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6123B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86123B CN104886123B CN201510337207.2A CN201510337207A CN104886123B CN 104886123 B CN104886123 B CN 104886123B CN 201510337207 A CN201510337207 A CN 201510337207A CN 104886123 B CN104886123 B CN 1048861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azinam
- bactericide
- fluoride phosphate
- toxic fluoride
- fungicidal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杀菌剂。该杀菌组合物含有毒氟磷和氟啶胺,其中毒氟磷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30:1‑1:3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该杀菌剂还包括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上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0.2‑90%。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及杀菌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还降低了药剂的用药量及用药成本。既能防治如病毒病、霜疫霉病、灰霉病、根肿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又延缓了病害的抗药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
背景技术
在我国想要研制一种新的农药成分,需要投入资金多,且合成新农药成分的技术不够成熟。而外国研制出来的新农药成分均存在专利保护,很难利用其来防治病虫害。因此,利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研制农药新产品和防治抗性病虫害的一种有效快捷的方式。不同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后,会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通常,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能得知不同农药有效成分复配后的作用类型。
毒氟磷是发明人由贵州大学转让过来的新一代植物抗病毒产品(专利号ZL200510003041.7),它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含氟氨基膦酸酯类新型抗植物病毒药剂,鉴于它的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等特性,毒氟磷用于防治病毒病效果突出。但在农药领域中,好的农药使用时也要注意保护,寻找不同类别的农药品种与其混配使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延缓优良农药的使用寿命。
经过大量试验表明,毒氟磷与氟啶胺复配使用,防治病害的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持效期更长,在作物综合防治中,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氟啶胺(SHIRLAN,IKF-1216)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的新型取代苯胺类、广谱杀菌剂,对灰葡萄孢引起的多种灰霉病有特效,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兼有优良的控制食植性螨类的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也有卓越的防效,对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防效。
经检索,未发现毒氟磷与氟啶胺的组合物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杀菌剂,该杀菌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含该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相对于单剂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还减少农药的用药量,节约用药成本,对环境更安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含有毒氟磷和氟啶胺,其中毒氟磷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30:1-1:30。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毒氟磷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10:1-1:14。更优选地,所述毒氟磷和氟啶胺重量比为4:1-1:10。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重量的0.2-90%。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重量的5-80%。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除了含有上述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外,还含有农药上可接受辅助成分。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上可接受辅助成分为助剂、溶剂和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助剂包括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必要时加入抗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崩解剂等其他常规功能性助剂。
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聚羧酸盐、丁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烷基苯磺酸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简称农乳6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二萘磺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PO—EO嵌段聚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膨润土、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铵、腐植酸、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溶剂为水、环己酮、二甲苯、植物油、N-甲基吡咯烷酮、油酯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粘结剂为淀粉、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崩解剂为硫酸钠。
防冻剂为丙三醇、乙二醇。
增稠剂为黄原胶。
消泡剂为有机硅。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可采用本领域内公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农药剂型如乳油、种子处理制剂等。作为优选,所述杀菌剂可制备成可湿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颗粒剂、超低容量液剂。可湿粉剂也是可湿性粉剂简称WP。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可以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特别可以用于防治作物病毒病和多种真菌性病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毒氟磷和氟啶胺作用机理不同,毒氟磷主要对作物病毒病高效,兼有调节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而氟啶胺主要是对作物真菌性病害高效,而且有增产作用。二者复配使用,互补增效,它们在30:1-1:30比例范围内复配,增效作用非常显著(共毒系数CTC超过120)。
2、本发明的杀菌剂在防控作物病毒病、真菌性病害时与单剂相比,提高防治效果,还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12.88%~17.18%。
3、降低用药量,药效稳定,减少防治成本,在作物统防统治方面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使用的毒氟磷原药由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他使用的原药及制剂均为市购。其中活性组分(A)为毒氟磷;活性组分(B)为氟啶胺。
一、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
以下室内生测试验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
实际毒力指数ATI(AB)=(A的EC50÷AB的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B)=TI(A)×A在混剂中的百分数+TI(B)×B在混剂中的百分数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评价标准为:共毒系数≥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一:防治西瓜病毒病
试验方法:室内盆栽西瓜感病品种植株至4-5叶期,用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药液混合等体积的病毒汁液摩擦接种,每处理3株,每株选3片叶,重复4次,4-5天后调查枯斑数,计算抑制率,用E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防治西瓜病毒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成分 | EC50(μg/ml) | ATI | TTI | CTC |
毒氟磷(A) | 39.00 | 100.00 | / | / |
氟啶胺(B) | 76.05 | 51.28 | / | / |
A:B=30:1 | 32.93 | 118.43 | 98.43 | 120.32 |
A:B=20:1 | 29.41 | 132.61 | 97.68 | 135.76 |
A:B=15:1 | 28.68 | 135.98 | 96.96 | 140.25 |
A:B=10:1 | 26.45 | 147.45 | 95.57 | 154.28 |
A:B=5:1 | 25.55 | 152.64 | 91.88 | 166.13 |
A:B=4:1 | 25.38 | 153.66 | 90.26 | 170.25 |
A:B=3:1 | 25.21 | 154.70 | 87.82 | 176.16 |
A:B=1:1 | 25.79 | 151.22 | 75.64 | 199.92 |
A:B=1:3 | 34.09 | 114.40 | 63.46 | 180.27 |
A:B=1:7 | 42.15 | 92.53 | 57.37 | 161.28 |
A:B=1:10 | 45.46 | 85.79 | 55.71 | 153.99 |
A:B=1:14 | 51.05 | 76.40 | 54.53 | 140.10 |
A:B=1:21 | 55.61 | 70.13 | 53.50 | 131.10 |
A:B=1:30 | 60.18 | 64.81 | 52.85 | 122.61 |
A:B=1:38 | 63.04 | 61.87 | 52.53 | 117.77 |
由表1的测定结果可见,除毒氟磷:氟啶胺为1:38的处理共毒系数小于120,表现为加和作用外,其它比例混配的处理防治西瓜病毒病的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毒氟磷与氟啶胺在(30:1)-(1:30)范围内复配防治西瓜病毒病具有增效作用。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二:防治西瓜炭疽病
试验方法:将培养好的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上洗脱、过滤,制备成每毫升含有1×105~1×107个孢子的孢子悬浮液,备用。
制备药剂母液,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成相应的浓度。用移液枪吸取等量(各0.5ml)的药液和孢子悬浮液于小试管中,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培养皿中,加盖后于26℃恒温箱中保湿培养。每处理4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调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数,并记录调查总数,计算孢子萌发率及相对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防治西瓜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成分 | EC50(μg/ml) | ATI | TTI | CTC |
毒氟磷(A) | 85.12 | 100.00 | / | / |
氟啶胺(B) | 0.61 | 13954.10 | / | / |
A:B=35:1 | 15.13 | 562.59 | 484.84 | 116.04 |
A:B=30:1 | 12.67 | 671.82 | 546.91 | 122.84 |
A:B=24:1 | 10.24 | 831.25 | 654.16 | 127.07 |
A:B=19:1 | 8.01 | 1062.67 | 792.70 | 134.06 |
A:B=14:1 | 5.79 | 1470.12 | 1023.61 | 143.62 |
A:B=10:1 | 4.07 | 2091.40 | 1359.46 | 153.84 |
A:B=7:1 | 2.85 | 2986.67 | 1831.76 | 163.05 |
A:B=4:1 | 1.69 | 5036.69 | 2870.82 | 175.44 |
A:B=2:1 | 0.91 | 9353.85 | 4718.03 | 198.26 |
A:B=1:1 | 0.58 | 14675.86 | 7027.05 | 208.85 |
A:B=1:2 | 0.47 | 18110.64 | 9336.07 | 193.99 |
A:B=1:4 | 0.43 | 19795.35 | 11183.28 | 177.01 |
A:B=1:7 | 0.43 | 19795.35 | 12222.34 | 161.96 |
A:B=1:10 | 0.44 | 19345.45 | 12694.63 | 152.39 |
A:B=1:14 | 0.46 | 18504.35 | 13030.49 | 142.01 |
A:B=1:19 | 0.48 | 17733.33 | 13261.39 | 133.72 |
A:B=1:24 | 0.50 | 17024.00 | 13399.93 | 127.05 |
A:B=1:30 | 0.51 | 16690.20 | 13507.19 | 123.57 |
A:B=1:35 | 0.53 | 16060.38 | 13569.26 | 118.36 |
由表2的测定结果可见,除毒氟磷:氟啶胺为1:35和35:1两个处理共毒系数小于120,表现为加和作用外,其它比例混配的处理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毒氟磷与氟啶胺在(30:1)~(1:30)范围内复配防治西瓜炭疽病具有增效作用。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三:防治白菜根肿病
试验方法: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移液管吸取预先熔化的灭菌培养基36ml于无菌锥形瓶中,再加入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的药液4ml,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4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含药平板,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空白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打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下,盖上皿盖,置于26℃恒温箱中保湿培养。当空白对照的菌落直径占到皿径的一半以上时,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平均值,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防治白菜根肿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成分 | EC50(μg/ml) | ATI | TTI | CTC |
毒氟磷(A) | 64.75 | 100.00 | / | / |
氟啶胺(B) | 6.21 | 1042.67 | / | / |
A:B=35:1 | 45.27 | 143.03 | 126.19 | 113.35 |
A:B=30:1 | 41.08 | 157.62 | 130.41 | 120.87 |
A:B=24:1 | 36.77 | 176.09 | 137.71 | 127.88 |
A:B=19:1 | 32.04 | 202.09 | 147.13 | 137.35 |
A:B=14:1 | 26.95 | 240.26 | 162.84 | 147.54 |
A:B=10:1 | 22.21 | 291.54 | 185.70 | 156.99 |
A:B=7:1 | 17.94 | 360.93 | 217.83 | 165.69 |
A:B=4:1 | 11.91 | 543.66 | 288.53 | 188.42 |
A:B=2:1 | 7.76 | 834.41 | 414.22 | 201.44 |
A:B=1:1 | 5.26 | 1230.99 | 571.34 | 215.46 |
A:B=1:2 | 4.37 | 1481.69 | 728.45 | 203.40 |
A:B=1:4 | 4.08 | 1587.01 | 854.14 | 185.80 |
A:B=1:7 | 4.28 | 1512.85 | 924.84 | 163.58 |
A:B=1:10 | 4.37 | 1481.69 | 956.98 | 154.83 |
A:B=1:14 | 4.52 | 1432.52 | 979.83 | 146.20 |
A:B=1:19 | 4.75 | 1363.16 | 995.54 | 136.93 |
A:B=1:24 | 4.97 | 1302.82 | 1004.97 | 129.64 |
A:B=1:30 | 5.23 | 1238.05 | 1012.26 | 122.30 |
A:B=1:35 | 5.42 | 1194.65 | 1016.49 | 117.53 |
由表3的测定结果可见,除毒氟磷:氟啶胺为1:35和35:1两个处理共毒系数小于120,表现为加和作用外,其它比例混配的处理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毒氟磷与氟啶胺在(30:1)~(1:30)范围内复配防治白菜根肿病具有增效作用。
室内毒力测定实施例四: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13-2008第13部分:抑制晚疫病菌试验叶片法》,用配制好相应浓度的药剂喷雾处理马铃薯健康叶片,24h后,用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均匀喷雾,在适宜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5~7d,等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5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及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成分 | EC50(μg/ml) | ATI | TTI | CTC |
毒氟磷(A) | 97.46 | 100.00 | / | / |
氟啶胺(B) | 5.32 | 1831.95 | / | / |
A:B=35:1 | 56.84 | 171.46 | 148.11 | 115.77 |
A:B=30:1 | 51.24 | 190.20 | 155.87 | 122.03 |
A:B=24:1 | 43.29 | 225.13 | 169.28 | 133.00 |
A:B=19:1 | 38.12 | 255.67 | 186.60 | 137.01 |
A:B=14:1 | 31.75 | 306.96 | 215.46 | 142.47 |
A:B=10:1 | 25.21 | 386.59 | 257.45 | 150.16 |
A:B=7:1 | 19.66 | 495.73 | 316.49 | 156.63 |
A:B=4:1 | 12.61 | 772.88 | 446.39 | 173.14 |
A:B=2:1 | 7.44 | 1309.95 | 677.32 | 193.40 |
A:B=1:1 | 4.68 | 2082.48 | 965.98 | 215.58 |
A:B=1:2 | 3.87 | 2518.35 | 1254.64 | 200.72 |
A:B=1:4 | 3.64 | 2677.47 | 1485.56 | 180.23 |
A:B=1:7 | 3.68 | 2648.37 | 1615.46 | 163.94 |
A:B=1:10 | 3.82 | 2551.31 | 1674.50 | 152.36 |
A:B=1:14 | 4.02 | 2424.38 | 1716.49 | 141.24 |
A:B=1:19 | 4.17 | 2337.17 | 1745.36 | 133.91 |
A:B=1:24 | 4.35 | 2240.46 | 1762.68 | 127.11 |
A:B=1:30 | 4.56 | 2137.28 | 1776.09 | 120.34 |
A:B=1:35 | 4.79 | 2034.66 | 1783.85 | 114.06 |
由表4的测定结果可见,除毒氟磷:氟啶胺为1:35和35:1两个处理共毒系数小于120,表现为加和作用外,其它比例混配的处理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毒氟磷与氟啶胺在(30:1)~(1:30)比例范围内复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增效作用。
二、杀菌剂的制备实施例
1、可湿粉剂的制备
实施例1 62%毒氟磷·氟啶胺可湿粉剂(30:1)
毒氟磷60%,氟啶胺2%,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炭黑5%,高岭土补足100%。
实施例2 30%毒氟磷·氟啶胺可湿粉剂(1:14)
毒氟磷2%,氟啶胺28%,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3%,烷基萘磺酸钠1.5%,木质素磺酸钠1%,膨润土补足100%。
实施例3 90%毒氟磷·氟啶胺可湿粉剂(2:1)
毒氟磷60%,氟啶胺30%,聚羧酸盐3%,烷基萘磺酸钠1.5%,白炭黑补足100%。
以上可湿粉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各实施例的配方比例进行称量,然后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搅拌均匀,检测合格,即制得本发明杀菌剂的可湿粉剂。
2、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实施例4 44%毒氟磷·氟啶胺水分散粒剂(10:1)
毒氟磷40%,氟啶胺4%,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丁基萘磺酸钠3%,淀粉3%,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100%。
实施例5 80%毒氟磷·氟啶胺水分散粒剂(1:4)
毒氟磷16%,氟啶胺64%,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5%,烷基苯磺酸盐2%,乙基纤维素3%,高岭土补足100%。
以上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下面各实施例的配方比例进行称量,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到本发明杀菌剂的水分散粒剂。
3、悬浮剂的制备
实施例6 31%毒氟磷·氟啶胺悬浮剂(1:30)
毒氟磷1%,氟啶胺30%,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简称农乳600#)4%,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5%,亚甲基二萘磺酸钠3%,丙三醇3%,黄原胶2%,有机硅0.05%,水补足100%。
实施例7 20%毒氟磷·氟啶胺悬浮剂(19:1)
毒氟磷19%,氟啶胺1%,脂肪胺聚氧乙烯醚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乙二醇3%,黄原胶2%,有机硅0.05%水补足100%。
以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方比例,将毒氟磷、氟啶胺,助剂,水在砂磨机中研磨,研磨完成后,将物料抽入高速剪切机中,再加入防冻剂、增稠剂、余量的水、消泡剂进行高速剪切,剪切完成后制得本发明杀菌剂的悬浮剂。
4、颗粒剂的制备
实施例8 11%毒氟磷·氟啶胺颗粒剂(1:10)
毒氟磷1%,氟啶胺10%,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3.5%,十二烷基硫酸钠2.5%,聚乙烯醇2.5%,高岭土补足100%。
实施例9 0.5%毒氟磷·氟啶胺颗粒剂(4:1)
毒氟磷0.4%,氟啶胺0.1%,PO—EO嵌段聚醚2%,十二烷基硫酸钠4%,乙基纤维素3%,微量元素0.2%,磷酸二氢铵10%,腐植酸2%,尿素补足100%。
以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方比例混合均匀,粉碎,加水润湿后充分搅拌均匀,再用螺杆挤压造粒机造粒,干燥后过筛,即得本发明杀菌剂的颗粒剂。
5、超低容量液剂的制备
实施例10 5%毒氟磷·氟啶胺超低容量液剂(1:1)
毒氟磷2.5%,氟啶胺2.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环己酮10%,二甲苯3%,植物油补足100%。
实施例11 8%毒氟磷·氟啶胺超低容量液剂(7:1)
毒氟磷7%,氟啶胺1%,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2%,N-甲基吡咯烷酮15%,二甲苯5%,油酯甲酯补足100%。
以上超低容量液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方比例的物料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搅拌均匀即制得本发明杀菌剂的超低容量液剂。
三、大田药效实施例
为了明确毒氟磷和氟啶胺单用和混用时对蔬菜和粮食作物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本发明申请人在国内不同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下面以几个田间实施例来说明。
对照药剂1: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登记证LS20130359,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市购。
对照药剂2: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登记证PD20080180,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产品,市购。
田间试验实施例一:
试验方法:参照《GB/T17980.112-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12部分:杀菌剂防治瓜类炭疽病》。在病害初发时第一次喷雾施药,药后7d第二次喷雾施药。共施药两次,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50m2,重复次数4次。试验地点:广西吴圩镇。
调查方法:于第二次施药后7d,14d五点取样调查。炭疽病每点调查3株,每株自上而下调查8片叶,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病毒病每点调查10株,以株为单位分级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见表5:
表5 防治西瓜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含毒氟磷和氟啶胺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在有效成分用药量少于对照药剂的情况下,防治西瓜炭疽病的第二次药后7d或14d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在第二次药后7d时,本发明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高21.65%以上。第二次药后14d,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防效为82.33%以上,持效期长。
田间试验实施例二:
试验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九部分(NY/T 1464.9-2007)第9部分:杀菌剂防治辣椒病毒病》。在病害初发时第一次喷雾施药,药后7d第二次喷雾施药。共施药两次,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50m2,重复次数4次。试验地点:广西吴圩镇。
调查方法:于第二次施药后7d,14d五点取样调查。炭疽病每点调查3株,每株自上而下调查8片叶,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病毒病每点调查10株,以株为单位分级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见表6:
表6 防治西瓜病毒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由表6可知,含毒氟磷和氟啶胺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在有效成分用药量少于对照药剂的情况下,防治西瓜病毒病的第二次药后7d或14d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在第二次药后7d时,本发明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高20.5%以上。第二次药后14d,防治西瓜病毒病的防效为76.55%以上,持效期长。
田间试验实施例三:
试验方法:参照《GB/T17980.34-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34部分: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试验方法。在发病初期第一次喷雾施药,7d后第二次喷雾施药。共施药两次,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33.4m2,重复次数4次。试验地点:云南曲靖。
调查方法:于第二次施药后7d,14d五点取样调查,每点取连续的3株,查全部叶片,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结果见表7:
表7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由表7可知,含毒氟磷和氟啶胺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在有效成分用药量少于对照药剂的情况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第二次药后7d或14d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在第二次药后7d时,本发明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高19.35%以上。第二次药后14d,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为79.55%以上,持效期长。
田间试验实施例四:
试验方法:同田间试验实施例三。
调查方法:于马铃薯收获时进行产量调查,五点取样调查,每点取连续的5株,称量5株总薯重,计算亩产量和增产率。结果见表8:
表8 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
由表8可知,含毒氟磷和氟啶胺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对马铃薯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率在12.88%~17.18%之间,本发明的杀菌剂的增产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增产率比对照药剂高7.97%~14.11%。
Claims (8)
1.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由毒氟磷和氟啶胺组成,其中毒氟磷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30:1-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毒氟磷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10:1-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毒氟磷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为4:1-1:10。
4.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0.2-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5-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还含有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制备成如下剂型:可湿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颗粒剂或超低容量液剂。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杀菌剂在防治作物病毒性病害或真菌性病害上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37207.2A CN104886123B (zh) | 2015-06-17 | 2015-06-17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37207.2A CN104886123B (zh) | 2015-06-17 | 2015-06-17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86123A CN104886123A (zh) | 2015-09-09 |
CN104886123B true CN104886123B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401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37207.2A Active CN104886123B (zh) | 2015-06-17 | 2015-06-17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861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69086B (zh) * | 2023-05-25 | 2024-01-19 | 浙江石原金牛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杨梅凋萎病病害防治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9538B (zh) * | 2011-11-04 | 2013-11-27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植物病毒的农药组合物 |
CN102626078B (zh) * | 2012-04-12 | 2013-08-28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防治植物病毒病及传播媒介的超低容量液剂 |
CN103975942B (zh) * | 2013-05-07 | 2015-08-26 |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 |
CN103891754B (zh) * | 2014-04-11 | 2016-08-17 |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含噻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2015
- 2015-06-17 CN CN201510337207.2A patent/CN10488612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86123A (zh) | 2015-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61399B (zh)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983565A (zh) |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973907A (zh) | 一种含有喹啉铜和春雷霉素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542585A (zh) | 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9645010B (zh) | 一种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悬浮剂 | |
CN104886123B (zh) | 一种含毒氟磷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杀菌剂 | |
CN104982451A (zh) | 含有吡菌苯威的杀菌组合物 | |
CN116267928A (zh) | 一种含有溴硝醇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8669080A (zh)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996450A (zh) | 含有吡菌苯威的杀菌组合物 | |
CN111449077B (zh) | 一种代森联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 |
CN101564041B (zh) | 一种咪鲜胺和嘧霉胺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318865A (zh) | 克菌丹和呋吡菌胺复配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5123746B (zh) | 一种含毒氟磷和溴菌腈的复配组合物及杀菌剂 | |
CN104488909A (zh) |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嘧菌酯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 |
CN102369938B (zh) | 一种含有代森锌和春雷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430390A (zh) | 氨基寡糖素与噻唑菌胺复配农用杀菌剂 | |
CN104488894A (zh) |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氟啶酰菌胺的复配组合物及杀菌剂 | |
CN107743961A (zh) | 一种含异长叶烯酮肟内酰胺和氯溴异氰尿酸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 |
CN106538604A (zh) | 一种含吡唑萘菌胺的杀菌剂 | |
CN104542626B (zh) |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咯菌腈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 |
CN107318856B (zh) | 包含二氯噁菌唑和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141483B (zh) | 一种含嘧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751204A (zh) | 一种含异长叶烯酮肟内酰胺和乙蒜素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 |
CN107897189A (zh) | 一种含异长叶烯酮肟内酰胺和琥胶肥酸铜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