中,将在步骤340中校正了温度的马达Mr3的旋转速度和使马达Mr3驱动了时的供给电流,与读出了的关系表格或者关系公式对照,计算成为与通过使马达Mr3驱动了时的供给电流而使基准马达驱动时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马达Mr3的供给电流,将计算出的马达Mr3的供给电流的值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07(参照图13)。这样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07中保存计算结果的理由在于:如果检测到空标志,则CPU在操作面板部5中显示需要更换墨带盒42,所以操作员在更换为新的墨带盒时关掉印刷装置1的电源。
图20示出马达Mr3的旋转速度(转速N)是例如1000rpm、此时的占空比是25%、针对该占空比的基准马达的旋转速度是1250rpm的情况,示出CPU计算旋转(斜率)差异=(1250÷1000)=1.25,为了成为与基准马达相同的旋转速度(1250rpm),将供给电流(占空比)计算为供给电流=25%×1.25=31.25%,增加6.25%(32.25%-25%)量的例子。
接下来,在步骤346中,如图17(C)所示,使逆转驱动马达Mr3而松弛了的墨带41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去除松弛),在接下来的步骤348中,判断针对马达Mr1的DC马达校正处理是否结束。在上述例子中,针对马达Mr1,处理未结束,所以返回到步骤332。
步骤332中的判断成为肯定,在接下来的步骤334中,如图17(D)所示,逆转驱动马达Mr1而对墨带41赋予松弛,之后,与马达Mr3的情况同样地,在步骤336~344中,计算成为与通过使马达Mr1驱动时的供给电流而使基准马达驱动时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马达Mr1的供给电流,将计算出的马达Mr3的供给电流的值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07。然后,在步骤346中,如图17(E)所示,接着使正转驱动马达Mr3而松弛了的墨带41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去除松弛),经由步骤348的判断(必然地成为肯定判断)而结束DC马达校正子例程。
另外,印刷装置1具有用于检测墨带盒42的装卸的透射型传感器,CPU在通过监视该透射型传感器的输出而将墨带盒42更换为新的墨带盒时、或者、在上述初始设定处理中将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07中保存了的供给电流的值作为数据对上述定时器IC赋予,从而通过校正了的供给电流驱动马达Mr1、Mr3。
<效果等>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效果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在使墨带41松弛了的状态下,即在未对马达Mr1、Mr3未施加墨带41的张力的状态下,使马达Mr1、Mr3驱动(图17(B)、(E))而计算马达Mr1、Mr3的旋转速度,所以能够恰当地校正马达Mr1、Mr3的供给电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即使在马达Mr1、Mr3中有老化,也能够防止画质的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在未通过墨带41施加张力的状态下使马达Mr1、Mr3驱动时,向与从供给卷筒43侧向卷取卷筒44侧搬送墨带41时的马达Mr1、Mr3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正转)驱动,测定旋转速度。因此,在正转驱动和逆转驱动中在旋转速度中有差异的DC马达中,实际上按照搬送墨带41时的旋转方向进行马达Mr1、Mr3的校正,所以能够高精度地校正向马达Mr1、Mr3的供给电流。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在检测出在墨带41上附加了的空标志之后的新的墨带盒42被安装之前进行马达Mr1、Mr3的校正,所以能够防止在松弛了的墨带41上附着灰尘、或者产生成为墨带41的搬送时的斜行(歪斜)的主要原因的、在将临时松弛了的墨带41卷回时产生的卷取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具备温度传感器Th,将计算出的旋转速度,与预定的旋转速度和温度的关系对照,温度校正为规定温度下的旋转速度,所以能够更高精度地校正向马达Mr1、Mr3的供给电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间接印刷方式的印刷装置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够应用于专利文献1公开那样的直接印刷方式的印刷装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膜状转印介质,例示了墨带4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够应用于转印膜46。即,在权利要求1的“膜状介质”是墨带41的情况下,“被印刷介质”成为转印膜46,“印刷部”成为图像形成部B1,“供给卷筒”成为供给卷筒43,“卷取卷筒”成为卷取卷筒44。另外,在权利要求1的“膜状介质”是转印膜46的情况下,“被印刷介质”成为卡Ca,“印刷部”成为转印部B2,“供给卷筒”成为供给卷筒48,“卷取卷筒”成为卷取卷筒47。换言之,针对马达Mr2、Mr4,也能够同样地进行供给电流的校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供给卷筒43旋转的马达Mr3、使卷取卷筒44旋转的马达Mr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经由多个齿轮通过一个DC马达使供给卷筒43和卷取卷筒44驱动的方案中也能够应用。在这样的方案中,为了停止向一方的卷筒传递旋转驱动力,也可以使用例如电磁离合器等离合器机构。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根据与由编码器15、16检测马达Mr1、Mr3旋转了规定量的期间对应的时间,计算马达Mr1、Mr3的旋转速度的例子(参照图19),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在规定时间中编码器15、16检测了的马达Mr1、Mr3的旋转量,计算旋转速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检测到在墨带41上附加了的空标志之后进行马达Mr1、Mr3的校正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每当印刷时(例如步骤322的一次转印处理之前)进行DC马达校正处理(步骤328)。这样的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除了能够校正针对马达Mr1、Mr3的老化的供给电流以外,由于每当印刷时进行DC马达校正处理,所以能够根据马达Mr1、Mr3的气氛温度,立即进行恰当的供给电流的校正。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图17(A)~(E)所示,按照马达Mr3、马达Mr1的顺序测定旋转速度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按照马达Mr1、马达Mr3的顺序测定旋转速度。即,如果根据图17说明,则也可以成为图17(A)、(D)、(E)、(B)、(C)的步骤。具体而言,CPU在传感器Se2检测了空标志之后(图17(A)),在使马达Mr3的驱动停止了的状态下逆转驱动马达Mr1而使墨带41松弛(图17(D)),在使马达Mr3的驱动停止了的状态下正转驱动马达Mr1(图17(E))而计算马达Mr1的旋转速度来校正供给电流,在使马达Mr1的驱动停止了的状态下正转驱动马达Mr3而计算马达Mr3的旋转速度来校正供给电流(图17(B)),在使马达Mr1停止了的状态下逆转驱动马达Mr3而去除墨带的松弛(图17(C))。
另外,在墨带41上附加了的空标志表示墨带41的使用界限,所以也可以使墨带41破断而防止对马达Mr1施加墨带41的张力。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在比在墨带41上附加了空标志的位置更终端侧,例如,形成穿孔、部分性地切断了的脆弱部。图18示出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的马达Mr1、Mr3的旋转速度的测定步骤。
具体而言,CPU在传感器Se2检测到空标志之后(图18(A)),在使马达Mr1的驱动停止了的状态下正转驱动马达Mr3而计算马达Mr3的旋转速度(图18(B)),在使马达Mr3的驱动停止了的状态下正转驱动马达Mr1而用卷取卷筒44卷取墨带41(图18(C)),同时逆转驱动马达Mr3而使墨带41在露出了的脆弱部中破断,接着通过卷取卷筒44将墨带41的破断了的端部卷取(图18(D)),在使马达Mr3的驱动停止了的状态下正转驱动马达Mr1而计算马达Mr1的旋转速度来校正供给电流。另外,供给卷筒44在马达Mr3停止之前卷取墨带41的破断了的另一端。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转印膜46的不同的区域中分别形成了一面以及另一面用的图像之后(步骤322),在卡Ca的一面、另一面中分别转印在转印膜46中形成了的一面以及另一面用的图像(步骤324)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转印膜46中形成一面用的图像并转印了卡Ca的一面中形成了的一面用的图像之后,在转印膜46中形成另一面用的图像并转印卡Ca的另一面中形成了的另一面用的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107,所以也可以预先将编码器15的累计旋转量储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参照预先决定了累计旋转量和劣化所致的占空比(供给电流)的关系的表格或者公式,校正向马达Mr1、MR3的供给电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墨带41以及转印膜46的印刷处理时的搬送方向是从供给卷筒43、48向卷取卷筒44、47侧搬送的方向的结构,但也可以在通过供给卷筒卷取墨带41、转印膜46的同时进行印刷处理。在该情况下,检测DC马达的旋转量时的旋转方向成为从卷取卷筒侧向供给卷筒侧搬送墨带41、转印膜46时的旋转方向。总之,期望在向与在印刷处理时搬送墨带41、转印膜46时的DC马达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了的状态下检测DC马达的旋转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墨带盒4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当然能够应用于不使用盒的类型的墨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另外,本申请从通过参照而在此引用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年079572号请求优先权。

Claims (10)

1.一种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从膜状介质对被印刷介质印刷文字或者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给卷筒,在印刷处理时将膜状介质送出到所述印刷部侧;
卷取卷筒,在印刷处理时从所述印刷部侧卷取膜状介质;
DC马达,使所述供给卷筒以及卷取卷筒的至少一个旋转;
马达驱动器,对所述DC马达供给驱动电力;
旋转量检测单元,检测所述DC马达的旋转量;以及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
所述控制单元计算成为与通过在未施加由所述膜状介质产生的的张力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时的供给电流来驱动基准马达时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所述DC马达的供给电流,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以供给该计算出的供给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未施加由所述膜状介质产生的张力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时,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所述DC马达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印刷部进行的印刷处理之前,在使所述膜状介质松弛了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而计算所述DC马达的旋转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志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膜状介质的终端部上附加而表示所述膜状介质的使用界限的空标志,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标志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空标志之后,在使所述膜状介质松弛了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而计算所述DC马达的旋转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非易失性存储器,
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计算出的供给电流的值储存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所述膜状介质被更换为新的膜状介质之后,读出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储存的所述供给电流的值,并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以供给基于该读出的供给电流的值的供给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DC马达的气氛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适用预先确定的旋转速度和温度的关系,而将所述计算出的旋转速度温度校正为规定温度下的旋转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DC马达由使所述供给卷筒旋转的第1DC马达和使所述卷取卷筒旋转的第2DC马达构成,
所述控制单元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1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1DC马达的旋转速度,
所述控制单元在停止了所述第1DC马达的驱动的状态下,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逆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而使所述膜状介质松弛,
所述控制单元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2DC马达的旋转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DC马达由使所述供给卷筒旋转的第1DC马达和使所述卷取卷筒旋转的第2DC马达构成,
所述控制单元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逆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而使所述膜状介质松弛,
所述控制单元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2DC马达的旋转速度,
所述控制单元在使所述第2DC马达的驱动停止了的状态下,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1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1DC马达的旋转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未施加由所述膜状介质产生的张力的状态下驱动所述DC马达,根据由所述旋转量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DC马达的旋转量,计算所述DC马达的旋转速度,参照基准马达中的旋转速度和供给电流的关系,计算成为与通过所述计算出的旋转速度下的所述DC马达的供给电流来驱动所述基准马达时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的所述DC马达的供给电流,控制所述马达驱动器以供给该计算出的供给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志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膜状介质的终端部上附加而表示所述膜状介质的使用界限的空标志,
在所述膜状介质中在比附加了所述空标志的位置更靠终端侧形成有脆弱部,
所述DC马达由旋转所述供给卷筒的第1DC马达和旋转所述卷取卷筒的第2DC马达构成,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标志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空标志之后,以向与从所述供给卷筒侧向所述卷取卷筒侧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1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1DC马达的旋转速度,在停止了所述第1DC马达的驱动的状态下,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而通过所述卷取卷筒卷取所述膜状介质,同时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逆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1DC马达而在所述脆弱部中使所述膜状介质破断,接着通过所述卷取卷筒卷取所述膜状介质的破断了的端部,在停止了所述第1DC马达的驱动的状态下,以向与搬送所述膜状介质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第2DC马达来计算所述第2DC马达的旋转速度。
CN201510162986.7A 2014-04-08 2015-04-08 印刷装置 Active CN1049727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9572 2014-04-08
JP2014079572A JP6346775B2 (ja) 2014-04-08 2014-04-08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2773A CN104972773A (zh) 2015-10-14
CN104972773B true CN104972773B (zh) 2019-04-16

Family

ID=54209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2986.7A Active CN104972773B (zh) 2014-04-08 2015-04-08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21792B2 (zh)
JP (1) JP6346775B2 (zh)
CN (1) CN1049727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8086B2 (en) * 2014-04-08 2017-06-27 Nisca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US9810686B1 (en) * 2016-09-14 2017-11-07 David R. Hall Urinalysis cassette and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8564A (zh) * 2004-11-23 2006-05-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01391510A (zh) * 2007-09-20 2009-03-25 利优比株式会社 向印刷用纸转印的方法以及转印装置
CN203319349U (zh) * 2013-06-11 2013-12-04 云南玉溪水松纸厂 接装纸多段张力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9382A (en) * 1969-07-18 1972-06-13 Computing Devices Canada Strip positioning apparatus
JPS62195747A (ja) * 1986-02-21 1987-08-28 Hitachi Ltd テ−プ移送制御装置
JPH07334895A (ja) * 1994-06-10 1995-12-22 Hitachi Ltd リール間テープ移送装置の調整方法
JPH082078A (ja) 1994-06-16 1996-01-09 Tec Corp 熱転写式プリンタ
JP2965463B2 (ja) * 1994-07-04 1999-10-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シート搬送制御装置
JP2001121768A (ja) * 1999-10-29 2001-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転写型記録装置
JP2007062033A (ja) * 2005-08-29 2007-03-15 Shinko Electric Co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
EP2134549B1 (en) * 2007-03-31 2014-11-19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Tape drive
JP5272580B2 (ja) * 2008-04-25 2013-08-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930790B2 (ja) * 2012-03-26 2016-06-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転写型プリンター
GB2507771B (en) * 2012-11-09 2020-03-04 Dover Europe Sarl Tape driv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of a tape driv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8564A (zh) * 2004-11-23 2006-05-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01391510A (zh) * 2007-09-20 2009-03-25 利优比株式会社 向印刷用纸转印的方法以及转印装置
CN203319349U (zh) * 2013-06-11 2013-12-04 云南玉溪水松纸厂 接装纸多段张力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2773A (zh) 2015-10-14
US20150283824A1 (en) 2015-10-08
US9421792B2 (en) 2016-08-23
JP6346775B2 (ja) 2018-06-20
JP2015199271A (ja) 2015-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0862B (zh) 印刷装置
CN104972739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系统
CN105082739A (zh) 转印装置
CN104972773B (zh) 印刷装置
JP6194499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CN104516251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0407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98149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858153A (ja) シリアル型電子写真装置及び印字調整方法
US913901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8215516B (zh) 图像形成装置、记录介质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JP6092677B2 (ja) 印刷装置
CN105313479B (zh) 印刷装置
JPS61158481A (ja) 感熱記録方法
US20060196606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aminated card, laminating apparatus and card printing apparatus thereof
US2017029142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7081181A (ja) 印刷装置
US968808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7119553A (ja) カード矯正機構および転写装置
JP2021088063A (ja) 記録装置
JPH1044490A (ja) 感熱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CANON FINETECH Inc.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CANON FINETECH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6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CANON FINETECH Inc.

Address before: Yamanashi Prefecture

Applicant before: Nisca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