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7458A -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7458A
CN104847458A CN201510220198.9A CN201510220198A CN104847458A CN 104847458 A CN104847458 A CN 104847458A CN 201510220198 A CN201510220198 A CN 201510220198A CN 104847458 A CN104847458 A CN 104847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gas
adsorption box
out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01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7458B (zh
Inventor
申家群
庞志兵
张春亮
李秋平
刘养科
李宏雷
康勇
申洋
徐永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 Yang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Five-Pointed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Five-Pointed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Five-Pointed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01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7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7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7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7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7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该装置含有尾气进口、尾气出口、气压补偿口、气液混合吸附箱、储液箱、第一电磁阀、液体过滤器、液体泵和控制电路,尾气进口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连通,气压补偿口设置在输气管道,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与尾气出口连通,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通过液体过滤器和液体泵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混合箱体内安装有气液混合器和第一液位传感器,其进气口和出液口设置在混合箱体的下部,出气口和进液口设置在混合箱体的上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净化效果好、排气通畅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Description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净化排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汽车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其尾气的排放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与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和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条件。因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入21世纪,汽车污染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对世界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危害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防治汽车污染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现有市场上已出现了一些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但大多净化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影响车辆的排气通畅,不能有效满足用户需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排气通畅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含有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还含有气压补偿口、气液混合吸附箱、储液箱、第一电磁阀、液体过滤器、液体泵和控制电路,尾气进口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连通,气压补偿口设置在输气管道上并与输气管道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与尾气出口连通,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通过液体过滤器和液体泵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含有混合箱体,混合箱体内安装有气液混合器和第一液位传感器,气液混合器固定在混合箱体内的下部,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设置在混合箱体的下部并与混合箱体内部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和进液口设置在混合箱体的上部并与混合箱体内部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的高度大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液口的高度,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设置在混合箱体的下部并与混合箱体内部连通;储液箱含有储液箱体,储液箱体内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储液箱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储液箱体的上部和下部,储液箱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与储液箱体内部连通,储液箱中可加入水等吸附液体;第一电磁阀、液体泵、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还含有增压泵和喷雾净化器,喷雾净化器含有螺旋状盘绕的净化管道,净化管道的管壁上设有N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的进水口位于净化管道的管壁外侧,雾化喷头的喷雾出口位于净化管道的管壁内侧,净化管道的下部的管壁上设有出气管,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与净化管道的上端连通,尾气出口通过出气管与净化管道连通,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增压泵与N个雾化喷头的进水口连通,净化管道的下端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连通,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增压泵供电。
螺旋状盘绕的净化管道的整体轮廓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雾化喷头的进水口朝上设置,雾化喷头的喷雾出口朝下设置,净化管道为方管或圆管,喷雾净化器的安装位置高于气液混合吸附箱出气口的安装位置。
气液混合器含有M个叠放在一起的漏斗形部件和竖直设置的集气筒,各漏斗形部件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向下或斜向下或水平伸出的鳍片,最上面的漏斗形部件的底部封闭,并且,从该封闭的底部向下伸出一根直杆,直杆上均匀分布有横向伸出的鳍片,M个漏斗形部件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最下面的漏斗形部件的外侧面通过安装支架与混合箱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集气筒设置在M个漏斗形部件的底部下方,集气筒的下端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设置在混合箱体底面的中间。
该气液混合器的工作原理为: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进入的汽车尾气进入集气筒后往上升,经过M个叠放在一起的漏斗形部件后,被各漏斗形部件外侧面上的鳍片进行多层切割,从而使尾气中的气泡从大变小,保持了气泡均匀密布上升,增加了气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液体对尾气的吸收,改善了尾气的净化效果,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尾气的温度。
 或者,气液混合器为电动搅拌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电动搅拌器供电;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设置在混合箱体下部的侧面。
混合箱体为圆柱形箱体,电动搅拌器设置在圆柱形箱体的底部,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通过P个分进气口与圆柱形箱体内部连通,P个分进气口均匀设置在圆柱形箱体下部的侧面,P个分进气口与圆柱形箱体的侧面采用相切的方式连接,从P个分进气口进入圆柱形箱体中的气流的旋转方向与电动搅拌器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输气管道上,且位于气压补偿口和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气泵,气压补偿口中设有耐高温的气体过滤器,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依次通过液体过滤器和液体泵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中还设有透气板,透气板水平安装在混合箱体的上部,并将混合箱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空间,透气板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液口的位置低于透气板的位置,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位置高于透气板的位置;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液体泵和气泵供电,液体泵为自带水监测功能的水泵,当管道中有水时,该水泵启动,当管道中无水时,该水泵停止。
在输气管道上,且位于所述气泵和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还通过冷凝器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依次通过冷凝器、液体过滤器和液体泵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
第一液位传感器含有安装在混合箱体内壁上的第一上导电片、第一中导电片和第一下导电片,第一上导电片、第一中导电片和第一下导电片的安装高度依次降低,第一上导电片的安装高度高于气液混合器的顶部;第二液位传感器含有安装在储液箱体内壁上的第二上导电片和第二下导电片,第二上导电片的高度高于第二下导电片的高度;储液箱出液口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气液混合吸附箱进液口的高度,储液箱的上部设有注液口,注液口上盖有盖子;尾气进口的高度大于储液箱顶部的高度;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电路连接。
控制电路含有气液混合吸附箱控制电路和储液箱控制电路;气液混合吸附箱控制电路中含有第一555集成定时器、第一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555集成定时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二三极管;第一下导电片与电源连接,第一上导电片通过第一可变电阻与地连接,第一上导电片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555集成定时器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一555集成定时器的OUT脚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电源通过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一电磁阀供电,第一三极管为NPN 型三极管;第一中导电片通过第二可变电阻与地连接,第一中导电片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555集成定时器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二555集成定时器的OUT脚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电源通过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给第二电磁阀供电,第二三极管为NPN 型三极管;储液箱控制电路含有第三555集成定时器、第三继电器、第三三极管、报警器和指示灯,第二下导电片与电源连接,第二上导电片通过第三可变电阻与地连接,第二上导电片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三555集成定时器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三555集成定时器的OUT脚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三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电源通过第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给报警器和指示灯供电,第三三极管为NPN 型三极管。
使用该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时,可将其尾气进口与汽车尾气排气管的出口连接在一起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先采用气液混合吸附箱对尾气进口进来的汽车尾气进行吸收,气液混合吸附箱中的气液混合器可使汽车尾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从而使尾气中较大的污染颗粒被吸收,被气液混合吸附箱净化后的尾气又进入喷雾净化器,经过其中螺旋状盘绕的长长的净化管道后,尾气中的细小颗粒进一步被吸收,从而使排入大气中的尾气更加干净,有效防止了环境污染。
2.本发明的气液混合吸附箱和储液箱中的吸附液在液体泵的驱动下不断循环,其中吸附的污染杂质可被液体过滤器过滤,并可定期清理掉,这样不仅节约了吸附液,还保证了吸附液的纯净,有利于尾气的吸收。
3.本发明的气压补偿口可对输气管道中的气压进行有效补偿,使输气管道中的压力总是保持与外界一致,防止输气管道中的气压过大或过小而引起的机动车排气不通畅。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喷雾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喷雾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喷雾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气液混合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图9中的气液混合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气液混合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气液混合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3为气液混合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4为气液混合吸附箱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15为储液箱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12、图13、图14、图15,图中,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含有尾气进口、尾气出口、气压补偿口14、气液混合吸附箱1、储液箱3、第一电磁阀5、液体过滤器8、液体泵9和控制电路,尾气进口通过输气管道12与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17连通,气压补偿口14设置在输气管道12上并与输气管道12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气口19与尾气出口连通,储液箱3的出液口24通过第一电磁阀5与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液口16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通过液体过滤器8和液体泵9与储液箱3的进液口23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含有混合箱体40,混合箱体40内安装有气液混合器30和第一液位传感器,气液混合器30固定在混合箱体40内的下部,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31设置在混合箱体40的下部并与混合箱体40内部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气口19和进液口16设置在混合箱体40的上部并与混合箱体40内部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气口19的高度大于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液口16的高度,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设置在混合箱体40的下部并与混合箱体40内部连通;储液箱3含有储液箱体,储液箱体内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储液箱3的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分别设置在储液箱体的上部和下部,储液箱3的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与储液箱体内部连通,储液箱3中可加入水等吸附液体;第一电磁阀5、液体泵9、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
气液混合器30为电动搅拌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电动搅拌器供电。
混合箱体40为圆柱形箱体,电动搅拌器设置在圆柱形箱体的底部,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17通过两个分进气口31、32与圆柱形箱体40内部连通,两个分进气口31、32均匀设置在圆柱形箱体40下部的侧面,两个分进气口31、32与圆柱形箱体40的侧面采用相切的方式连接,从两个分进气口31、32进入圆柱形箱体40中的气流的旋转方向与电动搅拌器的转动方向一致,这样,当电动搅拌器转动时,可将输气管道12中的尾气吸入混合箱体40中。
气压补偿口14中设有耐高温的气体过滤器13,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依次通过液体过滤器8和液体泵9与储液箱3的进液口23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中还设有透气板41,透气板41水平安装在混合箱体40的上部,并将混合箱体40内部分成上、下两个空间,透气板41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29,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液口16的位置低于透气板41的位置,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气口19位置高于透气板41的位置;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液体泵9供电,液体泵9为自带水监测功能的水泵,当管道中有水时,该水泵启动,当管道中无水时,该水泵停止。
在输气管道12上设置有单向阀10。
第一液位传感器含有安装在混合箱体40内壁上的第一上导电片42、第一中导电片43和第一下导电片44,第一上导电片42、第一中导电片43和第一下导电片44的安装高度依次降低,第一上导电片42的安装高度高于气液混合器30的顶部;第二液位传感器含有安装在储液箱体内壁上的第二上导电片35和第二下导电片36,第二上导电片35的高度高于第二下导电片36的高度;储液箱3出液口24的高度高于气液混合吸附箱1进液口16的高度,储液箱3的上部设有注液口25,注液口25上盖有盖子;尾气进口的高度大于储液箱3顶部的高度;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处设有第二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6与控制电路连接。
控制电路含有气液混合吸附箱控制电路和储液箱控制电路;气液混合吸附箱控制电路中含有第一555集成定时器U1、第一继电器J1、第一三极管T1、第二555集成定时器U2、第二继电器J2和第二三极管T2;第一下导电片44与电源VCC连接,第一上导电片42通过第一可变电阻RW1与地连接,第一上导电片42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555集成定时器U1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一555集成定时器U1的OUT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还与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连接,电源VCC通过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第一电磁阀5供电,第一三极管T1为NPN 型三极管;第一中导电片43通过第二可变电阻RW2与地连接,第一中导电片43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555集成定时器U2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二555集成定时器U2的OUT脚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还与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连接,电源VCC通过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给第二电磁阀6供电,第二三极管T2为NPN 型三极管;储液箱控制电路含有第三555集成定时器U3、第三继电器J3、第三三极管T3、报警器和指示灯,第二下导电片36与电源VCC连接,第二上导电片35通过第三可变电阻RW3与地连接,第二上导电片35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三555集成定时器U3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三555集成定时器U3的OUT脚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还与第三继电器J3的线圈连接,电源VCC通过第三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给报警器和指示灯供电,第三三极管T3为NPN 型三极管。
使用该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时,可将其尾气进口与汽车尾气排气管的出口连接在一起即可。
实施例二:参见图3、图5、图6、图7、图8、图12、图13、图14、图15,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还含有增压泵4和喷雾净化器2,喷雾净化器2含有螺旋状盘绕的净化管道34,净化管道34的管壁上设有四个雾化喷头33,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位于净化管道34的管壁外侧,雾化喷头33的喷雾出口位于净化管道34的管壁内侧,净化管道34的下部的管壁上设有出气管15,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气口19与净化管道34的上端21连通,尾气出口通过出气管15与净化管道34连通,储液箱3的出液口24通过增压泵4与四个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20连通,净化管道34的下端22与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连通,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增压泵4供电。
螺旋状盘绕的净化管道34的整体轮廓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朝上设置,雾化喷头33的喷雾出口朝下设置,净化管道34为方管,喷雾净化器2的安装位置高于气液混合吸附箱1出气口19的安装位置。
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还通过冷凝器7与储液箱3的进液口23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依次通过冷凝器7、液体过滤器8和液体泵9与储液箱3的进液口23连通。
实施例三:参见图2、图11、图14、图15,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在输气管道12上,且位于气压补偿口14和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17之间设置有气泵11,单向阀10位于气泵11和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17之间,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气泵11供电;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17直接设置在混合箱体40下部的侧面。
实施例四:参见图4、图5、图6、图7、图8、图11、图14、图15,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三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还含有增压泵4和喷雾净化器2,喷雾净化器2含有螺旋状盘绕的净化管道34,净化管道34的管壁上设有四个雾化喷头33,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位于净化管道34的管壁外侧,雾化喷头33的喷雾出口位于净化管道34的管壁内侧,净化管道34的下部的管壁上设有出气管15,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气口19与净化管道34的上端21连通,尾气出口通过出气管15与净化管道34连通,储液箱3的出液口24通过增压泵4与四个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20连通,净化管道34的下端22与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连通,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增压泵4供电。
净化管道34的整体轮廓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朝上设置,雾化喷头33的喷雾出口朝下设置,净化管道34为方管,喷雾净化器2的安装位置高于气液混合吸附箱1出气口19的安装位置。
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还通过冷凝器7与储液箱3的进液口23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依次通过冷凝器7、液体过滤器8和液体泵9与储液箱3的进液口23连通。
实施例五:参见图2、图9、图10、图14、图15,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三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气液混合器含有三个叠放在一起的漏斗形部件45和竖直设置的集气筒26,各漏斗形部件45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向下或水平伸出的鳍片27,最上面的漏斗形部件45的底部封闭,并且,从该封闭的底部向下伸出一根直杆28,直杆28上均匀分布有横向伸出的鳍片,三个漏斗形部件45之间通过连接片38连接,最下面的漏斗形部件45的外侧面通过安装支架37与混合箱体40的内底面固定连接,集气筒26设置在三个漏斗形部件45的底部下方,集气筒26的下端与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17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17设置在混合箱体40底面的中间。
该气液混合器的工作原理为:从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进气口17进入的汽车尾气进入集气筒26后往上升,经过三个叠放在一起的漏斗形部件45后,被各漏斗形部件45外侧面上的鳍片27进行多层切割,从而使尾气中的气泡从大变小,保持了气泡均匀密布上升,增加了气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液体对尾气的吸收,改善了尾气的净化效果,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尾气的温度。
实施例六:参见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4、图15,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五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还含有增压泵4和喷雾净化器2,喷雾净化器2含有螺旋状盘绕的净化管道34,净化管道34的管壁上设有四个雾化喷头33,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位于净化管道34的管壁外侧,雾化喷头33的喷雾出口位于净化管道34的管壁内侧,净化管道34的下部的管壁上设有出气管15,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气口19与净化管道34的上端21连通,尾气出口通过出气管15与净化管道34连通,储液箱3的出液口24通过增压泵4与四个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20连通,净化管道34的下端22与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连通,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增压泵4供电。
净化管道34的整体轮廓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雾化喷头33的进水口朝上设置,雾化喷头33的喷雾出口朝下设置,净化管道34为方管,喷雾净化器2的安装位置高于气液混合吸附箱1出气口19的安装位置。
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还通过冷凝器7与储液箱3的进液口23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1的出液口18依次通过冷凝器7、液体过滤器8和液体泵9与储液箱3的进液口23连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几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含有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其特征是:还含有气压补偿口、气液混合吸附箱、储液箱、第一电磁阀、液体过滤器、液体泵和控制电路,尾气进口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连通,气压补偿口设置在输气管道上并与输气管道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与尾气出口连通,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通过液体过滤器和液体泵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含有混合箱体,混合箱体内安装有气液混合器和第一液位传感器,气液混合器固定在混合箱体内的下部,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设置在混合箱体的下部并与混合箱体内部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和进液口设置在混合箱体的上部并与混合箱体内部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的高度大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液口的高度,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设置在混合箱体的下部并与混合箱体内部连通;储液箱含有储液箱体,储液箱体内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储液箱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储液箱体的上部和下部,储液箱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与储液箱体内部连通;第一电磁阀、液体泵、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还含有增压泵和喷雾净化器,喷雾净化器含有螺旋状盘绕的净化管道,净化管道的管壁上设有N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的进水口位于净化管道的管壁外侧,雾化喷头的喷雾出口位于净化管道的管壁内侧,净化管道的下部的管壁上设有出气管,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与净化管道的上端连通,尾气出口通过出气管与净化管道连通,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增压泵与N个雾化喷头的进水口连通,净化管道的下端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连通,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增压泵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状盘绕的净化管道的整体轮廓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雾化喷头的进水口朝上设置,雾化喷头的喷雾出口朝下设置,净化管道为方管或圆管,喷雾净化器的安装位置高于气液混合吸附箱出气口的安装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液混合器含有M个叠放在一起的漏斗形部件和竖直设置的集气筒,各漏斗形部件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有鳍片,最上面的漏斗形部件的底部封闭,并且,从该封闭的底部向下伸出一根直杆,直杆上均匀分布有横向伸出的鳍片,M个漏斗形部件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最下面的漏斗形部件的外侧面通过安装支架与混合箱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集气筒设置在M个漏斗形部件的底部下方,集气筒的下端与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设置在混合箱体底面的中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液混合器为电动搅拌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电动搅拌器供电;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设置在混合箱体下部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箱体为圆柱形箱体,电动搅拌器设置在圆柱形箱体的底部,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通过P个分进气口与圆柱形箱体内部连通,P个分进气口均匀设置在圆柱形箱体下部的侧面,P个分进气口与圆柱形箱体的侧面采用相切的方式连接,从P个分进气口进入圆柱形箱体中的气流的旋转方向与电动搅拌器的转动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输气管道上,且位于气压补偿口和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气泵,气压补偿口中设有气体过滤器,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依次通过液体过滤器和液体泵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中还设有透气板,透气板水平安装在混合箱体的上部,并将混合箱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空间,透气板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液口的位置低于透气板的位置,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气口位置高于透气板的位置;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直接给液体泵和气泵供电,液体泵为自带水监测功能的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输气管道上,且位于所述气泵和气液混合吸附箱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还通过冷凝器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依次通过冷凝器、液体过滤器和液体泵与储液箱的进液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含有安装在混合箱体内壁上的第一上导电片、第一中导电片和第一下导电片,第一上导电片、第一中导电片和第一下导电片的安装高度依次降低,第一上导电片的安装高度高于气液混合器的顶部;第二液位传感器含有安装在储液箱体内壁上的第二上导电片和第二下导电片,第二上导电片的高度高于第二下导电片的高度;储液箱出液口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气液混合吸附箱进液口的高度,储液箱的上部设有注液口,注液口上盖有盖子;尾气进口的高度大于储液箱顶部的高度;气液混合吸附箱的出液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电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含有气液混合吸附箱控制电路和储液箱控制电路;气液混合吸附箱控制电路中含有第一555集成定时器、第一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555集成定时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二三极管;第一下导电片与电源连接,第一上导电片通过第一可变电阻与地连接,第一上导电片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555集成定时器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一555集成定时器的OUT脚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电源通过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一电磁阀供电,第一三极管为NPN 型三极管;第一中导电片通过第二可变电阻与地连接,第一中导电片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555集成定时器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二555集成定时器的OUT脚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电源通过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给第二电磁阀供电,第二三极管为NPN 型三极管;储液箱控制电路含有第三555集成定时器、第三继电器、第三三极管、报警器和指示灯,第二下导电片与电源连接,第二上导电片通过第三可变电阻与地连接,第二上导电片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三555集成定时器的TRIG脚和THOLD脚连接,第三555集成定时器的OUT脚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三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电源通过第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给报警器和指示灯供电,第三三极管为NPN 型三极管。
CN201510220198.9A 2015-05-04 2015-05-04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Active CN104847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0198.9A CN104847458B (zh) 2015-05-04 2015-05-04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0198.9A CN104847458B (zh) 2015-05-04 2015-05-04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7458A true CN104847458A (zh) 2015-08-19
CN104847458B CN104847458B (zh) 2017-11-03

Family

ID=53847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0198.9A Active CN104847458B (zh) 2015-05-04 2015-05-04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74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719A (zh) * 2016-02-16 2016-06-0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管的防霾净化装置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4620A (ja) * 1996-06-10 1997-12-16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ガス浄化装置
CN2714814Y (zh) * 2004-07-16 2005-08-03 王密山 内燃机尾气液态减压净化消音器
CN2743550Y (zh) * 2004-06-19 2005-11-30 秦迎新 机动车尾气碳烟捕捉器
CN203239428U (zh) * 2013-04-25 2013-10-16 王书常 一种机动车尾气过滤净化装置
CN204591414U (zh) * 2015-05-04 2015-08-26 河南五星科技有限公司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4620A (ja) * 1996-06-10 1997-12-16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ガス浄化装置
CN2743550Y (zh) * 2004-06-19 2005-11-30 秦迎新 机动车尾气碳烟捕捉器
CN2714814Y (zh) * 2004-07-16 2005-08-03 王密山 内燃机尾气液态减压净化消音器
CN203239428U (zh) * 2013-04-25 2013-10-16 王书常 一种机动车尾气过滤净化装置
CN204591414U (zh) * 2015-05-04 2015-08-26 河南五星科技有限公司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719A (zh) * 2016-02-16 2016-06-0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管的防霾净化装置结构
CN105649719B (zh) * 2016-02-16 2018-11-0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管的防霾净化装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7458B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2948B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7221563U (zh) 一种废气循环处理装置
CN204591414U (zh)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CN109442608A (zh) 一种新型桌面空气净化器
CN104587771B (zh) 户外水洗式空气净化器
CN104847458A (zh) 机动车尾气净化排放装置
CN104028067A (zh) 水滤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05435334U (zh) 改良结构的工业油烟处理装置
CN202099078U (zh) 一种净水器用储水输水装置
CN205316494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8718432U (zh) 一种幼儿园生态走廊凉亭
CN203916372U (zh) 洗霾机
CN205461601U (zh) 一种工业油烟处理装置中的连接组件
CN205505218U (zh)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空气检测净化装置
CN203916368U (zh) 一种新型空气过滤装置
CN109237563B (zh) 一种简易且节能的餐厨油烟净化机
CN204006231U (zh) 一种抽油烟机的烟气净化装置
CN203954969U (zh) 水雾空气净化器
CN202689099U (zh) 封闭式储水容器进排空气净化器
CN207510185U (zh) 多功能车载加湿器
CN202460464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05333507A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04494635U (zh) 一种高效节能加湿空气净化器
CN202516453U (zh) 粉尘、甲醛捕捉装置
CN205372833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5

Address after: No. 23, Jianshe East Road, Erqi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450052

Patentee after: Shen Yang

Address before: No. 26, Jianshe East Road, Zhengzhou, Henan 450052

Patentee before: HENAN FIVE-STA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