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3616A -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3616A
CN104903616A CN201380068467.3A CN201380068467A CN104903616A CN 104903616 A CN104903616 A CN 104903616A CN 201380068467 A CN201380068467 A CN 201380068467A CN 104903616 A CN104903616 A CN 104903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ing shaft
gear
clutch
train
pla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84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3616B (zh
Inventor
金泰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Transy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Power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Power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Power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3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3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mpound planetary gear units, e.g. two intermeshing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five engag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箱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组(PG1、PG2、PG3、PG4),分别包括多个运行元件;输入轴(10),其输入车辆引擎的动力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PC2);输出轴(20),其输出经变速的旋转动力并连接于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多个旋转轴(TM1、TM2、TM3、TM4、TM5、TM6、TM7),其相互连接所述多个运行元件;多个制动(器B1、B2);及多个离合器(CL1、CL2、CL3),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多个旋转轴。

Description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系,尤其涉及车辆用八速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系。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自动变速器的多级变速机制通过组合多个行星齿轮组实现,而上述由多个行星齿轮组组合而成的动力系起到从转矩变换器获得旋转动力的输入并对其进行变速之后传递给输出轴的功能。
自动变速器可实现的变速档越多,越能设计更适当的变速比,而且,可实现在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方面优异的车辆,因此,人们为实现更多的变速档而开展不断的研究。
另外,即使实现相同的变速档,根据行星齿轮组的组合方法的不同,动力系的耐久性、动力传递效率、大小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对更加坚固、无动力损失、紧凑的动力系结构的研究。
尤其是,与变速档越多驾驶者需更频繁地进行变速的手动变速器不同,自动变速器由控制单元根据驾驶状态控制动力系的运行,从而实现变速,因此,持续开展对能实现更多变速档的动力系的研究。
近来,开发出六档自动变速器应用于车辆的同时,开展了对实现更高效的燃油经济性的八速以上的自动变速器的积极的开发。
这些八速以上的自动变速器的开发,一般主要是将三个行星齿轮组或四个行星齿轮组组合成多个离合器及制动器而成的,但因多个离合器都集中在变速器的后端,难以确保配置离合器的空间,而且,这样的集中配置增加变速器整体的长度,与此同时,因多个离合器集中在变速器后端,用于实现离合器的通道设计变得复杂。
另外,这样的八速以上的自动变速器通常在变速器的后端侧具备输出轴,而输出轴设置于变速器后端的结构,对变速器自身的震动及噪音特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不适合于前轮驱动车辆。
发明的详细的说明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分散配置多个离合器有利于空间利用性,可减少变速器整体的长度,且可简化为离合器的通道设计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输出端配置在邻近变速器的前端部的位置,而非变速器的后端部,从而可改善噪音及震动特性,适合于前轮驱动车辆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课题解决手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架、第一环形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第二环形齿轮;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齿轮、第三行星架、第三环形齿轮;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齿轮、第四行星架、第四环形齿轮;输入轴,其输入车辆引擎的动力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输出轴,其输出经变速的旋转动力并连接于所述第四环形齿轮;第一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及所述第二太阳齿轮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变速器外壳;第二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一环形齿轮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第三旋转轴,其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第四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轴;第五旋转轴,其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齿轮;第六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五旋转轴;第七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五旋转轴;多个制动器,其分别将所述第一旋转轴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和将所述第二旋转轴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及多个离合器,其分别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和所述第四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第六旋转轴,及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第七旋转轴;其中,所述多个离合器中的至少一个离合器与其它离合器在空间上相隔而设,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和所述其它离合器之间的空间具备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另外,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第四行星齿轮组按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顺序配置。
另外,所述多个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第六旋转轴;第二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第七旋转轴;及第三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和所述第四旋转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可以是所述第三离合器。
另外,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二离合器在空间上配置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后方,所述第三离合器在空间上配置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
另外,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可一体旋转,优选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可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另外,所述第三环形齿轮和所述第四行星架可一体旋转,优选所述第三环形齿轮和所述第四行星架可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另外,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太阳齿轮可一体旋转,优选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太阳齿轮可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另外,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架可一体旋转,优选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架可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另外,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可以形成为双齿轮结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分散配置多个离合器,从而有利于空间利用性,可减少变速器整体的长度,且可简化为离合器的通道设计。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将输出端邻近配置于变速器的前端部,从而可改善噪音及震动特性,尤其适合于前轮驱动车辆.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的结构图;
图2为用于运行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的运行表;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的变速线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的结构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可进行各种变形且可有各种实施例,下面,将特定实施例示例于附图并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不是把本发明限定在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
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第一、第二等术语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受所述术语的限制。所述术语的目的是区分一个构成要素和另一个构成要素。例如,在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二结构可以命名为第一结构,同样,第一结构也可以命名为第二结构。
某个构成要素“连接”或“接入”另一个构成要素可以是指直接连接或接入另一个构成要素,但也可以理解为中间还可以有其他构成要素。与此相反,某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接入”可以理解为中间不存在其他结构。
用于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只是说明特定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若在语境中没有明显的区别,则单数的记载包含复数的含义。
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备”等术语用于表示存在说明书上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而非预先排除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除非有特别的说明,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在内的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的意思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意思一样。一般使用的与词典中定义的术语相同的术语具有与相关技术的语境中的意思相同的含义,除非有明确的定义,在本申请中不具有异常的或过度的含义。
另外,下面的实施例的目的是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中的要素的形状及大小等有可能被夸张。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组(PG1、PG2、PG3、PG4),分别包括:多个运行元件;输入轴(10),其输入车辆引擎的动力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PC2);输出轴(20),其输出经变速的旋转动力并连接于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多个旋转轴(TM1、TM2、TM3、TM4、TM5、TM6、TM7),其相互连接所述多个运行元件;多个制动器(B1、B2);及多个离合器(CL1、CL2、CL3),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多个旋转轴;其中,所述多个旋转轴至少包括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旋转轴(TM1、TM2、TM3、TM4、TM5、TM6、TM7),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PG3)以双齿轮结构形成,第一、第二、第四行星齿轮组(PG1、PG2、PG4)以单齿轮结构形成。
输入轴(10)为输入部件,指转矩变换器的涡轮轴,来自引擎的曲柄轴的旋转动力通过转矩变换器发生转矩变换之后输入,而经变换的旋转动力输入至所述第二行星架(PC2)。
输出轴(20)为输出经变速的旋转动力的输出部件,连接于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并通过已知的差速齿轮驱动驱动轮。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包括由第一太阳齿轮(S1)、第一环形齿轮(R1)及第一行星架(PC1)构成的至少三个运行元件。
所述第一太阳齿轮(S1)连接于第一旋转轴(TM1),而第一旋转轴(TM1)通过第一制动器(B1)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30)。
所述第一环形齿轮(R1)连接于第二旋转轴(TM2),而第二旋转轴(TM2)通过第二制动器(B2)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30)。
所述第一行星架(PC1)一体连接啮合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S1)和第一环形齿轮(R1)之间的多个单齿轮,而且,与将要后述的第四行星架(PC4)相互一体旋转地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G2)包括由第二太阳齿轮(S2)、第二环形齿轮(R2)及第二行星架(PC2)构成的至少三个运行元件。
所述第二太阳齿轮(S2)连接于第一旋转轴(TM1),与上述第一太阳齿轮(S1)相同,所述第一旋转轴(TM1)通过第一制动器(B1)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30)。其中,所述第一太阳齿轮(S1)连接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S2),以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S2)一体旋转。
所述第二行星架(PC2)一体连接啮合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S2)和第二环形齿轮(R2)之间的多个单齿轮,而且,在连接于所述输入轴(10)输入车辆引擎的动力的同时,连接于第三旋转轴(TM3)。所述第三旋转轴(TM3)通过第三离合器(CL3)选择性地连接于第四旋转轴(TM4),该第四旋转轴(TM4)连接于将要后述的第三太阳齿轮(S3)。
所述第二环形齿轮(R2)连接于第五旋转轴(TM5),第五旋转轴(TM5)通过第一离合器(CL1)选择性地连接于第六旋转轴(TM6),该第六旋转轴(TM6)连接到将要后述的第三行星架(PC3)。另外,第五旋转轴(TM5)通过第二离合器(CL2)选择性地连接于连接到将要后述的第三太阳齿轮(S3)的第七旋转轴(TM7)。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可以具有双齿轮结构,且具备由第三太阳齿轮(S3)、第三环形齿轮(R3)及第三行星架(PC3)构成的至少三个运行元件。
如上所述,所述第三太阳齿轮(S3)连接于第四旋转轴(TM4)及第七旋转轴(TM7),第四旋转轴(TM4)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CL3)选择性地连接于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架(PC2)的第三旋转轴(TM3),第七旋转轴(TM7)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CL2)选择性地连接于连接到所述第二环形齿轮(R2)的第五旋转轴(TM5)。
所述第三环形齿轮(R3)同时连接于第四行星架(PC4)以与第四行星架(PC4)一体旋转。
所述第三行星架(PC3)在可一体旋转地连接于第四太阳齿轮(S4)的同时,连接于所述第六旋转轴(TM6),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CL1)选择性地连接于连接到所述第二环形齿轮(R2)的第五旋转轴(TM5)。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具备由第四太阳齿轮(S4)、第四环形齿轮(R4)及第四行星架(PC4)构成的至少三个运行元件。
所述第四太阳齿轮(S4)可一体旋转地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第三行星架(PC3)连接。
如上所述,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为输出经变速的旋转动力而连接于所述输出轴(20)。
所述第四行星架(PC4)可一体旋转地与所述第一行星架(PC1)及所述第三环形齿轮(R3)连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行星齿轮组,从变速器的前方到后方按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及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顺序排列。通过这样顺序的排列可实现适合于前轮驱动的变速器结构,可减少使输出端位于变速器后端所产生的震动及噪音。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二、三离合器(CL1、CL2、CL3)中,至少一个离合器,较佳为第三离合器(CL3)与所述第一、第二离合器(CL1、CL2)在空间上相隔而设。
具体而言,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TM3)和所述第四旋转轴(TM4)的第三离合器(CL3)配置于变速器前方一侧,即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G2)之间,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五旋转轴(TM5)和所述第六旋转轴(TM6)的第一离合器(CL1)和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五旋转轴(TM5)和所述第七旋转轴(TM7)的第二离合器(CL2)配置于变速器后方一侧,即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后方,从而在所述第三离合器(CL3)和所述第一、二离合器(CL1、CL2)之间的空间内具备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及第四行星齿轮组(PG4)。
这样,通过将多个离合器(CL1、CL2、CL3)分散配置于变速器内,减少变速器自身的长度,从而有利于安装变速器的空间利用性。
另外,所述第一、二、三离合器(CL1、CL2、CL3)由通常使用的多板式液压摩擦结合单元构成,而通过分散配置这些离合器,较之现有技术可简化用于向各离合器供应液压的通道设计。
图2为适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八速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系的摩擦部件运行表,图3为适用于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十速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系的杠杆线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十速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系作为摩擦元件运行两个制动器及三个离合器实现变速,[]表示运行的状态,在各变速档通过运行两个或三个摩擦元件实现变速,若按如图3所示画出对应于各摩擦元件的旋转速度的输入/输出速度比,即可获知通过各变速档实现的变速比。
首先,在前进一档(D1),控制运行第三离合器(CL3)、第一制动器(B1)及第二制动器(B2)。
因此,输入轴(10)的旋转动力输入至第二行星架(PC2),所述第二行星架(PC2)的旋转动力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CL3)传递至第三太阳齿轮(S3)。此时,因所述第四行星架(PC4)及所述第三环形齿轮(R3)作为固定元件运行,因此,第三行星架(PC3)作为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输出元件运行,而连接于所述第三行星架(PC3)的第四太阳齿轮(S4)作为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的输入元件运行,从而形成第一速度线(L1),一档(D1)的变速比通过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传递至输出轴(20)。
在前进二档(D2),解除在前进一档运行的第三离合器(CL3)的运行,并运行第二离合器(CL2)。此时,因为所述第一太阳齿轮(S1)、第二太阳齿轮(S2)及第一环形齿轮(R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制动器(B1)及第二制动器(B2)得到固定,因此,由第一太阳齿轮(S1)、第一行星架(PC1)及第一环形齿轮(R1)构成的第一行星齿轮组(PG1)成为固定状态。此时,通过连接于输入轴(10)的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的第二行星架(PC2)输入输入轴(10)的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的第二环形齿轮(R2)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至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第三太阳齿轮(S3)。因此,第三行星架(PC3)作为输出元件运行,连接于所述第三行星架(PC3)的第四太阳齿轮(S4)作为输入元件运行,从而形成第二速度线(L2),二档(D2)的变速比通过第四环形齿轮(R4)传递至输出轴(20)。
在前进三档(D3),解除在前进二档运行的第一制动器(B1)的运行,并运行所述第三离合器(CL3)。此时,通过从所述输入轴(10)传递得到旋转动力的第二行星架(PC2)的旋转,第二太阳齿轮(S2)及第二环形齿轮(R2)都成为旋转状态,从而第二行星齿轮组(PG2)一体旋转。另外,因所述第一环形齿轮(R1)通过第二制动器(B2)作为固定元件运行,因此,通过所述第一太阳齿轮(S1)传递并传递至所述第一行星架(PC1)的旋转动力将被传递至所述第四行星架(PC4)。此时,经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等速旋转的第三太阳齿轮(S3),通过第三环形齿轮(R3)及第四行星架(PC4)形成第三速度线(L3),三档(D3)的变速比通过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传递至输出轴(20)。
在前进四档(D4),解除在前进三档运行的第三离合器(CL3)的运行,并运行所述第一离合器(CL1)。此时,从输出轴(10)通过第二行星架(PC2)传递的旋转动力,因第一环形齿轮(R1)通过第二制动器(B2)作为固定元件运行,通过所述第二环形齿轮(R2)减速的旋转速度传递至第三太阳齿轮(S3)及第四太阳齿轮(S4)形成第四速度线(L4),四档(D4)的变速比通过第四环形齿轮(R4)传递至输出轴(20)。
在前进五档(D5),解除在前进四档运行的第二离合器(CL2)的运行,而运行第三离合器(CL3)。此时,从输入轴(10)通过第二行星架(PC2)传递的旋转动力,因第一环形齿轮(R1)通过第二制动器(B2)作为固定元件运行,从而传递至第三太阳齿轮(S3),通过第二环形齿轮(R2)减速的旋转动力输入至第四太阳齿轮(S4)。因此,形成第五速度线(L5),五档(D5)的变速比经过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传递至输出轴(20)。
在前进六档(D6),解除在前进五档运行的第二制动器(B2)的运行,而运行第二离合器(CL2)。此时,从输入轴(10)通过第二行星架(PC2)传递的旋转动力传递至第三太阳齿轮(S3),并通过第二环形齿轮(R2)传递至第四太阳齿轮(S4)。因此,形成第六速度线(L6),六档(D6)的变速比经过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传递至输出轴(20)。
在前进七档(D7),解除在前进六档运行的第二离合器(CL2)的运行,而运行第一制动器(B1)。此时,从输入轴(10)通过第二行星架(PC2)传递的旋转动力,因第一太阳齿轮(R1)和第二太阳齿轮(S2)通过第一制动器(B1)作为固定元件运行,从而在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CL3)传递至所述第三太阳齿轮(S3)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二环形齿轮(R2)增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一离合器(CL1)输入至第四太阳齿轮(S4)。因此,形成第七速度线(L7),七档(D7)的变速比经过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传递至输出轴(20)。
在前进八档(D8),解除在前进七档运行的第三离合器(CL3)的运行,而运行第二离合器(CL2)。此时,因第一太阳齿轮(S 1)及第二太阳齿轮(S2)通过第一制动器(B1)作为固定元件运行,从输入轴(10)通过第二行星架(PC2)传递的旋转动力通过所述第二环形齿轮(R2)得到增速以传递至第三太阳齿轮(S3)及第四太阳齿轮(S4)。因此,形成第八速度线(L8),八档(D8)的旋转动力通过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传递至输出轴(20)。
另外,在倒退档(Rev),运行第一离合器(CL1)、第一制动器(B1)及第二制动器(B2)。此时,因所述第一太阳齿轮(S1)及第一环形齿轮(R1)通过所述第一制动器(B1)及第二制动器(B2)固定,所以第一行星齿轮组(PG1)都被固定。另外,因与所述第一行星架(PC1)连接的第四行星架(PC4)及第三环形齿轮(R3)都被固定,所述第二环形齿轮(R2)以所述第二太阳齿轮(S2)作为固定元件通过第一离合器(CL1)连接于第三行星架(PC3)及第四太阳齿轮(S4),从而通过作为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的输出元件运行的所述第四环形齿轮(R4)形成倒退速度线(Rs),倒退速度(Rev)的旋转动力传递至输出轴(20)。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的结构图。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太阳齿轮(S1)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S2)一体旋转,第四太阳齿轮(S4)和第三行星架(PC3)一体旋转。即,如图1所示,使用连接第一太阳齿轮(S1)和第二太阳齿轮(S2)相互间的另外的连接部件,连接第四太阳齿轮(S4)和第三行星架(PC3)相互间的另外的连接部件可使其始终一体旋转,但也可如图4所示,将第一太阳齿轮(S1)和第二太阳齿轮(S2)由一体化单一部件形成,或将第四太阳齿轮(S4)和第三行星架(PC3)由一体化单一部件形成,从而减少变速器的构成部件数量,简化变速器的构成。
虽然未在图4中表示,但是同样地,一体旋转构成的第四行星架(PC4)和第三环形齿轮(R3)、一体旋转构成的第三行星架(PC3)和第一行星架(PC1)也可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应理解,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构成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前提下可以实施为其他具体形式。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3)

1.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架、第一环形齿轮;
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第二环形齿轮;
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齿轮、第三行星架、第三环形齿轮;
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齿轮、第四行星架、第四环形齿轮;
输入轴,其输入车辆引擎的动力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
输出轴,其输出经变速的旋转动力并连接于所述第四环形齿轮;
第一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及所述第二太阳齿轮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变速器外壳;
第二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一环形齿轮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
第三旋转轴,其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
第四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轴;
第五旋转轴,其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齿轮;
第六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五旋转轴;
第七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连接,同时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五旋转轴;
多个制动器,其分别将所述第一旋转轴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和将所述第二旋转轴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变速器外壳;及
多个离合器,其分别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和所述第四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第六旋转轴、及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第七旋转轴;
其中,所述多个离合器中的至少一个离合器配置为与其它离合器在空间上隔开,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和所述其它离合器之间的空间具备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按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顺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离合器,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第六旋转轴;
第二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五旋转轴和所述第七旋转轴;及
第三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和所述第四旋转轴;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是所述第三离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二离合器在空间上配置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后方,
所述第三离合器在空间上配置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一体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齿轮和所述第四行星架一体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齿轮和所述第四行星架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太阳齿轮一体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太阳齿轮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架一体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架由一体化的单一部件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以双齿轮结构形成。
CN201380068467.3A 2012-12-28 2013-01-23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Active CN104903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56121 2012-12-28
KR1020120156121A KR101372002B1 (ko) 2012-12-28 2012-12-28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8속 파워 트레인
PCT/KR2013/000540 WO2014104464A1 (ko) 2012-12-28 2013-01-23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8속 파워 트레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3616A true CN104903616A (zh) 2015-09-09
CN104903616B CN104903616B (zh) 2017-02-22

Family

ID=5064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8467.3A Active CN104903616B (zh) 2012-12-28 2013-01-23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15322B2 (zh)
KR (1) KR101372002B1 (zh)
CN (1) CN104903616B (zh)
DE (1) DE112013006248T5 (zh)
WO (1) WO201410446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112A (zh) * 2016-03-16 2017-09-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7620786A (zh) * 2016-07-13 2018-0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9268456A (zh) * 2017-07-18 2019-01-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0494B1 (ko) * 2014-08-26 2016-04-07 현대 파워텍 주식회사 자동변속기
US9701406B2 (en) * 2014-12-11 2017-07-11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Convertible tiltrotor aircraft
US9927009B2 (en) * 2015-04-23 2018-03-27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KR101703585B1 (ko) * 2015-06-02 2017-02-22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US9803725B2 (en) * 2015-07-13 2017-10-31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KR20210105647A (ko) * 2020-02-19 2021-08-27 현대트랜시스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동력전달장치
CN115217919B (zh) * 2022-06-20 2024-04-09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十挡变速器及一种车辆
CN115465084B (zh) * 2022-09-26 2023-08-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多级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8635A (zh) * 2007-04-03 2009-02-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八速自动变速器
DE102009047274A1 (de) * 2009-11-30 2011-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Mehrstufengetriebe
US20110245027A1 (en) * 2007-06-07 2011-10-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US20110263376A1 (en) * 2006-07-06 2011-10-27 Zf Friedrichshafen Ag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JP2012225506A (ja) * 2011-04-21 2012-11-15 Hyundai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7125B2 (ja) * 2003-06-04 2006-10-25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多段自動変速機
KR100793883B1 (ko) * 2006-07-20 2008-01-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 변속기의 파워 트레인
KR100907071B1 (ko) * 2008-04-01 2009-07-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기어 트레인
KR100903341B1 (ko) 2008-05-06 2009-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기어 트레인
US8052566B2 (en) * 2009-02-16 2011-11-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s
KR101063505B1 (ko) * 2010-03-31 2011-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기어 트레인
KR101090813B1 (ko) * 2010-06-30 2011-12-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기어 트레인
KR20120132022A (ko) * 2011-05-27 2012-12-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326982B1 (ko) * 2011-12-29 2013-11-13 현대 파워텍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10속 파워 트레인
US8888648B2 (en) * 2012-02-10 2014-11-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KR101664560B1 (ko) * 2014-09-26 2016-10-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다단 자동변속기
KR101693932B1 (ko) * 2014-11-03 2017-0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다단 자동변속기
KR101664061B1 (ko) * 2014-12-10 2016-10-10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3376A1 (en) * 2006-07-06 2011-10-27 Zf Friedrichshafen Ag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N101358635A (zh) * 2007-04-03 2009-02-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八速自动变速器
US20110245027A1 (en) * 2007-06-07 2011-10-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DE102009047274A1 (de) * 2009-11-30 2011-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Mehrstufengetriebe
JP2012225506A (ja) * 2011-04-21 2012-11-15 Hyundai Motor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112A (zh) * 2016-03-16 2017-09-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7620786A (zh) * 2016-07-13 2018-0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9268456A (zh) * 2017-07-18 2019-01-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95171A1 (en) 2016-07-07
US9915322B2 (en) 2018-03-13
DE112013006248T5 (de) 2015-10-08
KR101372002B1 (ko) 2014-03-07
WO2014104464A1 (ko) 2014-07-03
CN104903616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3616A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八速动力系
KR101283890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294075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JP5923282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KR101234667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776712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1344154B (zh) 多速变速器
KR101683498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JP5187799B2 (ja) 自動変速機の6速パワートレイン
KR101438637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기어트레인
CN101358642B (zh) 九级自动变速器
KR101588777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1349334B (zh) 多速变速器
KR20180123935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80123932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80123920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234666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80123923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80123933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80123921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80123919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80123931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1319709A (zh) 多速变速器
KR20180123925A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283595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