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3358A - 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3358A
CN104853358A CN201510027135.1A CN201510027135A CN104853358A CN 104853358 A CN104853358 A CN 104853358A CN 201510027135 A CN201510027135 A CN 201510027135A CN 104853358 A CN104853358 A CN 104853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nnections
wireless
described multiple
frequency range
blue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71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3358B (zh
Inventor
苏义峰
李育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53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3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3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33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n unwanted signal, e.g. interference or idl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该无线系统具有建立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的能力,该共存操作方法用于该无线系统中,包括:对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不同时隙;当对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不同时隙时,对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本发明实施例,当第一无线连接和第二无线连接共存时,由于第二连接可以使用第一无线连接的时隙,因此可以提高第二连接上的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整体上提高第二无线连接上的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数据传输中,蓝牙(Bluetooth,简称“BT”)和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術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蓝牙和Wi-Fi技术同时使用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2.4GHz频带中的一段,该段有83Mhz宽。蓝牙技术是一种工业规范,其可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络。蓝牙技术可用于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手持电脑、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和游戏机,等等)之间,用于连接以及交换信息。当两个或多个相邻装置的传输操作于低频宽的情况下,蓝牙技术特别可展现其功用。一般蓝牙应用包括移动电话和免持耳机(例如:蓝牙耳机)间通讯的无线控制,用于特定应用程序的电脑间的无线网络的无线控制,以及电脑与输入/输出装置(例如:鼠标、键盘、打印机)间的无线通信的无线控制。蓝牙使用FHSS(Frequency HoppingSpread Spectrum,跳频扩频)技术,并允许在ISM频带内的79个不同的1MHz宽的频道间跳频。
Wi-Fi技术为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技术,通常用于WLAN(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中。Wi-Fi技术的一般应用包括:网络接入、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电视、DVD播放器、数码相机)的网络连接。另外,Wi-Fi通常使用与蓝牙相同的频率,但操作于较高的功率,因此导致能涵盖较广距离的较强连接。由于Wi-Fi和蓝牙共享频宽且两者物理上相互临近,因此可能导致相互干扰。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是可使蓝牙和Wi-Fi轮流执行数据传输的共存操作方法。在TDM中,两个或多个信号或比特流(bitstream)在同一个通信信道中以多个子通道的方式同时传输,但在实际物理观点上看,则是采用轮流方式进行传输。在TDM中,时域被切割为多个长度固定、周期性重复的时隙,每个时隙代表一个子通道。
在Wi-Fi以及蓝牙共存系统中TDM的应用上,蓝牙不允许在Wi-Fi的时隙中进行传输或接收数据包。另外,当超过一个蓝牙连接在不同装置之间建立时,只要有一个蓝牙连接使用TDM技术,其他的蓝牙连接也必须使用TDM技术。然而,所有的蓝牙连接皆只能在蓝牙时隙中进行数据包的传输以及接收,如此一来会造成蓝牙数据传输的传输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用于在第一无线连接和第二无线连接共存时,提高第二无线连接的数据传输效率。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存操作方法,用于无线系统,所述无线系统具有建立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的能力,所述共存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不同时隙;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多个不同时隙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其中,对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包括:在第一无线连接的时隙中,该第二连接应用与该第一无线连接不同的频率区间。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的时隙中,第二连接也可以应用与该第一连接相同或不同的频率区间。
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多个不同时隙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包括:
以比特定功率值小的功率操作该第一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为Wi-Fi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
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不同时隙,包括:
在多个第一时隙执行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数据传输;以及
在多个第二时隙执行所述第一连接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隙以及第二时隙在所述不同频段上执行所述第二连接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共存操作方法还包括:
降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功率。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的频段比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的频段距离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频段远。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比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具有更好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一种无线系统,包括:
第一无线模块,用于建立第一无线连接以及控制第一无线连接应用多个第一时隙;以及
第二无线模块,用于建立多个第二无线连接,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多个第二时隙,以及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分别应用所述多个第一时隙和所述多个第二时隙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当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时,操作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功率小于特定功率值。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为Wi-Fi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多个第一时隙中执行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多个第二时隙执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的数据传输,以及在所述多个第一时隙和所述多个第二时隙中的所述不同频段上执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的数据传输。
其中,降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和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功率。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的频段比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的频段距离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频段远。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比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具有更好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当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共存时,由于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可以使用第一无线连接的时隙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的时隙,因此可以提高第二连接上的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整体上提高第二无线连接上的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共存操作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个无线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无线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存操作方法,用于无线系统,该无线系统具有建立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的能力,其中该共存操作方法包括:对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不同时隙;当对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不同时隙时,对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比如,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其中之一使用TDM技术,与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另一个使用FMD(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其中,第一无线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多个第二无线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下面即以此为例对该共存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是本发明的共存操作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共存操作方法可用于无线系统中来实现蓝牙和Wi-Fi的共存,其中该无线系统具有建立Wi-Fi连接和多个(2个或大于2个)蓝牙连接的能力。该共存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开始。
步骤102、对Wi-Fi连接和第一蓝牙连接B1应用不同时隙。
步骤104、当对Wi-Fi连接和第一蓝牙连接B1应用不同时隙时,对第二蓝牙连接B2应用不同频段。
步骤106、结束流程。
在图1的方法流程中,Wi-Fi连接和第一蓝牙连接B1使用TDM(时分多路复用)技术,而第二蓝牙连接B2使用FDM技术。当无线系统对Wi-Fi连接以及第一蓝牙连接B1使用TDM技术时,第二蓝牙连接B2并不使用TDM技术。在TDM技术的使用上,Wi-Fi连接的数据传输必须在Wi-Fi时隙中进行,而第一蓝牙连接B1的数据传输则必须在蓝牙时隙中进行。在FDM的使用上,第二蓝牙连接B2的数据传输可在Wi-Fi时隙和蓝牙时隙中进行,但操作于不同的频段上,此处的不同频段可以是指Wi-Fi和第二蓝牙连接B2使用的频率区间不同,举例而言,当Wi-Fi使用2.4GHz ISM频带内的某频率区间时,第二蓝牙连接B2使用2.4GHz ISM频带内除该频率区间的其它区间。换句话说,第二蓝牙连接B2和Wi-Fi连接都可以在Wi-Fi时隙中传输数据,但操作于不同频段上。由于第二蓝牙连接B2可使用Wi-Fi时隙,因此当有多个蓝牙连接建立时,可改善蓝牙数据传输效率。需注意的是,在图1的方法流程中,仅以单一个第一蓝牙连接B1以及单一个第二蓝牙连接B2为例。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存在多个第一蓝牙连接B1和多个第二蓝牙连接B2。
为了使第二蓝牙连接B2和Wi-Fi连接相互合作,在图1的方法流程可另外包含其他步骤,例如:降低第二蓝牙连接B2和Wi-Fi连接的功率。当第二蓝牙连接B2使用FDM,而Wi-Fi连接和第一蓝牙连接B1使用TDM时,Wi-Fi连接可操作于低功率准位,此处操作于低功率准位可以是指操作Wi-Fi连接的功率小于特定功率值,比如,该特定功率值可以是通常情况下的默认功率值,该特定功率值可以根据BT/Wi-Fi本身的接收抗干扰能力设计和放大器的stages(级)而确定,举例而言:某些芯片的Default(默认值)是17~19dBm,在采用本发明的共存方法时,该Default会降到13dBm下。由于第二蓝牙连接B2和Wi-Fi连接的功率降低,互相干扰的情况也相对减小。另外,Wi-Fi连接的功率可以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控制。
通过使用FDM,第二蓝牙连接B2可在Wi-Fi时隙中传输数据。与第一蓝牙连接B1相比,第二蓝牙连接B2对Wi-Fi连接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举例而言,与建立有第一蓝牙连接B1的另一蓝牙装置相比,建立有第二蓝牙连接B2的蓝牙装置更靠近Wi-Fi系统。或者,第二蓝牙连接B2比第一蓝牙连接B1具有更好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再者,第二蓝牙连接B2的频段比第一蓝牙连接B1的频段距离Wi-Fi连接的频段远。
请参考图2,是本发明的多个无线连接的示意图。为了说明简便,图2中示出了四个时隙时的情形,这四个时隙分别标号为1至4,其中时隙1和3分配给Wi-Fi连接用于数据传输,时隙2和4分配给蓝牙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Wi-Fi连接以及第一蓝牙连接B1通过TDM机制轮流使用时隙。第二蓝牙连接B2不但使用分配给蓝牙数据传输的时隙,同时也使用分配给Wi-Fi数据传输的时隙。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蓝牙连接B1和第二蓝牙连接B2在蓝牙时隙采用TDM传输数据,因此在时隙2中,第一蓝牙连接B1和第二蓝牙连接B2可以采用相同的频段,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频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系统,包括:第一无线模块,用于建立第一无线连接以及控制第一无线连接应用多个第一时隙;以及第二无线模块,用于建立多个第二无线连接,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多个第二时隙,以及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分别应用所述多个第一时隙和所述多个第二时隙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
其中,该第一无线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其中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无线连接应用不同频段时,该第一放大器操作于低功率准位,所谓低功率准位,比如其功率小于特定功率值。
其中,第一无线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第一无线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第二无线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第二无线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下面即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3,是本发明的无线系统30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线系统30可以是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其它的任何可建立Wi-Fi连接和多个蓝牙连接的电子设备。该无线系统30包括:Wi-Fi模块300和蓝牙模块320,其中Wi-Fi模块300可用于与LAN建立Wi-Fi连接以及将Wi-Fi时隙应用至Wi-Fi连接。蓝牙模块320可用与多个蓝牙装置建立多个蓝牙连接,并将蓝牙时隙应用至第一蓝牙连接B1。蓝牙时隙和Wi-Fi时隙分别用于第一蓝牙连接和Wi-Fi连接时,将一不同频段应用至第二蓝牙连接B2。Wi-Fi连接的数据传输操作于Wi-Fi时隙,而第一蓝牙连接B1上的数据传输操作于蓝牙时隙,第二蓝牙连接B2的数据传输操作于Wi-Fi时隙和蓝牙时隙中的该频段上。由于第二蓝牙连接B2可同时使用Wi-Fi时隙和蓝牙时隙,因此当多个蓝牙连接建立时可改善蓝牙数据传输的效率。无线系统30的详细操作方式可以参考前述的说明,在此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Wi-Fi连接和多个蓝牙连接中的其中之一使用TDM技术时,其它的蓝牙连接可使用FMD技术,在Wi-Fi时隙中接收以及传送数据包。因此,当多个蓝牙连接建立时,可以改善蓝牙连接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共存操作方法,用于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系统具有建立第一无线连接和多个第二无线连接的能力,所述共存操作方法包括:
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不同时隙;
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多个不同时隙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存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多个不同时隙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包括:
以比特定功率值小的功率操作该第一无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存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为Wi-Fi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存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不同时隙,包括:
在多个第一时隙执行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数据传输;以及
在多个第二时隙执行所述第一连接的数据传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存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隙以及第二时隙在所述不同频段上执行所述第二连接的数据传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存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存操作方法还包括:
降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功率。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共存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的频段比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的频段距离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频段远。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共存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比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具有更好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9.一种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线模块,用于建立第一无线连接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应用多个第一时隙;以及
第二无线模块,用于建立多个第二无线连接,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应用多个第二时隙,以及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分别应用所述多个第一时隙和所述多个第二时隙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当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应用不同频段时,所述第一放大器功率小于特定功率值。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为Wi-Fi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为蓝牙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多个第一时隙中执行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数据传输。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多个第二时隙执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的数据传输,以及在所述多个第一时隙和所述多个第二时隙中的所述不同频段上执行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的数据传输。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降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和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功率。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的频段比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的频段距离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频段远。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二连接比所述多个第二无线连接中的第一连接具有更好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CN201510027135.1A 2014-02-19 2015-01-20 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53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184,669 2014-02-19
US14/184,669 US9860754B2 (en) 2014-02-19 2014-02-19 Coexistence ope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wireless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3358A true CN104853358A (zh) 2015-08-19
CN104853358B CN104853358B (zh) 2018-05-08

Family

ID=5379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713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53358B (zh) 2014-02-19 2015-01-20 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60754B2 (zh)
CN (1) CN104853358B (zh)
TW (1) TWI55116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6217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连接的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6850723A (zh) * 2015-12-07 2017-06-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和p2p共存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0685658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时间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307368A (zh) * 2018-02-28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5829A (zh) * 2018-06-25 2019-12-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蓝牙模块以及使用多输入多输出蓝牙模块的无线设备
TWI702809B (zh) * 2018-06-25 2020-08-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輸入多輸出藍牙模組以及使用多輸入多輸出藍牙模組的無線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14422A1 (de) * 2014-07-23 2016-01-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oexistenzmanagement von Bluetooth mit WLAN
WO2016095078A1 (en) * 2014-12-15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over single radio user equipment
US20160353382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energy wireless network applications
CN105407452A (zh) * 2015-10-27 2016-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在蓝牙共享网络下控制数据流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38020B (zh) * 2016-05-27 2020-06-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智能家居控制设备
CN107708119B (zh) * 2017-09-26 2021-04-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及其通信频段的分配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01077B (zh) * 2018-08-14 2020-07-21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占比设置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56811B2 (en) 2019-05-07 2022-09-27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191448A (zh) * 2019-05-29 2019-08-30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BLE协同工作方法及相关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439A (zh) * 2005-06-10 2007-03-28 美国博通公司 分配通信频率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207032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Camille Ch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existence based on transceiver chain emphasis
US8442016B1 (en) * 2009-05-05 2013-05-14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existance of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130324172A1 (en) * 2011-02-12 2013-12-05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report consider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CN103916158A (zh) * 2013-01-04 2014-07-0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选择滤波路径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4137B2 (en) * 2007-02-12 2013-10-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ort range and wireless LAN coexistence
US9197332B2 (en) * 2013-02-07 2015-11-24 Broadcom Corporation Fast detection of collocated RF jammers facilitating optimized gain setting selection of front-end receiver amplifie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439A (zh) * 2005-06-10 2007-03-28 美国博通公司 分配通信频率的方法和系统
US8442016B1 (en) * 2009-05-05 2013-05-14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existance of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120207032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Camille Ch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existence based on transceiver chain emphasis
US20130324172A1 (en) * 2011-02-12 2013-12-05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report consider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CN103916158A (zh) * 2013-01-04 2014-07-0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选择滤波路径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6217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连接的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6850723A (zh) * 2015-12-07 2017-06-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和p2p共存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0685658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时间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307368A (zh) * 2018-02-28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7368B (zh) * 2018-02-28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5829A (zh) * 2018-06-25 2019-12-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蓝牙模块以及使用多输入多输出蓝牙模块的无线设备
TWI702809B (zh) * 2018-06-25 2020-08-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輸入多輸出藍牙模組以及使用多輸入多輸出藍牙模組的無線設備
US11329702B2 (en) 2018-06-25 2022-05-10 Mediatek Inc. Multi-in multi-out bluetooth module, and wireless device using the multi-in multi-out bluetooth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37505A1 (en) 2015-08-20
TWI551160B (zh) 2016-09-21
CN104853358B (zh) 2018-05-08
TW201534147A (zh) 2015-09-01
US9860754B2 (en) 201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3358A (zh) 共存操作方法及无线系统
US7231451B2 (en) Transmit-only and receive-only Bluetooth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109474B (zh) 宽带传输的共存方法和系统
JP5602640B2 (ja) 仮想時分割多重アクセスに基づく無線個人域ネットワーク内の空間再利用のための技術
EP3146768B1 (en) Out-of-band acknowledg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30109315A1 (en) Concurrent BLE scanning and initiation for bandwidth efficiency and power saving
US20080192776A1 (en) Mechanism for increasing UWB MAC efficiency and bandwidth via the period inclusion of PHY preambles for synchronization
WO2006047725A3 (en) Dual mode dual 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
US9350520B2 (en) Full bandwidth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co-existence of single/multi-channel wide-bandwidth wireless systems
CN111066254A (zh) 用于双连接的rffe
CN103748953A (zh) 多频带装置的帧隧穿操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15509341A (ja) データおよび音声サービスの共存を実現するための送信方法、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EP241781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bandwidth management
JP2010537587A (ja) 無線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アダプタ
US8295211B2 (en) Method for concurrently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through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413444B2 (en) Radio-frequency processing circuit and rel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P1764963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toring different wireless modules
TW202042519A (zh) 無線通訊方法以及相關無線通訊裝置
AU201033425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terference preventing method
JP2011176538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Patel et al. Enhancing throughput efficiency of adhoc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cognitive radio approach
AU201033424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terference preventing method
JP3703087B2 (ja) 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352820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機器
CN108233971B (zh) 全双工分布系统和全双工信号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