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7487A - 多功能音频信号产生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音频信号产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7487A
CN104867487A CN201510087373.1A CN201510087373A CN104867487A CN 104867487 A CN104867487 A CN 104867487A CN 201510087373 A CN201510087373 A CN 201510087373A CN 104867487 A CN104867487 A CN 104867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value
passage
sample
contro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73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7487B (zh
Inventor
白滨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67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7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7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74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8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coding or decoding using interchannel correlation to reduce redundancy, e.g. joint-stereo, intensity-coding or matrix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tone frequencies, e.g. attack or decay; Means for producing special musical effects, e.g. vibratos or glissandos
    • G10H1/06Circuits for establishing the harmonic content of tones, or other 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the tone colour
    • G10H1/08Circuits for establishing the harmonic content of tones, or other 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the tone colour by combining ton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7/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e.g. computer organs
    • G10H7/0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e.g. computer organs in which amplitudes at successive sample points of a tone waveform are stored in one or more memories
    • G10H7/04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e.g. computer organs in which amplitudes at successive sample points of a tone waveform are stored in one or more memories in which amplitudes are read at varying rates, e.g. according to pitch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3/00Speech synthesis; Text to speech systems
    • G10L13/02Methods for producing synthetic speech; Speech synthesis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3/00Speech synthesis; Text to speech systems
    • G10L13/06Elementary speech units used in speech synthesisers; Concatenation rul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3/00Speech synthesis; Text to speech systems
    • G10L13/02Methods for producing synthetic speech; Speech synthesisers
    • G10L2013/021Overlap-add techniques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多个通道中的每一个包括适于以给定速率执行计数操作的样本计数器。控制部分针对每一个通道独立地设置用于该通道的样本计数器的速率和初始值,并且控制样本计数器的计数操作的开始和停止,从而在该通道中再现原始波形中的与从设置的初始值至计数停止点的计数范围相对应的局部部分。重叠加法器由控制部分控制。控制部分设置从多个通道中选择的一组通道的单独通道中的初始值,以在该组通道的单独通道中同时取得原始波形的不同样本位置处的样本值;还控制重叠加法器将多个样本相加,从而从加法器输出音频波形信号的样本值,该音频波形信号具有原始波形中的将在该组通道中再现的、彼此局部重叠的多个局部部分。

Description

多功能音频信号产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通过从其中存储有代表音(语音或乐音)的波形的波形数据的波形存储器中读出波形数据来产生音频波形信号。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能够根据从多种音源供应的原始音波形(诸如可从中提取特定音的音高的波形、因为其中混合有多个音的音高而不适于从中提取特定音的音高的波形以及实时地输入的不明确的波形)中的任一个的多种特征来多功能地改变诸如音的长度或持续时间(再现速度(时间进展速度))、音高以及共振峰之类的因素中的任一个,而不影响其他因素。
背景技术
此前,已知从波形存储器中读出代表音的波形的波形数据并再现由所读出的波形数据表示的音的电子乐器,如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EI-9-146555中所公开的那样。在No.HEI-9-146555公布中公开的电子乐器中,提供了多个音产生通道用于再现音,并且针对每预定音高范围分配一个波形数据(即,一组波形数据)。将构成波形数据的单独的样本值进行压缩并按照样本值被采样的次序存储在波形存储器的连续的地址中。此外,在该电子乐器中,采用了这样一种压缩方案:其中基于相对于紧接在前(即,上一个)的样本值的变化来压缩各个样本值。因此,必须使用上一个样本值来解码各个压缩数据。因此,在读出压缩数据时,音产生通道中的每一个将读地址逐个递增。
音产生通道中的每一个通过在各个采样时间周期(即,当D/A转换器将数字值转换为模拟值时的时间周期)中从波形存储器读出压缩数据并将读出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来计算样本值(音频波形信号)。如果将被再现的音(下文中称作“再现音”)的音高与被采样的音(下文中称作“原始音”)的音高相同,则音产生通道通过将读地址加一以读出压缩数据并随后将读出的压缩数据的值加至上一个采样时间周期的样本值来计算当前采样时间周期的样本值。另一方面,如果再现音的音高与原始音的音高不同,则根据再现音与原始音的音高的比率来设置压缩数据的读出速率。也就是说,音产生通道读出在连续的地址处存储的多个压缩数据并对读出的所述多个压缩数据进行解码;也就是说,音产生通道按次序恢复多个样本值。然后,利用恢复的样本值通过线性插补运算来计算与再现音的音高相对应的样本值。
此外,此前已知一种配备有用于改变(拉伸或压缩)语音的局部部分(包括在语音的开始部分中的预定数量的元音)的长度或持续时间而不改变所述语音的所述局部部分的音高的功能的助听器,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EI-9-312899中所公开的那样。
在前述常规已知的电子乐器中,如果将再现音设为与原始音的音高不同的音高,则其将具有与原始音不同的长度。例如,如果将再现音设为比原始音的音高更高的音高,则再现音将具有比原始音更短的长度。另一方面,如果将再现音设为比原始音的音高更低的音高,则再现音将具有比原始音更长的长度。此外,在前述常规已知的电子乐器中,在将再现音设为与原始音的音高不同的音高的情况下,再现音将具有与原始音的共振峰不同的共振峰。例如,如果将再现音设为比原始音的音高更高的音高,则再现音将具有比原始音更高的共振峰。另一方面,如果将再现音设为比原始音的音高更低的音高,则再现音将具有比原始音更低的共振峰。也就是说,在将再现音设为与原始音的音高不同的音高的情况下,再现音将具有与原始音不同的音色(音品)。
在No.HEI-9-312899公布中公开的助听器中,利用专用电路(例如,DSP)执行前述功能。在利用这种专用电路(例如,DSP)的情况下,在形成波形数据之前需要存储构成代表预定长度的波形的波形数据的单独的样本值。因此,需要具有相对大的存储容量的存储器。此外,从发出音产生起始指令时的时间(即,从语音输入的时间)至形成波形数据时的时间将产生时延。此外,如果在前述电子乐器中,除了前述音产生通道以外,还设置用于执行前述功能的专用电路(例如,DSP),则电路尺寸和成本将增加。具体地说,如果将被产生的音的数量增加,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必须增加,因此,不方便性将变得显著。此外,因为不总是使用所有功能,所以将导致相当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多功能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适于控制音的持续时间、音高等。例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可改变诸如音的持续时间、音高和共振峰之类的因素中的任一个因素,而不影响其它因素,并且其构造也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该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包括:多个通道,各个通道包括适于按照给定速率执行计数操作的样本计数器,每一个通道被配置为基于从存储器中基于样本计数器的计数值取得原始波形的样本值来产生波形样本值;控制部分,其被配置为针对每一个通道独立地设置用于该通道的样本计数器的速率和初始值,并且控制样本计数器的计数操作的开始和停止,从而在该通道中再现原始波形中的与从设置的初始值至计数停止点的计数范围相对应的局部部分;以及重叠加法器,其由所述控制部分控制。此外,在该音频信号产生设备中,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在从所述多个通道中选择的一组通道中的单独的通道中设置初始值,以在所述一组通道中的单独的通道中从存储器中取得原始波形的不同样本位置处的样本值,并且控制所述重叠加法器将在所述一组通道中产生的多个样本相加,从而从所述重叠加法器输出音频波形信号的样本值,该音频波形信号具有原始波形中的将在所述一组通道中再现的、彼此局部重叠的多个局部部分。
根据本发明,在控制部分的控制下,可设置用于每一个通道的样本计数器的速率和初始值,并且在多个期望的通道中产生的波形样本值可通过重叠加法器相加。因此,本发明可按照多种模式再现其再现时间长度、音的音高、共振峰等已受控制的音频波形信号。也就是说,本发明可通过在控制部分的控制下设置初始值以在所述一组通道中的单独的通道中从存储器中同时取得原始波形的不同样本位置处的样本值、以及利用重叠加法器将在所述一组通道中再现的波形样本值相加,来产生如下的音频波形信号,该音频波形信号具有原始波形中的将在所述一组通道中再现的、彼此局部重叠的多个局部部分。通过原始波形中的所述多个局部部分之间的这种重叠,可容易地控制再现时间长度和/或音的音高。
优选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用于对再现时间长度执行拉伸/压缩控制的信息来确定原始波形中的将在所述一组通道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再现的第一局部部分和第二局部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使得在第一通道中开始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的再现,然后使得在第二通道中开始原始波形中的第二局部部分的再现。因此,本发明可在保持第一局部部分和第二局部部分之间的时间顺序(即,前后)关系的同时,通过压缩或拉伸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和第二局部部分的时间位置,来对再现时间长度执行拉伸/压缩控制。
优选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来设置第一局部部分与第二局部部分之间的再现起始时间差。通过设置第一局部部分与第二局部部分之间的这种再现起始时间差,可提供周期性,并且可控制再现音高。优选地,基于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和第二局部部分的音的音高来确定再现起始时间差的基本值,并且通过根据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而增大或减小基本值来设置第一局部部分与第二局部部分之间的再现起始时间差。在原始波形是单个音(单个音的音高)的情况下,这种音高控制是有效的。
优选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用于控制共振峰的信息来针对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样本计数器设置给定速率。如上所述,在利用再现起始时间差的设置来执行音高控制的情况下,这种共振峰控制是有效的。
优选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来针对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样本计数器设置给定速率。在原始波形包括多个音(多个音高的混合)的情况下,这种音高控制是有效的。
优选地,所述存储器是暂时存储型存储器,并且实时地输入的原始波形的波形数据被暂时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通过将从麦克风等实时地输入的波形信号作为原始波形暂时地存储到所述存储器中,本发明允许对时间长度控制和/或音的音高控制进行再现。
本发明不仅可构造和实现为上述的设备发明,而且可构造和实现为方法发明。另外,本发明可布置和实现为通过诸如计算机或DSP之类的处理器来执行的软件程序,以及存储有这种软件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认识到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形式是可能的。因此,仅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来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附图说明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通过仅示例的方式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定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音产生器电路的电子乐器的示例设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音产生器电路的设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重叠加法电路(或重叠加法器)的框图;
图4A是示出应用于区段的示例窗口函数的曲线图;
图4B是示出应用于区段的另一示例窗口函数的曲线图;
图5是音产生起始指令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第一模式中的音产生器电路的构造的框图;
图7是示出第一模式中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操作顺序的图;
图8是示出第一模式中的音产生通道的操作顺序的图;
图9A是示出当音高放大率为“2.5”时用于恢复样本值的操作顺序的概念图;
图9B是示出当音高放大率为“0.5”时用于恢复样本值的操作顺序的概念图;
图10是音高标记和区段的概念图;
图11是示出第二模式中的音产生器电路的构造的框图;
图12是示出第二模式中的音产生器电路的操作的概要的概念图;
图13A是示出第二模式中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操作顺序的前一部分的图;
图13B是示出第二模式中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操作顺序的中间部分的图;
图13C是示出第二模式中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操作顺序的后一部分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二模式中的构成音轨的多个音产生通道的头音产生通道的操作顺序的图;
图15是示出第二模式中的除头音产生通道以外的另一产生通道的操作顺序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不同值的拉伸比再现不同系列的颗粒的概念图;
图17是示出根据不同值的音高放大率再现不同系列的颗粒的概念图;
图18是起奏标记和区段的概念图;
图19是示出根据不同值的拉伸比再现不同系列的颗粒的概念图;
图20A是示出第三模式中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操作顺序的前一部分的图;
图20B是示出第三模式中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操作顺序的中间部分的图;
图20C是示出第三模式中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操作顺序的后一部分的图;
图21是示出第三模式中的构成音轨的多个音产生通道的头音产生通道的操作顺序的图;
图22是示出第四模式中的音产生器电路的设置的框图;
图23是示出音高调整的概念的概念图;
图24是示出当多个音轨彼此同步时音产生器电路的构造的框图;以及
图25是示出音轨的再现位置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提供关于应用了本发明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的实施例的电子乐器DM的描述。首先,将描述电子乐器DM的概要。如图1所示,电子乐器DM包括:音产生器电路16,其从波形存储器WM中读出代表音的波形的波形数据并随后再现由读出的波形数据表示的音。音产生器电路16具有时间拉伸功能、音高移位功能和共振峰移位功能。利用时间拉伸功能,可以在保持音的音高和共振峰的同时改变音的持续时间。也就是说,利用时间拉伸功能,音可沿着时间轴方向拉伸或压缩;换句话说,可仅改变音的再现速度(时间进展速度)。此外,利用音高移位功能,可以在保持音的持续时间和共振峰的同时改变音的音高。此外,利用共振峰移位功能,可以在保持音的持续时间和音高的同时改变音的共振峰。可同时使用时间拉伸功能、音高移位功能和共振峰移位功能中的两个或全部。也就是说,音产生器电路16不仅可仅改变音的持续时间、音高和共振峰中的一个,而且可同时改变音的持续时间、音高和共振峰中的两个或全部。
此外,音产生器电路16具有作为其关于音再现的操作模式的四种模式。在第一模式中,将前述时间拉伸功能、音高移位功能和共振峰移位功能设为无效。也就是说,如果在其音高相对于原始音的音高改变的情况下对音进行再现,则音的持续时间和共振峰也将改变,如前述常规已知的电子乐器的情况那样。在第二模式中,将时间拉伸功能、音高移位功能和共振峰移位功能设为有效。这种第二模式适于再现独唱或诸如弦乐器之类的单个乐器的演奏(乐句)。此外,在第三模式中,将时间拉伸功能和音高移位功能设为有效。第三模式适于再现包括歌唱和诸如吉他、鼓和打击乐器之类的多个乐器的演奏的组合的乐句。此外,在第四模式中,将音高移位功能和共振峰移位功能设为有效。在第四模式中,可将和声赋予实时地输入的独唱或诸如弦乐器之类的单个乐器的演奏的音。注意,可同时使用前述四种模式中的多个或全部。如稍后将描述的,音产生器电路16具有256个音产生通道,并且如果在再现起始时存在任何当前未使用的音产生通道,可将任一个操作模式分配至这种当前未使用的音产生通道。然而,注意,因为将四个音产生通道用于以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的任一个来再现音,所以在当前未使用的音产生通道的数量为三个或更少的情况下,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均不可分配至当前未使用的音产生通道。
以下描述电子乐器DM的详细构造。如图1所示,电子乐器DM包括经总线BS互连的输入操作器单元11、计算机部分12、显示器13、存储装置14、外部接口电路15和音产生器电路16。此外,音响系统17、声音输入装置18和波形存储器WM连接至音产生器电路16。
输入操作器单元11包括演奏操作器和设置操作器。演奏操作器和设置操作器的示例包括:开关(诸如数值输入小键盘),其响应于人类操作员的开/关操作;音量控制或旋转编码器,其响应于人类操作员的旋转操作;音量控制或线性编码器,其响应于人类操作员的滑动操作;鼠标;以及触摸面板。演奏操作器用于指示音产生等的开始和停止。此外,设置操作器包括:音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其用于改变音的持续时间(再现速度);音高设置操作器,其用于改变音的音高;以及共振峰设置操作器,其用于改变音的共振峰。一旦人类操作员(或用户)操作输入操作器单元11,则指示操作的内容的操作信息(即,通过操作员的操作指示的值)就经总线BS被供应至稍后描述的计算机部分12。
计算机部分12包括连接至总线BS的CPU 12a、ROM 12b和RAM12c。CPU 12a通过从ROM 12b中读出音产生程序以执行音产生程序来执行稍后描述的音产生程序,并且为音产生器电路16供应关于演奏操作器的操作的演奏操作信息。演奏操作信息包括指示再现音的音高的音高信息和指示再现音的音量的音量信息。此外,一旦任一个设置操作器被操作,CPU 12a就向音产生器电路16供应指示设置操作器的操作内容的设置信息。设置信息包括指示音产生器电路16的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指示再现音的音色(音品)的音色信息(例如,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共振量)等。设置信息还包括由音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音高设置操作器和共振峰设置操作器等指示或指定的值。
除上述音产生程序以外,在ROM 12b中还预存储有初始设置参数、指示与分配至单独的演奏操作器的音符编号NN的波形数据相关的信息的波形数据信息以及各种数据(诸如用于生成指示将被显示在显示器13上的图像的显示数据的图形和文本数据)。在RAM 12c中,暂时存储有执行各种程序所需的数据。
显示器13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计算机部分12利用图形数据和文本数据生成指示将被显示的内容的显示数据,并将生成的显示数据供应至显示器13。显示器13基于从计算机部分12供应的显示数据显示图像。
此外,存储装置14包括诸如HDD、FDD、CD和DVD之类的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及对应于存储介质的驱动单元。外部接口电路15包括:连接端子(例如,MIDI输入/输出端子),其用于允许电子乐器DM连接至外部设备(诸如另一电子音乐设备或个人计算机)。电子乐器DM可经外部接口电路15连接至诸如LAN(局域网)和互联网之类的连接网络。
如图2所示,音产生器电路16包括控制部分CT、音产生部分SP、高速缓存电路CM、信号处理部分DP、环形缓冲区RB和混合器部分MX。
控制部分CT基于从CPU 12a供应的演奏操作信息和设置操作产生各种参数,并将因此产生的各种参数供应至构成将在下面描述的音产生部分SP的单独的音产生通道CH(n)(这里,n=0、1、…、255)。控制部分CT包括产生各种包络信号的包络产生电路和产生低频信号的低频振荡器。当将要根据自音产生的起始时间起流逝的时间来改变音的音高、音色和音量时使用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上述各种参数的示例包括指示再现音的音高与原始音的音高的比率的音高放大率β、用于设置滤波器的特征的滤波器参数、用于设置音量的音量参数。此外,控制部分CT包括:状态标志SFn (CT),其指示音产生通道CH(n)的对应操作状态。控制部分CT还包括:样本计数器Cs (CT)(未示出),其从原始音的波形数据的开始或头起对样本的数量进行计数。此外,控制部分CT包括: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未示出),其在音产生通道CH(n)开始再现之前对时间进行计数。此外,控制部分CT包括:样本缓冲区SB(CT)(未示出),其在每个采样时间周期,暂时存储通过稍后描述的解码电路DEC(n)再现的样本值。控制部分CT包括:目标值寄存器TR(CT)(未示出),其暂时地存储稍后描述的目标值tv
音产生部分SP包括多个(例如,256个)音产生通道CH(n)。音产生通道CH(n)在构造方面彼此相同。音产生通道CH(n)中的每一个包括读电路DRD(n)、重叠加法电路(重叠加法器)OLA(n)、滤波电路FLT(n)和音量控制电路VOL(n)
读电路DRD(n)经高速缓存电路CM连接至波形存储器WM。通过以预定采样周期(例如,1/44100秒)对原始音(包括单个乐器的单个音、包括单个乐器的演奏的音的乐句、包括多个乐器的演奏的音的乐句等)进行采样而获得的样本值作为压缩数据被预存储在波形存储器WM中。各个压缩数据指示当前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样本值与当前采样时间周期的紧接在前采样时间周期(即,上一个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样本值之间的差异。因此,各组波形数据包括顶部或头部样本值和多个压缩数据。一个压缩数据与一个地址关联。因此,用于读出压缩数据的读地址与头地址之间的差异对应于对将利用压缩数据来恢复的样本值进行采样的时间(即,自采样开始起流逝的时间)。此外,在当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压缩数据而非样本值本身被预存储在波形存储器中。然而,因为各个压缩数据对应于原始音的一个样本值,所以在样本值与单独的地址相关联地按照非压缩形式被预存储的情况下,各个压缩数据的读地址与样本值的读地址匹配。因此,在以下描述中,用于从波形存储器WM中读出压缩数据的各个地址将被称作“样本值的读地址”。
将波形存储器WM中的头地址(在该头地址处预存储了原始音的头样本值)从控制部分CT供应至读电路DRD(n)。读电路DRD具有与控制部分CT的样本计数器Cs (CT)(未示出)相似的每采样时间周期递增的样本计数器Cs (CT)(未示出)。样本计数器Cs(n)的各个计数值ts (n)指示相对于头地址的偏移地址(即,从头地址至当前采样时间周期的地址数)。读电路DRD(n)为高速缓存电路CM供应通过将计数值ts (n)加至头地址获得的读地址。然而,注意,读地址通常包括小数部分。如稍后所述,通过解码电路DEC(n)计算对应于读地址的样本值。高速缓存电路CM从波形存储器WM中读出解码电路DEC(n)计算对应于读地址的样本值所需的压缩数据,并将读出的压缩数据供应至读电路DRD(n)。高速缓存电路CM包括暂时存储压缩数据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在将被供应至读电路DRD(n)的压缩数据被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情况下,高速缓存电路CM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读出压缩数据并将读出的压缩数据供应至读电路DRD(n)
解码电路DEC(n)利用供应的压缩数据来计算当前采样时间周期的样本值。解码电路DEC(n)将由此计算出的当前采样时间周期的样本值供应至重叠加法电路(重叠加法器)OLA(n)
如图3所示,重叠加法电路(重叠加法器)OLA(n)包括乘法电路MUL(n)和加法电路ADD(n)。乘法电路MUL(n)是用于将窗口函数施加至输入信号的电路。乘法电路MUL(n)还包括用于计算输入信号的相位的相位计数器CP (n)(未示出)。乘法电路MUL(n)利用相位计数器CP (n)的计数值tP (n)来计算系数WD(n)。系数WD(n)是计数值tP (n)的函数,如图4A或图4B所示。通过被施加至输入信号的这种窗口函数,使得输出信号在渐强之后渐弱。
加法电路ADD(0)、ADD(1)、…、ADD(255)互连以允许通道之间的重叠相加。也就是说,第n(例如,n=a)加法电路ADD(n)可将从相同的第n(例如,n=a)乘法电路MUL(n)供应的样本值与从另一加法电路ADD(n)(例如,n=b)供应的样本值相加,并且不仅将相加的结果(即,和)供应至另一加法电路ADD(n)(例如,n=c),而且还供应至滤波电路FLT(n=a)。然而,在第一模式中,不使用乘法电路MUL(n)和加法电路ADD(n),从而将供应的样本值直接供应至滤波电路FLT(n)(见图6)。
滤波电路FLT(n)对从重叠加法电路OLA(n)供应的一系列样本值执行对应于滤波器参数的滤波处理,从而改变由该一系列样本值表示的音的频率特征(振幅特征),并且随后将特征改变结果供应至音量控制电路VOL(n)
音量控制电路VOL(n)根据音量参数放大从滤波电路FLT(n)供应的各个样本值,并将放大的结果输出至混合器部分MX。
信号处理部分DP对由输入波形数据表示的音施加诸如混响或延迟效应的效果并输出施加了效果的结果。另外,信号处理部分DP实时地检测输入信号的音高。
环形缓冲区RB是暂时存储波形数据的存储器,该波形数据从稍后描述的声音输入装置18输入至信号处理部分DP并且代表施加了效果的声音。
对于每采样时间周期,混合器部分MX累积从单独的音产生通道CH(0)、CH(1)、…、CH(255)和信号处理部分DP输入的样本值,并且随后将累积的结果供应至音响系统17。
音响系统17包括:D/A转换器,其用于将从混合器部分MX供应的数字音信号转换为模拟音信号;放大器,其将转换后的模拟音信号放大;以及一对左扬声器和右扬声器,其转换放大后的模拟音频波形信号,并且以可听方式输出转换后的音频波形信号。
声音输入装置18包括作为声音拾取装置的麦克风和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的A/D转换器。
接着,将描述按照前述方式构造的电子乐器DM的操作。首先,将描述CPU 12a的操作。一旦通过人类演奏家操作任一个演奏操作器(例如,按压键盘设备的任一个键)产生音符开始事件,计算机部分12的CPU 12a就通过在步骤S100执行音产生程序来开始音产生处理,如图5所示。然后,在步骤S101,CPU 12a检测指示按压的键的音符编号(音符No.)NN和按压的键的键按压强度VL。
然后,在步骤S102,CPU 12a识别分配至音符No.NN和键按压强度VL的波形数据,并从ROM 12b中读出波形数据的头地址和尾地址和包括原始音的音高OP和操作模式的波形数据信息。然后,在步骤S103,CPU 12a将获取的音符No.NN、原始音的音高OP、键按压强度VL、限定各种包络信号的参数和限定各种低频信号的参数、指示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等作为演奏操作信息供应至音产生器电路16。然后,在步骤S104,CPU 12a终止音产生处理。
以下描述当操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通过音产生器电路16执行的音产生处理。在第一模式中,从图6中看出,未使用声音输入装置18和环形缓冲区RB。音产生通道CH(0)、CH(1)、…、CH(255)彼此独立地操作,从而音产生通道CH(0)、CH(1)、…、CH(255)中的每一个独立于其他音产生通道来再现音。也就是说,在第一模式中,音产生通道CH(0)、CH(1)、…、CH(255)能够同时地总计再现256个音。
响应于从计算机部分12的CPU 12a输入演奏操作信息,控制部分CT根据图7所示的控制操作顺序开始操作。控制部分CT在步骤S200开始其操作,并且在步骤S201固定一个音产生通道。但是,在替代形式中,CPU 12a可固定一个音产生通道,并将固定的音产生通道的指标n供应至音产生器电路16。在以下描述中,固定的音产生通道将被称作“音产生通道CH(n)”。然后,在步骤S202,控制部分CT激活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的操作,以使得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根据包括在输入演奏操作信息和在演奏操作信息之前输入的设置信息(下文中简单地称作“演奏操作信息”和“设置信息”)中并限定各种包络信号和各种低频信号的参数来开始产生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
然后,在步骤S203,控制部分CT将头地址供应至读电路DRD(n)。在下一步骤S204,控制部分CT将对应于音产生通道CH(n)的状态标志SFn (CT)设置为“当前产生音”。
然后,在步骤S205,控制部分CT基于包括在演奏操作信息和设置信息中的音色相关参数和用于在音的产生过程中改变音色的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来产生指示滤波电路FLT(n)的设置的滤波器参数,并且控制部分CT将这样产生的滤波器参数供应至滤波电路FLT(n)。然后,在步骤S206,控制部分CT基于包括在演奏操作信息和设置信息中的音量相关参数和用于改变音量的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来产生指示音量控制电路VOL(n)的设置的音量参数,并且控制部分CT将这样产生的音量参数供应至音量控制电路VOL(n)。注意,设置信息即使在音产生期间也是可改变的。
然后,在步骤S207,控制部分CT基于包括在演奏操作信息和设置信息中的音高相关参数(例如,通过合成用于改变音高的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而获得的音符No.NN和音高信息)来确定再现音的音高。然后,控制部分CT计算指示确定的再现音的音高与原始音的音高OP的比率的音高放大率β,并且随后控制部分CT将这样计算出的音高放大率β供应至音产生通道CH(n)的读电路DRD(n)。然而,注意,音高放大率β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设为“0”。
在下一步骤S208,控制部分CT确定音产生通道CH(n)的再现位置是否达到关注的波形数据的末尾。更具体地说,控制部分CT确定通过将头地址加至读电路DRD(n)的样本计数器Cs (n)的计数值ts (n)而计算出的值是否达到波形数据的尾地址。如果根据步骤S208的确定,音产生通道CH(n)的再现位置已达到波形数据的末尾,则控制部分CT作出“是”的确定,从而控制部分CT在步骤S209使音产生通道CH(n)的操作停止,并且将对应于音产生通道CH(n)的状态标志SFn (CT)设为“当前未操作”。然后,在步骤S211,控制部分CT终止对音产生通道CH(n)的控制。另一方面,如果音产生通道CH(n)的再现位置未达到波形数据的末尾,则控制部分CT确定作出“否”的确定,从而其在下一采样时间周期执行步骤S205至步骤S208的前述操作。
以下描述音产生通道CH(n)的控制顺序。音产生通道CH(n)根据图8所示的控制顺序来计算每采样时间周期的样本值,并且随后将计算出的样本值供应至混合器部分MX。在步骤S300,音产生通道CH(n)开始其操作。在步骤S301,音产生通道CH(n)执行初始化处理。更具体地说,在初始化处理中,音产生通道CH(n)将读电路DRD(n)的样本计数器Cs (n)的计数值ts (n)设为“0”。此外,读电路DRD(n)经高速缓存电路CM从波形存储器WM中读出头样本值和通过将值“1”加至头地址而计算出的地址(第二地址)的压缩数据,并且随后将读出的头样本值和压缩数据供应至解码电路DEC(n)。然后,解码电路DEC(n)通过将供应的压缩数据的值加至头样本值来恢复对应于第二地址的样本值。然后,解码电路DEC(n)存储头样本值和恢复的样本值。
然后,在步骤S302,读电路DRD(n)从控制部分CT接收或输入音高放大率β。在下一步骤S303,读电路DRD(n)更新样本计数器Cs (n)的计数值ts (n);也就是说,读电路DRD(n)将音高放大率β的值加至计数值ts (n)。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如上所述,音高放大率β为“0”,因此,计数值ts (n)为“0”。然后,在步骤S304,读电路DRD(n)将计数值ts (n)加至头地址。以这种方式,更新读地址。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计数值ts (n)为“”,因此,读地址被设在头地址。然后,在步骤S305,读电路DRD(n)将读地址供应至高速缓存电路CM。高速缓存电路CM从波形存储器WM中读出用于再现对应于读地址的样本值所需的压缩数据,并将读出的压缩数据供应至读电路DRD(n)
通过将“2”加至紧接在前或上一个采样时间周期中的读地址的整数部分的值而计算出的地址用作“读出起始地址”以及通过将“1”加至当前采样时间周期中的读地址的整数部分而计算出的地址用作“读出终止地址”,高速缓存电路CM在从“读出起始地址”至“读出终止地址”逐个递增地址的同时按次序读出压缩数据,并且随后将读出的压缩数据供应至读电路DRD(n)。然而,如果“读出起始地址”的值大于“读出终止地址”的值,则高速缓存电路CM不读出任何数据。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读地址的整数部分为“0”,因此,读出起始地址的值大于读出终止地址的值。因此,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高速缓存电路CM不读出任何数据。
结果,将在数量上对应于读地址的整数部分的值的增量的压缩数据读出。例如,如果读地址如图9A所示从“1.2”改变为“3.6”,则读出从地址“3”至地址“4”的两个压缩数据。如果读地址如图9B所示从“2.2”改变为“2.8”,则因为读出起始地址“4”大于读出终止地址“3”而不读出压缩数据。
然后,在步骤S306,读电路DRD(n)将读地址的小数部分的值和从高速缓存电路CM供应的压缩数据供应至解码电路DEC(n)。解码电路DEC(n)将在上一个采样时间周期中恢复的样本值存储在其中。在步骤S307,解码电路DEC(n)通过利用所存储的样本值和从解码电路DEC(n)供应的压缩数据来恢复计算对应于读地址的样本值所需的一个或多个样本值。然而,注意,如果音高放大率β的值小于“1”,并且如果上一个采样时间周期中的读地址的整数部分的值与当前采样时间周期中的读地址的整数部分的值彼此相同,则解码电路DEC(n)不恢复任何样本值。然后,在步骤S308,利用1)选自恢复的样本值中并且与对应于当前采样时间周期中的读地址的整数部分的值的地址和通过将“1”加至整数部分的值计算出的地址相对应的一对样本值和2)当前采样时间周期中的读地址的小数部分的值,解码电路DEC(n)通过线性插补运算来计算与当前采样时间周期中的读地址相对应的样本值。在下一步骤S309,解码电路DEC(n)将与当前采样时间周期中的读地址相对应的计算出的样本值供应至滤波电路FLT(n)
然后,在步骤S310,滤波电路FLT(n)向供应的样本值施加与从控制部分CT供应的滤波器参数相对应的滤波,并且其将这样滤波的样本值供应至音量控制电路VOL(n)。另外,在步骤S311,音量控制电路VOL(n)将供应的经滤波的样本值乘以与从控制部分CT供应的音量参数相对应的系数,并且音量控制电路VOL(n)将相乘的结果供应至混合器部分MX。
在第二采样时间周期和后续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音产生通道CH(n)执行前述步骤S302至步骤S311的操作。
[第二模式]
接着,将描述当操作模式是第二模式时电子乐器DM的操作。在第二模式中,通过与电子乐器DM分离的分析装置来沿着原始音波形的时间轴预先分析对应于音的音高的呈现周期性的原始音波形部分(下文中称作“基础音高部分”),并且使用其中预先计算了包含在分析的基础音高部分中的每一个中的样本的数量的波形数据。通过从波形的头部累积包含在单独的基础音高部分中的样本的数量而计算出的数量被称作“音高标记值”。也就是说,音高标记值是与其中存储有构成原始音的波形数据的单独的样本值的存储区相关联的地址,并且音高标记值表示与原始音波形中的单独的基础音高部分的联接处相对应的地址。因为各个压缩数据如上所述对应于一个样本值,所以音高标记值中的每一个对应于相对于原始音波形数据中的头地址的偏移地址(即,从头地址至音高标记位置的地址数)。例如,如果原始音的音高从原始音波形数据中的头地址至尾地址恒定不变,并且对应于音高的样本的数量为600(即,基础频率为73.5 Hz),则单独的音高标记值为“0”、“600”、“1200”、…,如图10所示。这些音高标记值被存储在波形存储器WM中。虽然音高标记值中的每一个在图10的示出的示例中示为整数,但是其可包括小数部分。此外,音高在原始音波形的中间部分中可改变。根据前文清楚的是,音高标记是在原始音波形中的音的音高的每个周期的波形部分之间分离的标记。
因为第二模式中的CPU 12a的操作与第一模式中的CPU 12a的操作相同,所以这里将不再进行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下描述第二模式中的音产生器电路16的音产生处理。从图11中看出,在第二模式中,未使用声音输入装置18和环形缓冲区RB。此外,在第二模式中,利用一组音产生通道CH(n)、CH(n+1)、CH(n+2)和CH(n+3)产生一个再现音。更具体地说,在该组音产生通道CH(n)、CH(n+1)、CH(n+2)和CH(n+3)中,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分别产生再现音的局部波形(下文中称作“颗粒GRi”),并且其余音产生通道CH(n)将通过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产生的颗粒相加,以产生一个再现音,并且音产生通道CH(n)将产生的一个再现音经滤波电路FLT(n)和音量控制电路VOL(n)供应至混合器部分MX。因此,在第二模式中,不使用滤波电路FLT(n+1)、FLT(n+2)和FLT(n+3)以及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音量控制电路VOL(n+1)、VOL(n+2)和VOL(n+3)。如果使得全部音产生通道以第二模式操作,则可同时再现64个音。在以下描述中,前述的一组音产生通道CH(n)、CH(n+1)、CH(n+2)和CH(n+3)将被称作“音轨TK”。
以下描述第二模式中的音产生器电路16的操作概要。颗粒GRi(这里,i=0、1、2、…)中的每一个是通过将如图4A所示的窗口函数应用至与原始音波形的两个周期的基础音高部分相对应的波形部分或上述区段(下文中称作“区段SGi”)而形成的波形数据。如图10所示,区段SGi(这里,i=0、1、2、…)中的每一个的头地址和尾地址与音高标记值中的任意两个匹配。因此,区段SGi的中间地址也与音高标记值中的任一个匹配。在以下描述中,位于区段SGi的中间的音高标记将被称作“中间音高标记”。此外,按照其中一个区段SGi的前半部分与另一区段SGi-1的后半部分匹配的方式将单独的区段SGi从原始音的波形数据中按次序切除。
此外,如图12所示,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循环操作以产生单独的颗粒GRi。如上所述,除颗粒GR0以外的颗粒GRi中的每一个的头部对应于原始音波形的中间部分(即,除头部以外的部分)。因为除头样本值以外的所有样本值在当前实施例中为压缩形式,所以当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从事再现对应颗粒时有必要计算颗粒的头样本值。因此,音产生通道CH(n)根据指示再现音的持续时间或长度与原始音的长度的拉伸比α使每采样时间周期的读地址前进。然后,音产生通道CH(n)恢复计算对应于读地址的样本值所需的样本值。在采样时间周期中,当音产生通道CH(n)的读地址超过通过将音高标记值加至头地址所计算出的地址时,控制部分CT不仅将与通过将头地址加至音高标记值的整数部分的值所计算的地址相对应的样本值存储到样本缓冲区SB(CT)中,而且将音高标记值存储到目标值寄存器TR(CT)中。因此,目标值寄存器TR(CT)存储当前采样时间周期的紧接在前的上一个采样时间周期中的音高标记值。注意,出于参考的目的,图12中的样本缓冲区SB部分中的数值指示与存储在样本缓冲区SB(CT)中的样本值相对应的颗粒GRi的下标i。也就是说,当颗粒开始产生GRi时,使用存储在样本缓冲区SB(CT)的部分“i”中的样本值。然后,当使得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一个(例如,音产生通道CH(n+1))开始产生颗粒时,控制部分CT向音产生通道CH(n+1)供应存储在样本缓冲区SB(CT)中的样本值和存储在目标值寄存器TR(CT)中的音高标记值。利用从控制部分CT供应的样本值和音高标记值,音产生通道CH(n+1)通过线性插补运算来计算与供应的音高标记相对应的样本值。按照这种方式,由控制部分CT指明将被音产生通道CH(n+1)使用以产生颗粒的区段。如稍后更详细描述的那样,通过控制部分CT选择应该开始再现颗粒的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任一个。此外,根据音高放大率β,通过控制部分CT控制颗粒的再现起始时刻。更具体地说,根据音高放大率β和差值dpm(各音高标记之间的样本的数量)来确定从一个颗粒的产生开始的时间至下一颗粒的产生开始的时间的时间长度。此外,根据基于由共振峰设置操作器指示的值、包络信号、低频信号等计算出的指示再现音的共振峰频率对原始音的共振峰频率的放大率的共振峰放大率γ的倒数以及所述差值dpm来确定各个颗粒沿着时间轴方向的长度。
以下详细解释第二模式中的控制部分CT的控制顺序。在第二模式中,一旦从CPU 12a接收到包括音产生起始信息(例如,音符开始信息)的演奏操作信息,控制部分CT就根据图13A、图13B和图13C所示的控制顺序进行操作。控制部分CT在步骤S400开始其操作,并且在步骤S401固定四个音产生通道。在以下描述中,将这样固定的音产生通道表示为音产生通道CH(n)、CH(n+1)、CH(n+2)和CH(n+3)。然后,在步骤S402,控制部分CT在步骤S402执行初始化处理。更具体地说,控制部分CT将用于确定音产生通道CH(n)中的读地址是否超过通过将音高标记值加至头地址而计算出的地址的目标值tv设为初始值“0”。此外,控制部分CT将初始值“0”存储到目标值寄存器TR(CT)中。另外,控制部分CT经音产生通道CH(n)读头样本值并将这样读出的头样本值存储到样本缓冲区SB(CT)中。此外,控制部分CT将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设为“0”。此外,控制部分CT将对应于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状态标志SFn+1 (CT)、SFn+2 (CT)和SFn+3 (CT)设为“当前未操作”。
然后,在步骤S403,控制部分CT激活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的操作,以使得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根据包括在输入演奏操作信息和在输入演奏操作信息之前输入的设置信息(下文中简单地称作“演奏操作信息”和“设置信息”)中的限定各个包络信号的参数和限定各个低频信号的参数来产生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
然后,在步骤S404,控制部分CT将头地址供应至音产生通道CH(n),以使得音产生通道CH(n)开始其操作,并在步骤S405将状态标志SFn (CT)设为“当前产生音”。
然后,如在第一模式中那样,在步骤S406,控制部分CT产生滤波器参数并将产生的滤波器参数供应至滤波电路FLT(n)。如在第一模式中那样,在下一步骤S407,控制部分CT产生音量参数并将这样产生的音量参数供应至音量控制电路VOL。注意,在第二模式中,同样,设置信息即使在音产生期间也可改变。此外,控制部分CT可根据由音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音高设置操作器和共振峰设置操作器指示的对应值来改变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
接着,在步骤S408,控制部分CT基于由音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指示的值来计算拉伸比α,并且随后将作为拉伸比α的倒数的再现速度放大率v(即,v=1/α)供应至音产生通道CH(n)。然后,在步骤S409,控制部分CT更新计数值ts (CT)。也就是说,控制部分CT将再现速度放大率v加至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然而,注意,再现速度放大率v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设为值“0”,然后在下一采样时间周期和后续的采样时间周期中设为对应于拉伸比α的再现速度放大率v。注意,在各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样本计数器Cs (n)的计数值ts (n)和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彼此相同。计数值ts (CT)和计数值ts (n)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为“0”。
然后,在步骤S410,控制部分CT确定读地址是否超过通过将音高标记值加至头地址而计算出的地址。更具体地说,控制部分CT确定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是否超过目标值tv。如果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未超过目标值tv,则控制部分CT在步骤S410作出否的确定,并且随后跳至步骤S412。另一方面,如果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超过目标值tv,则控制部分CT在步骤S410作出是的确定并且随后前进至步骤S411,此时其从音产生通道CH(n)的解码电路DEC(n)获取对应于目标值tv的整数部分的值的样本值,并且不仅将获取的样本值写入和存储到样本缓冲区SB(CT)中而且将目标值tv写入和存储到目标值寄存器TR(CT)中。在这个时间点将被写入目标值寄存器TR(CT)的目标值tv是在初始状态下为“0”的上一个(紧接在前的)音高标记值。对应于目标值tv的整数部分的值的样本值是对应于当前读地址的音高标记的紧接在前的样本值(在初始状态下的头地址的样本值)。然后,在步骤S412,控制部分CT更新目标值tv。也就是说,控制部分CT从波形存储器WM中读出下一个音高标记值(即,沿着时间轴方向紧随当前音高标记值的音高标记值)。然后,控制部分CT将这样读出的音高标记值作为新目标值tv存储。按照这种方式,将目标值tv更新为下一音高标记值。
注意,控制部分CT的样本计数器Cs (CT)用于根据拉伸比α对将被产生的波形的总长度沿时间轴执行拉伸/压缩控制。在时间长度未被拉伸或压缩的情况下,α=v=1,并且计数值ts (CT)与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时间进展同步地逐一递增。结果,目标值tv在与原始音波形的各个音高标记位置相同的时间位置更新。对于该特征,见α=1的情况。
在时间长度被拉伸的情况下,α>1,即v<1,并且计数值ts (CT)与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时间进展同步地以小于“1”的小数值递增。结果,目标值tv在比原始音波形的各个音高标记更晚的时间位置更新,从而将被产生的波形的整体时间长度将增大。对于该特征,例如,参照图16中的α=2或α=1.5的情况。
在时间长度被压缩的情况下,α<1,即v>1,并且计数值ts (CT)与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时间进展同步地以大于“1”的小数值递增。结果,目标值tv在比原始音波形的各个音高标记更早的时间位置更新,从而将被产生的波形的整体时间长度将减小。对于该特征,例如,参照图16中的α=0.5或α=0.7的情况。
如稍后描述的那样,与控制部分CT的样本计数器Cs (CT)同步执行其计数操作的音产生通道CH(n)的样本计数器Cs (n)用于产生对应于计数值ts (n)的样本值。然而,响应于音产生通道CH(n)的样本计数器Cs (n)的计数值ts (n)产生的样本值仅用于获取与如上所述的在时间轴上受到拉伸/压缩控制的单独的音高标记位置相对应的样本值(即,各个颗粒的头样本值),并且响应于计数值ts (n)产生的这种样本值不再变成构成颗粒波形的样本值。根据这种布置方式,可独立于其他控制(诸如根据音高放大率β的音高控制和/或根据共振峰放大率γ的共振峰控制)执行根据拉伸比α的时间轴拉伸/压缩控制。
然后,在步骤S413,控制部分CT将共振峰放大率γ(读出速率)供应至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当前产生音(当前渐强或渐弱)的所有音产生通道。在第二模式中(同样,在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中),存在针对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提供但实际未使用的资源(更具体地说,产生音高相关包络和低频信号的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因此,作为一个示例,这些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适于产生作为控制信号的包络信号和/或低频信号,以随再现音的时间共振峰频率而变化。
然后,在步骤S414,控制部分CT更新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的计数值tRT (CT)。也就是说,控制部分CT基于通过合成音高相关参数(例如,音符No.NN和由音高设置操作器指示的值)获得的音高信息、包括在演奏操作信息和设置信息中的音高变化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来确定再现音的音高。然后,控制部分CT计算指示确定的再现音的音高对原始音的音高OP的音高放大率β,并且随后将计算出的音高放大率β加至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的计数值tRT (CT)。然而,注意,计数值tRT (CT)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设为“0”。
然后,在步骤S415,控制部分CT确定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的计数值tRT (CT)是否超过目标值寄存器TR(CT)的值(紧接在前或上一个音高标记值)与当前目标值tv(下一个音高标记值)之间的差值dpm。如果在步骤S415确定计数值tRT (CT)未超过差值dpm,则控制部分CT跳至步骤S419。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15确定计数值tRT (CT)已超过差值dpm,则控制部分CT前进至步骤S416,此时其将计数值tRT (CT)复位(从计数值tRT (CT)中减去差值dpm并留下余数)。然后,在步骤S417,控制部分CT参照状态标志SFn+1 (CT)、SFn+2 (CT)和SFn+3 (CT)选择当前未操作(即,当前可用)的一个音产生通道。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在步骤S415,控制部分CT确定计数值tRT (CT)已超过差值dpm,然后,在步骤S417,控制部分CT选择当前未操作的一个音产生通道。例如,在当前未操作的音产生通道中,控制部分CT选择最小指标No.的音产生通道。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因为计数值tRT (CT)为“0”并且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全部为当前未操作,所以控制部分CT选择音产生通道CH(n+1)
然后,在步骤S418,控制部分CT将分别存储在样本缓冲区SB(CT)和目标值寄存器TR(CT)中的样本值和上一个音高标记值、以及共振峰放大率γ和差值dpm供应至选择的音产生通道,因此导致选择的音产生通道开始产生音。将稍后描述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行为或操作。然后,在步骤S419,控制部分CT将与已被导致开始产生音的音产生通道相对应的状态标志设为“当前渐强”。
注意,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执行用于根据音高放大率β可变地控制将被产生的波形的每区段(颗粒)音高的功能。在音高不改变的情况下,音高放大率β=1,并且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的计数值tRT (CT)与采样时间周期的进展同步地递增一。结果,当计数值tRT (CT)超过目标值寄存器TR(CT)的值(紧接在前或上一个音高标记值)与当前目标值tv(下一个音高标记值)之间的差值dpm时的时间点与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音高标记的时间位置匹配。另外,从当给定的音产生通道(例如,CH(n+1))被指示开始音产生时至当另一音产生通道(例如,CH(n+2))被指示开始音产生时的时间差变得等于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从而通过交叉淡化合成由两个音产生通道(例如,CH(n+1)和CH(n+2))产生的颗粒波形而获得的波形的音高变得等于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音的音高。对于该特征,例如,参照稍后描述的图17的“β=1”的情况。
如果音高相对降低,则β<1,并且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的计数值tRT (CT)与采样时间周期的进展同步地以小于“1”的小数值递增。结果,当计数值tRT (CT)超过目标值寄存器TR(CT)的值(紧接在前或上一个音高标记值)与当前目标值tv(下一个音高标记值)之间的差值dpm时的时间点将落后于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中间音高标记的时间位置。因此,从当给定音产生通道(例如,CH(n+1))被指示开始音产生时至当另一音产生通道(例如,CH(n+2))被指示开始音产生时的时间差将比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更长,从而通过交叉淡化合成由两个音产生通道(例如,CH(n+1)和CH(n+2))产生的颗粒波形而获得的波形的音高将比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音的音高更低。对于该特征,例如,参照稍后描述的图17中的“β=0.6”的情况。
如果音高相对升高,β>1,并且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的计数值tRT (CT)与采样时间周期的进展同步地以大于“1”的小数值递增。结果,当计数值tRT (CT)超过目标值寄存器TR(CT)的值(上一个音高标记值)与当前目标值tv(下一个音高标记值)之间的差值dpm时的时间点将领先于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中间音高标记的时间位置。因此,从当给定的音产生通道(例如,CH(n+1))被指示开始音产生时至当另一音产生通道(例如,CH(n+2))被指示开始音产生时的时间差将比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更短,从而通过交叉淡化合成由两个音产生通道(例如,CH(n+1)和CH(n+2))产生的颗粒波形而获得的波形的音高将比原始音波形的目前区段中的音的音高更高。对于该特征,例如,参照稍后描述的图17的“β=1.2”的情况。
按照前述方式,可独立于其他控制(诸如根据拉伸比α的时间轴拉伸/压缩控制和/或根据共振峰放大率γ的共振峰控制)执行根据音高放大率β的音高控制。
接着参照图13C,在步骤S420,控制部分CT选择当前产生音的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一个,并且随后确定选择的音产生通道中的读地址(再现位置)是否达到目前区段中的中间音高标记。如果读地址位于中间音高标记之前,则控制部分CT作出“否”的确定,并且跳至步骤S422。另一方面,如果读地址已达到中间音高标记,则控制部分CT作出“是”的确定,并且随后前进至步骤S421,以将指示选择的音产生通道的操作状态的状态标志设为“当前渐弱”。
在步骤S422,控制部分CT选择当前渐弱的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一个,并且随后确定选择的音产生通道中的读地址是否达到区段的末尾。如果读地址仍然位于区段的中间部分,则控制部分CT作出“否”的确定并跳过步骤S422,并且随后跳至步骤S425。如果选择的音产生通道中的读地址已达到区段的末尾,则控制部分CT在步骤S422作出“是”的确定,然后在步骤S423将选择的音产生通道的操作停止,并且随后前进至步骤S424以将指示选择的音产生通道的操作状态的状态标志设为“当前未操作”(当前可用)。
然后,在步骤S425,控制部分CT确定选择的音产生通道CH(n)中的读地址是否达到原始音波形数据的末尾(即,原始音波形的上一个区段的末尾)。如果读地址已达到原始音波形数据的末尾(即,上一个区段的末尾),则控制部分CT前进至步骤S426,此时其将选择的音产生通道CH(n)的操作停止并且将选择的音产生通道的状态标志SFn (CT)设为“当前未操作”。此外,控制部分CT持续地监视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对应的读地址和将其中音产生通道的读地址已达到形成当前产生的颗粒的基础的区段(即,上一个区段)的尾地址的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任一个的操作停止,而且还将该音产生通道的状态标志设为“当前未操作”。当所有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读地址已达到对应的上一个区段的上一个地址时,控制部分CT终止对音轨TK的控制。如果在步骤S425已作出否的确定,则控制部分CT在下一个采样时间周期中返回到图13A的步骤S406,以再次执行步骤S406至步骤S425的操作。
接着,将详细描述音产生通道CH(n)的控制操作顺序。一旦控制部分CT指示音产生通道CH(n)开始操作,音产生通道CH(n)就根据图14的控制顺序在步骤S500开始操作。然后,在步骤S501,除存储在解码电路DEC(n)中的头样本值被供应至控制部分CT以外,读电路DRD(n)执行与第一模式中执行的初始化处理相似的初始化处理。
然后,在步骤S502,读电路DRD(n)将再现速度放大率v加至样本计数器Cs (n)的计数值ts并且将相加的结果加至头地址,从而更新读地址。
然后,如第一模式中那样,在步骤S503,读电路DRD(n)和解码电路DEC(n)协作以获得对应于读地址的样本值。此外,如上所述,在当计数值ts (CT)已超过目标值tv时的采样时间周期中,解码电路DEC(n)向控制部分CT供应对应于目标值tv的整数部分的样本值。然后,在步骤S504,重叠加法电路(重叠加法器)OLA(n)的加法电路ADD(n)将从其他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加法电路ADD(n+1)、ADD(n+2)和ADD(n+3)供应的样本值相加,并将相加的结果(或和)供应至滤波电路FLT(n)
注意,在目前的实施例中,通道CH(n)的重叠加法电路OLA(n)的加法电路ADD(n)将从相同音轨TK的其他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加法电路ADD(n+1)、ADD(n+2)和ADD(n+3)供应的样本值相加,而不将通道CH(n)的解码电路DEC(n)的输出加至从加法电路ADD(n+1)、ADD(n+2)和ADD(n+3)供应的样本值。这是因为在目前的实施例中,音产生通道CH(n)不产生颗粒GR。然而,如稍后描述的修改形式中那样,在音产生通道CH(n)也被构造为产生颗粒GR的情况下,加法电路ADD(n)将从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加法电路ADD(n+1)、ADD(n+2)和ADD(n+3)供应的样本值以及通道CH(n)的解码电路DEC(n)的输出相加。
然后,在步骤S505和步骤S506,滤波电路FLT(n)和音量控制电路VOL(n)执行与在第一模式中执行的操作相似的操作。在第二采样时间周期和后续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音产生通道CH(n)执行以上步骤S502至步骤S506的前述操作。
下面描述音产生通道CH(n+1)的控制顺序。其他音产生通道CH(n+2)和CH(n+3)的操作与音产生通道CH(n+1)的操作相似,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一旦通过控制部分CT指示音产生通道CH(n+1)开始其操作,音产生通道CH(n+1)就根据图15所示的控制顺序在步骤S600开始操作。然后,读电路DRD(n+1)执行与在第一模式中执行的初始化处理相似的初始化处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的初始化处理中,读电路DRD(n+1)和解码电路DEC(n+1)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将用于产生颗粒的区段的头样本值。首先,读电路DRD(n+1)读取音高标记值以及与从控制部分CT供应的音高标记值的整数部分的值的地址相对应的样本值,并将音高标记值和样本值供应至解码电路DEC(n+1)。然后,读电路DRD(n+1)经高速缓存电路CM从波形存储器WM中读出与通过将“1”加至音高标记值的整数部分的值而计算出的值相对应的地址的压缩数据,并且随后将读出的波形数据与从控制部分CT输入的前述音高标记值和样本值一起供应至解码电路DEC(n+1)。然后,解码电路DEC(n+1)利用从读电路DRD(n+1)输入的数据通过线性插补运算来计算对应于供应的音高值的准确样本值。这样计算出的样本值对应于将被用于产生颗粒的区段的头地址。此外,在初始化处理中,重叠加法电路OLA(n+1)的乘法电路MUL(n+1)将相位计数器CP (n+1)的计数值tP (n+1)复位。
然后,在步骤S602,读电路DRD(n+1)将共振峰放大率γ(读出速率)加至样本计数器Cs (n+1)的计数值ts (n+1),并且将相加的结果加至从控制部分CT输入的音高标记值,从而更新读地址。
然后,如第一模式中那样,在步骤S603,读电路DRD(n+1)和解码电路DEC(n+1)协作以获得或计算对应于计算出的读地址的样本值,并将获得的样本值供应至乘法电路MUL(n+1)
这样根据样本计数器Cs (n+1)的计数值ts (n+1)读出的样本值构成形成在音产生通道CH(n+1)中将被产生的颗粒的基础的区段的波形数据。这种产生颗粒的音产生通道CH(n+1)的样本计数器Cs (n+1)执行用于控制将被产生的波形的每区段(颗粒)的共振峰(音色)的功能。也就是说,通过时间函数控制的一个区段的波形根据共振峰放大率γ被压缩或拉伸,以使得共振峰变化。例如,在不执行共振峰控制的情况下,共振峰放大率γ为“1”,并且样本计数器Cs (n+1)与采样时间周期的进展同步地递增一。结果,将被产生的波形的每区段(颗粒)的共振峰(音色)相对于原始音波形的共振峰特征不改变。如果共振峰放大率γ不为“1”,则样本计数器Cs (n+1)与采样时间周期的进展同步地以小于或大于“1”的小数值递增。结果,将被产生的波形的每区段(颗粒)的共振峰相对于原始音波形的共振峰特征改变。
按照前述方式,可独立于其他控制(诸如根据拉伸比α的时间轴拉伸/压缩控制和/或根据音高放大率β的音高控制)执行根据共振峰放大率γ的共振峰控制。
返回参照图15,在步骤S604,乘法电路MUL(n+1)更新相位计数器CP (n+1)的计数值tP (n+1)。也就是说,当状态标志SFn+1 (CT)设为“当前渐强”时,将通过将共振峰放大率γ除以差值dpm(即,γ/dpm)计算出的值加至相位计数器CP (n+1)的计数值tP (n+1)。另一方面,在步骤S604,当状态标志SFn+1 (CT)设为“当前渐弱”时,从相位计数器CP (n+1)的计数值tP (n+1)中减去通过将共振峰放大率γ除以差值dpm(即,γ/dpm)计算出的值。然后,在步骤S605,乘法电路MUL(n+1)计算对应于计数值tP (n+1)的系数WD(tp (n+1))。例如,利用算术表达式“0.5-0.5cos(πtp (n+1))”(见图4A)来计算系数WD(tp (n+1))。然后,在步骤S606,乘法电路MUL(n+1)将从解码电路DEC(n+1)输入的样本值乘以计算出的系数WD(tp (n+1)),并将乘过系数的样本值供应至加法电路ADD(n+1)。这样,窗口函数的时间宽度可与根据共振峰放大率γ拉伸/压缩的区段的长度匹配。然后,在步骤S607,重叠加法电路OLA(n)的加法电路ADD(n+1)将样本值供应至音产生通道CH(n)的重叠加法电路OLA(n)
在第二采样时间周期和后续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音产生通道CH(n+1)执行前述步骤S602至步骤S607的操作。
根据前述布置方式,在第二模式中,可彼此独立地执行根据拉伸比α的音产生持续时间拉伸/压缩控制、根据音高放大率β的可变音高控制和根据共振峰放大率γ的共振峰控制,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
下面参照图16描述在将根据拉伸比α可变地控制再现音的持续时间或长度同时音高和共振峰保持为与原始音的音高和共振峰相同的情况下,将由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产生的颗粒i的产生起始时刻、颗粒i以及区段SGi之间的关系。注意,在图16和图17中,在各个矩形块中写的指示区段的数值指示形成颗粒的基础的区段SGi的指标No.i。注意,指标No.i与基于区段SGi产生的颗粒GRi的指标No.i相同。首先,当拉伸比α设为“1”时,音产生通道CH(n+1)开始再现颗粒GR0。然后,一旦音产生通道CH(n+1)的再现位置从再现的开始达到第一音高标记(例如,音高标记值“600”),音产生通道CH(n+2)就开始再现颗粒GR1。一旦音产生通道CH(n+1)的再现位置达到第二音高标记(例如,音高标记值“1200”),音产生通道CH(n+2)就开始再现颗粒GR2。这时,达到第二音高标记的音产生通道CH(n+1)终止再现颗粒GR0并停止其操作。然后,一旦音产生通道CH(n+2)的再现位置达到第三音高标记(例如,音高标记值“1800”),音产生通道CH(n+3)就开始再现颗粒GR3。然后,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与以上相似地循环操作,以使得指标No.4和更大指标Nos.的颗粒GRi按次序再现。注意,写在音高标记部分中的音高标记值“600”、“1200”、…仅是说明性的,与图10中的相似。
下面描述当拉伸比α设为例如“0.5”时音产生器电路16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循环操作,以使得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按次序再现例如指标No.0、No.2、No.4、No.6、No.8、…的颗粒GRi,同时根据0.5的拉伸比来减少合适的指标No.3、No.5、No.7、…。也就是说,在一个通道中再现每隔一个的颗粒GRi
当拉伸比α设为“2”时,音产生器电路16如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循环操作以使得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按次序再现指标No.0、No.1、No.2、…的颗粒GRi,同时将各个指标No.的颗粒重复再现两次(像“0、0、1、1、2、2、…”这样)。也就是说,利用相同区段SGi形成的各个颗粒GRi根据“2”的拉伸比α被连续再现两次。
此外,当拉伸比α设为“0.7”时,音产生器电路16如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循环操作以按次序再现例如指标No.0、No.1、No.2、No.4、No.5、No.7、…的颗粒GRi,同时根据0.7的拉伸比来减少合适的指标No.3、No.6、…。此外,当拉伸比α设为“1.5”时,音产生器电路16如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循环操作以按次序再现颗粒GRi,同时根据1.5的拉伸比重复合适的指标No.0、No.0、No.1、No.2、No.2、No.3、…。
以下参照图17描述在其中再现音设为与原始音的音高不同的音高的同时再现音的持续时间和共振峰保持与原始音的持续时间和共振峰相同的情况下,将通过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再现的各系列的颗粒i以及颗粒i的对应的再现起始时刻。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循环操作以产生单独的颗粒GRi。通过当根据音高放大率β递增的控制部分CT的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的计数值tRT (CT)超过目标寄存器TR(CT)的值(即,上一个音高标记值)与当前目标值tv(下一个音高标记值)之间的差值dpm时的时间点,来确定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开始再现颗粒的时刻之间的各个间隔(采样时间周期的数量)。在图17中,“dpm/β”表示在根据音高放大率β递增的计数值tRT (CT)达到(超过)差值dpm之前的时间(采样时间周期的数量),并且指明了当计数值tRT (CT)超过目标寄存器TR(CT)的值(即,上一个音高标记值)与当前目标值tv(下一个音高标记值)之间的差值dpm时的时间点。因此,换种方式说,控制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分别开始再现颗粒的时刻之间的间隔(采样时间周期的数量),以匹配通过将音高标记之间的采样时间周期的数量(即,差值dpm)除以音高放大率β而计算出的值(商)。注意,虽然为了方便起见由图7中的“dpm/β”指示各个这种商,但是事实上该商可为根据单独的区段SGi中的样本的数量的差异而不同的值。
例如,在图17的示出的示例中,当音高放大率β设为“1.2”时,一旦在音产生通道CH(n+1)开始再现颗粒GR0之后过500(dpm/β=600/1.2)个采样时间周期,音产生通道CH(n+2)就开始再现颗粒GR0。然后,一旦在音产生通道CH(n+2)开始再现颗粒GR0之后过500个采样时间周期,音产生通道CH(n+3)就开始再现颗粒GR1
此外,当音高放大率β在图17中设为“0.6”时,一旦在音产生通道CH(n+1)开始再现颗粒GR0之后过1,000(dpm/β=600/0.6)个采样时间周期,音产生通道CH(n+2)就开始再现颗粒GR1。然后,一旦在音产生通道CH(n+2)开始再现颗粒GR1之后过1,000个采样时间周期,音产生通道CH(n+3)就开始再现颗粒GR3
此外,在图16和图17示出的示例中,当共振峰放大率γ改变为非“1”的值时,将用于产生颗粒GRi的区段SGi的大小如上所述地沿着时间轴方向被拉伸/压缩,然后,各个颗粒GRi因此沿着时间轴方向被拉伸/压缩。如果各个颗粒GRi沿着时间轴方向被压缩,则再现音的共振峰频率变得更高。如果各个颗粒GRi沿着时间轴方向被拉伸,则再现音的共振峰频率变得更低。
现在,总结关于第二模式的以上描述,多个通道(CH(n)、CH(n+1)、CH(n+2)和CH(n+3))中的每一个包括适于按照给定速率(拉伸比α或共振峰放大率γ)执行计数操作的样本计数器(Cs (n)),并且被配置为基于从存储器中基于样本计数器的计数值取得原始波形的样本值来产生波形样本值。控制部分(CT)被配置为针对通道中的每一个独立地设置用于通道的样本计数器的速率(共振峰放大率γ)和初始值(目标值tv,即“上一个音高标记值”),并且控制样本计数器的计数操作的开始和停止。因此,在通道中再现与从设置的初始值到停止的计数范围相对应的原始波形的局部部分(区段或颗粒)。此外,控制部分(CT)被配置为设置从多个通道中选择的一组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对应的初始值(目标值tv,即“上一个音高标记值”)以取得原始波形的不同样本位置处的样本值,并且控制重叠加法器(OLA)将通过该组通道产生的波形样本相加。按照这种方式,从重叠加法器(OLA)输出具有原始波形中的通过该组通道(CH(n+1)、CH(n+2)和CH(n+3))再现的彼此重叠的多个局部部分的音频波形信号的样本值。
此外,控制部分(CT)被配置为根据用于对再现时间长度执行拉伸/压缩控制的信息(拉伸比α)来确定原始波形中的将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例如,CH(n+1)和CH(n+2))再现的第一局部部分和第二局部部分,以使得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的再现在第一通道CH(n+1)中开始,和使得原始波形中的第二局部部分的再现在第二通道CH(n+2)中开始。
分别通过原始波形的第一参考样本位置(音高标记值)和第二参考样本位置(音高标记值)指明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的头部和第二局部部分的头部。控制部分(CT)包括第一计数器(样本计数器Cs (CT)),其根据由用于对再现时间长度执行拉伸/压缩控制的信息而指明的第一速率(拉伸比α)来执行计数操作。在第一参考样本位置用作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在第一通道中再现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的同时,一旦第一计数器的计数值超过预定的参考值(上一个音高标记值),控制部分就指示第二通道在第二参考样本位置(下一个音高标记值)用作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开始再现原始波形中的第二局部部分。
与第一计数器(样本计数器Cs (CT))相似,多个通道的特定通道(CH(n))的样本计数器(Cs (n))根据第一速率(拉伸比α)执行计数操作。特定通道基于从存储器中基于样本计数器(Cs (n))的计数值取得原始波形的样本值来产生波形样本值。特定通道将与第二参考样本位置(下一个音高标记值)相同的这样产生的波形样本值(即,与通过解码电路DEC(n)供应至控制部分CT的目标值tv的整数部分相对应的样本值)作为与用于第二通道的初始值相对应的初始波形样本值供应至第二通道(例如,CH(n+2))。然后,当对从存储器取得的原始波形的样本值进行解码时,第二通道使用该初始波形样本值。
此外,控制部分(CT)被配置为根据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音高放大率β)来设置第一局部部分与第二局部部分之间的再现起始时间差(dpm/β)。控制部分(CT)包括第二计数器(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其根据由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指明的第二速率(音高比率β)来执行计数操作。在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在第一通道中再现的同时,一旦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超过预定目标值,控制部分就指示第二通道开始再现原始波形中的第二局部部分。
基于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和第二局部部分的音的音高来确定再现起始时间差(dpm/β)的基本值(dpm),并且通过根据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音高放大率β)增大或减小基本值(dpm)来设置再现起始时间差(dpm/β)。此外,基于原始波形中的第一局部部分和第二局部部分的音的音高来确定原始波形的第一局部部分(区段或颗粒)和第二局部部分(区段或颗粒)的长度。
此外,控制部分(CT)被配置为根据用于控制共振峰的信息来针对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CH(n+1)和CH(n+2))的样本计数器(Cs (n+1)和Cs (n+2))设置给定速率(γ)。
重叠加法器(OLA)被配置为在利用交叉淡化特征(窗口函数)对两个波形样本值进行振幅控制之后将通过第一通道(CH(n+1))再现的第一局部部分的波形样本值和通过第二通道(CH(n+2)))再现的第二局部部分的波形样本值相加。
重叠加法器(OLA)包括按照与通道对应的关系设置的加法器(OLA),并且通道中的每一个的加法器被配置为根据控制部分(CT)的控制将通过通道产生的波形样本值与另一通道的加法器(OLA)的输出信号相加。
[第三模式]
接着,将描述当操作模式为第三模式时电子乐器DM的操作。在第三模式中,不要求如上述第二实施例中要求的那样从原始音波形中准确地检测特定音的音高,这是因为第三模式允许在原始音波形中存在多个不同的音高的音的波形的混合。因此,将在第三模式中使用的原始音波形数据不需要如第二模式中要求的那样包括音高标记值。作为替代,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电子乐器DM分离的分析装置预先检测构成原始音波形并且在时间上彼此偏离的多个音的对应的起奏位置(音产生起始时刻),并且使用其中预先计算从原始音的头部至单独的检测到的起奏位置的样本的数量的波形数据(见图18)。将起奏标记值预存储在波形存储器WM中。如上所述,因为各个压缩数据对应于一个样本值,所以起奏标记值中的每一个对应于相对于原始音波形数据中的头地址的偏移地址(即,从头地址至起奏标记值的地址数量)。
此外,在第三模式中,不执行如在第二模式中执行的根据共振峰放大率γ的共振峰控制;也就是说,在第三模式中仅执行根据拉伸比α的波形时间长度拉伸/压缩控制和根据音高放大率β的音高控制。此外,在第三模式中,不使用第二模式中使用的控制部分CT的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并且利用单独的音产生通道的样本计数器Cs (n+1)、Cs (n+2)和Cs (n+3)实现根据音高放大率β递增的读地址。此外,在如上所述不要求从原始音波形中准确地检测特定音的音高的第三模式中,从原始波形中切除形成颗粒产生的基础的区段的方式也与在第二模式中采用的方式不同。也就是说,第三模式中的形成颗粒产生的基础的各个区段不需要如第二模式中需要的那样与原始波形的音高同步。
因为第三模式中的CPU 12a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所以这里将不再进行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且以下仅描述音产生器电路16的音产生操作,以第三模式中的音产生器电路16的操作的概要作为开始。在第三模式中,像在第二模式中那样,不使用声音输入装置18和环形缓冲区RB(见图11)。此外,利用包括一组音产生通道CH(n)、CH(n+1)、CH(n+2)和CH(n+3)的音轨TK来产生再现音。也就是说,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分别产生颗粒。像在第二模式中那样,三个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循环操作。因为单独的颗粒按照交叉淡化方式再现,所以两个音产生通道在交叉淡化时间周期中同时操作。此外,音产生通道CH(n)通过将由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实际上,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任何两个)产生的颗粒相加来产生一个再现音,并且随后将这样产生的再现音供应至混合器部分MX。因此,同样,在第三模式中,不使用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滤波电路FLT(n+1)、FLT(n+2)和FLT(n+3)以及音量控制电路VOL(n+1)、VOL(n+2)和VOL(n+3)。此外,如果使得所有音产生通道以第三模式操作,则可同时再现64个音。
各个颗粒按照以下方式形成。在第三模式中,首先,根据预定标准将两个毗邻起奏位置之间的部分划分为多个区段SGi。如将在稍后详细描述的那样,按照其中区段中的每一个具有由CPU 12a指明的参考长度或基于这种参考长度计算出的长度的方式从原始音波形数据中切除单独的区段。此外,根据拉伸比α和音高比率β确定各个颗粒的长度。如图19所示,例如,一些颗粒可对应于从区段的头部至中间部分的范围。例如,在音高比率β为“1”并且拉伸比α小于“1”的情况下,渐弱始于各个区段的中途位置,因此,将各个区段的末尾部分切短。此外,如图19所示,一些颗粒可对应于从通过连接多个毗邻区段形成的波形数据的头部至中间部分的范围。例如,在音高比率β为“1”并且拉伸比α大于“1”的情况下,音产生通道CH(n)开始再现区段SGi,并且随后一旦其继续再现直至越过区段边界到达区段i+1的一半位置就开始渐弱。然后,音产生通道CH(n+1)在当音产生通道CH(n)开始渐弱时的时间点开始再现区段SGi+1。这样,重复进行各个区段的头部部分的再现。注意,在各个矩形块中写的数值指示区段的指标No.i
此外,像在第二模式中那样,音产生通道CH(n)根据每采样时间周期的拉伸比α使读地址前进,并且恢复计算对应于该读地址的样本值所需的样本值。然后,在当音产生通道CH(n)的读地址超过区段的边界时(即,当计数值ts (n)超过目标值tv时)采样时间周期中,音产生通道CH(n)将目标值tv存储到目标值寄存器TR(CT)中,而且将对应于区段的边界(区段的尾地址)的样本值存储到控制部分CT的样本缓冲区SB(CT)中。控制部分CT选择当前未操作的一个音产生通道,并且,随后控制部分CT向选择的音产生通道供应存储在样本缓冲区SB(CT)和目标值寄存器TR(CT)中的所述两个数据,从而使得选择的音产生通道开始再现颗粒。然后,将目标值tv设为下一个区段的边界。
以下详细解释第三模式中的控制部分CT的控制顺序。在第三模式中,在从CPU12a接收到包括音产生起始信息(例如,音符开始信息)的演奏操作信息时,控制部分CT根据图20A、图20B和图20C所示的控制顺序操作。控制部分CT在步骤S700开始其操作,并且在步骤S701固定四个音产生通道。在以下描述中,将这样固定的音产生通道表示为“音产生通道CH(n)、CH(n+1)、CH(n+2)和CH(n+3)”。然后,在步骤S702,控制部分CT在步骤S702执行初始化处理。更具体地说,控制部分CT把将被用于确定读地址是否超过区段边界的目标值tv设为初始值“0”。也就是说,将值“0”写入目标值寄存器TR(CT)。另外,控制部分CT经音产生通道CH(n)读头样本值,并且将这样读取的头样本值存储到样本缓冲区SB(CT)中。此外,控制部分CT将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设为“0”。此外,控制部分CT将与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相对应的状态标志SFn+1 (CT)、SFn+2 (CT)和SFn+3 (CT)设为“当前未操作”。
然后,在步骤S703,控制部分CT激活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的操作,以使得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根据包括在输入演奏操作信息和在输入演奏操作信息之前输入的设置信息(下文中简单地称作“演奏操作信息”和“设置信息”)中的限定各种包络信号的参数和限定各种低频信号的参数来产生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
然后,控制部分CT在步骤S704将头地址供应至音产生通道CH(n)以使得音产生通道CH(n)开始其操作,并且在步骤S705将状态标志SFn (CT)设为“当前产生音”。
然后,在步骤S706,如在第一模式中那样,控制部分CT产生滤波器参数并将产生的滤波器参数供应至滤波电路FLT(n)。在下一步骤S707,如在第一模式中那样,控制部分CT产生音量参数,并将这样产生的音量参数供应至音量控制电路VOL。注意,同样,在第三模式中,设置信息即使在音产生期间也可改变。此外,控制部分CT可根据通过音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和共振峰设置操作器指示的对应的值来改变包络信号和低频信号。
接着,在步骤S708,控制部分CT基于通过音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指示的值来计算拉伸比α,并且随后将作为拉伸比α的倒数的再现速度放大率v(即,v=1/α)供应至音产生通道CH(n)。然后,在步骤S709,控制部分CT更新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也就是说,控制部分CT将再现速度放大率v加至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然而,注意,再现速度放大率v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设为“0”。同样,注意,在各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样本计数器Cs (n)的计数值ts (n)和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彼此相同。在第一采样时间周期中,计数值ts (CT)和计数值ts (n)为“0”。
然后,在步骤S710,控制部分CT将音高放大率β(读出速率)供应至当前产生音(当前渐强或渐弱)的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每一个。
然后,在步骤S711,控制部分CT更新交叉淡化长度xfl(换句话说,交叉淡化特征或转变速度)(见图4B)。根据原始音的特征、再现速度放大率v、音高放大率β等,通过调整从CPU 12a供应的参考长度来确定交叉淡化长度xfl。
然后,在步骤S712,控制部分CT确定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是否超过目标值tv,即音产生通道CH(n)的读地址是否超过区段的边界。如果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未超过目标值tv,则控制部分CT在步骤S712作出否的确定并且跳至步骤S719。另一方面,如果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已超过目标值tv,则控制部分CT在步骤S712作出是的确定,并且随后前进至步骤S713,此时控制部分CT选择当前再现颗粒的一个音产生通道(即,其状态标志为“当前渐强”),并且使得选择的音产生通道渐弱。在下一步骤S714,控制部分CT将对应于选择的音产生通道的状态标志设为“当前渐弱”。
然后,在步骤S715,控制部分CT从音产生通道CH(n)的解码电路DEC(n)中获取与通过将头地址加至目标值tv的整数部分的值计算出的地址相对应的样本值(即,紧接在该区段边界前的样本值)和目标值tv(即,区段边界的地址)。然后,在步骤S716,控制部分CT参照状态标志SFn+1 (CT)、SFn+2 (CT)和SFn+3 (CT)选择当前未操作的任一个音产生通道(即,其状态标志为“当前未操作”),并且其将确定的交叉淡化xfl和获取的样本值和目标值tv供应至选择的音产生通道,从而使得选择的音产生通道开始再现颗粒。然后,在步骤S717,控制部分CT将对应于在步骤S716选择的音产生通道的状态标志设为“当前渐强”。
在下一步骤S718,控制部分CT更新目标值tv。更具体地说,控制部分CT通过从CPU 12a获取参考长度并且将获取的参考长度加至目标值tv来更新目标值tv。按照这种方式,确定了下一个区段的长度。然而,注意,如果从当前读地址至下一个起奏位置(即,沿着时间轴方向紧跟着当前读地址的起奏位置)的偏移地址小于预定阈值(例如,参考长度的16倍),则可如下更新目标值tv。也就是说,将下一个目标值tv设为使得通过将来自当前目标值tv的一部分划分至下一个起奏标记而形成的各个区段的长度变为最接近参考值的整数值。换种方式说,可以防止毗邻区段之间的长度差发生很大变化。此外,可以进行布置以防止交叉淡化部分与起奏位置重叠(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006899)。此外,可按照其中不切除或重复任何起奏位置的方式设置区段的边界。例如,起奏标记和区段的边界可如图19所示有意地彼此偏离。
然后,在步骤S719,控制部分CT参照相位计数器CP (n+1)、CP (n+2)和CP (n+3)的计数值来确定是否存在完成渐弱的任何音产生通道。如果不存在完成渐弱的音产生通道,则控制部分CT在步骤S719作出“否”的确定并前进至步骤S722。另一方面,如果存在完成渐弱的任何音产生通道,则控制部分CT在步骤S719作出“是”的确定并前进至步骤S720以将已完成渐弱的音产生通道的操作停止,并且在下一步骤S721,将对应于该音产生通道的状态标志设为“当前未操作”。
然后,在步骤S722,控制部分CT确定音产生通道CH(n)的读地址是否达到原始音波形数据的末尾(原始音波形的上一个区段的末尾)。如果音产生通道CH(n)的读地址已达到原始音波形数据的末尾,则控制部分CT前进至下一步骤S723,此时音产生通道CH(n)将音产生通道CH(n)的操作停止,并将对应于该音产生通道的状态标志SFn(CT)设为“当前未操作”。此外,控制部分CT监视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对应的读地址,并将读地址已达到形成当前被产生的颗粒的基础的区段(即,上一个区段)的尾地址的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中的每一个的操作停止,并且还将对应于该音产生通道的状态标志设为“当前未操作”。当全部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读地址已达到对应的上一个区段的上一个地址时,控制部分CT终止对音轨TK的控制。如果在步骤S722作出了否的确定,则控制部分CT在下一个采样时间周期中返回到图20A的步骤S706,以再次执行步骤S706至步骤S722的操作。
音产生通道CH(n)的控制顺序与第二模式中的相似。然而,注意,一旦读地址超过区段边界,音产生通道CH(n)就向控制部分CT供应该区段边界紧接在前的样本值和该区段边界的地址。
以下描述音产生通道CH(n+1)的控制顺序。音产生通道CH(n+2)和CH(n+3)的操作与音产生通道CH(n+1)的操作相似,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一旦控制部分CT指示音产生通道CH(n+1)开始其操作,音产生通道CH(n+1)就根据如图21所示的控制顺序在步骤S800开始操作。然后,在步骤S801,读电路DRD(n+1)执行与在第一模式中执行的初始化处理相似的初始化处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的初始化处理中,读电路DRD(n+1)和解码电路DEC(n+1)计算将被用于产生颗粒的区段的头部(边界)的样本值。首先,读电路DRD(n+1)读取从控制部分CT供应的区段边界的地址和区段边界的紧接在前的样本值,并将这样读取的地址和样本值供应至解码电路DEC(n+1)。然后,读电路DRD(n+1)经高速缓存电路CM从波形存储器WM中读出与通过将“1”加至区段边界的地址的整数部分的值而计算出的值相对应的地址的压缩数据,并且随后将读出的波形数据供应至解码电路DEC(n+1)。然后,解码电路DEC(n+1)利用从读电路DRD(n+1)输入的数据通过线性插补运算来计算对应于区段边界的样本值。这样计算出的样本值对应于用于产生其再现将开始的颗粒的区段的头样本值。此外,在初始化处理中,重叠加法电路OLA(n+1)的乘法电路MUL(n+1)将相位计数器CP (n+1)的计数值tP (n+1)复位。
然后,在步骤S802,读电路DRD(n+1)通过将音高放大率β(读出速率)加至样本计数器Cs (n+1)的计数值ts (n+1)以及进一步将这种相加的结果加至从控制部分CT输入的区段边界的地址来计算读地址。
在下一步骤S803,读电路DRD(n+1)和解码电路DEC(n+1)协作以通过线性插补运算获得或恢复对应于计算出的读地址的样本值,如在第一模式中执行的那样。解码电路DEC(n+1)将这样恢复的样本值供应至重叠加法电路OLA(n+1)的乘法电路MUL(n+1)
然后,在下一步骤S804,乘法电路MUL(n+1)更新相位计数器CP (n+1)的计数值tP (n+1)。也就是说,当将状态标志SFn+1 (CT)设为“当前渐强”时,乘法电路MUL(n+1)将交叉淡化长度xfl的倒数加至相位计数器CP (n+1)的计数值tP (n+1)。然而,注意,计数值tP (n+1)的上限为“1”。另一方面,当将状态标志SFn+1 (CT)设为“当前渐弱”时,乘法电路MUL(n+1)从相位计数器CP (n+1)的计数值tP (n+1)中减去交叉淡化长度xfl的倒数。然后,在下一步骤S805,乘法电路MUL(n+1)将从重叠加法电路OLA(n+1)输入的样本值乘以计数值tP (n+1),并将这种相乘的结果供应至加法器电路ADD(n+1)。然后,在步骤S806,重叠加法电路OLA(n+1)的乘法电路MUL(n+1)将相乘的结果供应至重叠加法电路OLA(n)的乘法电路MUL(n)
在第二采样时间周期和后续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音产生通道CH(n+1)执行前述步骤S802至步骤S805的操作。注意,因为计数值tP (n+1)的上限为“1”,所以窗口函数具有梯形形状,如图4B所示。
总结以上关于第三模式的描述,控制部分(CT)被配置为针对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例如,CH(n+1)和CH(n+2))的样本计数器(例如,Cs (n+1)和Cs (n+2)),根据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音高放大率β)来设置给定速率(β)。
[第四模式]
接着,将描述当操作模式是第四模式时电子乐器DM的操作。在第四模式中,如图22所示可见,不使用波形存储器WM和高速缓存电路CM。信号处理部分DP将按次序从声音输入装置18供应的波形数据供应至环形缓冲区RB。信号处理部分DP实时地检测由按次序地从声音输入装置18供应的波形数据表示的声音的音高,并将检测到的音高供应至CPU 12a。基于从信号处理部分DP供应(即,实时地检测到)的音高数据,CPU 12a计算音高标记值,如在第二模式中那样。也就是说,音高标记值中的每一个表示这样的地址,该地址与存储构成波形数据的单独的样本值的环形缓冲区RB的存储区关联,并且指示实时地输入的声音(原始音波形)中的基础音高部分之间的联接处。将这种音高标记值供应至控制部分CT。音轨TK利用存储在环形缓冲区RB中的波形数据和从控制部分CT供应的音高标记值来产生音,如在第二模式中那样。更具体地说,音轨TK通过改变输入至声音输入装置18的声音的音高和/或共振峰来产生音(和声)。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二模式中不同,存储在环形缓冲区RB中的数据是样本值本身而非压缩数据。因此,与第二模式中不同,不需要利用压缩数据来恢复样本值。因此,构成音轨TK的音产生通道CH(n)可用作用于按照与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相似的方式再现颗粒的音产生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控制部分CT的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超过音高标记值,控制部分CT就可存储该音高标记值。然后,当选自音产生通道CH(n)、CH(n+1)、CH(n+2)和CH(n+3)的一个音产生通道将要开始再现颗粒时,控制部分CT可将存储的音高供应至选择的音产生通道。当选择的音产生通道将要开始再现颗粒时,选择的音产生通道读出存储在与从控制部分供应的音高标记值的整数部分相对应的地址处的样本值和存储在与通过将“1”加至该整数部分的值而计算出的值相对应的地址处的样本值。然后,利用这两个读出的样本值和音高标记值的小数部分,音产生通道可仅需要通过线性插补运算来获得对应于音高标记值的样本值。注意,虽然在第四模式中可利用存储在环形缓冲区RB中的短时间周期的波形数据来执行时间拉伸操作,但是该方法不具有有效的效用。因此,在第四模式中,拉伸比α以半固定方式设为“1”。
因此,在第四模式中,虽然执行在音产生通道中的每一个中的根据音高放大率β和利用控制部分CT的再现时间计数器CRT (CT)的音高控制以及根据共振峰放大率γ的共振峰控制,但是不执行根据拉伸比α的波形时间长度控制。
现在,总结以上关于第四模式的描述,存储器是暂时存储型的存储器(环形缓冲区RB),并且暂时存储原始波形的实时输入波形数据。
在按照前述方式构造的电子乐器DM的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按次序再现原始音的局部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在音产生器电路16中的各个计数器的时间计数值根据拉伸比α、音高放大率β和共振峰放大率γ增大/减小。然后,根据各个计数器的计数值来确定将由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再现的部分(区段)、该部分(区段)的再现起始时刻、构成该部分的样本值的读出速率等。因为CPU 12a仅需要向音产生器电路16供应关于拉伸比α、音高放大率β和共振峰放大率γ的设置(即,音符No.NN和由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音高设置操作器和共振峰设置操作器指示的值),所以CPU 12a上的负荷可保持为小。此外,必要的电路构造仅包括添加至常规音产生器电路的音产生通道的重叠加法电路OLA(n),因此,没必要增加用于实现时间拉伸功能、音高功能和共振峰移位功能的大型电路。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提供具有时间拉伸功能、音高功能和共振峰移位功能的音产生器电路16,并且其构造简单。此外,因为每采样时间周期输出一个样本值,所以不会发生如上面讨论的常规已知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具有的延迟的问题。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同时使用多个操作模式,因此,可高效地使用256个音产生通道。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滤波电路FLT(n)和音量控制电路VOL(n)的先前阶段设置重叠加法电路OLA。也就是说,构成音轨TK的音产生通道CH(n)的加法电路ADD(n)将通过其他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产生的样本值相加,并将这种相加的结果(即,和)供应至滤波电路FLT(n)和音量控制电路VOL(n)。因此,可高效地使用滤波电路FLT(n)和音量控制电路VOL(n)
此外,当将开始音的产生时,根据分配至原始音的波形数据的操作模式来固定一个或多个音产生通道。也就是说,在分配至原始音的波形数据的操作模式是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固定一个音产生通道。在分配至原始音的波形数据的操作模式是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情况下,固定四个音产生通道。同样,在分配至原始音的波形数据的操作模式是第四模式的情况下,固定四个音产生通道。按照前述方式,可将不同的操作模式分配至音产生通道中的每一个,因此,可高效地使用音产生通道。
此外,可预先计算音高标记和起奏标记并将其存储在波形存储器WM中。因此,与CPU 12a、控制部分CT、信号处理部分DP等在读出压缩数据的同时分析原始音的音高的情况相比,可以减轻CPU 12a、控制部分CT、信号处理部分DP等上的负荷。
此外,在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共振峰频率通过利用实际未针对它们的原始目的使用的资源(例如,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而随时间变化,如上所述。因此,不需要分离地提供用于改变共振峰频率的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
此外,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修改。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部分CT确定再现音的音高,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通过计算机部分12的CPU 12a确定再现音的音高。此外,在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可通过确定通过将样本计数器Cs (CT)的计数值ts (CT)加至头地址而计算出的地址是否匹配尾地址来确定再现是否应该终止。
例如,在第一模式至第三模式中,可形成这样的布置以使得按照环形方式再现(即,环形再现)原始音的局部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设置环形起始位置(地址)和环形终止位置(地址),并且当音产生通道CH(n)的解码电路DEC(n)首先计算对应于环形起始位置的样本值时,控制部分CT可存储计算出的样本值,从而当将要从环形终止位置反向回到环形起始位置重新开始再现时控制部分CT可使用存储的样本值。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音量相关包络的水平来确定再现位置是否达到波形数据的末尾。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中,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布置为再现颗粒。替选地,如在第四模式中那样,在样本值本身而非压缩数据被存储在波形存储器WM中的情况下,音产生通道CH(n)也可用作再现颗粒的音产生通道。
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一个音轨包括四个音产生通道。替选地,一个音轨可包括至少两个音产生通道;例如,一个音轨可包括多至八个音产生通道。随着构成一个音轨的音产生通道的数量增加,音高放大率的上限可升高,并且共振峰放大率的下限可降低。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缩数据代表上一个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样本值与当前采样时间周期中的样本值之间的差异。然而,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样本值压缩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样本值压缩方法;例如,在本发明中可采用利用线性预测的样本值压缩方法。
此外,在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应用于区段的窗口函数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形状。例如,可使用其中存储有对应于计数值tp (n)的系数的表,以便能够将窗口函数设为期望形状。
此外,计算机部分12的CPU 12a可计算对应于音符No.NN的音高与原始音的音高之间的比率,并且供应计算出的比率,以使得控制部分CT可根据考虑了音高变化包络信号、低频信号等而供应的比率来确定再现音的音高放大率。
而且,音高标记和起奏标记可预存储在计算机部分12的ROM 12b中,从而CPU 12a可从ROM 12b中读出这种音高标记和起奏标记,并将读出的音高标记和起奏标记供应至控制部分CT。此外,作为预先计算和存储音高标记和起奏标记的替代,CPU 12a、控制部分CT、信号处理部分DP等可在读波形数据的同时分析音高。
此外,虽然以上描述了关于在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应用实际未针对它们的原始目的使用的包络产生电路和低频振荡器的情况的实施例,但是可将实际未使用的任何其他资源应用于期望用途。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未使用音产生通道CH(n+1)、CH(n+2)和CH(n+3)的滤波电路FLT(n+1)、FLT(n+2)和FLT(n+3)。因此,这些滤波电路FLT(n+1)、FLT(n+2)和FLT(n+3)可连接至音产生通道CH(n),以形成多级电路,从而可经多级电路控制再现音的频率特征。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二模式中,将控制部分CT描述为基于音高相关参数、控制信号等来计算音高放大率β,但是可通过执行各种算术操作来计算音高放大率β作出修改形式,从而实现音乐上更吸引人的音响效果。例如,可将由一个音轨TK再现的音的音高调整为从CPU 12a输入的音高(或周期)。也就是说,在音轨TK中,利用从CPU 12a输入的音高(或周期)与差值dpm之间的比率,音高放大率β可每时每刻变化,其方式是,使随时间变化的原始音的音高偏离。替选地,可基于从CPU 12a输入的音高(或周期)计算差值dpm,并且这样计算出的差值dpm可用于步骤S415的比较操作中。这样,可以通过调整为从CPU 12a输入的音高来获得降半音的音(即,音高不变),同时分配至音轨TK的原始音的音色和音量保持随时间变化。例如,可通过根据由用户或人类操作员按压的键将原始音的音高调整为对应于按压的键的音高以及随后再现这样调整的音高来实现音乐上更吸引人的音响效果。
此外,可将将由一个音轨TK(m)再现的音的音高调整为另一个音轨TK(m+1)的音高。也就是说,音高放大率β可根据按次序在音轨TK(m+1)中获得的差值dpm而变化。此外,音轨TK(m)中的音高放大率β可根据按次序在音轨TK(m+1)中获得的差值dpm而变化。此外,这种差值dpm可用于步骤S415的比较操作中。这样,在保持分配至音轨TK(m)的原始音的音色和音量随时间变化的同时,可以通过在分配至音轨TK(m+1)的原始音的音高之后产生音和/或产生与分配至音轨TK(m+1)的原始音的音高成预定频率关系的和声音来实现音乐上更吸引人的音响效果。
此外,针对乐曲的乐谱的相同部分(例如,从每一个声部的第三小节的头部至第四小节的末尾)执行的单独的声部的演奏(乐句)可被采样以产生波形数据,随后可将单独的波形数据分配至一组音轨TK(m)、TK(m+1)、…。这样的一组音轨TK(m)、TK(m+1)、…在下文中将被称作“分组GP(k)”(见图24)。在这种情况下,可要求将在单独的音轨TK(m)、TK(m+1)、…中再现的乐句彼此同步(即,拍点在音轨TK(m)、TK(m+1)、…之间同步)。然而,虽然单独的波形数据代表乐曲的乐谱的相同位置的演奏,但是波形数据的对应演奏节奏可能彼此不同,即,波形数据的对应长度彼此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将被再现的乐句之间同步,可使用时间拉伸功能以使得单独的音轨的演奏节奏(乐句长度)均匀(均匀化)。然而,该方式将带来以下问题。
首先,当开始再现分配至单独的音轨TK(m)、TK(m+1)、…的乐句时,音轨TK(m)、TK(m+1)计算拉伸比α以可使乐句的对应的长度均匀化。拉伸比α通常包括小数部分,但是小数部分的可设置的数字的数量事实上是有限的。因此,难以完全均匀化乐句的长度。因此,即使单独的乐句在开始再现时彼此同步,乐句之间的拍点的偏离会不期望地变得更大。
此外,可产生改变任何乐句的节奏同时保持乐句之间的同步的需求。例如,用户可想要与MIDI音序器的时钟同步地改变节奏,或者用户可实时地操作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以使得节奏遵循由操作的持续时间设置操作器指示的值。在这种情况下,CPU 12a有必要通过检测时钟、指示的值等来计算单独的音轨TK(m)、TK(m+1)、…的拉伸比α,并且随后将单独的值写入控制部分CT的寄存器中。然而,不可能同时执行将单独的音轨TK(m)、TK(m+1)、…的拉伸比α写入寄存器中的操作。也就是说,各个拉伸比α之间的写时刻将发生偏离。因此,由于各个拉伸比α之间的写时刻的偏离,导致在乐句之间的拍点中将发生偏离。
如果分配至音轨TK(m)、TK(m+1)、…的乐句的长度短,则可产生环形再现乐句的局部或整个部分同时仍然保持乐句之间的同步的需求。然而,因为通过使用音高标记或起奏标记实现时间拉伸功能、音高移位功能和共振峰移位功能,所以环形起始位置和环形终止位置不能如期望的那样设置。也就是说,环形起始位置和环形终止位置必须各自设在写有音高标记或起奏标记的位置。因此,不仅使得音轨TK(m)、TK(m+1)、…的各个环形起始位置完全彼此匹配而且使得音轨TK(m)、TK(m+1)、…的各个环形终止位置完全彼此匹配是困难的。此外,CPU 12a难以检测和纠正音轨TK(m)、TK(m+1)、…之间的环形起始位置和环形终止位置中的偏离。
为了避免以上不方便,可采用以下布置方式。首先,使用主样本计数器Cms (CT)来管理分组GP(k)的节奏。这种主样本计数器Cms (CT)设置在控制部分CT中。通过将主节拍放大率θ加至计数值tms (CT)来进行主样本计数器Cms (CT)的计数值tms (CT)的每采样时间周期更新。主节拍放大率θ是将被彼此同步地再现的乐句的节奏(这种节奏将在下文中被称作“再现节奏”)与预定参考节奏(例如,60bpm)的比率。例如,当再现节奏为120bpm时,主节拍放大率θ为“2”。
单独的音轨TK(m)、TK(m+1)、…的操作基本与对第二模式进行描述的操作相似,但是在第二模式中采用的样本计数器Cs (CT)针对每一个音轨分离地设置。在以下描述中,针对单独的音轨TK(m)、TK(m+1)、…设置的这种样本计数器将被称作样本计数器“Cm (CT)、Cm+1 (CT)、…”。将已知节奏的乐句分配至音轨TK(m)、TK(m+1)、…,并且设置指示乐句的节奏与主参考节奏的比率的从节拍放大率每采样时间周期将从节拍放大率分别加至样本计数器Cm (CT)、Cm+1 (CT)的计数值tm (CT)、tm+1 (CT)、…。
例如,虽然参考节奏为60bpm,但是将120bpm节奏的乐句分配至音轨TK(m),并且将30bpm节奏的乐句分配至音轨TK(m+1)。在这种情况下,将“0.5”设为用于音轨TK(m)的从节拍放大率并且将“0.2”设为用于音轨TK(m+1)的从节拍放大率
如果假设主样本计数器以与参考节奏相同的60bpm节奏执行计数,则主节拍放大率θ为“1.0”。也就是说,通过每采样时间周期递增“1.0”来进行样本计数器Cm (CT)的计数值tms (CT)的每采样时间周期的更新。因为用于音轨TK(m)的从节拍放大率设为“0.5”,所以通过递增“0.5”(通过将主节拍放大率θ“1.0”乘以从节拍放大率“0.5”计算得到)来进行音轨TK(m)的样本计数器Cm (CT)的每采样时间周期的更新。此外,因为用于音轨TK(m+1)的从节拍放大率设为“2.0”,所以通过递增“2.0”(通过将主节拍放大率θ“1.0”乘以从节拍放大率“2.0”计算得到)来进行音轨TK(m+1)的样本计数器Cm+1 (CT+1)的每采样时间周期的更新。
如果假设主样本计数器以作为参考节奏的0.5倍的30bpm节奏执行计数,则主节拍放大率θ为“0.5”。也就是说,通过每采样时间周期递增“0.5”来进行样本计数器Cm (CT)的计数值tm (CT)的每采样时间周期的更新。因为用于音轨TK(m)的从节拍放大率设为“0.5”,所以通过递增“0.25”(通过将主节拍放大率θ“0.5”乘以从节拍放大率“0.5”计算得到)来进行音轨TK(m)的样本计数器Cm (CT)的每采样时间周期的更新。此外,因为用于音轨TK(m+1)的从节拍放大率设为“2.0”,所以通过递增“1.0”(通过将主节拍放大率θ“0.5”乘以从节拍放大率“2.0”计算得到)来进行音轨TK(m+1)的样本计数器Cm+1 (CT+1)的每采样时间周期的更新。
也就是说,样本计数器Cm (CT)、Cm+1 (CT)、…的计数值tm (CT)、tm+1 (CT)、…与主样本计数器Cms (CT)的计数值tms (CT)的比率为保持恒定的从节拍放大率此外,即使主节拍放大率θ在再现的过程中改变,也保持这种关系。
如果主样本计数器Cms (CT)的计数值tms (CT)与样本计数器Cm (CT)、Cm+1 (CT)、…的计数值tm (CT)、tm+1 (CT)、…中的任一个之间的比率由于一些因素(例如,由于小数部分的可设置的数字的数量有限的事实,或者由于可设置的环形起始位置和环形终止位置的位置受限的事实)而偏离理想值,按照以下方式纠正音轨的节奏,其方式是这种偏离可落入预定可容许范围内。CPU 12a每采样时间周期监视这种偏离。这里,假设计数值tms (CT)和计数值tm (CT)从理想值偏离,并且该偏离在预定可容许范围以外。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分CT将通过将主节拍放大率θ乘以从节拍放大率以及进一步将相乘的结果乘以预定纠正放大率而计算出的值加至计数值tm (CT)(见图25)。例如设为“1.19”和“1/1.19”的预定纠正放大率被从CPU 12a供应至控制部分CT。当音轨TK(m)的再现位置延迟到另一乐句的再现位置之后时,控制部分CT将通过将主节拍放大率θ乘以从节拍放大率以及进一步将相乘的结果乘以1.19的预定纠正放大率而计算出的值加至计数值tm (CT);也就是说,控制部分CT使音轨TK(m)的节奏加速。另一方面,当音轨TK(m)的再现位置过于领先于另一乐句的再现位置(在另一乐句的再现位置之前)时,控制部分CT将通过将主节拍放大率θ乘以从节拍放大率以及进一步将相乘的结果乘以1/1.19的预定纠正放大率而计算出的值加至计数值tm (CT);也就是说,控制部分CT使音轨TK(m)的节奏减速。
当计数值tm (CT)超过音高标记或起奏标记时,计数值tm (CT)很可能超过环形终止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计数值tm (CT)被复位至环形起始位置。注意,环形起始位置和环形终止位置同样设在主样本计数器Cms (CT)。也就是说,环形起始位置和环形终止位置设在主样本计数器Cms (CT)以使得环形起始位置与环形终止位置之间的比率基本匹配音轨TK(m)的样本计数器Cm (CT)的环形起始位置与环形终止位置之间的比率。替选地,可直接重写主样本计数器Cms (CT)的计数值tms (CT)。在这种情况下,计数值tms (CT)与计数值tm (CT)之间的比率可不期望地极大地偏离理想值,因此,按照使得该偏离能够落入可容许范围内的方式纠正单独的音轨的节奏。
注意,可将与构成分组GP(k)的音轨TK(m)、TK(m+1)、…中的任一个相对应的样本计数器Cm (CT)用作主样本计数器。也就是说,音轨TK(m)、TK(m+1)、…中的一个可设为主音轨,并且音轨TK(m)、TK(m+1)、…中的其他音轨可设为从音轨。此外,可形成多个这种分组,在这种情况下,主样本计数器可按照与单独的分组成对应关系设置。替选地,可将每一个分组中的一个音轨设为未设置主样本计数器的主音轨。
可不仅通过使用输入操作器单元来设置(和改变)而且可经通过计算机部分12实现的自动演奏装置(所谓的音序器)按次序设置(和改变)用于本发明中的各种参数。此外,可响应于经外部接口15从外部设备供应的控制信号来设置(和改变)各种参数。
此外,重叠加法电路OLA不需要一定与全部音产生通道中的单独的通道按照一一对应关系设置。也就是说,通过将比音产生通道的总数更少的数量的重叠加法电路OLA分配至按照第二模式至第四模式中的任一个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期望的音产生通道和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期望的音产生通道使用所述更少数量的重叠加法电路OLA,可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期望的音产生通道之间设置和共享比所述一个或多个期望的音产生通道的总数更少的数量的重叠加法电路OLA。

Claims (16)

1.一种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包括:
多个通道,各个通道包括适于按照给定速率执行计数操作的样本计数器,每一个通道被配置为基于从存储器中基于所述样本计数器的计数值取得原始波形的样本值来产生波形样本值;
控制部分,其被配置为针对每一个通道独立地设置用于该通道的所述样本计数器的速率和初始值,并且控制所述样本计数器的计数操作的开始和停止,从而在该通道中再现所述原始波形中的与从设置的初始值至计数停止点的计数范围相对应的局部部分;以及
重叠加法器,其由所述控制部分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在从所述多个通道中选择的一组通道中的单独的通道中设置所述初始值,以在所述一组通道中的单独的通道中从所述存储器中取得所述原始波形的不同样本位置处的样本值,并且控制所述重叠加法器将在所述一组通道中产生的多个样本相加,从而从所述重叠加法器输出音频波形信号的样本值,该音频波形信号具有所述原始波形中的将在所述一组通道中再现的、彼此局部重叠的多个局部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用于对再现时间长度执行拉伸/压缩控制的信息来确定所述原始波形中的将在所述一组通道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再现的第一局部部分和第二局部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使得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开始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一局部部分的再现,然后使得在所述第二通道中开始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二局部部分的再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分别由所述原始波形的第一参考样本位置和第二参考样本位置指定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一局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局部部分的对应的头部,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第一计数器,该第一计数器根据通过所述用于对再现时间长度执行拉伸/压缩控制的信息指明的第一速率来执行计数操作,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通道中以所述第一参考样本位置作为所述初始值来再现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一局部部分的同时,一旦所述第一计数器的计数值超过预定参考值,所述控制部分就指示所述第二通道开始以所述第二参考样本位置作为所述初始值来再现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二局部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特定通道的样本计数器与所述第一计数器相似地根据所述第一速率来执行计数操作,该特定通道基于从所述存储器中基于该特定通道的样本计数器的计数值取得所述原始波形的样本值来产生波形样本值,并且该特定通道将与所述第二参考样本位置相应地产生的波形样本值作为与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初始值相对应的初始波形样本值供应至所述第二通道,并且
其中,当对从所述存储器中取得的所述原始波形的样本值进行解码时,所述第二通道使用所述初始波形样本值。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局部部分与所述第二局部部分之间的再现起始时间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第二计数器,该第二计数器根据由所述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指明的第二速率来执行计数操作,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再现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一局部部分的同时,一旦所述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超过预定目标值,所述控制部分就指示所述第二通道开始再现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二局部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基于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一局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局部部分的音的音高来确定所述再现起始时间差的基本值,并且通过根据所述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而增大或减小所述基本值来设置所述第一局部部分与所述第二局部部分之间的所述再现起始时间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基于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一局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局部部分的音的音高来确定所述原始波形中的所述第一局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局部部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用于控制共振峰的信息来针对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样本计数器设置所述给定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用于控制再现音高的信息来针对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样本计数器设置所述给定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重叠加法器被配置为在根据交叉淡化特征对所述第一局部部分的波形样本值和所述第二局部部分的波形样本值进行振幅控制之后,将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再现的所述第一局部部分的波形样本值和在所述第二通道中再现的所述第二局部部分的波形样本值相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重叠加法器包括按照与所述通道成对应的关系设置的加法器,并且每一个通道的加法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控制部分的控制将该通道产生的波形样本值和另一通道的加法器的输出信号相加。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原始波形的波形数据,并且所述一组通道中的每一个通道再现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原始波形中选择的单个共同原始波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器是暂时存储型的存储器,并且实时地输入的原始波形的波形数据被暂时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产生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被配置为针对从所述多个通道中选择的特定通道,根据将在该特定通道中再现的第二音频波形信号的音高来控制所述样本计数器的计数操作,并基于从所述存储器中取得所述原始波形的样本值来产生所述第二音频波形信号的波形样本值。
16.一种用于产生音频波形信号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从多个通道中选择的一组通道的每一个中产生波形样本值,每一个通道包括适于按照给定速率执行计数操作的样本计数器,每一个通道被配置为基于从存储器中基于所述样本计数器的计数值取得原始波形的样本值来产生所述波形样本值;
针对所述一组通道中的每一个设置用于该通道的所述样本计数器的速率和初始值,并且控制所述样本计数器的计数操作的开始和停止,从而在该通道中再现所述原始波形中的与从设置的初始值至计数停止点的计数范围相对应的局部部分;以及
在所述一组通道中的单独的通道中设置所述初始值,以在所述一组通道中的单独的通道中从所述存储器同时取得所述原始波形的不同样本位置处的样本值,而且还将在所述一组通道中同时产生的多个样本相加,从而产生音频波形信号的样本值,该音频波形信号具有所述原始波形中的将在所述一组通道中再现的、彼此局部重叠的多个局部部分。
CN201510087373.1A 2014-02-21 2015-02-25 多功能音频信号产生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74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1724 2014-02-21
JP2014031724A JP6090204B2 (ja) 2014-02-21 2014-02-21 音響信号発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7487A true CN104867487A (zh) 2015-08-26
CN104867487B CN104867487B (zh) 2018-10-23

Family

ID=5258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73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7487B (zh) 2014-02-21 2015-02-25 多功能音频信号产生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792916B2 (zh)
EP (2) EP2911147B1 (zh)
JP (1) JP6090204B2 (zh)
CN (1) CN1048674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8891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乐音发生装置、乐音发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乐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3682B2 (en) 2015-10-06 2018-09-25 Yamaha Corporation Content data generating device, content data generating method, sound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and sound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JP6806120B2 (ja) * 2018-10-04 2021-01-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楽音発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143965A (ko) * 2019-06-17 2020-12-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음향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WO2021026384A1 (en) * 2019-08-08 2021-02-11 Harmonix Music Systems, Inc. Authoring and rendering digital audio waveforms
US11830464B2 (en) * 2019-12-27 2023-11-28 Roland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10350788A1 (en) * 2020-05-06 2021-1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generating speech signal corresponding to at least one text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EP4047595A1 (de) 2021-02-23 2022-08-24 e-instruments lab GmbH Verfahren zur erstellung einer gruppe von phasenkohärenten samples für ein virtuelles instru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05392A (ja) * 1995-03-06 1996-11-22 Roland Corp 効果装置
JP2002006899A (ja) * 2000-06-19 2002-01-11 Yamaha Corp 音楽信号の時間軸圧伸方法及び装置
CN102237126A (zh) * 2010-03-23 2011-11-09 雅马哈株式会社 乐音产生设备
CN102740216A (zh) * 2011-03-25 2012-10-17 雅马哈株式会社 混音设备
CN102739333A (zh) * 2011-03-31 2012-10-17 雅马哈株式会社 音频信号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3915A (en) * 1984-09-21 1986-11-18 Rca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ultiple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asynchronous composite video signals
JP2882464B2 (ja) 1995-11-16 1999-04-12 ヤマハ株式会社 波形メモリ音源装置
JP2959468B2 (ja) 1996-05-22 1999-10-06 ヤマハ株式会社 話速変換方法および話速変換機能付補聴器
JP3379348B2 (ja) * 1996-09-03 2003-02-24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ピッチ変換器
JP3397082B2 (ja) * 1997-05-02 2003-04-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楽音発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DE69836393T2 (de) * 1997-09-30 2007-09-06 Yamaha Corp., Hamamatsu Verfahren, Vorrichtung und maschineslesbares Speichermedium zur Klangsynthesierung
US7685217B2 (en) * 2005-07-26 2010-03-23 Broadcom Corporation Channel-select decimation filter with programmable bandwidth
US7526395B2 (en) * 2007-09-05 2009-04-28 Tektronix, Inc. Logic analyzer using a digital filter
US8271222B2 (en) * 2008-06-10 2012-09-18 Advantest Corporation Sampling apparatus and sampling method
JP2010217475A (ja) * 2009-03-17 2010-09-30 Yamaha Corp 楽音信号発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05392A (ja) * 1995-03-06 1996-11-22 Roland Corp 効果装置
JP2002006899A (ja) * 2000-06-19 2002-01-11 Yamaha Corp 音楽信号の時間軸圧伸方法及び装置
CN102237126A (zh) * 2010-03-23 2011-11-09 雅马哈株式会社 乐音产生设备
CN102740216A (zh) * 2011-03-25 2012-10-17 雅马哈株式会社 混音设备
CN102739333A (zh) * 2011-03-31 2012-10-17 雅马哈株式会社 音频信号处理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ARRY VERCOE: ""syncgrain"", 《THE CANONICAL CSOUND REFERENCE MANUAL》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8891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乐音发生装置、乐音发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乐器
CN109308891B (zh) * 2017-07-28 2023-08-1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乐音发生装置、乐音发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乐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0204B2 (ja) 2017-03-08
EP3261086A1 (en) 2017-12-27
EP3261086B1 (en) 2020-04-22
US20170372711A1 (en) 2017-12-28
US20150243291A1 (en) 2015-08-27
JP2015158527A (ja) 2015-09-03
US10388290B2 (en) 2019-08-20
US9792916B2 (en) 2017-10-17
EP2911147B1 (en) 2018-10-17
CN104867487B (zh) 2018-10-23
EP2911147A1 (en)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7487A (zh) 多功能音频信号产生设备
JP6056437B2 (ja) 音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40211B (zh) 根据与节奏模式的相似度搜索乐音数据组
US2021032610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mixing parameters based on decomposed audio data
US20120312145A1 (en) Music composition automation including song structure
US7094962B2 (en) Score data display/edit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16136251A (ja) 音楽コンテンツ及びリアルタイム音楽伴奏の自動採譜
Bresin Articulation rules for automatic music performance
JP2017111372A (ja) 音声合成方法、音声合成制御方法、音声合成装置および音声合成制御装置
JP5879996B2 (ja) 音信号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50692B2 (ja) 音響信号発生装置
JP5969421B2 (ja) 楽器音出力装置及び楽器音出力プログラム
JPH11126077A (ja) 和音進行作成支援装置及び和音進行作成支援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5004294A (zh) 编曲生成方法、编曲生成装置以及生成程序
JP7425558B2 (ja) コード検出装置及びコード検出プログラム
JP6350693B2 (ja) 音響信号発生装置
JP4305315B2 (ja) 自動演奏データ特性変更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H0728462A (ja) 自動演奏装置
JP4182889B2 (ja) コード構成音高決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43028A (ja)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楽器
Bar Products of interest
JP2001350469A (ja) 発音長決定方法と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4595851B2 (ja) 演奏データ編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60348B2 (ja) 楽曲選択装置および楽曲選択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Riordan LANIAKEA FOR PIPA, HORN IN F, DOUBLE BASS, PIANO, AND LAPTOP: SOME CONSIDERATIONS AND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