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9407B - 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9407B
CN104949407B CN201510324309.0A CN201510324309A CN104949407B CN 104949407 B CN104949407 B CN 104949407B CN 201510324309 A CN201510324309 A CN 201510324309A CN 104949407 B CN104949407 B CN 104949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
compressor
eliminator
separato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243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9407A (zh
Inventor
谭建明
曹世皇
张仕强
代文杰
杨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3243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9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9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9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9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9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6Dam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油分离器组件包括:油分离器、主进气管和回油管,主进气管连通至油分离器内,回油管连通至油分离器内的底部,还包括辅助进气管,辅助进气管的第一端连通在主进气管上,辅助进气管的第二端连通在油分离器内的底部。本发明的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润滑油不能及时从回油毛细管返回压缩机而导致压缩机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工作时,部分润滑油会随制冷剂从压缩机中排出,进入油分离器,当润滑油不能及时从回油毛细管返回压缩机时,会导致压缩机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润滑油不能及时从回油毛细管返回压缩机而导致压缩机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组件,包括:油分离器、主进气管和回油管,主进气管连通至油分离器内,回油管连通至油分离器内的底部,还包括辅助进气管,辅助进气管的第一端连通在主进气管上,辅助进气管的第二端连通在油分离器内的底部。
进一步地,油分离器组件还包括:阀门,设置在辅助进气管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回油管的第一端位于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辅助进气管的第二端靠近回油管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油分离器组件还包括与回油管连通的回油毛细管。
进一步地,辅助进气管管径与主进气管管径的比值范围位于0.2至0.5之间。
进一步地,油分离器组件还包括出气管,出气管连通至油分离器的内部,出气管和主进气管均连通至油分离器的顶部。
进一步地,阀门为电磁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组件,油分离器组件为上述的油分离器组件,压缩机的排气管与油分离器组件的主进气管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压缩机在启动后的回油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判断回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内;如果否,则将压缩机的部分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以提升回油管附近的润滑油的温度。
进一步地,在将压缩机部分的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的步骤后,循环执行检测在压缩机启动后的回油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的步骤,在回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处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停止将压缩机部分的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
压缩机排气进入油分离器前分支成两路,第一路经主进气管进入到油分离器内的顶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润滑油和冷媒的分离,第二路经辅助进气管进入油分离器内的底部,由于回油管也位于油分离器内的底部,所以辅助进气管的第二端与回油管的管口邻近。在压缩机开机后,制冷系统会连续检测压缩机的回油温度,并对其进行判断,当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回油温度稳步提升时,则说明回油毛细管回油顺利;当系统检测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回油温度未明显上升,并且接近环境温度时,则可以判断此时回油毛细管阻塞,油分离器中润滑油无法顺利回到压缩机,长时间运行会造成压缩机缺油损坏,此时,则通过辅助进气管,使部分压缩机排气直接进入油分离器的底部,提升油分离器内回油管管口处温度,同时可以增加回油管管口扰动,从而使进入到回油毛细管的润滑油温度得到提升。当回油毛细管内的润滑油温度升高后便可以消除回油毛细管的阻塞,润滑油可以顺利进入到压缩机,以达到保护压缩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油分离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油分离器;11、主进气管;12、回油管;13、回油毛细管;14、出气管;20、辅助进气管;21、阀门;30、压缩机;31、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经过技术排查后,发现了润滑油不能及时从回油毛细管返回压缩机的原因,原因如下:
1、在正常运行时,润滑油会从油分离器经回油毛细管回到压缩机,但是低温环境系统长时间停机后开机,或者化霜结束后运行时,由于油分离器中存储有大量润滑油(可能含有部分液态冷媒),整个油分离器处于非常低的温度,此时油分离器中润滑油粘度特别大,使得回油毛细管阻塞,润滑油很难通过回油毛细管回到压缩机,从而造成压缩机缺油;
2、在压缩机启动后,压缩机排气进入油分,油分离器中润滑油通过与压缩机高温排气进行换热实现温度提升,但由于压缩机排气进入油分离器内部的位置位于油分离器的顶部,而油分离器的回油管位于油分离器的最底部,只有当整个油分离器中润滑油温度全部提升后,才能提升油分回油管口处温度,因此,当油分离器中润滑油较多时,并且若开机时压缩机回液,开机阶段压缩机排气长时间处于相对较低值时,也可能使得油分离器的回油管口处长时间处于低温,润滑油粘度大,回油毛细管阻塞,导致压缩机缺油。
因此,针对于上述发现的问题原因,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组件,包括:油分离器10、主进气管11和回油管12,主进气管11连通至油分离器10内,回油管12连通至油分离器10内的底部,油分离器组件设置了辅助进气管20,辅助进气管20的第一端连通在主进气管11上,辅助进气管20的第二端连通在油分离器10内的底部。
压缩机排气进入油分离器前分支成两路,第一路经主进气管11进入到油分离器内的顶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润滑油和冷媒的分离,第二路经辅助进气管20进入油分离器内的底部,由于回油管也位于油分离器内的底部,所以辅助进气管20的第二端与回油管的管口邻近。在压缩机开机后,制冷系统会连续检测压缩机的回油温度,并对其进行判断,当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回油温度稳步提升时,则说明回油毛细管回油顺利;当系统检测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回油温度未明显上升,并且接近环境温度时,则可以判断此时回油毛细管阻塞,油分离器中润滑油无法顺利回到压缩机,长时间运行会造成压缩机缺油损坏,此时,则通过辅助进气管20,使部分压缩机排气直接进入油分离器的底部,提升油分离器内回油管管口处温度,同时可以增加回油管管口扰动,从而使进入到回油毛细管的润滑油温度得到提升。当回油毛细管内的润滑油温度升高后便可以消除回油毛细管的阻塞,润滑油可以顺利进入到压缩机,以达到保护压缩机的效果。
为了防止过多的压缩机排气从辅助进气管20进入油分离器,影响油分离器分离润滑油和冷媒效果,油分离器组件设置了阀门21,阀门21设置在辅助进气管20的管路上。在本实施例中阀门21为电磁阀,该电磁阀与中心控制部件电连接。阀门21的应用如下:在判断回油毛细管阻塞且润滑油无法顺利回到压缩机的情况下,迅速打开阀门21,使部分压缩机排气直接进入油分离器底部,以提升回油毛细管的润滑油温度;在阀门21打开后,制冷系统会继续根据回油温度判断回油毛细管通断情况,当再次连续监测回油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延长明显上升时,说明回油毛细管顺利流通,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关闭阀门21,使油分离器以及制冷系统进行原有的工作进程。
进一步地防止过多的压缩机排气从辅助进气管20进入油分离器,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调整了辅助进气管20的管径大小,在管径数据选择中,辅助进气管20管径与主进气管11管径的比值范围位于0.2至0.5之间,本实施例中选用辅助进气管20管径与主进气管11管径的比值为0.2,这样可以减少压缩机排气进入油分离器内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的油分离器组件还包括与回油管12连通的回油毛细管13和出气管14,出气管14连通至油分离器10的内部,出气管14和主进气管11均连通至油分离器10的顶部。回油管12的第一端B位于油分离器10内部的底部,辅助进气管20的第二端A靠近回油管12的第一端B。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实施例,参见图2,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0和上述实施例的油分离器组件,压缩机的排气管31与油分离器组件的主进气管11连通,油分离器组件的回油毛细管13一端与回油管12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连通,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除了油分离器组件,其他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增加了辅助进气管20,实现迅速提升油分离器的回油温度,避免了由于回油温度低、润滑油粘度大,造成回油毛细管阻塞而导致压缩机缺油的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通过上述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参见图3,本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检测压缩机在启动后的回油温度以及环境温度;
S20:判断回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内;
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1:将压缩机的部分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以提升回油管附近的润滑油的温度。
在压缩机开机后,检测压缩机在启动后的回油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并对其进行判断,当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判断回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处于预定范围(比较大的一个差值)内,如果是,则说明回油温度稳步提升且回油毛细管回油顺利;当系统检测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回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没有处于预定范围,说明回油温度未明显上升且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则可以判断出此时回油毛细管阻塞,油分离器中润滑油无法顺利回到压缩机,长时间运行会造成压缩机缺油损坏,此时使部分压缩机排气直接进入油分离器的底部,提升油分离器内回油管管口处温度,同时可以增加回油管管口扰动,从而使进入到回油毛细管的润滑油温度得到提升。当回油毛细管内的润滑油温度升高后便可以消除回油毛细管的阻塞,润滑油可以顺利进入到压缩机,以达到保护压缩机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4,本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检测压缩机在启动后的回油温度以及环境温度;
S20:判断回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内;
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1:将压缩机部分的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以提升回油管位于油分离器内部的管口的温度。
在将压缩机部分的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的步骤后,循环执行步骤S10;
直至回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处于预定范围内,在回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处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
执行步骤S32:停止将压缩机部分的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
在判断回油毛细管阻塞且润滑油无法顺利回到压缩机的情况下,使部分压缩机排气直接进入油分离器底部,以提升回油毛细管的润滑油温度;制冷系统会继续根据回油温度判断回油毛细管通断情况,当再次连续监测回油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延长明显上升时,说明回油毛细管顺利流通,使油分离器以及制冷系统进行原有的工作进程。
当然,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油分离器组件,包括:油分离器(10)、主进气管(11)和回油管(12),所述主进气管(11)连通至所述油分离器(10)内,所述回油管(12)连通至所述油分离器(10)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进气管(20),所述辅助进气管(20)的第一端连通在所述主进气管(11)上,所述辅助进气管(20)的第二端连通在所述油分离器(10)内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阀门(21),设置在所述辅助进气管(20)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12)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油分离器(10)内部的底部,所述辅助进气管(20)的第二端靠近所述回油管(12)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回油管(12)连通的回油毛细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进气管(20)管径与所述主进气管(11)管径的比值范围位于0.2至0.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连通至所述油分离器(10)的内部,所述出气管(14)和所述主进气管(11)均连通至所述油分离器(10)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21)为电磁阀。
8.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0)、油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分离器组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31)与所述油分离器组件的所述主进气管(11)连通。
9.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压缩机在启动后的回油温度以及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回油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内;
如果否,则将压缩机的部分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以提升回油管附近的润滑油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压缩机部分的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的步骤后,循环执行所述检测在压缩机启动后的回油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的步骤,在所述回油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处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压缩机部分的排气引入到油分离器内部的底部。
CN201510324309.0A 2015-06-12 2015-06-12 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949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4309.0A CN104949407B (zh) 2015-06-12 2015-06-12 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4309.0A CN104949407B (zh) 2015-06-12 2015-06-12 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9407A CN104949407A (zh) 2015-09-30
CN104949407B true CN104949407B (zh) 2017-10-31

Family

ID=54164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24309.0A Active CN104949407B (zh) 2015-06-12 2015-06-12 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9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3660B (zh) * 2015-11-09 2018-02-06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压缩机保护方法
CN106121970A (zh) * 2016-08-16 2016-11-16 萨震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喷油量可调的空压机
CN106766431B (zh) * 2017-03-22 2023-09-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
CN109539630B (zh) * 2018-11-13 2020-05-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压缩制冷或制热装置的压缩机回油方法
CN110686428A (zh) * 2019-10-14 2020-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循环系统、空调机组和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3633Y (zh) * 2009-03-13 2009-12-30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器
CN201772687U (zh) * 2010-06-29 2011-03-23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离器
JP2013148308A (ja) * 2012-01-23 2013-08-0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油分離器
CN103673398B (zh) * 2012-09-07 2015-12-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回油系统及压缩机的回油状态检测方法
CN203024518U (zh) * 2012-12-13 2013-06-2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离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04880905U (zh) * 2015-06-12 2015-12-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离器组件以及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9407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9407B (zh) 油分离器组件、制冷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296421B (zh) 空调器及其回油控制方法
CN204880905U (zh) 油分离器组件以及制冷系统
US11473801B2 (en) Multi-split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oil volume of compressor of multi-split system
EP2957744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cooler
CN107560259A (zh) 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的低温启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288196B (zh) 一种空调缺冷媒保护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US11280527B2 (en) Multi-split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oil volume of compressor of multi-split system
CN110375468B (zh) 风冷热泵系统、用于其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1813396B (zh) 空调装置及其压缩机油位检测方法
CN109539630B (zh) 用于压缩制冷或制热装置的压缩机回油方法
CN105649991A (zh) 一种变频空调器及其压缩机回油系统
CN107228507A (zh) 压缩机控油系统、控油方法及具有该系统的空调器
CN108506114A (zh) 降低发动机机油稀释的装置及方法
CN103673398A (zh) 压缩机回油系统及压缩机的回油状态检测方法
CN105222383A (zh)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123211A (zh) 空调器以及空调器中压缩机的低压保护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5180533B (zh) 螺杆机组回油控制方法、系统及螺杆机组
CN105627650A (zh) 一种液态冷媒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422198B (zh) 压缩机及其油泵的控制方法
CN108954916B (zh) 冷水机组及其回油控制方法
CN104696056B (zh) 一种快速热机的方法
CN106194534A (zh) 一种汽车油路快速排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35752B (zh) 压缩机系统、压缩机系统回油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014927B (zh) 压缩机缺油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 Jianming

Inventor after: Cao Shihu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Shiqiang

Inventor after: Dai Wenjie

Inventor after: Yang Zhifeng

Inventor before: Xu Hao

Inventor before: Cao Shihu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Shiqiang

Inventor before: Dai Wenjie

Inventor before: Yang Zhi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