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4611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4611A
CN104914611A CN201510378442.4A CN201510378442A CN104914611A CN 104914611 A CN104914611 A CN 104914611A CN 201510378442 A CN201510378442 A CN 201510378442A CN 104914611 A CN104914611 A CN 104914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display device
connecting elements
fram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84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4611B (zh
Inventor
孙南渡
柳松烈
白庚卓
金圣録
金桐用
陈期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14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4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4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4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2Mechanical guidance or alignment of LCD panel support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02F2201/465Snap -f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通过创新地去除被视为显示装置的必要结构的壳体以及固定盖的一些部分以便于使厚度最小化,同时通过创新设计以便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良好美感的外观。该显示装置包括:固定盖,其暴露于外部以具有储存空间;支撑盖,其被设置在所述储存空间上并被形成为具有支撑空间;背光单元,其被容纳于所述支撑空间中;引导框,其与所述支撑盖连接并由所述支撑盖支撑,并且容纳于所述储存空间中;以及液晶显示板,其被设置在所述引导框上,其中,所示液晶显示板通过调节从所述背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透射率来显示图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12月21日、申请号为201010599297.X、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以下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创新地去除被视为显示装置的必要结构的固定盖(set cover)的一些部分和壳体以便于使厚度最小化,同时通过创新的设计以便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良好美感的外观。
背景技术
近来,正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各种平板型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LCD)设备、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场致发光显示(FED)设备、发光显示(LED)设备等)以减小与阴极射线管(CRT)对应的重量大和体积大的缺点。具体而言,在这些设备中,LCD设备由于其优点(诸如,批量生产技术、简单驱动方法以及高图像质量)而备受关注。
除了平板型显示设备的技术方面以外,对于平板型显示设备的设计进行研究和开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使得稳步地朝着使显示装置的厚度(例如,纤薄度(slimness))最小化的方向努力,同时也使得对于能引起客户的兴趣的满意设计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是,现有的针对显示装置的纤薄度以及良好美感的外观的设计是通过在全部部件均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改变包含在显示装置中的部件的结构来开发的,因此,限制了显示装置的纤薄度以及新设计的开发。
例如,现有技术的LCD设备需要使用下壳体和上壳体以在其中容纳液晶显示单元和背光单元。此外,前固定盖和后固定盖被另外地用于现有技术的LCD设备以制造笔记本计算机、监视器、移动设备或电视机。由于不可避免地在显示设备中使用所制造的设备的下壳体、上壳体以及前固定盖和后固定盖,所以这限制了显示设备的纤薄度以及新设计的开发。尤其是,液晶显示板的上边缘被上壳体和前固定盖覆盖,由此液晶显示设备的厚度增加。此外,液晶显示设备的边缘宽度增加,使得边缘的阶梯覆盖增加,这成为创新设计开发的障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基本上克服因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带来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以下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创新地去除被视为显示装置的必要结构的壳体以及固定盖的一些部分以便于使厚度最小化,同时通过创新设计以便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良好美感的外观。
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部分地阐述,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根据对以下内容的研究而部分地变得明了,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了解。通过书面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按照本发明的目的,正如在此实施和广义描述的,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固定盖,其暴露于外部以具有储存空间;支撑盖,其被设置在所述储存空间上并且形成为具有支撑空间;背光单元,其被容纳于所述支撑空间中;引导框,其与所述支撑盖连接并由所述支撑盖支撑,并且容纳于所述储存空间中;以及液晶显示板,其被设置在所述引导框上,其中,所示液晶显示板通过调节从背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透射率来显示图像。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以上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显示装置;
图2是沿图1的A-A的截面图,其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3例示了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5例示了图4所示的密封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6例示了图4所示的密封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7例示了图4所示的密封构件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9例示了通过使用插入图8所示的分离孔的分离孔而在引导框与固定盖之间形成的分离。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1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12例示了图11所示的密封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1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监视器或电视机的显示装置;
图1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16例示了图15所示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1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出了其示例。在可能的情况下,相同的标号在整个附图中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图2是沿图1的A-A的截面图,其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固定盖100、引导框200和显示单元300。
固定盖100被形成为矩形框。此时,固定盖100具有固定板(set plate)和固定侧壁(set sidewall)102,其中,固定侧壁102从固定板垂直弯曲以形成预定空间。固定盖100支撑引导框200和显示单元300,并同时覆盖引导框200的侧面。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盖100可以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为了具有良好美感的外观,优选地,固定盖100由金属材料形成。
容纳在固定盖100的预定空间中的引导框200支撑显示单元300。为此,引导框200包括引导侧壁202、支撑器204、固定侧壁插入槽206、以及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
引导侧壁202垂直形成以覆盖显示单元300的侧面。在这种情况下,引导侧壁202的上表面暴露至外部以覆盖显示单元300的侧面,由此,引导侧壁202的上表面形成显示单元300的前边缘。
支撑器204从引导侧壁202突出而与固定侧壁102相对,从而支撑显示单元300。为此,支撑器204包括第一部分204a、弯曲部分204b以及第二部分204c。
第一部分204a从引导侧壁202突出而与固定板平行。
弯曲部分204b从第一部分204a的一个端部朝着固定板垂直弯曲。
第二部分204c从弯曲部分204b的一个端部弯曲而与固定板平行并被设置在固定板上。
固定侧壁插入槽206空心地形成在除了引导侧壁202的上部外表面以外的引导侧壁202的下部外表面中。固定侧壁插入槽206被插入其中的固定侧壁102覆盖。
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形成在固定侧壁插入槽206中,并随后与固定盖100的固定侧壁102连接。为此,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从固定侧壁插入槽206的外表面突出,其中,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包括阶梯表面、以及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表面。
在固定侧壁102的内表面,形成有分别与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该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中的各个第二连接构件被形成为槽形,以与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的倾斜表面连接,由此防止引导框200的分离。
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被插入到该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中的各个第二连接构件中并与该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中的各个第二连接构件连接,由此,固定盖100与引导框200彼此连接。
同时,引导框200还可以包括位于支撑器204的弯曲部分204b与引导侧壁202之间的空间(empty room)208。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天线或天线布线可以设置在空间208中。
引导框200的颜色与显示单元300的非驱动模式显示的颜色相同。例如,优选地,引导框200为黑色。
显示单元300包括背光单元310和液晶显示面板320。
设置在引导框200的第二部分204c上的背光单元310朝着液晶显示板320的后表面发光。此时,背光单元310的背面由引导框200的第一部分204c支撑,并且背光单元310的侧面由引导框200的弯曲部分204b覆盖。背光单元310包括导光板312、反射片314和光学构件316。
导光板312形成为平坦型而具有光入射表面,由此,导光板312将从光源(未示出)发射出的并随后入射到光入射表面上的光引导至液晶显示板320。此时,光源(未示出)可以形成为包括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
反射片314设置在导光板312的后表面,并且被设置在引导框200的第二部分204c上。反射片314将来自导光板312的光朝着液晶显示板320反射。
设置在导光板312上的光学构件316提高了从导光板312朝着液晶显示板320前进的光的照明特性。为此,光学构件316可包括下散射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以及上散射片中的至少两片。
设置在导光板312上的下散射片将从导光板312入射的光散射,并将散射后的光施加给下棱镜片。
设置在下散射片上的下棱镜片将从下散射片入射的光集中到第一方向,并将集中后的光施加给上棱镜片。此时,该第一方向可以对应于导光板312的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
设置在下棱镜片上的上棱镜片将从下棱镜片入射的光集中到第二方向,并将集中后的光施加给上散射片。此时,该第二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垂直。根据背光单元310的结构,可以省略上棱镜片。此外,上棱镜片和下棱镜片可以用包含第一集光(light-concentrating)图案和第二集光图案的一个棱镜片来代替,以将来自下散射片的光集中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此外,第一集光图案和第二集光图案可以形成在下散射片上。如果第一集光图案和第二集光图案形成在下散射片上,则可以省略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
设置在上棱镜片上的上散射片将从上棱镜片入射的光散射,并将散射后的光施加给液晶显示板320。此时,如果省略了下棱镜片,则上散射片可以设置在下棱镜片上以将从下棱镜片入射的光散射并且将散射后的光施加给液晶显示板320。此外,如果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都被省略,则上散射片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集光图案将从下散射片入射的光散射,并将散射后的光施加给液晶显示板320。
液晶显示板320被设置在引导框200的第一部分204a上,并且被设置在背光单元310上,由此,液晶显示板320调节从背光单元310发出的光的透射率,由此显示预定的图像。此时,液晶显示板320的背面被设置在引导框200的第一部分204a上,并且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被引导框200的引导侧壁202覆盖。
可以通过使用粘合构件250将液晶显示板320设置在引导框200的第一部分204a上。此时,粘合构件250可以是双面胶带。粘合构件250可以粘合到液晶显示板320的后表面的边缘或者引导框200的第一部分204a上,由此,液晶显示板320与引导框200彼此稳定地连接。
液晶显示板320包括下基板322、上基板324、下偏振板326以及上偏振板328。
下基板322在通过将多个选通线(未示出)和数据线(未示出)交叉而形成的每个区域中包括多个像素(未示出)。各个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未图示),其与选通线和数据线连接;像素电极,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以及公共电极,其形成为与像素电极相邻,其中,公共电极被施加了公共电压。根据液晶层的驱动模式,公共电极可以形成在上基板324上。下基板322形成与施加给各个像素的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之间的差压对应的电场,由此来调节液晶层的光透射率。
上述的粘合构件250被粘合到下基板322的边缘或第一部分204a,由此,下基板322与引导框322彼此连接。
上基板324被形成为具有与下基板322的各个像素对应的滤色器。下基板322和上基板324彼此接合,并且下基板322和上基板324之间插入有液晶层。此时,施加有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可以根据液晶层的驱动模式而形成在上基板324上。通过上基板324的滤色器对穿过液晶层的入射光进行过滤,从而使预定颜色的光发射至外部。因此,预定颜色的图像被显示在液晶显示板320上。
同时,下基板322和上基板324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液晶显示板320的驱动模式而不同,例如,扭曲向列(TN)模式、垂直对准(VA)模式、面内切换(IPS)模式、边缘场切换(FFS)模式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
下偏振板326形成在下基板322的后表面,其中,下偏振板326对从背光单元310入射的光进行偏振,并将偏振后的光施加给下基板322。下偏振板326与背光单元310的光学构件316交叠,并且通过粘合到其上的上述粘合构件250而被粘合到除了下基板322的后表面的边缘以外的其余区域。
上偏振板328形成在上基板324的整个表面上,由此经由上基板324入射的光被上偏振板328偏振,并且偏振后的光被发射至外部。
上述显示单元300可由发光显示单元(其包括具有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显示板)形成,而不是由包括液晶显示板320和背光单元310的液晶显示单元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引导框200可包括:第一部分204a,其支撑覆盖发光显示单元的侧表面以及发光显示单元的后表面的引导侧壁202;固定侧壁插入槽206,其形成在引导侧壁202中,其中固定盖100的固定侧壁102被插入固定侧壁插入槽206中;以及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其形成在固定侧壁插入槽206中,其中,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分别与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沿着引导侧壁202形成有多个突出型的第一连接构件210,并且沿着引导侧壁102形成有多个槽型的第二连接构件110,但这不是必须的。第一连接构件210和第二连接构件110可以以适于它们的连接的各种形状来形成。例如,如图3所示,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可以沿着引导侧壁202形成为槽形或孔形;而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可以沿着固定侧壁102形成为突出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通过利用引导框200而支撑显示单元300,并将引导框200与固定盖100彼此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省略产品的下壳体及上壳体、以及前盖(它们对于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来说是必须的)而减小设备的总厚度(T)。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引导侧壁202的上表面暴露在外部以覆盖显示单元300的侧表面,由此,引导侧壁202的上表面形成显示单元300的前边缘。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结构来覆盖显示单元300的上边缘以及引导框200的侧面,由此减小显示装置的总厚度(T)。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通过仅将液晶显示板320和引导侧壁202暴露给用户而使得显示单元300的边界最小化。因此,由于显示单元300的最小化边界而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良好美感的外观。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固定盖100、引导框200、显示单元300和密封构件400。除了密封构件400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在结构上与图2和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首先,在制造显示单元300(即,液晶显示板320和引导框200)时,在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框200的引导侧壁202之间由于制造误差而出现间隙(gap)。因此,密封构件400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框200之间的间隙,由此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经由该间隙进入显示装置的内部。此时,密封构件400的颜色与引导框200的颜色相同,这使得能够通过防止密封构件400与引导框200之间的颜色差来实现显示装置的良好美感的外观。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00可以被形成为环形。环形的密封构件400被插入到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框200之间的间隙中,由此密封该间隙。因此,可以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经由该间隙进入显示装置的内部。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00可以形成为包括半圆头(semicircular head)和用于支撑该半圆头的头支撑器(head supporter)的销(pin)形。此时,头支撑器被插入到间隙中,并且头与液晶显示板320的边缘以及引导侧壁202的上表面交叠,从而覆盖该间隙。因此,密封构件400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框200之间的间隙,由此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经由该间隙进入显示装置的内部。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00包括:半圆头,其覆盖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框200的引导侧壁202之间的间隙;和头支撑器,其与引导侧壁202的上部内部部分形成为一体,以支撑所述头。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构件400可以与引导框200同时形成。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双注射成型方法来形成密封构件400和引导框200。因此,密封构件400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侧壁202之间的间隙,由此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经由该间隙进入显示装置的内部。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00被形成为薄膜型,其被粘合到液晶显示板320的上边缘,并同时被粘合到引导框200的上表面的局部部分,由此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框200的引导侧壁202之间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薄膜型密封构件400可以具有0.2t的厚度,但这不是必须的。可以将密封构件400的厚度确定为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使得与液晶显示板320的阶梯覆盖(stepcoverage)最小化,这使得显示装置能具有良好美感的外观。
同时,如果薄膜型密封构件400被粘合到引导侧壁202的整个上表面,则密封构件400可能通过用户的接触而剥离。在这方面,密封构件400被粘合到引导侧壁202的上表面的局部部分。为此,在引导侧壁202的上表面形成密封构件粘合槽203,并且密封构件400被粘合至密封构件粘合槽203。因此,薄膜型密封构件400被粘合至液晶显示板320(即,在上偏振板的上边缘与引导框200的密封构件粘合槽203之间),由此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侧壁202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以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经由该间隙进入显示装置的内部。
图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固定盖100、引导框200、显示单元300和多个分离孔120。除了分离孔120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在结构上与图2和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多个分离孔120通过穿透固定侧壁102的预定部分而被设置为与固定盖100的固定侧壁102中的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相邻。当将引导框200与固定盖100分离以对显示装置10进行再次加工时,分离孔120使得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导框200与固定盖100之间的分离。同时,由于多个分离孔120被暴露在所制造的显示装置的侧面,因此,可以通过另外提供的可分离的密封帽(未示出)来密封该多个分离孔120中的各个分离孔,以实现显示装置的具有良好美感的外观。
更具体而言,当将引导框200与固定盖100分离以对显示装置10进行再次加工时,如图9所示,工人首先将密封帽与分离孔120分离,然后,将另外的分离销构件122插入到分离孔120中,由此,引导框200的引导侧壁202被强制推开,使得第一连接构件210与第二连接构件110分离。因此,工人能容易地将引导框200与固定盖100分离。
对于上述说明,分离孔120形成在固定侧壁102中,同时与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相邻,但这不是必须的。相反,分离孔120可以穿透槽型的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此时,可以通过上述密封帽来密封形成在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中并且暴露到外部的分离孔1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另外包括根据图4至7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00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提供了与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通过利用插入到分离孔120中的分离销构件122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导框200与固定盖100之间的分离。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固定盖100、引导框200和显示单元300。除了固定盖100和引导框200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结构上与图2和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固定盖100包括固定板、固定侧壁102、弯曲部分103、以及内侧壁104。
固定板支撑其上设置有显示单元300的引导框200。
固定侧壁102从固定板垂直弯曲,由此提供用于容纳引导框200的预定空间。
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部分103从固定侧壁102的一个端部朝着显示单元300弯曲。弯曲部分103被暴露在外部以覆盖显示单元300的侧面,由此,弯曲部分103形成显示单元300的前边缘。
内侧壁104从弯曲部分103的一个端部垂直地延伸,并与固定侧壁102平行,然后连接到引导框200。
引导框200连接到固定盖100的内侧壁104,使得引导框200支撑容纳在固定盖100内部的显示单元300。此时,引导框200的颜色与显示单元300的非驱动模式显示的颜色相同。例如,引导框200优选为黑色。为此,引导框200包括引导侧壁222、支撑器204、以及第一连接构件220。
引导侧壁222被形成为与固定侧壁102平行,由此覆盖显示单元300的侧面的某些部分。
支撑器204从引导侧壁222突出并位于与固定侧壁102相对的方向,由此支撑显示单元300。为此,支撑器204包括第一部分204a、弯曲部分204b以及第二部分204c,它们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因此省略第一部分204a、弯曲部分204b以及第二部分204c的结构的详细说明。
同时,引导框200还可以包括位于引导侧壁222与弯曲部分204b之间的空间208。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天线或天线布线、以及背光单元310的供电缆线可以设置在空间208中。
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20形成在引导侧壁222中,并与固定盖100的内侧壁104连接。为此,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10从引导侧壁222的外表面突出,其中,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2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包括阶梯表面、以及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表面。在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22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的阶梯表面受到内侧壁104的下端的限制的情况下,固定盖100和引导框200彼此连接。此时,内侧壁104可以被限定为与第一连接构件220连接的第二连接构件。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固定盖100中的弯曲部分103与引导框200连接,并且显示单元300的侧面被弯曲部分103覆盖,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总厚度,并通过弯曲部分103实现了良好美感的外观。
图1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11,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固定盖100、引导框200、显示单元300和密封构件410。除了密封构件410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在结构上与图10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10被形成为环形,其被插入到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弯曲部分103之间的间隙中,由此密封该间隙。这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述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00相同。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10被形成为销形,其被插入到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弯曲部分103之间的间隙中以密封该间隙。这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述显示装置中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00相同。也就是说,销形密封构件410包括半圆头以及用于支撑该半圆头的头支撑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通过利用环形或销形的密封构件410来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弯曲部分103之间的间隙,使得能够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经由该间隙进入显示装置的内部。这使得能提供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上述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
图1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固定盖100、引导框200、显示单元300和边缘框500。除了引导框200和边缘框500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与图10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容纳于固定盖100内部的引导框200支撑显示单元300。此时,引导框200的颜色与显示单元300的非驱动模式显示的颜色相同。例如,优选地,引导框200为黑色。
引导框200包括引导侧壁222、支撑器204、以及第一连接构件230。
引导侧壁222被形成为与固定盖100的固定侧壁102平行,并覆盖显示单元300的侧面。此时,引导侧壁222被设置为与弯曲部分103相距预定间隔。
从引导侧壁222突出的支撑器204被形成为与固定侧壁102相对,由此支撑显示单元300。为此,支撑器204包括第一部分204a、弯曲部分204b以及第二部分204c,它们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因此省略第一部分204a、弯曲部分204b以及第二部分204c的结构的详细说明。
第一连接构件230空心地形成为在引导侧壁222的外部下表面中具有阶梯表面,并与边缘框500连接。
同时,引导框200还可以包括位于引导侧壁222与弯曲部分204b之间的空间208。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天线或天线布线、以及背光单元310的供电缆线可以设置在空间208中。
引导框200通过使用形成在第二部分204c与固定盖100的固定板之间的粘合构件(例如,双面胶带,未图示)而与固定盖100连接。
边缘框500被形成为“∩”形,以与引导框200连接。该∩形的边缘框500被插入到显示单元300的侧面与固定盖100的内侧壁104之间,并同时覆盖固定盖100的弯曲部分103以及固定侧壁102的外侧,由此,边缘框500形成了显示单元300的前边缘。为此,边缘框500包括前面部分502、内部突起504、外部突起506、以及多个第二连接构件508。
被设置为与显示单元300的侧面接触的前面部分502覆盖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弯曲部分103之间的空间,并且还覆盖弯曲部分103的整个侧面,由此形成显示单元300的前边缘。
从前面部分502的一个端部垂直突出的内部突起504被插入到显示单元300的侧面与固定盖100的内侧壁104之间的空间中,由此密封显示单元300的侧面与弯曲部分103之间的空间。
从前面部分502的另一端部垂直突出的外部突起506覆盖固定侧壁102的外侧。
固定盖100的固定侧壁102、弯曲部分103、以及内侧壁104被插入到内部突起504与外部突起506之间的∩形空间中。
多个第二连接构件508以固定的间隔设置,其中,多个第二连接构件508从内部突起504的外表面朝着引导框200突出。多个第二连接构件508中的各个第二连接构件包括:倾斜部,其被设置为与引导框200平滑连接;阶梯部,其与引导框200中的框连接槽230的阶梯表面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通过利用与引导框200连接的边缘框500覆盖设置在显示单元300的侧面的结构,由此防止异物进入显示装置的内部。这使得能够提供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述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
图1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监视器或电视机的显示装置。图15是沿图14的B-B的截面图,其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包括固定盖600、支撑盖700、引导框800和显示单元900。
固定盖600被形成为包括固定板和固定侧壁602的矩形框型,其中,固定侧壁602从固定板垂直弯曲以提供预定的空间。固定盖600支撑引导框800和显示单元900,并同时覆盖引导框800的侧面。此时,固定盖600可以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为了具有良好美感的外观,优选地,固定盖600由金属材料形成。
支撑盖700被设置在固定盖600的固定板上,并且支撑盖700支撑引导框800和显示单元900。为此,支撑盖700包括:支撑板,其被设置在固定盖600的固定板上;以及支撑侧壁,其从支撑板垂直弯曲。优选的是,支撑盖700由金属材料形成以平稳地将显示单元900中产生的热散发到外部。支撑盖700可以通过使用粘合构件(例如,双面胶带)或连接构件(例如,螺钉)而与固定盖600连接。优选的是,支撑盖700通过使用连接构件而与固定盖600连接。
设置在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上的引导框800支撑显示单元900。此外,引导框800与固定盖600连接。为此,引导框800被形成为矩形带(band),其包括引导侧壁802、支撑器804、以及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
朝向固定侧壁602的引导侧壁802被形成为与固定侧壁602平行,并且引导侧壁802被插入到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与固定侧壁602之间。
支撑器804从引导侧壁802的上端部弯曲,使得支撑器804被设置在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上,由此支撑显示单元900。
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形成在引导侧壁802中,并且与固定盖600的固定侧壁602连接。为此,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从引导侧壁802的外表面突出,其中,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包括阶梯表面、以及从阶梯表面延伸并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表面。
在固定侧壁602的内表面,多个第二连接构件610被形成为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连接。多个第二连接构件610中的各个第二连接构件被形成为槽形,以与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的倾斜表面连接,由此防止引导框600的分离。此时,图8和图9所示的上述分离孔可以形成在多个第二连接构件610中,并且该分离孔可以由密封帽密封。
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被插入并连接到多个第二连接构件610中的各个第二连接构件,由此,固定盖600与引导框800彼此连接。
如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单元900可以由包括背光单元310以及液晶显示板320的液晶显示单元形成;或者可以由包括发光显示板的发光显示单元形成,在此省略它们的具体说明。
如果显示单元900对应于液晶显示单元,则背光单元310被容纳在支撑盖700中并由支撑盖700支撑;并且,液晶显示板320被设置在引导框800的支撑器804上并通过使用粘合构件850(例如,双面胶带)连接到引导框800的支撑器804。
如果显示单元900对应于发光显示单元,则发光显示单元包括不具有背光单元的发光显示板。因此,该发光显示板被设置在引导框800的支撑器804上并通过使用粘合构件850(例如,双面胶带)连接到引导框800的支撑器804。此时,支撑盖700可以被形成为平板以将发光显示板中产生的热散去,或者可以省略支撑盖700。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中,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沿着引导侧壁802形成为突出型,而多个第二连接构件610沿着固定侧壁602形成为槽型,但这不是必须的。第一连接构件810和第二连接构件610可以形成为用于它们的连接的各种形状。例如,如图16所示,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可以沿着引导侧壁802形成为槽形或孔形;而多个第二连接构件610可以沿着固定侧壁602形成为突出形状。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中,显示单元900由引导框800支撑,并且引导框800和固定盖600彼此连接。这使得能够提供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述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
图1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17,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包括固定盖600、支撑盖700、引导框800、显示单元900和密封构件1000。除了另外提供了密封构件1000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在结构上与图15或16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1000被形成为环形,其被插入到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固定侧壁602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密封该间隙。这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述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400相同。
按照与图5所示的密封构件400相同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1000可以形成为销形,其被插入到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固定侧壁602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密封该间隙,其中,销形的密封构件1000包括半圆头和用于支撑该半圆头的头支撑器。
按照与图7所示的密封构件400相同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1000被形成为薄膜型,其被粘合到液晶显示板320的上边缘,并同时被粘合到固定侧壁602的上表面的局部部分,由此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固定侧壁602之间的间隙。
同时,如果薄膜型密封构件1000被粘合到固定侧壁602的整个上表面,则密封构件1000可能通过用户的接触而剥离。在这方面,密封构件1000被粘合到固定侧壁602的上表面的局部部分。为此,在固定侧壁602的上表面形成密封构件粘合槽(未图示),并且密封构件1000被粘合至密封构件粘合槽。因此,薄膜型密封构件1000被粘合至液晶显示板320(即,在上偏振板的上边缘与固定侧壁602的密封构件粘合槽之间),由此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引导侧壁602之间的间隙。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18,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包括固定盖600、支撑盖700、引导框800和显示单元900。除了固定盖600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在结构上与图15至1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或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固定盖600包括固定板、固定侧壁602、弯曲部分603、以及内侧壁604。
固定板支撑引导框800和显示单元900。
固定侧壁602从固定板垂直弯曲,以提供预定的空间。
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部分603从固定侧壁602的一个端部朝着显示单元900弯曲。弯曲部分603被暴露在外部以覆盖显示单元900的侧面,由此,弯曲部分603形成了显示单元900的前边缘。
内侧壁604从弯曲部分603的一个端部垂直延伸,并与固定侧壁602并行,然后与引导框800的第一连接构件810连接。也就是说,引导框800中的第一连接构件810的阶梯表面与内侧壁104的下端连接,使得固定盖600与引导框800彼此连接。此时,内侧壁604被限定为与第一连接构件810连接的第二连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还包括密封构件(未图示),其用于密封液晶显示板320与固定侧壁602之间的间隙。此时,密封构件可以形成为图4所示的环形;或者可以形成为图5所示的销形。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中,固定盖600的固定侧壁602中的内侧壁604与引导框800连接,并且显示单元900的前边缘由弯曲部分603形成,由此来减小显示装置的总厚度,并实现显示装置的具有良好美感的外观。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19,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包括固定盖600、支撑盖700、引导框800、显示单元900和边缘框1100。除了引导框800和边缘框1100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在结构上与图18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有用于将固定盖600和引导框800彼此连接的结构,而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有用于将引导框800和边缘框1100彼此连接的结构。
引导框800支撑显示单元900,并被设置在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上;引导框800与边缘框1100连接。为此,引导框800被形成为矩形带,其包括引导侧壁822、支撑器824和第一连接构件830。
朝着固定盖600的固定侧壁602的引导侧壁822被形成为与固定侧壁602平行,并且引导侧壁822被插入到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与固定盖600的内侧壁604之间。
支撑器824从引导侧壁822的上端部弯曲,使得支撑器824被设置在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上,由此支撑显示单元900。也就是说,支撑器824通过使用粘合构件850与显示单元900的液晶显示板320的后表面连接。
第一连接构件830被空心地形成为在引导侧壁822的外部下表面具有阶梯表面,并且与边缘框1100连接。
边缘框1100被形成为“∩”形,以与引导框200连接,由此形成显示单元900的边缘。为此,边缘框1100包括前面部分1102、内部突起1104、外部突起1106、以及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8。
被设置为与显示单元900的侧面接触的前面部分1102覆盖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弯曲部分103之间的空间,并且还覆盖弯曲部分603的整个侧面,由此形成显示单元900的边缘。
从前面部分1102的一个端部垂直突出的内部突起1104被插入到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固定盖600的内侧壁604之间的空间中,由此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弯曲部分603之间的空间。
从前面部分1102的另一个端部垂直突出的外部突起1106覆盖固定侧壁602的外侧。
固定侧壁602、弯曲部分603、以及内侧壁604被插入到内部突起1104与外部突起1106之间的∩形空间中。
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8以固定的间隔设置,其中,该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8从内部突起1104的外表面朝着引导框800突出。该多个第二连接构件1108中的各个第二连接构件包括:倾斜部,其被设置为与引导框800平滑连接;阶梯部,其与引导框800中的第一连接构件830的阶梯表面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中,通过与引导框800连接的边缘框1100来覆盖设置在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的结构,由此防止异物进入显示装置的内部。这使得能够提供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上述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20,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包括固定盖600、支撑盖700、引导框800和显示单元900。除了支撑盖700和引导框800彼此连接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在结构上与图15-1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或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容纳在固定盖600的固定板上的支撑盖700支撑引导框800和显示单元900。为此,支撑盖700包括:支撑板,其被设置在固定盖600的固定板上;支撑侧壁,其从支撑板垂直弯曲;以及多个第二连接构件710,其空心地沿着支撑侧壁以预定的间隔形成。优选的是,支撑盖700由金属材料形成以平稳地将显示单元900中产生的热散发。支撑盖700可以通过使用粘合构件(例如,双面胶带)或连接构件(例如,螺钉)与固定盖600的固定板连接。优选的是,支撑盖700通过使用连接构件与固定盖600的固定板连接。
设置在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上的引导框800支撑显示单元900。并且,引导框800与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连接。为此,引导框800被形成为矩形带,其包括引导侧壁802、支撑器804、以及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30。
朝向固定侧壁602的引导侧壁802被形成为与固定侧壁602平行,并且引导侧壁802被插入在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与固定侧壁602之间。
支撑器804从引导侧壁802的上端部弯曲,使得支撑器804被设置在支撑盖700的支撑侧壁上,由此支撑显示单元900。
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30形成在引导侧壁802上,并且与支撑盖700的第二连接构件710连接。为此,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30从引导侧壁802的外表面突出,其中,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3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包括阶梯表面、以及从该阶梯表面延伸并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表面。
在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30中的各个第一连接构件被插入并连接到多个第二连接构件710中的各个第二连接构件的情况下,支撑盖700与引导框800彼此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中,沿着引导侧壁802形成有多个突出型的第一连接构件830,并且沿着支撑侧壁形成有多个槽型的第二连接构件710,但这不是必须的。第一连接构件830和第二连接构件710可以形成为用于它们的连接的各种形状。例如,多个第一连接构件810可以沿着引导侧壁802形成为槽形或孔形;而多个第二连接构件710可以沿着支撑侧壁形成为突出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密封构件(未图示),其用于密封液晶显示板320的侧面与固定侧壁602之间的间隙(未图示)。此时,密封构件可以形成为环形、销形或者薄膜形(如图4、5、或7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提供了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
对于上述说明,图2至13所示的显示装置10用于笔记本计算机,而图15至20所示的显示装置20用于监视器或电视机,但这不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图2至13所示的显示装置10可以用于监视器、电视机或者移动设备,而图15至20所示的显示装置20可用于笔记本计算机或者移动设备。
如上所述,用于支撑显示单元的引导框与固定盖连接,使得可以通过创新地去除所制造的设备的现有技术的下壳体和上壳体以及前盖来减小设备的总厚度。
此外,显示单元的边缘厚度减小,并且边缘部分的阶梯覆盖被最小化,由此来制造具有增强美感的外观的新颖设计的显示装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
本申请要求2010年4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039024的优先权,此处以引证的方式并入其内容。

Claims (7)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固定盖,其暴露于外部以具有储存空间;
引导框,其与所述固定盖连接并且被容纳于所述储存空间中;
显示单元,其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被设置在所述引导框上;以及
粘合构件,所述粘合构件用于将所述显示板与所述引导框连接,其中所述粘合构件由粘合剂形成以防止所述显示板与所述引导框分离,
其中,所述显示板的顶部边缘暴露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外部,
其中,所述引导框包括:
引导侧壁,其与所述固定盖连接;
固定侧壁插入槽,其空心地形成在除了所述引导侧壁的上部外表面以外的所述引导侧壁的下部外表面中;以及
第一连接构件,其位于所述固定侧壁插入槽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固定盖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盖包括:
用于形成所述储存空间的固定板,和从所述固定板弯曲并被插入所述固定侧壁插入槽中的固定侧壁;
位于所述固定侧壁中的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连接;以及
分离孔,其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中,或者形成在所述固定侧壁中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相邻,
其中,将分离销插入所述分离孔,从而通过强制推开所述引导侧壁来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引导框还包括支撑器,其从所述引导侧壁突出,所述支撑器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引导侧壁的上表面暴露于外部,从而覆盖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并且所述引导侧壁的所述上表面形成所述显示单元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形成在所述引导侧壁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盖包括:
弯曲部分,其从所述固定侧壁的一个端部以预定的曲率朝向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弯曲;以及
内侧壁,其从所述弯曲部分的端部垂直延伸并与所述固定侧壁平行,所述内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连接,
其中,所述弯曲部分暴露于外部,从而覆盖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并且所述弯曲部分形成所述显示单元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前边缘,从而密封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固定盖之间的间隙或者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引导框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被形成为环形、具有头部的销形以及薄膜形中的任意一种。
CN201510378442.4A 2010-04-27 2010-12-21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9146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39024 2010-04-27
KR1020100039024A KR101327743B1 (ko) 2010-04-27 2010-04-27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1010599297.XA CN102236180B (zh) 2010-04-27 2010-12-21 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9297.XA Division CN102236180B (zh) 2010-04-27 2010-12-21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4611A true CN104914611A (zh) 2015-09-16
CN104914611B CN104914611B (zh) 2018-02-23

Family

ID=448153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9297.XA Active CN102236180B (zh) 2010-04-27 2010-12-21 显示装置
CN201510378442.4A Active CN104914611B (zh) 2010-04-27 2010-12-21 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9297.XA Active CN102236180B (zh) 2010-04-27 2010-12-2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804429B2 (zh)
KR (1) KR101327743B1 (zh)
CN (2) CN102236180B (zh)
TW (1) TWI40719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5300A (zh) * 2016-04-18 2017-10-3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628019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夏普株式会社 罩安装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002875A (zh) * 2020-07-27 2022-02-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449791B (zh) * 2020-10-30 2024-0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04686B1 (ko) * 2010-04-01 2017-0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2652277B (zh) 2010-10-28 2015-04-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US8416361B2 (en) * 2011-01-12 2013-04-09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KR101926430B1 (ko) 2011-04-18 2018-1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2551717B1 (en) * 2011-07-27 2016-09-14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442876B (zh) * 2011-09-01 2014-06-21 Acer Inc 顯示裝置
EP2610939B1 (en) * 2011-12-30 2018-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101436806B1 (ko) 2012-03-08 2014-09-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307960B1 (ko) * 2012-04-26 2013-09-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498633B (zh) * 2012-05-30 2015-09-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TWI474075B (zh) * 2012-06-25 2015-02-21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顯示裝置
CN102831827B (zh) * 2012-08-27 2014-06-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2831828A (zh) * 2012-08-27 2012-12-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2830544B (zh) * 2012-08-28 2015-09-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框架单元
CN102879927B (zh) * 2012-10-12 2015-07-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89527B (zh) * 2012-10-24 2016-08-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US20140112021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JP6036303B2 (ja) * 2013-01-07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パッケージ、光学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TWI497169B (zh) * 2013-01-15 2015-08-21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光源模組
CN103226254B (zh) * 2013-05-06 2015-09-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模块固定结构
CN103323969B (zh) * 2013-05-29 2016-02-0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触控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0180700B2 (en) * 2013-07-01 2019-01-15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4714314B (zh) * 2013-12-12 2018-04-1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壳体及显示装置
CN103792706B (zh) 2014-01-28 2016-05-11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TWM486808U (zh) * 2014-02-18 2014-09-21 Innolux Corp 觸控顯示裝置
KR101541352B1 (ko) * 2014-02-27 2015-08-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EP3188163B1 (en) * 2014-08-28 2022-04-06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TWI540360B (zh) * 2014-09-04 2016-07-01 Display and its panel fixtures
US9964787B2 (en) * 2014-11-20 2018-05-08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having frames
CN104536183A (zh) * 2014-12-26 2015-04-22 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圆弧包边的显示器结构
KR102239593B1 (ko) * 2014-12-31 2021-04-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세트 전자 장치
CN204362194U (zh) * 2015-02-09 2015-05-27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2277283B1 (ko) * 2015-04-29 2021-07-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디스플레이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장치
CN104867408A (zh) * 2015-05-22 2015-08-26 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产品及其边框结构
KR102417207B1 (ko) 2015-11-03 2022-07-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180534B2 (en) 2015-12-30 2019-01-15 Lg Display Co., Ltd. Borderless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CN105911733B (zh) * 2016-06-03 2023-08-29 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装置结构
KR102473378B1 (ko) * 2017-08-31 2022-12-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377974B1 (ko) * 2017-10-30 2022-03-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870837B (zh) * 2017-12-05 2021-10-1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显示器、终端及显示器拆卸方法
KR102483700B1 (ko) * 2018-06-15 2023-01-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54273B1 (ko) * 2018-12-26 2023-07-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0213749A1 (ko) * 2019-04-15 2020-10-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0262127A (zh) * 2019-06-12 2019-09-2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0764651B (zh) * 2019-10-25 2022-05-1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210085801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1899299B2 (en) 2021-10-14 2024-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KR20230053239A (ko) * 2021-10-14 2023-04-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0681A (ja) * 1997-11-26 1999-06-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30160909A1 (en) * 2002-02-27 2003-08-28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6235082A (ja) * 2005-02-23 2006-09-07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967351A (zh) * 2005-11-16 2007-05-23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和使用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模件
CN101158763A (zh) * 2005-06-01 2008-04-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防止漏光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01201510A (zh) * 2006-12-13 2008-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及包含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81787B1 (ko) * 2000-12-27 2003-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0878220B1 (ko) * 2002-05-24 2009-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6919678B2 (en) * 2002-09-03 2005-07-19 Bloomberg Lp Bezel-less electric display
AU2003225641A1 (en) * 2002-09-03 2004-03-29 Bloomberg Lp Bezel-less electronic display
JP4217461B2 (ja) * 2002-11-08 2009-0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40997B1 (ko) * 2002-12-24 2006-11-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일체형 터치 패널
US7554626B2 (en) * 2003-03-31 2009-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wedge-shaped light-guiding plate
KR100580551B1 (ko) * 2003-06-19 2006-05-1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모듈
US8164573B2 (en) * 2003-11-26 2012-04-24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interpretation of input from a touch-sensitive input device
KR20050075214A (ko) * 2004-01-16 2005-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타이저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3850847B2 (ja) * 2004-06-28 2006-11-29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の液晶表示装置保護構造
KR101034779B1 (ko) * 2004-08-06 2011-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KR20060062177A (ko) * 2004-12-03 2006-06-1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7649588B2 (en) * 2005-06-15 2010-0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sheet-shaped componen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KR101213886B1 (ko) * 2005-06-22 2012-12-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034707A (ko) * 2005-09-26 2007-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8233106B2 (en) * 2005-09-30 2012-07-31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738223B2 (ja) * 2006-03-24 2011-08-03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KR101255305B1 (ko) * 2006-05-30 2013-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363587B1 (ko) * 2006-07-19 2014-0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000243B2 (ja) * 2006-09-08 2012-08-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KR20080032990A (ko) * 2006-10-12 2008-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451737B1 (ko) * 2006-11-29 2014-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8145668A (ja) * 2006-12-08 2008-06-26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49091B1 (ko) * 2006-12-19 2014-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수납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JP2008158432A (ja) * 2006-12-26 2008-07-10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8142872A1 (ja) * 2007-05-17 2008-11-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KR100857689B1 (ko) * 2007-05-23 2008-09-0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KR100824866B1 (ko) * 2007-05-28 2008-04-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079725B2 (en) * 2007-05-31 2011-12-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TV receiver
KR101365069B1 (ko) * 2007-06-07 2014-0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수납 용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9036842A (ja) * 2007-07-31 2009-02-19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表示装置
KR101385474B1 (ko) * 2007-10-26 2014-04-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BRPI0818466A2 (pt) * 2007-10-29 2019-09-24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KR101388584B1 (ko) * 2007-11-06 2014-04-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394932B1 (ko) * 2007-11-13 2014-05-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모듈 및 그 조립방법
KR101406978B1 (ko) * 2007-11-26 2014-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결합 방법
KR101407357B1 (ko) * 2007-12-07 2014-06-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960690B1 (ko) * 2007-12-10 2010-05-31 주식회사 토비스 액정디스플레이(lcd)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한 단말기
US7960913B2 (en) * 2008-01-09 2011-06-14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econd bezel
JP5283255B2 (ja) * 2008-02-14 2013-09-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TWI375069B (en) * 2008-02-15 2012-10-21 Chimei Innolux Corp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JP5172385B2 (ja) * 2008-02-25 2013-03-27 株式会社ワコム 表示機能付き入力装置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KR101394143B1 (ko) * 2008-03-19 2014-05-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TW201017262A (en) * 2008-06-24 2010-05-01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Illumination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M351370U (en) * 2008-07-02 2009-02-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cklight module
US8267569B2 (en) * 2008-07-10 2012-09-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device and flat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TWI366047B (en) * 2008-07-21 2012-06-1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with bended reflector sheet and display panel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10134346A1 (en) * 2008-08-22 2011-06-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2010072600A (ja) * 2008-09-22 2010-04-02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18784B1 (ko) * 2008-11-10 2011-03-03 주식회사 토비스 복수의 액정 표시 모듈을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386941B2 (ja) * 2008-11-14 2014-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1528848B1 (ko) * 2008-11-26 2015-06-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TWI381208B (zh) * 2008-12-16 2013-01-01 Pegatron Corp 顯示裝置
KR101529574B1 (ko) * 2009-01-06 2015-06-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10273641A1 (en) * 2009-01-14 2011-11-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fram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533661B1 (ko) 2009-01-22 2015-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0185924A (ja) * 2009-02-10 2010-08-26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436961B2 (en) * 2009-04-08 2013-05-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DE102009003127A1 (de) * 2009-05-14 2010-11-1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Flachbildschirm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Haushaltsgerät
US8456586B2 (en) * 2009-06-11 2013-06-04 Apple Inc. Portable computer display structures
TWI440934B (zh) * 2010-04-27 2014-06-11 Lg Display Co Ltd 顯示裝置
KR101325913B1 (ko) * 2010-04-27 2013-11-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0681A (ja) * 1997-11-26 1999-06-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30160909A1 (en) * 2002-02-27 2003-08-28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6235082A (ja) * 2005-02-23 2006-09-07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58763A (zh) * 2005-06-01 2008-04-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防止漏光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967351A (zh) * 2005-11-16 2007-05-23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和使用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模件
CN101201510A (zh) * 2006-12-13 2008-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及包含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5300A (zh) * 2016-04-18 2017-10-3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628019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夏普株式会社 罩安装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08628019B (zh) * 2017-03-22 2021-06-01 夏普株式会社 罩安装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002875A (zh) * 2020-07-27 2022-02-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002875B (zh) * 2020-07-27 2023-10-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449791B (zh) * 2020-10-30 2024-0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6180A (zh) 2011-11-09
KR20110119362A (ko) 2011-11-02
US9804429B2 (en) 2017-10-31
TWI407190B (zh) 2013-09-01
TW201137446A (en) 2011-11-01
US10564456B2 (en) 2020-02-18
CN102236180B (zh) 2015-07-29
CN104914611B (zh) 2018-02-23
KR101327743B1 (ko) 2013-11-11
US20180356674A1 (en) 2018-12-13
US20110260959A1 (en) 2011-10-27
US10082693B2 (en) 2018-09-25
US20180011368A1 (en)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6180B (zh) 显示装置
CN102236182B (zh) 显示设备
CN102237063B (zh) 显示装置
EP2520968B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chamfered edges
US939556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EP2660649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43680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EP2058693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2456292B (zh) 显示装置
KR10140735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3025823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2981566A (zh) 显示设备
US20150362652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CN10390164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852920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5083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10200185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7153298A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10174975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56332B1 (ko) 양방향 표시장치
KR101782080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00075128A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190076156A (ko) 고정테이프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