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3532B - 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 - Google Patents

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3532B
CN104903532B CN201380066220.8A CN201380066220A CN104903532B CN 104903532 B CN104903532 B CN 104903532B CN 201380066220 A CN201380066220 A CN 201380066220A CN 104903532 B CN104903532 B CN 104903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indow
window trolley
trolle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62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3532A (zh
Inventor
久保广阳
田口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AP Inc
Original Assignee
YKK A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P Inc filed Critical YKK AP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03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3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2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 E05D15/063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on wheels with fixed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窗滑轮单元(50),具备将滚轮(552)能够旋转地支承在一对侧壁(551a、551b)之间的门窗滑轮(55),通过滚轮(552)在上轨道(15)上滚动,构成作为对象的门窗的门体(20)在由该门窗的开口框架(10)形成的开口中开闭移动;其中,具备单元主体(51),支承多个门窗滑轮(55),并且门窗滑轮(55)之间通过连结螺栓(54)直接或间接地连结在门体(20)上。

Description

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更详细地说,涉及具备门窗滑轮单元和具备该门窗滑轮单元的门窗,所述门窗滑轮单元具备将滚轮能够旋转地支承在一对侧壁之间的门窗滑轮,该滚轮在轨道上滚动。
背景技术
以往,在推拉窗或推拉门等门窗中,已知有具有旋转自如的门窗滑轮,该门窗滑轮具备在轨道上滚动的滚轮的门窗。该门窗滑轮有安装在门窗扇的下框(框体)上、安装在上框(框体)上或者安装在中竖框上等各种各样的门窗滑轮,根据门窗的种类及其应用部位,使用其外形等的形状专用地设计的门窗滑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3-328632号公报。
由于这样根据门窗的种类等使用专用设计的门窗滑轮,所以难以将已有的门窗滑轮挪用到其它种类的门窗等中,结果导致了制造成本的增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已有的门窗滑轮、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化的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门窗滑轮单元具备将滚轮能够旋转地支承在一对侧壁之间的门窗滑轮,通过上述滚轮在轨道上滚动,构成作为对象的门窗的门体在由该门窗的开口框架形成的开口中开闭移动,其特征在于,具备单元主体,支承多个上述门窗滑轮,并且上述门窗滑轮之间通过连结部直接或间接地连结在上述门体上。
根据该发明,由于单元主体支承多个门窗滑轮,并且门窗滑轮之间通过连结部直接或间接地连结在门体上,所以能够利用在其它种类的门窗等中使用的门窗滑轮支承门体能够移动。并且,通过门窗滑轮之间通过连结部直接或间接地连结在门体上,能够有效地支承门体,进而,通过容易使门窗滑轮的数量增加,能够相对于门体的重量灵活地对应。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门窗滑轮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上述门窗滑轮具有能够安装到构成与上述门窗不同的其它门窗的门窗扇的框体上的外形;上述单元主体通过将上述门窗滑轮收存到具有适合于上述门窗滑轮的外形的收存形状的多个收存部各自中,支承多个该门窗滑轮。
根据该发明,由于单元主体通过将门窗滑轮收存到多个收存部各自中,支承多个该门窗滑轮,该多个收存部具有适合于具有能够安装到构成其它门窗的门窗扇的框体上的外形的门窗滑轮的外形的收存形状,所以能够在作为对象的门窗与其它门窗之间兼用门窗滑轮,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门窗滑轮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中,上述连结部通过以基端部贯通形成在上述单元主体上的贯通孔、且顶端部插通到配设于上述门体的构成要素上的固定部件的插通孔中的状态设置,将单元主体与固定部件连结。
根据该发明,由于通过以基端部贯通形成在单元主体上的贯通孔、并且连结部的顶端部插通到配设于门体的构成要素上的固定部件的插通孔中的状态设置,连结部将单元主体与固定部件连结,所以能够利用在其它种类的门窗等中使用的门窗滑轮支承门体能够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门窗滑轮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3的任一项中,上述单元主体将上述门窗滑轮沿着进深方向并列地支承,具备向形成在一对轨道间的槽部进入、并且当上述滚轮在该轨道上滚动时一部分在槽部的壁面上滑动的圆板状的导引部件。
根据该发明,由于圆板状的导引部件向形成在一对轨道间的槽部进入,当滚轮在该轨道上滚动时其一部分在槽部的壁面上滑动,所以在门体移动时能够防止在进深方向上晃动。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门窗滑轮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3或技术方案4中,具备螺母部件,旋合在上述连结部的顶端部上,并且通过与该顶端部的旋合部位沿着该连结部的延伸方向位移,能够调整上述单元主体与上述固定部件的间隔距离。
根据该发明,通过旋合在连结部的顶端部上的螺母部件的与该顶端部的旋合部位沿着该连结部的延伸方向位移,能够调整单元主体与固定部件的间隔距离,所以通过固定部件配设在门体的构成要素上,使连结部与螺母部件的旋合部位位移,能够自如地调整单元主体相对于门体的构成要素的高度。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门窗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技术方案1~5的任一项所述的门窗滑轮单元。
根据该发明,能够利用在其它种类的门窗等中使用的门窗滑轮支承自身的构成要素能够移动。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使用已有的门窗滑轮、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滑轮单元的门窗(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滑轮单元的门窗(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滑轮单元的门窗(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向图1~图3所示的中竖框的左侧面安装的门窗滑轮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向图1~图3所示的中竖框的左侧面安装的门窗滑轮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在其它门窗中应用了构成图4及图5所示的门窗滑轮单元的门窗滑轮的状态放大表示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7是表示将图4及图5所示的门窗滑轮单元向中竖框的左侧面安装的状况的说明用立体图;
图8是表示使安装在中竖框的左侧面上的门窗滑轮单元的一部分向上框架进入的状况的说明用立体图;
图9是表示使安装在中竖框的左侧面上的门窗滑轮单元的一部分进入到上框架中的状态的说明用立体图;
图10是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表示一部分内部的说明用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使构成图1~图3所示的门窗的门体开放动作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开口框架,11:上框架,12:下框架,13:纵框架(左纵框架),14:纵框架(右纵框架),15:上轨道,16:上槽部,17:下槽部,18:下导引部件,20:门体,30:中竖框,40:门窗扇,40a:第1门窗扇,41a:上框,42a:下框,43a:左纵框,44a:右纵框,45a:面材,40b:第2门窗扇,41b:上框,42b:下框,43b:左纵框,44b:右纵框,45b:面材,40c:第3门窗扇,41c:上框,42c:下框,43c:左纵框,44c:右纵框,45c:面材,31:左侧面,32:右侧面,50:门窗滑轮单元,51:单元主体,511:收存部,512:上水平连结部,513:下水平连结部,513b:贯通孔,52:上导引部件(导引部件),521:上导引支承板,53:固定部件,531:基部,531a:固定用插通孔(插通孔),532:室外侧固定片,533:室内侧固定片,54:连结螺栓(连结部),54a:头部,541:基端部,542:顶端部,55:门窗滑轮,551:门窗滑轮主体,551a:侧壁,551b:侧壁,552:滚轮,56:螺母(螺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图3表示分别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滑轮单元的门窗(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图1是外观图,图2是横向剖视图,图3是纵向剖视图。这里例示的门窗是所谓的“折叠门”,具备开口框架10和门体20。另外,以下设图1中的左侧为左方,设右侧为右方,并且设纸面的里侧为室内侧,设纸面的近侧为室外侧而进行说明。
开口框架10设置在建筑物的开口部,通过将上框架11、下框架12及一对纵框架13、14做成四边框架组而构成,呈矩形的开口。上框架11具备上轨道15及上槽部16。上轨道15沿着上框架11的长度方向(外观方向)延伸并在进深方向上成一对。上槽部16与上轨道15同样沿着上框架11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于在进深方向上成一对的上轨道15之间。该上槽部16以下方开放的方式构成。下框架12具备下槽部17。下槽部17沿着下框架12的长度方向(外观方向)延伸,以上方开放的方式构成。
门体20具备中竖框30和门窗扇40。中竖框30以与左纵框架13及右纵框架14平行的方式配设。关于该中竖框30的详细情况后述。
门窗扇40设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设为3个),具备设在中竖框30的左方、位于最左方的第1门窗扇40a、位于该第1门窗扇40a的右方的第2门窗扇40b、和设在中竖框30的右方的第3门窗扇40c。
第1门窗扇40a是将上框41a,下框42a及左右一对纵框43a、44a做成四边框架组,再使面板等的面材45a支承在这些框之间而构成的。该第1门窗扇40a是其左纵框43a经由合页21连结在左纵框架13的进深面上,能够相对于左纵框架13向室外侧转动。
第2门窗扇40b是将上框41b,下框42b及左右一对纵框43b、44b做成四边框架组,再使面板等的面材45b支承在这些框之间而构成的。该第2门窗扇40b是其左纵框43b上的左进深面的室内侧端部经由合页22连结在第1门窗扇40a的右纵框44a的右进深面上的室内侧端部上,并且右纵框44b上的右进深面的室外侧端部经由合页23连结在中竖框30的左侧面31的室外侧端部上。由此,第2门窗扇40b能够相对于中竖框30及第1门窗扇40a转动,特别是能够相对于中竖框30向室外侧转动。另外,在第2门窗扇40b的左纵框43b的室内侧面上安装着面板46。
第3门窗扇40c是将上框41c,下框42c及左右一对纵框43c、44c做成四边框架组,再使面板等的面材45c支承在这些框之间而构成的。该第3门窗扇40c是其左纵框43c的左进深面上的室外侧端部经由合页24连结在中竖框30的右侧面32的室外侧端部上,能够相对于中竖框30向室外侧转动。此外,在第3门窗扇40c的右纵框44c的室内侧面上安装着面板46。
在上述中竖框30中,在左侧面31及右侧面32上设有门窗滑轮单元50。图4及图5表示安装在图1~图3所示的中竖框的左侧面上的门窗滑轮单元,图4是立体图,图5是分解立体图。以下,对向中竖框30的左侧面31安装的门窗滑轮单元50进行说明,由于向中竖框30的右侧面32安装的门窗滑轮单元与向中竖框30的左侧面31安装的门窗滑轮单元50仅是左右不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另外,在图3中,表示安装在右侧面32上的门窗滑轮单元的构成要素,对于与以下说明的安装在中竖框30的左侧面31上的门窗滑轮单元50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在这些图4及图5中也表示的那样,门窗滑轮单元50具备单元主体51、上导引部件52、固定部件53和连结螺栓54。
单元主体51例如是铝等金属制的挤压材,通过用上水平连结部512和下水平连结部513将纵截面为朝下的コ字状的两个收存部511连结成在进深方向(室内外方向)上成一对而构成。该单元主体51上的收存部511具有适合于门窗滑轮55的外形的收存形状,用来将门窗滑轮55分别收存。
门窗滑轮55经由滑轮轴553(参照图6)将滚轮552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纵截面为朝下的コ字状的门窗滑轮主体551的一对侧壁551a、551b之间。
这样的门窗滑轮55也可以是为了上述门窗滑轮单元50而专用地设计的,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优选是在推拉窗或推拉门等其它种类的门窗(其它门窗)中使用的。如果更详细地说明,则门窗滑轮55如图6所示,具有能够安装到其它门窗100的门窗扇101的下框(框体)102上的外形,其外形等设计成应适用于该下框102。另外,图6中的附图标记103是形成在下框架上的轨道。
此外,这里作为门窗滑轮55例示了滚轮552能够旋转地支承在门窗滑轮主体551上,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滚轮552经由高度调整机构等能够旋转地支承在门窗滑轮主体551上。
该门窗滑轮55通过将贯通单元主体51的各收存部511的顶壁511a的收存螺孔511b的小螺钉N1插通门窗滑轮主体551的上壁551c的主体螺孔551d并与这些各螺孔511b、551d旋合而紧固在单元主体51上,收存到各收存部511中。由此,单元主体51将门窗滑轮55并列地支承成在进深方向上成为一对。另外,这里例示了门窗滑轮55被小螺钉N1紧固在单元主体51上而收存到各收存部511中,但也可以是门窗滑轮55压入收存到各收存部511中。
上导引部件52呈圆板状的形态,能够旋转地相对于上导引支承板521安装。该上导引部件52的外径尺寸具有比上框架11的上槽部16的进深方向的长度稍小的大小。
这样,通过将贯通上导引支承板521的导引螺孔521a的小螺钉N2插通单元主体51的下水平连结部513的导引用螺孔513a并与这些各螺孔521a、513a旋合,上导引支承板521紧固在单元主体51上,上导引部件52安装在下水平连结部513的下表面上。
固定部件53例如是对铝等金属制材料加工而构成的,具有基部531、室外侧固定片532和室内侧固定片533。
基部531是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固定用插通孔531a的部位。室外侧固定片532是比基部531的室外侧端部更向室外侧延伸的平板状部位。室内侧固定片533是比基部531的室内侧端部更向室内侧延伸的平板状部位。
连结螺栓54的上端侧是具有头部54a的基端部541,下端侧为顶端部542。该连结螺栓54是通过将贯通了形成在单元主体51的上水平连结部512及下水平连结部513上的贯通孔512a、513b的顶端部542插通固定部件53的基部531的固定用插通孔531a并与两个螺母56旋合、将单元主体51与固定部件53连结的连结部。由此,单元主体51在门窗滑轮55之间通过连结螺栓54间接地连结在门体20上。
这里,单元主体51的上水平连结部512的贯通孔(以下也称作上侧贯通孔)512a的内径比连结螺栓54的头部54a大。此外,单元主体51的下水平连结部513的贯通孔(以下也称作下侧贯通孔)513b的内径比连结螺栓54的头部54a小。进而,螺母56的外径比固定部件53的固定用插通孔531a的内径大。
因而,连结螺栓54以贯通上侧贯通孔512a后,基端部541贯通下侧贯通孔513b、并且顶端部542插通到固定部件53的固定用插通孔531a中的状态设置。此外,螺母56通过自身旋转,与连结螺栓54的旋合部位沿着该连结螺栓54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位移。
并且,这样的连结螺栓54与单元主体51连结的固定部件53如图7所示,通过将贯通室外侧固定片532及室内侧固定片533的固定螺孔(未图示)的固定螺钉N3插通形成在中竖框30的左侧面31上的安装螺孔(未图示)并与这些各螺孔旋合而配设在该中竖框30的左侧面31上。
顺便说一下,由于与连结螺栓54的顶端部542旋合的螺母56是与连结螺栓54的旋合部位能够沿着该连结螺栓54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位移,所以通过使螺母56与连结螺栓54的旋合部位位移,能够调整单元主体51与固定部件53的间隔距离。
通过使这样安装在中竖框30上的门窗滑轮单元50如图8所示那样相对地向上框架11的内部进入,使滚轮552能够滚动地载置到对应的上轨道15上,如图9及图10所示,能够由上框架11悬挂中竖框30。在此情况下,预先使上导引部件52进入到上框架11的上槽部16中。此外,优选使比中竖框30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地设置的圆板状的下导引部件18(参照图3)预先进入到下框架12的下槽部17中。
如上述那样,构成门窗滑轮单元50的滚轮552被载置在上轨道15上,通过该滚轮552在上轨道15上滚动,中竖框30能够在开口框架10的外观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滑动移动。此时,上导引部件5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上槽部16的壁面滑动,下导引部件18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下槽部17的壁面滑动。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门窗中,由于如上述那样,中竖框30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移动,各门窗扇40经由合页21、22、23、24连结而能够转动,所以如图11所示,仅通过一边使各门窗扇40向室外侧转动一边使中竖框30向左方滑动移动,就能够使门体20开放动作。
根据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滑轮单元50,由于单元主体51将支承滚轮552能够旋转的多个门窗滑轮55并列地支承成在外观方向上成一对,并且门窗滑轮55之间通过连结螺栓54连结在配设于中竖框30上的固定部件53上,所以能够利用在其它种类的门窗100等中使用的门窗滑轮55支承中竖框30能够滑动移动。因而,能够使用已有的门窗滑轮55,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化。并且,通过将门窗滑轮55之间通过连结螺栓54连结在构成门体20的中竖框30上,能够有效地支承门体20,进而通过容易使门窗滑轮55的数量增加,能够相对于门体20的重量灵活地对应。
此外,根据上述门窗滑轮单元50,由于通过单元主体51将门窗滑轮55收存到多个收存部511各自中,支承多个该门窗滑轮55,该多个收存部511具有适合于具有能够安装到构成其它门窗100的门窗扇101的下框102上的外形的门窗滑轮55的外形的收存形状,所以能够在作为对象的门窗(开口框架10及门体20)和其它门窗100之间兼用门窗滑轮55,使制造成本降低。
进而,根据上述门窗滑轮单元50,由于安装在单元主体51的下水平连结部513的下表面上的上导引部件52进入到上框架11的上槽部16中,当中竖框30滑动移动时外周面的一部分在上槽部16的壁面上滑动,所以当中竖框30滑动移动时能够防止在进深方向(室内外方向)上晃动。
进而,根据上述门窗滑轮单元50,由于通过使螺母56与连结螺栓54的旋合部位位移,能够调整单元主体51和固定部件53的间隔距离,所以通过固定部件53配设在中竖框30上,使连结螺栓54与螺母56的旋合部位位移,能够自如地调整单元主体51相对于中竖框30的高度。
根据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由于具备上述门窗滑轮单元50,所以能够使用已有的门窗滑轮55,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窗滑轮单元50安装在构成门体20的中竖框30上,但在本发明中,门窗滑轮单元也可以安装在构成门体的某个门窗扇的纵框上。在此情况下,由于门窗扇能够转动,所以优选构成门窗滑轮单元的单元主体能够旋转地相对于固定部件安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门体20例示了具备中竖框30的门体,但在本发明中,既可以应用在不包含中竖框的门体上,也可以应用在包含中竖框且具备4个以上的门窗扇的门体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门窗滑轮单元50的门窗滑轮55的滚轮552载置在上轨道15上而滚动,但本发明的滚轮也可以载置在下轨道上而滚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窗滑轮单元50具备固定部件53,通过将该固定部件53配设在中竖框30上而间接地连结在门体20上,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没有固定部件53,还可以是连结部进入到形成在门体20的构成要素(中竖框30及门窗扇40)上的连结用孔中,单元主体直接连结在门体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窗滑轮55以门窗滑轮主体551的上壁551c与单元主体51的各收存部511的顶壁511a接合的方式收存在各收存部511中,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门窗滑轮主体551的侧壁551a、551b的某一方与各收存部511的侧壁接合的方式收存在各收存部511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单元主体51是收存部511具有适合于门窗滑轮55的外形的收存形状,但在本发明中,单元主体只要能够支承多个门窗滑轮,则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平板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门窗例示了折叠门,但在本发明中,作为门窗也可以采用推拉窗或推拉门等。

Claims (5)

1.一种门窗滑轮单元,具备将滚轮能够旋转地支承在一对侧壁之间的门窗滑轮,通过上述滚轮在轨道上滚动,构成作为对象的门窗的门体在由该门窗的开口框架形成的开口中开闭移动,其特征在于,
具备单元主体,支承多个上述门窗滑轮,并且上述门窗滑轮之间通过连结部直接或间接地连结在上述门体上,
上述单元主体将上述门窗滑轮沿着进深方向并列地支承,具备圆板状的导引部件,所述导引部件向形成在一对轨道间的槽部进入,并且当上述滚轮在该轨道上滚动时,所述导引部件的一部分在槽部的壁面上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滑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窗滑轮具有能够安装到构成与上述门窗不同的其它门窗的门窗扇的框体上的外形;
上述单元主体通过将上述门窗滑轮收存到具有适合于上述门窗滑轮的外形的收存形状的多个收存部各自中,支承多个该门窗滑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窗滑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部通过以基端部贯通形成在上述单元主体上的贯通孔、且顶端部插通到配设于上述门体的构成要素上的固定部件的插通孔中的状态设置,将单元主体与固定部件连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滑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螺母部件,旋合在上述连结部的顶端部上,并且通过与该顶端部的旋合部位沿着该连结部的延伸方向位移,能够调整上述单元主体与上述固定部件的间隔距离。
5.一种门窗,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窗滑轮单元。
CN201380066220.8A 2013-01-30 2013-01-30 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 Active CN1049035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52005 WO2014118908A1 (ja) 2013-01-30 2013-01-30 戸車ユニット及び建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3532A CN104903532A (zh) 2015-09-09
CN104903532B true CN104903532B (zh) 2016-10-26

Family

ID=5126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6220.8A Active CN104903532B (zh) 2013-01-30 2013-01-30 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85491B2 (zh)
CN (1) CN104903532B (zh)
WO (1) WO2014118908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2064U (zh) * 1985-05-23 1986-11-29
JPH08254066A (ja) * 1995-03-16 1996-10-01 Okamura Corp 引戸における戸車取付装置
JP2000160918A (ja) * 1998-11-30 2000-06-13 Optex Co Ltd 上下調整機構付き上吊り用戸車
JP2001041641A (ja) * 1999-08-03 2001-02-16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スライド扉
CN101061286A (zh) * 2004-09-20 2007-10-24 哈瓦有限公司 用于支承可滑动的分隔元件的装置
CN101956500A (zh) * 2008-12-22 2011-01-26 哈瓦有限公司 具有驱动装置的滑车以及隔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0486Y2 (ja) * 1993-08-19 1998-01-21 富雄 吉村 戸 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2064U (zh) * 1985-05-23 1986-11-29
JPH08254066A (ja) * 1995-03-16 1996-10-01 Okamura Corp 引戸における戸車取付装置
JP2000160918A (ja) * 1998-11-30 2000-06-13 Optex Co Ltd 上下調整機構付き上吊り用戸車
JP2001041641A (ja) * 1999-08-03 2001-02-16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スライド扉
CN101061286A (zh) * 2004-09-20 2007-10-24 哈瓦有限公司 用于支承可滑动的分隔元件的装置
CN101956500A (zh) * 2008-12-22 2011-01-26 哈瓦有限公司 具有驱动装置的滑车以及隔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3532A (zh) 2015-09-09
WO2014118908A1 (ja) 2014-08-07
JPWO2014118908A1 (ja) 2017-01-26
JP6185491B2 (ja) 2017-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6910B (zh) 抽屜組合
RU2009105951A (ru) Тележка для раздвижных консольных ворот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KR102431616B1 (ko) 커버 부재를 가지는 슬라이딩 벽 장치
CN104903532B (zh) 门窗滑轮单元及门窗
ITCO20110048A1 (it) Gruppo di scorrimento di una anta di un mobile e mobile che lo utilizza
CN106968540A (zh) 门窗滑轮以及门窗
EP3564473B1 (en) Perimeter frame for glass doors
PL1630337T3 (pl) Mechanizm do zawieszania i regulowania składanych drzwi
JP4722790B2 (ja) 建具
KR200340684Y1 (ko) 접이식 도어의 안내롤러장치
CN104963580B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门
CA2964538C (en) Rail-mounted doors
JP5017526B2 (ja) 引き戸装置
JP2020145934A (ja) 温室用のスライド式ドア
KR200188830Y1 (ko) 미닫이식 도어용 롤러 조립체
JP2007120214A (ja) 建具
TWI813384B (zh) 抽屜拉出引導件以及具有該抽屜拉出引導件的抽屜側壁
RU97702U1 (ru) Ограждение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ой камеры локомотива
BR202017007225U2 (pt) guia ajustável para portão deslizante
PL205387B1 (pl) Jezdny mechanizm rolkowy
RU219153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оликовое для выдвижного ящика
CN109619875A (zh) 一种抽屉托底导轨结构
CN107630638A (zh) 偏心式合页和具有偶数面活动扇窗的折叠式门窗
EP2952665B1 (de) Anordnung von einer rahmenstruktur und einem horizontal verschiebbar geführten ersten flächenelement und einem zweiten flächenelement
JP2020172819A (ja) アウトセット引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