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2216A -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2216A
CN104872216A CN201510292042.1A CN201510292042A CN104872216A CN 104872216 A CN104872216 A CN 104872216A CN 201510292042 A CN201510292042 A CN 201510292042A CN 104872216 A CN104872216 A CN 104872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resource
synergist
essential oil
plant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20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李慧
杨艳
祁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JI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辉 filed Critical 刘辉
Priority to CN2015102920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2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2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2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植物源增效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15%,植物源冬青精油10%~30%,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25%,植物源松节油10%~30%,噻酮5%~15%,乳化剂10%~20%,增效溶剂5%~45%。杀虫气雾剂包括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除虫菊酯类农药、稳定剂和制剂溶剂形成的气雾剂药液组合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植物源增效剂0.3%~2.0%,除虫菊酯类农药0.2%~1.0%,稳定剂2%~5%,制剂溶剂92.0%~97.5%。本发明的增效剂采用天然植物成分,安全环保无残留,对除虫菊酯类农药增效显著。本发明的气雾剂农药成分低,杀虫效果好,适于卫生害虫的防治;工艺简单,市场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剂,特别涉及一种多种植物源成分与高效促渗剂复合的新型高效增效剂,以及由此植物源增效剂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背景技术
蚊子、蟑螂、苍蝇等卫生害虫不仅会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者。为了杀灭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卫生害虫,人们普遍使用含有除虫菊酯类农药成分的喷雾型杀虫剂和加热蒸发型杀虫剂。这类杀虫剂具有使用方便、杀虫迅速等优点,但仍存在毒性和残留量大、时效短、有异味、对环境有污染等诸多缺陷,难以满足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的需求。因此,含有植物源成分的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新型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研制、生产,符合当前人们的需求意愿。
杀虫气雾剂增效剂一般以化学增效剂为主,最常用的是增效胺(MGK-264)和增效醚(S1)。增效胺是使用最普遍的杀虫气雾剂增效剂,具有效果较好,成本低廉的优点;增效醚因成本非常高而较少使用。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寻求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杀虫气雾剂天然源增效剂,并应用于新型卫生害虫杀虫剂。
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次生代谢产生的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对杀虫剂表现出多种不同的增效方式或途径。比如,一些植物精油对昆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触杀、驱避、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部分植物精油可以破坏昆虫的体壁结构,溶解角质层,增强杀虫物质的渗透、吸收、转运和进入气孔等的能力;有些精油可影响药物在昆虫体内的代谢,从而提高杀虫效果。
噻酮是一种当今国内外最理想的新型高效无毒渗透促进增效剂,具有强烈的促渗性、乳化配伍性和良好的浸润附着力,可与各类农药混配制成高渗农药,能迅速扩散润湿动植物病虫害机体表面的角质层,促使农药成分有效地进入体内直至靶标,杀灭效果成倍提高,并可降低和消除病虫害的抗药性,在同等药效情况下高渗农药的有效成分比原农药下降50%以上,生产成本可下降30-50%。
根据发明人的前期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植物源精油与现有的高效促渗剂组合,可抑制昆虫的解毒体系,成倍提高药液的穿透能力。这也为植物源精油应用于卫生害虫的防治,制成环保型的杀虫气雾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研究植物源精油在杀虫气雾剂增效剂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选用了多种植物源精油,并与当前普遍使用的高效促渗剂噻酮配伍,筛选出了多组植物源精油与噻酮的增效组合。
本发明选用的植物源精油包括植物源百里香精油、植物源冬青精油、植物源柠檬草精油、植物源松节油。
关于植物源增效剂的制备研究,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15%,植物源冬青精油10%~30%,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25%,植物源松节油10%~30%,噻酮5%~15%,乳化剂10%~20%,增效溶剂5%~45%。
为了方便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应用于杀虫气雾剂,作为优选,植物源增效剂可以制备成油性液体制剂。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乳化剂选用司盘-80或吐温-80或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增效溶剂选用十四酸异丙酯或煤油L-π。选用上述的乳化剂和增效溶剂,可以制成适用于杀虫气雾剂的植物源增效剂。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油性液态的植物源增效剂,由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植物源冬青精油10%,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植物源松节油10%,噻酮5%,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十四酸异丙酯45%制成。上述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油性液态的植物源增效剂也可以按重量百分比如下的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5%,植物源冬青精油15%,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5%,植物源松节油30%,噻酮10%,司盘-80 10%,煤油L-π5%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油性液态的植物源增效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植物源冬青精油30%,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植物源松节油15%,噻酮15%,吐温-80 10%,煤油L-π10%。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油性液态的植物源增效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 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2.5%,植物源冬青精油17.5%,植物源柠檬草精油25%,植物源松节油15%,噻酮5%,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十四酸异丙酯5%。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杀虫气雾剂。与现有的杀虫气雾剂相比,本发明所述杀虫气雾剂的特别之处在于含有上述的植物源增效剂。除杀虫农药成分外,本发明所述杀虫气雾剂还含有稳定剂和制剂溶剂。
因此,本发明所述杀虫气雾剂包括由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除虫菊酯类农药、稳定剂和制剂溶剂形成的药液组合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源增效剂0.3%~2.0%,除虫菊酯类农药0.2%~1.0%,稳定剂2%~5%,制剂溶剂92.0%~97.5%。
对于除虫菊酯类农药,可以选用右旋胺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稳定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制剂溶剂为脱溴煤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植物源增效剂,除包括高效促渗剂噻酮外,还含有植物源百里香精油、植物源冬青精油、植物源柠檬草精油和植物源松节油,可抑制卫生害虫的解毒体系,成倍提高药液的穿透能力,能迅速破坏虫体的腊质层,使药液快速渗入虫体,有效缩短致死时间。此外,该植物源增效剂的展着、成膜、润湿、分散、稳定性能优异,并对蚊虫表现出一定的驱避活性。
天然植物源精油安全无残留、环保无污染、与环境相容性好,以天然植物源精油制备的杀虫气雾剂增效剂的增效靶标多、增效方式多样、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气味好,克服了现有同类产品中存在的残留期长、毒性大、气味难闻、增效效果不理想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杀虫气雾剂含有植物源增效剂,植物源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杀虫成分右旋胺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的杀虫效果,可以减少杀虫气雾剂农药原药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取得理想的杀虫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杀虫气雾剂可以通过常规工艺制备,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符合当前人们对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新型卫生害虫杀虫剂使用需求,市场前景 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拓展植物源精油在杀虫气雾剂领域中的应用,发明人对杀虫气雾剂增效剂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通过分析大量的试验数据,发明人发现植物源精油和噻酮配伍对多种除虫菊酯类农药成分表现出增效作用。这里的植物源精油包括植物源百里香精油、植物源冬青精油、植物源柠檬草精油和植物源松节油。结合植物源精油与现有的高效促渗剂组合,可抑制昆虫的解毒体系,成倍提高药液的穿透能力的理论研究,发明人筛选出了一种可以在杀虫气雾剂中使用的植物源增效剂。
这种植物源增效剂属于新型高效的杀虫气雾剂增效剂,主要成分为植物源精油和高效促渗剂噻酮。具体而言,所述植物源增效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15%,植物源冬青精油10%~30%,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25%,植物源松节油10%~30%,噻酮5%~15%,乳化剂10%~20%,增效溶剂5%~45%。
通过筛选乳化剂和增效溶剂,所述植物源增效剂的形态为油性液体。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的乳化剂可以选用司盘-80或吐温-80或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任一种;所述增效溶剂可以选用十四酸异丙酯或煤油L-π。适宜适量的乳化剂、增效溶剂、与植物源精油和噻酮混合,经常规搅拌混合工艺,制备成可供杀虫气雾剂使用的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
下面给出一些优选出的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的配方组成。
实施例1
植物源增效剂ST-1配方:
将100克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0克植物源冬青精油、100克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0克植物源松节油、50克噻酮、100克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450克十四酸异丙酯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ST-1,备用。
植物源增效剂ST-2配方:
将150克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50克植物源冬青精油、150克植物源柠檬草精油、300克植物源松节油、100克噻酮、100克司盘-80和50克煤油L-π投入搅拌釜中,充 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ST-2,备用。
植物源增效剂ST-3配方:
将100克植物源百里香精油、300克植物源冬青精油、100克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50克植物源松节油、150克噻酮、100克吐温-80和100克煤油L-π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ST-3,备用。
植物源增效剂ST-4配方:
将125克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75克植物源冬青精油、250克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50克植物源松节油、50克噻酮、200克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50克十四酸异丙酯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ST-4,备用。
实施例2
制备好的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再按比例与除虫菊酯类农药品种、稳定剂和制剂溶剂配制成药液,然后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在杀虫气雾剂药液成品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源增效剂0.3%~2.0%,除虫菊酯类农药0.2%~1.0%,稳定剂2%~5%,制剂溶剂92.0%~97.5%。油性液态植物源增效剂对右旋胺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选用的除虫菊酯类农药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右旋胺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
制备杀虫气雾剂的稳定剂选用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制剂溶剂选用脱溴煤油。
本实施例给出了几种优选的杀虫气雾剂药液的配方组成:
杀虫气雾剂药液一:
称取3克右旋胺菊酯、40克BHT、8克植物源增效剂ST-1和949克脱臭煤油,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杀虫气雾剂药液一。该杀虫气雾剂药液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
杀虫气雾剂药液二:
称取2.5克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50克BHT、6克植物源增效剂ST-1和941.5克脱臭煤油,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杀虫气雾剂药液二。该杀虫气雾剂药液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
杀虫气雾剂药液三:
称取2克右旋苯醚氰菊酯、40克BHT、3克植物源增效剂ST-2和955克脱臭煤油,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杀虫气雾剂药液三。该杀虫气雾剂药液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
杀虫气雾剂药液四:
称取8克氯氰菊酯、30克BHT、15克植物源增效剂ST-2和947克脱臭煤油,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杀虫气雾剂药液四。该杀虫气雾剂药液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
杀虫气雾剂药液五:
称取10克高效氯氰菊酯、20克BHT、6克植物源增效剂ST-3和964克脱臭煤油,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杀虫气雾剂药液五。该杀虫气雾剂药液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
杀虫气雾剂药液六:
称取2克ES-生物烯丙菊酯、40克BHT、20克植物源增效剂ST-3和938克脱臭煤油,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杀虫气雾剂药液六。该杀虫气雾剂药液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
杀虫气雾剂药液七:
称取2克右旋苯醚氰菊酯、40克BHT、8克植物源增效剂ST-4和950克脱臭煤油,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杀虫气雾剂药液七。该杀虫气雾剂药液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
杀虫气雾剂药液八:
称取2.5克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40克BHT、6克植物源增效剂ST-4和951.5克脱臭煤油,投入搅拌釜中,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1000克杀虫气雾剂药液八。该杀虫气雾剂药液灌装充气制成气雾剂。
实施例3
测定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一制备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活性。为了客观说明植物源增效剂对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增效作用,分别采用密闭圆筒法(GB13917.2-2009)和企业标准方法进行生物测定试验。
方法一:密闭圆筒法(GB13917.2-2009)。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养虫室提供的供试昆虫为淡色库蚊(Aedes albopictus)羽化3~5天未吸血的雌成蚊,测定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5%。采用密闭圆筒法,测定供试药液的KT50和24h死亡率。
本实施例的供试药液为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一制备的杀虫气雾剂,以及不添加植物源增效剂ST-1的右旋胺菊酯气雾剂。
具体步骤如下:用吸蚊器从饲养笼内吸取试蚊30头,在密闭圆筒中间圆孔处塞紧胶塞。几分钟后待蚊虫恢复正常活动时,将待测气雾剂筒呈水平状,喷嘴向下垂直,对准圆筒装置上的喷药孔,喷施药剂(1.0±0.1)g,立即用胶塞塞住喷药孔,1min后将圆筒装置拉板抽掉,立即计时,每隔30s记录被击倒试虫数。20min后再将全部蚊虫移至清洁的三角瓶中,恢复标准饲养,用5%的糖水棉球喂养,24h后再检查死亡试虫数,未击倒试虫按活虫计,每组至少3个以上重复。每次试验结束清洗整个实验装置,同时进行空白测试,如空白测试的击倒率和死亡率大于20%则整个试验需重新测定。将测试的数据按机值法求出KT50、毒力回归线和24h死亡率。空白试验的试虫死亡率在5%到20%之间时需用Abbort校正公式进行校正。
在此基础上,用等效剂量的比较法求出活性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判定是否增效的标准:活性系数=1,表示无增效;活性系数﹥1,表示具有增效作用;活性系数﹤1,表示拮抗作用。
采用密闭圆筒法,增效剂ST-1加右旋胺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测定结果见表1。
方法二:企业标准方法
参照企业标准方法进行,供试昆虫采用淡色库蚊(Aedes albopictus),为羽化后第3~5天未吸血的雌成蚊,北方地区用淡色库蚊,南方地区用致乏库蚊;测定温度为26 ±1℃,相对湿度为60±5%。方箱的长宽高为1.8m,总体积为5.8m3左右。
测试步骤:释放100头试虫与方箱内,待蚊虫恢复正常后喷施药剂,密闭方箱,立即计时,每隔2min记录被击倒试虫数。共计时40min。1h后将全部试虫搜集并转移至清洁的养虫笼中,并用5%糖水棉球喂养,24h时检查死试虫数,求出试虫击倒率和死亡率。在此基础上,用等效剂量的比较法求出活性系数。
采用企业标准方法,增效剂ST-1加右旋胺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测定结果见表2。
表1,密闭圆筒法测定的增效剂ST-1加右旋胺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分析表1数据得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343、1.305、1.457,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1对右旋胺菊酯是有增效作用的。
表2,企业标准方法测定的增效剂ST-1加右旋胺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从表2数据得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223,1.380,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1对右旋胺菊酯具有增效作用。表2的结果与表1一致,说明增效剂ST-1对右旋胺菊酯具有增效作用。
实施例4
测定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二制备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活性。测定方法参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供试药液为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二制备的杀虫气雾剂,以及不添加植物源增效剂ST-1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气雾剂。测定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和表4。
表3,密闭圆筒法测定的增效剂ST-1加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从表3所示数据得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228,1.672,1.448,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2对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是有增效作用的。
表4,企业标准方法测定的增效剂ST-1加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从表4所示数据得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341,1.246,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1对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同样具有增效作用,与表3的分析结果一致。
实施例5
测定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三制备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活性。测定方法参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供试药液为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三制备的杀虫气雾剂,以及不添加植物源增效剂ST-2的右旋苯醚氰菊酯气雾剂。测定分析结果分别见表5和表6。
表5,密闭圆筒法测定的增效剂ST-2加富右旋苯醚氰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328,1.310,1.388,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2对右旋苯醚氰菊酯是有增效作用的。
表6,企业标准方法测定的增效剂ST-2加富右旋苯醚氰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由表6数据得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408,1.351,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2对右旋苯醚氰菊酯具有增效作用,与表5的增效结果一致。
实施例6
测定由杀虫气雾剂药液四制备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活性。测定方法参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供试药液为由杀虫气雾剂药液四制备的杀虫气雾剂,以及不添加植物源增效剂ST-2的氯氰菊酯气雾剂。测定分析结果分别见表7和表8。
表7,密闭圆筒法测定的增效剂ST-2加氯氰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从表7数据可以看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573,1.282,1.396,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2对氯氰菊酯是有增效作用的。
表8,企业标准方法测定的增效剂ST-2加氯氰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表8给出的数据,活性系数分别为1.184,1.503,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2对氯氰菊酯具有增效作用,并且增效活性与表7数据表现一致。
实施例7
测定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五制备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活性。测定方法参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供试药液为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五制备的杀虫气雾剂,以及不添加植物源增效剂ST-3的高效氯氰菊酯气雾剂。测定分析结果分别见表9和表10。
表9,密闭圆筒法测定的增效剂ST-3加高效氯氰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根据表9数据,活性系数分别为1.397,1.562,1.282,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3对高效氯氰菊酯是有增效作用的。
表10,企业标准方法测定的增效剂ST-3加高效氯氰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从表10数据可以看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342,1.449,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3对高效氯氰菊酯具有增效作用,并且增效活性与表9数据表现一致。
实施例8
测定由杀虫气雾剂药液六制备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活性。测定方法参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供试药液为由杀虫气雾剂药液六制备的杀虫气雾剂,以及不添加植物源增效剂ST-3的ES-生物烯丙菊酯气雾剂。测定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1和表12。
表11,密闭圆筒法测定的增效剂ST-3加ES-生物烯丙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根据表11数据,活性系数分别为1.517,1.333,1.872,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3对ES-生物烯丙菊酯是有增效作用的。
表12,企业标准方法测定的增效剂ST-3加ES-生物烯丙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由表12得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258,1.427,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3对ES-生物烯丙菊酯具有增效作用,并且增效活性与表11数据表现一致。
实施例9
测定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七制备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活性。测定方法参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供试药液为由杀虫气雾剂药液七制备的杀虫气雾剂,以及不添加植物源增效剂ST-4的右旋苯醚氰菊酯气雾剂。测定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3和表14。
表13,密闭圆筒法测定的增效剂ST-4加右旋苯醚氰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根据表13数据,活性系数分别为1.304,1.456,1.220,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4对右旋苯醚氰菊酯是有增效作用的。
表14,企业标准方法测定的增效剂ST-4加右旋苯醚氰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从表14数据可以看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208,1.336,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4对右旋苯醚氰菊酯具有增效作用,并且增效活性与表13数据表现一致。
实施例10
测定由杀虫气雾剂药液八制备的杀虫气雾剂的增效活性。测定方法参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供试药液为由杀虫气雾剂药液八制备的杀虫气雾剂,以及不添加植物源增效剂ST-4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气雾剂。测定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5和表16。
表15,密闭圆筒法测定的增效剂ST-4加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根据表15数据,活性系数分别为1.971,1.563,1.639,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4对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是有增效作用的。
表16,企业标准方法测定的增效剂ST-4加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对淡色库纹的增效活性
从表16数据可以看出,活性系数分别为1.320,1.243,均大于1,说明增效剂ST-4对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具有增效作用,并且增效活性与表15数据表现一致。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15%,植物源冬青精油10%~30%,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25%,植物源松节油10%~30%,噻酮5%~15%,乳化剂10%~20%,增效溶剂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的形态是油性液体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用司盘-80或吐温-80或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增效溶剂选用十四酸异丙酯或煤油L-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植物源冬青精油10%,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植物源松节油10%,噻酮5%,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十四酸异丙酯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5%,植物源冬青精油15%,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5%,植物源松节油30%,噻酮10%,司盘-8010%,煤油L-π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0%,植物源冬青精油30%,植物源柠檬草精油10%,植物源松节油15%,噻酮15%,吐温-8010%,煤油L-π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源百里香精油12.5%,植物源冬青精油17.5%,植物源柠檬草精油25%,植物源松节油15%,噻酮5%,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十四酸异丙酯5%。
8.一种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剂、除虫菊酯类农药、稳定剂和制剂溶剂形成的气雾剂药液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源增效剂0.3%~2.0%,除虫菊酯类农药0.2%~1.0%,稳定剂2%~5%,制剂溶剂92.0%~97.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虫菊酯类农药选自右旋胺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制剂溶剂为脱溴煤油。
CN201510292042.1A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Pending CN104872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042.1A CN104872216A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042.1A CN104872216A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2216A true CN104872216A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40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2042.1A Pending CN104872216A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221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7549A (zh) * 2017-06-15 2017-08-18 浙江绿岛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型气雾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6207A (zh) * 2017-06-01 2017-09-15 磐安县派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天然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8967A (zh) * 2017-08-23 2017-12-15 韩传怀 一种宠物用杀蚤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70790A (zh) * 2021-02-25 2021-06-18 深圳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保驱蚊气雾剂的增效剂的制备方法
CN115553289A (zh) * 2022-11-04 2023-01-03 佛山市南海奥帝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769A (zh) * 2009-05-14 2009-1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一种植物源蚊香增效剂
CN101558770A (zh) * 2009-05-14 2009-1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一种植物源蚊香增效剂
CN102907420A (zh) * 2012-10-30 2013-02-06 姜燕 一种杀虫气雾剂增效剂
CN103141526A (zh) * 2013-02-06 2013-06-12 深圳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天然除虫菊素和植物精油的植物源杀虫气雾剂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769A (zh) * 2009-05-14 2009-1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一种植物源蚊香增效剂
CN101558770A (zh) * 2009-05-14 2009-1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一种植物源蚊香增效剂
CN102907420A (zh) * 2012-10-30 2013-02-06 姜燕 一种杀虫气雾剂增效剂
CN103141526A (zh) * 2013-02-06 2013-06-12 深圳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天然除虫菊素和植物精油的植物源杀虫气雾剂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晓伟: "植物源蚊香增效剂的研究与开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王红艳: "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及其增效机理研究进展", 《农业技术与装备》 *
闫瑞坤: "松梢螟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及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6207A (zh) * 2017-06-01 2017-09-15 磐安县派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天然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7549A (zh) * 2017-06-15 2017-08-18 浙江绿岛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型气雾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8967A (zh) * 2017-08-23 2017-12-15 韩传怀 一种宠物用杀蚤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70790A (zh) * 2021-02-25 2021-06-18 深圳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保驱蚊气雾剂的增效剂的制备方法
CN115553289A (zh) * 2022-11-04 2023-01-03 佛山市南海奥帝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2216A (zh) 一种植物源增效剂及其制备的杀虫气雾剂
CN103689017A (zh) 一种复合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1488B (zh) 印楝素与蛇床子素复配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4758A (zh) 无害植物灭虫剂
CN102125036A (zh) 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组合物及其诱芯以及诱芯的使用方法
CN103636661A (zh) 一种含有联苯菊酯与氟啶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5613531A (zh) 一种防治白蚁的药剂
CN102907420B (zh) 一种杀虫气雾剂增效剂
CN104488998A (zh) 一种含苦参碱的增效复配杀蚜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45268A1 (zh) 一种高含量除虫菊素杀虫剂
CN102986700A (zh) 一种含有氟螨嗪与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55322B (zh) 一种复配生物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4255772A (zh) 一种含噻虫嗪和吡丙醚的卫生害虫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609573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98827A (zh) 一种以苦参为原料的杀虫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1413A (zh) 一种蟑螂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8944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4068062B (zh) 一种驱杀蚊蝇的氯胺菊酯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5764A (zh)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液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996438A (zh) 一种杀螨组合物
CN105941423B (zh) 一种含有虫螨腈和灭蝇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4938530A (zh) 一种植物源电热蚊香片增效剂及其电热蚊香片
CN103109846B (zh) 一种敌敌畏噻嗯菊酯复配杀虫剂
CN105494450B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可降解天然除虫菊素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8805A (zh) 一种水稻螟虫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3

Address after: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518000 District thirteen Po building room 1303-1306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FUJI Bio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518133 District thirteen Po building room 1303-1306

Applicant before: Liu Hui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