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6358A -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6358A
CN104836358A CN201510268537.0A CN201510268537A CN104836358A CN 104836358 A CN104836358 A CN 104836358A CN 201510268537 A CN201510268537 A CN 201510268537A CN 104836358 A CN104836358 A CN 104836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frame
stator winding
stator
winding end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85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6358B (zh
Inventor
林春光
范文
陈可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685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6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6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6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6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6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机领域,公开了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其中,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包括沿电机轴向套设于定子绕组之轴向端部的绝缘框架本体,绝缘框架本体上设有用于供PG板构件安装定位的PG板安装架,PG板安装架上设有供PG板构件容置定位的卡槽。本发明,通过在绝缘框架本体上增设PG板安装架,这样,在安装时,只需将PG板构件滑动卡插于PG板安装架的卡槽内,即可实现PG板构件的安装定位,其安装过程非常方便,利于实现PG板安装架的自动化安装,且其安装过程中不会造成PG板构件被压伤的情形发生,保证了电机性能的可靠性;同时,其还利于PG板构件的减小设计,从而避免了材料浪费,降低了电机成本。

Description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涉及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具有该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的塑封定子总成及具有该塑封定子总成的塑封电机。
背景技术
PG板构件是PG电机中用于感应检测电机转速的部件。现有技术中,PG板构件的安装方式一般是这样的:将PG板构件放置于塑封定子总成上,然后采用电机端盖将PG板构件压紧固定。这种安装方式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为了保证PG板构件安装定位的可靠性,PG板构件的电路板一般都设计为环绕在转轴周围的半圆形板或整圆形板,这样,使得PG板构件的电路板设计得比较大,从而使得PG板构件的电路板上很大面积是多余没用(没有设置电气元件)的,导致了电路板材料的极大浪费,不利于降低电机的成本。
2)采用电机端盖压紧固定PG板构件,其安装不方便,容易压伤PG板构件,严重影响了电机性能的可靠性,且不利于实现电机的自动化生产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其解决了现有PG板构件安装成本高、安装不方便、安装过程容易被压伤、不利于实现电机自动化生产组装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包括沿电机轴向套设于定子绕组之轴向端部的绝缘框架本体,所述绝缘框架本体上设有用于供PG板构件安装定位的PG板安装架,所述PG板安装架上设有供所述PG板构件容置定位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PG板安装架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PG板构件上扣孔卡扣配合的扣体。
优选地,所述绝缘框架本体包括沿所述电机轴向位于所述定子绕组一侧的环状面板、沿所述环状面板之内边缘弯折设置的内侧面板和沿所述环状面板之外边缘弯折设置的外侧面板,所述PG板安装架沿所述电机径向位于所述内侧面板的内侧,且所述PG板安装架与所述内侧面板之间通过一连接平台连接。
优选地,所述绝缘框架本体上还设有供PG板引出线卡入定位的引线固定夹,且所述引线固定夹设于所述连接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引线固定夹包括两个间隔凸设于所述连接平台上的立杆和两个分别沿两所述支杆顶端朝向所述连接平台相向倾斜延伸的斜钩,两所述立杆、两所述斜钩和所述连接平台围合形成供所述PG板引出线容置定位的线孔。
优选地,所述绝缘框架本体上还设有供绕组引线卡入定位的接线端子盒。
优选地,所述绝缘框架本体上还设有供温度保护器安装定位的保护器安装架。
优选地,所述PG构件以滑动卡插的方式安装定位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槽的卡插方向与所述电机轴向平行;或者,所述卡槽的卡插方向与所述电机轴向垂直。
本发明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通过在绝缘框架本体上增设PG板安装架,从而使得PG板构件可直接安装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上。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只需将PG板构件滑动卡插于PG板安装架的卡槽内,即可实现PG板构件的安装定位,其安装过程非常方便,利于实现PG板安装架的自动化安装,且其安装过程中不会造成PG板构件被压伤的情形发生,保证了电机性能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卡槽的大小可根据PG板构件的电路板轮廓大小进行灵活匹配设计,故,使得PG板构件的电路板在满足其上电气元件安装空间要求的前提下可设计得比较小,从而有效减小了PG板构件的电路板上多余没用的部分,避免了材料浪费,进而利于降低电机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塑封定子总成,其包括定子组件和封装于所述定子组件外的塑封外壳,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PG板构件、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和两个分别从所述定子铁芯两端套设于所述定子绕组两端的绕组端部绝缘框架,至少一个所述绕组端部绝缘框架采用上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所述PG板构件安装于所述PG板安装架上。
本发明提供的塑封定子总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故,使得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既可对定子绕组端部起到绝缘保护作用,又可对PG板安装架起到锁紧定位作用,从而提高了部件的功能作用,并简化了塑封定子总成的生产工序,同时,还可利于提高塑封定子总成的自动化生产程度,进而利于提高塑封定子总成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塑封定子总成生产的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塑封电机,其包括上述的塑封定子总成和与所述塑封定子总成转动配合的转子。
本发明提供的塑封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塑封定子总成,故,简化了塑封电机的生产工序,提高了塑封电机的自动化生产程度和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塑封电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塑封定子总成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上PG板安装架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上保护器安装架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定子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一:
结合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包括沿电机轴向套设于定子绕组2a之轴向端部21a的绝缘框架本体11a,绝缘框架本体11a上设有用于供PG板构件3a安装定位的PG板安装架12a,PG板安装架12a上设有供PG板构件3a容置定位的卡槽121a。PG板构件3a包括电路板31a和设于电路板31a上的霍尔元件32a。本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通过在绝缘框架本体11a上增设PG板安装架12a,从而使得PG板构件3a可直接安装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上。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只需将PG板构件3a滑动卡插于PG板安装架12a的卡槽121a内,即可实现PG板构件3a的安装定位,其安装过程非常方便,利于实现PG板安装架12a的自动化安装,且其安装过程中不会造成PG板构件3a被压伤的情形发生,保证了电机性能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卡槽121a的大小可根据PG板构件3a的电路板31a轮廓大小进行灵活匹配设计,故,使得PG板构件3a的电路板31a在满足其上电气元件安装空间要求的前提下可设计得比较小,从而有效减小了PG板构件3a的电路板31a上多余没用的部分,实现了PG板构件3a体型的减小设计,避免了材料浪费,进而利于降低电机成本。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PG构件3a以滑动卡插的方式安装定位于卡槽121a内,且卡槽121a的卡插方向(即PG构件3a插入卡槽121a内的方向)与电机轴向平行,霍尔元件32a具体设于电路板31a之朝向电机中心轴的侧面上,其中,卡槽121a的卡插方向具体PG板构件3a在卡槽121a内的滑动卡插方向。本实施例中,PG板构件3a相当于是以竖向卡插方式安装于PG板安装架12a上的,其安装方便,并可使得霍尔元件32a是与电机转轴(图未示)是平行相对的,利于霍尔元件32a对转轴转速的感应检测。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PG板构件3a是沿电机轴向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所在侧朝向定子铁芯4a所在侧滑动卡插于卡槽121a内的,即卡槽121a的卡插口位于PG板安装架12a之远离定子铁芯4a的端部,其安装方便。卡槽121a的卡插口具体指卡插之用于供PG板构件3a插入其内的开口,即PG板构件3a插入卡槽121a是最先经过的卡槽121a部位。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和图3所示,PG板安装架12a上还设有用于与PG板构件3a上扣孔(图未标示)卡扣配合的扣体122a。扣孔为贯穿设于电路板31a上的通孔,其制造方便。本实施例,通过扣体122a与扣孔的卡扣配合,可极大程度地提高PG板构件3a在PG板安装架12a上安装的稳固可靠性,利于防止PG板构件3a在振动中轻易脱落;且卡扣连接方式拆装方便,利于实现PG板构件3a的自动化安装。扣体122a优选远离卡槽121a的卡插口设置,这样,利于减少PG板构件3a滑动卡插于卡槽121a内时受到扣体122a的摩擦现象,从而利于减小PG板构件3a安装过程受到的摩擦阻力,并利于防止PG板构件3a被扣体122a刮伤。
具体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PG板安装架12a包括两间隔相对设置的导轨123a,两导轨123a上分别设有供PG板构件3a两相对侧插入的滑槽1231a,两滑槽1231a共同形成上述卡槽121a。扣体122a设有两个,且两个扣体122a对称设置于两导轨123a上。扣体122a具体包括沿一导轨123a底端朝向另一导轨123a延伸的横向杆体1221a、沿电机轴向从横向杆体1221a端部朝远离定子铁芯4a的方向向上延伸的竖向杆体1222a和沿电机径向从杆体1221b端部朝向连接平台13a凸设的钩体1223a。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绝缘框架本体11a包括沿电机轴向位于定子绕组2a一侧的环状面板111a、沿环状面板111a之内边缘弯折设置且沿电机径向位于定子绕组2a内侧的内侧面板112a和沿环状面板111a之外边缘弯折设置且沿电机径向位于定子绕组2a外侧的外侧面板113a,PG板安装架12a沿电机径向位于内侧面板112a的内侧,且PG板安装架12a与内侧面板112a之间通过一连接平台13a连接。内侧面板112a和外侧面板113a都为圆筒状结构,且内侧面板112a位于外侧面板113a的内侧,内侧面板112a、外侧面板113a和环状面板111a之间围合形成一环形凹槽,环状面板111a、内侧面板112a和外侧面板113a连接形成一U形罩体,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通过环形凹槽罩设于定子绕组2a的轴向端部31a外。连接平台13a的设置,可使得PG板安装架12a沿电机径向延伸于内侧面板112a的内侧,从而利于PG板构件3a更好地感应检测转轴转速。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绝缘框架本体11a上还设有供PG板引出线6a卡入定位的引线固定夹14a,且引线固定夹14a凸设于连接平台13a上。引线固定夹14a的设置,利于提高PG板引出线6a定位的可靠性,并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组装。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引线固定夹14a包括两个间隔凸设于连接平台13a上的立杆141a和两个分别沿两支杆顶端朝向连接平台13a相向倾斜延伸的斜钩142a,两立杆141a、两斜钩142a和连接平台13a围合形成供PG板引出线6a容置定位的线孔143a。两斜钩142a大致呈倒“八”字形设置,且两斜钩142a相对的端部可相互抵接也可间隔设置。连接平台13a上于线孔143a的下方贯穿设有便于引线固定夹14a注塑成型的挖空孔131a。具体生产组装中,可将PG板引出线6a从两斜钩142a中间通过挤压斜钩142a产生弹性变形压入线孔143a内,其安装方便,利于实现自动化操作;且在PG板引出线6a压入线孔143a内完毕后,斜钩142a可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恢复原形,从而起到对PG板引出线6a限位的作用,防止了PG板引出线6a的轻易松脱。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PG板安装架12a之远离定子铁芯4a的顶端与定子铁芯4a之间的相对高度大于连接平台13a顶端与定子铁芯4a之间的相对高度,即PG板安装架12a具有沿电机轴向凸露于连接平台13a上方的凸露部124a,这样,利于PG板构件3a在PG安装架上的拆装。凸露部124a的中间位置具有开口槽1241a,开口槽1241a的设置,一方面可利于用户在拆装PG板构件3a时更好地把持PG板构件3a进行滑动操作;另一方面可供PG板引出线6a延伸连接持PG板构件3a的电路板31a,使得PG板引出线6a与PG板构件3a的连接更可靠。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绝缘框架本体11a上还设有供绕组引线卡入定位的接线端子盒15a,接线端子盒15a优选凸设于环状面板111a上,且接线端子盒15a与连接平台13a呈内外相对设置。绕组引出线(图未示)可卡入接线端子盒15a的线槽151a内,并通过刺破端子(图未示)锁紧固定,其安装方便、定位可靠,并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5所示,绝缘框架本体11a上还设有供温度保护器安装定位的保护器安装架16a,这样,使得温度保护器也可直接安装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上;且由于其可直接利用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的绝缘性能对温度保护器进行绝缘保护,从而使得温度保护器安装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上后不需再进行绝缘处理,有效简化了温度保护器的安装工序。在具体安装生产过程中,只需将温度保护器安装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的保护器安装架16a上,便实现了温度保护器的安装定位和绝缘处理,其安装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并利于实现温度保护器的自动化安装生产,进而利于降低温度保护器安装的人工成本和利于提高温度保护器的安装操作效率。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5所示,保护器安装架16a上设有供温度保护器容置定位的容置腔161a和供温度保护器装入容置腔161a内的腔口162a。具体安装过程中,只需将温度保护器从腔口162a压入容置腔161a内,便实现了温度保护器在保护器安装架16a上的安装,其安装过程非常简单,并利于实现温度保护器的自动化安装;而当需要将温度保护器拆下时,只需从腔口162a处将温度保护器拔出即可,利于温度保护器的后续拆卸维修。
优选地,保护器安装架16a设于环状面板111a上,且保护器安装架16a沿周向设于接线端子盒15a的旁侧,腔口162a沿电机轴向朝远离环状面板111a的方向开设,这样,既利于防止保护器安装架16a与定子绕组2a产生干涉现象,又便于温度保护器在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上安装,并利于实现温度保护器的自动化安装。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5所示,容置腔161a由环状面板111a、三个凸设于环状面板111a上的凸板163a和一个凸设于环状面板111a上的凸柱164a围合形成,且三个凸板163a连接形成一U形结构,凸柱164a设于U形结构的开口处,凸柱164a与其周向相邻的两凸板163a之间形成两个供温度保护器引线(图未示)穿设定位的缺口166a。三个凸板163a和一个凸柱164a可分别从四周进行限制温度保护器的移动位移,且其通过三个凸板163a较大板面限位的优势可充分保证温度保护器安装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上后限位的可靠性,而三个凸板163a连接形成一U形结构,可利于防止温度保护器在容置腔161a内发生旋转运动;同时,其利用凸柱164a易于弹性变形的优势可使得温度保护器在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在拆装比较方便,且凸柱164a的设置还可利于缺口166a的形成,从而利于温度保护器引线的穿设引出。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5所示,保护器安装架16a还包括至少一个凸设于凸板163a上以用于扣紧温度保护器的弹性卡扣165a。弹性卡扣165a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温度保护器安装的稳固可靠性;且由于弹性卡扣165a良好的弹性变形性能可使得温度保护器比较容易装入容置腔161a内,故,其在可提高温度保护器安装稳固可靠性的前提下,还可利于保证温度保护器拆装的方便性,并利于实现温度保护器的自动化安装。
优选地,如图5所示,弹性卡扣165a靠近凸板163a之远离环状面板111a的顶端设置,且弹性卡扣165a具有朝向容置腔161a内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1651a,导向斜面1651a具体从凸板163a的顶端以相对凸板163a的距离逐渐增大的形式朝向容置腔161a内倾斜延伸。弹性卡扣165a可为三角体结构,三角体结构的斜面即为导向斜面1651a。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165a靠近凸板163a的顶端设置,即弹性卡扣165a靠近腔口162a处设置,这样,既保证了温度保护器可从腔口162a装入容置腔161a内,又防止了温度保护器轻易从腔口162a处滑脱出容置腔161a外。而导向斜面1651a的设置,可对温度保护器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利于减小温度保护器的安装难度。具体安装过程中,温度保护器可沿着导向斜面1651a挤压弹性卡扣165a滑入容置腔161a内,当温度保护器完全滑过弹性卡扣165a后,弹性卡扣165a之朝向定子绕组2a的底端平面可扣压于温度保护器的顶部表面上,从而可将温度保护器扣紧于容置腔161a内。
优选地,如图5所示,弹性卡扣165a设有两个,且两个弹性卡扣165a对称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凸板163a上,这样,可使得温度保护器的安装比较稳固。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弹性卡扣165a的设置数量和分布方式也可采用其它设置方式。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3和图5所示,绝缘框架本体11a具有沿电机轴向从容置腔161a朝向定子绕组2a延伸设置的贯通孔114a,且贯通孔114a在环状面板111a上的投影面积小于容置腔161a在环状面板111a上的投影面积。贯通孔114a的设置,可更利于温度保护器对定子绕组2a温度的实时检测,提高了温度保护器对定子绕组2a的感温效果,从而使得温度保护器的感温更加准确。而贯通孔114a在环状面板111a上的投影面积设得小于容置腔161a在环状面板111a上的投影面积,可保证温度保护器安装于容置腔161a内后,环状面板111a可在电机轴向上起到对温度保护器的支撑和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了温度保护器安装的稳固可靠性。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贯通孔114a在环状面板111a上的投影呈“十”字状,其在保证环状面板111a对温度保护器支撑和限位可靠性的前提下,可使得贯通孔114a的轮廓比较大,从而利于充分保证温度保护器对定子绕组2a具有良好的感温效果。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和图3所示,环状面板111a和/或内侧面板112a和/或外侧面板113a还设有若干个注塑孔17a。注塑孔17a的设置,可在塑封成型塑封外壳200a的过程中,使得部分塑封材料(BMC)可注入注塑孔17a内并形成塑封定位柱(图未示),从而利于提高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与塑封外壳200a的结合强度,提高了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安装定位的稳固可靠性。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和图3所示,内侧面板112a上沿电机径向朝远离外侧面板113a的方向凸设有若干个内侧定位凸块18a;且/或,外侧面板113a上沿电机径向朝远离内侧面板112a的方向凸设有若干个外侧定位凸块19a。内侧定位凸块18a是沿电机径向离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中心轴线最近的部位,即内侧定位凸块18a是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实体材料中位于最内侧的部位;外侧定位凸块19a是沿电机径向离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中心轴线最远的部位,即外侧定位凸块19a是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实体材料中位于最外侧的部位。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内侧面板112a上凸设有若干个内侧定位凸块18a,且外侧面板113a上凸设有若干个外侧定位凸块19a。当定子铁芯4a、定子绕组2a和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被放置于塑封模具中准备进行塑封成型塑封外壳200a时,内侧定位凸块18a和外侧定位凸块19a可分别从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抵顶于塑封模具的相应部位上,从而起到定位作用,防止了塑封过程中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受塑封材料压力作用移位导致内侧面板112a和外侧面板113a大幅面积外露于塑封外壳200a外的现象发生,这样,一方面提高塑封外壳200a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的结合强度,保证了塑封材料封装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此外,内侧定位凸块18a和外侧定位凸块19a的设置,还可起到加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结构强度的作用。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示,内侧面板112a和/或外侧面板113a处还沿电机轴向凸设有若干个插脚110a,插脚110a可卡插于定子铁芯4a上,这样,利于进一步提高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安装定位的稳固可靠性。
优选地,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采用绝缘材料通过模具一体注塑成型,这样,在生产中,只要设计制造出相应的模具,就可使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的制造过程变得非常简单,利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的大批量生产制造,且其制造尺寸精度高。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塑封定子总成,其包括定子组件100a和封装于定子组件100a外的塑封外壳200a,定子组件100a包括定子铁芯4a、PG板构件3a、设于定子铁芯4a上的定子绕组2a和两个分别从定子铁芯4a两端套设于定子绕组2a两端的绕组端部绝缘框架,至少一个绕组端部绝缘框架采用上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PG板构件3a安装于PG板安装架12a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塑封定子总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故,使得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既可对定子绕组2a端部起到绝缘保护作用,又可对PG板安装架12a起到锁紧定位作用,从而提高了部件的功能作用,并简化了塑封定子总成的生产工序,同时,还可利于提高塑封定子总成的自动化生产程度,进而利于提高塑封定子总成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塑封定子总成生产的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于定子铁芯4a与定子绕组2a的轴向端部21a之间还设有绝缘片5a,这样,可提高定子铁芯4a与定子绕组2a之间的绝缘可靠性。本实施例采用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a与绝缘片5a的组合对定子绕组2a的轴向端部21a进行绝缘处理,一方面有效简化了定子绕组2a轴向端部21a绝缘处理的生产工序,使得定子绕组2a轴向端部21a的绝缘处理比较容易操作,缩短了定子组件100a的生产周期,并利于实现定子组件100a的自动化生产,从而利于降低定子组件100a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定子绕组2a轴向端部21a的绝缘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塑封电机,其包括上述的塑封定子总成和与塑封定子总成转动配合的转子,转子包括转轴和转子本体。本实施例提供的塑封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塑封定子总成,故,简化了塑封电机的生产工序,提高了塑封电机的自动化生产程度和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塑封电机的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PG板安装架的结构设置不同。具体地,实施例一中,卡槽121a的卡插方向与电机轴向平行;而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卡槽121b的卡插方向与电机轴向垂直,PG板构件3b相当于是以横向卡插方式安装于PG板安装架12b上的,这样,也可实现PG板构件3b在PG板安装架12b上的卡插安装,其安装也很方便,也利于实现PG板构件3b的自动化安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PG板构件3b是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b的中心位置处滑动卡插于卡槽121b内的,即卡槽121b的卡插口靠近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b的中心轴设置,这样,利于防止引线固定夹14b、接线端子盒15b对PG板构件3B的卡插安装产生干涉现象。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PG板安装架12b上也设有用于与PG板构件3b上扣孔卡扣配合的扣体122b,这样,通过扣体122b的设置也可提高PG板构件3b在PG板安装架12b上安装的稳固可靠性。扣体122b优选远离卡槽121b的卡插口设置,这样,利于减少PG板构件3b滑动卡插于卡槽121b内时受到扣体122b的摩擦现象。
具体地,PG板安装架12b包括两间隔相对设置的导轨123b,两导轨123b上分别设有供PG板构件3b两相对侧插入的滑槽1231b,两滑槽1231b共同形成上述卡槽121b。扣体122b设有两个,且两个扣体122b对称设置于两导轨123b上。扣体122b具体包括沿一导轨123b朝向另一导轨123b延伸的杆体1221b和沿杆体1221b端部朝向定子铁芯4b凸设的钩体1223b。
除了上述PG板安装架12b的设置方式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1b、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的其它结构都与实施例一设置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当然了,除了上述两个实施例外,卡槽的卡插方向也可设为其它形式,如卡槽的卡插方向可设为既不与电机轴向平行、也不与电机轴向垂直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包括沿电机轴向套设于定子绕组之轴向端部的绝缘框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本体上设有用于供PG板构件安装定位的PG板安装架,所述PG板安装架上设有供所述PG板构件容置定位的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PG板安装架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PG板构件上扣孔卡扣配合的扣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本体包括沿所述电机轴向位于所述定子绕组一侧的环状面板、沿所述环状面板之内边缘弯折设置的内侧面板和沿所述环状面板之外边缘弯折设置的外侧面板,所述PG板安装架沿所述电机径向位于所述内侧面板的内侧,且所述PG板安装架与所述内侧面板之间通过一连接平台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本体上还设有供PG板引出线卡入定位的引线固定夹,且所述引线固定夹设于所述连接平台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固定夹包括两个间隔凸设于所述连接平台上的立杆和两个分别沿两所述支杆顶端朝向所述连接平台相向倾斜延伸的斜钩,两所述立杆、两所述斜钩和所述连接平台围合形成供所述PG板引出线容置定位的线孔。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本体上还设有供绕组引线卡入定位的接线端子盒。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本体上还设有供温度保护器安装定位的保护器安装架。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PG构件滑动卡插的方式安装定位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槽的卡插方向与所述电机轴向平行;或者,所述卡槽的卡插方向与所述电机轴向垂直。
9.塑封定子总成,包括定子组件和封装于所述定子组件外的塑封外壳,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PG板构件、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和两个分别从所述定子铁芯两端套设于所述定子绕组两端的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绕组端部绝缘框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所述PG板构件安装于所述PG板安装架上。
10.塑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封定子总成和与所述塑封定子总成转动配合的转子。
CN201510268537.0A 2015-05-22 2015-05-22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Active CN104836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8537.0A CN104836358B (zh) 2015-05-22 2015-05-22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8537.0A CN104836358B (zh) 2015-05-22 2015-05-22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6358A true CN104836358A (zh) 2015-08-12
CN104836358B CN104836358B (zh) 2018-03-30

Family

ID=5381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8537.0A Active CN104836358B (zh) 2015-05-22 2015-05-22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635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6638A (zh) * 2015-12-02 2016-02-24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绕组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定子组件和电机
WO2017107315A1 (zh) * 2015-12-23 2017-06-29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塑封定子及其应用的外转子电机
CN108808903A (zh) * 2018-07-13 2018-11-13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CN109450117A (zh) * 2018-12-03 2019-03-08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防护罩及定子总成
CN109660051A (zh) * 2018-12-14 2019-04-19 尼得科电机(青岛)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10445340A (zh) * 2019-09-09 2019-11-12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塑封定子及电机
CN112787432A (zh) * 2019-11-01 2021-05-1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式保护器的基座结构
EP4037157A1 (en) * 2021-01-27 2022-08-03 ABB Schweiz AG Stator of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machi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0462A (ja) * 1994-03-10 1995-09-26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モ−ルドモ−タ
CN201393093Y (zh) * 2009-04-11 2010-01-27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定子
CN202260732U (zh) * 2011-10-25 2012-05-30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免浸漆线定子
CN103208886A (zh) * 2013-04-26 2013-07-17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塑封电机pg板固定结构及配套结构
CN203554139U (zh) * 2013-11-14 2014-04-16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塑封电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0462A (ja) * 1994-03-10 1995-09-26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モ−ルドモ−タ
CN201393093Y (zh) * 2009-04-11 2010-01-27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定子
CN202260732U (zh) * 2011-10-25 2012-05-30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免浸漆线定子
CN103208886A (zh) * 2013-04-26 2013-07-17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塑封电机pg板固定结构及配套结构
CN203554139U (zh) * 2013-11-14 2014-04-16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塑封电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6638A (zh) * 2015-12-02 2016-02-24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绕组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定子组件和电机
WO2017107315A1 (zh) * 2015-12-23 2017-06-29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塑封定子及其应用的外转子电机
CN108808903A (zh) * 2018-07-13 2018-11-13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CN108808903B (zh) * 2018-07-13 2023-11-28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CN109450117A (zh) * 2018-12-03 2019-03-08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防护罩及定子总成
CN109450117B (zh) * 2018-12-03 2020-0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护罩及定子总成
CN109660051A (zh) * 2018-12-14 2019-04-19 尼得科电机(青岛)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10445340A (zh) * 2019-09-09 2019-11-12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塑封定子及电机
CN112787432A (zh) * 2019-11-01 2021-05-1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式保护器的基座结构
EP4037157A1 (en) * 2021-01-27 2022-08-03 ABB Schweiz AG Stator of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6358B (zh) 2018-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6358A (zh)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N204652079U (zh)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N104836357A (zh)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EP2827476B1 (en)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CN104836360A (zh)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N203387325U (zh) 一种塑封电机
CN105075072A (zh) 汇流条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05972A (zh) 塑封定子的出线结构及塑封电机
JP6221034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EP2738913A2 (en) Stator of brushless motor with outer ro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604105A (zh) 汇流条单元
CN104541437A (zh) 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CN203660698U (zh) 一种电机定子铁芯上的端部绝缘结构及其应用的塑封电机
CN204652148U (zh)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N104541438A (zh) 汇流条单元
CN106640674A (zh) 电驱动泵的制造方法
CN203086279U (zh) 模制马达
CN109660051A (zh) 定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10829665B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泵
CN104638783A (zh) 定子结构及电机
CN104836389A (zh) 防止绝缘框架大面积外露的方法及塑封定子总成
CN204652065U (zh) 定子组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N103795214A (zh) 一种无铁芯盘式电机
CN104852490A (zh) 一种内绕式定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KR102020074B1 (ko) 수지 몰드 스테이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