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1632B - 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31632B CN104831632B CN201510200343.7A CN201510200343A CN104831632B CN 104831632 B CN104831632 B CN 104831632B CN 201510200343 A CN201510200343 A CN 201510200343A CN 104831632 B CN104831632 B CN 1048316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l
- lifting system
- entablature
- side form
- stu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4—Towers; Anchors ; Connection of cables to bridge parts; Saddl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在正式施工前,首选构建提吊系统,分别在索塔两侧拉设第一提吊系统,再在第一提吊系统之间拉设两组第二提吊系统,相邻的第一提吊系统与第二提吊系统可相互配合作业,也可独立作业。然后,进行上横梁施工,先构建及浇筑第一节侧模、第二节侧模及第三节侧模,再构建及浇筑上横梁底模;待上横梁施工完成后,浇筑下横梁,下横梁由预制所得,通过提吊系统进行运输及安装,最后连接上横梁及下横梁。本发明采用无支架施工技术,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安全性;将上横梁与下横梁分步进行施工,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将上横梁与下横梁分步施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梁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索塔指的是悬索桥或斜拉桥支承主缆的塔形构造物,索塔结构有多种类型,主要根据拉索的布置要求、桥面宽度以及主梁跨度等因素选用。常用的索塔形式沿桥纵向布置有单柱形、A形和倒Y形,沿桥横向布置有单柱形、双柱形、门式、斜腿门式、倒V形、倒Y形、A形等。索塔横截面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实心界面,当截面尺寸较大时采用工形或箱形截面,对于大跨度斜拉桥采用箱形截面更为合理。
索塔作为悬索桥重要的支承结构,承受着竖向荷载和纵横桥向的水平荷载,塔柱间设置上下横梁使塔柱形成门式框架结构。目前,索塔横梁构造施工方法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桥梁跨度增长及塔高度变化的需求。同时,支架搭设周期长,存在交叉作业,施工安全风险高。支架搭设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压,耗时耗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在现有横梁索塔施工的基础上,采用无支架施工技术,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安全性;将上横梁与下横梁分步进行施工,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将上横梁与下横梁分步施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首先在上横梁的施工位置预埋牛腿及横撑预埋件,然后搭建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提吊系统施工:
搭建提吊系统,提吊系统包括第一提吊系统及第二提吊系统;
(b)上横梁施工:
①首先取一吊篮,将该吊篮连接至第二提吊系统上,借助第二提吊系统带动吊篮运动;借助吊篮同时施工两边的上横梁侧模,以由下往上的顺序依次安装第一节侧模,浇筑第一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安装第二节侧模,浇筑第二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安装第三节侧模,浇筑第三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最后拆除上横梁侧模;
②在施工操作平台上焊接上横梁底板侧模,利用第一提吊系统将上横梁底板侧模提升至设计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保持在±0.1m之内;采用地脚螺栓固定上横梁底板侧模,卸下第一提吊系统;然后浇筑上横梁底板侧模,浇筑完成后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上横梁侧模;
③搭设拱形支模,并采用地脚螺栓固定连接,拱形支模向上支撑上横梁底模;
④安装底模压合件,借助螺栓将千斤顶安装于钢板上形成底模压合件;
⑤安装上横梁底模,借助第二提吊系统将上横梁底模提升到上横梁底板标高处,稳定第二提吊系统;然后采用第一提吊系统提吊底模压合件,将底模压合件提升至上横梁底模的上端,通过底模压合件及拱形支模的作用力固定上横梁底模的位置,此时卸下第二提吊系统;然后安装腹板钢筋及侧模,安装完成后,浇筑上横梁底模及拱形支模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卸下底模压合件;
(c)下横梁施工:
①下横梁预制:首先安装下横梁底模,并浇筑下横梁底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下横梁底模;然后安装底板翼缘及腹板钢筋,再安装下横梁侧模,接着浇筑下横梁侧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最后拆除下横梁侧模;
②下横梁运输:下横梁预制完成后,分别在下横梁的内侧与外侧设置吊点,将第一提吊系统连接下横梁外侧吊点,将第二提吊系统连接下横梁内侧吊点;然后将下横梁提升至设计位置;
③下横梁安装:利用第一提吊系统与第二提吊系统对下横梁高程进行调校,待高程调校完成后,固定下横梁底部,焊接安装小纵梁;接着浇筑下横梁与上横梁的接头。
进一步,第一提吊系统的安装过程具体为:在安装前,检查主缆、提吊系及加固钢架;然后安装加固钢架,加固钢架安装完成后,安装第一提吊系统,首先在桥身的两侧分别安装主缆,主缆安装完成后,采用人工安装提吊系,提吊系包括索夹及吊杆,索夹连接主缆,吊杆连接索夹。该方法安装方便且牢固,在第一提吊系统工作时,发生的故障的概率较小。
进一步,第二提吊系统的安装过程具体为:在安装前,检查主缆、提吊系及加固钢架;然后安装第二提吊系统,第二提吊系统安装于第一提吊系统之间,首先安装加固钢架,加固钢架安装完成后,安装第一提吊系统,首先在桥身的两侧分别安装主缆,主缆安装完成后,采用人工安装提吊系,提吊系包括索夹及吊杆,索夹连接主缆,吊杆连接索夹。该方法安装方便且牢固,在第二提吊系统工作时,发生的故障的概率较小。
进一步,上横梁施工的步骤①具体为:借助吊篮,首先安装第一节侧模,第一节侧模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该横撑设于第一节侧模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一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横撑;然后安装第二节侧模,第二节侧模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该横撑设于第二节侧模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二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横撑;最后安装第三节侧模,第三节侧模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该横撑设于第三节侧模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三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横撑。采用由下而上的安装过程,下部结构可支撑上部结构,故上横梁侧模施工更加稳定,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在横撑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上横梁侧模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施工安全问题。
进一步,横撑安装完成后,需在横撑处焊接内衬管及外包板,并检查焊接质量。提高横撑的牢固度。
进一步,上横梁施工的步骤③具体为:首先将拱形支模初步搭建,然后在拱形支模的中间部位用铁丝及铁片穿过横档对拉紧,并用螺栓拉紧;接着用第二起吊系统将拱形支模吊装至设计位置,最后采用地脚螺栓固定连接于上横梁侧模混凝土上。拱形支模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用于支撑上横梁底模,提高施工安全性。
进一步,下横梁施工中下横梁预制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安装下横梁底模,并浇筑下横梁底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下横梁底模;待拆除下横梁底模后,安装下横梁侧模,绑扎钢筋,预埋系杆支架预埋螺栓;接着浇筑下横梁侧模混凝土;最后,养护混凝土、拆除下横梁侧模、钢绞线穿束、预应力张拉。具有施工简单、安全及可靠的优点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在现有横梁索塔施工的基础上,采用无支架施工技术,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安全性;将上横梁与下横梁分步进行施工,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将上横梁与下横梁分步施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
本发明通过对上横梁体系构成,受力性能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获得无支架施工方法,该方法在确保施工安全同时显著降低了施工难度,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下横梁底板侧模、拱形支模及底模压合件用于固定下横梁底模,用于调整下横梁底模的施工位置,避免下横梁底模跑偏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底模结构体系易安装、易搬移、易固定,无安装难点,施工人员易上手。第一提吊系统与第二提吊系统负责施工搬运,提拉上横梁模板、下横梁模板及相应的施工设备,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且由于其辅助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施工效果更优。拱形支模用于支撑上横梁底模,避免其由于受压过大而出现塌落、损坏等情况,且拱形支模安装方便,能够赋予上横梁底模优异的稳定性。吊篮载人及载物,方便施工人员施工。横撑为第一节侧模、第二节侧模及第三节侧模提供优异的稳定性。下横梁采用预制、运输及安装的过程即可完成施工,预制下横梁安排于施工平台,便于施工人员施工;且较直接施工,施工的安全性更高,施工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横梁的模板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向的上横梁模板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下横梁的模板结构图;
图5为图4中B向的下横梁模板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上横梁底板侧模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提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索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底模压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下横梁6长23.048m,高13.5m,宽7.5m;上横梁5长14.20m、高8.5m、宽3.5m。在正式施工前,首先构建提吊系统,分别在索塔两侧拉设第一提吊系统,再在第一提吊系统之间拉设两组第二提吊系统,相邻的第一提吊系统与第二提吊系统可相互配合作业,也可独立作业。然后,进行上横梁5施工,先构建及浇筑第一节侧模2、第二节侧模3及第三节侧模4,再构建及浇筑上横梁底模1;待上横梁5施工完成后,浇筑下横梁6,下横梁6由预制所得,通过提吊系统进行运输及安装,最后连接上横梁5及下横梁6。
本发明所需的人员组织调配如下:
序号 | 工种 | 计划投入 |
1 | 施工员 | 6 |
2 | 质检员 | 2 |
3 | 安全员 | 2 |
4 | 测量员 | 3 |
5 | 钢筋工 | 75 |
6 | 模板工 | 36 |
7 | 砼工 | 20 |
8 | 机械工 | 8 |
9 | 电焊工 | 15 |
10 | 起重工 | 40 |
11 | 升降工 | 10 |
12 | 电工 | 6 |
本发明所需的主要材料及机具设备如下: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1 | 主缆 | m |
2 | 钢材 | t |
3 | 钢管 | t |
4 | 提吊系 | 套 |
5 | 加固钢架 | 套 |
6 | 模板 | t |
7 | 吊篮 | 台 |
8 | 安全吊绳 | 套 |
9 | 挖掘机 | 台 |
10 | 转载机 | 台 |
11 | 汽车吊车 | 台 |
12 | 混凝土搅拌机 | 台 |
本发明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a)首先在上横梁5的施工位置预埋牛腿及横撑预埋件,然后搭建施工操作平台。
(b)提吊系统施工:
安装第一提吊系统:在安装前,检查主缆14、提吊系及加固钢架13。
①安装加固钢架13:加固钢架13按组装单元进行现场安装,加固钢架13在组装平台上经试拼装后,采用平板车运输。运输时先将加固钢架13侧立,作好临时固定,待加固钢架13穿过塔架后,由两台缆索起重机同时抬吊,穿过主缆14及提吊系后翻身放平。吊装时,首先安装右边节然后对称安装左边节。后从中间节开始按由右至左对称进行吊装。
②主缆14施工:每一主缆14由10根钢绳组成,左边节17与右边节18均由4根主缆14组成,每两个主缆14配对,位于左边节17的两对主缆14上下设置,位于右边节18的两对主缆14上下设置。安装前,将钢绳排列位置编号牌挂于锚头、索鞍、跨中等处,以避免交叉、混淆。
主缆14安装统一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钢绳逐根用2台卷扬机牵引安装,在钢索经过的地面上铺设胶带。首先安装下端的一对主缆14,就位时然后每隔4~5m捆绑一道铅丝加以固定,再装上端的一对主缆14。主缆14安装完成后进行理顺,从跨中开始,每隔5~7m即用20#铅丝绑扎一道使主缆14成型。最后安装索夹15,并对主缆14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排列紧密。
③安装提吊系:提吊系包括索夹15和吊杆16。索夹15由铸钢浇铸而成。吊杆16为圆钢。提吊系施工由人工乘坐施工吊斗进行安装,安装时按标定的索夹15位置统一由一端向另一端安装,1对主缆14与1对索夹15相匹配,每个索夹15上设有两个安装孔19,每个安装孔19与1个主缆14相匹配。安装前,使用水平仪检查标志有跨中垂度的主缆14是否与设计相符,索夹15按主缆14上位置的顺序予以编号,避免索夹15与主缆14斜度不符而夹不紧。安装前先在主缆14各节点处涂一层黄油,扎一圈3mm厚的胶皮,以免钢丝直接与索夹15接触而受磨损。
④最后进行全桥调整。
安装第二提吊系统:在安装前,检查主缆14、提吊系及加固钢架13。
第二提吊系统的安装方法与第一提吊系统的安装方法相同,分别依次安装主缆14、提吊系及加固钢架13,最后进行全桥调整。
(c)上横梁5施工:
①首先取一吊篮,在吊篮的两侧设置吊耳,将两侧的第二提吊系统分别连接吊耳,借助第二提吊系统带动吊篮运动,吊篮能够载物及载人,装载于吊篮上的物体随着吊篮水平运动或垂直运动,方便施工;待吊篮安装完成后,借助吊篮同时施工两边的上横梁侧模,两侧的上横梁侧模均以由下往上的顺序依次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为:首先安装第一节侧模2,第一节侧模2位于最下端,第一节侧模2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每道横撑由2根钢管组成,每根钢管处设置2台千斤顶,故每道横撑共计4台千斤顶),横撑安装完成后,在横撑处焊接内衬管及外包板,并检查焊接质量;该横撑设于第一节侧模2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一节侧模2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该横撑;然后借助吊篮,安装第二节侧模3,第二节侧模3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每道横撑由2根钢管组成,每根钢管处设置2台千斤顶,故每道横撑共计4台千斤顶),横撑安装完成后,在横撑处焊接内衬管及外包板,并检查焊接质量;该横撑设于第二节侧模3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二节侧模3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横撑;最后安装第三节侧模4,第三节侧模4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每道横撑由2根钢管组成,每根钢管处设置2台千斤顶,故每道横撑共计4台千斤顶),横撑安装完成后,在横撑处焊接内衬管及外包板,并检查焊接质量;该横撑设于第三节侧模4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三节侧模4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横撑。最后拆除上横梁侧模;
②在施工操作平台上焊接上横梁底板侧模9,上横梁底板侧模9的具体施工过程为:首先依次安装上接杆21及下接杆10,然后依次安装竖杆12与斜杆11,借助斜杆11及竖杆12连接上接杆21及下接杆10,通过钢筋将其绑扎,从而形成上横梁底板侧模9;上横梁底板侧模9用于限定上横梁侧模的位置,利用第一提吊系统将上横梁底板侧模9提升至设计位置并进行校准,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保持在±0.1m之内,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采用地脚螺栓固定上横梁底板侧模9,卸下第一提吊系统;然后浇筑上横梁底板侧模9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上横梁侧模;
③搭设拱形支模17,并采用地脚螺栓固定连接,拱形支模17向上支撑上横梁底模,具体施工过程为:首先将拱形支模17初步搭建,然后在拱形支模17的中间部位用铁丝及铁片穿过横档对拉紧,并用螺栓拉紧;接着用第二起吊系统将拱形支模17吊装至设计位置,最后采用地脚螺栓固定连接于上横梁侧模混凝土上。
④安装底模压合件20,借助螺栓将千斤顶安装于钢板,每1.5M设置一台千斤顶,形成底模压合件20。
⑤安装上横梁底模1,借助第二提吊系统将上横梁底模1提升到上横梁底板标高处,此时上横梁底模1位于拱形支模17的上端,拱形支模17支撑上横梁底模1,稳定第二提吊系统;然后在底模压合件20的两侧设置吊耳,通过吊耳将第一提吊系统连接至底模压合件20,将底模压合件20提升至上横梁底模1的上端,并使底模压合件20对上横梁底模1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通过底模压合件20及拱形支模17的作用力固定上横梁底模1的位置,此时卸下第二提吊系统;然后安装腹板钢筋及侧模,安装完成后,浇筑上横梁底模1及拱形支模17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卸下底模压合件20。
(c)下横梁6施工:
①下横梁6预制:首先安装下横梁底模7,并浇筑下横梁底模7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下横梁底模7;待拆除下横梁底模7后,安装端底板,再安装底板翼缘及腹板钢筋,并采用第一提吊系统锚垫板及小纵梁固定;然后安装下横梁侧模8,绑扎钢筋,预埋系杆支架预埋螺栓;接着浇筑下横梁侧模8混凝土;最后,养护混凝土、拆除下横梁侧模8、钢绞线穿束、预应力张拉。具有施工简单、安全及可靠的优点
②下横梁6运输:下横梁6预制完成后,分别在下横梁6的内侧与外侧设置吊点,将第一提吊系统连接下横梁6外侧吊点,将第二提吊系统连接下横梁6内侧吊点;然后将下横梁6提升至设计位置;
③下横梁6安装:利用第一提吊系统与第二提吊系统对下横梁6高程进行调校,待高程调校完成后,固定下横梁6底部,焊接安装小纵梁;接着浇筑下横梁6与上横梁5的接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首先在上横梁的施工位置预埋牛腿及横撑预埋件,然后搭建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提吊系统施工:
搭建提吊系统,提吊系统包括第一提吊系统及第二提吊系统;
(b)上横梁施工:
①首先取一吊篮,将该吊篮连接至第二提吊系统上,借助第二提吊系统带动吊篮运动;借助吊篮同时施工两边的上横梁侧模,以由下往上的顺序依次安装第一节侧模,浇筑第一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安装第二节侧模,浇筑第二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安装第三节侧模,浇筑第三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最后拆除上横梁侧模;
②在施工操作平台上焊接上横梁底板侧模,利用第一提吊系统将上横梁底板侧模提升至设计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保持在±0.1m之内;采用地脚螺栓固定上横梁底板侧模,卸下第一提吊系统;然后浇筑上横梁底板侧模,浇筑完成后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上横梁底板侧模;
③搭设拱形支模,并采用地脚螺栓固定连接,拱形支模向上支撑上横梁底模;
④安装底模压合件,借助螺栓将千斤顶安装于钢板上形成底模压合件;
⑤安装上横梁底模,借助第二提吊系统将上横梁底模提升到上横梁底板标高处,稳定第二提吊系统;然后采用第一提吊系统提吊底模压合件,将底模压合件提升至上横梁底模的上端,通过底模压合件及拱形支模的作用力固定上横梁底模的位置,此时卸下第二提吊系统;然后安装腹板钢筋及侧模,安装完成后,浇筑上横梁底模及拱形支模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卸下底模压合件;
(c)下横梁施工:
①下横梁预制:首先安装下横梁底模,并浇筑下横梁底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下横梁底模;然后安装底板翼缘及腹板钢筋,再安装下横梁侧模,接着浇筑下横梁侧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最后拆除下横梁侧模;
②下横梁运输:下横梁预制完成后,分别在下横梁的内侧与外侧设置吊点,将第一提吊系统连接下横梁外侧吊点,将第二提吊系统连接下横梁内侧吊点;然后将下横梁提升至设计位置;
③下横梁安装:利用第一提吊系统与第二提吊系统对下横梁高程进行调校,待高程调校完成后,固定下横梁底部,焊接安装小纵梁;接着浇筑下横梁与上横梁的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吊系统的安装过程具体为:在安装前,检查主缆、提吊系及加固钢架;然后安装加固钢架,加固钢架安装完成后,安装第一提吊系统,首先在桥身的两侧分别安装主缆,主缆安装完成后,采用人工安装提吊系,提吊系包括索夹及吊杆,索夹连接主缆,吊杆连接索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吊系统的安装过程具体为:在安装前,检查主缆、提吊系及加固钢架;然后安装第二提吊系统,第二提吊系统安装于第一提吊系统之间,首先安装加固钢架,加固钢架安装完成后,安装第二提吊系统,首先在桥身的两侧分别安装主缆,主缆安装完成后,采用人工安装提吊系,提吊系包括索夹及吊杆,索夹连接主缆,吊杆连接索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施工的步骤①具体为:借助吊篮,首先安装第一节侧模,第一节侧模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该横撑设于第一节侧模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一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横撑;然后安装第二节侧模,第二节侧模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该横撑设于第二节侧模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二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横撑;最后安装第三节侧模,第三节侧模安装完成后,利用第二提吊系统吊装横撑,该横撑设于第三节侧模之间,借助横撑预埋件固定横撑,浇筑第三节侧模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成后拆除横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横撑安装完成后,需在横撑处焊接内衬管及外包板,并检查焊接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施工的步骤③具体为:首先将拱形支模初步搭建,然后在拱形支模的中间部位用铁丝及铁片穿过横档对拉紧,并用螺栓拉紧;接着用第二提吊系统将拱形支模吊装至设计位置,最后采用地脚螺栓固定连接于上横梁侧模混凝土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施工中下横梁预制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安装下横梁底模,并浇筑下横梁底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下横梁底模;待拆除下横梁底模后,安装下横梁侧模,绑扎钢筋,预埋系杆支架预埋螺栓;接着浇筑下横梁侧模混凝土;最后,养护混凝土、拆除下横梁侧模、钢绞线穿束、预应力张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00343.7A CN104831632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00343.7A CN104831632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31632A CN104831632A (zh) | 2015-08-12 |
CN104831632B true CN104831632B (zh) | 2016-07-20 |
Family
ID=53809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00343.7A Active CN104831632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3163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87762B (zh) * | 2016-08-09 | 2018-01-16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墩柱与横系梁同步浇筑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7044090B (zh) * | 2017-05-09 | 2019-02-15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桥梁的施工方法 |
CN108345318A (zh) * | 2018-02-07 | 2018-07-31 | 中交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节段梁悬臂拼装墩顶块安装测量方法 |
CN110184915B (zh) * | 2019-04-30 | 2020-11-27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斜拉桥现浇塔柱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04952B (zh) * | 2019-11-14 | 2021-06-15 |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悬索桥横梁预制拼装施工工艺 |
CN110863431A (zh) * | 2019-11-22 | 2020-03-06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悬索桥吊杆钢导索管加固、提高安装精度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67921B1 (ko) * | 2005-12-13 | 2007-01-11 | 재현토건(주) | 프리캐스트콘크리트 가로보를 이용한 케이블교량의 주탑시공방법 |
CN103352428A (zh) * | 2013-07-06 | 2013-10-16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悬索桥索塔横梁无支架施工方法 |
CN103437297A (zh) * | 2013-09-03 | 2013-12-11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钢塔上横梁无支架合龙方法及施工系统 |
CN104032678A (zh) * | 2014-05-06 | 2014-09-10 |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H型塔柱内力可调的临时横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4109999A (zh) * | 2014-06-26 | 2014-10-22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桥塔横梁的施工方法 |
-
2015
- 2015-04-24 CN CN201510200343.7A patent/CN10483163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67921B1 (ko) * | 2005-12-13 | 2007-01-11 | 재현토건(주) | 프리캐스트콘크리트 가로보를 이용한 케이블교량의 주탑시공방법 |
CN103352428A (zh) * | 2013-07-06 | 2013-10-16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悬索桥索塔横梁无支架施工方法 |
CN103437297A (zh) * | 2013-09-03 | 2013-12-11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钢塔上横梁无支架合龙方法及施工系统 |
CN104032678A (zh) * | 2014-05-06 | 2014-09-10 |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H型塔柱内力可调的临时横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4109999A (zh) * | 2014-06-26 | 2014-10-22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桥塔横梁的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31632A (zh) | 2015-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31632B (zh) | 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 | |
CN106677070B (zh) | 一种高空大跨度重载横梁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 | |
CN107059640B (zh) | 用于预制节段梁逐跨施工的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878693B (zh) | 桁架双梁式架桥机侧面喂梁架设结构、该架设结构的施工方法、以及基于该架设结构的侧面喂梁架设方法 | |
CN109680568B (zh) | 轨道梁线形调节设备及方法 | |
CN111794119B (zh) | 一种提篮式钢箱系杆拱临时支撑系统及吊装方法 | |
CN207211634U (zh) | 一种分段式井道结构及集成式井道电梯 | |
CN114770706B (zh) | 一种轻型t梁预制装备及预制安装施工方法 | |
CN106522112A (zh) | 斜拉桥边跨梁段架设系统及其方法 | |
CN211034860U (zh) | 钢结构网架液压提升施工作业装置 | |
CN103132702A (zh) | 一种大跨度管桁架拔杆提升、空中施转就位施工方法 | |
CN104775363B (zh) | 上塔柱钢筋节段的组拼方法 | |
CN112160246B (zh) | 组合梁安装方法 | |
CN117071448A (zh) | 钢结构拱架安装分段施工方法 | |
CN111042003A (zh) | 一种斜拉桥混凝土梁组合式挂篮施工方法 | |
CN212077660U (zh) | 大跨度宽幅桥梁主梁菱形挂篮施工结构 | |
CN210395127U (zh) | 一种组装式贝雷梁挂篮上走行系统 | |
CN109595011B (zh) | 一种用于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的二衬台车组装方案 | |
CN109577650B (zh) | 施工现场辅助预制大型钢筋骨架用的装配式型钢挂架及其辅助预制大型钢筋骨架的施工方法 | |
CN112627043A (zh) | 山区悬索桥狭窄洞室复合索鞍的安装装置及方法 | |
CN112681150A (zh) | 箱型拱桥预制吊装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0219416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 |
CN220767754U (zh) | 下承式钢桁架拱桥顶推施工用辅助装置 | |
CN217102749U (zh) | 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 | |
CN214143804U (zh) | 一种用于沉管预制的升降平台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