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7408A - 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7408A
CN104937408A CN201480005468.8A CN201480005468A CN104937408A CN 104937408 A CN104937408 A CN 104937408A CN 201480005468 A CN201480005468 A CN 201480005468A CN 104937408 A CN104937408 A CN 104937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alue
echo
detected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54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7408B (zh
Inventor
饭星允规
池田佳士郎
田坂隆弘
小野田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37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7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4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043Analysing solids in the interior, e.g. by shear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44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29/4409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by comparison
    • G01N29/4436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by comparison with a reference sign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44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29/4463Signal correction, e.g. distance amplitude correction [DAC], distance gain size [DGS], noise filte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3Solids
    • G01N2291/0234Metals, e.g. ste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该缺陷检查方法具有:第1工序,使钢板的表面产生超声波振动;第2工序,检测上述超声波振动的F回波及B回波;第3工序,基于在除了上述钢板的端部以外的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对在上述钢板的端部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进行修正;以及第4工序,关于上述钢板的端部,基于在上述第2工序中得到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在上述第3工序中修正后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进行上述钢板的内部缺陷的评价。

Description

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3年2月1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3-018560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周知有通过使用超声波非接触地检测钢铁材料等的内部缺陷(例如夹杂物、内部裂纹、氢类缺陷等)的电磁超声波探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永久磁铁和适合于探伤脉冲的形成及反射脉冲的接收的电感线圈的电磁超声波探头(EMAT)。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具备用来对被检体施加偏置磁场的磁化器、和用来将超声波向被检体发送并将由被检体反射的超声波接收的多个传感器线圈的阵列型电磁超声波探头(EMAT)。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4842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14686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本发明者们发现了以下问题:在使用上述电磁超声波探头对钢板等被检体(检查对象物)进行探伤的情况下,在将被检体切换为希望的制品尺寸的前阶段中,被检体的边缘附近的反射波相对于边缘附近以外的反射波衰减。特别是,由边缘附近的底面反射的反射波相对于由边缘附近以外的底面反射的反射波显著地衰减。考虑这是因为,通过轧制或冷却的过程,边缘附近的结晶组织具有与边缘附近以外的结晶组织不同的性质,在边缘附近发生了声响各向异性等。上述电磁超声波探头由于使被检体产生横波,所以声响各向异性的影响显著地显现。因此,在根据由被检体的底面反射的反射波和由内部缺陷反射的反射波之比对内部缺陷进行评价(等级分类)的情况下,有通过边缘附近的反射波的衰减而不能正确地评价内部缺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磁超声波探伤中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检查对象物的边缘附近的反射波的新的且改良的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手段。
(1)有关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缺陷检查方法,具有:第1工序,沿着钢板的宽度方向使上述钢板的表面产生超声波振动;第2工序,检测上述超声波振动的F回波(echo)及B回波;第3工序,基于在上述钢板的宽度方向上在除了上述钢板的端部以外的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对在上述钢板的端部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进行修正;以及第4工序,关于上述通常评价区域,基于在上述第2工序中得到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来进行上述钢板的内部缺陷的评价,关于上述钢板的端部,基于在上述第2工序中得到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在上述第3工序中修正后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来进行上述内部缺陷的评价。
(2)在上述(1)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第3工序可以具有:基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来计算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相当的基准值的工序,以及将在上述钢板的端部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修正为从上述基准值减去预先设定的设定修正值而得到的值的工序。
(3)在上述(2)的技术方案中,上述设定修正值可以是预先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实验性地得到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与预先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存在重缺陷水平的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实验性地得到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的差分值。
(4)在上述(1)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第3工序可以具有:基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来计算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相当的基准值的工序;基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上述基准值来计算设定修正值的工序;以及将在上述钢板的端部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修正为从上述基准值减去上述设定修正值而得到的值的工序。
(5)在上述(2)~(4)的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基准值可以是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最大值。
(6)在上述(2)~(4)的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基准值可以是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除了比规定值小的值以外的值。
(7)在上述(2)~(4)的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基准值可以是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除了比规定值小的值以外的值的平均值或中值。
(8)有关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缺陷检查装置,具备:电磁超声波探头,沿着钢板的宽度方向使上述钢板的表面产生超声波振动,并具有多个对上述超声波振动的F回波及B回波进行检测的线圈;修正执行部,基于由在上述钢板的宽度方向上包含在除了上述钢板的端部以外的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对由包含在上述钢板的端部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进行修正;F/B运算部,计算上述F回波相对于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的比率,并计算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相对于由上述修正执行部修正后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的比率;以及缺陷评价部,基于上述比率评价上述钢板的内部缺陷。
(9)在上述(8)的技术方案中,上述修正执行部可以基于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计算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相当的基准值;将由包含在上述钢板的端部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修正为从上述基准值减去预先设定的设定修正值而得到的值。
(10)在上述(9)的技术方案中,上述设定修正值可以是预先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实验性地得到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与预先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存在重缺陷水平的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实验性地得到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的差分值。
(11)在上述(8)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如下构成:还具备修正值运算部,基于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计算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相当的基准值,并基于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上述基准值来计算设定修正值;上述修正执行部将由包含在上述钢板的端部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修正为从上述基准值减去上述设定修正值而得到的值。
(12)在上述(9)~(11)的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基准值可以是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最大值。
(13)在上述(9)~(11)的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基准值可以是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除了比规定值小的值以外的值。
(14)在上述(9)~(11)的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基准值可以是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除了比规定值小的值以外的值的平均值或中值。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各技术方案,在电磁超声波探伤中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检查对象物的边缘附近的反射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超声波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从图1的Y方向观察的电磁超声波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钢板的探伤位置和电磁超声波探头检测出的信号强度(F回波、B回波)的特性图。
图3B是表示钢板的探伤位置和电磁超声波探头检测出的信号强度(F/B比)的特性图。
图4是表示钢板的缺陷地图(map)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钢板中产生的超声波在钢板中传播的状况的示意图。
图6是将设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上的线圈1~3从图5的Z方向观察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对不存在内部缺陷的钢板进行探伤的情况下的钢板的边缘附近的B回波及F/B比的特性图。
图8A是表示边缘附近以外的B回波及F回波的特性图。
图8B是表示边缘附近的B回波及F回波的特性图。
图8C是表示边缘附近以外的F/B比的特性图。
图8D是表示边缘附近的F/B比的特性图。
图9A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的特性图。
图9B是表示边缘附近以外的F/B比与通过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求出的边缘附近的F/B比的特性图。
图10是表示内部缺陷的尺寸(横轴)与F/B比(纵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1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B回波的检测值的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是用来说明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的特性图。
图12B是表示边缘附近以外的F/B比和通过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求出的边缘附近的F/B比的特性图。
图13是表示从预先探伤试验的不同尺寸的内部缺陷的检测信号取得的F/Bmax与B回波的下降量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4是将F回波的值与B回波的下降量的关系标绘出的特性图。
图15是表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关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说明。
(第1实施方式)
[电磁超声波装置的结构例]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超声波装置(缺陷检查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电磁超声波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图。电磁超声波装置100由电磁超声波探头102、放大器104(在图1中未图示)、测量辊106、前端检测传感器108、运算装置110、显示装置120及警报装置130构成。
作为缺陷检查对象物的钢板200被载置到通板(日语:通板)台(未图示)上,通过通板台的辊的驱动而被向图1的X方向输送。电磁超声波探头102检测钢板200的内部缺陷202。在钢板200的宽度方向(图1的Y方向)上配置有多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如图1所示,电磁超声波探头102在钢板200的输送方向(图1的X方向)上配置为两列,在输送方向X上的前侧(下游侧)的列(前列)和输送方向X上的后侧(上游侧)的列(后列)上分别配置有8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此外,前列及后列的8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配置为,使钢板200的宽度方向Y的位置分别不同,后列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位于前列中相邻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中间。由此,能够将位于前列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之间、前列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不能检测到的内部缺陷202用后列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可靠地检测。另外,图1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表示在钢板200的宽度方向Y上位于最外侧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但关于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后述。
图2是表示从图1的Y方向观察到的电磁超声波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磁超声波探头102接近于钢板200的上部而配置。从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底面朝向钢板200供给空气,通过该空气进行调整以使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底面与钢板200的表面200a之间的间距(距离)为0.5mm左右。此外,放大器104配置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上部,将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检测信号放大。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放大器104的图示。
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使钢板200的表面200a(第1面)产生超声波振动,用线圈检测通过由钢板200的底面200b(第2面)反射的超声波在静磁场下振动产生的涡电流。由此,检测由底面200b反射的超声波的回波水平(B回波)。此外,在钢板200中发生了图1所示的内部缺陷202的情况下,超声波在内部缺陷202中反射,由该内部缺陷202反射的超声波被电磁超声波探头102检测到。由此,检测出由内部缺陷202反射的超声波的回波水平(F回波)。这样,在钢板200中发生了内部缺陷202的情况下,与在钢板200中没有发生内部缺陷202的情况相比,反射的超声波的回波水平变化,所以能够根据F回波相对于B回波之比(F/B比)对内部缺陷202进行评价(等级分类)。这里,在F/B比中,B意味着B回波的值(信号强度),F意味着F回波的值(信号强度)。
运算装置110具有对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供给高频电流(高频信号)的功能。即,运算装置110向设在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中的8个线圈分别供给用来使钢板200产生超声波振动的高频电流。
此外,该运算装置110根据F回波相对于B回波之比(F/B比)评价内部缺陷202。如图1所示,运算装置110由修正执行部112、修正值运算部114、F/B运算部116、缺陷评价部118及修正值存储部119构成。关于运算装置110的各构成要素的功能后述。
显示装置120显示内部缺陷202的水平及内部缺陷202的位置。此外,警报装置130在内部缺陷202的水平超过基准水平的情况下发出警报。超过基准水平的内部缺陷202被检测出的钢板200离开通常的输送路径,进行进一步的内部缺陷202的检查。
图3A是表示钢板200的输送方向X的探伤位置和通过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检测得到的F回波及B回波的信号强度的特性图。此外,图3B是表示F/B比的信号强度的特性图。如图3A所示,如果在钢板200中发生内部缺陷202,则根据内部缺陷202的大小而F回波的值上升,B回波的值下降。因此,如图3B所示,发生了内部缺陷202的探伤位置,与没有发生内部缺陷202的探伤位置相比,F/B比的值增加。并且,内部缺陷202越大,F回波的值越大,B回波的值越小,所以F/B比的值变大。因而,能够基于F/B比的值检测是否发生了内部缺陷202,进而,能够评价内部缺陷202的大小。此外,如果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底面与钢板200的表面200a之间的间距变化,则B回波及F回波的值变化,但通过计算F/B比,能够将由间距的变化带来的B回波及F回波的变化量消除。进而,基于F/B比的值来评价内部缺陷202,从而即使是在F回波及B回波中包含有噪声的情况,也能够消除噪声的量,所以能够将内部缺陷202高精度地评价。
来自在钢板200的宽度方向Y上配置的多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检测信号与来自计测距钢板200的前端的位置的测量辊106的位置信号一起被向运算装置110传送。前端检测传感器108检测钢板200的前端位置,其前端位置成为测量辊106检测钢板200的位置时的基准。运算装置110取得F/B比的信号与位置信号的同步,制作图4所示那样的、表示在钢板200中发生的内部缺陷202的位置的缺陷地图。
1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钢板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宽度)是100mm左右,不能使相邻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之间的距离成为零。因此,为了消除未检测区域,如上述那样将电磁超声波探头102在钢板输送方向X上配置为两列,以使钢板200的宽度方向Y上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位置在两列中相互不同地配置(所谓的交错排列)。另外,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前列与后列的间隔为0.5~1.5m。
运算装置110通过使来自这样配置的多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检测信号与在通板台上移动的钢板200的位置同步,从而识别正确的缺陷位置,制作图4所示那样的缺陷地图。缺陷地图被显示在显示装置120上。由此,能够瞬间地掌握钢板200的发生了内部缺陷202的位置和该内部缺陷202的长度。
[相邻的线圈给检测值带来的影响]
图5是表示通过电磁超声波探头102在钢板200的表面200a发生的超声波振动在钢板200的内部中传播的状况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具备相邻配置的8个线圈,但在图5中为了说明而表示了3个线圈。如图5所示,在1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中,排列有产生超声波的多个线圈1~3。线圈1~3一边相互取得同步,一边使钢板200的表面200a产生超声波振动,进行由钢板200的底面200b及内部缺陷202反射的超声波的接收。
图6是将3个线圈1~3从图5的Z方向观察的平面图。在图5中,为了图示的方便,以3个线圈1~3以一定间隔不重合配置的方式进行了图示,但实际上如图6所示,3个线圈1~3相互相邻而以一部分重合的方式配置。此外,包括3个线圈1~3的8个线圈(线圈1~8)在未图示的印刷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上配置为一列。
此外,各线圈的宽度例如是10mm。另外,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具备的线圈的数量及宽度没有被特别限定,只要根据探伤效率等适当设定就可以。
如图5所示,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中,对应于线圈1~3设有永久磁铁102a。另外,在图5中仅表示与线圈2对应的永久磁铁102a。如果对线圈2进行说明,则通过在线圈2中流过高频电流,在钢板200的表面200a上发生以高频变动的磁场M1。并且,在钢板200的表面200a上,在将该磁场M1抵消的方向上产生感应电流I1。并且,通过在由永久磁铁102a形成的静磁场M2内的导体(钢板200)中流过感应电流I1,产生洛沦兹力F。该洛沦兹力F与在线圈2中流过的高频电流同步变动,所以通过洛沦兹力F,钢板200的表面200a振动,产生超声波300。
如图5所示,在钢板200的表面200a产生的超声波300在钢板200的底面200b上反射。由底面200b反射的超声波301的回波水平(B回波)被线圈2接收。线圈2产生的超声波300在内部缺陷202中也反射。由内部缺陷202反射的超声波302的回波水平(F回波)也被线圈2检测到。线圈2通过检测通过由底面200b反射的超声波301及由内部缺陷202反射的超声波302在永久磁铁102a的静磁场下振动而产生的涡电流,检测B回波及F回波。
关于其他线圈也同样,使钢板200的表面200a产生超声波振动而检测B回波及F回波。
[钢板的边缘附近的检测值的特性]
如上述那样,通过轧制及冷却的影响,钢板200的宽度方向Y上的端部(边缘附近)的结晶组织具有与钢板200的中央部的结晶组织不同的性质。图7是表示对不存在内部缺陷202的即无缺陷的钢板200进行探伤的情况下的B回波或F/B比与距钢板的边缘的距离的关系的特性图。这里,说明用图1中在钢板200的宽度方向Y上位于最外侧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探伤的情况。在图7中,横轴是线圈1~13的距边缘的距离x,纵轴是由线圈1~13检测出的B回波水平及F/B比的值(dB)。此外,在图7中,线圈1~8是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所具有的线圈,线圈9~13是与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相邻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所具有的线圈。另外,图7表示在钢板200中不存在内部缺陷202的情况,所以图7的F/B比为噪声与B回波之比。
如上述那样,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具备8个线圈1~8。如图7所示,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线圈1位于边缘(x=0),线圈2~13从钢板200的边缘向宽度方向的中心侧(内侧)离开而取位。另外,线圈7和线圈9以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线圈8和线圈10也以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如图7所示,在边缘附近的线圈中,B回波的检测值比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的检测值下降(衰减)。特别是,边缘附近的线圈1及线圈2的检测值比线圈3~8的检测值衰减。通过边缘附近的B回波值衰减,从而边缘附近的F/B比的值比边缘附近以外的F/B比的值上升。因此,如果基于F/B比的值来评价内部缺陷202,则有尽管是无缺陷也被判断为存在内部缺陷202、钢板200被判断不合格的情况。另外,也将边缘附近(端部)以外的区域称作通常评价区域。
以下,基于图8A~图8D具体地说明。这里,图8A及图8B是表示B回波及F回波的检测值的特性图。图8A表示钢板200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中的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与图7的线圈3~8对应)的特性,图8B表示边缘附近的线圈(与图7的线圈1、2对应)的特性。此外,图8C及图8D表示根据图8A及图8B的B回波及F回波的检测值计算出的F/B比的值,图8C表示边缘附近以外的F/B比的值,图8D表示边缘附近的F/B比的值。
在JISG0801中,将超声波探伤中的内部缺陷202的评价设定为,根据检测水平划分为○、△、×这3个级别。基于此,在图8A及图8B中,作为内部缺陷202的水平,以缺陷较小的顺序表示轻缺陷(水平○)、中缺陷(水平△)、重缺陷(水平×、水平××)。关于重缺陷,与水平×相比,水平××是更重度(大)的缺陷。另外,为了将水平××与水平×区别,以下将水平××称作超重缺陷。
如图8A所示,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内侧(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3~8中,如果检测内部缺陷202,则根据内部缺陷202的尺寸而F回波上升,B回波下降。由此,如图8C的特性所示,根据内部缺陷202的尺寸而F/B比的值变化。在F/B比的值为阈值T1以上、不到阈值T2的情况下判断为轻缺陷(水平○)。此外,在F/B比的值为阈值T2以上、不到阈值T3的情况下判断为中缺陷(水平△),在F/B比的值为阈值T3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重缺陷(水平×)或超重缺陷(水平××)。这样,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内侧的线圈3~8中,不发生图7中说明那样的B回波的衰减,所以能够基于F/B比的值判断内部缺陷202的水平。
另一方面,如图7及图8B所示,在边缘附近的线圈1、2中,B回波的值衰减。此外,图8B表示在钢板200的边缘附近处B回波的衰减量是D的情况。因此,如图8D所示,边缘附近的F/B比的值与边缘附近以外的F/B比的值相比整体上增加。因而,本来无缺陷的钢板200被识别为具有中缺陷(水平△)以上的内部缺陷,进行了误判断。
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这样的误判断,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中,不采用位于钢板200的边缘附近的线圈1、2的B回波的检测值,而使用基于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3~8的B回波的值,将边缘附近的(线圈1、2的)B回波修正。另一方面,关于F回波,原样使用边缘附近的线圈1、2的检测值,通过边缘附近的线圈1、2检测出的F回波和修正后的B回波来计算F/B比。采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中的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3~8的B回波的理由是因为,如果是相同的电磁超声波探头,则间距量及钢板温度也大致相同,所以起因于它们的B回波水平的变化相同。
[本第1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例]
如图3A所示,根据内部缺陷202的尺寸,F回波上升,B回波下降。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内部缺陷202,则不发生由内部缺陷202带来的B回波的下降。因此,在边缘附近的线圈正下方发生内部缺陷202、在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正下方不发生内部缺陷202的情况下,如果仅将边缘附近的线圈1、2的B回波替换为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3~8的B回波,则可以想到边缘附近的线圈1、2的F/B比的值变得过小、不能检测内部缺陷202的状况。
因此,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事前试验加工人工缺陷而设置的试验片(人工缺陷板)进行探伤来预先求出人工缺陷的尺寸和B回波的下降量B’。由此,能够得到与内部缺陷202的尺寸对应的B回波的下降量B’。并且,将边缘附近的线圈1、2的B回波通过下述的式(1)修正。
Ba=Bmax-B’····(1)
这里,在式(1)中,
Ba: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线圈1、2中的修正后的B回波值,
Bmax:由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线圈3~8检测出的B回波水平的最大值,
B’:预先求出的B回波的下降量(以下,也称作设定修正值)。
另外,Bmax相当于在钢板200的端部(边缘)附近以外且不存在缺陷的位置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线圈检测的正常的B回波水平,称作基准值。
B回波的下降量B’(设定修正值B’)相当于由边缘附近以外且不存在内部缺陷的位置的线圈检测出的B回波的值、与由在边缘附近以外且存在内部缺陷的位置的线圈检测出的B回波的值的差分。因而,在通过人工缺陷板求出B回波的下降量B’的情况下,例如只要对跨越线圈3~8地设置了人工缺陷的人工缺陷板进行探伤、根据检测出人工缺陷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值与检测出无缺陷的区域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值之差求出B回波的下降量B’就可以。在此情况下,既可以将由线圈3~8得到的差分的某个作为B回波的下降量B’,也可以将线圈3~8检测的差分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日语:中央数)作为B回波的下降量B’。
如上述那样,在JISG0801中设定为,将超声波探伤中的内部缺陷202根据检测水平区分为○、△、×这3个级别来评价。在进行修正的情况下,使得内部缺陷202的判断不变得过小。因此,作为(1)式的设定修正值B’,优选的是一律采用在钢板上加工设置重缺陷(水平×)的尺寸的人工缺陷、对该钢板探伤而得到的B回波的下降量B’。
图9A及图9B是用来说明有关本第1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的特性图。这里,图9A的左侧表示钢板200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中的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对应于图7的线圈3~8)的特性。此外,图9A的右侧表示边缘附近的线圈(对应于图7的线圈1、2)中的、通过上述(1)式修正后的B回波值Ba(实线)和修正前的B回波值(点线)。此外,图9B的左侧表示根据图9A的左侧所示的B回波及F回波的检测值计算出的边缘附近以外的F/B比的值,图9B的右侧表示根据图9A的右侧所示的B回波及F回波的检测值计算出的边缘附近的F/(Bmax-B’)的值。
如图9A的右侧的特性所示,在边缘附近的线圈1、2中,不使用检测出的B回波的值,而采用由上述(1)式计算出的B回波的值Ba。B回波的设定修正值B’为对边缘附近以外的区域进行探伤时检测出重缺陷(水平×)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下降量。由此,如图9B的右侧那样,F/(Bmax-B’)的值即F/Ba的值与图8D的F/B比的值相比在整体上下降,所以能够抑制基于F/B比的值而进行误判断。
在存在重缺陷(水平×)的情况下,如图8A及图9A的左侧的特性所示,边缘附近以外的B回波与无缺陷的情况相比下降B’。因此,基于(1)式,将从在没有缺陷的情况下检测到的边缘附近以外的B回波减去B’后的值,作为边缘附近的B回波的值Ba。此时,内部缺陷202的钢板宽度方向Y的长度通常比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中排列的8个线圈的合计长度(80mm)短,所以可以将8个线圈的B回波检测值的最大值Bmax考虑为无缺陷部分的B回波。因而,通过基于(1)式计算Bmax-B’,能够计算与发生了重缺陷(水平×)的部位对应的B回波的值Ba。由此,在边缘附近也通过基于阈值T3评价F/B比的值,能够与边缘附近以外同样地检测重缺陷(水平×)。
在钢板200的探伤中,在检测出重缺陷(水平×)的发生的情况下,将钢板200移转到离线(offline)工序而更详细地检查内部缺陷202。因而,重缺陷(水平×)的有无是关于钢板200的合格与否的,不将重缺陷(水平×)过小评价而可靠地判断是重要的。如上述那样,通过在边缘附近将B回波的值修正为Ba(=Bmax-B’),在边缘附近也能够与边缘附近以外同样,可靠地判断重缺陷(水平×)的有无。因而,在包括边缘附近的钢板200的整个区域中,能够不过小评价作为判断钢板200的合格与否的基准的重缺陷(水平×)而可靠地检测。
此外,在存在超重缺陷(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与无缺陷对应的B回波的下降量比B’大,所以如果将B回波修正为Ba(=Bmax-B’),则使用该Ba的边缘附近的F/B比的值比相当于超重缺陷(水平××)的值下降。但是,在此情况下,也由于边缘附近的F/B比的值比重缺陷(水平×)的判断的阈值T3大,所以至少被判断为重缺陷(水平×)以上的缺陷。因而,在边缘附近存在超重缺陷(水平××)的情况下,尽管缺陷的水平作为重缺陷(水平×)而被稍稍过小评价,但由于被判断为存在作为合格与否的基准的重缺陷(水平×)以上的缺陷,所以不会发生给钢板200的合格与否带来影响那样的误判断,不发生实质性的问题。
此外,如图9B的右侧的特性所示,在边缘附近存在轻缺陷(水平○)的情况下,通过将边缘附近的B回波修正为Ba(=Bmax-B’),使用了该Ba的F/B比的值增加。因而,虽然将轻缺陷(水平○)稍稍过大地评价,但能够可靠地抑制轻缺陷(○)成为未检测的情况。
同样,在边缘附近存在中缺陷(水平△)的情况下,也通过将边缘附近的B回波修正为Ba(=Bmax-B’),使用了该Ba的F/B比的值增加,成为将中缺陷(水平△)稍稍过大地评价的情况。但是,能够可靠地抑制中缺陷(△)成为未检测的情况。
图10是表示内部缺陷202的尺寸(横轴)与F/B比的值(纵轴)的关系的特性图。图10的虚线表示边缘附近以外的判断基准的特性,表示在计算F/B比时不将B回波修正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在F/B比为阈值T1以上、不到阈值T2的情况下判断为轻缺陷(水平○)。此外,在F/B比为阈值T2以上、不到阈值T3的情况下判断为中缺陷(水平△)。此外,在F/B比的值为阈值T3以上、不到阈值T4的情况下判断为重缺陷(水平×)。
此外,图10的实线表示边缘附近的判断基准的特性,表示在计算F/B比时通过(1)式将B回波修正为Ba(=Bmax-B’)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轻缺陷(水平○)的F/B比为T1’以上、不到T2’。此外,中缺陷(水平△)的F/B比为T2’以上、不到T3。
在边缘附近中,将B回波通过(1)式修正。此时的B回波的下降量B’与在边缘附近以外存在重缺陷(水平×)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下降量是同样的。因而,在边缘附近,也是作为重缺陷(水平×)的判断基准的F/B比的值与阈值T3一致,是否存在重缺陷(水平×)的判断通过与图10的虚线的特性相同的基准(阈值T3)进行。由此,与边缘附近以外同样,在边缘附近,也能够基于阈值T3正确地判断是否存在重缺陷(水平×)。
在边缘附近存在比重缺陷(水平×)大的超重缺陷(水平××)的情况下,虽然在边缘附近以外B回波的下降量比设定修正值B’大,但通过(1)式将B回波的下降量作为B’而计算Ba,进而使用该Ba计算F/B比。因而,该F/B比变得比图10的虚线的特性小。
因而,在边缘附近,像根据图10的实线可知的那样,关于轻缺陷(水平○)、中缺陷(水平△)做出过大评价,关于超过重缺陷(水平×)的缺陷做出过小评价,是否超过重缺陷(水平×)的判断与图10的虚线同样通过阈值T3进行。因而,能够正确地判断是否超过重缺陷(水平×)。
如以上那样,在基于将B回波修正后的F/Ba即F/(Bmax-B’)的评价中,能够抑制将无缺陷部判断为缺陷(阈值T1以上)的情况。此外,关于重缺陷(水平×),修正后的F/B比相比修正前的F/B比下降,但由于在分类上被判断为水平×,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上不发生问题。因而,能够在钢板200的宽度方向Y的整个区域中将所有的尺寸的缺陷不过小评价而判断出。
在上述例子中,在(1)式中设为,从由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所具备的8个线圈检测出的B回波中的最大的值Bmax减去设定修正值B’。但是,只要是相当于无缺陷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值,也可以使用Bmax以外的值。例如,也可以将8个线圈中的距边缘较近的1或多个线圈的B回波检测值除外,采用其余的B回波检测值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来代替Bmax。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采用由线圈4~8检测出的B回波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来代替Bmax。
此外,例如也可以设定相当于边缘附近以外(通常评价区域)且存在内部缺陷(例如轻缺陷水平(水平○)的内部缺陷)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检测值的规定值,将8个线圈的B回波检测值中的比该规定值小的B回波检测值除外,采用其余的B回波检测值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来代替Bmax。换言之,可以采用8个线圈的B回波检测值中的比该规定值大的B回波检测值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来代替Bmax。
此外,例如也可以设定相当于边缘附近以外(通常评价区域)且不存在内部缺陷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检测值的规定值,采用8个线圈的B回波检测值中的比该规定值大的B回波检测值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来代替Bmax。换言之,可以将8个线圈的B回波检测值中的比该规定值小的B回波检测值除外,采用其余的B回波检测值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来代替Bmax。
这样,可以代替(1)式的Bmax而使用与由边缘附近以外(通常评价区域)且不存在内部缺陷的位置的线圈检测出的B回波对应的值。
如上述那样,运算装置110具备修正执行部112、修正值运算部114、F/B运算部116、缺陷评价部118、修正值存储部119(参照图1)。修正执行部112基于(1)式将边缘附近的B回波值修正。修正值运算部114运算设定修正值B’。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设定修正值B’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此外,虽然后述,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修正值运算部114基于F/Bmax的值计算设定修正值B’。F/B运算部116使用F回波和B回波计算F/B比。F/B运算部116在计算边缘附近以外的位置处的F/B比的情况下,根据F回波和没有被修正的B回波计算F/B比。另一方面,F/B运算部116在计算边缘附近的位置处的F/B比的情况下,根据F回波和修正后的B回波(Ba)计算F/B比。缺陷评价部118基于F/B运算部116所计算出的F/B比来评价内部缺陷202。修正值存储部119存储设定修正值B’。
另外,图1所示的运算装置110由电路(硬件)或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等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和用来使其发挥功能的程序(软件)构成。
[有关本第1实施方式的B回波检测值的修正处理]
图11是表示有关本第1实施方式的B回波的检测值的修正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0中,取得预先求出的设定修正值B’,向修正值存储部119存储。在接着的步骤S11中,由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所具备的8个线圈检测F回波、B回波。在接着的步骤S12中,修正执行部112求出8个线圈的B回波的最大值Bmax。在接着的步骤S13中,修正执行部112不使用边缘附近的线圈1、2的B回波检测值,而进行将根据(1)式计算出的Ba作为线圈1、2的B回波值的修正。在接着的步骤S14中,F/B运算部116根据由8个线圈分别检测出的F回波及B回波计算F/B比。此时,在根据边缘附近(端部)的线圈1、2的检测值计算F/B比的情况下,使用在步骤S13中进行了修正的B回波值Ba。在接着的步骤S15中,缺陷评价部118基于在步骤S14中计算出的F/B比,评价内部缺陷202的尺寸。在步骤S15后结束处理。
如以上说明,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不使用边缘附近(端部)的线圈所检测出的B回波的值,而进行将从边缘附近以外的B回波(Bmax)减去B’后的值Ba(=Bmax-B’)作为边缘附近的B回波的值的修正,评价F/B比。由此,不会受到在边缘附近B回波衰减的影响,进而能够在边缘附近不过小评价内部缺陷202而判断。
此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线圈1处于钢板200的边缘正下方(即,距边缘的距离x=0),但线圈1也可以配置在钢板200的内侧(即,x>0)。例如,线圈1也可以配置在距边缘为20~40mm左右的内侧。在此情况下,能够避免线圈1位于比边缘靠外侧,能够防止线圈1的损坏。另外,如果线圈1位于比边缘靠内侧,则虽然成为在钢板200内存在未检查的区域的情况,但只要在检查后将该未检测区域从钢板200切断就可以。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1)式的设定修正值B’根据内部缺陷202的尺寸而变更。
图12A及图12B是用来说明有关本第2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的特性图。这里,图12A及图12B的左侧的特性(边缘附近以外的线圈的检测值)与图9A及图9B的左侧的特性是同样的。图12A的右侧的特性表示边缘附近的线圈的B回波的检测值(点线)及通过以下说明的方法将B回波修正后的情况。图12B的右侧的特性如图12A的右侧所示,表示使用从Bmax减去B’后的值Ba而计算出的F/B比的值。
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也代替由边缘附近的线圈1、2检测出的B回波,而在F/B比的计算中使用由(1)式计算出的Ba。此时,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2A的右侧所示,使设定修正值B’根据内部缺陷202的尺寸而变化。在图12A中,如轻缺陷(水平○)、中缺陷(水平△)、重缺陷(水平×)、超重缺陷(水平××)那样,根据内部缺陷202的水平使设定修正值B’线性地变化。
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根据内部缺陷202的尺寸使设定修正值B’变化的指标而使用F/Bmax的值。Bmax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设为由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各线圈检测出的B回波中的最大值。并且,使用以下的方法,根据F/Bmax的值决定设定修正值B’。
在设定修正值B’的计算时,使用预先加工设置了人工的内部缺陷202的测试板来进行探伤试验,测量与内部缺陷202的尺寸对应的F回波及B回波。并且,通过上述测量,根据不同的尺寸的内部缺陷202的检测信号,取得F/Bmax与B回波的下降量(设定修正值B’)的关系。如图13所示,可知在F/Bmax与B回波的下降量之间如特性C所示那样有线性的相关。因而,设定修正值B’可以使用系数a及b用以下的(2)式表示。
B’=a×(F/Bmax)+b····(2)
这里,以下说明不使用F回波、F/B比等的其他参数而基于F/Bmax推测B回波下降量的理由。图14是表示F回波与B回波的下降量(设定修正值B’)的关系的图。如图14所示,在F回波与B回波的下降量之间看不到相关,不能根据F回波的值来确定B回波的下降量。这是因为,根据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与钢板200的间距的变化、钢板200的温度变化等的因素,F回波会变动。
此外,B回波的值如在图5中说明那样,衰减较大而不稳定,所以即使计算F/B比,也不能得到与内部缺陷202的尺寸的相关。
另一方面,由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与钢板200的间距的变化或钢板200的温度变化带来的F回波及Bmax的变动在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内变得同等。因此,能够根据F/Bmax求出设定修正值B’。
此外,在求出F/Bmax与B回波的下降量的关系式的情况下,例如只要对以跨越线圈3~8的方式设有人工缺陷的人工缺陷板进行探伤、根据检测出人工缺陷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值与检测出无缺陷的区域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值的差分求出B回波的下降量B’、并求出线圈3~8检测的F回波的值就可以。在此情况下,既可以将通过线圈3~8得到的差分的某个作为B回波的下降量B’,也可以将由线圈3~8得到的差分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作为B回波的下降量B’。此外,既可以使用线圈3~8检测的F回波的值的某个,也可以使用线圈3~8检测的F回波的最大值、平均值或中值。
因而,对设有人工缺陷的板等的作为基准的试验片通过事前试验进行探伤,根据图13所示那样的F/Bmax与B回波的下降量(设定修正值B’)的关系,计算设定修正值B’。
通过(2)式根据F/Bmax计算B’,通过(1)式将边缘附近的B回波修正。于是,边缘附近的F/B比的值如图12B的右侧的特性所示,与边缘附近以外的F/B比的值变为相同。因而,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在边缘附近,能够与边缘附近以外同样地判断内部缺陷202的水平。
[有关本第2实施方式的B回波检测值的修正处理]
图15是表示有关本第2实施方式的B回波的检测值的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首先在步骤S20中,取得预先求出的F/Bmax与B’的关系式,向修正值存储部119存储。在接着的步骤S21中,由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所具备的8个线圈检测F回波及B回波。在接着的步骤S22中,修正值运算部114求出8个线圈的B回波的最大值Bmax。在接着的步骤S23中,修正值运算部114基于F/Bmax的值,计算设定修正值B’。具体而言,修正值运算部114基于预先取得的图13的特性C来计算设定修正值B’。在接着的步骤S24中,修正执行部112使用在步骤S23中计算出的设定修正值B’,根据(1)式将B回波的值修正。以后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如以上说明,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在边缘附近的探伤中,使用从边缘附近以外的B回波减去B’后的值(Bmax-B’)来评价F/B比。并且,根据内部缺陷202的尺寸,使设定修正值B’线性地变化。因而,能够使用F/B比,与边缘附近以外的内部缺陷202的评价同样地进行边缘附近的内部缺陷202的评价。由此,不会受到在边缘附近B回波衰减的影响,此外,能够进行偏离比第1实施方式小的修正。因此,在边缘附近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内部缺陷202。
[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1对为了确认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而进行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使用图1所示的电磁超声波装置100进行钢板200的探伤试验。各列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是8个,在1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中配置8个线圈1~8。1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宽度是100mm,1个线圈的宽度是10mm。此外,将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底面与钢板200的表面200a的间距(距离)设定为0.5mm。
在该电磁超声波装置100中使宽度100mm、厚度35mm且不存在内部缺陷的钢板200(即,无缺陷的钢板200)进行通板,基于由电磁超声波探头102X的线圈1、2检测出的F回波及B回波进行探伤试验。当使钢板进行通板时,钢板的边缘穿过线圈1的正下方。另外,在该探伤试验中准备20个上述钢板,对于这些钢板确认了是否进行了误判断。
将该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线圈1、2的修正 误判断率(%)
实施例1 有(第1实施方式) 20
实施例2 有(第2实施方式) 15
比较例1 80
表1的“误判断率”表示探伤试验的结果判断为由JISG0801规定的中缺陷(水平△)或重缺陷(水平×)的钢板的比例。换言之,在表1表示的探伤试验中示出,被判断为存在中缺陷(水平△)以上的内部缺陷的钢板相对于由于使用了不存在内部缺陷的钢板所以应判断为是无缺陷的钢板的比例。
首先,表1的比较例1表示对于线圈1、2检测出的B回波没有进行修正的情况下的结果。在比较例1中,如上述那样,通过B回波的衰减,较多发生被判断为中缺陷(水平△)或重缺陷(水平×)的钢板,误判断率是80%。
相对于此,表1的实施例1表示通过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将线圈1、2的B回波进行了修正的情况下的结果。在实施例1中,作为线圈1、2的B回波,使用了从由线圈3~8检测出的B回波的最大值Bmax减去检测到重缺陷(水平×)的情况下的B回波的下降量B’后的值。在实施例1中,误判断率是20%,可知相对于比较例1能够大幅降低误判断率。
此外,表1的实施例2表示通过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修正方法将线圈1、2的B回波进行了修正的情况下的结果。在实施例2中,根据F/Bmax与B回波的下降量B’的关系式计算B’,作为线圈1、2的B回波,使用了从由线圈3~8检测出的B回波的最大值Bmax减去该B’后的值。在实施例2中,误判断率是15%,可知相对于实施例1能够进一步降低误判断率。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显然只要是具有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的知识的人,就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应了解的是,关于它们当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电磁超声波探头102以两列配置、在各列中配置8个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只要匹配于检查对象物的尺寸来设定各列中配置的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数量就可以。进而,电磁超声波探头102的列数也可以是3列以上。
此外,例如以根据缺陷的F回波值及B回波值等分类为重缺陷(水平×)、中缺陷(水平△)、轻缺陷(水平○)这3种并进行评价的JISG0801的情况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有许多种类的超声波探伤规格。
有如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435那样将缺陷仅分类为1种的规格、有如ASTM A578Level A那样实质上将缺陷分类为两种而进行评价的规格。在官方的规格中,将缺陷分类为4种以上者较少,但是也有通过钢材订购者的指定而分类为4种以上进行评价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例如,在将缺陷仅分类为1种的情况下,只要仅以重缺陷水平(水平×)进行评价就可以。在将缺陷分类为两种的情况下,只要以重缺陷(水平×)和中缺陷(水平△)分类来评价就可以。
另外,当前在许多超声波探伤规格中,不是基于F/B比的缺陷评价、而通过F回波的高度或B回波的高度来进行缺陷评价的情况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人工缺陷等来预先调查与缺陷的检测灵敏度对应的F/B比的值并求出与上述规格对应的F/B比的值的基准值。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提供一种在电磁超声波探伤中能够在检查对象物的边缘附近也高精度地检测反射波的新的且改良的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标号说明
110 运算装置
112 修正执行部
114 修正值运算部
116 F/B运算部
118 缺陷评价部
119 修正值存储部

Claims (14)

1.一种缺陷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工序,沿着钢板的宽度方向使上述钢板的表面产生超声波振动;
第2工序,检测上述超声波振动的F回波及B回波;
第3工序,基于在上述钢板的宽度方向上在除了上述钢板的端部以外的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对在上述钢板的端部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进行修正;以及
第4工序,关于上述通常评价区域,基于在上述第2工序中得到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来进行上述钢板的内部缺陷的评价,关于上述钢板的端部,基于在上述第2工序中得到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在上述第3工序中修正后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来进行上述内部缺陷的评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工序具有:
基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来计算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相当的基准值的工序,以及
将在上述钢板的端部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修正为从上述基准值减去预先设定的设定修正值而得到的值的工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缺陷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修正值是预先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实验性地得到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与预先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存在重缺陷水平的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实验性地得到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的差分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工序具有:
基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来计算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相当的基准值的工序;
基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上述基准值来计算设定修正值的工序;以及
将在上述钢板的端部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修正为从上述基准值减去上述设定修正值而得到的值的工序。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缺陷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值是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最大值。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缺陷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值是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除了比规定值小的值以外的值。
7.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缺陷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值是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除了比规定值小的值以外的值的平均值或中值。
8.一种缺陷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磁超声波探头,沿着钢板的宽度方向使上述钢板的表面产生超声波振动,并具有多个对上述超声波振动的F回波及B回波进行检测的线圈;
修正执行部,基于由包含在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对由包含在上述钢板的端部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进行修正,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为上述钢板的宽度方向上除了上述钢板的端部以外的区域;
F/B运算部,计算上述F回波相对于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的比率,并计算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相对于由上述修正执行部修正后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的比率;以及
缺陷评价部,基于上述比率评价上述钢板的内部缺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缺陷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修正执行部,
基于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计算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相当的基准值;
将由包含在上述钢板的端部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修正为从上述基准值减去预先设定的设定修正值而得到的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缺陷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修正值是预先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实验性地得到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与预先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存在重缺陷水平的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实验性地得到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的差分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缺陷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修正值运算部,
上述修正值运算部基于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计算与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不存在上述内部缺陷的状态下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相当的基准值,并基于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F回波的检测值和上述基准值来计算设定修正值;
上述修正执行部将由包含在上述钢板的端部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修正为从上述基准值减去上述设定修正值而得到的值。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缺陷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值是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最大值。
13.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缺陷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值是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除了比规定值小的值以外的值。
14.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缺陷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值是由包含在上述通常评价区域中的上述线圈检测出的上述B回波的检测值中的、除了比规定值小的值以外的值的平均值或中值。
CN201480005468.8A 2013-02-01 2014-01-22 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37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8560 2013-02-01
JP2013-018560 2013-02-01
PCT/JP2014/051307 WO2014119454A1 (ja) 2013-02-01 2014-01-22 欠陥検査方法及び欠陥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7408A true CN104937408A (zh) 2015-09-23
CN104937408B CN104937408B (zh) 2017-06-23

Family

ID=51262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546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37408B (zh) 2013-02-01 2014-01-22 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692474B2 (zh)
KR (1) KR101700061B1 (zh)
CN (1) CN104937408B (zh)
RU (1) RU2606452C1 (zh)
WO (1) WO20141194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3034A (zh) * 2015-05-15 2018-01-02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钢材的洁净度评价方法及洁净度评价装置
CN112154324A (zh) * 2018-04-27 2020-12-29 雪佛龙美国公司 使用多模声学信号来检测、监控和确定金属结构中变化的位置
CN116858943A (zh) * 2023-02-03 2023-10-10 台州五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心轴智能化制备方法及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6618A (zh) * 2019-05-05 2020-11-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口装置内部缺陷检测评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4355A (ja) * 1989-01-24 1990-07-31 Nippon Steel Corp 鋼板の超音波探傷装置
JPH03200061A (ja) * 1989-12-28 1991-09-02 Daihen Corp 超音波探傷法
EP0981047A2 (en) * 1998-08-12 2000-02-23 Nkk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inspection of steel pipes
JP2008233048A (ja) * 2007-03-23 2008-10-02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超音波探傷方法及び装置
CN201181290Y (zh) * 2008-03-12 2009-01-14 李振财 金属板材电磁超声波探伤装置
CN102183582A (zh) * 2011-01-27 2011-09-1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超声波无损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1462A (ja) * 1981-10-07 1983-04-12 Nippon Steel Corp 角材の超音波探傷方法及び装置
JPS5888653A (ja) * 1981-11-24 1983-05-26 Nippon Kokan Kk <Nkk> 超音波探傷装置
JPH02150765A (ja) * 1988-11-30 1990-06-11 Sumitomo Chem Co Ltd 超音波探傷方法
RU2149393C1 (ru) * 1999-05-19 2000-05-20 Зао "Алтек" Способ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го контроля цилиндрических изделий
RU2184374C1 (ru) * 2001-08-28 2002-06-27 ОАО "Радиоавионика"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й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головки рельсов
US7117067B2 (en) * 2002-04-16 2006-10-03 Irobo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robotic devices
JP2005214686A (ja) 2004-01-28 2005-08-11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電磁超音波探触子及び超音波探傷方法
WO2005083419A1 (fr) 2004-02-26 2005-09-09 Obschestvo S Ogranichennoi Otvetstvennostju 'kompania 'nordinkraft' Transducteur electromagnetique / acoustique
JP2011047763A (ja) * 2009-08-26 2011-03-10 Uchiyama Masakatsu 超音波診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4355A (ja) * 1989-01-24 1990-07-31 Nippon Steel Corp 鋼板の超音波探傷装置
JPH03200061A (ja) * 1989-12-28 1991-09-02 Daihen Corp 超音波探傷法
EP0981047A2 (en) * 1998-08-12 2000-02-23 Nkk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inspection of steel pipes
JP2008233048A (ja) * 2007-03-23 2008-10-02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超音波探傷方法及び装置
CN201181290Y (zh) * 2008-03-12 2009-01-14 李振财 金属板材电磁超声波探伤装置
CN102183582A (zh) * 2011-01-27 2011-09-1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超声波无损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3-基于模式识别的超声波钢板缺陷检测结果自动分析_姚志英: "基于模式识别的超声波钢板缺陷检测结果自动分析", 《制造业自动化》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3034A (zh) * 2015-05-15 2018-01-02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钢材的洁净度评价方法及洁净度评价装置
CN112154324A (zh) * 2018-04-27 2020-12-29 雪佛龙美国公司 使用多模声学信号来检测、监控和确定金属结构中变化的位置
CN116858943A (zh) * 2023-02-03 2023-10-10 台州五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心轴智能化制备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7408B (zh) 2017-06-23
KR20150103196A (ko) 2015-09-09
RU2606452C1 (ru) 2017-01-10
KR101700061B1 (ko) 2017-01-26
WO2014119454A1 (ja) 2014-08-07
JPWO2014119454A1 (ja) 2017-01-26
JP5692474B2 (ja)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0466B2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CN104937408A (zh) 缺陷检查方法及缺陷检查装置
KR101459256B1 (ko) 자기 특성 측정 방법 및 자기 특성 측정 장치
US7984649B2 (en) Panel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JP2013522601A5 (zh)
US20160034422A1 (en) Technique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US11193912B2 (en) Ultrason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ultrasonic measurement method
CN104111286A (zh) 一种用于超声波焊点检测的波速及厚度校准方法
JP5692475B2 (ja) 欠陥位置補正方法
JP2009025093A (ja) 電磁超音波測定装置および電磁超音波を用いた板厚および応力の測定方法
JP2016206030A5 (zh)
US20220299406A1 (en) Inspection system,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JP3603804B2 (ja) 内部欠陥検出方法
JP5534123B1 (ja) 欠陥検査方法及び欠陥検査装置
JP3603805B2 (ja) 内部欠陥検出方法
WO2011089733A1 (ja) ガイド波を用いた検査方法
JP2009031094A (ja) 非金属介在物欠陥の合否判定方法および合否判定装置
KR101951393B1 (ko) 특수강 초음파 탐상 방법
Advani et al. Guided wave thickness measurement tool development for estimation of thinning in platelike structures
JP2773535B2 (ja) 超音波応用測定装置
JPH05285720A (ja) 鋼板製造ラインにおける材質判定方法
JP2013088396A (ja) 表面欠陥検出装置
JP2013047630A (ja) 磁気特性測定方法および磁気特性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