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66C - 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66C
CN1048866C CN93108895A CN93108895A CN1048866C CN 1048866 C CN1048866 C CN 1048866C CN 93108895 A CN93108895 A CN 93108895A CN 93108895 A CN93108895 A CN 93108895A CN 1048866 C CN1048866 C CN 10488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cross
section
under inspection
person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08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380A (zh
Inventor
斎藤正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e.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Device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rised tomographs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5Mechanical aspects of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e.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Device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rised tomographs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e.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KTECHNIQUE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RRADIATION DEVICES; GAMMA RAY OR X-RAY MICROSCOPES
    • G21K1/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 G21K1/0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using diaphragms, collimators
    • G21K1/0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using diaphragms, collimators using variable diaphragms, shutters, chopper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KTECHNIQUE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RRADIATION DEVICES; GAMMA RAY OR X-RAY MICROSCOPES
    • G21K1/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 G21K1/0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using diaphragms, collimators
    • G21K1/0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using diaphragms, collimators using variable diaphragms, shutters, choppers
    • G21K1/043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using diaphragms, collimators using variable diaphragms, shutters, choppers changing time structure of beam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choppers, spinning filter wheels

Abstract

从位于一个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通过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依次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接着,转换X射线的放射方向,使扫描重新对准初始位置的截面而完成复位操作。受检者与复位操作同步地移动,以便将邻接预定数目已扫描截面的一个新的截面定位于初始位置。然后,从该新的载面开始,通过偏转X射线的放射方向,依次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接着,完成复位操作并移动受检者,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扫描完所有的截面。

Description

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通过从径向至受检者放射X射线,以获得受检者截面图象的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法(CT),尤其涉及一种用以对静躺着的受检者取得多种截面图象的方法和装置。
此类CT装置包括一个X射线放射器和一个X射线检测器,它们跨越静躺在上压板上的受检者两侧成相对设置。X射线由径向发出,扫描受检者,并收集投影数据,该数据与X射线在受检者体内的吸收相关。数据经逆向投影变换,可以重新构成一幅穿过受检者人体截面的X射线吸收系数的分布图象,由此可得到人体的截面图象。在一个切片扫描后,滑动上压板,将有关受检者的下一个切片调节到由X射线放射器发射X射线的方向上,于是,该切片的截面图象同样被取得。
如果截面具有过分的切片厚度,称为分体积赝象的一种虚象有可能出现在重新构造的图象中。例如脑的骨部。实际的做法是,如第61-109551号日本特许公报中所披露的,要收集许多薄片数据,并进行诸如加法等数据处理,以取得较厚截面的清晰图象。
然而,这样一种取得截面图象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为了避免特定位置上的截面与X射线放射器或类似装置之间的偏移,受检者所躺的上压板以相对较低的速度(约2秒)滑动。而另一方面,由X射线放射器或类似装置以较高的速度(约1秒)完成扫描。为了在这种条件下收集大量的截面数据,支撑受检查的上压板的滑动以及X射线放射器或类似装置的扫描,必须交替地重复许多次。特别是由于上压板的滑动较慢,为了收集所有想要的截面,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本发明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状态,涉及到用CT装置来收集大量的截面数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以减少为收集全部所需截面数据而需要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目的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来实现,即以与受检者截面内的X射线吸收有关的投影数据为基础,来取得受检者的截面图象,该数据是通过将X射线放射装置和X射线检测装置横跨在受检者的两侧成相对设置,以扫描静躺着的受检者的截面,而由该截面径向收集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通过沿受检者的人体轴向,依次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
(b)在扫描预定数量的截面后,完成复位操作,切换X射线的放射方向,使扫描对准初始位置的截面,并与该复位操作同步地移动受检者,以将邻接该预定数目截面的一个新的截面设置到初始位置;以及
(c)重复上述步骤(a)和(b),直至扫描所有的截面。
从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通过沿受检者的人体轴向,依次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在扫描了预定数目的截面后,完成复位操作,切换X射线放射方向使扫描初始位置的截面。受检者与复位操作同步地移动,以便将邻接已扫描预定数目的截面的一个新的截面设置于初始位置。
接着,从初始位置的新的截面开始,通过沿受检者的人体轴向,依次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再次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在扫描了预定数量的截面后,完成复位操作并移动受检者,以便将邻接该预定数目截面的另一个新的截面设置于如上所述的初始位置上。重复这些操作,直到扫描完所有的截面。
即从初始位置的一个截面开始,通过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无需移动受检者,而依次地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从而,在扫描预定数目的截面期间,就不会产生受检者移动较慢的问题,由此,可以显著地减少收集所有截面数据所需花费的时间。随着收集数据所需依赖的截面数目的增加,受检者的移动时间相应减少,从而使处理时间缩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以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它包括:
X射线放射方向切换(或转换)装置,用以沿受检者的人体轴向,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
受检者移动装置,用以沿人体轴向移动受检者;以及
控制装置,用以通过驱动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以扫描一个截面,然后扫描与其邻接的下一个截面,由此可从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依次地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以完成转换控制;在扫描预定数目的截面之后,通过驱动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转换X射线的放射方向,使扫描初始位置的截面,以完成复位控制;并通过驱动受检者移动装置,与复位控制同步地移动受检者,从而将邻接预定数目截面的一个新的截面设置于初始位置,以完成进一步的控制。
为了从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扫描一个预定数目的截面,控制装置驱动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依次地沿着受检者的人体轴向,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在扫描了预定数目的截面后,控制装置完成复位控制,驱动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转换X射线的放射方向,使扫描对准初始位置的截面。受检者移动装置与复位控制同步驱动,移动受检者,以便将邻接预定数目已扫描截面的一个新的截面设置于初始位置。
接着,控制装置驱动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从初始位置上该新的截面开始,通过沿受检者人体轴向,依次偏转来自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在扫描了预定数目的截面之后,控制装置完成复位控制,并移动受检者,将邻接预定数目的截面的下一个新的截面定位于上述初始位置。这些操作重复进行,直至扫描完所有的截面。
即,从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通过驱动相对较快的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无需相对较慢的移动受检者,依次扫描预定数目的截面。这样,就显著地减少了收集所有截面数据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随着收集数据所需依赖的截面的增加,受检者的移动时间相应减少,从而使处理时间缩短。
为了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例举了较佳的几种实施方案,然而,很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示的这种严格的设置及各种工具。
图1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一个CT装置的轮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内部结构和一个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收集截面数据的顺序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收集所需处理时间的一个时间图;
图5是表示用传统装置收集数据所需处理时间的时间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一个X射线准直仪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沿图7中8-8线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中10-10线的截面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一个CT装置的轮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和一个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X射线管1和X射线准直仪2构成X射线放射装置3,固定到安装在吊架(未图示)开孔内的一个旋转架的内圆周面上。X射线检测器4固定到与X射线放射装置3相对一侧的旋转架上,以检测放射的X射线并产生与此相应的电信号。旋转架可绕着躺在上压板9上的受检者M旋转,并插入吊架的开孔内。由此,X射线放射装置3和X射线检测器4以彼此相对的关系旋转,以扫描受检者M的不同截面。
用作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管1连接到一个高压发生器30,后者用以向前者提供一个为产生X射线所必需的高压。X射线检测器4有一个数据采集系统(DAS)31,用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一个图象再现器32,用以根据所收到的数字信号重新构成截面图象;以及一个阴极射线管(CRT)33,用以显示重新构成的截面图象。
X射线准直仪2靠近X射线管1设置,用以调节X射线管1放射的X射线的切片厚度和偏转角。X射线准直仪2由一种X射线屏蔽材料诸如黄铜或铅制成,具有圆柱形的外形。X射线准直仪2确定一条沿X方向延伸的狭缝5a,该X方向是所放射的X射线的发散方向(Y方向与受检者M的轴向一致并垂直于X方向)。进入狭缝5a的X射线通过狭槽6a出射,狭槽6a具有一个沿圆周的尺寸,决定了切片的厚度“t”,并具有一个X向尺寸,确定X射线的散射角度α。狭槽6b确定了X射线的入射口,它具有比狭槽6a更大的圆周尺寸,以及与狭槽6a相同的X向尺寸,为此,狭缝5a为楔形切口。这样,由X射线管1放射的X射线通过狭槽6b进入切口5a,并会聚于狭槽6a外,形成具有所需形状的X射线束B。为了提供不同的切片厚度,除了切口5a外,X射线准直仪2还确定了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条狭缝5b和5c,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开孔尺寸。
X射线准直仪2具有沿X向延伸的轴,一台可逆驱动电动机7的输出传动轴固定在其一个轴端上,其另一个轴端通过一根梁(未图示)安装到吊架开孔内的旋转架上。这样,X射线准直仪就可以随着驱动电动机7的旋转,绕着其轴旋转。这样,不仅可以选择切口5a-5c中的某一条切口,而且,例如切口5a还可以作微小的转动,使X射线束B通过狭槽6a在Y向会聚时略作偏转。与切口5a的移动相同,具有较大圆周尺寸的狭槽6b可以使X射线管1放射的X射线射入切口5a。X射线准直仪2的旋转,即驱动电动机7的可逆旋转由控制单元8控制。X射线准直仪2相当于本发明的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
除了X射线准直仪2的旋转外,控制单元8还控制用以支撑受检者M的上压板9的移动。上压板9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10,以及与齿条10啮合的齿轮11。可逆驱动电动机12的输出传动轴固定在齿轮11上。齿轮11由驱动电动机12的旋转带动旋转,使上压板9通过齿条10沿长度方向(Y向)滑动。驱动电动机12的可逆旋转由控制单元8控制。上压板9相当于本发明的受检者移动装置。
控制单元8例如包括一台微计算机,它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以及类似的器件。后面将讨论的用以收集截面图象的顺序(程序)存储在ROM内,CPU按照该程序执行处理。CPU存储器用以暂时性地存贮被处理的数据。该控制单元8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装置。
X射线检测器4采用弧形带的形式,并如前所述,安装在吊架开孔内的旋转架上。X射线检测器4具有X向尺寸,用以检测通过切口5a(5b或5c)在X向发射,并通过受检者M的所有X射线。其Y向尺寸可以在X射线准直仪2作微小旋转时,检测所有的X射线,以拍摄一组(n)截面图象。该“n”为由X射线扫描的截面的数目,其在Y向上的放射方向如前所述,由控制单元8控制偏转。
以下将参照图3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用具有上述结构的CT装置收集截面图象数据时的顺序。如图1所示,按照该顺序,受检者M的截面#1至#4一个接着一个地扫描。截面#1至#4是一个紧贴一个的,且每个截面具有2mm的切片厚度。
控制单元8移动支撑受检者M的上压板9,将第一个截面#1调整到X射线束B垂直穿过X射线准直仪2的位置上(此时,X射线准直仪2中的切口5a的位置被称为初始位置)(步骤S1)。在这一位置上,X射线放射装置3和X射线检测器4彼此成相对设置,绕着受检者M旋转,以扫描截面#1(步骤S2)。当截面#1已经扫描后,控制单元8稍微旋转X射线准直仪2,使X射线在Y向上偏转2mm,以辐射下一个截面#2(步骤S3)。在此位置上,X射线放射装置3和X射线检测器4彼此成相对设置,绕着受检者M旋转,以扫描截面#2(步骤S4)。此时,尽管X射线与Y方向不垂直,但由于截面是由一个围绕其的回转体扫描的,使相对该截面的X射线的辐射中心实际上仍垂直于Y方向,故在图象重新构造方面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当截面#2已经扫描后,控制单元8旋转X射线准直仪2返回到初始位置(即使准直仪2复位),使X射线在Y方向上偏转-2mm,以扫描面#3和#4。与复位操作同时,控制单元8启动操作,移动上压板9,将截面#3调整到初始位置(步骤S5和S6)。截面#3和#4取代截面#1和#2,按步骤S2至S4那样进行扫描。当所有截面#1至#4的数据都已收集后,驱动上压板9将受检者M推出吊架(步骤S7)。
如果还有其它截面#5,#6等等需要摄象,可以重复步骤S2-S6,通过稍微旋转X射线准直仪2,来扫描两个截面,上压板9(受检者M)每次在两个截面扫描后移动。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到许多截面的数据。通过稍微旋转X射线准直仪2,首先扫描截面#1至#3且在每次三个截面扫描后移动上压板9,这样做也是有可能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X射线检测器4在Y向上必须有足够的尺寸,以允许对截面#1至#3的扫描。例如,CT装置能够扫描10mm切片厚度,有关部位可按截面厚度2mm划分后被扫描。所产生的数据经处理形成具有10mm切片厚度的截面图象,不应有局部范围的赝象。按照这一顺序,X射线准直仪2可以稍微地旋转五次,每次在Y方向上完成2mm的偏转。
以下将参照图4所示的时间图,描述按上述顺序收集数据时所花费的时间。
由图4可见,假定步骤S1在时间点“0”完成,截面#1的扫描(步骤S2)约用1秒,然后,X射线准直仪2的旋转(步骤S3)约0.05秒,加上截面#2的扫描约1秒。接下来,与上压板9的移动(约3秒)(步骤S6)同时,开始使X射线准直仪2的旋转复位(约0.05秒)。复位X射线准直仪2的旋转,在上压板9的移动期间结束。此后对截面#3的扫描(步骤S2)约用1秒,然后X射线准直仪2的旋转(步骤S3)约0.05秒,加上截面#4的扫描约1秒。直至完成对截面#4的扫描,整个耗时为1+0.05+1+3+1+0.05+1,约7.1秒。上压板9的移动被认为约耗时3秒,因为将截面#3移动到截面#1的位置(4mm)一次,认为比后面所述的2mm移动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接下来将参照图5所示的时间图,描述用传统的装置收集数据时所需花费的时间。
由图8可见,假定截面#1在时间点“0”设置到扫描位置(相当于上述步骤S1),对截面#1的扫描约用1秒,然后,移动上压板9将截面#2设置到扫描位置上约用2秒。接下来,约用1秒时间扫描截面#2,约用2秒时间移动上压板9,将截面#3设置在扫描位置上,约用1秒时间扫描截面#3,约用2秒时间移动上压板9,将截面#4设置到扫描位置,最后,再约用1秒时间扫描截面#4。这样,直至完成对截面#4的扫描,整个耗时为1+2+1+2+1+2+1,约为10秒。由于上压板9的移动距离为2mm,认为其移动约用2秒时间。
图4与图5之间的比较表明,为收集截面数据所需的时间已经减少了约2.9(10-7.1)秒之多。例如,在收集截面#1至#6数据时。本实施例约用12.15(7.1+3+1+0.05+1)秒,而传统的装置约用16(10+2+1+2+1)秒。由此,被扫描的截面数量越大,通过减少上压板9的移动,所节约的处理时间就越多,从而使处理时间减少。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它采用一种与上不同的X射线校准仪来偏转Y向上的X射线。
该X射线准直仪20由一对平行于Y轴的支撑轴26可滑动地穿入其中。这对支撑轴26固定于安装在吊架开孔内的一个旋转架的内壁上。X射线准直仪20由诸如黄铜或铅的X射线屏蔽材料制成,具有一种平板状外形,并确定了沿X射线发散方向延伸的狭缝切口21a-21c。切口21a-21c的每一个尺寸,都能为X射线提供一个发散角α以及切片厚度“t”。例如,切口21a呈楔形状,它具有一个确定其X射线入射口的狭槽22b,狭槽22b的Y向尺寸比确定其X射线出射口的狭缝22a(图6中未示出)的尺寸大。通过以下描述的驱动机构,可以使X射线准直仪20在Y向上滑动。
X射线准直仪20包括在Y向上延伸的齿条23,以及与齿条23相啮合的齿轮24。可逆驱动电动机25的输出轴固定到齿轮24上。齿轮24由驱动电动机25带动旋转,以使齿条23在Y向上作往复运动。驱动电动机25由一个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旋转,后者类似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8。上压板的移动也是由控制单元控制的。
本实施例的其它细节可以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同。根据以上参照图3所述的顺序,用X射线准直仪20在Y向上的往复运动,代替X射线准直仪2在步骤S3和S6中的旋转运动,可以收集到多个截面数据。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在前述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例中,X射线准直仪2或20是可旋转的或可往复的,来偏转X射线放射方向。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包括X射线管1和X射线准直仪2或20的X射线放射装置3,可沿受检者M的轴向(Y向)滑动地安装。
以下将参照图7和图8描述此特殊的结构。图7和图8画出了如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个圆柱形X射线准直仪2,以下将利用该准直仪2作为一个例子描述本实施例。其中与图1和图2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照号表示,并且不再描述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
X射线准直仪2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40内,X射线管1固定在壳体40的顶部,这样,X射线管1和X射线准直仪2可一起运动。壳体40具有一个顶面和一个底面,上面开有可穿透的窗(未图示)。由X射线管1放射的X射线,经由壳体40顶面上的X射线可穿透的窗,进入X射线准直仪2的切口5a内。经由切口5a的X射线束B,通过壳体40底面上的X射线可穿透的窗到达受检者M。
壳体40由四根滑动导轨41支承,导轨41固定在可旋转地安装在吊架上的旋转架42上。壳体40包括一个电动机43,用以可逆地旋转一个与旋转架42相啮合的螺纹传动轴44。
螺纹轴44可由电动机43带动旋转,能使包含X射线准直仪2连同X射线管1的壳体40,沿着导轨41在Y向上滑动。电动机43如同用以移动上压板9的电动机12一样,由控制单元45控制旋转,而控制单元45类似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8。X射线检测器4按与X射线放射装置3相对的关系,安装在旋转架42上。
为了扫描截面,首先旋转X射线准直仪2,以选择所需的一个切口。同时,将X射线准直仪2旋转到一个位置,允许经由切口的X射线束B能垂直于Y向传播。在这一状态下,控制单元45旋转电动机43,将X射线放射装置3移到一个初始位置,同时,移动上压板9,将受检者M的第一个截面设置到初始位置。
在第一个截面扫描之后,控制单元45转动电动机43,沿Y向滑动X射线放射装置3,扫描与第一个截面相邻接的一个截面。这样,通过沿Y向滑动X射线放射装置3,可以扫描所需数目的截面。接着,控制单元45完成复位控制,逆向转动电动机43,使X射线放射装置3返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移动上压板9,将与扫描过的截面相邻接的,下一个待扫描的截面设置到初始位置。
通过上述沿Y向移动X射线放射装置3,可依次地扫描该截面以及邻接的截面。通过沿Y向滑动X射线放射装置3,扫描所需数目的截面之后,控制单元45完成复位控制,并移动上压板9,将待扫描的下一个截面设置到初始位置。
此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数据收集。由于X射线放射装置3如上所述,可沿Y向滑动地安装,故沿Y向滑动X射线放射装置3的所费时间,比移动上压板9所花费的时间要短。由此,如同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情形一样,数据收集所需的处理时间缩短。再有,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在沿Y向滑动X射线放射装置3后,X射线对于所有截面均以垂直于Y向的方向放射。
安装于壳体40内的X射线准直仪并非局限于圆柱形准直仪,它还可以是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平板状的X射线准直仪20(见图6)。
以下将参照图9和图10描述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
第四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中的X射线放射装置3和X射线检测器4是沿Y向可同步地滑动的。本实施例中,与图1、2、7和8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照号表示,以下不再叙述与第一和第三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
尤其是,X射线放射装置3和X射线检测器4可一起沿Y向移动,壳体40具有一个固定其上的X射线管1,以及可旋转地安装于其内部的一个X射线准直仪2,它与X射线检测器4以彼此相对关系安装到一个支撑环50上。该支撑环50包括四个电动机51,用以旋转与旋转架42啮合的螺纹传动轴52。这些电动机51可同步地旋转,通过支撑环50沿Y向滑动X射线放射装置3和X射线检测器4。各台电动机51通过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8类似的一个控制单元53,控制它们同步地运转。该控制单元53还控制一个电动机12移动上压板9。
采用与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中相同的这种结构,通过沿Y向滑动X射线放射装置3和X射线检测器4,可以扫描所需数目的截面,从而减少了用以数据收集的处理时间。此外,如同第三个实施例中的那样,在第四个实施例中,当沿Y向滑动X射线放射装置3后,对于所有需扫描的截面,X射线均垂直于Y向放散。第四个实施例中的X射线检测器4在Y向上的宽度,只要足以扫描一个截面即可。
安装在壳体40内的X射线准直仪并非局限于圆柱形准直仪,它可以如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采用平板状的X射线准直仪20(见图6)。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属性的情况下,还可以以其它的特殊形式实施本发明,因此,用以说明本发明范围的依据应当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而不仅是前面的说明。

Claims (10)

1.一种获取受检者截面图象的方法,所述截面图象以投影数据为基础,它与X射线在受检者截面内的吸收有关,通过使X射线放射装置和X射线检测装置相对设置在受检者的两侧,扫描静躺着的受检者的截面,而由所述截面径向地收集所述投影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从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通过沿所述受检者的人体轴向,依次偏转来自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
(b)在扫描预定数量的截面后完成复位操作,转换X射线的放射方向,使扫描对准所述初始位置的截面,并与所述复位操作同步地移动所述受检者,以将邻近所述预定数量截面的一个新的截面设置到所述的初始位置;以及
(c)重复上述步骤(a)和(b),直至所有截面被扫描。
2.一种获取受检者截面图象的装置,所述截面图象以投影数据为基础,它与X射线在受检者截面内的吸收有关,通过使X射线放射装置和X射线检测装置相对设置在受检者的两侧,扫描静躺着的受检者的截面,而由所述截面径向地收集所述投影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用以沿所述受检者的人体轴向,偏转来自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
受检者移动装置,用以沿所述人体轴向移动所述受检者;以及
控制装置,用以通过驱动所述的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偏转来自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以扫描一个截面,然后扫描与其邻接的下一个截面,由此可从位于初始位置的一个截面开始,依次地扫描一预定数目的截面以完成转换控制;在扫描预定数目的截面后,通过驱动所述的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切换X射线的放射方向,使扫描对准所述初始位置的截面,从而完成复位控制;并通过驱动所述的受检者移动装置,与所述复位控制同步地移动所述受检者,以将邻接所述预定数量截面的一个新的截面定位所述的初始位置,从而完成进一步的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包括一个可沿所述受检者的轴向旋转的X射线准直仪,所述控制装置可操作用以沿所述受检者的轴向旋转所述X射线准直仪,从而完成所述的转换控制和所述的复位控制,所述转换控制用以偏转X射线的放射方向,以便从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扫描预定数目的截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准直仪具有圆柱形状,它包括沿其圆周排列的多个切口,以调节由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放射的X射线的切片宽度和发散角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呈楔形状,每个切口都具有一个用以接收由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所放射的X射线的入射口,所述入射口具有一个比用以放出X射线的出射口较大的圆周尺寸。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包括一个可沿所述受检者的轴向滑动的X射线准直仪,所述控制装置可操作用以沿所述受检者的轴向滑动所述的X射线准直仪,从而完成所述的转换控制和所述的复位控制,所述转换控制用以偏转X射线的放射方向,以便从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截面开始扫描预定数目的截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准直仪具有一种平板形状,它包括沿所述受检者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切口,用以调节由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放射的X射线的切片宽度和发散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呈楔形状,每个切口都具有一个用以接收由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所放射的X射线的入射口,所述入射口具有一个比用以放出X射线的出射口较大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放射方向转换装置包括一个用以沿所述受检者的轴向移动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的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检测装置可沿所述受检者的轴向与所述X射线放射装置一起移动。
CN93108895A 1992-07-16 1993-07-16 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213597A JP2620467B2 (ja) 1992-07-16 1992-07-16 X線ct装置
JP213597/92 1992-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80A CN1082380A (zh) 1994-02-23
CN1048866C true CN1048866C (zh) 2000-02-02

Family

ID=1664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88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66C (zh) 1992-07-16 1993-07-16 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359639A (zh)
EP (1) EP0579036B1 (zh)
JP (1) JP2620467B2 (zh)
KR (1) KR940001863A (zh)
CN (1) CN1048866C (zh)
DE (1) DE69301692T2 (zh)
SG (1) SG496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5556A (en) * 1995-05-23 1998-11-10 Rogalla; Patrik Process and device for computer tomography transillumination for treatment
US5648996A (en) * 1995-08-04 1997-07-15 Omeg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Inc. Tangenti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ner
AU2002324849B2 (en) * 2001-09-04 2008-01-24 Quality Control, Inc. X-ray fluorescence measur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race elements
JP4172753B2 (ja) * 2002-04-03 2008-10-29 東芝医用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X線画像撮影装置
US9339243B2 (en) 2006-04-14 2016-05-17 William Beaumont Hospital 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 with dual source and dual detector arrays tetrahed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EP2010058B1 (en) * 2006-04-14 2017-05-17 William Beaumont Hospital Computed Tomography System and Method
WO2011084878A1 (en) 2010-01-05 2011-07-14 William Beaumont Hospital Intensity modulated arc therapy with continuous couch rotation/shift and simultaneous cone beam imaging
JP6139087B2 (ja) * 2012-10-02 2017-05-3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撮像装置、及びウェッジフィルタ制御方法
JP2019010443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キヤノン電子管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X線ct装置、x線ct方法、およびコリメータ
DE102018201250B3 (de) 2018-01-26 2019-06-27 Carl Zeiss Industrielle Messtechnik Gmbh Variable Blendenvorrichtung und Computertomograph umfassend eine variable Blendenvorrichtung
JP7187408B2 (ja) * 2019-09-06 2022-1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トモシンセシス撮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5337B2 (ja) * 1984-10-31 1994-08-2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ct装置
JPS61185255A (ja) * 1985-02-12 1986-08-18 株式会社東芝 X線ct装置
US4789929A (en) * 1987-05-14 1988-12-06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CT system for spirally scanning subject on a movable bed synchronized to X-ray tube revolution
JPH01254148A (ja) * 1988-04-01 1989-10-11 Toshiba Corp X線ctスキヤナ
US5054041A (en) * 1990-03-19 1991-10-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precision x-ray collimator
US5090037A (en) * 1990-11-19 1992-02-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elical scanning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tracking x-ray sour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620467B2 (ja) 1997-06-11
US5359639A (en) 1994-10-25
DE69301692D1 (de) 1996-04-11
KR940001863A (ko) 1994-02-16
DE69301692T2 (de) 1996-07-25
EP0579036A1 (en) 1994-01-19
CN1082380A (zh) 1994-02-23
JPH0630926A (ja) 1994-02-08
SG49635A1 (en) 1998-06-15
EP0579036B1 (en) 1996-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490C (zh) 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系统中用于扫描物体和显示图像的方法和设备
CN1236731C (zh) 计算机断层摄像装置
CN1048866C (zh) 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方法和装置
CN1217625C (zh) 用于具有任意节距的多切面ct成像的部分扫描加权
CN100337593C (zh) 用于时间相干的大覆盖范围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器
CN1159574C (zh) Ct装置
CN1230123C (zh) X-射线ct装置
CN1251975A (zh) 章动断层面ct图象重建
CN1617171A (zh) 在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中减少假象的方法和装置
US6275561B1 (en) Computer tomagraphy method with helicoidal scanning of an examination area
CN1202781C (zh) 准直器控制方法和设备,以及x线ct设备
CN1654014A (zh) 锥形射束ct图像重构中减少失真的方法和设备
US6324246B1 (en) Helical scanner with variably oriented scan axis
CN1643371A (zh) 成像大视野物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524A (zh) 带有跟踪x射线源的螺旋线扫描ct
CN1284651A (zh) 计算机层析x射线摄影系统中的图像再现装置和方法
CN1268337A (zh) 使用纵向浮动焦点的计算机化层析x射线摄影扫描仪
CN1759811A (zh) 重构倾斜锥形射束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070153972A1 (en) X-ray ct apparatus
KR20070057055A (ko) X선 ct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946344A (zh) 三维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CN101056584A (zh) 用于检查周期性运动的对象的ct方法
CN1742296A (zh) 锥形光束计算机断层成像的立体像素驱动的螺旋重建方法
CN1489977A (zh) 在计算机断层造影中设置图像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CN1294879C (zh) X射线计算层析摄影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