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6347B - 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6347B
CN104906347B CN201510316850.7A CN201510316850A CN104906347B CN 104906347 B CN104906347 B CN 104906347B CN 201510316850 A CN201510316850 A CN 201510316850A CN 104906347 B CN104906347 B CN 104906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lum fruit
group
campanulaceae
honeys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68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6347A (zh
Inventor
谭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d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d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d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d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168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6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6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6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6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6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该金梅果口含片是由原料和辅料组成,所述原料包括金银花、乌梅、青果、桔梗、麦冬、玄参、甘草;所述辅料包括甜味剂、酸味剂、香精、润滑剂。该制作方法包括提取原料:把金银花、乌梅、青果、桔梗、麦冬、玄参、甘草混合后煎煮,制作成干浸膏粉;加入辅料:把甜味剂、酸味剂、香精、润滑剂分别加入上述干浸膏粉里;制作成品。本发明提供的金梅果含片配伍科学独特、工艺独到、口感舒适、使用方便、见效快捷、安全有效,是防治咽喉部疾病的好产品。本发明物对急慢性咽部疼痛、咽痒、咽干、声音斯哑、异物感等具有口感好、见效快、作用明显等优点。该金梅果含片适用于急、慢性咽炎的短期或长期治疗,无明显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保健和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清咽润喉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生产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无形地气候变化、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环境污染均可导致咽炎的发生。此外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全身性疾病等自身因素均会诱发咽炎,使咽部粘膜血管收缩,吞噬细胞数目减少,咽部粘液分泌和纤毛蠕动,降低对空气的清洁、加湿作用,局部抵抗力下降,直接对咽部粘膜造成刺激和损害。如果对它不管不顾,身体就会受到损害,最后积劳成疾。
急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声音嘶哑、咽内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当今社会生活环境,无法停止地呼吸和大量的言语交谈,本身会令人丧失大量的水分,加上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熬夜多、情绪燥,这些都是导致津液耗损量加剧的因素,从而也加重了咽部不适。而患者常常忧虑于目前市面上少有起效快、口感好、安全又方便,适合长期食用的咽喉产品。
国家卫生部调查的结果表明:鼻咽炎的的发病非常普遍,10年前我国的鼻炎、咽炎等发病率为5%,而现今鼻炎、咽炎患者已占全国人口17.4%。这极有可能与近年来环境质量下降有关。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慢性咽炎在20至2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发病率曲线随年龄增长呈现倒U型,且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某医院130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中,咽炎患病率会达到7.0%。由此可见,咽喉疾患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众多,急切需要一种无毒副作用的起效快、口感好、安全又方便,适合长期食用的咽喉产品。
在传统中医学中,慢性咽炎属于祖国医学“喉痹”范畴,多数认为其病因为外邪伤损肺阴,虚火内生,邪热滞留不去,痰浊不化,凝阻结聚,每当邪正相感,内伏邪热上炎于咽喉而致。因此清热、润肺、生津、化痰是基础。历代有“咽喉病皆属于火”之说。火用水来灭之,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持水液代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湿和精微,具有“生清”特点;脾胃固则气血冲盛,升降有序,津液运化正常,脏腑和谐,咽有所养。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研究出一种金梅果含片,该产品可造福于广大的咽喉疾患及早期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配伍科学、工艺独到、口感舒适、使用方便、见效快捷、安全有效,同时使其适合于急慢性咽炎的短期或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金梅果口含片,由原料和辅料组成,所述原料包括金银花、乌梅、青果、桔梗、麦冬、玄参、甘草;所述辅料包括甜味剂、酸味剂、香精、润滑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述的金梅果含片,所述金银花300-360g、所述乌梅300-360g、所述青果270-330g、所述桔梗190-250g、所述麦冬190-250g、所述玄参150-210g,所述甘草70-130g。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所述金银花310-350g、所述乌梅310-350g、所述青果280-320g、所述桔梗200-240g、所述麦冬200-240g、所述玄参160-200g,所述甘草80-120g。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所述金银花320-340g、所述乌梅320-340g、所述青果290-310g、所述桔梗210-230g、所述麦冬210-230g、所述玄参170-190g,所述甘草90-110g。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所述金银花330g、所述乌梅330g、所述青果300g、所述桔梗220g、所述麦冬220g、所述玄参180g、所述甘草100g。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所述甜味剂是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阿斯巴甜;所述酸味剂是柠檬酸;所述香精是薄荷脑;所述润滑剂是硬脂酸镁。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所述山梨糖醇100-140g,所述D-甘露糖醇310-400g,所述阿斯巴甜1-5g;所述柠檬酸5-15g;所述薄荷脑2-6g;所述硬脂酸镁2-6g。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所述山梨糖醇120g,所述D-甘露糖醇355g,所述阿斯巴甜3g;所述柠檬酸10g;所述薄荷脑4g;所述硬脂酸镁4g。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提取原料:把金银花、乌梅、青果、桔梗、麦冬、玄参、甘草混合后,加入水煎煮,再经过过滤、干燥、粉碎后得到干浸膏粉;(b)、加入辅料:把甜味剂、酸味剂、香精、润滑剂分别加入上述干浸膏粉里;(c)、制作成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步骤(a)中所述提取原料的具体过程为:把金银花、乌梅、青果、桔梗、麦冬、玄参、甘草混合,加入水煎煮,过滤,在滤渣里再次加入水煎煮,过滤,合并前两次煎煮的滤液得到原料的提取液,减压浓缩所述提取液得到稠浸膏,减压干燥所述稠浸膏得到干浸膏,粉碎所述干浸膏得到干浸膏粉。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每次加入水煎煮的水重量是所述原料总重量的8-10倍;所述煎煮的时间为2小时;所述过滤是使用100目筛;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70~75℃,压强为0.08~0.10MPa;
所述稠浸膏在60℃时测到的相对比重为1.10-1.15;所述减压干燥的温度为65-75℃,压强为0.07~0.08MPa;所述粉碎是把所述干浸膏放入万能粉碎机中粉碎;所述干浸膏粉是过80目筛得到的粉末。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步骤(b)中所述加入辅料的具体过程为:将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柠檬酸和上述干浸膏粉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再向所述混合粉中加入95%乙醇制成软材,过筛,干燥,再过筛,得到合格颗粒;将阿斯巴甜、硬脂酸镁和所述合格颗粒置于所述混合机中;用乙醇溶解薄荷脑得到薄荷脑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后,把所述薄荷脑乙醇溶液喷入所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总混粉。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所述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柠檬酸、阿斯巴甜、硬脂酸镁都是过80目筛;所述混合均匀的混合时间是30分钟;所述软材的过筛是过20目筛;所述软材的干燥温度是55~60℃。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步骤(c)中所述制作成品是制作成药品或保健品,其制作的具体过程为:把所述总混粉置于压片机中进行压片后得到素片;再把所述素片密封装入泡罩式包装袋中,封口,泡罩和铝箔热压融合均匀,得到半成品;然后再装入马口铁盒中,贴好标签,装箱,得到成品;最后检验所述成品,把合格的成品入库。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所述素片的重量为0.8g/片;所述半成品是8片/板;所述成品是2板/盒。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步骤(c)中所述制作成品是制备成食品。
前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所述食品包括软糖、硬糖、饮料、糕。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金梅果含片的应用,所述金梅果含片应用于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
本发明与传统配方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和显著的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和工艺优化所得,具有以下特点:
1.以祖国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咽炎的普遍性病因机制,结合现代药学药理和毒理学研究,精选金银花、乌梅、青果、玄参、麦冬、桔梗、甘草七种天然植物药材为原料,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化痰利咽为主,以健脾胃滋肾为辅,祛邪扶正兼施,生津清咽利喉。配方独特、标本同养、全面保护咽喉,最终达到清咽润喉的防治功效。
2.为使提取物成分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本发明经反复试验和筛选对比,始终以提取物的最佳生物活性为目标,对工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改进,使制剂见效迅速、作用显著。
3.口含片在局部发生持久性作用,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不经过肝肠循环。其作用肯定、起效很快、口感舒适、食用便利,患者依从性很高。与目前市面上的同类品种相比,具有明显而突出的优势。
4.在如今崇尚健康,回归自然的社会氛围中,天然植物类中药保健食品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本发明的原料均为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中药,不添加任何外源性的化学功效成分,生产工艺完全符合食品卫生相关要求,无任何毒副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
本发明的组合物,是发明者积累了30年的工作经验,从大量的案例中精选总结所得。选用药食同源的7味天然植物:金银花320-350g、乌梅320-350g、青果290-320g、玄参170-200g、麦冬210-240g、桔梗210-240g、甘草90-120g。所用天然植物中药性味统一、组方独特、用量恰当、功能协调、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且无任何配伍禁忌,不产生急性、亚急性的副作用。使用者均反映:起效迅速、疗效甚佳。
本发明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养阴生津、清咽利肺、清热解毒为主,以健脾胃滋肾为辅,祛邪扶正兼施,重视脾胃、肾及脾胃与肺、肺与肾母子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良好的清咽作用。
本发明提取物,以最佳生物活性为目标,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提取、浓缩、干燥、粉碎、混合、制粒和整粒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最终压制成片而制得。使本发明口感舒适、显效快捷、功能显著,试用过程中广受好评。
1.组合物: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青果: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等。
乌梅:具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
玄参:具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津伤咽痛,热入营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骨蒸劳嗽。
桔梗:具宣肺,利咽,祛痰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咳,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的其中一种配方表如下:
名称 配方量(g)
金银花 330g
乌梅 330g
青果 300g
桔梗 220g
麦冬 220g
玄参 180g
甘草 100g
甜味剂 适量
酸味剂 适量
润滑剂 适量
香精 适量
最后制成的总重量为1000g,其中最终成品是0.8g/片,每日服4次,每次服用2片。
以上7味主要原料成分科学配伍,辅以甜味剂、酸味剂、香精和润滑剂,使本片剂具有外观光滑、爽口酸甜、清凉舒适之特点。
本发明列出以下八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00-360g、乌梅300-360g、青果270-330g、桔梗190-250g、麦冬190-250g、玄参150-210g和甘草70-13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0.08Mpa、温度65-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片。
实施例二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10-350g、乌梅310-350g、青果280-320g、桔梗200-240g、麦冬200-240g、玄参160-200g和甘草80-12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0.08Mpa、温度65-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片。
实施例三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20-340g、乌梅320-340g、青果290-310g、桔梗210-230g、麦冬210-230g、玄参170-190g和甘草90-11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0.08Mpa、温度65-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片。
实施例四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30g、乌梅3300g、青果300g、桔梗220g、麦冬220g、玄参180g和甘草10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0.08Mpa、温度65-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片。
实施例五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20-350g、乌梅320-350g、青果290-320g、桔梗210-240g、麦冬210-240g、玄参170-200g和甘草90-12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0.08Mpa、温度65-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片。
实施例六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20g、乌梅320g、青果290g、桔梗210g、麦冬210g、玄参170g和甘草9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8-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0.08Mpa、温度65-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片。
实施例七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25g、乌梅325g、青果295g、桔梗215g、麦冬215g、玄参175g和甘草95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13400g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1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Mpa、温度6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1250片,每片0.8g。
实施例八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30g、乌梅330g、青果300g、桔梗220g、麦冬220g、玄参180g和甘草10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13680g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2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Mpa、温度70℃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1250片,每片0.8g。
实施例九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35g、乌梅335g、青果305g、桔梗225g、麦冬225g、玄参185g和甘草105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13960g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3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7Mpa、温度70℃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1250片,每片0.8g。
实施例十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40g、乌梅340g、青果310g、桔梗230g、麦冬230g、玄参190g和甘草11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14240g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4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8Mpa、温度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1250片,每片0.8g。
实施例十一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45g、乌梅345g、青果315g、桔梗235g、麦冬235g、玄参195g和甘草115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14520g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8Mpa、温度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1250片,每片0.8g。
实施例十二
一种金梅果含片,由重量计:金银花350g、乌梅350g、青果320g、桔梗240g、麦冬240g、玄参200g和甘草120g制成。其中,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每次加各组分总重量14520g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再在真空度0.08Mpa、温度75℃下减压干燥至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1250片,每片0.8g。
2.工艺与流程
2.1工艺流程图:
图1是本发明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2.2工艺描述:
如图1所示:
①提取、浓缩、干燥
将投料量的金银花、乌梅、青果、桔梗、麦冬、玄参、甘草混合,置于提取罐中,分别用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置浓缩罐中减压浓缩(温度70~75℃,真空度-0.08~-0.10Mpa)至相对比重1.10-1.15(60℃热测),得稠浸膏。稠浸膏经减压干燥(温度70℃,-0.07-0.08Mpa),得干浸膏。
②粉碎、过筛
干浸膏置万能粉碎机中粉碎,得干浸膏粉。将干浸膏粉、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柠檬酸、阿斯巴甜、硬质酸镁、香蕉香精过80目筛,备用。
③混合
将干浸膏粉、山梨糖醇、柠檬酸、D-甘露糖醇置于混合机中,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粉1。
④制粒
混合粉1中加入适量的95%乙醇,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在温度55~60℃(60℃)条件下干燥3小时,过20目筛整粒,得合格颗粒。
⑤总混
将合格颗粒与阿斯巴甜、香精、硬脂酸镁置于混合机中,薄荷脑用适量乙醇溶解,边混合边均匀地喷入薄荷脑乙醇溶液,混合时间30min,使之混合均匀,得总混粉。
⑥压片
总混粉置于压片机中,分别调节片重为0.8g/片、0.6g/片、0.4g/片规格,进行压片制成品。
发明的实施
组方筛选
1.原料选材
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用法与用量:6~15g。
李瑞林等人探讨了金银花水煎液联合局部理疗治疗早期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早期急性咽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金银花水煎液联合局部理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率为86.89%,对照组治愈率为18.6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银花水煎液联合局部理疗治疗早期急性咽炎的治愈率高、有效率高、疗效可靠。
鲁赟等人对金银花口含片的药效进行了研究。以金银花提取物为主药,压片,采用植入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观察药物对慢性炎症的作用。清咽试验结果显示,受试动物致炎后肉芽增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中、高剂量金银花口含片溶液组动物肉芽肿质量数值均显著减小。表明金银花口含片可以明显抑制由棉球植入所致的大鼠慢性炎症肉芽组织增生,证实金银花口含片具有清咽功能。
康慨对金银花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金银花煎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而肿胀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金银花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郭肿胀,结论:金银花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表明具清咽功能。
周细根等人研究了金银花乙醇提取也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朵急性炎症的作用。将30只制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给小鼠腹腔注射金银花乙醇提取液0.2ml/10g,阳性对照组给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2ml/10g,阴性对照组给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2h后将小鼠处死,沿耳郭基线剪下左右两耳,用打孔器分别在相同部位大侠圆耳片,用电子天平称量并记录。结果表明,实验组耳肿胀抑制率为(31.79±8.31)%,阳性对照组的耳肿胀抑制率为(77.35±13.2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银花乙醇提取液对二甲苯引起的局部急性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王林青等人研究了中药金银花提取物抗炎作用。试验通过鸡蛋清致大白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法和外敷法观察金银花提取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腹腔注射法以5%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外敷法以皮炎平为阳性对照;均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蛋清引起的局部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梁志民等人对抗菌消炎片的抗菌抗炎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抗菌消炎片是由金银花、百部、大青叶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取昆明种Wister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3个组分别ig给予抗菌消炎6.0g,3.0g,1.5g原药材/kg;1个组ig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1.5mg/kg;余1组为空白对照,ig给等体积蒸馏水。药后30min,各鼠左耳用2%巴豆油合剂0.05ml致炎,右耳作对照。致炎后30min再ig给药1次,4h后将小鼠拉断颈椎处死,剪下两耳,用直径9mm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以分析天平称取小鼠左右耳重量,以其差值作为炎性肿胀程度,并计算肿胀抑制百分率。结果显示,抗菌消炎片6.0g,3.0g原药材/kg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清咽试验表明,抗菌消炎片有清咽作用,抗菌消炎片的主要原料为金银花。
刘杰研究了金银花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抑菌及抗炎的作用。试验方法采用健康昆明种小白鼠24只,体重18到22g,雌雄各半,分笼喂养,每组8只,分为3组,即对照组、金银花水提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组分别按0.2ml/10g灌胃给予药液,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1小时,以30微升二甲苯涂于小鼠右耳廓内外两面致炎,左耳不涂,致炎后60min拉颈处死小鼠,沿耳廓剪下左右耳朵,然后在精密电子天平称重,以左右两耳的重量差异为肿胀度。抑制率=(对照组肿胀度-药物组肿胀度)/对照组肿胀度×100%。二甲结果显示,苯诱导的小鼠耳廓出现明显肿胀。金银花提取液低浓度和高浓度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而言,对小鼠耳廓肿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试验表明金银花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具有清咽的保健功能。
乌梅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泄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用法与用量:6~12g。
任国娟研究了乌梅汤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笔者近几年来以乌梅为主,配以野荞麦根制成乌梅汤治疗慢性咽喉炎2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18~62岁。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治愈24例,咽喉部疼痛及不适感消失,随访2个月以上未复发;4例好转,咽喉部疼痛及不适感消失,但遇外邪复发。
赵颜俐等人观察了济生乌梅胶囊治疗慢性咽炎(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将患者1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服用济生乌梅胶囊,对照组92例服用利咽灵片。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81.05%,高于对照组的65.22%;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济生乌梅胶囊是治疗慢性咽炎(痰瘀互结证)的有效制剂。济生乌梅胶囊的组方以乌梅为主。
张庆等人探讨柑桔冰梅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致慢性咽炎的疗效。选取具有慢性咽炎表现的胃食管反流并患者114例,随机分成3组,单纯PPI组35例,PPI联合健民咽喉片组31例,PPI联合甘桔冰梅片组48例。评估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咽部局部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114例患者有112例完成实验,经治疗4周后,3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PI联合柑桔冰梅片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又明显低于PPI组和PPI联合健民咽喉片组,PPI联合柑桔冰梅片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PPI组和PPI联合健民咽喉片组;在局部体征改善情况,联合甘桔冰梅片组治疗后明显高于PPI组和PPI联合健民咽喉片组;3组病人经治疗4周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柑桔冰梅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胃食管反流病致慢性咽炎的症状。
张燕平等人观察咽克1号袋泡茶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将150例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50例,治疗组予泡饮咽克1号(药用乌梅、桔梗、玄参、麦冬等)袋泡茶,每日2袋,随渴随饮;对照1组予泡饮安慰茶,每日2袋,随渴随饮;对照2组冲服玄参柑桔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均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咽克1号袋泡茶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其方中主药为乌梅。
李彩霞等人观察生津开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类中药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疗效。采用乌紫桔海汤治疗热邪内传营阴之咽炎104例。结果:总有效率97.1%。
青果
青果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酸,性平,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黏,烦热口渴,鱼蟹中毒。用法与用量:5~10g。
何颖等人研究了青果总黄酮的抗炎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3种模型,每种模型分为5组,分别给药,即青果总黄酮80、40、20mg/kg剂量组、地塞米松组(10mg/kg)、空白对照组(含浓度5%吐温—的生理盐水),以抑制率为考察指标,研究青果总黄酮的抗炎作用。结果:青果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机型验证模型均有抑制作用。结论:青果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郭少武等人对青果片治疗急性咽炎进行了临床观察。于2000年12月~2001年8月,用青果片治疗急性咽炎进行临床研究。40例病人选自耳鼻咽喉科门诊,均符合急性咽炎诊断,并排除伴有其它合并症的病例,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病程小于48小时,且体温低于38℃,本次发病未用其它药物和疗法,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是均衡的,具有可比性。试验组予青果片,每次6片,每日2次。对照组,予青果丸,每次2丸,每日2次,每个疗程均为5天,进行观察。结果:经5天的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显示出较好疗效,经Ridit分析,P>0.05,两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性差异。各症状的组间比较(除发热症状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将两组的各症状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各症状治疗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青果片及青果丸均有使急性咽炎症状明显改善的作用。结论:青果片、青果丸均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咽喉肿痛、口干舌燥、肺燥咳嗽。
贺建英观察了止嗽青果丸治疗病毒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止嗽青果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咽炎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止嗽青果丸治疗病毒性咽炎是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西青果)
赵国富观察了中药饮片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采用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56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1%。结论:其具有治疗慢性咽炎的作用。(藏青果)
黄锦威等人对青果爽音袋泡剂进行了研制与临床应用。对10~60岁男女呼吸道疾病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青果爽音袋泡剂2小包(共6g)开水浸泡10min后服用,每日2~3次,7d为1疗程。对照组50例,全部病例用玉叶解毒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日2~3次,7d为2疗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Ridif分析,P<0.01。结论:青果爽音袋泡剂对“喉痹”症状有效。
据戴延荣临床经验,每日生嚼20粒新鲜青果,能消炎止痛,可对付慢性咽喉肿痛。
贾敏等人观察了青橄榄利咽含片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法、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法和棉球肉芽肿法进行试验。结果青橄榄利咽含片2.5,5.0g/kg,可明显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0.5,1.0,2.0g/kg能明显对抗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棉球肉芽肿的增生。结论青橄榄利咽含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李蓉等人观察了橄榄醽对炎性水肿的影响。以足跖肿测定仪测试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的影响,取180~220g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S10ml/kg)、普通白酒组(10ml/kg)、橄榄醽低剂量组(5ml/kg)、橄榄醽高剂量组(10ml/kg)4个组,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橄榄醽高低剂量组在注射蛋清后1,2,3,4,5,6h能减轻大鼠关节肿胀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普通白酒组未显示出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具能减轻炎性水肿。结论:橄榄醽具有清咽利喉作用。
桔梗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能主治为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用法与用量:3~10g。
许彦来等人应用拟定方桔梗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90例。试验对象为180例门诊咽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20~60岁,平均35.8岁,病程8~216个月,平均29个月;对照组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21~59岁,平均36.2岁;病程9~204个月,平均30个月。治疗组予口服桔梗汤加味,1剂/d,早、晚顿服或多次少量含服,7d为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万应胶囊,3粒,3次/d,7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疗程,随访1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桔梗、甘草、玄参为主的桔梗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有较好的效果,具清咽的作用。
刘兴国探讨桔梗散合漱口液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3~65岁,平均46.3岁,病程3~5个月,平均2.14年;病情程度:轻度21例,中度24例,重度11例,治疗组服用桔梗散泡茶饮,每次10g,每日3次,方药以乌梅、桔梗、甘草为主,配合消炎漱口液,每次20ml,每日3~5次。对照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3~50岁,平均34.3岁,病程2个月~5.5年,平均为2.10年,病情程度:轻度16例,中度22例,重度10例。对照组口服增效联磺片,每次2片(首次倍量),每日2次,病毒灵片,每次0.2mg,每日3次,两组均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明显优于对照组(66.7%)。结论:桔梗散漱口液是治疗慢性咽炎的理想药物,其中桔梗散泡茶饮以乌梅、甘草、桔梗为主药。
孙建平近10余年来,研究了桔梗汤加味治疗咽炎193例,其中147例痊愈,39例好转,7例无效。所服用的桔梗汤组方主要为桔梗(10g)、甘草(12g)、玄参(6g),每日1剂,以开水闷泡后代茶饮,反复加水3~4遍频服,一般8~12g剂可愈。
林进潮探索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咽异物感的疗效。方法:采用桔甘汤加减(桔梗、甘草等)治疗门诊患者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在17~68岁之间,以30~40岁最多,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着3年许。桔甘汤主药以甘草(5g)、桔梗(10g)等为基础。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显效5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方有养阴利咽、消热化痰的功效。方中主药有桔梗、甘草等。
杨林在1986~1998年间,采用中药清热利咽茶(金银花15g、桔梗10g、薄荷10g、菊花10g、甘草5g等)治疗急性咽疾80例,其中男性50例,女30例,年龄5~70岁,平均28.5岁,病程最短者0.5d,最长者5d,平均2.7d。每日1剂,连服5d。结果:治愈5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治愈率70%。结论:方药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缓解症状的作用。
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为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咳,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用法与用量:6~12g。
李子强2000年3月~2002年8月用自拟麦冬汤,对43例慢性咽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43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8例,年龄25岁~57岁,病程6个月~18年。麦冬汤以麦冬20g,桔梗10g,玄参6g,甘草5g等为基础中药,2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服本方疗程最短者3剂药即见效,最长者9个疗程。43例中,治疗17例,好转23例,未愈3例(均为未坚持服药)治疗好转率93%。结论:该方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
赵博等人观察复方麦冬丸的镇痛抗炎作用。试验于2006年在三峡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取昆明中小鼠240只,雄性SD大鼠120只。各试验中的受试动物均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①小鼠试验所分6组为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200mg/kg组,金嗓子喉宝1800mg/kg组和复方麦冬丸1350、1800、2250mg/kg组。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热板致痛的方法观察复方麦冬丸的镇痛作用。使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醋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观察复方麦冬丸的抗炎效应。②大鼠实验所分6组为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150mg/kg组、金嗓子喉宝1250mg/kg组、复方麦冬丸937.5,1250,1562.5mg/kg组,慢性肉芽肿实验中以氢化可的松代替阿司匹林。采用蛋清诱发大鼠足肿胀、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的方法及测定蛋清致炎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大鼠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含量观察复方麦冬丸的抗炎效应。结果:①复方麦冬丸3个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能显著减少冰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次数,且3个剂量组之间呈现出扭体次数由低到高逐渐下降的趋势。复方麦冬丸3个剂量组的作用均强于金嗓子喉宝组。②金嗓子喉宝组可显著抑制热板引起的疼痛。阿司匹林和复方麦冬丸对热板引起的疼痛无显著抑制作用。③复方麦冬丸3个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能显著缓解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其作用与金嗓子喉宝大体相当但比阿司匹林略差。④复方麦冬丸对醋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与金嗓子喉宝大体相当但远不如阿司匹林。⑤复方麦冬丸对蛋清诱发大鼠组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⑥复方麦冬丸对棉球诱发肉芽肿有显著抑制作用。⑦复方麦冬丸3个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和金嗓子喉宝1250mg/kg组比较均能显著抑制前泪腺素E2,复方麦冬丸937mg/kg组与1250mg/kg组抑制前列腺素E2的作用甚至强于阿司匹林。⑧复方麦冬丸3个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比较均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均为P<0.01)。复方麦冬丸1562mg/kg组与其他组比较能降低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P<0.01)。结论:复方麦冬丸可能是一个弱镇痛药,但抗炎作用显著。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含量有关。除扭体实验中复方麦冬丸表现出量效关系,其余实验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剂量关系。
高建平等人研究了二冬膏祛痰、抗炎作用。按药典方二冬膏由天东、麦冬组成,经水煎、浓缩后与炼蜜混匀成棕黄色稠厚的半流体煎膏剂。①对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的影响:取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二冬膏组(5g·kg-1)、二冬膏组(10g·kg-1)和氯化铵组(1.5g·kg-1)剂量组,ig给药,给药量为0.2mL·(10g)-1体重,正常组灌服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5d。②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作用的影响:取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二冬膏组(5g·kg-1)、二冬膏组(10g·kg-1)和地塞米松组(0.003g·kg-1)给药,正常组小鼠灌服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4d。结果:①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二冬膏后,能明显增加其呼吸道中酚红排泌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二冬高能明显升高环磷酰胺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总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冬膏具有明显的祛痰、抗炎作用。
2002年至2004年以来,孙建华等人应用利咽饮治疗167例慢性咽炎患者,其中男77例,女90例,年龄6~5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余年。每日1剂,开水泡代茶饮,15天为1个疗程。167例中痊愈102例(61.1%),显效56例(33.5%),有效9例(5.4%)。证实利咽饮能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利咽生津之功效,利咽饮以玄参(6g)、麦冬(6g)、桔梗(3g)、生甘草(6g)等为主药组成。
俞志娟等人观察了清热解毒,育阴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解毒利咽汤(麦冬、桔梗、二花等)治疗本病300例,其中男124例,女性176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4岁,其中4~13岁30例,14~20岁110例,21~50岁126例,51~70岁34例。方药组成有银花(20g)、麦冬(20g)、桔梗(10g)、生地(10g)等。结果:总有效率99.4%。结论:本方有清热解毒,养阴润喉,化痰散结的功效。
王春旻等人观察养阴利咽、解毒化瘀类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5月至2007年7月,采用自拟清咽汤(麦冬、玄参、桔梗、生地等)治疗慢性咽炎108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7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4个月,病程在1年以内者35例,1~5年者60例,5~10年者13例。清咽汤基本方中有麦冬、生地各20g,玄参15g,桔梗12g、薄荷10g等。每日1剂,水煎2次,首煎与次煎各200ml,混合后分2次温服,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51例,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37%。随访治愈患者停药1年后未再复发,随访好转有效患者1年内症状无明显变化。结论:养阴利咽、解毒化瘀类中药对慢性咽炎有养阴利咽、解毒化痰的功效。
王文森等人从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研究了咽喉汤治疗小儿急慢性咽喉炎265例,男160例(占60%),女105例(占40%),年龄1~3岁50例(18.87%),4~6岁65例(24.53%),7~12岁98例(36.98%),12岁以上52例(19.62%),以金银花15g、麦冬15g等为主药,制成汤剂用于临床,1剂/d,分6~8次口服,用药1~2个疗程,每7d为一个疗程。结果:265例全部治愈,临床治愈率100%。其3~5d治愈者100例,占37.74%;6~10d治愈者98例,占36.98%,10d以上治愈者67例,占25.28%。结论:以金银花、麦冬为主药的该药为治疗小儿急慢性咽喉炎安全、可靠、经济的一种处方,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急慢性咽炎,疗效确切。
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的干燥根。味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问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用法与用量:9~15g。
周芳等人研究苦玄参干浸膏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冰醋酸刺激致痛法测定小鼠痛阈;利用二甲苯制造小鼠耳廓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耳片重量;采用腹腔染料渗出法,测定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苦玄参提取物对小鼠热板及冰醋酸刺激致痛反应有明显镇痛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苦玄参干浸膏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对急性炎症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有清咽功能。(苦玄参水煎浓缩,1g干膏相当于原药材6.67g。苦玄参干浸膏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选取18~22g雌性小鼠,痛阈值在6~30s内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罗通定组(0.04g/kg),苦玄参干浸膏高(4.0g/kg)、中(2.0g/kg)、低(1.0g/kg)3个剂量组,10只/组。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0.2ml/10g体重,采用热板法、冰醋酸刺激致痛法测定小鼠痛阈。苦玄参干浸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曾华武等人研究了玄参提取物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大鼠用玄参提取液连续给药7d,每天灌胃1次(10ml/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1h,用50μl角叉菜胶(4mg/kg)或眼镜蛇毒(0.025mg/kg)溶液注入大鼠右后脚趾皮下,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相应时间用毛细血管放大测量装置测定脚趾肿胀体积。用给药后的体积减去给药前的体积即为大鼠脚趾肿胀度,观察达到高峰时间和消退时间,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玄角叉菜胶和眼镜蛇毒局部皮下注射5min后,大鼠脚趾均开始肿胀,体积逐渐增大,分别于300和60min后达到高峰。玄参提取液口服组与角叉菜胶对照组相比,在240~360min有显著性差异,抑制率分别为(29.4±7.5)%,(31.7±4.5)%和(28.7±5.3)%。在眼镜蛇毒诱导组,玄参提取液口服组于60~120min处显著低于眼镜蛇毒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34.2±9.7)%和(20.0±6.6)%。玄参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抗肿胀作用。结论:玄参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有清咽功能。
卢辉明等人研究玄参甘菊袋泡茶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选择慢性咽炎患者130例,男82例,女48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41.6岁,病程2个月至8年,平均6个月。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予以玄参甘菊袋泡茶冲泡饮用,每日2~3次,10天为1疗程。结果:慢性咽炎痊愈27例:用药10天内症状减轻,2个月以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2年以上无复发。显效78例:用药2周以内症状减轻,2个月以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1年内无复发。有效21例:用药2周以内症状减轻,2个月以内临床症状及部分体征消失。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23%(P<0.01),用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玄参、麦冬、桔梗、甘草、菊花为组方的玄参甘菊袋泡茶对慢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
刘瑶等人研究玄参破壁粉粒的抗炎作用。方法:选用SPF级NIH小鼠70只,雌性各半,体重18~22g,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五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液(给药容量均为0.2ml/10g),其中玄参饮片等剂量组按3.5g·kg-1·d-1给予药液(折合临床给药15g/60kg),玄参破壁粉粒等剂量组按3.5g·kg-1·d-1给予药液(折合临床给药15g/60kg),玄参破壁粉粒4/5剂量组按2.8g·kg-1·d-1给予药液(折合临床给药12g/60kg),玄参破壁粉粒3/5剂量组按2.1g·kg-1·d-1给予药液(折合临床给药9g/60kg),玄参破壁粉粒2/5剂量组按1.4g·kg-1·d-1给予药液(折合临床给药6g/60kg);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阳性组给予复方乙酰水杨酸片0.7g/kg(折合临床给药3g/60kg),连续给药5天。采用小鼠急性耳肿胀实验,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玄参破壁粉粒能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测得小鼠最大给药量为20g/kg,相当于成人临床同体重日用量的100倍。结论:玄参破壁粉粒具有抗炎清咽作用。
从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杨秀清等人应用玄参柑橘胶囊治疗急慢性咽炎患者8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4~68岁,平均50.33岁,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0~65岁,平均53.67岁,两组年龄24~68岁,其中以25~50岁患者居多,治疗组服用玄参柑橘胶囊0.35g/粒,每次3粒,3次/d,口服。对照组服用青霉素V钾片每粒0.25g,每次2粒,3次/d加银黄含化片每次1片,4次/d含化。全部患者按规律服药2周,治疗前后检查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35例,占87.5%;对照组总有效率28例,占70.0%,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玄参、麦冬、甘草、桔梗为组方的玄参柑橘胶囊具有治疗咽喉肿痛、口干燥的疗效,有清咽作用,疗效确切,是理想的药物。
李业永等人探讨并评价玄参甘桔饮在慢性咽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100例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年龄18~65岁,病程3个月~数年,分别予玄参甘桔饮及西药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愈3例,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治愈率6%,显效率52%,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9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治愈率2%,显效率18%,总有效率78%,实验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2);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P=0.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P=0.02)、积分差值比较(P=0.01)、实验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P=0.02)均提示实验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优于对照组。结论:玄参甘桔饮对慢性咽炎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e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用法及用量:2~10g。
曲晓梅等人研究了甘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分别采用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膜通透性增高模型、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甘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结果甘草水煎液可以显著抑制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大鼠蛋清性足肿胀、降低覆膜通透性及抑制棉球肉芽肿的增生,结论:甘草水煎液具有较好的抗炎、清咽作用。
杨东爱等人对土甘草水提物和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土甘草的抗炎、镇痛作用。均选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200mg/kg)和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4d,按要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土甘草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土甘草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茹仁平等人观察并比较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及其不同配比物的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和大鼠急性炎症模型,观察不同配比的18α与18β甘草酸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害的影响,对其抗炎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小鼠耳肿胀实验显示α与β甘草酸比例为3:7时对耳肿胀有抑制作用,在抑制角叉菜诱发的大鼠足肿胀实验中,氢化可的松组与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比例为5:5、4:6和3:7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抑制足肿胀。各给药组均能提高四氯化碳致肝脏损害后的血清IL-6水平,并且β-甘草酸组和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比例为4:6与3:7时提高明显。比例为4:6时,血浆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接近正常值。结论: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均有抗炎效果,但存在差异。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比例为4:6与3:7体现出较强的抗炎效果。
杨东爱等人对土甘草正丁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试验均选用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200mg/kg)和土甘草正丁醇提取物高(60g/kg)、中(30g/kg)、低(15g/kg)剂量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4d,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土甘草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土甘草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0.7%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土甘草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潘琼等人研究甘草甜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昆明汇总小鼠200只,体质量18~22g,均为SPF级,采用小鼠热板技术,醋酸扭体法观察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试验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每种实验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甘草甜素高、中、低(0.005、0.0025、0.00125)组。灌胃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空白对照组给予0.2nl/10g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周。结果:甘草甜素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的提高小鼠的痛阈值;甘草甜素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甘草甜素高、中、低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甘草甜素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林明宝等人观察了复方甘草胶囊的抗炎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18~22g,雌性各半,SD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复方甘草胶囊(2.1g/kg)组、复方甘草胶囊(4.2g/kg)组和APC片组,每组10只,通过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减轻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作用。结论:复方甘草胶囊具有抗急慢性炎症的作用。
2.辅料筛选
2.1甜味剂
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和阿斯巴甜均作为本品的甜味剂。山梨糖醇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晶体粉末,无臭,有清凉甜味,其甜度约为蔗糖的50%-70%,在体内被缓慢地吸收利用,且血糖值不增加。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它耐酸,耐热性能好。能保持甜,酸,苦味强度的平衡,增强食品的风味,由于它是不挥发的多元醇,所以还有保持食品香气的功能。山梨糖醇已广泛用于维生素C、医药、食品、牙膏、化妆品、表面活性剂等方面。
D-甘露糖醇
D-甘露糖醇为无色至白色针状或斜方柱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具有清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57%~72%。吸湿性极小,水溶液稳定,对稀酸、稀碱稳定,不被空气中氧氧化。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强烈甜味,其稀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80倍,其甜味与砂糖十分近似,并有清凉感,具有味质佳,安全性高,热量低等优点。因阿斯巴甜甜味高和热量低,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为糖的代用品。三种甜味剂配合使用,可以较好地改善或屏蔽浸膏的不良气味和苦味。
综上,山梨糖醇和D-甘露糖醇的甜度均小于蔗糖,热量也大多低于蔗糖,而阿斯巴甜的甜度强烈,三种甜味剂均不会引起血糖值的升高,因此糖尿病、肥胖症患者也可食用。在口腔中,不受微生物作用,不产酸,没有龋齿性。混合使用,可调整成适宜甜度,安全性高、口感好,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
2.2酸味剂
柠檬酸
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的酸味剂。
又名枸橼酸,无色晶体,常含一分子结晶水,无臭,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有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的作用,普遍用于各种糖果、饮料、葡萄酒、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安全系数高。
2.3香精
薄荷脑
薄荷脑是由薄荷的叶和茎中所提取,作为食品香精被广泛应用于香水、饮料、糖果中,在药品及保健食品含片中也得到广泛使用。它独具薄荷香气且有清凉的口感,有止痒、止痛、防腐、刺激、麻醉、清凉和抗炎的药理作用,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同时可以减轻不适,因此选择薄荷脑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辅料。
以上矫味剂赋予本品酸甜适度,清凉的口感,从而提高适宜人群的顺应性。
2.4润滑剂
硬脂酸镁
硬脂酸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常作为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应用于保健食品、药品中。由于其作用优良,不但可以改善本品颗粒的流动性,减少重量差异,并且使压片后的片面光洁美观,因此选择硬脂酸镁作为本品的润滑剂。
精选以上7味原料和6种辅料,在上述权利要求范围,以上述工艺提取、浓缩、干燥、粉碎、制粒、混合、整粒、压制成片而制得口含片。或可制成片剂、缓释片、崩解片、咀嚼片及口服液;也可以制成食品,如软糖、硬糖、饮料、糕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该金梅果含片可有效解决咽喉部急慢性疾患的防治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以重量计:金银花320-350g、乌梅320-350g、青果320-350g、玄参170-200g、麦冬210-240g、桔梗210-240g、甘草90-120g。将上述7味原料混合一起,分别用相对于药材量8-10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两次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置减压浓缩(温度70~75℃,真空度0.08~0.10Mpa)至相对比重1.10-1.15(60℃热测),得稠浸膏。稠浸膏经减压干燥(温度70℃,0.07~0.08Mpa),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制成片。本发明配伍科学、工艺独到、口感舒适、使用方便、见效快捷、安全有效。是防治咽喉部疾病的创新产品。本发明的清咽润喉组合物可制备成:口含片、片剂、缓释片、崩解片、咀嚼片及口服液;也可以制成食品,如软糖、硬糖、饮料、糕等。本发明物对急慢性咽部疼痛、咽痒、咽干、声音斯哑、异物感等,有口感好、见效快、作用明显等特点。适合于急慢性咽炎的短期或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具有清咽功能的金梅果含片,由原料和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
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金银花300-360g、乌梅300-360g、青果270-330g、桔梗190-250g、麦冬190-250g、玄参150-210g,甘草70-130g;
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甜味剂:山梨糖醇100-140g、D-甘露糖醇310-400g、阿斯巴甜1-5g,酸味剂:柠檬酸5-15g,香精:薄荷脑4g,润滑剂:硬脂酸镁4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梅果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310-350g、所述乌梅310-350g、所述青果280-320g、所述桔梗200-240g、所述麦冬200-240g、所述玄参160-200g,所述甘草80-120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梅果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320-340g、所述乌梅320-340g、所述青果290-310g、所述桔梗210-230g、所述麦冬210-230g、所述玄参170-190g,所述甘草90-110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梅果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330g、所述乌梅330g、所述青果300g、所述桔梗220g、所述麦冬220g、所述玄参180g、所述甘草10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梅果含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梨糖醇120g,所述D-甘露糖醇355g,所述阿斯巴甜3g;
所述柠檬酸10g;
所述薄荷脑4g;
所述硬脂酸镁4g。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提取原料:把金银花、乌梅、青果、桔梗、麦冬、玄参、甘草混合后,加入水煎煮,再经过过滤、干燥、粉碎后得到干浸膏粉;
(b)、加入辅料:把甜味剂、酸味剂、香精、润滑剂分别加入上述干浸膏粉里;
(c)、制作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提取原料的具体过程为:把金银花、乌梅、青果、桔梗、麦冬、玄参、甘草混合,加入水煎煮,过滤,在滤渣里再次加入水煎煮,过滤,合并前两次煎煮的滤液得到原料的提取液,减压浓缩所述提取液得到稠浸膏,减压干燥所述稠浸膏得到干浸膏,粉碎所述干浸膏得到干浸膏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次加入水煎煮的水重量是所述原料总重量的8-10倍;
所述煎煮的时间为2小时;
所述过滤是使用100目筛;
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70~75℃,压强为0.08~0.10MPa;
所述稠浸膏在60℃时测到的相对比重为1.10-1.15;
所述减压干燥的温度为65-75℃,压强为0.07~0.08MPa;
所述粉碎是把所述干浸膏放入万能粉碎机中粉碎;
所述干浸膏粉是过80目筛得到的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加入辅料的具体过程为:
将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柠檬酸和上述干浸膏粉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再向所述混合粉中加入95%乙醇制成软材,过筛,干燥,再过筛,得到合格颗粒;
将阿斯巴甜、硬脂酸镁和所述合格颗粒置于所述混合机中;
用乙醇溶解薄荷脑得到薄荷脑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后,把所述薄荷脑乙醇溶液喷入所述混合机中;
混合均匀后得到总混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柠檬酸、阿斯巴甜、硬脂酸镁都是过80目筛;
所述混合均匀的混合时间是30分钟;
所述软材的过筛是过20目筛;
所述软材的干燥温度是55~6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制作成品是制作成药品或保健品,其制作的具体过程为:
把所述总混粉置于压片机中进行压片后得到素片;
再把所述素片密封装入泡罩式包装袋中,封口,泡罩和铝箔热压融合均匀,得到半成品;
然后再装入马口铁盒中,贴好标签,装箱,得到成品;
最后检验所述成品,把合格的成品入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素片的重量为0.8g/片;
所述半成品是8片/板;
所述成品是2板/盒。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制作成品是制备成保健食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为软糖、硬糖。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金梅果含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梅果含片在制备治疗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药物中的应用。
CN201510316850.7A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906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6850.7A CN104906347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6850.7A CN104906347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6347A CN104906347A (zh) 2015-09-16
CN104906347B true CN104906347B (zh) 2018-05-18

Family

ID=5407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6850.7A Active CN104906347B (zh) 2015-06-10 2015-06-10 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63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1483A (zh) * 2015-11-10 2016-01-06 苏州尚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回苦味的无糖清口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5769A (zh) * 2016-01-20 2016-06-22 安徽福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薄荷味清凉含片及其生产工艺
CN106376931A (zh) * 2016-08-31 2017-02-08 常州亚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洋葱片及其应用
CN107158064A (zh) * 2017-07-14 2017-09-15 童国柱 一种桔梗金银花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97002A (zh) * 2018-10-25 2020-05-05 以岭健康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咽润喉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97947A (zh) * 2019-04-17 2019-07-12 桂林三金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西瓜霜清咽润喉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53170A (zh) * 2019-04-17 2019-07-02 桂林三金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糖型西瓜霜清咽润喉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2672A (zh) * 2011-09-26 2012-01-04 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金银花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EP2450047A1 (en) * 2009-06-30 2012-05-09 Hebei Yiling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ephedrae for treating bronchiti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50047A1 (en) * 2009-06-30 2012-05-09 Hebei Yiling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ephedrae for treating bronchiti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2302672A (zh) * 2011-09-26 2012-01-04 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金银花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6347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6347B (zh) 一种金梅果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3169903B (zh)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US10111451B2 (en) Food, beverage or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fermented eastern prickly pea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1375049B (zh) 一种解酒保肝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89587A (zh) 一种清润保健花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8813501A (zh) 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和调节人体机能的养生蜂蜜膏
CN108042683A (zh) 一种抗霾清肺的药食同源产品
CN112190656A (zh) 一种清喉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625828A (zh) 一种用于辅助治疗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567797A (zh) 复方茉莉花茶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1851A (zh) 一种以金银花甘草药对为基础的复合物及其应用
CN107744554A (zh) 一种咽炎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89661A (zh) 辅助调节内分泌代谢并抗癌防癌的人参组合物的应用
CN104383232B (zh) 清热解毒苦丁茶含片及其生产方法
CN106822660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954841B (zh) 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
CN104623615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
CN104258224A (zh) 一种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五味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5767B (zh) 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6177568A (zh) 一种口腔溃疡专用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979A (zh) 一种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CN104906352A (zh) 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529A (zh) 一种含艾叶的防治小儿肠道寄生虫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6862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茶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432040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保健胶囊及加工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27 room 124, building 8, Dongxiang Road, Miyu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Tan Hong

Patentee after: PHD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7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East Third Ring Road North Road, 66 A, the ocean Shinkansen 1201 block.

Co-patentee before: Tan Hong

Patentee before: PHD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