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3055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3055B
CN104853055B CN201510078121.2A CN201510078121A CN104853055B CN 104853055 B CN104853055 B CN 104853055B CN 201510078121 A CN201510078121 A CN 201510078121A CN 104853055 B CN104853055 B CN 104853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power state
paperboard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81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3055A (zh
Inventor
萩原祐
萩原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53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3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3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30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55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e.g. standby mo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8Handling exceptions, e.g.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转变为省电状态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检测在所述装置的设备中发生的异常;存储单元,其当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将要转变为省电状态时,存储表示所检测到的异常的信息;接收单元,其接收从省电状态中唤醒的请求;确定单元,其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请求时,确定是否将要使用由所存储的信息标识的所述设备;控制单元,其执行控制,以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将不使用所述设备的情况下,对所述检测单元供电;以及显示单元,其显示关于所述异常的信息。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通常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如果诸如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预定时间未被使用,或者如果用户已发出用于转变为低电力消耗状态(睡眠模式)的指令,则该装置执行转变为睡眠模式的功能以便省电。例如,在睡眠模式下,停止对打印机单元或扫描器单元的供电以便在尽可能维持用户便利性的同时实现省电。
另外,存在如下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除了用于控制装置的各单元的主中央处理单元(CPU)之外,还包括具有比主CPU性能更低的子CPU。当装置中发生错误时,停止对主CPU供电并仅使子CPU操作,以使装置转变为睡眠模式并减少电力消耗(参照日本特开第2008-122917号公报)。
此外,存在如下技术:当图像形成装置从睡眠模式唤醒时,根据作为唤醒触发的操作请求的内容,仅将装置的一部分初始化(参照日本特开第2003-241582号公报)。例如,如果在睡眠模式下接收到打印请求,则将打印机单元初始化而不将扫描器单元初始化。换言之,如果接收到打印请求,则向打印机单元供电而不向扫描器单元供电。因此,在日本特开第2003-241582号公报中所讨论的技术中,当在睡眠模式下接收到请求时,仅向响应该请求所必需的最小部分供电。因此,实现了省电、防噪音以及延长装置寿命。
然而,根据上述传统技术,如果装置在处于发生诸如卡纸等错误的状态期间转变为睡眠模式、然后接收到不需要启动发生卡纸的部分的唤醒请求,则该部分不被初始化。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不向发生卡纸的部分供电,并且在装置从睡眠模式唤醒之后装置不能立即向操作者通知卡纸错误。
此外,近年来,已存在包括人体检测传感器的图像形成装置,该人体检测传感器使得装置能够更容易地从睡眠模式唤醒。只要操作者靠近装置,该装置就能从睡眠模式唤醒。与上述的装置相似地,当这种装置根据作为触发的人体检测而从睡眠模式唤醒时,该装置通常不会向打印机单元或是扫描器单元供电,从而尽可能地减小电力消耗。因此,仅从睡眠模式唤醒不会使操作者注意到发生了卡纸。操作者仅在执行使用发生错误的部分的诸如复印功能的作业之后,才会注意到这样的错误已经发生,因此上述问题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一般地,本发明的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不执行初始化而显示关于异常的信息的技术,该异常在图像形成装置转变为睡眠状态之前就已发生在该装置中,并对应于当该装置从睡眠模式唤醒时不被选择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其具有第一电力状态和电力消耗比在第一电力状态的电力消耗更低的第二电力状态,所述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单元,其被构造为在纸张上打印图像;卡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打印单元已经打印或者即将打印的纸张的卡纸;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表示所述卡纸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卡纸的信息;转变单元,其被构造为将所述打印装置的电力状态从所述第一电力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状态,在所述电力状态中,在卡纸期间停止所述卡纸检测单元的电力;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接收预定的唤醒请求;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唤醒请求时,确定是否对所述卡纸检测单元供电;以及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显示卡纸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图3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例示了显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用户界面(UI)画面的示例。
图5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图7例示了针对各个睡眠模式唤醒触发的供电状态。
图8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图9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图10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图11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图12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图16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图17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部件仅仅是示例,而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系统结构>
图1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剖面图。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单元10以及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单元20。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造为能够实现使得电源单元的供电状态能够转变为比第一电力状态的电力消耗更低的第二电力状态(睡眠模式)的电源控制(详述如下)。
扫描器单元10包括原稿放置台101和自动原稿进给器102。可以附装镜面压盘或白色压盘(未例示)来取代自动原稿进给器102。诸如卤钨灯、荧光灯、氙灯等光源103和104照射原稿。
反射器105和106分别将来自光源103和104的光会聚至原稿上。此外,扫描器单元10包括镜107、108和109、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以下称为CCD)111以及将从原稿反射或投影的光会聚到CCD111上的透镜110。
此外,扫描器单元10包括安装有CCD 111的基板112、读取器扫描器控制单元113、包含有光源103及104、反射器105及106和镜107的托架114以及包含镜108及109的托架115。托架114和115在与CCD111的电扫描方向(即主扫描方向X)垂直的副扫描方向Y上机械地移动,以便扫描原稿的整个表面。
接下来,下面将描述打印机单元20的结构。
打印机单元20包括激光扫描器201,该激光扫描器201使用多面镜在主扫描方向上利用对应于图像数据信号的激光束来扫描和照射感光鼓202。感光鼓202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以使在感光鼓20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到达彩色显影单元203或黑色显影单元204的套筒位置。彩色显影单元203和黑色显影单元204供给与感光鼓202上的电荷相对应的调色剂的量,并使感光鼓202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
当黑白图像将要被显影时,仅使用黑色显影单元204并且将图像形成速度切换为更高,并且相应地切换各电机以及各偏差值。当全色图像将要被显影时,彩色显影单元203和黑色显影单元204均被使用并且以正常的图像形成速度操作。
感光鼓202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以使在感光鼓20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的中间转印单元205上。当中间转印单元205在黑白图像的情况下旋转一次并在全色图像的情况下旋转四次时,完成到中间转印单元205上的转印。
记录片材由拾取辊211从上段盒208拾取或者由拾取辊212从下段盒209拾取,由片材进给辊213或片材进给辊214输送,然后由输送辊215一直输送到定位辊219处。然后,在完成到中间转印单元205上的转印的时刻,记录片材被输送到中间转印单元205和转印带206之间的部分。
记录片材由转印带206进一步输送,并使得与中间转印单元205按压接触,从而使在中间转印单元205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记录片材上。转印至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由定影辊和按压辊207热压,并由此定影在记录片材上。其上定影有图像的记录片材被排出到面朝上的排出口217。
未被转印至记录片材上且残留在中间转印单元205上的残余调色剂在图像形成序列的后半部分所执行的后处理控制中被清理。在后处理控制中,清洁R(未例示)对作为废弃调色剂的、在转印至记录片材之后在中间转印单元205上残余的调色剂进行充电,使极性与调色剂原始极性相反。然后将相反极性的残余调色剂再转印至感光鼓202上。
在感光鼓单元中,相反极性的残余调色剂由刮板(未例示)从鼓表面刮掉并被输送到在感光鼓单元内集成的废弃调色剂盒。从而中间转印单元205上的残余调色剂被完全地移走,并且后处理控制结束。上述图像形成操作由包括主控制单元(如下所述)和图像处理单元(如下所述)的控制器执行。
图2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供电系统的框图。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供电单元60,供电单元60控制对图像形成装置1中各功能处理单元的供电。
参照图2,图像形成装置1很大,且包括控制图像处理及图像形成操作的控制器30、以及在图像形成装置1和用户之间输入和输出信息的操作单元40。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已参照图1描述的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单元10以及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单元20。
在控制器30中,主控制单元31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操作。主控制单元31包括CPU(未例示)和外围设备(未例示),外围设备是例如存储规定了CPU的操作的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和作为用于临时存储计算中使用的数据的工作存储器或作为工作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
副控制单元32包括CPU(未例示)和存储单元(未例示),存储单元是例如存储规定了CPU的操作的程序的ROM和临时存储数据的RAM等。副控制单元32的电路尺寸比主控制单元31的电路尺寸小,并且副控制单元32被构造为能够与主控制单元31通信。副控制单元32主要执行当图像形成装置1被设置为睡眠模式时所需的处理(如下所述)。
图像处理单元33将按照来自操作单元40的指示而由扫描器单元10所读取的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并对数字图像执行图像处理和压缩。此外,当将从局域网中的计算机终端50处经由网络接口(I/F)34所接收的将要被打印的文件数据(被压缩的图像)写入存储单元35时,图像处理单元33解压被压缩的文件数据,根据输出状态执行图像处理,并且在例如激光曝光的情况下执行到激光信号的模拟调制。基于已被模拟调制的信号,打印机单元20打印出数据。
电源控制单元36基于由主控制单元31或副控制单元32所执行的控制而传输用于控制供电单元60的打开/关闭控制信号,并且将电力状态切换为例如待机模式或睡眠模式。
在扫描器单元10中,扫描器控制单元11从控制器30接收指令,并且如参照图1所述的,控制图像读取单元12的操作所必需的各单元的操作。同样地,如参照图1所述的,打印机控制单元21控制图像形成单元22的操作所必需的各单元的操作。
扫描器卡纸传感器单元13和打印机卡纸传感器单元23包括各自被布置在适当的位置的、用于检测自动原稿进给器102中的原稿输送路径上或各输送路径上的卡纸的多个堵塞传感器。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在各输送路径上输送片材以便对片材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或当对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执行后处理时,所输送的片材可能在任何路径上被卡住。上述各堵塞传感器检测此类卡纸。
原稿检测单元14由副控制单元32控制。当原稿检测单元14检测到已打开或关闭压盘或已放置原稿时,副控制单元32立即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以便启动主控制单元31,从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转变为待机模式。片材检测传感器单元24被布置在上段盒208和下段盒209中,检测盒中是否有片材。调色剂水平检测传感器单元25被布置在彩色显影单元203和黑色显影单元204中,并检测残留在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的量以便检测调色剂是否已耗尽。
在操作单元40中,响应于对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操作指令或来自主控制单元31的指令的接收,用户界面(UI)控制单元41控制操作单元40。按键单元42包括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1转变为省电模式的省电键、用于使得操作者能够输入打印执行指令的开始键以及用于输入将要打印的份数的数字键盘。显示单元43显示各种复印操作的操作引导信息,并包括具有用于输入各种设置的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人体检测单元44是诸如红外线传感器或反射传感器等用于检测人体的传感器。在图像形成装置1处于省电模式期间,人体检测单元44检测到操作者已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并输出用于从睡眠模式唤醒的信号。
供电单元60从商用电源生成5V直流电(DC)、12V DC和24V DC,并向控制器30供给5V DC及12V DC以及向扫描器单元10和打印机单元20供给12V DC及24V DC。
此外,与控制器30类似,操作单元40的电源经由控制器30接收到5V DC和12V DC。
下文将描述各电源的使用。5V DC是即使在睡眠模式下也持续供给的电源。因此5VDC被供给至对已转变为睡眠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控制的副控制单元32以及用于接收从睡眠模式唤醒的请求的网络I/F34、按键单元42以及人体检测单元44。12V DC和24V DC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处于睡眠模式期间被停止供给的电源。24V DC被供给至用于操作诸如图像读取单元12或图像形成单元22的电机等驱动系统的电源,并且12V DC被供给至诸如控制单元和传感器单元等其他单元。扫描器单元10中的原稿检测单元14从控制器30处接收到5VDC,从而即使在睡眠模式下也能够操作。
下文将参照图3所例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操作。
图3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更具体地说,该流程图例示了在图像形成单元22中发生了卡纸时所执行的供电控制的示例。通过执行控制程序从而实现各步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将多个传感器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扫描器单元10和打印机单元20中的预定输送路径上以便检测(原稿的或用来打印的片材的)堵塞。此外,图1例示的黑色显影单元204和彩色显影单元203包括用于检测各颜色的显影剂的剩余量的传感器。因此,主控制单元31被构造为能够确定是否检测到根据所接收到的作业而可能由打印机单元20或扫描器单元10的旋转驱动系统的操作所造成的特定异常。
首先,在步骤S101中,当在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图像形成单元22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发生卡纸时,打印机卡纸传感器单元23检测到卡纸。然后,打印机卡纸传感器单元23经由打印机控制单元21向主控制单元31传输卡纸发生信号和卡纸位置信息。在接收到卡纸发生信号后,主控制单元31在显示单元43上显示如图4中所示的用于警告卡纸的发生的UI画面,并停止图像形成操作。
在步骤S102中,主控制单元31确定图像形成装置1是否已在发生卡纸的状态中持续了预定的时间或已接收到来自按下按键单元42的用户的睡眠模式转变请求。如果图像形成装置1已在卡纸的状态中持续了预定的时间或已接收到睡眠模式转变请求(在步骤S1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主控制单元31基于从打印机卡纸传感器单元23和扫描器卡纸传感器单元13处获得的卡纸信息而生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当前卡纸状态信息,并将所生成的信息传输给副控制单元32。将所传输的卡纸状态信息(异常信息)存储到副控制单元32的存储单元(未例示)中。此外,如果由于卡纸而使作业中断,则主控制单元31将该作业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35中。在将卡纸状态信息传输给副控制单元32后,在步骤S104中,主控制单元31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停止输出12V DC和24V DC,从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转变为睡眠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已将堵塞的片材移走(在步骤S102中为“否”),则图像形成装置1不转变为睡眠模式而是恢复中断的作业。
图5是例示在未发生卡纸的正常状态下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该流程图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该流程图例示了当图像形成单元22中未发生卡纸时所执行的供电控制的示例。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各步骤。
在步骤S201中,主控制单元31确定是否已经过预定时间或已接收到来自按下按键单元42的用户的睡眠模式转变请求信号。如果已经过预定时间或已接收到睡眠模式转变请求信号(在步骤S2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主控制单元31将表示无卡纸发生的卡纸状态信息存储在副控制单元32的存储单元中。在步骤S203中,图像形成装置1转变为睡眠模式。
图6例示了当图像形成装置1已转变为睡眠模式时,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各模块的电源打开/关闭状态。
图6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供电系统的框图。如上文所述,当图像形成装置1转变为睡眠模式时,停止供给除5VDC之外的电源,即12V DC和24V DC的电源,并且由斜线所表示的部分变为电源关闭状态。
换言之,在图像形成装置1处于睡眠模式期间,不向扫描器单元10或打印机单元20供电,而仅向诸如控制器30中的副控制单元32和操作单元40中的人体检测单元44等部分供电。
可选地,可以使用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仅停止向操作单元40和扫描器单元10供电,或者,在该构造中,设置具有不同电力消耗水平的多个睡眠模式,从而在经过预定的时间后依次停止对各单元的供电。因此将从正常电力消耗状态转变为任何更低的电力状态的状态称为睡眠模式。
返回到图3中所例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105中,副控制单元32待机以便接收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以下情况1)、2)、3)和4)中任一情况下,诸如按键单元42和人体检测单元44等各模块将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传输给副控制单元32。
具体地说,在1)操作者按下按键单元42、2)人体检测单元44检测到操作者已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3)原稿检测单元14检测到已放置原稿或4)经由网络I/F 34接收到了打印作业的情况下,传输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仅以上四种情况被描述为图像形成装置1从睡眠模式唤醒的情况。然而,情况并不限于此。存在各种其它情况,包括当已接收到将要由传真机(未例示)执行的作业时、当已将原稿放置在手动进给托盘(未例示)上时、以及当已将短距离无线标识(ID)卡保持在卡验证单元(未例示)的上方时。
当副控制单元32已接收到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在步骤S105中为“是”)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106。在步骤S106中,副控制单元32确定用于发出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的触发是否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已发生卡纸的部分)。更具体地说,如图7中所例示,根据睡眠模式唤醒触发,仅打开图像读取单元12、图像形成单元22以及显示单元43中将要被使用的单元。副控制单元32基于图像形成装置1转变为睡眠模式之前所存储的堵塞状态信息,来确定睡眠模式唤醒触发是否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
如果唤醒触发是打印作业的接收,即唤醒触发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已发生卡纸的部分)(在步骤S1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7。在步骤S107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从供电单元60向控制器30输出12V DC及向打印机单元20输出12VDC和24V DC,从而向主控制单元31、打印机控制单元21和图像形成单元22供电(参照图8)。与此同时,由于副控制单元32已接收到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的睡眠模式唤醒触发,从而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有效。
初始化执行信号是当图像形成装置1将要从睡眠模式中唤醒时从副控制单元32向扫描器控制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中的各个输出的信号。如果初始化执行信号是有效的高电平,则初始化各驱动单元,而如果该信号是无效的低电平,则不初始化驱动单元,并且仅打开诸如卡纸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
在对主控制单元31供电后,接下来,在步骤S108中,启动主控制单元31并执行与扫描器控制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协商以建立相互通信。响应于从副控制单元32处接收到初始化执行信号的有效,打印机控制单元21初始化图像形成单元22。当初始化图像形成单元22时,打印机控制单元21获得打印机卡纸传感器单元23的值并检查图像形成单元22的卡纸状态。
如果唤醒触发是原稿检测,即唤醒触发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已发生卡纸的部分)(在步骤S10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9。在步骤S109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开始从供电单元60向所有单元供给12V DC及向扫描器单元10供给24VDC。换言之,在未向打印机单元20供给24V DC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1从睡眠模式唤醒(参照图9)。
与此同时,由于副控制单元32已接收到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的睡眠模式唤醒请求,因此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无效。在步骤S110中,从副控制单元32处接收到初始化执行信号的无效的打印机控制单元21不对图像形成单元22执行初始化,并且仅打开诸如打印机卡纸传感器单元23等传感器单元以检查卡纸状态。因此,即使在未向打印机单元20供给24V DC并且图像形成单元22未初始化时,也可以检测到在图像形成单元22中发生的卡纸。
如果唤醒触发是例如人体检测,即唤醒触发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也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则在步骤S109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开始从供电单元60向控制器30和打印机单元20供给12V DC。换言之,在未向扫描器单元10供给12V DC和24V DC及未向打印机单元20供给24V DC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1从睡眠模式唤醒(参照图10)。
与此同时,由于副控制单元32已接收到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的睡眠模式唤醒请求,因此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无效。在步骤S110中,从副控制单元32处接收到初始化执行信号的无效的打印机控制单元21不初始化图像形成单元22,并且仅打开诸如打印机卡纸传感器单元23等传感器单元以检查卡纸状态。这里将在下文描述图5中所例示的步骤S204及其后的处理。
在例示正常状态的图5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204中确定是否已接收到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如果确定已接收到所述请求信号(在步骤S20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确定唤醒触发是否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如果确定唤醒触发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在步骤S205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208。在步骤S208中,由于副控制单元32从卡纸状态信息获得表示无卡纸发生的信息,因此不向打印机单元20供给12V DC和24V DC。
此外,如果唤醒触发也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则副控制单元32仅开始向控制器30供给12V DC而不向扫描器单元10供给12V DC或24V DC(参照图11)。换言之,扫描器单元10和打印机单元20仍然在睡眠模式下,仅控制器30处于启动状态,因此,如果不执行初始化就不执行卡纸检测。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唤醒触发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在步骤S205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向打印机单元20供给12V DC和24V DC,并且使初始化执行信号有效。在步骤S207中,开始图像形成单元22的初始化。
返回到图3,在步骤S111中,由于在睡眠模式期间未执行堵塞操作处理,因此主控制单元31确定是否已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重新检测到卡纸。如果重新检测到卡纸(在步骤S11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12。在步骤S112中,主控制单元31对显示单元43执行显示控制,以便显示表示已发生卡纸的消息并再次警告操作者卡纸的发生。如果没有检测到卡纸(在步骤S111中为“否”),且如果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在步骤S103中被存储在存储单元35中的中断的作业,则主控制单元31从存储单元35处读取作业并执行该作业。
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优先使电力消耗减少。因此,当图像形成装置1从睡眠模式唤醒时,不向唤醒触发不需要使用的部分供电,并在执行使用该部分的作业之后向其供电。因此,为了执行(图像读取单元12和图像形成单元22的)各驱动单元的操作,有必要打开电源、指定各控制单元的各种设置然后完成初始化。因此,从睡眠模式唤醒有延迟。为了解决此事,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是:当已接收到睡眠模式唤醒触发时,供给所有的电源。此外,当扫描器控制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已接收到初始化执行信号时所执行的控制方法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不同。
图12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例示了当图像形成单元22中已发生卡纸时所执行的供电控制的示例。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各步骤。因为步骤S301到步骤S305以及步骤S311到步骤S312分别与图3中所例示的步骤S101到步骤S105以及步骤S111到步骤S112相似,所以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306中,副控制单元32确定唤醒触发是否是原稿检测,即唤醒触发是否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如果唤醒触发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在步骤S3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307。在步骤S307中,在接收到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后,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从供电单元60向所有可应用的单元输出12V DC和24V DC,从而向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各单元供电。
与此同时,由于副控制单元32已接收到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的唤醒触发,因此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扫描器单元1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有效。初始化执行信号是当图像形成装置1将要从睡眠模式唤醒时从副控制单元32向扫描器控制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中的各个输出的信号。如果初始化执行信号是有效的高电平,则对各驱动单元执行初始化,而如果该信号是无效的低电平,则驱动单元被维持在初始化准备状态。
副控制单元32进一步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有效。如果唤醒触发是原稿检测且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则通常不需要执行初始化。
然而,在最近的到睡眠模式的转变中,如果图像形成装置1在卡纸状态下转变为睡眠模式,则副控制单元32总是需要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有效以便初始化图像形成单元22。在步骤S308中,当已启动主控制单元31且图像形成装置1已从睡眠模式唤醒时,响应于初始化执行信号的接收,扫描器控制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分别初始化图像读取单元12和图像形成单元22。
如果唤醒触发是打印作业的接收,即唤醒触发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在步骤S30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309。在步骤S309中,类似于步骤S307中的处理,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从供电单元60向所有可应用的单元供给12V DC和24V DC,从而开始向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各单元供电。
与此同时,由于副控制单元32已接收到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的唤醒触发,因此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扫描器控制单元1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无效并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信号有效。即使唤醒触发是例如人体检测且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或图像形成单元22,副控制单元32也总是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有效,从而执行类似于步骤S309中的处理。
在步骤S310中,当已启动主控制单元31且图像形成装置1已从睡眠模式中唤醒时,响应于对初始化执行信号的接收,扫描器控制单元11不初始化图像读取单元12而打印机控制单元21初始化图像形成单元22。
图13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更具体地说,该流程图例示了在图像形成单元22中无卡纸发生的正常状态下所执行的供电控制的示例。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各步骤。下文将参照图13中所例示的流程图来描述无卡纸发生的正常状态。因为步骤S401到步骤S404与图5中所例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201到步骤S204相似,所以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405中,副控制单元32确定唤醒触发是否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在步骤S406和步骤S407中,副控制单元32确定唤醒触发是否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如果副控制单元32确定唤醒触发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在步骤S405中为“是”)和图像形成单元22(在步骤S4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08。在步骤S408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从供电单元60向所有可应用的单元输出12V DC和24V DC。
与此同时,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扫描器控制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有效。在步骤S409中,当已启动主控制单元31且图像形成装置1已从睡眠模式唤醒时,响应于对初始化执行信号的接收,扫描器控制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分别初始化图像读取单元12和图像形成单元22。
另一方面,如果副控制单元32确定唤醒触发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在步骤S405中为“是”)而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在步骤S40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0。在步骤S410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开始从供电单元60向所有可应用的单元输出12V DC和24V DC。同时,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扫描器控制单元1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有效并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信号无效。在步骤S411中,当已启动主控制单元31且图像形成装置1已从睡眠模式唤醒时,响应于对初始化执行信号的接收,扫描器控制单元11初始化图像读取单元12。
如果副控制单元32确定唤醒触发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在步骤S405中为“否”)而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在步骤S40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2。在步骤S412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开始从供电单元60向所有可应用的单元输出12V DC和24V DC。同时,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扫描器控制单元1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无效且使针对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信号有效。在步骤S413中,当已启动主控制单元31且图像形成装置1已从睡眠模式唤醒时,响应于对初始化执行信号的接收,打印机控制单元21初始化图像形成单元22。
如果副控制单元32确定唤醒触发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在步骤S405中为“否”)且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在步骤S407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4。在步骤S414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开始从供电单元60向所有可应用的单元输出12V DC和24V DC。同时,副控制单元32使针对扫描器控制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的初始化执行信号无效。当已启动主控制单元31且图像形成装置1已从睡眠模式唤醒时,初始化执行信号已被无效的扫描器单元11和打印机控制单元21不执行初始化。从而处理结束。通过在正常状态下执行上述处理,仅对将要用于各唤醒触发的单元适当地执行初始化。
图14是例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更具体地说,该流程图例示了当在图像读取单元12中已发生卡纸时所执行的供电控制的示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扫描器单元10的图像读取单元12中已发生卡纸且未使用初始化执行信号。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各步骤。
在步骤S501中,如果图像读取单元12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执行图像读取操作的期间发生了卡纸,则扫描器卡纸传感器单元13检测到卡纸。然后扫描器卡纸传感器单元13经由扫描器控制单元11向主控制单元31传输卡纸发生信号和卡纸位置信息。在接收到卡纸发生信号后,主控制单元31在显示单元43上显示表示已发生卡纸的警告消息并停止图像读取操作。
因为步骤S502到步骤S505中的处理与图3中所例示的步骤S102到步骤S105中的处理相似,所以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506中,在接收到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后,副控制单元32确定用于发出睡眠模式唤醒请求信号的触发是否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已发生卡纸的部分)。如果唤醒触发是原稿检测,即唤醒触发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已发生卡纸的部分)(在步骤S5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7。在步骤S507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从供电单元60向控制器30输出12V DC并向扫描器单元10输出12V DC和24V DC,从而向主控制单元31、扫描器控制单元11以及图像读取单元12供电(参照图15)。
由于唤醒触发是原稿检测且不需要使用打印机单元20,因此不向打印机单元20供电。在步骤S509中,当向主控制单元31供电时,主控制单元31被启动,并且扫描器控制单元11检查24V DC是否被供给扫描器单元10。如果电源被供给扫描器单元10(在步骤S50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10。在步骤S510中,扫描器控制单元11初始化图像读取单元12。
当初始化图像读取单元12时,扫描器控制单元11获得扫描器卡纸传感器单元13的值以检查图像读取单元12的卡纸状态。
如果唤醒触发是打印作业的接收,即唤醒触发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已发生卡纸的部分)(在步骤S50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8。在步骤S508中,副控制单元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开始从供电单元60向所有单元输出12V DC并向打印机单元20输出24V DC(参照图16)。换言之,副控制单元32不向图像读取单元12供给24VDC。在步骤S509中,扫描器控制单元11检查24V DC是否被供给至扫描器单元10。如果电源未被供给至扫描器单元10(在步骤S509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11。在步骤S511中,扫描器控制单元11不对图像读取单元12执行初始化,并且打开扫描器卡纸传感器单元13以检查图像读取单元12的卡纸状态。因此,即使未向扫描器单元10供给24V DC且未对图像读取单元12执行初始化,也能够检测到图像读取单元12中发生的卡纸。
如果唤醒触发是人体检测且不需要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2也不需要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2,则副控制器32控制电源控制单元36开始从供电单元60向控制器30和扫描器单元10供给12V DC。换言之,不向扫描器单元10供给24V DC,且不向打印机单元20供给12V DC和24V DC(参照图17)。在步骤S511中,由于未向扫描器单元10供给24V DC,因此扫描器控制单元11不对图像读取单元12执行初始化。扫描器控制单元11仅打开诸如扫描器卡纸传感器单元13等传感器单元并检查卡纸状态。
因为在步骤S512到步骤S513中的处理与图3中所例示的步骤S111到步骤S112中的处理相似,所以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当图像形成装置1处在无卡纸发生的正常状态下时的控制方法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中所例示的流程图不同之处仅在于:执行初始化的确定是基于电源(24V DC)而不是初始化执行信号来执行的。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已描述发生卡纸错误的情况。然而,除了这种情况,与上文相似的处理也适用于发生诸如纸张用完或调色剂耗尽等错误的情况。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图像处理装置从睡眠模式唤醒的情况下,基于该装置转变为睡眠模式时的错误信息和唤醒触发来确定是否将要使用异常部分。如果确定将不使用异常部分,则不向检测到异常的部分的驱动单元供电,并且仅打开异常检测传感器。因此,能够在未初始化异常部分的驱动单元的状态下检测到错误的发生。从而能够省略不必要的初始化操作,并且能够减小浪费的电流消耗和驱动噪音。而且,能够在从睡眠模式唤醒后立即将错误的发生报告给操作者。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各处理步骤也可以通过在诸如个人计算机(PC)等计算机的处理设备(例如,CPU或处理器)上执行经由网络或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获得的软件(程序)来实现。
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包括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结合),这些修改没有被排除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外。
其他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由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执行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其他电路中的一者或更多,并且可以包括独立的计算机或独立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卡等中的一者或更多。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认识到,并不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打印装置,其具有第一电力状态和电力消耗比在第一电力状态的电力消耗更低的第二电力状态,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打印单元,其被构造为在纸张上打印图像;
卡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打印单元已经打印或者即将打印的纸张的卡纸;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表示所述卡纸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卡纸的信息;
转变单元,其被构造为将所述打印装置的电力状态从所述第一电力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状态,在所述电力状态中,在卡纸期间停止所述卡纸检测单元的电力;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接收预定的唤醒请求;
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预定的唤醒请求时确定是否对所述卡纸检测单元供电;以及
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显示卡纸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被构造为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还包括:
供电单元,其被构造为向所述打印单元和所述卡纸检测单元供电;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其他预定的唤醒请求,并且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其他预定的唤醒请求时所述供电单元对所述打印单元和卡纸检测单元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预定的唤醒请求时,不对所述打印单元供电。
5.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具有第一电力状态和电力消耗比在第一电力状态的电力消耗更低的第二电力状态,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打印单元,其被构造为在纸张上打印图像;
卡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打印单元已经打印或者即将打印的纸张的卡纸;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存储表示所述卡纸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卡纸的信息;
将所述打印装置的电力状态从所述第一电力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状态,在所述电力状态中,在卡纸期间停止所述卡纸检测单元的电力;
接收预定的唤醒请求;
基于所述存储中存储的信息,在接收到所述预定的唤醒请求时确定是否对所述卡纸检测单元供电;
显示卡纸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
6.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具有第一电力状态和电力消耗比在第一电力状态的电力消耗更低的第二电力状态,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读取原稿的图像;
卡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已经读取或者即将读取的纸张的卡纸;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表示所述卡纸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卡纸的信息;
转变单元,其被构造为将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电力状态从所述第一电力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状态,在所述电力状态中,在卡纸期间停止所述卡纸检测单元的电力;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接收预定的唤醒请求;
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预定的唤醒请求时确定是否对所述卡纸检测单元供电;
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显示卡纸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被构造为在纸张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供电单元,其被构造为向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卡纸检测单元供电;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其他预定的唤醒请求,并且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其他预定的唤醒请求时所述供电单元对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卡纸检测单元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预定的唤醒请求时,不对所述图像读取单元供电。
10.一种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有第一电力状态和电力消耗比在第一电力状态的电力消耗更低的第二电力状态,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读取原稿的图像;
卡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已经读取或者即将读取的纸张的卡纸;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存储表示所述卡纸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卡纸的信息;
将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电力状态从所述第一电力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状态,在所述电力状态中,在卡纸期间停止所述卡纸检测单元的电力;
接收预定的唤醒请求;
基于所述存储中存储的信息,在接收到所述预定的唤醒请求时确定是否对所述卡纸检测单元供电;
显示卡纸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
CN201510078121.2A 2014-02-18 2015-02-12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53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8392A JP2015152844A (ja) 2014-02-18 2014-02-18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28392 2014-0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3055A CN104853055A (zh) 2015-08-19
CN104853055B true CN104853055B (zh) 2018-10-16

Family

ID=5379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812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53055B (zh) 2014-02-18 2015-02-12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84432B2 (zh)
JP (1) JP2015152844A (zh)
CN (1) CN104853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3528B2 (en) * 2016-11-28 2018-11-20 Fuji Xerox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e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WI681660B (zh) * 2017-05-26 2020-01-0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裝置、控制裝置及應用其之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JP7401234B2 (ja) * 2019-09-25 2023-12-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7331613B2 (ja) * 2019-10-16 2023-08-2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20120488A1 (de) * 2019-12-20 2021-06-2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Verfahren zur nachschlagtabellenfreien speicherreperatu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1582A (ja) * 2002-02-20 2003-08-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04631A (zh) * 2006-01-20 2007-07-25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以图文方式显示计算机系统的唤醒事件的方法
CN101526794A (zh) * 2008-03-03 2009-09-09 夏普株式会社 在节电模式时支持用户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44709A (zh) * 2010-05-12 2011-11-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2331A (en) * 1996-04-08 1998-11-03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suming an interrupted image forming job when power is restored and at timings dependent upon detection and non-detection of a new image forming job
TWI245537B (en) * 2004-07-23 2005-12-11 Avision Inc Scan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an open/close state of a cover
JP4906469B2 (ja) * 2005-11-14 2012-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ジョブ処理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US7664904B2 (en) * 2006-03-10 2010-02-16 Ricoh Company, Limited High speed serial switch fabric performing mapping of traffic classes onto virtual channels
JP5091564B2 (ja) 2006-11-09 2012-12-0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099613B2 (en) * 2006-11-09 2012-01-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1582A (ja) * 2002-02-20 2003-08-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04631A (zh) * 2006-01-20 2007-07-25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以图文方式显示计算机系统的唤醒事件的方法
CN101526794A (zh) * 2008-03-03 2009-09-09 夏普株式会社 在节电模式时支持用户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44709A (zh) * 2010-05-12 2011-11-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2844A (ja) 2015-08-24
US20150235115A1 (en) 2015-08-20
CN104853055A (zh) 2015-08-19
US9384432B2 (en) 2016-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305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08246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0032916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813924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140144898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절전 모드 제어 방법
CN10520823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277288A (zh) 多功能外围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140681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0087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9362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lerting detection of intruder
JP20121035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263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73747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50530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JP200409853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4181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2013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20082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769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4113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231459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576491A (zh) 打印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220393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373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375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省電力制御方法、省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