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3205A - 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3205A
CN104943205A CN201510412572.5A CN201510412572A CN104943205A CN 104943205 A CN104943205 A CN 104943205A CN 201510412572 A CN201510412572 A CN 201510412572A CN 104943205 A CN104943205 A CN 104943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viscose glue
glue portion
superimposed
contact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25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3205B (zh
Inventor
谢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ESHI ADHESIV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ESHI ADHESIV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ESHI ADHESIV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ESHI ADHESIV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125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3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3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3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2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胶带生产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钢丝胶带生产方法。该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包括:将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与粘胶部相剥离,该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引导钢丝,并且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使与钢丝粘合的粘胶部以包裹该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将第二离型纸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以得到钢丝胶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通过其较简单的操作步骤而有助于高效地生产钢丝胶带。

Description

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通常需要使用带有钢丝的胶带。目前,为了确保所生产的带钢丝胶带的质量,大多数生产厂家通常通过人工分工进行生产,各个生产环节比较零散,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由此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缺少有利于高效地生产钢丝胶带的系统化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胶带生产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缺少有利于高效地生产钢丝胶带的系统化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包括:将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与粘胶部相剥离,所述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引导钢丝,并且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将第二离型纸与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以得到钢丝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包括:通过第一组压紧轮对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一组压紧轮包括第一压紧轮、第二压紧轮、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一组压紧轮对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进行压紧粘合包括:所述第一压紧轮于第一压紧点对所述钢丝和所述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二压紧轮于第二压紧点对所述钢丝和所述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三压紧轮于第三压紧点对所述钢丝和所述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四压紧轮于第四压紧点所述钢丝和所述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一压紧点、所述第二压紧点、所述第三压紧点和所述第四压紧点中至多两个相间的压紧点置于同一直线。由于第一压紧轮、第二压紧轮、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各自对钢丝和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的压紧点中每相邻的三个压紧点并不处于同一直线,所以每个压紧轮可以在其对应的压紧点处向钢丝和粘胶部二者施加相对较大的作用力,以确保钢丝和粘胶部可以紧密粘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包括:通过粘胶部叠合单元来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所述粘胶部叠合单元包括两个叠合轮,每个叠合轮作用于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的部分被构造为V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粘胶部叠合单元来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包括: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所述钢丝置于远离每个叠合轮的V形槽的一侧的方式经过所述V形槽,每个V形槽的两个斜面促使所述粘胶部远离所述V形槽的一侧叠合粘合以将所述钢丝包裹在所述粘胶部内,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之后,所述钢丝胶带生产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将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压紧的步骤可以确保钢丝紧密包裹在粘胶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包括:通过第二组压紧轮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所述第二组压紧轮包括第五压紧轮、第六压紧轮、第七压紧轮和第八压紧轮,所述第五压紧轮与所述第六压紧轮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所述钢丝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二组压紧轮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包括:所述第五压紧轮和所述第六压紧轮二者通过所述间隙于第五压紧点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所述第七压紧轮于第六压紧点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所述第八压紧轮于第七压紧点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所述第五压紧点、所述第六压紧点和所述第七压紧点中处于中间的压紧点置于其余两个压紧点限定的直线之外。在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的过程中,相靠紧的第五压紧轮与第六压紧轮通过上述间隙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此外由于第五压紧点、第六压紧点和第七压紧点并不处于同一直线,所以第七压紧轮和第八压紧轮也可以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施加相对较大的作用力,以确保较好地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
进一步地,在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之后,所述钢丝胶带生产方法还包括:使所压紧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转向。由于在经过由粘胶部叠合单元执行的叠合操作和由第二组压紧轮执行的压紧操作之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的粘胶面可能处于与第二离型纸的贴合面垂直的平面,所以为了便于将带钢丝叠合粘胶部与第二离型纸相贴合而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执行转向操作,以将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的粘胶面转变为处于与第二离型纸的贴合面平行的平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使所压紧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转向之后,所述钢丝胶带生产方法还包括:对经转向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定位。通过此定位操作,可以防止经转向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跑位,以使经转向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可以与第二离型纸对准贴合在一起。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包括:将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与粘胶部相剥离,该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引导钢丝,并且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使与钢丝粘合的粘胶部以包裹该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将第二离型纸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以得到钢丝胶带。对于此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使用现有的双面胶和钢丝进行加工,操作简单,便于进行流水线生产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钢丝胶带中的钢丝是包裹在粘胶部内的,所以可以防止所生产的钢丝胶带在使用中发生钢丝与粘胶部相分离的情况。由此可见,该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通过其较简单的操作步骤而有助于高效地生产钢丝胶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基座101,待加工胶带安装轮102,剥离轮103,钢丝安装轮104,钢丝引导部件105,第一组压紧轮106,粘胶部叠合单元107,离型纸输送轮108,贴合轮109,第一压紧轮114,第二压紧轮115,第三压紧轮116,第四压紧轮117,第一叠合轮118,第二叠合轮119,钢丝胶带卷绕轮121,第二组压紧轮122,转向轮123,定位单元124,第五压紧轮128,第六压紧轮129,第七压紧轮130,第八压紧轮131,第一定位轮132,第二定位轮133,第三定位轮134。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缺少有利于高效地生产钢丝胶带的系统化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问题,本发明人构思出一种钢丝胶带生产方法。该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包括:将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与粘胶部相剥离,该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引导钢丝,并且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使与钢丝粘合的粘胶部以包裹该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将第二离型纸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以得到钢丝胶带。对于此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使用现有的双面胶和钢丝进行加工,操作简单,便于进行流水线生产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钢丝胶带中的钢丝是包裹在粘胶部内的,所以可以防止所生产的钢丝胶带在使用中发生钢丝与粘胶部相分离的情况。由此可见,该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通过其较简单的操作步骤而有助于高效地生产钢丝胶带。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流程图。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与粘胶部相剥离,该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
S102:引导钢丝,并且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
S103:使与钢丝粘合的粘胶部以包裹该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
S104:将第二离型纸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以得到钢丝胶带。
具体地,步骤S101中使用的待加工胶带可以为现有的双面胶,该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的宽度等于该待加工胶带的粘胶部的宽度,并且该待加工胶带的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步骤S102中在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时,可以使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的任一侧压紧粘合。
对于步骤S103,可以使粘胶部与钢丝粘合的一侧叠合粘合以将钢丝包裹在所剥离出的粘胶部中,所得到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的宽度窄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的宽度,并且该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的两侧也为粘胶面,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的两侧粘胶面由所剥离出的粘胶部未粘合的一侧形成。
由于在步骤S104中将第二离型纸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而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的宽度窄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的宽度,所以第二离型纸的宽度优选地窄于第一离型纸的宽度。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利用现有的双面胶和钢丝进行加工,操作简单,便于进行流水线生产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钢丝胶带中的钢丝是包裹在粘胶部内的,所以可以防止所生产的钢丝胶带在使用中发生钢丝与粘胶部相分离的情况。因此,该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通过其较简单的操作步骤而有助于高效地生产钢丝胶带。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流程图。请参阅图2,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在步骤S103与S104之间进一步包括步骤S105至S107。
具体地,在步骤S105中,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在步骤S106中,使所压紧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转向;在步骤S107中,对经转向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后还包括步骤S108,在步骤S108中,卷绕所得到的钢丝胶带。
由于在步骤S103中得到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可能存在未完全叠合粘合的问题,所以为了提高生产出的钢丝胶带的质量,可以通过步骤S105使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压紧。在步骤S103和步骤S105之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的粘胶面可能会处于与第二离型纸的贴合面垂直的平面,为了便于将带钢丝叠合粘胶部与第二离型纸相贴合,可以通过步骤S106使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转向,以将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的粘胶面转变为处于与第二离型纸的贴合面平行的平面。步骤S107可以防止经转向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跑位,以确保使经转向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可以与第二离型纸对准贴合在一起。通过步骤S108可以得到卷绕好的钢丝胶带,便于后续出售和使用。
除了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增加了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转向和定位的操作,进一步对钢丝胶带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使得可以提高所生产的钢丝胶带的质量。
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丝胶带生产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该钢丝胶带生产装置可以作为实现上述方法的一种装置的示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装置来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如图3所示,可以应用该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钢丝胶带生产装置可以包括基座101和安装于基座101的下述部件:设置有待加工胶带的待加工胶带安装轮102、设置有剥离部件的剥离轮103、设置有钢丝的钢丝安装轮104、钢丝引导部件105、第一组压紧轮106、粘胶部叠合单元107、设置有第二离型纸的离型纸输送轮108、贴合轮109、钢丝胶带卷绕轮121、第二组压紧轮122、转向轮123以及定位单元124。
图4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应用于图3中所示的钢丝胶带生产装置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的流程图。请参阅图4,针对图3所示的钢丝胶带生产装置,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胶生产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通过剥离轮103将来自待加工胶带安装轮102的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与粘胶部相剥离,该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
步骤S202:通过钢丝引导部件105引导来自钢丝安装轮104的钢丝。
步骤S203:通过第一组压紧轮106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如图3所示,第一组压紧轮106可以包括第一压紧轮114、第二压紧轮115、第三压紧轮116和第四压紧轮117。在此情况下,第一压紧轮114于第一压紧点对钢丝和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第二压紧轮115于第二压紧点对钢丝和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第三压紧轮116于第三压紧点对钢丝和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第四压紧轮117于第四压紧点钢丝和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第一压紧点、第二压紧点、第三压紧点和第四压紧点中至多两个相间的压紧点置于同一直线。也就是说,第一压紧点、第二压紧点、第三压紧点和第四压紧点中相邻的三个压紧点不处于同一直线,因此第一组压紧轮106中的每个压紧轮可以在其对应的压紧点处向钢丝和粘胶部二者施加相对较大的作用力,从而将钢丝和粘胶部可以紧密粘合在一起。
步骤S204:通过粘胶部叠合单元107使与钢丝粘合的粘胶部以包裹该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如图3所示,粘胶部叠合单元107可以包括第一叠合轮118和第二叠合轮119,其中第一叠合轮118和第二叠合轮119中每个叠合轮作用于与钢丝粘合的粘胶部的部分被构造为V形槽。在此情况下,与钢丝粘合的粘胶部以该钢丝置于远离每个叠合轮的V形槽的一侧的方式经过该V形槽,每个V形槽的两个斜面促使粘胶部远离该V形槽的一侧叠合粘合以将钢丝包裹在粘胶部内,从而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
步骤S205:通过第二组压紧轮122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如图3所示,第二组压紧轮122可以包括第五压紧轮128、第六压紧轮129、第七压紧轮130和第八压紧轮131,其中第五压紧轮128与第六压紧轮129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钢丝的外径。在此情况下,第五压紧轮128和第六压紧轮129通过上述间隙于第五压紧点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第七压紧轮130于第六压紧点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第八压紧轮131于第七压紧点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第五压紧点、第六压紧点和第七压紧点中处于中间的压紧点置于其余两个压紧点限定的直线之外。也就是说,第五压紧点、第六压紧点和第七压紧点不处于同一直线。在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的过程中,相靠紧的第五压紧轮128与第六压紧轮129通过二者之间的间隙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此外,由于第五压紧点、第六压紧点和第七压紧点并不处于同一直线,所以第七压紧轮130和第八压紧轮131也可以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施加相对较大的作用力,以确保较好地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
步骤S206:通过转向轮123使所压紧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转向。
步骤S207:通过定位单元124对经转向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定位。如图3所示,定位单元124可以包括第一定位轮132、第二定位轮133和第三定位轮134。在此情况下,第一定位轮132于第一定位点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定位,第二定位轮133于第二定位点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定位,第三定位轮134于第三定位点对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定位,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中处于中间的定位点置于其余两个定位点限定的直线之外。也就是说,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并不处于同一直线。因此,第一定位轮132、第二定位轮133和第三定位轮134可以较好地卡紧带钢丝叠合粘胶部,防止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在与第二离型纸相贴合之前发生跑位。
步骤S208:通过离型纸输送轮108输送第二离型纸。
步骤S209:通过贴合轮109将第二离型纸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以得到钢丝胶带。
步骤S210:通过钢丝胶带卷绕轮121来卷绕所得到的钢丝胶带。
在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应用于上述钢丝胶带生产装置时,可以形成流水化作业线,从而高效率地生产较高质量的钢丝胶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包括:将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与粘胶部相剥离,该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引导钢丝,并且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使与钢丝粘合的粘胶部以包裹该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将第二离型纸与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以得到钢丝胶带。对于此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使用现有的双面胶和钢丝进行加工,操作简单,便于进行流水线生产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钢丝胶带中的钢丝是包裹在粘胶部内的,所以可以防止所生产的钢丝胶带在使用中发生钢丝与粘胶部相分离的情况。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可以通过其较简单的操作步骤而有助于高效地生产钢丝胶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还要注意的是,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流程图的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Claims (10)

1.一种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加工胶带的第一离型纸与粘胶部相剥离,所述粘胶部的两侧均为具有粘性的粘胶面;
引导钢丝,并且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
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
将第二离型纸与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相贴合以得到钢丝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压紧粘合包括:
通过第一组压紧轮对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一组压紧轮包括第一压紧轮、第二压紧轮、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组压紧轮对所引导的钢丝与所剥离出的粘胶部进行压紧粘合包括:
所述第一压紧轮于第一压紧点对所述钢丝和所述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二压紧轮于第二压紧点对所述钢丝和所述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三压紧轮于第三压紧点对所述钢丝和所述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四压紧轮于第四压紧点所述钢丝和所述粘胶部二者进行压紧粘合,所述第一压紧点、所述第二压紧点、所述第三压紧点和所述第四压紧点中至多两个相间的压紧点置于同一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包括:
通过粘胶部叠合单元来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所述粘胶部叠合单元包括两个叠合轮,每个叠合轮作用于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的部分被构造为V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粘胶部叠合单元来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包括:
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所述钢丝置于远离每个叠合轮的V形槽的一侧的方式经过所述V形槽,每个V形槽的两个斜面促使所述粘胶部远离所述V形槽的一侧叠合粘合以将所述钢丝包裹在所述粘胶部内,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与所述钢丝粘合的所述粘胶部以包裹所述钢丝的方式叠合粘合以得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之后,所述钢丝胶带生产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包括:通过第二组压紧轮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所述第二组压紧轮包括第五压紧轮、第六压紧轮、第七压紧轮和第八压紧轮,所述第五压紧轮与所述第六压紧轮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所述钢丝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组压紧轮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包括:
所述第五压紧轮和所述第六压紧轮二者通过所述间隙于第五压紧点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所述第七压紧轮于第六压紧点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所述第八压紧轮于第七压紧点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所述第五压紧点、所述第六压紧点和所述第七压紧点中处于中间的压紧点置于其余两个压紧点限定的直线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压紧之后,所述钢丝胶带生产方法还包括:使所压紧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转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丝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所压紧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转向之后,所述钢丝胶带生产方法还包括:对经转向的带钢丝叠合粘胶部进行定位。
CN201510412572.5A 2015-07-14 2015-07-14 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43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2572.5A CN104943205B (zh) 2015-07-14 2015-07-14 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2572.5A CN104943205B (zh) 2015-07-14 2015-07-14 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205A true CN104943205A (zh) 2015-09-30
CN104943205B CN104943205B (zh) 2017-08-04

Family

ID=54158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25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43205B (zh) 2015-07-14 2015-07-14 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320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6504B2 (en) * 2011-03-11 2013-07-16 Langeman Manufacturing Limited Multilayer masking tape
CN203061400U (zh) * 2013-02-01 2013-07-17 段小龙 专用于皮卡汽车及相关喷塑、喷漆分边的钢丝双面胶带
CN203170551U (zh) * 2013-03-21 2013-09-04 李新永 一种钢丝胶带
CN203901901U (zh) * 2014-05-28 2014-10-29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管材上粘贴铝箔胶带装置
CN204095154U (zh) * 2014-08-26 2015-01-14 鼎汉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圈表面包胶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6504B2 (en) * 2011-03-11 2013-07-16 Langeman Manufacturing Limited Multilayer masking tape
CN203061400U (zh) * 2013-02-01 2013-07-17 段小龙 专用于皮卡汽车及相关喷塑、喷漆分边的钢丝双面胶带
CN203170551U (zh) * 2013-03-21 2013-09-04 李新永 一种钢丝胶带
CN203901901U (zh) * 2014-05-28 2014-10-29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管材上粘贴铝箔胶带装置
CN204095154U (zh) * 2014-08-26 2015-01-14 鼎汉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圈表面包胶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205B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652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CN104270707B (zh) 扬声器振膜的制作工装和工艺
CN107649335A (zh) 一种磁体组件自动涂胶系统及方法
CN104157910A (zh) 极片坏品剔除装置及锂电池制片机
CN108886133B (zh) 一种极耳包胶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
US20180288551A1 (en) Speaker vibration asssembl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ATE486034T1 (de) Bandaufbringverfahren und bandaufbringvorrichtung
CN102991082B (zh) 模片四边全自动贴背胶设备和贴背胶方法
CN104943205A (zh) 钢丝胶带生产方法
CN204936246U (zh) 钢丝胶带生产装置
CN101572839B (zh) 一种电声器件防尘膜的粘贴方法及其设备
CN103747612B (zh) 一种香槟色金属补强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0199A (zh) 钢丝胶带生产装置
CN106803564A (zh) 一种极片接带工具及极片接带方法
CN109462021A (zh) Nfc天线的制作方法
CN204433925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极耳贴胶的工装
CN104377382A (zh)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两拼卷芯极耳弯折方法
CN206541880U (zh) 一种极片接带工具
CN109803220B (zh) 扬声器零部件在线点线工艺
CN102665162A (zh) 生产驻极体传声器振膜用绷膜装置及绷膜方法
CN204297771U (zh) 一种双面胶模切排废装置
CN209699988U (zh) 屏蔽复合机构
CN210928187U (zh) 一种含增强抗拉线的线路板
CN204244600U (zh) 一种点胶厚度均匀的电子设备
CN210063887U (zh) 一种和组合膜配套使用的贴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