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1857B - 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1857B
CN104911857B CN201510109430.1A CN201510109430A CN104911857B CN 104911857 B CN104911857 B CN 104911857B CN 201510109430 A CN201510109430 A CN 201510109430A CN 104911857 B CN104911857 B CN 1049118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knitting device
pin
needle plate
pile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94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1857A (zh
Inventor
约翰·菲利普·迪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Original Assignee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filed Critical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Priority to CN2015107964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1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1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1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1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1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8/00Needling machines
    • D04H18/02Needling machines with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需要检测器(22),该检测器布置在第一针织装置(2)和第二针织装置(4)之间并且检测绒头织物(6)中没有针脚的无针脚区域。然后,被第一针织装置(2)针织的绒头织物(6)还在第二针织装置(4)中进行针织,其中,基于无针脚区域的检测结果具体地改写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使得在第二针织装置(4)中进一步针织所述绒头织物(6)期间,以目标方式填满无针脚区域。

Description

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针织技术中,一种广为人知的现象是,针在针板中被永久布置成某种固定图案,导致绒头织物的表面中的缝合图案取决于缝合绒头织物的针的每个垂直行程中绒头织物的水平进给量。此外,在针织过程中可能在绒头织物网中发生纵向变形。还需要提到的是影响缝合图案的横向“跳针”。只有在几个进给量范围中才可产生差不多的均匀缝合。然而,经常可能会发现,会产生横向条纹、纵向条纹、斜纹或针脚彼此不等距的实际图案。除了这种等距,在某些区域中还存在过多的针脚并且在其他区域中没有针脚。这种缝合图案对最终产品的有关强度、密度、耐磨度和表面均匀性的质量具有破坏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使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点在布置更均匀从而实现更均匀化的缝合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连续布置的第一针织装置和第二针织装置,其中,每个针织装置包括紧固至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针板的多根针,以针织供给的绒头织物;
-在第一针织装置中针织供给的绒头织物,因此在绒头织物中产生多个针脚;
在第一针织装置和第二针织装置之间的位置处检测绒头织物中没有针脚的无针脚区域;以及
使第一针织装置针织的绒头织物在第二针织装置中经受额外的针织,其中,基于无针脚区域的检测结果以这样一种方式改写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即,在第二针织装置中进一步针织绒头织物期间至少部分无针脚区域以目标方式被填满。
这样,在电子支持的辅助下,至少可能明显地提高针织绒头织物中缝合图案的均匀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自动控制或反馈控制执行对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改写。因此,无需操作者进行任何手动调整工作或进行繁重单调的测试运行。
第二针织机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包括,例如,至少一个针板的每行程对应的绒头织物的进给量。因为绒头织物的传送速度可变化的范围相对较窄,通过改写用于针板的驱动器的垂直行程频率通常反而会实现理想的调整。
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还可包括该至少一个针板的垂直驱动器的相位。这样,在第一针织装置中的针板的垂直驱动器的相位和第二针织装置中的针板的驱动器的相位之间可产生差值。通过调整该相位,同时保持穿过第二针织装置的绒头织物的传送速度不变,可改变第二针织装置中针的缝合位置。
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结构参数可包括在绒头织物的传送方向上第二针织装置和第一针织装置之间的距离。尤其优选地,该距离可在机器处于操作状态时调整。
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结构参数还可包括第二针织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针板在垂直于绒头织物的传送方向上的横向定位。在第一针织装置的下游的绒头织物中存在纵向条纹的情况中这种优势尤其明显。有利的是,当机器处于操作状态时第二针织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针板也可发生横向移位。
在特殊实施例中,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结构参数还可包括针在至少一个针板中的布置。由于针布置的可变性,可能补偿在绒头织物的缝合中发现的几乎任何图案。
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针板的区域中的针可水平移位。因此,可以以尤其简单和可控的方式调整针板中的针布置。
优选地,至少一个针板包括基板和安装在基板上的多个针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载体元件,该载体元件配备有一根或多根针,其中,各个针模块可在针板中水平移位。载体元件可由塑料构成,其在针周围喷射成型。
可选地,第二针织装置可包括位于针床上的至少一个磁板,该磁板用于保持或释放针、针模块、和/或位于针尖的相对侧上的针板段。因此,可能以高变化性的方式在第二针织装置中布置针。这种布置还提供了额外的优势,即,在无需任意额外的紧固元件的情况下,磁板自动同时吸引所有的针、针模块和/或针板段。
还可想到,至少一个针板中的针可垂直移位。这样,在给定的垂直行程期间,第二针织装置中的某些针可进入要被固化的绒头织物中,而有点更远地拉回到针板中的其他针在垂直行程期间不会接合绒头织物并且因此在绒头织物中不会产生针脚。
通过光电子方法,特别是通过数字扫描针织绒头织物的表面,可优选地实现对绒头织物的没有针脚的区域的检测。例如,CCD相机可用于实现该目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电子图书馆中的数据域的辅助下,执行对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改写。通过与这些存储的实验数值的比较,智能系统可提出如何改写第二针织机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建议并且可致动或甚至自动地控制该改写。
通过例如光电子方法优选地检测第二针织装置下游的针织绒头织物中缝合的均匀性。这样,基于最后实现的结果可检查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改写的结果。
在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检测第二针织装置下游的针织绒头织物中缝合的均匀性的结果还可用于微调第二针织装置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改写。该结果反馈给第二针织装置的控制单元。换言之,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全自动自调整控制。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通过下列描述能够得出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的方法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第二针织装置中针组件的示意截面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与图2相似的第二针织装置中的针组件的两个不同视图,其中,第二针织装置的针板在绒头织物的传送方向上发生水平位移也是可能的;
图4示出了与图2相似的第二针织装置中针组件的示意立体图,其中,至少一个针板垂直于绒头织物的传送方向的横向定位也是可能的;
图5示出了第二针织装置的针板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各个针模块在针板的承载板中可水平位移;
图6示出了第二针织装置的针板的示意立体图,其中,聚集成梳子状结构的若干针被布置成可在针板中移位并且通过磁板保持在适当位置;
图7示出了第二针织装置的针组件的部分示意立体图,其中,针的铁磁性头部在磁板上保持在任意理想的布置;
图8a示出了第二针织装置的针组件的部分示意立体图,其中,针板由若干针板段构成,这些针板段保持在磁板上的合适位置;
图8b示出了如图8a所示的两个相邻针板段的俯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第二针织装置中的针组件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各个针可垂直移位。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图的形式示出了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的机器的实例。该机器包括第一针织装置2和第二针织装置4,它们在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上连续布置并且用于针织该绒头织物6。第一针织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针板8,在该针板8上安装有用于针织供给的绒头织物6的针10。在第一针织装置2的下游,提供了用于绒头织物6的牵拉装置12,在此,牵拉装置12的形式是以速度v1驱动的两个反向旋转的牵拉辊。
第二针织装置4也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针板14,在该针板14上安装有针16,用于进一步针织已经在第一针织装置2中被针织的绒头织物6。在第二针织装置4的下游,接下来具有牵拉装置18,该牵拉装置18优选地由一对反向旋转的牵拉辊构成,其以速度v2从第二针织装置4中牵拉绒头织物6。牵拉装置18的牵拉速度v2稍微地大于牵拉装置12的牵拉速度v1
术语“针织装置”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既指代具有单个驱动针板的针织机也指代具有两个针板的针织机,其中,一个针板布置在要被针织的绒头织物6的上方,另一个布置在要被针织的绒头织物6的下方,因此针织机的针朝向和远离彼此而移动。术语“针织装置”也可指代具有成行布置在绒头织物6的上方和/或下方的若干针板的针织机并且也指代具有布置在绒头织物6的上方和/或下方的若干对针板的相应针织机。
最后,术语“针织装置”也可指代针织机内的单个针板或特定的一对针板,尽管针织机还包括除了之前提及的针板或之前提及的多个针板以外的至少一个其他针板。换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术语“针织装置”可指代针织机内的所有针织组件或仅指代同一针织机中多个针织组件内的某些组件。在考虑了可解释术语“针织装置”各种方式的所有这些情况下,可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法。
在第一针织装置2和第二针织装置4之间的一个位置处设立了检测器20,以检测之前被第一针织装置2针织的绒头织物6中没有针脚的无针脚区域。因此,检测器20被布置在第一针织装置2的下游,即,在图1所示的牵拉装置12的下游区域中或在第一针织装置2和与其相关的牵拉装置12之间的一个位置处。检测器20优选地被配置为光电子传感器,诸如CCD相机,其对针织绒头织物6的表面进行数字扫描。
检测器20连接至控制单元22,控制单元22对绒头织物6中无针脚区域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并且在此基础上计算对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适当改写,使得在第二针织装置4进一步针织绒头织物6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无针脚区域以目标方式被填满。除了改写的可能方式以外,下文将进一步地详细解释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具体实例。
控制单元22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提供或使用用于适当地改写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信息。例如,操作者的操作指令可显示在屏幕24上,以指令操作者如何具体地手动调整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控制单元22不仅可以基于例如存储在电子图书馆中的存储数据和规则自动地计算对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适当改写,还可以单独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屏幕24可在后一种情况下用于向操作者显示信息或可完全被去除。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用于检测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的均匀性的额外检测器26布置在第二针织装置4的下游。该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查针织工艺的最终结果。检测器26优选地为光电子传感器,诸如CCD相机,通过该传感器,能够确定针织绒头织物6中缝合的均匀性。检测器26记录的图像被优选地传送给另一个屏幕28或第一屏幕24。尤其优选地,将检测器26的结果发送给控制单元22,由此建立了反馈控制环路。因此,控制单元22可在改写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过程中使用该信息。优选地,基于检测器26获得的结果对控制单元22的反馈,这样仅需要微调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直到在完成的缝合绒头织物6中得到满意的结果。
下面展开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首先,绒头织物6传送穿过第一针织装置2,在第一针织装置2中发生对绒头织物6的第一针织。将第一针织装置2的操作参数调整为理想的之前确认的值。然后,通过位于第一针织装置2和第二针织装置4之间的位置处的检测器20检测绒头织物中没有针脚的无针脚区域。最后,第一针织装置2先前针织的绒头织物6在第二针织装置4中经受进一步的针织,其中,基于检测器20对绒头织物6中无针脚区域的检测结果,以这样一种方式对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和/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进行改写:在第二针织装置4中进一步针织绒头织物6期间,至少部分无针脚区域以目标方式被填满。这样,可以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并且可提高完成的针织绒头织物6的产品质量。
下文将解释第二针织装置4的优选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并且将通过实例描述改写这些参数的可能方式。
第二针织装置4的一种可被改写以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的可能操作参数是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针板14的每次垂直行程对应的绒头织物6的水平进给量。为了此目的,例如,可影响牵拉装置18的速度v2(参见图1)。如果针板14所需的行程保持相同,较高或较低的牵拉速度v2会改变第二针织装置4中进给量与行程之间的比率。然而,牵拉装置18的速度v2发生相对较大的变化必然影响整个机器的生产量,生产量通常先前已经被确认并且不应该发生改变。为达到这种情形,通常通过首先改变第二针织装置4的垂直行程频率来调整第二针织装置4的操作参数“每行程的进给量”。为了此目的,控制单元22可优选地直接作用在第二针织装置4的针板14的驱动器30上(图2)。当机器处于操作状态时,还可改写操作参数“每行程的进给量”。
图2示出了第二针织装置4的配置的实例。基本地,至少一个垂直连杆32由凸轮驱动器30循环地上下移动。该至少一个垂直连杆32通常铰接于针床34,进而针板14(图2中未示出)紧固至针床34。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针织装置4被配置为双针织机,其包括两个垂直连杆32和两个针床34,针板14安装在针床34上,且连续布置在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上。在本情况下,两个针床34同步移动。为了改写操作参数“每行程的进给量”,因此,优选地改变凸轮驱动器30的行程频率f。然而,第二针织装置4还可容易地包括不同数量的垂直连杆32和针床34(特别地,仅一个连杆和一个针床)。
在图2示出的第二针织装置4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使针床34的运动产生循环分量,包括在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上的水平前后行程。在此,水平行程分量与牵拉装置18的牵拉速度v2同步有利于避免绒头织物6中的变形。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应用于任何其他类型的针织装置,然而,尤其包括那些仅具有小水平行程分量或不具有水平行程分量的针织装置。
第二针织装置4的另一个可被改写以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6的缝合的目的的操作参数是该至少一个针板14的垂直驱动器30的相位φ。特别感兴趣的是第二针织装置4的循环运动和第一针织装置2的循环运动之间的相位差。在上下文中,180°的相移意思是当第一针织装置2到达其垂直行程的最低点时第二针织装置4正好到达其垂直行程的最高点。通过调整第二针织装置4的相位φ,完成的缝合绒头织物6的缝合可受到显著的影响。当机器处于操作状态时,可以很容易地对第二针织装置4中的操作参数“垂直驱动器的相位”进行调整。
第二针织装置4的一个可能结构参数(对该结构参数进行改写可导致针织绒头织物6的缝合的均匀性)例如是在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上的第二针织装置4和第一针织装置2之间的距离。图3a和图3b通过实例示出了在传送方向T上移动第二针织装置4的位置的布置。除了图2已经示出的第二针织装置4的部件,该装置还另外包括凸轮装置36,通过凸轮装置36,基本水平定向的连杆38可在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上移动或可在相对方向上移动,然后锁定在适当位置。连杆38铰接于针床34,以便不会限制第二针织装置4的功能。除了示出的凸轮装置36以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能够很容易地发现诸多其他可能的以毫米精度有效调整第二针织装置4和第一针织装置2之间的距离的方式。此处示出的实施例提供的优势在于,可在机器处于操作状态时改写该距离。
第二针织装置4的另一个可根据本发明进行改写以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6的缝合的结构参数是第二针织装置4中的至少一个针板14的垂直于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的横向定位。图4示出了合适的移位机构的实例。在此处示出的实例中,移位机构包括轴装置40,通过轴装置40可以垂直于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推动第二针织装置4的针板14。轴装置40可优选地由控制单元22控制的驱动器驱动。该改写可在机器正在操作时执行。可想到可用于在第二针织装置4中向侧面地移动针板14的诸多其他机构。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尽管移位机构夹紧针织装置4的针床34,但是横向移位机构还可直接连接至针板14,该针板14被气动地夹固至针床34。
第二针织装置4的另一个结构参数(改写该结构参数可导致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的均匀性)是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针板14中的针的布置。因为针板具有大量可能的针位置,所以,针布置的可变性形成了改进缝合图案的特别有效变体。
改变针板14中的针布置的第一选择是使常用针板14部分地具备针16,针16仅具体地被引入由控制单元22计算的孔中,然而,针板14的其他孔仍未被占用。可以手动地或通过控制单元22控制的拾放机械手对针板14进行具体的部分地安装。
改变针板14中的针布置的另一个选择是一种布置,在该布置中,至少一个针板的区域中的针16可水平移位。这些是可实施该原理的若干方式。
图5示出了第一种可能性。此处示出的针板14包括基板41,在基板41中布置有若干水平定向的狭槽42。图5通过实例示出了四个狭槽,其中两个狭槽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而其他两个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然而,可以以任意理想的方式选择针板14中的狭槽42的布置,可具有在任意理想的方向上延伸的任意数量的狭槽42。针模块44被布置成可在狭槽42中水平移位。每个针模块44包括优选地由塑料制成的载体元件46,载体元件46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47,一个或多根针16的轴保持在凹槽47中。载体元件46可以例如注射成型在针16上。针尖从凹槽47突出。如图5的左下部的剖开区域中可最清楚地知道,每个狭槽42包括优选地位于其槽壁区域中的周向肩部48。载体元件46的突出边缘部分50位于这些肩部48上。US 2010/0162543 A1描述了可配置针模块44的其他方式,本文件的内容全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现可在狭槽42中移位单个针模块44,并且在针模块已经到达正确的移位位置之后,针模块44由作用在针板14和相关的针床34(图1)之间的力夹固在适当位置。如图5可知,若干针模块44也可布置在一个狭槽42中。
图6示意性示出了第二针织装置4的针16可移位地布置在针板14中的另一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磁板52紧固至针床34。针板14由若干铁磁针板段54构成,铁磁针板段54可保持在磁板52的适当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垂直于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布置针板段54,并且限定在针板段54之间的狭槽42用于容纳针模块44。每个针模块44包括多根针16,所述多根针16连接至载体元件46。如图6所示,载体元件46可稍微地向下突出于相关的狭槽42,但是载体元件46还可完全容纳于狭槽42中。
在其末端区域,载体元件46包括扩宽的头部部分56,扩宽的头部部分56可移位地保持在相关狭槽42的对应扩宽部分中并且由该对应扩宽部分导向。优选地,至少头部部分56为铁磁。在组装状态中,针模块44的头部部分56然后保持在磁板52的适当位置。为了此处使用的针模块44的进一步可能的配置,再次参考US 2010/0162543 A1,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应该指出,图5和图6示出的实施例的细节可以以任意理想的方式彼此结合。
图7示出了在第二针织装置4的针板14的区域中针16的可变、可移位的布置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在示出的实例中,每个针模块44仅包括一根针16,但是其也可包括若干针16。每个针模块44包括头部部分56,头部部分56是铁磁性的。当关掉磁板52时,针模块44可移位,即,可重新定位;并且当接通磁板52时,针模块44可保持在磁板52的任意理想的位置处。可通过中间件58桥接各个针模块44之间的中间空间以提供稳定性。中间件58可优选地也为铁磁性的。
图8a示出的变体示出了各个针板段54,至少很多针板段54为铁磁性的且保持在磁板52上的适当位置处。在此处所示的实例中,至少很多针板段54包括凹槽60(参见图8b的俯视图),其用于接受单个针16的可变布置。凹槽60被配置在相关的针板段54的边缘区域中,使得在图8a示出的完全组装之后,讨论中的凹槽60与相邻的针板段54邻接。通过使每个凹槽60的上端具有合适形状(诸如棱镜形状)以及通过赋予针头对应的配置,各个针16固定地保持在两个针板段54和磁板52之间的凹槽60中的合适位置。
此外,在磁板52和针板段54之间,通过例如可气动启用的空气软管62可在水平方向上施加夹紧力。特别在大量的针板段54由例如塑料或铝制成并因此不会磁性地吸附于磁板52的情况下,上述情况是必须的。这种类型的夹紧装置还可用于根据图7的实施例中。
可变地布置针板14中的针的另一种可能方式是在至少一个针板14中对针16垂直移位。图9示出了这种类型实施例的实例。剖开示出了针板14的右前角区域,使得能够看见布置在针板14的内部中的针16。
在图9示出的实施例中,针板14包括三个层64、66和68,每个层都包括用于各个针16的孔70,这些孔70彼此对齐。以这样的方式将针16布置成可在这些孔70的内部垂直移位,即,使得在所有情况下针16穿过针板14的下层68和中间层66并且延伸进入上层64,其中,针16可以以不同的程度被推进针板14的上层64内。图9示出了四根针16。左侧的两根针16未如右侧的两根针16那样深地推进针板14的上层64中。
在所示实例中,通过若干杠杆72将针16保持在适当位置,杠杆72将水平力施加在针板14的中间层66上并且因此将穿过中间层66的针16顶靠针板14的上板64和下板68夹紧。如示出的实例中,针板14的中间层66可具有一体式构造,或其可被分段。通过这种布置,各个针16的高度可被调整且固定在适当位置。因此通过向下拉各个针16而启用针16以接合在绒头织物6中,并且通过向上拉针16而停用针16。还可想到在针织板14中垂直移位针16的若干其他可能的方式。
当机器处于停止状态时,仅可实施图5至图9示出的针板中可变的针布置的变体。当进行这种变化时,要被实施的第二针织装置的针板14中的针16的优选布置在屏幕24上展示给操作者,或者基于检测器20的结果由控制单元22致动自动定位针板14中的针16的合适装置。
到目前为止,仅仅讨论了第一针织装置2和第二针织装置4。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使用额外的针织装置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还可对关于第二针织装置4的操作参数和/或结构参数的调整可能性的细节进行诸多其他修改和配置。
在某些情况下,仅调整一个引用参数就足够或有利,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同时调整若干引用参数。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连续布置的第一针织装置(2)和第二针织装置(4),其中,所述第一针织装置和所述第二针织装置(2,4)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安装在至少一个可移动针板(8,14)上以针织供应的绒头织物(6)的多根针(10,16);
在所述第一针织装置(2)中针织所述供应的绒头织物(6),因此在所述绒头织物(6)中产生多个针脚;
在所述第一针织装置(2)和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之间的位置处检测所述绒头织物(6)的没有针脚的无针脚区域;以及
使被所述第一针织装置(2)针织的所述绒头织物(6)在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中经受进一步的针织,其中,基于所述绒头织物(6)中的所述无针脚区域的检测结果以这样一种方式改写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或至少一个结构参数,即,在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中进一步针织所述绒头织物(6)期间至少部分所述无针脚区域以目标方式被填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自动控制或反馈控制执行对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或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改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针板(14)的每行程对应的所述绒头织物(6)的进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针板(14)的垂直驱动器(30)的相位(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参数包括在所述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上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和所述第一针织装置(2)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针板(14)垂直于所述绒头织物(6)的传送方向(T)的横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参数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针板(14)中的针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针(16)在所述第二针织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针板(14)的区域中可水平移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针板(14)包括基板(41)和安装在所述基板(41)上的多个针模块(44),每个针模块(44)都包括配备有一根或多根针(16)的载体元件(46),其中,各个针模块(44)可在所述至少一个针板(14)中水平移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针(16)可在所述第二针织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针板(14)中垂直移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光电子方法可执行所述绒头织物(6)中的所述无针脚区域的所述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电子方法为对所述针织绒头织物(6)的表面的数字扫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存储于电子图书馆中的数据的辅助下可执行对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或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改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下游执行所述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均匀性的所述检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光电子方法执行所述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均匀性的所述检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下游检测的所述针织绒头织物(6)中的缝合均匀性的结果用于微调对所述第二针织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或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参数的调整。
CN201510109430.1A 2014-03-13 2015-03-12 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 Active CN104911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6410.6A CN105401375B (zh) 2014-03-13 2015-03-12 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59491.1A EP2918719B1 (de) 2014-03-13 2014-03-13 Verfahren zur Homogenisierung des Einstichbildes bei einem vernadelten Vlies
EP14159491.1 2014-03-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6410.6A Division CN105401375B (zh) 2014-03-13 2015-03-12 针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1857A CN104911857A (zh) 2015-09-16
CN104911857B true CN104911857B (zh) 2017-06-06

Family

ID=502894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9430.1A Active CN104911857B (zh) 2014-03-13 2015-03-12 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
CN201510796410.6A Active CN105401375B (zh) 2014-03-13 2015-03-12 针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6410.6A Active CN105401375B (zh) 2014-03-13 2015-03-12 针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260806B2 (zh)
EP (2) EP2918719B1 (zh)
CN (2) CN1049118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65659B1 (de) 2015-11-05 2018-08-29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Nadelmodul für ein nadelbrett einer nadelmaschine
EP3165660B1 (de) * 2015-11-06 2018-05-23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Nadelbrett
EP3405059B1 (en) 2016-01-19 2020-10-28 NIKE Innovate C.V. Footwear with felting transition between materials
EP3405056B1 (en) 2016-01-19 2022-04-20 NIKE Innovate C.V. Footwear with embroidery transition between materials
US10448706B2 (en) * 2016-10-18 2019-10-22 Nik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footwear with felting
CN108085874B (zh) * 2017-12-23 2020-05-22 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 实时针刺轨迹模拟系统
CN109137269B (zh) * 2018-10-10 2024-02-02 烟台博斯纳钢琴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排针组件和钢琴弦槌预整音刺针机
DE102019100916A1 (de) 2019-01-15 2020-07-16 Adler Pelzer Holding Gmbh Kraftfahrzeug-Bodenverkleidung, Gepäckraumverkleidung oder Ladebodenverkleidung mit strukturgenadelter Teppich-Oberfläche
DE102019100919A1 (de) 2019-01-15 2020-07-16 Adler Pelzer Holding Gmbh Kraftfahrzeug-Bodenverkleidung, Gepäckraumverkleidung oder Ladebodenverkleidung mit strukturgenadelter Teppich-Oberfläche (II)
DE102019100922A1 (de) 2019-01-15 2020-07-16 Adler Pelzer Holding Gmbh Kraftfahrzeug-Bodenverkleidung, Gepäckraumverkleidung oder Ladebodenverkleidung mit strukturgenadelter Teppich-Oberfläche (III)
DE102019118163A1 (de) 2019-07-04 2021-01-07 Adler Pelzer Holding Gmbh Kraftfahrzeug-Bodenverkleidung, Gepäckraumverkleidung oder Ladebodenverkleidung mit strukturgenadelter Teppich-Oberfläche (IV)
FR3126008A1 (fr) * 2021-08-03 2023-02-10 Andritz Asselin-Thibeau Aiguilleteuse pour consolider un voile ou une nappe de fibres, notamment de non tissé, assemblage comportant un voile ou une nappe de fibres et une aiguilleteuse de ce genre et procédé pour faire fonctionner une aiguilleteuse ou un assemblage de ce genre
EP4202099A1 (de) * 2021-12-22 2023-06-28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Nadelbrett und verfahren zum bestücken eines nadelbret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611A (zh) * 1998-03-31 1999-10-06 三嶋潔 布料图案形成方法及其使用缝纫机和针通过孔群形成装置
CN1863958A (zh) * 2003-10-02 2006-11-15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利用针刺加固纤维绒面织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63165A (zh) * 2007-08-09 2009-02-11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用于针刺无纺网的装置以及方法
CN101613911A (zh) * 2008-06-24 2009-12-3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用于针刺机的针板
CN101824720A (zh) * 2010-05-21 2010-09-08 全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纤维制品压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99104A (en) * 1933-03-11 1933-09-28 Charles James Woodburne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needle boar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needled felts or cloths
US2668289A (en) * 1951-03-10 1954-02-09 Conrad Harry Stitch failure detector
US2896303A (en) * 1958-04-16 1959-07-28 Hunter James Machine Co Needle loom
US3606654A (en) * 1969-12-22 1971-09-21 Richard S F Dilo Needle support for felting machine
US3877120A (en) * 1970-02-20 1975-04-15 Toray Industries Needle board
DE4114873A1 (de) * 1990-05-16 1991-11-21 Fehrer Ernst Vorrichtung zum nadeln eines vlieses
US5295450A (en) * 1992-05-01 1994-03-22 Card-Monroe Corp. Tufting machine with self-aligning gauging modules
US5636420A (en) * 1992-11-23 1997-06-10 Asselin Needling machine and needling method related thereto
US6405417B1 (en) * 1994-07-25 2002-06-18 Goodrich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forming fibrous structures with predetermined Z-fiber distributions
FR2729404B1 (fr) * 1995-01-12 1997-04-11 Asselin Aiguilleteus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avance associe
FR2729977B1 (fr) * 1995-01-26 1997-04-25 Asselin Procede d'adaptation du pas d'une aiguilleteuse, et aiguilleteuse mettant en oeuvre ce procede
WO1997015708A1 (en) * 1995-10-24 1997-05-01 Jimtex Developments Limited Needle reciprocation
US5746145A (en) * 1996-05-17 1998-05-05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Stitch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sewing machines
US5862575A (en) * 1997-09-03 1999-01-26 Valmet, Inc. On-line hydroenhancement evaluation technique
JP3137945B2 (ja) * 1998-06-10 2001-02-26 バリオマチックマシン株式会社 多針体,多針ヘッド及びニードリング機
JP4144097B2 (ja) * 1999-03-08 2008-09-03 新潟県 製織時における緯糸位置計測方法並びに織物の柄合わせ装置並びに織物の柄合わせ方法並びに有杼織機並びに有杼織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CN2400473Y (zh) * 1999-11-02 2000-10-11 尤忠义 布匹染整用定型机的针板
FR2825382B1 (fr) * 2001-06-05 2003-09-12 Messier Bugatti Procede de controle en temps reel de l'aiguilletage de structures fibreuses et dispositif d'aiguilletage pour sa mise en oeuvre
DE10346473A1 (de) * 2003-10-02 2005-05-12 Dilo Kg Maschf Oskar Verfahren und Nadelmaschine zur Erzeugung eines Musters in einer Nadelfilzbahn
CN2719885Y (zh) * 2004-08-30 2005-08-24 陈美云 多针头无线缝纫车
FR2887564B1 (fr) * 2005-06-22 2007-10-26 Asselin Soc Par Actions Simpli Appareil d'aiguilletage pour consolider une nappe de fibres
FR2910496B1 (fr) * 2006-12-22 2009-03-13 Asselin Thibeau Soc Par Action Procede de reglage des caracteristiques locales d'un non-tisse, et installation de production s'y rapportant.
DE502008001954D1 (zh) * 2007-06-15 2011-01-1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TE492670T1 (de) * 2007-07-09 2011-01-15 Dilo Kg Maschf Oskar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erfestigten vliesstoffbahn
DE502008003172D1 (de) 2008-06-24 2011-05-26 Dilo Kg Maschf Oskar Nadelbrett für eine Nadelmaschine
EP2218813B1 (de) * 2009-02-12 2011-06-22 Groz-Beckert KG Nadelhalterung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DE502009000460D1 (de) * 2009-02-12 2011-04-28 Groz Beckert Kg Nadel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EP2673410B1 (de) * 2011-02-08 2015-03-25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festigen einer kontinuierlich zugeführten warenbahn
CN102358999A (zh) * 2011-09-30 2012-02-22 吴江丰榖布艺整理厂 一种缝纫机机针连接装置
US20140261121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Card-Monroe Corp. Needle assembly for tufting machin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611A (zh) * 1998-03-31 1999-10-06 三嶋潔 布料图案形成方法及其使用缝纫机和针通过孔群形成装置
CN1863958A (zh) * 2003-10-02 2006-11-15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利用针刺加固纤维绒面织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63165A (zh) * 2007-08-09 2009-02-11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用于针刺无纺网的装置以及方法
CN101613911A (zh) * 2008-06-24 2009-12-3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用于针刺机的针板
CN101824720A (zh) * 2010-05-21 2010-09-08 全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纤维制品压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00923A1 (de) 2016-03-30
CN104911857A (zh) 2015-09-16
US20150259836A1 (en) 2015-09-17
CN105401375B (zh) 2018-09-25
US20160069006A1 (en) 2016-03-10
US9567698B2 (en) 2017-02-14
EP2918719B1 (de) 2016-09-14
EP2918719A1 (de) 2015-09-16
US9260806B2 (en) 2016-02-16
CN105401375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1857B (zh) 用于均匀化针织绒头织物中的缝合图案的方法
JP7030920B2 (ja) タフティング機およびタフティングの方法
JP5622876B2 (ja) タフティング機のためのステッチ分布制御システム
US8225727B2 (en) Tufting machine
JP6810740B2 (ja) 彫刻を施したような多重パイル高さパターン化物品をタフト付きに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76343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ufted patterns
US20150376823A1 (en) Knitted fabric, method for producing a knitted fabric, and warp knitting machine
EP1674605B1 (en) Tufting machine
US9915017B2 (en) Tufted patterned textiles with optimized yarn consumption
EP2806059B1 (en) Thread routing mechanism for needle-switchable type sewing machine
KR20110007057A (ko) 상하이송 재봉기
TW201923193A (zh) 縫紉機
JP2007501338A (ja) 改良された編み機および編み方
JP2005240199A (ja) タフテッドカーペッ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240158973A1 (en) Outline Void Pattern
US11401643B2 (en) Yarn planner for tufted patterns and creeling
WO2021141084A1 (ja) 電子サイクルミシン
KR102620459B1 (ko) 재봉 장치
KR20070025652A (ko) 스팽글의 간헐 봉착장치
US20220356622A1 (en) Creel with Integrated Yarn Delivery and Control System
WO2015181716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eft knit fabric and fabric obtained with the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