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6959B -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6959B
CN104876959B CN201510336917.3A CN201510336917A CN104876959B CN 104876959 B CN104876959 B CN 104876959B CN 201510336917 A CN201510336917 A CN 201510336917A CN 104876959 B CN104876959 B CN 104876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phenyl ether
delayed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delayed
thermal excitation
ether ar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69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6959A (zh
Inventor
许辉
张静
丁冬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369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6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6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6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6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6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它涉及一种芳香膦氧主体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热激发延迟荧光染料的极性大、容易猝灭、分子与分子间的作用较强的技术问题。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在二苯醚的2、2’、4、4’位置上分别引入2个、3个或4个二苯基膦氧基团构成,方法:将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二苯基膦、无水乙酸钠、醋酸钯和DMF混合,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并氧化,萃取、干燥,纯化,即得。本发明的不对称结构的主体材料可以有效的抑制分子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猝灭效应。本发明材料作为发光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

Description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膦氧主体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高效率、低压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被称作第三代平面显示和照明技术,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为了有效的利用电致发光过程中产生的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使用磷光染料来构建电致磷光,但是磷光染料所涉及的重金属不仅昂贵而且污染环境,迫切需要使用其他的材料加以替代。近期,被称为第三代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热激发延迟荧光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热激发延迟荧光染料可以通过自身三线态到单线态的反转隙间窜跃使三线态激子转化为单线态激子,进而利用其发光,从而从理论上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由于热激发延迟荧光染料其器件效率可与电致磷光效率相匹敌,而热激发延迟荧光染料是纯有机化合物。但是,目前针对热激发延迟荧光染料的主体材料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一般普遍的方式是采用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主体材料,因此,需要针对热激发延迟荧光染料的特点来有目的的开发适合他们的主体材料。由于热激发延迟荧光染料的极性大,容易猝灭,分子与分子间的作用较强,因此,需要开发一类具有突出载流子注入/传输性能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分子与分子间猝灭效应的主体材料。
对热激发延迟荧光电致发光芳香膦氧主体材料而言,为了实现高效的三线态到单线态的反转的隙间窜越,就要求单线态和三线态的能级差小。那么对于蓝光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来说,就使得其三线态能级很高,目前文献报道的常用的DMAC-DPS的三线态能级达到了2.9eV,为了保证主体到客体之间的有效的能量传递,需要主体的三线态能级要高于2.9eV,这对于一个纯有机化合物来说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性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能隙的主体材料。同时在获得高的三线态能级的同时往往会损失的热激发延迟荧光电致发光芳香膦氧主体材料的电学性能,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用于高效的蓝光电致发光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热激发延迟荧光染料的极性大、容易猝灭、分子与分子间的作用较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在二苯醚的2、2’、4、4’位置上分别引入2个、3个或4个二苯基膦氧基团构成,分子结构式如下:
其中X为H或Ph2OP,Y为H或Ph2OP,Z为H或Ph2OP。
上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如下:
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3~6mmol的二苯基膦、3~6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5~0.01mmol醋酸钯和5~10ml的DMF混合,反应10~36小时后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加入1ml H2O2氧化,再经萃取、干燥后,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为淋洗剂柱层析纯化,得到多膦氧苯醚基膦氧;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2)﹕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1~0.002)﹕1,醋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2)﹕1。
所述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20。
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
本发明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不对称结构可以有效的抑制分子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猝灭效应。本发明制备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可以实现超低压驱动的高效热激发延迟荧光蓝光器件,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值24.24cd·A-1,功率效率达到最大值19.56lm·W。
本发明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以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主体,膦氧(P=O)基团通过C-P饱和键将芳香基团连接起来,能够有效的阻断共轭,由于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结构本身含有-O-基、P=O基团的打断共轭作用,使母体本身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同时P=O基团具有极化分子的作用,可提高分子的电子注入传输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本发明利用多膦氧基团进行不对称修饰,通过调节修饰基团的数目和修饰位置来调控整个分子的载流子传输能力。从而在高的三重态激发态能级和良好的载流子注入传输能力之间求得平衡。
本发明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用于电致发光器件包含以下优点:
1、保持较高的三线态能级,保证能量从主体到客体的有效传递。
2、提高电致发光器件材料的载流子注入和传输能力,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制备的电致蓝光器件将电致蓝光器件的启亮电压降低到2.9V,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裂解温度为424℃-458℃,同时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亮度,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有机电致磷光二极管器件中。
本发明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既可以作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主体材料,也可以作为发光器件的激子阻挡层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实验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和磷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紫外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磷光光谱图;
图2是实验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热重分析图;
图3是实验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和磷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紫外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磷光光谱图;
图4是实验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热重分析谱图;
图5是实验三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和磷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紫外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磷光光谱图;
图6是实验三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热重分析谱图;
图7是实验四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和磷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紫外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磷光光谱图;
图8是实验四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热重分析谱图;
图9是实验五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和磷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紫外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图,●表示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溶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磷光光谱图;
图10是实验五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热重分析谱图;
图11是实验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
图12是实验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
图13是实验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
图14是实验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
图15是实验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效率;
图16是实验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
图17是实验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
图18是实验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
图19是实验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
图20是实验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
图21是实验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效率;
图22是实验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
图23是实验四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
图24是实验四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
图25是实验四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
图26是实验四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
图27是实验四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效率;
图28是实验四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
图29是实验三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
图30是实验三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
图31是实验三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
图32是实验三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
图33是实验三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效率;
图34是实验三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
图35是实验五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
图36是实验五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
图37是实验五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
图38是实验五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
图39是实验五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效率;
图40是实验五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电致深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在二苯醚的2、2’、4、4’位置上分别引入2个、3个或4个二苯基膦氧基团构成,其通式结构如下:
其中X为H或Ph2OP,Y为H或Ph2OP,Z为H或Ph2OP。
当X、Y为H,Z为Ph2OP时,化合物为2,4DPEDPO,其结构式为(II);
当Y为Ph2OP,X、Z为H时,化合物为2,4’DPEDPO,其结构式为(III);
当Y和Z为Ph2OP,X为H时,化合物为2,4,4’DPETPO,其结构式为(IV);
当X、Y为Ph2OP,Z为氢时,化合物为2,2,4DPETPO,其结构式为(V);
当X、Y、Z都为Ph2OP时,化合物为2,2,4,4,DPEQPO,其结构式为(VI);
具体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如下:
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3~6mmol的二苯基膦、3~6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5~0.01mmol醋酸钯和5~10ml的DMF混合,反应10~36小时后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加入1ml H2O2氧化,再经萃取、干燥后,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为淋洗剂柱层析纯化,得到多膦氧苯醚基膦氧;
其中步骤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2)﹕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1~0.002)﹕1,醋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2)﹕1。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所述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2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或三不同的是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4mmol的二苯基膦、4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6mmol醋酸钯和6ml的DMF混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四之一不同的是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4mmol的二苯基膦、4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7mmol醋酸钯和7ml的DMF混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五之一不同的是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5mmol的二苯基膦、5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9mmol醋酸钯和8ml的DMF混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1﹕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1﹕1,醋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2﹕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2﹕1,醋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八之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的方法如下:
一、将经去离子水清洗的玻璃或塑料衬底放入真空蒸镀仪,真空度为1×10-6mbar,蒸镀速率设为0.1~0.3nm s-1,在玻璃或塑料衬底上蒸镀材料为氧化铟锡(ITO),厚度为1~100nm的阳极导电层;
二、在阳极导电层上蒸镀空穴注入层材料MoOx,得厚度为2~10nm空穴注入层;
三、在空穴注入层上蒸镀空穴传输层材料NPB,得厚度为20~40nm空穴传输层;
四、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阻挡层材料mCP,得厚度为5~15nm激子阻挡层;
五、在激子阻挡层上蒸镀发光层材料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与DMAC(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物,厚度为5~50nm发光层;
六、在发光层上继续蒸镀空穴阻挡层不对称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厚度为5~40nm空穴阻挡层;
七、在空穴阻挡层上蒸镀电子传输层材料Bphen,厚度为10~80nm电子传输层;
八、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电子注入层材料LiF,厚度为1~10nm电子注入层;
九、在电子注入层上蒸镀材料为金属,厚度为1~100nm的阴极导电层,得到电致磷光器件。
步骤八中所述的金属为钙、镁、银、铝、钙合金、镁合金、银合金或铝合金。
采用下述实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实验一:本实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
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1mmol的二苯基膦、1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1mmol的醋酸钯和10ml的DMF混合,反应10小时后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加入1ml H2O2氧化,再经萃取、干燥后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20为淋洗剂柱层析纯化,得到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溴-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
其中本实验步骤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1,无水乙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1︰1;
本实验步骤一得到的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溴-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结构式为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为2,4DPEDPO。
采用核磁共振仪检测本试验制备的多功能化修饰的2,4DPEDPO,检测结果如下:
1H NMR(TMS,CDCl3,400MHz):δ=8.009-7.957(t,J=10.4Hz,1H),7.840-7.775(t,J=12.8Hz,1H),7.717-7.606(m,8H),7.566-7.284(m,14H),6.862-6.821(q,J1=4.4Hz,J2=8.4Hz,J3=1.2Hz,1H),6.572-6.550ppm(d,J=10.0Hz,2H);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的紫外荧光光谱,磷光光谱谱图如图1所示。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的热重分析谱图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的裂解温度为424℃。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及空穴阻挡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的方法如下:
一、将经去离子水清洗的塑料衬底放入真空蒸镀仪,真空度为1×10-6mbar,蒸镀速率设为0.1nm s-1,在玻璃或塑料衬底上蒸镀材料为氧化铟锡(ITO),厚度为10nm的阳极导电层;
二、在阳极导电层上蒸镀空穴注入层材料MoOx,得厚度为10nm空穴注入层;
三、在空穴注入层上蒸镀空穴传输层材料NPB,得厚度为40nm空穴传输层;
四、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阻挡层材料mCP,得厚度为15nm激子阻挡层;
五、在激子阻挡层上蒸镀发光层材料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与DMAC(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物,厚度为50nm发光层;
六、在发光层上继续蒸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空穴阻挡层,厚度为40nm空穴阻挡层;
七、在空穴阻挡层上蒸镀电子传输层材料Bphen,厚度为80nm电子传输层;
八、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电子注入层材料LiF,厚度为10nm电子注入层;
九、在电子注入层上蒸镀材料为金属,厚度为10nm的阴极导电层,得到电致磷光器件。
步骤八中所述的金属为铝。
本实验中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既是电致磷光器件的发光层主体材料,又是电致磷光器件的空穴阻挡层材料。
本实验电致磷光器件的结构为:ITO/MoOx(10nm)/NPB(40nm)/mCP(15nm)/2,4DPEDPO:DMAC(20%)50nm/2,4DPEDPO(40nm)/Bphen(80nm)/LiF(10nm)/Al。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如图11所示,由此图可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材料具有半导体特性,其阀值电压为3.5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如图12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启亮电压为4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如图13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3cd·m-2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值6.5cd·A-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如图14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3.2cd·m-2时,功率效率达到最大值5.2lm·W-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如图15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0.64mA·cm-2时,获得最大外量子效率3.4%。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如图16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电致发光峰在462nm处。
实验二:本实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
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1mmol的二苯基膦、1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1mmol的醋酸钯和10ml的DMF混合,反10小时后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加入1ml H2O2氧化,再经萃取、干燥后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20为淋洗剂柱层析纯化,得到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溴-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
其中本实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1,无水乙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1︰1;
本实验步骤一得到的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溴-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结构式为其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为:
1H NMR(TMS,CDCl3,400MHz):δ=8.062-8.007(q,J1=7.6Hz,J2=12.8Hz,J3=1.6Hz,1H),7.767-7.719(q,J1=6.8Hz,J2=12.4Hz,J3=1.6Hz,4H),7.667-7.616(q,J1=7.2Hz,J2=12.0Hz,J3=1.2Hz,4H),7.589-7.534q,J1=7.2Hz,J2=14.8Hz,J3=1.2Hz,3H),7.506-7.315(m,3H),6.930-6.897(q,J1=5.2Hz,J2=8.0Hz,1H),6.665-6.638ppm(dd,J1=2.0Hz,J2=8.8Hz,2H);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为2,4’DPEDPO。
采用核磁共振仪检测本试验制备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其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为:
1H NMR(TMS,CDCl3,400MHz):
2,4’DPEDPO-ppm ppmδ=8.062-8.007(q,1H);δ=7.767-7.715(q,4H);δ=7.667-7.616(q,4H);δ=7.589-7.534。
本实验得到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如图3所示。
本实验得到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的热重分析谱图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2,4’DPEDPO的裂解温度为435℃。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及空穴阻挡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的方法如下:
一、将经去离子水清洗的玻璃衬底放入真空蒸镀仪,真空度为1×10-6mbar,蒸镀速率设为0.1nm s-1,在玻璃或塑料衬底上蒸镀材料为氧化铟锡(ITO),厚度为10nm的阳极导电层;
二、在阳极导电层上蒸镀空穴注入层材料MoOx,得厚度为10nm空穴注入层;
三、在空穴注入层上蒸镀空穴传输层材料NPB,得厚度为40nm空穴传输层;
四、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阻挡层材料mCP,得厚度为15nm激子阻挡层;
五、在激子阻挡层上蒸镀发光层材料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基于二苯醚芳香膦氧主体材料与DMAC(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物,厚度为50nm发光层;
六、在发光层上继续蒸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空穴阻挡层,厚度为40nm空穴阻挡层;
七、在空穴阻挡层上蒸镀电子传输层材料Bphen,厚度为80nm电子传输层;
八、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电子注入层材料LiF,厚度为10nm电子注入层;
九、在电子注入层上蒸镀材料为金属,厚度为10nm的阴极导电层,得到电致磷光器件。
步骤八中所述的金属为铝。
本实验电致磷光器件的结构为:ITO/MoOx(10nm)/NPB(40nm)/mCP(15nm)/2,4’DPEDPO:DMAC(20%)50nm/2,4’DPEDPO(40nm)/Bphen(80nm)/LiF(10nm)/Al。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如图17所示,由此图可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具有半导体特性,其阀值电压为3.8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如图18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启亮电压为3.8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如图19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器件在亮度为83.56cd·m-2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值19.75cd·A-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如图20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器件在亮度为86.95cd·m-2时,功率效率达到最大值7.84lm·W-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如图21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0.38mA·cm-2时,获得最大外量子效率9.50%。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DPED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如图22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电致发光峰在457nm处。
实验三:本实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
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2mmol的二苯基膦、3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2mmol的醋酸钯和10ml的DMF混合,反10小时后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加入1ml H2O2氧化,再经萃取、干燥后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20为淋洗剂柱层析纯化,得到多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溴-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
其中本实验步骤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2︰1,无水乙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2︰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2︰1;
本实验步骤一得到的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溴-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结构式为其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为:
1H NMR(TMS,CDCl3,400MHz):ppmδ=8.015(qd,J=7.6Hz,12.8Hz,1.2Hz,1H);7.825-7.710(m,4H);7.507-7.443(m,3H);7.430-7.361(m,4H);7.331-7.213(m,3H);6.763(q,J=5.2Hz,8.0Hz,1H);6.466(d,J=8.8Hz,2H).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为2,4,4’DPETPO。采用核磁共振仪检测本试验制备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其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为:
1H NMR(TMS,CDCl3,400MHz):δ=8.022-8.970(t,J=10.0Hz,1H),7.826-7.761(t,J=12.8Hz,1H),7.696-7.601(m,12H),7.569-7.527(t,J=7.2Hz,5H),7.505-7.432(m,11H),7.383-7.338(t,J=7.6Hz,4H),6.975-6.939(q,J1=4.4Hz,J2=8.4Hz,J3=1.6Hz,1H),6.767-6.740ppm(d,J=2.4Hz,2H);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磷光光谱如图5所示。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的热重分析谱图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2,4,4’DPETPO的裂解温度为458℃。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及空穴阻挡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的方法如下:
一、将经去离子水清洗的玻璃衬底放入真空蒸镀仪,真空度为1×10-6mbar,蒸镀速率设为0.1nm s-1,在玻璃或塑料衬底上蒸镀材料为氧化铟锡(ITO),厚度为10nm的阳极导电层;
二、在阳极导电层上蒸镀空穴注入层材料MoOx,得厚度为10nm空穴注入层;
三、在空穴注入层上蒸镀空穴传输层材料NPB,得厚度为40nm空穴传输层;
四、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阻挡层材料mCP,得厚度为15nm激子阻挡层;
五、在激子阻挡层上蒸镀发光层材料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与DMAC(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物,厚度为50nm发光层;
六、在发光层上继续蒸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形成空穴阻挡层,厚度为40nm空穴阻挡层;
七、在空穴阻挡层上蒸镀电子传输层材料Bphen,厚度为80nm电子传输层;
八、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电子注入层材料LiF,厚度为10nm电子注入层;
九、在电子注入层上蒸镀材料为金属,厚度为10nm的阴极导电层,得到电致磷光器件。
步骤八中所述的金属为铝。
本实验电致磷光器件的结构为:ITO/MoOx(10nm)/NPB(40nm)/mCP(15nm)/2,4,4’DPETPO:DMAC(20%)50nm/2,4,4’DPETPO(40nm)/Bphen(80nm)/LiF(10nm)/Al。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如图29所示,由此图可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材料具有半导体特性,其阀值电压为3.4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如图30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启亮电压为4.5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如图31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亮度亮度为32.24cd·m-2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值7.94cd·A-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如图32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在亮度为37.13cd·m-2时,功率效率达到最大值4.52lm·W-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如图33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0.08mA·cm-2时,获得最大外量子效率8.26%。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4,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如图34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电致发光峰在462nm处。
实验四:本实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
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1mmol的二苯基膦、1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2mmol的醋酸钯和5ml的DMF混合,反应10小时后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加入1ml H2O2氧化,再经萃取、干燥后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20为淋洗剂柱层析纯化,得到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溴-2,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
其中本实验步骤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1,无水乙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1︰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2︰1;
本实验步骤一得到的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溴-2,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结构式为
本实验得到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为2,2’,4”DPETPO。采用核磁共振仪检测本试验制备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其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为:
1H NMR(TMS,CDCl3,400MHz):δ=7.848-7.800(q,J1=7.2Hz,J2=11.6Hz,1H),7.759-7.712(t,J=7.6Hz,2H),7.627-7.438(m,26H),7.259-7.159(m,6H),6.210-6.179(t,J1=4.8Hz,J2=7.6Hz,1H),6.157-6.128ppm(q,J1=3.2Hz,J2=7.2Hz,1H);
本实验得到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磷光光谱如图7所示。
本实验得到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的热重分析谱图如图,8所示,由图可知2,2’,4’DPETPO的裂解温度为454℃。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及空穴阻挡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的方法如下:
一、将经去离子水清洗的玻璃衬底放入真空蒸镀仪,真空度为1×10-6mbar,蒸镀速率设为0.1nm s-1,在玻璃或塑料衬底上蒸镀材料为氧化铟锡(ITO),厚度为1~100nm的阳极导电层;
二、在阳极导电层上蒸镀空穴注入层材料MoOx,得厚度为10nm空穴注入层;
三、在空穴注入层上蒸镀空穴传输层材料NPB,得厚度为40nm空穴传输层;
四、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阻挡层材料mCP,得厚度为15nm激子阻挡层;
五、在激子阻挡层上蒸镀发光层材料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与DMAC(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物,厚度为50nm发光层;
六、在发光层上继续蒸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形成空穴阻挡层,厚度为40nm空穴阻挡层;
七、在空穴阻挡层上蒸镀电子传输层材料Bphen,厚度为80nm电子传输层;
八、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电子注入层材料LiF,厚度为10nm电子注入层;
九、在电子注入层上蒸镀材料为金属,厚度为10nm的阴极导电层,得到电致磷光器件。
步骤八中所述的金属为铝。
本实验电致磷光器件的结构为:ITO/MoOx(10nm)/NPB(40nm)/mCP(15nm)/2,2’,4DPETPO:DMAC(20%)50nm/2,2,4DPETPO(40nm)/Bphen(80nm)/LiF(10nm)/Al。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如图23所示,由此图可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材料具有半导体特性,其阀值电压为2.9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如图24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启亮电压为2.9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如图25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亮度为66.87cd·m-2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值24.24cd·A-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如图26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70.57cd·m-2时,功率效率达到最大值19.56lm·W-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如图27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0.23mA·cm-2时,获得最大外量子效率11.89%。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DPET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如图28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电致发光峰在470nm处。
实验五:本实验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
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2mmol的二苯基膦、3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2mmol的醋酸钯和10ml的DMF混合,反应10小时后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加入1ml H2O2氧化,再经萃取、干燥后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20为淋洗剂柱层析纯化,得到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4‘-溴-2,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
其中本实验步骤二所述的二苯基膦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2︰1,无水乙酸钠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2︰1,醋酸钯与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物质的量比为0.002︰1;
本实验步骤一得到的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为4,4‘-溴-2,2’-二苯基膦氧基苯醚,结构式为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为,2,2’4,4’DPEQPO。采用核磁共振仪检测本试验制备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采用核磁共振仪检测本试验制备的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其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为:
1H NMR(TMS,CDCl3,400MHz):δ=7.735-7.688(t,J=9.2Hz,2H),7.626-7.370(m,38H),7.196(br,4H),ppm 6.327(br,2H);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的紫外荧光光谱谱图,磷光光谱如图9所示。
本实验得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的热重分析谱图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2,2’4,4’DPEQPO的裂解温度为440℃。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及空穴阻挡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的方法如下:
一、将经去离子水清洗的玻璃衬底放入真空蒸镀仪,真空度为1×10-6mbar,蒸镀速率设为0.1nm s-1,在玻璃或塑料衬底上蒸镀材料为氧化铟锡(ITO),厚度为1~100nm的阳极导电层;
二、在阳极导电层上蒸镀空穴注入层材料MoOx,得厚度为10nm空穴注入层;
三、在空穴注入层上蒸镀空穴传输层材料NPB,得厚度为40nm空穴传输层;
四、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阻挡层材料mCP,得厚度为15nm激子阻挡层;
五、在激子阻挡层上蒸镀发光层材料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与DMAC(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物,厚度为50nm发光层;
六、在发光层上继续蒸镀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空穴阻挡层,厚度为40nm空穴阻挡层;
七、在空穴阻挡层上蒸镀电子传输层材料Bphen,厚度为80nm电子传输层;
八、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电子注入层材料LiF,厚度为10nm电子注入层;
九、在电子注入层上蒸镀材料为金属,厚度为10nm的阴极导电层,得到电致磷光器件。
步骤八中所述的金属为铝。
本实验电致磷光器件的结构为:ITO/MoOx(10nm)/NPB(40nm)/mCP(15nm)/2,2’,4,4’DPEQPO:DMAC(20%)50nm/2,2’,4,4’DPEQPO(40nm)/Bphen(80nm)/LiF(10nm)/Al。
本实验以多功能化修饰的苯醚基单膦氧2,2’,4,4’DPEQ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曲线如图35所示,由此图可知苯醚基单膦氧2,2’,4,4’DPEQPO材料具有半导体特性,其阀值电压为2.8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压-亮度关系曲线如图36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启亮电压为3.77V。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关系曲线如图37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58.09cd·m-2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值8.26cd·A-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亮度-功率效率关系曲线如图38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在亮度为56.27cd·m-2时,功率效率达到最大值3.93m·W-1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流密度-外量子效率关系曲线如图39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在亮度为0.025mA·cm-2时,获得最大外量子效率12.39%。
本实验以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2,2’,4,4’DPEQPO制备的电致蓝光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图如图40所示,由此图可知该器件的电致发光峰在467m处。

Claims (7)

1.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在二苯醚的2、2’、4、4’位置上分别引入2个、3个或4个二苯基膦氧基团构成,分子结构式为其中X为H或Ph2OP,Y为H或Ph2OP,Z为H或Ph2OP,且Y和Z不同时为H。
2.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方法如下:
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3~6mmol的二苯基膦、3~6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5~0.01mmol醋酸钯和5~10ml的DMF混合,反应10~36小时后倒入冰水中,萃取,得到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加入H2O2氧化,再经萃取、干燥后,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为淋洗剂柱层析纯化,得到多膦氧苯醚基膦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4mmol的二苯基膦、4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6mmol醋酸钯和6ml的DMF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4mmol的二苯基膦、4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7mmol醋酸钯和7ml的DMF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mmol溴代二苯基膦氧基苯醚、5mmol的二苯基膦、5mmol的无水乙酸钠、0.009mmol醋酸钯和8ml的DMF混合。
7.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作为发光层或空穴阻挡层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器件。
CN201510336917.3A 2015-06-17 2015-06-17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4876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6917.3A CN104876959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6917.3A CN104876959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6959A CN104876959A (zh) 2015-09-02
CN104876959B true CN104876959B (zh) 2017-02-22

Family

ID=53944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6917.3A Active CN104876959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6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053B (zh) * 2016-10-31 2019-01-1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6632480B (zh) * 2017-02-08 2018-06-26 黑龙江大学 基于二苯并呋喃基团n-型热激发延迟荧光芳香膦氧主体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6711352B (zh) * 2017-02-08 2018-06-12 黑龙江大学 基于二苯并噻吩基团的双极热激发延迟荧光芳香膦氧主体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7011379B (zh) * 2017-05-23 2019-04-05 黑龙江大学 膦氧基红/橙光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10718637B (zh) * 2018-07-11 2020-12-22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810A (zh) * 2018-09-05 2018-12-21 黑龙江大学 以二苯基硫醚为母体的热激发延迟荧光主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659442B (zh) * 2018-12-13 2022-04-2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09659441A (zh) * 2018-12-13 2019-04-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09524558A (zh) * 2018-12-13 2019-03-2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7374A (zh) * 2010-01-21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含磷氧基团的化合物、含有磷氧基团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980A (zh) * 2011-11-01 2012-06-20 黑龙江大学 光电功能芳香膦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83710A (zh) * 2011-12-31 2013-07-03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膦氧基氢蒽二-三芳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4447866A (zh) * 2014-11-27 2015-03-25 黑龙江大学 三苯基膦氧修饰的三嗪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7374A (zh) * 2010-01-21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含磷氧基团的化合物、含有磷氧基团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980A (zh) * 2011-11-01 2012-06-20 黑龙江大学 光电功能芳香膦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83710A (zh) * 2011-12-31 2013-07-03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膦氧基氢蒽二-三芳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4447866A (zh) * 2014-11-27 2015-03-25 黑龙江大学 三苯基膦氧修饰的三嗪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具载流子传输特性的高效电致磷光芳香膦氧主体的设计合成;韩春苗;《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辑》;20121015(第10期);第VI页,第19页图1-18、第20页第1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6959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6959B (zh) 不对称热激发延迟荧光二苯醚芳香膦氧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6632480B (zh) 基于二苯并呋喃基团n-型热激发延迟荧光芳香膦氧主体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20884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136550B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7158A (zh) 有机光电装置用的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光电装置
CN102185112A (zh) 一种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2157A (zh) 一种具有多发光层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
CN106328828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4529940B (zh) 一种吩噻嗪二氧化物衍生物、制备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CN104447866A (zh) 三苯基膦氧修饰的三嗪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CN106711352B (zh) 基于二苯并噻吩基团的双极热激发延迟荧光芳香膦氧主体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4478870B (zh) 一种吩噻嗪二氧化物衍生物制备及其应用
CN107011379A (zh) 膦氧基红/橙光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11206A (zh) 多功能化修饰苯醚基单膦氧主体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5753813A (zh) 一种双吩噻嗪二氧化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有机发光器件
CN102329337A (zh) 二苯并噻吩基芳香膦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30301B (zh) 基于色转换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1133B (zh)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68876A (zh) 一种基于10,10-二芳基蒽酮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CN108682748A (zh) 一种串联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641856B (zh) 多功能化修饰叔丁基咔唑膦氧主体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5837639A (zh) 基于氮杂环卡宾配体的橙光离子型铱(iii)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86351A (zh) 一种基于菲并咪唑-反式二苯基二氰基乙烯的有机红光小分子、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418679A (zh) 三苯基膦氧单元桥联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应用
CN102911658A (zh) 9位功能化芴基芳香单膦氧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