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9462A - 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系统及其图像质量匹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系统及其图像质量匹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9462A
CN104869462A CN201510087087.5A CN201510087087A CN104869462A CN 104869462 A CN104869462 A CN 104869462A CN 201510087087 A CN201510087087 A CN 201510087087A CN 104869462 A CN104869462 A CN 104869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unit
display
correction value
quality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70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9462B (zh
Inventor
赵庆善
金宰贤
朴相培
房珉赫
李金玉
李东镇
李定根
郑宰燻
洪性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69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9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4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4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 G01J3/50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3/50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measuring the colour produced by screens, monitors, displays or C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 H04N1/6052Matching two or mor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s or two or more picture repro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68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ntrolling the amplitude of colour signals, e.g. automatic chroma control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4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 G01J2003/466Coded colour; Recognition of predetermined colour; Determining proximity to predetermined colou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93Calibration of display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5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originating from the display screen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系统及其图像匹配方法。根据所述方法,所述移动装置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作为第一获取图像和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作为第二获取图像,将第一获取图像和第二获取图像相互比较,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使得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基本上相同,将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系统及其图像质量匹配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2月24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4-002151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中,所述专利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全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与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方法和设备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移动装置、包括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的系统及其图像质量匹配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在显示图像的多个显示装置之间的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显示装置、移动装置、包括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的系统及其图像质量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TV)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显示装置在增加,使用多个TV显示图像的情况也在增加。在使用多个TV的情况下,用户可将彼此不同的多个图像显示在多个TV上,或者可将一个图像显示在多个TV上。
在通过多个TV显示一个图像的情况下,用户可无需购买昂贵的大屏幕TV而使用多个不贵的TV来组合出一个大屏幕。由多个不贵的TV构成的大屏幕可向用户提供一种吸引且壮观的感觉。此外,可将由多个TV构成的大屏幕安装在公共场所以用于广告或宣传的目的。
发明内容
在使用多个TV组合出一个大屏幕的情况下,由于多个TV的面板和图像处理器之间的差异,所以不同TV上显示的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会存在差异。多个TV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可通过对TV的图像质量的手动调整而减小。然而,对多个TV的图像质量进行匹配对于并非专家的普通人而言并不容易。
因此,可存在一种对用于最小化用户操作而对多个TV之间的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装置的需求。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多个TV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可被最小化。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也可解决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清楚的其它问题。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移动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器,被配置为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和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控制器,被配置为将获取的第一图像和获取的第二图像相互比较,并且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通信器,被配置为将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
控制器可确定使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控制器可考虑包括在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的颜色值和包括在第二图像中的像素的颜色值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和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具有同一源。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系统包括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其中,移动装置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和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将获取的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相互比较,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并将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第一显示装置使用从移动装置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对正被显示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图像;图像获取器,被配置为获取正被显示在外部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控制器,被配置为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相互比较,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并对正被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显示装置还可包括:通信器,被配置为与外部显示装置执行通信,其中,通信器从外部显示装置接收正被显示在显示器上的第一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显示装置还可包括:通信器,被配置为与外部显示装置执行通信,其中,控制器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外部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通信器将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外部显示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系统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中,第二显示装置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并将获取的第一图像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第一显示装置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将获取的第二图像和从第二显示装置接收到的第一图像相互比较,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使用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对正被显示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显示装置包括:通信器,被配置为接收正被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和正被显示在外部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控制器,被配置为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以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并使用所述图像质量校正值,对正被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控制器可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外部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通信器将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外部显示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系统包括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其中,移动装置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和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将从移动装置接收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使用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对正被显示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用于在移动装置的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和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并且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将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
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操作可包括:确定使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操作可包括:考虑包括在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的颜色值和包括在第二图像中的像素的颜色值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和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具有同一源。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用于在显示装置的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获取正被显示在外部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将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相互比较,并且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并使用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对正被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用于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还可包括:从外部显示装置接收正被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用于对多个显示装置之间的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还可包括: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外部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将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外部显示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用于在显示装置的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接收正被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第一图像和正被显示在外部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的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并且使用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对正被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用于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还可包括:确定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等或相似的外部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将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外部显示装置。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用户可使用移动装置或设置有相机的TV来对多个TV中的图像质量进行自动匹配。以这样的方式,用户无需考虑多个TV中的规格差异,可容易地组合出多个TV中的图像质量已被匹配的一个大屏幕。
此外,根据以下描述可获得或预测的效果被直接或提示性地公开于此。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时的详细描述,以上和其它示例性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通信系统的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通信系统的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通信系统的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通过移动装置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获取的像素值的位置的示图;
图8A至图8D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显示装置或第二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表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对用于实现上述技术主题的代表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便于解释,相同的名称可被用于定义的对象。然而,根据本公开,便于解释而使用的标题不限制权利,而且可通过对其进行相同或简单的修改而将所述标题应用于具有相似技术背景的系统。
由于相同的原因,所以在附图中,可对一些构成元件进行放大、省略或示意性示出。此外,代表性构成元件的尺寸可不完全反映实际尺寸。因此,本公开不限于在附图中画出的相对尺寸或间隔。
此外,除非特别描述,否则在本公开中使用的单数表述可包括复数表述。此外,在本公开中描述的术语“和”可被理解为:调用并包括列举的相关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项中的所有可能组合。
此外,本公开中描述的术语“单元”或“模块”表示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可由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在下文中,可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如图1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可包括第一显示装置101、第二显示装置102和移动装置103。
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可根据预设图像处理来处理从外部图像供应源(未示出)提供的图像信号,使得图像信号可作为单个图像显示在每个显示装置101和102的显示器120上。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被实现为基于从广播站的发送设备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广播信息/广播数据来显示广播图像的TV。然而,可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各种图像不限于广播图像。例如,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可基于从各种类型的图像供应源接收到的信号/数据来显示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并显示应用、屏上显示(OSD)的图像和各种操作控制的用户界面(UI)。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可由智能TV实现。智能TV可实时接收并显示广播信号,具有在实时显示广播信号的同时通过互联网来搜索并显示各种内容的web浏览功能,并提供这些操作的方便用户环境。此外,在智能TV包括向用户提供双向服务的开放型软件平台的情况下,智能TV可将各种内容(例如,用于提供预定服务的应用)提供到用户。这些应用是可提供各种服务的应用程序,并可包括例如用于提供社交网络服务(SNS)、金融、新闻、天气、地图、音乐、电影、游戏和电子书的服务的应用。
可选地,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可以是例如连接到计算机主机的监视器。
移动装置103可以是例如数字装置(诸如,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便携式媒体播放器、MP3播放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移动装置和/或一个或更多个显示装置可包括图像获取器(诸如,相机),其中,图像获取器包括图像传感器141。相机可被设置在预定位置中,例如,相机可被安装在移动装置和/或一个或更多个显示装置的正面和/或背面的上部。图1示出移动装置由智能电话实现,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装置可被彼此连接以进行通信。在此,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以及移动装置103中的一个可作为主机运行,而其它的可作为客户机运行。
图2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如图2中所示,通信系统可包括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
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均可包括设置在预定位置(例如,正面的上部)的图像获取器140,其中,图像获取器140包括图像传感器141。
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可以以预定角度向彼此倾斜。例如,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可相互面对,使得包括在第一显示装置101中的相机可获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反之亦然。在此,预定角度可以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180°。
如参照图1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可以是显示广播信号的TV、提供应用的智能TV或连接到计算机主机的监视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彼此连接以进行通信的装置。在此,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中的一个可作为主机运行,而另一个可作为客户机运行。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对可由显示装置或移动装置来实现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的详细配置进行描述。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的配置的框图,并且在图3中示出的电子装置100的配置可以应用到图1和图2的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以及移动装置103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如图3中所示,电子装置100可包括图像处理器110、显示器120、用户输入器130、图像获取器140、存储器150、通信器160和控制器170,其中,图像处理器110处理从外部源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显示器120将由图像处理器110处理后的图像信号显示为图像,用户输入器130接收用户的输入,图像获取器140获取图像,存储器150将各种数据存储在其中,通信器160与一个或更多个外部装置执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控制器170控制电子装置100。
图像处理器110可针对图像信号执行各种预设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器110可将通过处理而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器120以将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20上。
图像处理器110可包括从外部源接收图像信号的图像接收器(未示出)。图像处理器110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实现以与接收到的图像信号的标准或电子装置100的实现类型相应。例如,图像处理器110可无线接收从广播站(未示出)发射的射频(RF)信号,或可根据复合视频、分量视频、超级视频、无线电和电视接收设备制造商联合会(SCATR)或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标准来通过有线接收图像信号。如果图像信号是广播信号,则图像处理器110可包括谐调至广播信号的频道的谐调器。
可从外部装置输入图像信号,例如,可从外部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PC)、视听(AV)装置、智能电话或智能板)输入图像信号。图像信号可包括通过网络(诸如,互联网)接收到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装置100可通过通信器160执行网络通信。图像信号可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0(诸如,闪存或硬盘)中的数据。存储器150可被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内部或外部,在存储器150被设置在外部的情况下,存储器150还可包括连接器(未示出),其中,存储器150被连接到连接器。
由图像处理器110执行的图像处理的种类可包括例如如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处理但不限于此:与各种图像格式相应的解码、去交织、帧刷新率转换、缩放、用于提高图像质量的降噪、细节增强和线扫描。图像处理器可由可独立地执行各自的处理的各配置的群组来实现,或由集成各种功能的片上系统(SoC)来实现。
显示器120基于由图像处理器110处理后的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显示器120的实现方式可由例如包括以下显示器的各种显示类型的显示器中的任意类型来实现并不限于此: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碳纳米管显示器和纳米晶体显示器。
显示器120可根据实现类型额外地包括附加配置。例如,如果显示器120是液晶显示器,则显示器120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未示出)、将光供应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单元(未示出)和驱动面板(面板)的面板驱动板(未示出)。
显示器120可包括接收用户的触摸输入的触摸屏121。触摸屏121可以是例如电阻型、电容型、红外型或声波型。
触摸屏121可显示包括显示装置100的菜单项的对象(例如,菜单、文本、图像、视频、数字、图标和快捷方式图标)。用户可使用用户的身体(例如,手指)或单独的指示装置(诸如,手写笔)来触摸显示在触摸屏121上的对象以进行用户输入。
触摸屏121可将与各种服务(例如,呼叫、数据发送、广播、拍摄、运动图像和应用)中的任何服务相应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提供到用户。触摸屏121可将与通过GUI的单次触摸输入或多次触摸输入相应的模拟信号发送到控制器170。
触摸不限于在触摸屏121与用户的身体或可触摸指示装置之间的接触,还可包括非接触(例如,触摸屏121与用户的身体或指示装置之间的可检测的间隔等于或小于30毫米的悬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容易地理解:在触摸屏121上可检测到的非接触间隔可根据电子装置100的性能或结构而改变。
触摸输入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拖动、轻拂、拖放、轻击和长击。
由通信器160支持的通信接口信息可被显示在显示器120上。控制器170可向通信器160请求存储在存储器150中的通信接口信息,并可控制器显示器120显示通信接口信息。
用户输入器130可通过用户的操作和输入将各种预设控制命令中的任意命令或大量信息传输到控制器170。
用户输入器130可包括包含按钮(诸如,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主体上的数字键和菜单键)的键区(或输入面板)(未示出)、远程控制器和输入装置(诸如,键盘和鼠标),其中,远程控制器产生预设的命令/数据/信息/信号以远程控制TV将产生的命令/数据/信息/信号发送到电子装置100,输入装置与主体分隔开。
输入装置是可与电子装置100的主体执行无线通信的外部装置,无线通信可包括红外通信、射频(RF)通信和无线局域网(LAN)。输入装置可由用户操作以将预设命令发送到电子装置100。
键区可包括形成在电子装置100的正面和/或侧面的物理键区、显示在触摸屏121上的虚拟键区和可被无线连接的物理键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键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电子装置100的性能或结构可不包括形成在电子装置100的正面和/或侧面的物理键盘。
用户输入器130还可包括设置在远程控制器上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未示出)和感测用户的自身运动的运动传感器(未示出)。
用户输入器130可从用户接收与另一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可包括专用按钮,该专用按钮被设置来相应于与另一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连接请求。
图像获取器140可以是捕捉外部图像的相机。在这种情况下,相机可被安装在预定位置(例如,电子装置100的上部),但相机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根据情况,相机可被安装在主体的外面,与电子装置100的主体分离。
图像获取器140可包括发送图像的镜头(未示出)和感测由镜头发送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141。图像传感器141可由电荷耦合器件/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CD/CMOS)图像传感器实现。
在电子装置100由移动装置(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实现的情况下,图像获取器140可包括正面上的第一相机和背面上的第二相机中的至少一个相机,其中,至少一个相机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捕捉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图像获取器140可包括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之一或这两者。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相机还可包括提供拍摄所需的光的辅助光源(例如,闪光灯)。
图像获取器140可通过捕捉显示在另一装置的显示器上的图像来读取由另一装置支持的通信接口信息。
可由图像处理器110处理通过图像获取器140输入的图像。控制器170可从由图像处理器110处理后的图像提取另一装置的通信接口信息,这将在稍后进行描述。控制器170可使用提取的通信接口信息来与另一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在存储器150中,可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存储大量数据。存储器150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一项或更多项: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闪存、硬盘驱动器(HDD)或固态驱动器(SDD)。控制器170可访问存储器150,并且可由控制器170执行数据读取/写入/校正/删除/更新处理。
存储在存储器150中的数据可包括用于驱动电子装置100的操作系统、可在操作系统上执行的各种应用、图像数据和附加数据。
特别地,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在存储器150中可存储响应于各自的构成元件的操作而输入/输出的信号或数据。在存储器150中可存储与用于控制电子装置100的控制程序相关的图像用户界面(GUI)和由制造商提供或从外部下载的应用、用于提供GUI的图像、用户信息、文档、数据库和相关数据。
在存储器150中还可存储包括用于感测触摸屏121上的用户的输入的坐标信息的各种信息。例如,如果感测到触摸屏121上的用户的触摸,则控制器170可使用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50中的信息来识别感测的触摸输入的种类,并可计算与触摸位置相应的坐标信息(X轴和Y轴)以将计算的坐标信息传送到图像处理器110。此外,可通过图像处理器110将与识别出的触摸输入的种类和触摸位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20上。
还可将由通信器160支持的通信接口信息(或网络接口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50中。在此,存储器150可被实现为将由通信器160支持的通信接口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50中,或响应于在装置之间的用户连接请求来查询或搜索可用的通信接口并且将与查询的结果相应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50中。
术语“存储器”可指示可设置在存储器150或控制器170中的ROM(未示出)、RAM(未示出)或安装在电子装置100中的存储卡(未示出)(例如,微型安全数字(SD)卡或记忆棒)。
通信器160可与另一装置执行通信。通信器160可支持Wi-Fi、蓝牙、RF、Zigbee、无线LAN、红外通信、超宽带(UWB)和近场通信(NFC)中的1个通信接口至N个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如果电子装置100是便携式电话(诸如,智能电话),则通信器160还可包括移动通信器(未示出)。移动通信器可发送/接收用于与具有可连接到电子装置100的电话号码的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或平板进行语音呼叫、视频呼叫、短消息服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MMS)和数据通信的无线信号。通信器16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有线通信接口。
通信器160可被嵌入电子装置100的主体中,或可以以可拆分地附着在电子装置100的连接器(未示出)的电子狗或模块的形式被实现。
控制器170可针对电子装置100的各种构成元件来执行控制操作。例如,控制器170可以以控制器170执行以下操作的方式来控制电子装置100的整个操作:执行由图像处理器170执行的图像处理;控制与来自用户输入器130的命令相应的操作;感测与在触摸屏121上的用户的触摸相应的操作位置并设置与用户的触摸相应的虚拟点(X坐标和Y坐标)以及与用户的触摸相应的操作。控制器170可以是连接到CPU的软件。
控制器170可控制电子装置100的整个操作和在电子装置100的内部构成元件110至160之间的信号流,并执行处理数据的功能。控制器170可控制电力从供电单元(未示出)供应到内部构成元件110至160。此外,如果执行用户输入,或者满足已设置和存储的条件,则控制器170可执行操作系统(OS)和存储在存储器150中的各种应用。
响应于用于与另一装置通信连接的用户的操作,电子装置100的控制器170可控制显示器120显示由通信器160支持的通信接口信息。由通信器160支持的通信接口信息可以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50中,并可以以各种格式(诸如,文本、快速响应(QR)码和条形码)显示在显示器120上。
响应于用于与另一装置通信连接的用户的操作,控制器170可激活图像获取器140,并可接收通过图像传感器140感测的另一装置的通信接口信息。此外,控制器170可分析另一装置的输入通信接口信息,将分析的另一装置的通信接口信息与由相应装置100支持的通信接口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将被用于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并基于确定的通信接口设置与另一装置的通信连接。
控制器170可通过通常由电子装置100和另一装置支持的通信接口来设置通信连接。如果多个通信接口通常由这两个装置支持,则控制器170可选择最优接口,例如,控制器170可根据系统环境、预设优先级和用户设置中的至少一个将通信接口中的任何一个选择为最优通信接口。
在通信连接期间,通信系统的多个电子装置100中的任意一个可作为主机运行,而其它的可作为客户机运行。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至图6对控制在图1或图2的通信系统中的多个电子装置100之间的连接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通信系统的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4,移动装置103可从用户接收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之间的图像质量匹配的请求(S401)。例如,用户通过移动装置103的用户输入器130或触摸屏121的操作执行用于图像质量匹配的应用,并可使用由应用提供的菜单来请求在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之间的图像质量的匹配。
响应于用户的图像质量匹配请求(S401),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激活移动装置103的图像获取器140(即,相机)(S403)。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可显示第一图像(S411),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可显示第二图像(S431)。在此,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是相同的图像。例如,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是从同一源提供的相同图像。
如果相机被激活(S403),移动装置103的图像获取器140可获取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101上的第一图像和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102上的第二图像(S405)。通过移动装置103的图像获取器140来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操作可包括:通过用户的操作捕捉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将获取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存储在存储器150中,或者即使在没有用户的捕捉操作的情况下,临时地存储通过图像获取器140输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将存储的图像显示在移动装置103的显示器120上。
如果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被获取(S405),则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S407)。如果作为比较的结果,确定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等于或小于预定值(S408),则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终止第一显示装置101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处理(S411)。与之相反,如果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大于预定值(S408),则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设置第一显示装置101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409)。
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从第一图像提取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的区域,并可从第二图像提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如下方式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的区域的提取方法: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从第一图像识别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帧,从第二图像识别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帧,并将帧的中心区域确定为显示器120的区域,或者控制器170识别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亮度,并将相对亮的区域确定为显示器120的区域。在下文中,将在假设第一图像包括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的部分并且第二图像包括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的部分的情况下进行解释。
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区域的预定位置上的像素值。
图7是示出通过移动装置103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获取的像素值的位置的示图。
参照图7,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获取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照预定间隔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部分的位置上的像素值。沿水平方向划分的部分和沿竖直方向划分的部分彼此交叉。在图7中,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获得沿水平方向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四等分并沿竖直方向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六等分并且沿水平方向划分的部分和沿竖直方向划分的部分彼此交叉的位置上的像素值701至715。换言之,可将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中的每个显示器的部分划分为6×4矩阵,并且像素值是在矩阵部分的交叉点的值。
在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获取像素值701至715的情况下,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获得从第一图像获取的像素值的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平均值,并获得从第二图像获取的像素值的R、G和B的平均值。在此,根据RGB颜色代码,R、G和B颜色的平均值可以是“0”至“255”中的任意一个。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通过将从第一图像获取的R、G、B颜色的平均值与从第二图像获取的R、G、B颜色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来计算平均值之间的差。在此,以下仅为示例: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比较R、G和B颜色的平均值,并且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使用R、G和B颜色的中间值或R、G和B颜色的模式。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基于第一图像的R、G和B颜色与第二图像的R、G和B颜色之间的平均值之差,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在此将描述: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基于第一图像的像素值的R、G和B颜色值来确定图像质量校正值。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可使用各种像素信息(诸如,亮度和照度)中的任意信息来确定图像质量校正值。
图8A至图8D是示出包括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中的一个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表的示图。
图8A示出显示了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表810。
参照图8A,表810包括R颜色平均值差栏811和针对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12。栏811表示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栏812表示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在此,可假设: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是在例如“0”至“100”的范围内并且R颜色的初始补偿值(offset value)是“50”。在这种情况下,R、G和B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范围可与由用户使用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主体上或设置在远程控制器的底部上的菜单键调整的范围相等。
在图8A中,与R颜色平均值差栏811相应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12可根据R颜色的平均值差而具有不同的值。
参照表810的栏814,如果作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的结果,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等于或小于“-50”,则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20”。此外,参照表810的栏815,如果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大于“-50”并小于“-40”,则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16”。以相似的方式,即使在表810的栏816至栏824中,可根据R颜色的平均值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另一方面,像表810的栏819,如果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和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大于“-10”并小于“+10”,则可终止对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
图8B示出显示了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表810。
参照图8B,表830包括R颜色平均值差栏831、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32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33。栏831表示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栏832表示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33表示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在此,可假设: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是例如在“0”至“100”的范围内并且R颜色的初始补偿值是“50”。
在图8B中,与R颜色平均值差栏831相应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32和833可根据R颜色的平均值差而具有不同的值。
参照表830的栏834,如果作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的结果,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等于或小于“-50”,则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10”并且可确定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10”。参照表830的栏835,如果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大于“-50”并小于“-40”,则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8”并且可确定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8”。以相似的方式,即使在表830的栏836至栏844中,可根据R颜色的平均值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另一方面,像表810的栏839,如果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和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大于“-10”并小于“+10”,则可终止对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
图8C示出显示了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表850。
参照图8C,表850包括R颜色平均值差栏851和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52。栏851表示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栏852表示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在此,可假设: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是例如在“0”至“100”的范围内并且R颜色的初始补偿值是“50”。
参照表850的栏854,如果作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的结果,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等于或小于“-10”,则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4”。此外,参照表850的栏855,如果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10”,则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4”。另一方面,像表850的栏856,如果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和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大于“-10”并小于“+10”,则可终止对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
图8D示出显示了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表870。
参照图8D,表870包括R颜色平均值差栏871、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72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73。栏871表示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栏872表示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73表示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在此,可假设: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是例如在“0”至“100”的范围内并且R颜色的初始补偿值是“50”。
在图8D中,与R颜色平均值差栏871相应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栏872和873可根据R颜色的平均值差而具有不同的值。
参照表870的栏874,如果作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互比较的结果,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等于或小于“-10”,则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2”并且可确定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2”。此外,参照表870的栏875,如果通过将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减去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值等于或大于“+10”,则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2”并且可确定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值为“+2”。另一方面,像表870的栏876,如果第一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和第二图像的R颜色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大于“-10”并小于“+10”,则可终止对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R颜色的图像质量校正。
如果第一显示装置101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被确定(S409),则移动装置103的通信器160可将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101(S410)。此外,移动装置103的通信器160可将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显示装置102(S410)。此外,移动装置103的通信器160可将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101,并可将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显示装置102(S410)。
第一显示装置101的通信器160可接收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422)。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通过应用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调整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的图像质量(S423)。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结果,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来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S421)。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显示装置102的通信器160可接收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432)。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控制器170可通过应用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调整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的图像质量(S433)。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结果,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控制器170可通过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来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二图像(S431)。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两者可接收图像质量校正值(S422和S433)。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控制器170可通过应用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调整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的图像质量(S423和S433)。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结果,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来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S421),并可通过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来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二图像(S431)。
在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再次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情况下(S421和S431),移动装置103的相机可再次获取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S405)。此外,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重复S405至S410,直到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差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为止。也就是说,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重复S405至S410,使得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101上的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变得与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102上的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在此,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等的情况可表示如下情况:对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获取的像素值的平均值与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二图像获取的像素值的平均值相等。此外,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似的情况可表示如下情况:对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获取的像素值的平均值与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二图像获取的像素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等于预定值或小于预定值。
如果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差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终止对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通过显示器通知用户: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匹配。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通信系统的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5,第一显示装置101可从用户接收在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之间的图像质量匹配的请求(S501)。例如,用户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01的用户输入器130的操作来执行第一显示装置101的OSD菜单,并可通过OSD菜单请求对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之间的图像质量的匹配。
响应于用户的图像质量匹配请求(S501),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激活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获取器140(即,相机)(S503)。此外,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将用于请求激活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获取器140(即,相机)的信号提供到第二显示装置102。响应于来自第一显示装置101的相机激活信号,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控制器170可激活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获取器140(即,相机)(S523)。
在第一显示装置101的相机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相机被激活的情况下(S503和S523),第一显示装置101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来显示第一图像(S505),第二显示装置102可通过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来显示第二图像(S52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在第一显示装置101的相机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相机被激活之前可显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是相同的图像。例如,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是从同一源提供的相同图像。
如果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被显示(S505和S525),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获取器140可获取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102上的第二图像(S507),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获取器140可获取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102上的第一图像(S527)。
在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情况下(S507和S527),第二显示装置102的通信器160可将获取的第一图像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S529)。第一显示装置101的通信器160可接收第一图像(S509)。
第一显示装置101可将接收到的第一图像与获取的第二图像(S507)相互比较(S511)。如果作为比较的结果,确定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等于或小于预定值(S513),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终止第一显示装置101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处理(S519)。与之相反,如果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大于预定值(S513),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中的一个或它们两个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515)。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以上描述的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获取像素值,并可参照根据第一图像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和第二图像的像素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而制成的表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中的一个或它们两个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515)。如果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获取像素值,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考虑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分辨率来获取像素值。例如,如果第一图像的分辨率高于第二图像的分辨率,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在获取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照预定间隔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部分并且沿水平方向划分的部分和沿竖直方向划分的部分彼此交叉的位置上的像素值时,获取第二图像的像素值的数量,其中,第二图像的像素值的数量大于第二图像的像素值的数量。此外,第一显示装置的控制器170可将第一图像的像素的平均值与第二图像的像素的平均值彼此进行比较。
如果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质量校正值被确定(S515),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通过应用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调整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的图像质量(S517)。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结果,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来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S505)。如果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被确定(S515),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通信器160可将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显示装置102(S518)。
第二显示装置102的通信器160可接收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531)。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控制器170可通过应用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调整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的图像质量(S533)。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结果,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控制器170可通过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来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二图像(S525)。
在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再次显示已应用了图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情况下(S505和S525),第一显示装置101的相机可再次获取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二图像,并且第一显示装置101的通信器160可从第二显示装置102再次接收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此外,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重复S505至S518,直到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差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为止。也就是说,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重复S505至S518,使得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101上的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变得与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102上的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
如果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差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终止对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通过显示器120通知用户: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匹配。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通信系统的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6,第一显示装置101可从用户接收在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之间的图像质量匹配的请求(S601)。例如,用户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01的用户输入器130的操作来执行第一显示装置101的OSD菜单,并且用户可通过OSD菜单请求对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之间的图像质量的匹配。
响应于用户的图像质量匹配请求(S601),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将用于请求激活移动装置103的图像获取器140(即,相机)的信号提供到移动装置103。响应于来自第一显示装置101的相机激活信号,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激活移动装置103的图像获取器140(即,相机)(S621)。此时,第一显示装置101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来显示第一图像(S603),第二显示装置102可通过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来显示第二图像(S643)。
在相机被激活的情况下(S621),移动装置103的图像获取器140可获取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101上的第一图像和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102上的第二图像(S623)。此外,移动装置103的图像获取器140可将获取的第一图像和获取的第二图像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103(S625)。第一显示装置101可接收发送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S606)。
第一显示装置101可将接收到的第一图像与接收到的第二图像相互比较(S608)。如果作为比较的结果,确定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等于或小于预定值(S610),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终止第一显示装置101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处理(S618)。与之相反,如果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大于预定值(S610),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或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612)。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从以上描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获取像素值,并可参照根据第一图像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和第二图像的像素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而制成的表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612)。
如果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质量校正值被确定(S612),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通过应用确定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调整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的图像质量(S614)。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结果,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器120来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S603)。如果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被确定(S612),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通信器160可将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移动装置103或第二显示装置102(S616)。如果移动装置103的通信器160接收到图像质量校正值(S627),则移动装置103的控制器170可确定没有终止图像质量匹配处理,并可继续激活移动装置103的图像获取器140(即,相机)。此外,移动装置103的通信器160可将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再次发送到第二显示装置102(S628)。
第二显示装置102的通信器160可接收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值(S645)。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控制器170可通过应用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调整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的图像质量(S647)。作为图像质量调整的结果,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控制器170可通过第二显示装置102的显示器120来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二图像(S643)。
在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再次显示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情况下,移动装置103的相机可再次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可将获取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101。第一显示装置101的通信器160可从移动装置103再次接收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此外,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重复S603至S616,直到已应用了图像质量校正值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差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为止。也就是说,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重复S603至S616,使得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101上的第一图像的图像质量变得与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102上的第二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同或相似。
如果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差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终止对第一显示装置101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质量校正。第一显示装置101的控制器170可通过显示器120通知用户:第一显示装置101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和第二显示装置102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匹配。
应理解: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方式来实现。不管软件是否可被删除或重写,软件都可被存储在例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装置(诸如,ROM)、存储器(诸如,RAM、存储芯片、装置或集成电路)或可通过机器(诸如,计算机)而被光可记录和可读取或磁可记录和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诸如,CD、DVD、磁盘或磁带)中。
多个显示装置中的图像质量匹配方法可由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或便携式终端来实现,存储器可以是适合存储包括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的指令的一个程序或多个程序的机器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因此,本公开包括程序和存储所述程序的机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程序包括用于实现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装置和方法的代码。此外,用户可将根据实施例的操作选择性地限制在便携式终端或扩展操作以将其通过网络与服务器关联。
虽然已参照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器,被配置为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显示图像作为第一获取图像,并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显示图像作为第二获取图像;
控制器,被配置为将第一获取图像和第二获取图像相互比较,并确定使得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基本上相同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通信器,被配置为将确定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控制器确定使得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显示图像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控制器考虑第一获取图像的像素的颜色值和第二获取图像的像素的颜色值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显示图像具有同一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控制器还确定第二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通信器将确定的第二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显示装置。
6.一种包括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的系统,其中:
移动装置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显示图像作为第一获取图像并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显示图像作为第二获取图像,将第一获取图像和第二获取图像相互比较,确定使得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基本上相同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将确定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
第一显示装置使用从移动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对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7.一种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第一显示图像;
图像获取器,被配置为获取正被显示在外部显示装置上的第二显示图像作为第二获取图像;
控制器,被配置为将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获取图像相互比较,并确定使得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基本上相同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基于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对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通信器,被配置为与所述外部显示装置执行通信,
其中,通信器从所述外部显示装置接收第一显示图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通信器,被配置为与所述外部显示装置执行通信,
其中,控制器确定使得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基本上相同的所述外部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并且通信器将确定的所述外部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所述外部显示装置。
10.一种由移动装置执行的用于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显示图像作为第一获取图像并获取正被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上的第二显示图像作为第二获取图像;
将第一获取图像和第二获取图像相互比较,并确定使得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基本上相同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将确定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一显示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操作包括:确定使得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和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之间的差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的操作包括:考虑包括在第一获取图像中的像素的颜色值和包括在第二获取图像中的像素的颜色值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显示图像具有同一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
将确定的第二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发送到第二显示装置。
15.一种由第一显示装置执行的用于在多个显示装置之间对图像质量进行匹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正被显示在外部显示装置上的第二显示图像作为第二获取图像;
将正被显示在第一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获取图像相互比较,确定使得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与第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基本上相同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并使用确定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校正值来对第一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校正。
CN201510087087.5A 2014-02-24 2015-02-25 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系统及其图像质量匹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94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21511 2014-02-24
KR1020140021511A KR102170101B1 (ko) 2014-02-24 2014-02-24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모바일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화질 매칭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462A true CN104869462A (zh) 2015-08-26
CN104869462B CN104869462B (zh) 2019-06-25

Family

ID=52464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708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9462B (zh) 2014-02-24 2015-02-25 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系统及其图像质量匹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99251B2 (zh)
EP (1) EP2953341B1 (zh)
JP (1) JP6523706B2 (zh)
KR (1) KR102170101B1 (zh)
CN (1) CN10486946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4562A (zh) * 2015-12-10 2016-05-04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274857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显示器的输出图像的方法及显示系统
CN108333801A (zh) * 2018-01-15 2018-07-27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色度值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9891484A (zh) * 2016-12-30 2019-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11279411A (zh) * 2017-11-06 2020-06-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gpu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完整性的存储器地址翻转
CN113366427A (zh) * 2019-01-31 2021-09-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6027B2 (ja) * 2012-10-19 2016-02-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CN105679263B (zh) * 2016-02-01 2018-07-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拼接显示装置显示颜色的方法及系统
JP6873648B2 (ja) * 2016-10-04 2021-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表示装置、及び情報出力方法
KR102442449B1 (ko) * 2017-09-01 2022-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 장치,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JP2019149767A (ja) * 2018-02-28 2019-09-05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校正システム、表示装置、撮影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校正方法
KR102618900B1 (ko) * 2019-01-08 2023-1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1955074B2 (en) 2021-02-15 2024-04-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image data in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6073A1 (en) * 2002-02-20 2003-08-21 Konin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roximate video monitors to output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video image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therefor
CN101483742A (zh) * 2009-01-23 2009-07-15 华南理工大学 组合式大屏幕前向投影显示方法及控制装置
KR20110041845A (ko) * 2009-10-16 2011-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20014593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Jaynes Christopher O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olor Matching In A Multi-Display System Using Sensor Feedback Control
CN102521838A (zh) * 2011-12-19 2012-06-27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图像检索/匹配方法及系统
US20130120589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James Zhixin Chang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Jointly Calibrating Multiple Displays in a Display Ensemble
CN103546708A (zh) * 2012-07-12 2014-01-29 Cjcgv株式会社 用于多面投影的影像修正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7284B2 (ja) * 2002-07-26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159812A (ja) * 2003-11-27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表示装置、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当該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における輝度調整方法
JP4698155B2 (ja) * 2004-03-04 2011-06-0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表示特性調整方法
EP3169059B1 (en) * 2005-04-26 2018-06-13 Ima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roj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07029997A1 (en) * 2005-09-05 2007-03-15 Contin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Sdn Bhd Display system utilising multiple display units
US8777418B2 (en) * 2006-01-26 2014-07-15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Calibration of a super-resolution display
JP2007279643A (ja) * 2006-04-12 2007-10-25 Nec Engineering Ltd Dlpプロジェクタにおける色補正方法
US8248454B2 (en) * 2007-11-14 2012-08-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ideo display calib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836796B2 (en) * 2010-11-23 2014-09-16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 characterization or calibration using a camera device
JP2012134698A (ja) * 2010-12-21 2012-07-12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出力方法
JP6039203B2 (ja) * 2011-05-23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167293B (zh) * 2011-12-09 2015-07-2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
GB2497936B (en) * 2011-12-22 2015-04-08 Canon Kk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video projector in a video projection system comprising multiple video projectors
TW201424372A (zh) * 2012-12-11 2014-06-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視牆調整裝置及方法
US8836797B1 (en) * 2013-03-14 2014-09-16 Radiant-Zemax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asuring and correcting electronic visual displays
US20140292616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Nvidia Corporation Computer monitor equalization using handheld device
US9420145B2 (en) * 2014-01-13 2016-08-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one mapping of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6073A1 (en) * 2002-02-20 2003-08-21 Konin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roximate video monitors to output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video image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therefor
CN101483742A (zh) * 2009-01-23 2009-07-15 华南理工大学 组合式大屏幕前向投影显示方法及控制装置
KR20110041845A (ko) * 2009-10-16 2011-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20014593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Jaynes Christopher O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olor Matching In A Multi-Display System Using Sensor Feedback Control
US20130120589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James Zhixin Chang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Jointly Calibrating Multiple Displays in a Display Ensemble
CN102521838A (zh) * 2011-12-19 2012-06-27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图像检索/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3546708A (zh) * 2012-07-12 2014-01-29 Cjcgv株式会社 用于多面投影的影像修正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4562A (zh) * 2015-12-10 2016-05-04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274857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显示器的输出图像的方法及显示系统
TWI640800B (zh) * 2016-04-01 2018-11-1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調整顯示器之輸出影像之方法及顯示系統
CN109891484A (zh) * 2016-12-30 2019-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11279411A (zh) * 2017-11-06 2020-06-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gpu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完整性的存储器地址翻转
CN108333801A (zh) * 2018-01-15 2018-07-27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色度值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3366427A (zh) * 2019-01-31 2021-09-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99251B2 (en) 2017-10-24
KR102170101B1 (ko) 2020-10-26
US20150242178A1 (en) 2015-08-27
EP2953341A2 (en) 2015-12-09
EP2953341A3 (en) 2016-03-16
JP6523706B2 (ja) 2019-06-05
JP2015159540A (ja) 2015-09-03
CN104869462B (zh) 2019-06-25
KR20150100123A (ko) 2015-09-02
EP2953341B1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9462A (zh) 显示装置、移动装置、系统及其图像质量匹配方法
WO2017155237A9 (en)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of display devices including device management
US1078368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
US10133469B2 (en) Display device connected to photo prin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70300192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multi-screen environment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4850432A (zh) 调节颜色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193613A1 (en) Port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to external apparatus
EP2899986B1 (en) Display apparatus, mobile apparatus, system and setting controlling method for connection thereof
US1060930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2508148B1 (ko) 디지털 디바이스 및 그를 이용한 컬러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92045B2 (en) Remote graphics corresponding to region
KR102394190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08491128A (zh) 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终端
US10331334B2 (en) Multiple transparent annotation layers for use withi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11078166A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80173485A1 (en) Digital signage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the same
US10432909B2 (en) Digital signage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the same
WO2023140506A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5665317A (zh) 一种虚拟屏的应用操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5002843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150119701A (ko) 메인 디스플레이장치, 서브 디스플레이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다중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