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7980A - 遮挡帘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遮挡帘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7980A
CN104827980A CN201410802491.1A CN201410802491A CN104827980A CN 104827980 A CN104827980 A CN 104827980A CN 201410802491 A CN201410802491 A CN 201410802491A CN 104827980 A CN104827980 A CN 104827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
rotating shaft
shading curtain
incorporating sec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24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024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7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7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7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6Safety nets, transparent sheets, curtains, or the like, e.g. between occupants and g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挡帘和车辆,遮挡帘包括遮挡帘本体(1),该遮挡帘还包括遮挡帘收纳部(2)和电动控制系统,在所述电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所述遮挡帘具有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在所述展出位置,所述遮挡帘本体(1)从所述遮挡帘收纳部(2)中展出,并位于相邻座位区域之间以隔离该相邻座位区域,在所述收回位置,所述遮挡帘本体(1)收回所述遮挡帘收纳部(2)。本发明通过在车内设置可展出的遮挡帘,能够满足不同座位区域的私密性,并且在不需使用时能够收回从而满足不同需求。另外,通过电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性舒适性。

Description

遮挡帘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挡帘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遮挡帘以及使用该遮挡帘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内尤其是乘用车内,根据座椅位置通常划分为多个座位区域,位于车内的司乘人员就坐于不同的座位区域内。目前,各座位区域的人员之间无任何遮挡,空间的私密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挡帘,该遮挡帘能够根据需求提升车内空间的私密性,并且操作性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遮挡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遮挡帘,遮挡帘本体,该遮挡帘还包括遮挡帘收纳部和电动控制系统,在所述电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所述遮挡帘具有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在所述展出位置,所述遮挡帘本体从所述遮挡帘收纳部中展出,并位于相邻座位区域之间以隔离该相邻座位区域,在所述收回位置,所述遮挡帘本体收回所述遮挡帘收纳部。
优选地,在所述展出位置,所述遮挡帘本体位于车内的前排座位区域和后排座位区域之间。
优选地,所述遮挡帘收纳部包括可转动的转轴,所述遮挡帘本体具有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固定端,以及可选择地接近或远离所述转轴运动的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电动控制系统包括电动驱动装置和与该电动驱动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由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座位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电动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转轴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通过万向联轴器或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车辆侧围上端。
优选地,所述遮挡帘收纳部包括形成于车内的顶棚上的容纳凹槽,所述转轴置于该容纳凹槽中并且由装饰板封闭,该装饰板具有供所述遮挡帘本体通过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遮挡帘本体上设置有与车内的内后视镜电连接的后视摄像头,该后视摄像头在所述展出位置开启,在所述收回位置关闭,并且所述内后视镜具有与所述后视摄像头同步开启和关闭的显示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内设置有本发明提供的遮挡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车内设置可展出的遮挡帘,能够满足不同座位区域的私密性,并且在不需使用时能够收回从而满足不同需求。另外,通过电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性舒适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遮挡帘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遮挡帘处于展出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遮挡帘处于收回位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安装方式提供的转轴的安装结构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转轴的安装结构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转轴的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遮挡帘本体     2     遮挡帘收纳部
3     顶棚           4     弹性件
5     装饰板         6     电动驱动装置
7     齿轮传动机构   8     锁定孔
9     后视摄像头
11    操作把手       21    转轴
31    容纳凹槽       51    通道
61    安装支架       62    紧固件
63    车辆侧围
a     前排座位区域    b     后排座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顶”通常是在本发明提供的遮挡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另外,“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遮挡帘和设置有该遮挡帘的车辆,其中遮挡帘包括遮挡帘本体1,该遮挡帘本体1使用的材料需满足遮挡需求,例如采用遮光布,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该遮挡帘还包括遮挡帘收纳部2,遮挡帘具有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在展出位置,遮挡帘本体1从遮挡帘收纳部2中展出,并位于相邻座位区域之间以隔离该相邻座位区域,在收回位置,遮挡帘本体1收回遮挡帘收纳部2。因此,当需要时,在车内展出的遮挡帘本体1既能够满足不同座位区域的私密性,并且在不需时,只需将遮挡帘本体1收回即可,从而满足不同需求。
其中优选地,在展出位置,遮挡帘本体1位于车内的前排座位区域a和后排座位区域b之间,以满足前后排乘客之间的私密空间需求。这尤其适用于后排乘客较为尊贵时的需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在同排相邻座位区域之间,对于此类变形方式同样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为了便于遮挡帘本体1位于展出位置时的定位,优选地,在展出位置,遮挡帘本体1可释放地锁定在相邻座位区域之间,这样,不需人为或者控制系统一直对遮挡帘本体1进行状态保持,尤其适用于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遮挡帘。
在结构上,能够实现收回遮挡帘本体1的方式有多种,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遮挡帘收纳部2包括可转动的转轴21,遮挡帘本体1具有固定在转轴21上的固定端,以及可选择地接近或远离转轴21运动的自由端,即通过转轴21的转动收回或展出遮挡帘本体1,这种方式适应于柔性一体结构的遮挡帘本体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遮挡帘本体1形成为可折叠结构或堆叠结构时,还可以通过升降绳索,例如升降窗帘拉线的方式实现遮挡帘本体1的收回或展出,对于此类变形也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遮挡帘还包括弹性件4,所该弹性件4弹性偏压转轴21朝向收回遮挡帘本体1的方向转动。这样,当需要收回遮挡帘本体1时,只需释放遮挡帘本体1的自由端,即可通过弹性件4的弹性恢复力收回遮挡帘本体1。更具体地,弹性件4为扭转弹簧,转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该扭转弹簧安装在车内。具体地,转轴21可以形成为空心轴,其内套设有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车身侧围钣金上,扭转弹簧一个操作端与转轴21固定连接,另一个固定端与车身侧围板件固定,即可以通过扭转弹簧的扭转弹性力实现本发明上述收回遮挡帘本体1的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操作遮挡帘本体1,遮挡帘本体1的自由端设置有操作把手11,并且该操作把手上形成有锁定孔8,因此该锁定孔8可以通过与位于车内地板或者座椅底部的锁定钩或销配合,而将遮挡帘本体1保持在展出位置,当需要收回遮挡帘本体1时,只需要将锁定孔8与锁定钩等锁定结构解脱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操作把手也可以形成为锁定钩等结构,而锁定孔形成在车内地版或座椅底部,对于此类变形同样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还可以使用电动控制系统对遮挡帘本体1进行控制,从而使得遮挡帘具有上述的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从而使得操作人员的操作舒适性更强。另外,电动控制系统可以直接领域车辆本身的电路,成本较低。
具体地,电动控制系统包括电动驱动装置6和与该电动驱动装置6电连接的控制开关,其中电动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转轴21转动,控制开关设置在相应的座位区域内,以便于乘坐人员控制。更具体地,电动驱动装置6为电机,该电机通过安装支架61安装在转轴21的端部。为了方便安装支架61的布置,安装支架61可以通过紧固件62可拆卸地固定在车辆侧围63上端。如图7所示,该车辆侧围63的上端可以具有朝向水平延伸的安装段,这样安装支架61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可以将电机悬置安装,并且电机位于顶棚3内和车辆侧围63中间,以避免外露。
其中为了适应电机多个方位的布置方式,电机的输出轴可以与转轴21不共线,即具有一定角度或者错开安装。这样,优选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21通过万向联轴器或齿轮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其中如图7所示,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联轴器与转轴21相连,而在图6中,则通过齿轮转动机构7与转轴21相连。从而适应各种电机的安装方式,使得电机满足各种安全区域。
在图6中,可利用一个直齿轮副将电机布置在转轴1的一侧以节省转轴1的轴向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锥齿轮副改变电机的布置方式或者直接将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21相连,对于此类变形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在布置方式上,遮挡帘收纳部2设置在车内的顶棚3上以实现遮挡帘本体1的升降使展出和收回。具体地,如图4所示,遮挡帘收纳部2包括形成于顶棚3的容纳凹槽31,转轴21置于该容纳凹槽31中并且由装饰板5封闭,该装饰板5具有供遮挡帘本体1通过的通道51。其中装饰板5可以为整体结构并且形成有通槽即通道51。另外,装饰板5还可以为两半式结构,该两半式结构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5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不对顶棚3进行改进,而在顶棚3上安装槽状护罩,同样可以容纳转轴21,对于上述各个变形方式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另外,通道51的尺寸需要满足允许遮挡帘本体1的通过而遮挡帘本体1的自由端的通过,即,至少操作把手11能够卡在通道51上,从而防止遮挡帘本体1过分收回,而难以再次进行展出操作。
另外,考虑到在遮挡前后排座位区域时,会干扰到车辆内后视镜的使用,为了安全驾驶,优选地,遮挡帘本体1上设置有与车内的内后视镜电连接的后视摄像头9,该后视摄像头9在所述展出位置开启,在收回位置关闭,并且内后视镜具有与后视摄像头9同步开启和关闭的显示屏。其中更优选地,后视摄像头9的安装位置需要满足在展出位置时,后视摄像头9能够通过后车窗捕获后方路况,具体地应接近遮挡帘本体1的固定端布置从而在展出位置时,处于中上部以捕获后方路况。其中为了及时开启后视摄像头9,可以在遮挡帘本体1上设置行程开关,当遮挡帘本体1的运动行程触发该行程开关时,则打开后视摄像头9并同时将打开内后视镜上的显示屏。其中内后视镜的显示屏可以占据内后视镜的整体尺寸也可以只占据部分尺寸,具体可类似于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的布置方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另外也可以在后视摄像头9上设置光线传感器,当其从遮挡帘收纳部2中露出时,光线传感器能够通过检测光线打开后视摄像头9,并且在收回到遮挡帘收纳部2后关闭后视摄像头9。另外,当使用电动控制系统控制遮挡帘本体1时,还可以通过设置检测电机的转数等参数来决定是否打开后视摄像头。即,能够实现控制后视摄像头9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可以包括各种检测装置,并根据检测装置所检测的参数对后视摄像头9进行控制,对于此类变形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另外后视摄像头还可以设置在车身尾部,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综上,本发明通过应用在车内设置遮挡帘,能够根据需求满足空间私密性,并且不干涉车辆正常使用,因此具有较高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遮挡帘,遮挡帘本体(1),其特征在于,该遮挡帘还包括遮挡帘收纳部(2)和电动控制系统,在所述电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所述遮挡帘具有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在所述展出位置,所述遮挡帘本体(1)从所述遮挡帘收纳部(2)中展出,并位于相邻座位区域之间以隔离该相邻座位区域,在所述收回位置,所述遮挡帘本体(1)收回所述遮挡帘收纳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挡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出位置,所述遮挡帘本体(1)位于车内的前排座位区域(a)和后排座位区域(b)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帘收纳部(2)包括可转动的转轴(21),所述遮挡帘本体(1)具有固定在所述转轴(21)上的固定端,以及可选择地接近或远离所述转轴运动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控制系统包括电动驱动装置(6)和与该电动驱动装置(6)电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电动驱动装置(6)由于驱动所述转轴(21)转动,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座位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装置(6)为电机,该电机通过安装支架(61)安装在所述转轴(21)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21)通过万向联轴器或齿轮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61)通过紧固件(62)可拆卸地固定在车辆侧围(63)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帘收纳部(2)包括形成于车内的顶棚(3)上的容纳凹槽(31),所述转轴(21)置于该容纳凹槽(31)中并且由装饰板(5)封闭,该装饰板(5)具有供所述遮挡帘本体(1)通过的通道(5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帘本体(1)上设置有与车内的内后视镜电连接的后视摄像头(9),该后视摄像头(9)在所述展出位置开启,在所述收回位置关闭,并且所述内后视镜具有与所述后视摄像头(9)同步开启和关闭的显示屏。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的车内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遮挡帘。
CN201410802491.1A 2014-12-19 2014-12-19 遮挡帘和车辆 Pending CN104827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2491.1A CN104827980A (zh) 2014-12-19 2014-12-19 遮挡帘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2491.1A CN104827980A (zh) 2014-12-19 2014-12-19 遮挡帘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7980A true CN104827980A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06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2491.1A Pending CN104827980A (zh) 2014-12-19 2014-12-19 遮挡帘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798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354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
CN108215962A (zh) * 2018-01-08 2018-06-29 安徽久利昌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高隐私性的双人式车载座椅
CN109228992A (zh) * 2018-09-18 2019-01-18 湖南省愉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卷筒式挡风装置的赛车
CN109228832A (zh) * 2018-09-18 2019-01-18 湖南省愉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车用挡雨装置的赛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3059A (zh) * 2000-11-09 2002-06-12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汽车的隔离装置
CN201338577Y (zh) * 2009-01-08 2009-11-04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驾驶室和乘客室的隔离装置及具有隔离装置的汽车
CN101694145A (zh) * 2009-04-28 2010-04-14 胥红 卷杆遮挡帘及其卷杆的伸缩和支撑方法
DE102010015910A1 (de) * 2009-03-12 2010-09-16 MAGNA CAR TOP SYSTEMS GmbH, Rochester Hills Cabrioverdeck mit Dachfenster
CN202764878U (zh) * 2011-12-12 2013-03-06 杨茂亮 汽车内隔
CN203228626U (zh) * 2013-04-24 2013-10-09 卢灿锋 一种汽车电动帘
CN203996083U (zh) * 2014-06-26 2014-12-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前后排座椅隔离装置的汽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3059A (zh) * 2000-11-09 2002-06-12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汽车的隔离装置
CN201338577Y (zh) * 2009-01-08 2009-11-04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驾驶室和乘客室的隔离装置及具有隔离装置的汽车
DE102010015910A1 (de) * 2009-03-12 2010-09-16 MAGNA CAR TOP SYSTEMS GmbH, Rochester Hills Cabrioverdeck mit Dachfenster
CN101694145A (zh) * 2009-04-28 2010-04-14 胥红 卷杆遮挡帘及其卷杆的伸缩和支撑方法
CN202764878U (zh) * 2011-12-12 2013-03-06 杨茂亮 汽车内隔
CN203228626U (zh) * 2013-04-24 2013-10-09 卢灿锋 一种汽车电动帘
CN203996083U (zh) * 2014-06-26 2014-12-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前后排座椅隔离装置的汽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354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
CN108215962A (zh) * 2018-01-08 2018-06-29 安徽久利昌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高隐私性的双人式车载座椅
CN109228992A (zh) * 2018-09-18 2019-01-18 湖南省愉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卷筒式挡风装置的赛车
CN109228832A (zh) * 2018-09-18 2019-01-18 湖南省愉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车用挡雨装置的赛车
CN109228992B (zh) * 2018-09-18 2019-12-10 湖南省愉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卷筒式挡风装置的赛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7980A (zh) 遮挡帘和车辆
EP2703223B1 (en) Electric step apparatus
KR102247781B1 (ko) 전기 자동차
US9394004B2 (en) Electric automobile
US7861460B1 (en) Emergency window opening system
CN102561878B (zh) 用于在具有进入口的车辆中促动多个部件的系统
BR102013024895A2 (pt) Sistema de detecção de perímetro para um veículo
BR102014021209B1 (pt) dispositivo de proteção solar para parabrisas
US6460805B1 (en) Double convex aircraft window
JP2020023203A (ja) 車両
CN103023203A (zh) 用于同时操作全景式遮阳蓬顶玻璃和卷帘的单一电机结构
US20100065232A1 (en) Wiper-based sunshade and methods of use
KR20190005365A (ko) 자동차 지붕에 설치되어 전기발생과 직사광 실내유입을 차단하는 다층 슬라이딩 태양전지판
ES2903267T3 (es) Mecanismo de habitación deslizable con transmisión por piñón y cremallera
CN103879269A (zh) 车辆以及用于启动车辆的提升门的机构
CN104842757B (zh) 车用扰流板总成和车辆
KR20110111869A (ko) 자동차의 전동 접이식 도어 스텝
CN104827866A (zh) 遮挡帘和车辆
CN105835811B (zh) 车辆及其车辆安全防护机构和防护方法
KR102274534B1 (ko) 차량 탑재형 비상표시장치
JP3196373U (ja) 自動車の日除け装置
CN206358075U (zh) 后视镜总成及汽车
JP4437326B2 (ja) 自動車用カバーシート装置
KR101307867B1 (ko) 차량용 전동식 썬바이저
CN211592396U (zh) 一种汽车行驶前视安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