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5953B - 一种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5953B
CN104905953B CN201510197195.8A CN201510197195A CN104905953B CN 104905953 B CN104905953 B CN 104905953B CN 201510197195 A CN201510197195 A CN 201510197195A CN 104905953 B CN104905953 B CN 104905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head
fixed disk
massage head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71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5953A (zh
Inventor
刘万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ling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万坤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万坤 filed Critical 刘万坤
Priority to CN2015101971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5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5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5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5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5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按摩仪、第二按摩仪、连接盘以及封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按摩仪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按摩仪的顶部之间采用活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按摩仪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第二按摩仪与所述第一按摩仪连接,驱动二者转动,从而提高按摩的舒适度,减小按摩装置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医疗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针对人体的按摩设备,这些按摩器械通常可以通过对人体部位进行挤压和振动来实现按摩,并且可以通过改变频率的方式调节按摩的强度,以达到人体放松的目的,例如如下几种:
家用按摩椅:在按摩椅内部设置多个按摩头,人体利用自身重量与按摩头充分接触,通过按摩椅的主控器控制按摩头的速度、频率和强度。通过按摩头的按摩可以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
减肥腰带:在腰带内部内置了多个偏心电机。通过腰带使电机与人体接触,利用偏心电机实现振动从而使得肌肉振动,从而达到消耗脂肪的作用。
颈椎按摩装置:该颈椎按摩装置特征是:所述的按摩带有两条,分别通过软体连接物与按摩装置体两侧连接,所述的按摩珠块有两组,依次固定设于按摩装置里侧,所述的调节键固定于按摩装置体顶部。所述的调节键固定于按摩装置体端部一侧,所述的遥控器独立设置,用于操控颈椎按摩装置。
肩部捶打器:该产品内置电磁铁,一般呈空心状,电磁铁均布于壳体侧壁上,中心处设置按摩头,利用电流变化可以改变捶打的强度和速率,以起到放松颈部和肩部的作用。
脊椎按摩装置,包括一按摩部件,该按摩部件可以在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同时,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按摩疗效。
上述按摩设备一方面是通过调整电机转速调节振动频率以变化按摩强度,或者通过复杂的机械结构完成对按摩强度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对人体大部分较为容易按摩到的器官进行按摩,对关节处或者是中医理论上强调的穴位按摩无法顾及;还有就是现有的按摩装置按摩方式较为单一。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按摩装置无需通过对电机调整实现仿真人按摩,提高按摩的舒适度以及不受按摩区域的限制,以及实现多种按摩方式并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按摩仪、第二按摩仪、连接盘以及封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按摩仪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按摩仪的顶部之间采用活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按摩仪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第二按摩仪与所述第一按摩仪连接,驱动二者转动;
所述第一按摩仪包括:连接转轴、连接杆和按摩头;其中,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摩头底部采用半卡位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按摩头边侧连接;所述封装机构由按摩头顶部至所述驱动机构底部封装;所述连接转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接杆在所述连接转轴的上做上下往复运动,并带动所述按摩头以半卡位的连接处左摆动或右摆动;
所述第二按摩仪包括:传动机构和按摩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调节盘和调节块,所述调节盘和调节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方,二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盘位于所述调节盘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并套设于所述调节盘上;所述调节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调节块通过套设于所述调节块一端上的连接轴,将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连接,并构成主体支撑结构,且该端为所述调节块的自由端;所述调节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盘连接,称之为定位端;所述自由端在所述调节盘限位部的限制下,以所述定位端为中心随所述调节盘同向转动,使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随之同向转动;
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轴上,并沿所述调节盘转动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对称设置的按摩部件,所述按摩部件随所述连接轴的转动而转动,并能够与所述封装机构内壁接触形成按摩凸起;所述按摩部件随所述调节块转动方向的改变而更换所述按摩部件。
优选的,包括:所述连接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按摩仪的底部或所述第二按摩仪的顶部,将所述第一按摩仪与所述第二按摩仪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摩头具有半球形按摩面和位于所述半球状按摩面底部的支撑臂,所述半球状按摩面和支撑臂构成按摩头伞状结构;所述半球状按摩面与欲按摩部位相接处。
优选的,包括:按摩片,所述按摩片包括:扇形按摩面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扇形按摩面连接固定,所述扇形按摩面朝向所述封装机构的内壁,并在所述扇形按摩面上设置有电磁部件,所述按摩片随所述连接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优选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中空圆柱状,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顶部朝所述按摩头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架顶部与所述按摩头底部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按摩头上下摆动的距离,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与所述封装机构内壁相贴合;所述支撑架内壁上沿其周长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按摩片能够搭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
优选的,在所述按摩片的扇形按摩面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平台向配合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能够搭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中心连接柱,所述中心连接柱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固定盘连接,所述中心连接柱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固定盘连接;所述中心连接柱具有容纳所述驱动电机电缆的通孔;所述连接轴沿所述中心连接柱的周缘外侧均匀布设。
优选的,所述调节盘限位部为在所述调节盘的外缘设置的多个凸齿,在相邻的所述凸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调节块定位端的槽口;所述调节块的定位端具有与所述槽口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自由端具有与所述连接轴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调节块自由端能够在随所述调节盘转动状态下与所述凸齿反向抵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为三个,均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与第二固定盘相对的周缘区域。
优选的,所述按摩部件包括: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分别通过垂直于所述连接轴轴线的支撑杆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与所述连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接触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所述第一按摩头支撑杆和第二按摩头支撑杆之间的交角角度满足所述第一固定盘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或者满足所述第一固定盘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逆时针转动时第一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
优选的,包括:无线连接接口,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上,接收控制端的控制信号,触发所述驱动机构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包括有第一按摩仪和第二按摩仪,二者通过同一驱动机构驱动,实现整体转动按摩,按摩过程中第一按摩仪的按摩头产生按压,按摩拍实现磁疗保健;第二按摩仪滚轮实现连续或断续的按压,拍打块实现拍打,助于提高肌肤的活性,由于该按摩并非振动因此按摩头与欲按摩的部位之前舒适度更好,更接近人手的按压方式,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按摩装置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仪第一实施例中按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仪第一实施例中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仪第一实施例中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第一按摩仪A,连接转轴20,圆球21,连接杆30,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按摩头40,半球形按摩面41,支撑臂42,凹槽421,按摩片60,扇形按摩面61,连接臂62,支撑柱63,横向柱631,纵向柱632,电磁部件64,支撑架70,支撑平台71,下固定盘80,上固定盘90;
第二按摩仪B,第一固定盘100,第二固定盘101,连接轴102,调节盘103,凸齿1031,槽口1032,调节块104,自由端1041,连接孔10411,定位端1042,定位部10421,中心连接柱105,按摩机构400,第一按摩头401,第二按摩头402,支撑杆403;
驱动机构200;
封装机构300,带状凸起301;
连接盘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接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包括:驱动机构200、第一按摩仪A、第二按摩仪B、连接盘500以及封装机构300;其中,所述第一按摩仪A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按摩仪B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盘500相互连接,构成按摩装置的整体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按摩仪B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第二按摩仪B与所述第一按摩仪A连接,驱动二者转动;
由于第一按摩仪A和第二按摩仪B可以单独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按摩仪,因此,在本实施中,第一按摩仪A和第二按摩仪B之设置的连接盘500可以是设置在所述第一按摩仪A的底部或所述第二按摩仪B的顶部,实现两个按摩仪的连接,并且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活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按摩仪A和第二按摩仪B之间通过连接盘500实现两个按摩仪整体组合的结构,通过拆卸连接盘500实现两个按摩仪的分体结构。例如:在连接盘上设置卡扣,在第一按摩仪A的底部设置与所述卡扣相配的卡槽,或者以螺纹的方式实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现有技术中很多,只要能够满足第一按摩仪A底部与第二按摩仪B顶部通过连接盘能够连接为一体结构,或者可以通过连接盘的拆卸实现两个按摩仪的分离结构即可,因此,此处不做赘述。
请参考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按摩仪A的结构示意图。
图如2所示,所述第一按摩仪A包括:连接转轴20、连接杆30和按摩头40;其中,所述连接转轴20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摩头40底部采用半卡位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0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转轴20上,另一端与所述按摩头40边侧连接;所述封装机构50将按摩头40、连接转轴20、连接杆30以及驱动机构10封装成为按摩仪整体。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封装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按摩头顶部至底部封装,第二部分封装其余部分,可以根据需要对两部分的封装材料进行选择,从而达到更好的封装效果。
所述连接转轴在所述驱动机构20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接杆在所述连接转轴20的上做上下往复运动,并带动所述按摩头以半卡位的连接处左摆动或右摆动;
为了便于提高按摩的舒适度,所述按摩头40具有半球形按摩面41,该按摩面与欲按摩部位接触。在半球形按摩面41的底部竖直设置有支撑臂42,所述支撑臂42与所述半球形按摩面41构成伞状结构的按摩头40。所述支撑臂42与所述连接转轴20的连接处采用半卡位的方式连接,从而连接杆30在连接转轴20的转动下上下浮动的同时,拽动与所述连接杆30连接的按摩头40的左摆动或右摆动。
在本实施中所述连接转轴20可以为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螺旋角度可以为根据按摩需求设定。例如:当螺旋轴运转160度时可以带动连接杆30上下移动3-5mm,相应的按摩头40在5-10度的角度内摆动。
在本实施中,所述按摩头40的支撑臂42底部为具有滚珠的半圆形凹槽结构,凹槽421的槽口朝向螺旋轴顶部的方向,所述螺旋轴顶部为圆球21,凹槽421与螺旋轴顶部的圆球21相匹配,也就是说,所述支撑臂42凹槽421内的滚珠能够与圆球21相接处并在其上活动。所述按摩头与螺旋轴之间的半卡位连接处可以通过设置滚珠轴承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实现按摩头与螺旋轴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存在多种,上述半卡位式滚珠轴承仅为一种实现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方式。
为达到更高的按摩效果,在本实施中的半球形按摩面41上设置有多个按摩凸点(图未示),所述按摩凸点的设置可以高度不同,大小不同,分布均匀或任意设置。
在本实施中,在所述螺旋轴上还固定套设有按摩片60,所述按摩片60包括:扇形按摩面61和连接臂62,所述连接臂6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转轴20上,另一端与所述扇形按摩面61连接,并朝向所述封装机构300的内壁延伸,并在所述扇形按摩面61上设置有电磁部64。
所述扇形按摩面61与所述连接臂62可以一体成型,扇形按摩面61的扇形弧度可以设置为260度,扇形按摩面61的弧形边侧与按摩头40的边侧相平行,并朝向所述封装机构300内壁的方向。所述电磁部件可以为磁片和/或红外线部件,起到保健作用。所述按摩片60随所述螺旋轴的转动而转动。
为保证按摩头40的正常工作,在按压力度较大或其他外力下防止螺旋轴以及连接杆30扭曲变形,在所述螺旋轴和连接杆30的外部设置有支撑架70,所述支撑架70为中空圆柱状,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200连接,顶部朝所述按摩头40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架70顶部与所述按摩头40底部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按摩头40上下摆动的距离,也就是说,支撑架70顶部与按摩头40底部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按摩头40在所述连接杆30的带动下具有上下摆动的空间;所述支撑架70的外壁与所述封装机构300内壁相贴合。
所述支撑架70的内壁上沿其周长设置有支撑平台71,所述按摩片60的扇形按摩面61的弧形边侧能够搭接在所述支撑平台71上,进而当螺旋轴承受向下压力时,通过所述支撑平台71与所述扇形按摩面61的配合,能够减小压力对螺旋轴的损伤,降低螺旋轴的扭曲变形情况的发生。
为便于支撑架70与所述驱动机构200的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200上设置下固定盘80,以便向所述支撑架70提供更好的支撑力,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支撑架的顶部设置上固定盘90,将支撑架的上下通过上固定盘90和下固定盘80连接,在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避免灰尘等进入按摩仪内部。
请参考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仪第一实施例中按摩片的结构示意图。
为更好的分解螺旋轴的外部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按摩片60的扇形按摩面61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平台71向配合支撑柱63,所述支撑柱63的底部能够搭接在所述支撑平台71上,提供支撑力。在本实施中所述支撑柱63可以包括横向柱631和纵向柱632,所述横向柱631连接在所述按摩片60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扇形按摩面61外,所述纵向柱632垂直于横向柱631上,并位于扇形按摩面61外,横向柱631能够搭接在支撑平台71上。
为便于所述按摩头40上下摆动,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连接杆30设置为两个,即:第一连接杆30和第二连接杆30,所述第一连接杆30的一端通过套设于所述连接转轴20上的套管与所述连接转轴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0的底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0的顶部与所述按摩头40边缘向所述驱动机构200延伸的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套管随所述螺旋轴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杆30转动,进而第二连接杆30随之转动,此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0连接的按摩头40处随之带动。
请参考图4和图5所示,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按摩仪B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所述第二按摩仪B包括:传动机构和按摩机构40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100、第二固定盘101、调节盘103和调节块104,所述调节盘103和调节块10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100上方,二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盘100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盘100位于所述调节盘103与所述驱动机构200之间,并套设于所述调节盘103上;所述调节盘103与所述驱动机构200连接,所述调节块104通过套设于所述调节块104一端上的连接轴102,将第一固定盘100和第二固定盘101连接,并构成主体支撑结构,且该端为所述调节块104的自由端1041;所述调节块10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盘103连接,称之为定位端1042;所述自由端1041在所述调节盘103限位部的限制下,以所述定位端1042为中心随所述调节盘103同向转动,使所述连接轴102带动所述第一固定盘100和第二固定盘101随之同向转动。
为了使主体支撑结构更加稳固,本发明还包括:中心连接柱105,所述中心连接柱105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固定盘101连接,所述中心连接柱105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固定盘100连接;所述中心连接柱105具有容纳所述驱动电机电缆的通孔;所述连接轴102位于所述中心连接柱105的周缘外侧。具体地,所述中心连接柱105可以为一个圆柱,在圆柱的顶部和底部外侧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连接部,中心连接柱105顶部的三个连接部分别所述第二固定盘101上设置的螺孔相对应,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同样地,中心连接柱105的底部也分别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固定盘100固定在其上。所述连接轴102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固定盘100和第二固定盘101上的连接孔10411实现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中可以通过连接轴102将第一固定盘100,第二固定盘101以及调节盘103,调节块104连接并同中心连接柱105一起成为一体按摩仪的主体支撑结构,而中心连接柱105可以更好的实现按摩仪支撑结构的稳固性。
所述驱动机构200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盘100连接,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固定盘100转动。所述驱动电机可以通过电池提供电力,该电池可以为充电电池。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轴承带动第一固定盘100转动,带动所述连接轴102转动,所述连接轴102带动所述第二固定盘101与第一固定盘100同步转动。所述驱动机电可以采用稳压直流可变频电机,当然并不限于稳压直流可变频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可以设置在第二按摩仪B的上部,即:靠近所述第一按摩仪A的位置,从而实现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带动两个按摩仪的转动。在本实施中,驱动电机可以具体设置在中心连接柱105的上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中心连接柱105上设置一个驱动电机实现驱动第一按摩仪A和第二按摩仪B的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设置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各自驱动与其连接的按摩仪,例如: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按摩机构400A,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与其连接的第二按摩仪B,从而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对不同按摩仪实现功率的调整,并且能够降低功耗。第一驱动机构可以设置在第一按摩仪A的下部,第二驱动机构可以设置在第二按摩仪B的下部。
所述第一固定盘100通过轴承与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盘100上设置的轴承连接圆孔,该圆孔的直径可以为30mm。
请参考图6和图7所示,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仪第一实施例中调节盘103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仪第一实施例中调节块104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所述调节盘103的外缘设置有多个凸齿1031,在所述凸齿103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调节块104的槽口1032,所述凸齿1031可以为等腰的扇形结构或等腰的梯形结构,所述槽口1032可以为具有开口的圆形结构;在本实施中,可以直接在所述调节盘103的外侧边缘,与调节盘103一体成型且凸齿1031与调节盘10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7所示,所述调节块104具有自由端1041和定位端1042,在本实施中,所述自由端1041可以设置为圆形,从自由端1041向外延伸形成定位部10421,定位部10421能够嵌入至槽口1032内,实现调节块104与调节盘103的连接。在圆形结构内部设置方型的连接孔1041110411,相应的在所述连接轴102的一端侧设置有与方型连接孔10411相匹配的连接结构,使连接轴102能够与调节块104匹配连接,并使连接轴102能够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盘100上设置的固定孔中,从而使得连接轴102穿过调节块104与第一固定盘100固定连接;连接轴102的另一端侧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盘101上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二固定盘101套接,所述连接轴102可以转动。从而使所述连接轴102竖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盘100和第二固定盘101之间。所述调节块104能够在随所述调节盘103转动下,使调节块104的圆弧边侧与所述调节盘103等腰扇形的腰部反向抵接,在所述调节盘103等腰扇形腰部转动力的作用下,推动与所述等腰扇形腰部相抵接的调节块104以相同的反向转动,进而带动连接轴102转动,连接轴102带动第一固定盘100和第二固定盘101转动,进而使主体支撑结构整理转动,当设置有中心连接柱105时,中心连接柱105也作为支撑结构的一部分随之转动。
所述调节块104的转动范围以及调节盘103凸齿1031设置的位置,满足二者在抵接时位于所述连接轴102上的按摩部件与所述封装机构300内壁接触,并在所述封装机构300上向其外侧形成按摩凸起。在本实施中,所述调节块104自由端1041以所述定位端1042为中心转动的角度范围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5度,小于等于10度,该转动角度可以通过设定槽口1032的开口角度实现转动范围的限制。在上述角度范围内,在所述封装机构300上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的凸起范围为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4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102可以设置为三个,均匀布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盘100与第二固定盘101相对的外边缘区域,当所述第一固定盘100与第二固定盘101之间设置有中心连接柱105时,所述连接轴102位于所述中心连接柱105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100与第二固定盘101的外边缘区域。
所述按摩机构400包括:位于所述连接轴102上,并沿所述调节盘103转动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对称设置的按摩部件,所述按摩部件随所述连接轴102的转动而转动,并能够与所述封装机构300内壁接触形成按摩凸起;所述按摩部件随所述调节块104转动方向的改变而更换所述按摩部件。
为增加按摩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按摩仪中的所述按摩部件包括: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所述第一按摩头401可以为鼓型按摩滚轮,所述第二按摩头402可以为按摩拍块;苏搜狐按摩拍块具有楔形面,该楔形面能够与欲按摩部位接触;所述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分别通过垂直于所述连接轴102轴线的支撑杆403连接在所述连接轴102上,所述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与所述连接轴102轴线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与所述封装机构300接触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所述第一按摩头401支撑杆403和第二按摩头402支撑杆403之间的交角角度满足所述第一固定盘100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按摩头401与所述封装机构300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按摩头402与所述封装机构300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或者满足所述第一固定盘100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按摩头402与所述封装机构300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逆时针转动时第一按摩头401与所述封装机构300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连接轴102上可以仅设置有第一按摩头401或仅设置有第二按摩头402,也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按摩头,满足不同的按摩需求。
所述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在同一所述连接轴102上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为高度相同设置或高度错落设置。
在本实施中,连接轴102可以设置为三个,每个连接轴102上固定三个第一按摩头401和三个第二按摩头402,即:每个连接轴102上固定有六个按摩头,每根连接轴102上的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可以均匀布设,也就是等距离的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保证三个连接轴102上的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在按摩仪整体上分布是均匀的,在按摩仪整体转动时,最大限度实现按摩仪整体全覆盖。
所述封装机构300将所述驱动机构200,传动机构,调节机构,按摩机构400包覆为整体结构,所述封装机构300为与肌肤接触的部分。
为使鼓型按摩滚轮和按摩拍块的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封装机构300可以采用树脂材料,并且在封装机构300内壁上,沿其周长设置有带状凸起301,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宽度满足按压和敲击的力度;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设置相邻所述凸起之间的宽度,增大或减小第一/第二按摩头的阻力,进而调整按压和敲击的力度;例如:凸起之间的宽度大则按压和敲击的力度大,反之则小。
所述封装机构300内壁所形成的带状凸起301可以为呈三角形的带状条纹或菱形波浪条纹等结构,也就是说,能够使所述第一按摩头401和第二按摩头402产生连续或断续压力,或者振动即可,所述连续和断续压力可以通过调整相邻凸起之间的宽度即可实现,即:相邻凸起宽度小,则产生连续压力,振动较小;相邻凸起宽度大,则产生断续压力,振动较大。
在本实施中,断续可以根据相邻凸起之间的宽度或者凸起高度来确定,在凸起宽度或高度一定的情况下,由于鼓型按摩滚轮具有鼓形(或者是圆弧外廓)的摩擦面,而按摩拍块具有拍击斜面,因此鼓型按摩滚轮相对于按摩拍块断续所产生的敲击力会更柔和一些,在两种按摩头相互交替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肌肤的活性。
为使按摩仪整体结构重量降低,上述各个机构部件的材质可以选择PC或POM等,但并不限于该些材质。
本实施中的驱动机构200可以为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内可以设置有充电电池,实现为电机的电力提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按摩仪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实现对驱动机构200的开启与关闭,并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驱动机构的转动频率来控制按摩的频率,并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驱动机构的转动频率来控制按摩的频率,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按摩仪上的无线通信接口,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通过终端设备无线控制驱动机构200的启动与关闭,例如:在终端设备上安装按摩装置的应用程序,用户操作应用程序通过无线传输与按摩装置无线通信接口建立连接,从而实现对按摩装置驱动机构200的控制,无线传输的方式可以采用蓝牙4.0技术。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按摩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下面结合上述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中的按摩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如下:
驱动机构200通过直流驱动电机,将动力传递至螺旋轴,在螺旋轴的转动下,位于其上的连接杆30能够上下运动,进而带动与所述连接杆30连接的按摩头40,以与所述螺旋轴半卡位连接处的中心左摆动或右摆动,实现通过按摩头左摆动或右摆动的按摩作用。
所述螺旋轴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的同时,使固定在其上的按摩片60也会随之一起转动,并且按摩片60转动的同时,通过按摩片60上的电磁部件穿透封装机构300,照射欲按摩位置,也实现按摩保健效果,当按摩片60随旋转轴转动至160度时,所述按摩片60与所述连接杆30能够相抵接,所述连接杆30在受到所述按摩片60转动力的推动作用下,所述连接杆30也一同随按摩片的转动而转动,进而使按摩头40以与螺旋轴半卡位连接处为中心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按摩仪整体转动。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的按摩仪中的按摩头40可以在做左摆动或右摆动的按摩时,还可以实现圆周运动,使按摩头40与欲按摩部位的按压可以实现整圈按压。
在驱动机构200驱动第一按摩仪A的同时,通过驱动机构200的电缆将驱动力传递至第二按摩仪B,也就是说,本实施中驱动电机不仅能够驱动第一按摩仪A还能够同时驱动第二按摩仪B。
驱动机构200为直流电机驱动,带动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调节盘103顺时针转动,调节盘103转动使得与其连接的调节块104与其凸齿1031反向抵接,并在凸起的推动下带动连接轴102顺时针转动,此时连接轴102将带动第一固定盘100和第二固定盘101顺时针转动,在第一固定盘100和第二固定盘101的转动下,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盘100与第二固定盘101之间的中心连接柱105也随之转动,进而使得按摩仪的主体支撑结构整体转动,转动过程中所述连接轴102上的第一按摩头401会随同连接轴102转动5-10度,此时,第一按摩头401能够与所述封装机构300内壁上设置的凸起相接处,并在转动力的作用下,使封装机构300的外侧面形成连续或断续的按摩凸起;当驱动电机带动调节盘103逆时针转动时,所述调节块104逆时针转动5-10度,带动连接轴102逆时针转动5-10度,此时,第一按摩头401与封装机构300内壁不存在接触,第二按摩头402与所述封装机构300内壁的凸起相接触,并在转动力的作用下,与封装机构300内壁产生摩擦,由于第二按摩头402具有拍打斜面,因此,使得第二按摩头402在封装机构300内壁上形成连续或间断的按摩拍打,从而实现对肌肤的不同按摩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按摩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该实施例中的部件数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式,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第一按摩仪、第二按摩仪、连接盘、按摩片以及封装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按摩仪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按摩仪的顶部之间采用活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按摩仪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第二按摩仪与所述第一按摩仪连接,驱动二者转动;
所述第一按摩仪包括:连接转轴、连接杆和按摩头;其中,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摩头底部采用半卡位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按摩头边侧连接;所述封装机构将所述按摩头、连接转轴、连接杆以及所述驱动机构封装;所述连接转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接杆在所述连接转轴上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并带动所述按摩头以半卡位的连接处左摆动或右摆动;
所述第二按摩仪包括:传动机构和按摩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调节盘和调节块,所述调节盘和调节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方,二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盘位于所述调节盘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并套设于所述调节盘上;所述调节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调节块通过套设于所述调节块一端上的连接轴,将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连接,并构成主体支撑结构,且该端为所述调节块的自由端;所述调节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盘连接,称之为定位端;所述自由端在所述调节盘限位部的限制下,以所述定位端为中心随所述调节盘同向转动,使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随之同向转动;
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轴上,并沿所述调节盘转动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对称设置的按摩部件,所述按摩部件随所述连接轴的转动而转动,并能够与所述封装机构内壁接触形成按摩凸起;所述按摩部件随所述调节块转动方向相互交替工作;
所述按摩片包括:扇形按摩面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扇形按摩面连接固定,所述扇形按摩面朝向所述封装机构的内壁,并在所述扇形按摩面上设置有电磁部件,所述按摩片随所述连接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连接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按摩仪的底部或所述第二按摩仪的顶部,将所述第一按摩仪与所述第二按摩仪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具有半球状按摩面和位于所述半球状按摩面底部的支撑臂,所述半球状按摩面和支撑臂成按摩头伞状结构;所述半球状按摩面与预按摩部位相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中空圆柱状,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顶部朝所述按摩头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架顶部与所述按摩头底部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按摩头上下摆动的距离,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与所述封装机构内壁相贴合;所述支撑架内壁上沿其周长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按摩片能够搭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摩片的扇形按摩面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平台向配合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能够搭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中心连接柱,所述中心连接柱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固定盘连接,所述中心连接柱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固定盘连接;所述中心连接柱具有容纳所述驱动机构电缆的通孔;所述连接轴沿所述中心连接柱的周缘外侧均匀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盘限位部为在所述调节盘的外缘设置的多个凸齿,在相邻的所述凸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调节块定位端的槽口;所述调节块的定位端具有与所述槽口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自由端具有与所述连接轴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调节块自由端能够在随所述调节盘转动状态下与所述凸齿反向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为三个,均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与第二固定盘相对的周缘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部件包括: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分别通过垂直于所述连接轴轴线的支撑杆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与所述连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接触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所述第一按摩头支撑杆和第二按摩头支撑杆之间的交角角度满足所述第一固定盘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或者满足所述第一固定盘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逆时针转动时第一按摩头与所述封装机构相接处并形成的所述按摩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连接接口,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上,接收控制端的控制信号,触发所述驱动机构驱动。
CN201510197195.8A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按摩装置 Active CN104905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7195.8A CN104905953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7195.8A CN104905953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5953A CN104905953A (zh) 2015-09-16
CN104905953B true CN104905953B (zh) 2017-05-10

Family

ID=5407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7195.8A Active CN104905953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59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2342A (zh) * 2015-12-27 2018-01-16 合肥龙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孕妇乳房的按摩装置
CN106619023B (zh) * 2016-11-14 2023-05-23 刘万坤 一种振动力集中装置及按摩器
CN106890070A (zh) * 2017-03-30 2017-06-27 刘世杰 一种偏心振荡器
CN108635201A (zh) * 2018-05-21 2018-10-12 温州硕而博科技有限公司 震动按摩仪
CN110960412A (zh) * 2020-01-15 2020-04-07 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筋膜枪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2318Y (zh) * 1994-07-02 1995-03-22 蔡介元 按摩器
CN2361259Y (zh) * 1999-02-26 2000-02-0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屯医院 揉动式按摩器
CN2471331Y (zh) * 2000-03-21 2002-01-16 吴宏琪 电控摇盘式足部按摩健身器
JP2006087846A (ja) * 2003-11-07 2006-04-06 Atex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740179Y (zh) * 2004-09-09 2005-11-16 黄明雄 足部按摩器
CN102716004B (zh) * 2012-05-24 2014-04-30 西安石油大学 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5953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5953B (zh) 一种按摩装置
JP2020192320A (ja) マッサージ調節構造および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7648026A (zh) 一种按摩头和包括该按摩头的按摩仪
CN109172898A (zh) 一种拔罐揉捏装置
CN107049724A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多方位头部按摩装置
CN105213161A (zh) 一种捏揉式按摩组件及按摩器
JP3228963U (ja) 伸縮振動マッサージ器
CN203154253U (zh) 一种腿部按摩机
CN211157151U (zh) 仿真人捶背、手拍、点压穴位机器人
CN104840343B (zh) 一种按摩仪
CN208552432U (zh) 腿部按摩装置
CN204319193U (zh) 摆推式自动按摩床
CN110680669A (zh) 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
CN204951507U (zh) 一种三电机式放松按摩椅
CN205054790U (zh) 一种捏揉式按摩组件及按摩器
CN204744872U (zh) 按摩头机芯
CN211095744U (zh) 一种转动按摩的机芯
CN204033699U (zh) 一种偏转扭腰机
CN103330638B (zh) 一种辅助腱鞘炎自我康复的按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26988U (zh) 一种旋揉按摩机芯
CN205667632U (zh) 一种具有揉捏和摇摆功能机芯的背部按摩器
CN207627571U (zh) 一种改进的按摩椅侧板
CN201899670U (zh) 按摩椅的机芯机构
CN205286876U (zh) 一种带揉捶功能的按摩机芯
CN110393661A (zh) 一种柔性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8

Address after: 100020 unit 1, building 4, meicube, yard 11, Shuangyi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509

Patentee after: Sailing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50025 room 4, unit 4, 501, Phoenix Bay, Limin Road, Limin Town, Hulan District, Harbin, Heilongjiang

Patentee before: Liu Wank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