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5880A -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5880A
CN104825880A CN201510239166.3A CN201510239166A CN104825880A CN 104825880 A CN104825880 A CN 104825880A CN 201510239166 A CN201510239166 A CN 201510239166A CN 104825880 A CN104825880 A CN 104825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anol
chinese medicine
clear paste
preparation
medic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91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观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Xi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Xi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Xi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Xi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391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5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5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5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原料药制得:法半夏80~100g、陈皮80~100g、川芎80~100g、水蛭50~70g、茯苓80~100g、甘草50~70g和鲜竹沥110~130mL;其制备方法包括:(1)回流浓缩,(2)煎煮浓缩、醇沉,(3)收膏,(4)制剂成型。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痰浊兼瘀血症的中药制剂,具有燥湿祛痰,健脾理气,活血化淤的功效,兼具多功能调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本发明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疗程短、高治愈率、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制备步骤简单,得率高。

Description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
《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张娜等,《中华中医药学刊》,29(6),1263~1264)中指出,祖国医学对于高脂血症并无病名记录,但有其相关论述,散见于“肥人”、“消瘅”、“眩晕”、“中风”等病症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关于脂质的认识,“人有脂、有膏、有肉”。膏脂类似于现代的血脂,与津液密切相关。张景岳曰:“津液和合为膏,以填补于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张志聪《灵枢集注》云:“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可见,膏脂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运化敷布,随血而循脉上下,营运全身,有注骨空,补脑髓,润肌肤等作用,是人体化生阳气的基本物质之一。而当膏脂运化失常,过剩,则为病理性脂浊,聚而为痰,阻于血脉,影响气血运行,日久生瘀,痰瘀互结,脉络壅塞不畅而致病。故亦可将高脂血症列为“痰浊”、“血瘀”的范畴。现代医家认为,脂浊致瘀,本虚标实,是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本虚以肝脾肾不足为主,标实则为痰浊血瘀。高脂血症与饮食不节、年老体弱、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其病机发展过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早期为肝脾肾功能失调,精微不化,湿浊渐生;继而脏腑功能进一步损伤,痰湿内蕴,痹阻脉络,或湿郁化热;后期病情进一步发展,痰瘀交阻,或化热伤阴,终致脏气虚衰,阴阳气血严重失调,从而产生各种病症。
ZL2007101217218中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涉及一种用于痰浊瘀阻引起的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ZL2014100027856中公开了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备方法。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西药主要有非诺贝特、阿昔莫司、苯扎贝特、藻酸双脂钠、吉非罗齐、洛伐他丁等他汀类药物及维生素E烟酸酯等,西药副作用较多且明显,患者不宜长期服用,而中药在治疗此类疾病方面则有突出的优势,不仅疗效显著,还可以长期服用无副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但目前治疗高脂血症中药制剂很少,其疗效也很难达到西药降血脂药物的程度。因此结合中医药理论,提供疗程短、高治愈率、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高脂血症的痰浊兼瘀血症的中药制剂,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高效治疗高脂血症的痰浊兼瘀血症,其制备方法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原料药制得:法半夏80~100g、陈皮80~100g、川芎80~100g、水蛭50~70g、茯苓80~100g、甘草50~70g和鲜竹沥110~130mL。
进一步地,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原料药制得:法半夏90g、陈皮90g、川芎90g、水蛭60g、茯苓90g、甘草60g和鲜竹沥120mL。
具体地,前述的中药制剂为胶囊剂。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回流浓缩:取川芎饮片用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A备用,川芎药渣挥干乙醇备用;
(2)煎煮浓缩、醇沉:将步骤(1)中川芎药渣与法半夏、陈皮、水蛭和甘草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后加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得到清膏B备用;取茯苓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后加乙醇搅拌均匀,静置,过滤,取沉淀挥发乙醇,得到茯苓提取物;
(3)收膏:取鲜竹沥加入清膏B中,浓缩得到清膏C;将清膏A、清膏C与茯苓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总清膏;
(4)制剂成型:将上述总清膏按常规制成各种不同的药物剂型。
进一步地,前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回流浓缩:取川芎饮片用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提取乙醇用量为4~6倍量,第二次提取乙醇用量为3~5倍量,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25~1.30,得到清膏A备用;川芎药渣挥干乙醇备用;
(2)煎煮浓缩、醇沉:将步骤(1)中川芎药渣与法半夏、陈皮、水蛭和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5~7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05~1.1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搅拌均匀,静置18h,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25~1.30,得到清膏B备用;取茯苓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5~7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05~1.1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搅拌均匀,静置18h,80目筛网过滤,取沉淀挥发乙醇,得到茯苓提取物;
(3)收膏:取鲜竹沥加入清膏B中,搅拌均匀,浓缩至45~60℃相对密度为1.25~1.30,得到清膏C;将清膏A、清膏C与茯苓提取物混合,搅拌20分钟,即得总清膏;
(4)制剂成型:将上述总清膏按常规制成各种不同的药物剂型。
前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中,胶囊剂的成型工艺步骤为:
(Ⅰ)制粒:取总清膏,加入淀粉采用喷雾干燥制粒,得干颗粒;
(Ⅱ)整粒混合:干颗粒置于筛粉机中筛粒,取粒径40目~60目的颗粒,加适量润滑剂,进行总混;
(Ⅲ)灌装:混合后的颗粒用胶囊充填机进行灌装,即得。
前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Ⅰ)喷雾干燥制粒过程中蒸汽压力为0.3~0.5Mpa,干燥舱内温度为70~80℃,喷雾真空压力为0.25~0.35Mpa。
前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Ⅱ)总混过程中所用润滑剂为原辅料总量0.2%~0.4%的硬脂酸镁。
本发明制剂功能主治:燥湿祛痰,健脾理气,活血化淤。用于高脂血症的痰浊兼淤血症,症见头晕目眩,胸闷或胸肋胀痛,心悸气短,体倦乏力,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苔腻。
本发明制剂以半夏为君,燥湿化痰、健脾和胃,陈皮、茯苓健脾渗湿和中化饮为臣,鲜竹沥、川芎、水蛭化痰通络、逐瘀通经,俾瘀血去,痰浊得化,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燥湿祛痰,健脾理气,活血祛瘀之功,用于痰瘀阻滞之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科学、合理,发明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和筛选,才得以确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详细了解本方中各药的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等,结合药效学、毒理、稳定性、临床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确定本方各药的用量配比、各药的提取方法以及一些药物的提取条件,并以含量测定的成分作为筛选指标,进行正交设计对药物水提、醇提、醇沉等条件进行了试验筛选,同时根据本方特点确定剂型为硬胶囊。同时也将为研发治疗其他相关疾病(如老年痴呆、肿瘤、关节炎、糖尿病)的一系列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一、处方筛选:
发明人通过对七味组方药进行不同用量比例的组合,以高脂血症家兔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为考核指标,筛选处方。建立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及分组,分别给予表1中不同用量比例的组合药物,阳性对照组给予洁脂片,阴性对照给予高脂饲料,给药4周后,耳缘静脉采血。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HDL-C(高密度脂蛋白)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结果见表2。
表1七味组方药不同比例的组合
组别 法半夏(g) 陈皮(g) 川芎(g) 水蛭(g) 茯苓(g) 甘草(g) 鲜竹沥(mL)
1 60 60 60 30 60 30 90
2 70 75 75 50 80 50 100
3 75 75 75 50 75 50 105
4 80 80 80 50 80 50 110
5 85 85 85 55 85 55 115
6 90 90 90 60 90 60 120
7 95 95 95 65 95 65 125
8 100 100 100 70 100 70 130
9 105 105 105 75 110 75 130
10 110 110 110 80 110 80 140
表2不同给药组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mean±SD)
由表1和表2可知:当法半夏为80~100g、陈皮为80~100g、川芎为80~100g、水蛭为50~70g、茯苓为80~100g、甘草为50~70g和鲜竹沥为110~130mL时,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家兔的血清中TC值和TG值;能够起到升高HDL-C同时降低LDL-C的作用,且其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故能明显降低TC-HDL-C/HDL-C的比值。当法半夏为90g、陈皮为90g、川芎为90g、水蛭为60g、茯苓为90g、甘草为60g和鲜竹沥为120mL时,效果最佳。
二、制备工艺考察
(一)提取工艺路线的确定
本发明制备工艺是根据药物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药效学研究、文献资料及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比较制定的。
其中,陈皮、法半夏、甘草和水蛭四味药材的有效成分多溶于热水,并且用一定浓度的乙醇能除去杂质;由于这四味药材的提取方法相同,因此将这四味药材混合在一起进行提取,更适合工业生产。
川芎主要含有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等有效成分,均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又有研究表明川芎水煎液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等状况,因此将乙醇提取川芎后的药渣并入陈皮、法半夏、甘草和水蛭四味药材一同水煎,尽量保留川芎有效成分。
茯苓多糖为茯苓的有效成分,用水提醇沉法可以有效保留茯苓多糖成分。
鲜竹沥为竹子加热后沥出的液体,具竹香气,味微甘,可直接入药。
(二)工艺条件筛选:
1、法半夏、陈皮、甘草、水蛭和川芎回流药渣水煎煮条件考察:将法半夏、陈皮、甘草、水蛭和川芎回流药渣,以两倍处方量,按L9(34)作正交设计,煎煮制成浸膏,以HPLC法测定的橙皮苷含量作为筛选指标,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正交试验设计表
水平 加水量A(v/w) 煎煮时间B(小时) 煎煮次数C(次)
1 4倍 1.0 1
2 6倍 1.5 2
3 10倍 2.0 3
表4L9(34)正交试验实验结果
由表4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主次为C>A>B,最佳水平是A2B1C2,即煎煮2次,加水量6倍,煎煮时间1小时。为了适应生产,最终将提取条件定为:加水5~7倍量,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
2、法半夏、陈皮、甘草、水蛭和川芎回流药渣的醇沉条件考察
根据1项下正交试验结果的最佳条件制备1.5倍处方量的水煎液,将其浓缩成1:1的溶液,平均分为三等分,分别加入95%乙醇使最终含醇量分别为50%、60%、70%、80%,沉淀分别静置12、15、18、21小时后,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沉淀用HPLC测定的橙皮苷含量作为筛选指标,结果见表5。
表5不同静置时间不同浓度乙醇沉淀后橙皮苷含量
乙醇终浓度(%) 静置时间(小时) 橙皮苷百分含量(%)
50 12 1.256
60 15 1.330
70 18 1.179
80 21 1.204
50 21 1.115
60 18 1.378
70 15 1.302
80 12 1.228
50 15 1.195
60 12 1.356
70 21 1.237
80 18 1.304
由表5可知,法半夏、陈皮、甘草、水蛭和川芎回流药渣的醇沉浓度选择最终含醇量达60%为宜。最佳醇沉条件为含醇量达60%,静置18小时。
3、茯苓的提取工艺考察
为提取茯苓多糖,分别考察了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三个因素,用苯酚-硫酸法对茯苓提取物中的粗多糖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各因素的各水平间没有较大差别。结合工业化生产条件和生产成本考虑,将茯苓的提取工艺定为:茯苓加水煎煮2次,每次水的用量为5~7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
4、茯苓的乙醇沉淀条件考察:
在3项下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对茯苓乙醇沉淀终浓度进行考察。称取茯苓150g,水煎煮后浓缩,取部分浓缩液平均分成3份,加乙醇使得终浓度分别为60%、70%、80%,分别静置12小时、18小时、24小时,过滤,取沉淀干燥,称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发现:从所得浸膏量看,采用乙醇终浓度70%所得浸膏量比乙醇终浓度80%所得浸膏量略低,但采用乙醇终浓度70%所得总多糖含量略高,因此我们选用70%作为乙醇终浓度,综合总多糖含量与节能省时等因素来看,同时静置18小时,为最佳搭配。
5、川芎提取用乙醇浓度考察
分别称取4份川芎粗粉,每份9g,分别加入12倍量的70%、80%、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5小时,滤过,回收乙醇。以阿魏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分析,结果见表6。
表6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比较的试验结果
样品 标准品 70% 80% 85% 95%
样品浓度(μg/μL) 0.02 63.6 69.6 72.4 68.0
进样量(μL) 2 2 2 2 2
阿魏酸提取率(%) 0.457 0.492 0.541 0.520
由表6可知,采用85%的乙醇提取川芎效果较好。
6、川芎提取工艺考察
为研究川芎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对提取条件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加乙醇量、回流时间和回流次数,分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以阿魏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发现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回流次数>加乙醇量>回流时间。最佳条件为加5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结合工业化生产条件和生产成本考虑,川芎的提取工艺定为:用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提取乙醇用量为4~6倍量,第二次提取乙醇用量为3~5倍量。
7、由于各味药的特性不同、工艺不同、提取溶剂不同以及因制粒的需要等,各提取液过滤后浓缩相对密度有所不同。
三、剂型筛选
本发明以治痰经典方二陈汤为基础,加清热化痰的鲜竹沥,活血化瘀药水蛭以及川芎配伍而成。临床上二陈汤及川芎均以汤剂为用,水蛭多研末冲服,但传统的方法在使用上极为不便,因此结合药效学的研究,为了使药物服用、携带、存储方便以及适合工业化生产,选定硬胶囊剂为所用剂型。胶囊剂按常规方法制备而得。
四、关于辅料用量的研究
制剂中加入润滑剂的目的是润滑、抗粘、助流等。本发明胶囊剂制备过程中,在总混步骤中加入不同比例不同种类润滑剂,如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等,结果发现当投入原辅料总量0.2%~0.4%的硬脂酸镁时,效果最佳且最经济。
五、药效学研究
对本发明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进行研究。
(一)材料
1、对照药品:洁脂片(吉非贝齐);本发明制剂: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
2、动物:家兔:日本大耳白,雄性,体重1.5~2.0kg,40只,由贵阳医学院提供。
3、仪器与试剂: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见下表:
名称 生产厂家
TC检测试剂盒 浙江温州东瓯生物工程公司
TG检测试剂盒 浙江温州东瓯生物工程公司
HDL-c检测试剂盒 浙江温州东瓯生物工程公司
LDL-c检测试剂盒 浙江温州东瓯生物工程公司
多功能酶标仪 北京瑞析科技有限公司
RF-5000型荧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GT10-2型高速离心机 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
试剂:水为蒸馏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二)试验方法
1、动物高脂血症模型及分组
全部动物在正常条件下观察一周后,每日每只动物给予100g2%胆固醇高脂饲料,3周后耳缘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按动物体重和血脂水平分层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给药开始后按每日每只动物给予100g1.0%胆固醇高脂饲料,于每日上午给予动物,待食完后,再补充其余高脂饲料。
高剂量组:按1.0g/kg;中剂量组:0.5g/kg;低剂量组:0.2g/kg;阳性对照:0.096g/kg;阴性对照:高脂饲料。
上述各组动物分别在给药4周和10周后,耳缘静脉采血测定各指标。第五周开始,高脂饲料中的胆固醇比例减至0.5%直至实验结束。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解剖和组织学观察。
2、血清脂质及脂蛋白含量的测定
TC、TG、HDL-C(高密度脂蛋白)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均采用酶法测定。
3、病变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测定
以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丙二醛(MDA)表示。动物解剖后立即从肝右叶下部、心尖和主动脉弓部至骼总动脉右侧切纵向切取部分组织冷冻保存备用。试验时用滤纸吸干表面皿,称取适量进行如下操作:将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匀浆,取200μL匀浆加0.2mL8.1%SDS、1.5mL20%醋酸缓冲液和1.5mL0.8%TBA试剂,加蒸馏水至4.0mL,95℃水浴回流1小时,室温下冷却后,加0.5mL蒸馏水和5.0mL正丁醇-吡啶混合液振荡抽提1分钟,4000rpm离心15分钟,吸取上层液,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定荧光强度(激发波长515nm,发射波长553nm)。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取80nmol/L标准液(1,1,3,3-四乙氧基丙烷)6.25μL、12.5μL、18.75μL、25.0μL、31.25μL、37.5μL和43.75μL于试管中,用蒸馏水补足到200μL,以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制成标准曲线。
根据被测样品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该样品的MDA值,按下述公式计算待测组织中MDA含量(mg/g待测组织)=由标准曲线上查得被测样品MDA值×220.31÷0.05(式中0.05为待测组织匀浆浓度,220.31为标准物质的分子量)。
(三)实验结果
1、对高脂血症家兔血脂及脂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见表7和表8。
表7本发明制剂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mean±SD)
由表7可知,本发明制剂分别采用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在给药四周后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家兔的血清中TC值和TG值,给药10周后,各给药组血清TC值进一步明显降低,其中三个给药组间也存在明显的剂量关系。
表8本发明制剂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脂蛋白水平的影响(mean±SD)
由表8可知,给药4周后,本发明制剂能够起到升高HDL-C同时降低LDL-C的作用,且其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故能明显降低TC-HDL-C/HDL-C的比值。
2、对高脂血症家兔病变组织LPO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见表9。
表9本发明制剂对高脂血症家兔病变组织LPO含量的影响(mean±SD)
由表9可知,本发明制剂及阳性对照均能明显降低主动脉、心尖肌肉及肝脏组织中的LPO含量,其中本发明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痰浊兼瘀血症的中药制剂,在应用现代生物化学、细胞学、病理学等手段对痰淤同治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降脂、抗氧化、抗栓等多方面作用,制备的本发明制剂具有燥湿祛痰,健脾理气,活血化淤的功效,兼具多功能调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本发明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疗程短、高治愈率、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制备步骤简单,得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介绍。
本发明中所有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称取法半夏80g、陈皮80g、川芎80g、水蛭50g、茯苓80g、甘草50g和鲜竹沥110mL,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回流浓缩:取川芎饮片用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提取乙醇用量为4倍量,第二次提取乙醇用量为3倍量,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25,得到清膏A备用;川芎药渣挥干乙醇备用;
(2)煎煮浓缩、醇沉:将步骤(1)中川芎药渣与法半夏、陈皮、水蛭和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5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0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搅拌均匀,静置18h,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25,得到清膏B备用;取茯苓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5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0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搅拌均匀,静置18h,80目筛网过滤,取沉淀挥发乙醇,得到茯苓提取物;
(3)收膏:取鲜竹沥加入清膏B中,搅拌均匀,浓缩至45~60℃相对密度为1.25,得到清膏C;将清膏A、清膏C与茯苓提取物混合,搅拌20分钟,即得总清膏;
(4)制剂成型:取上述总清膏,按照现有技术中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糖浆剂等的成型工艺分别制成相应的制剂。
实施例2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称取法半夏100g、陈皮100g、川芎100g、水蛭70g、茯苓100g、甘草70g和鲜竹沥130mL,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回流浓缩:取川芎饮片用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提取乙醇用量为6倍量,第二次提取乙醇用量为5倍量,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30,得到清膏A备用;川芎药渣挥干乙醇备用;
(2)煎煮浓缩、醇沉:将步骤(1)中川芎药渣与法半夏、陈皮、水蛭和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7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1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搅拌均匀,静置18h,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30,得到清膏B备用;取茯苓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7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1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搅拌均匀,静置18h,80目筛网过滤,取沉淀挥发乙醇,得到茯苓提取物;
(3)收膏:取鲜竹沥加入清膏B中,搅拌均匀,浓缩至45~60℃相对密度为1.30,得到清膏C;将清膏A、清膏C与茯苓提取物混合,搅拌20分钟,即得总清膏;
(4)制剂成型:取上述总清膏,按照现有技术中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糖浆剂等的成型工艺分别制成相应的制剂。
实施例3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称取法半夏90g、陈皮90g、川芎90g、水蛭60g、茯苓90g、甘草60g和鲜竹沥120mL,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回流浓缩:取川芎饮片用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提取乙醇用量为5倍量,第二次提取乙醇用量为4倍量,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28,得到清膏A备用;川芎药渣挥干乙醇备用;
(2)煎煮浓缩、醇沉:将步骤(1)中川芎药渣与法半夏、陈皮、水蛭和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6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10,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搅拌均匀,静置18h,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28,得到清膏B备用;取茯苓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6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05~1.1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搅拌均匀,静置18h,80目筛网过滤,取沉淀挥发乙醇,得到茯苓提取物;
(3)收膏:取鲜竹沥加入清膏B中,搅拌均匀,浓缩至45~60℃相对密度为1.28,得到清膏C;将清膏A、清膏C与茯苓提取物混合,搅拌20分钟,即得总清膏;
(4)制剂成型:取上述总清膏,按照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糖浆剂等的常规成型工艺分别制成相应的制剂。
实施例1~3制备的中药制剂为胶囊剂时,胶囊剂的成型可以通过实施例4-5中成型工艺实现。
实施例4胶囊剂的成型工艺步骤为:
(Ⅰ)制粒:取总清膏,加入淀粉采用喷雾干燥制粒,得干颗粒,其中喷雾干燥制粒过程中蒸汽压力为0.3~0.5Mpa,干燥舱内温度为70~80℃,喷雾真空压力为0.25~0.35Mpa;
(Ⅱ)整粒混合:干颗粒冷却后,置于筛粉机中筛粒,取粒径40目~60目的颗粒,加原辅料总量0.2%~0.4%的硬脂酸镁作润滑剂,置于二维混合机中混合80分钟;
(Ⅲ)灌装:混合后的颗粒用胶囊充填机进行灌装,即得。
实施例5胶囊剂的成型工艺为:取总清膏,60℃干燥4小时后粉碎成40目~60目的颗粒;再加入原辅料总量0.2%~0.4%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混匀;然后用空心胶囊进行填充,即得。
上述实施例所得胶囊每粒0.35g;该制剂口服,3次/天,3粒/次。

Claims (8)

1.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得:法半夏80~100g、陈皮80~100g、川芎80~100g、水蛭50~70g、茯苓80~100g、甘草50~70g和鲜竹沥110~13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得:法半夏90g、陈皮90g、川芎90g、水蛭60g、茯苓90g、甘草60g和鲜竹沥12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为胶囊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回流浓缩:取川芎饮片用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A备用,川芎药渣挥干乙醇备用;
(2)煎煮浓缩、醇沉:将步骤(1)中川芎药渣与法半夏、陈皮、水蛭和甘草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后加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得到清膏B备用;取茯苓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后加乙醇搅拌均匀,静置,过滤,取沉淀挥发乙醇,得到茯苓提取物;
(3)收膏:取鲜竹沥加入清膏B中,浓缩得到清膏C;将清膏A、清膏C与茯苓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总清膏;
(4)制剂成型:将上述总清膏按常规制成各种不同的药物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回流浓缩:取川芎饮片用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提取乙醇用量为4~6倍量,第二次提取乙醇用量为3~5倍量,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25~1.30,得到清膏A备用;川芎药渣挥干乙醇备用;
(2)煎煮浓缩、醇沉:将步骤(1)中川芎药渣与法半夏、陈皮、水蛭和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5~7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05~1.1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搅拌均匀,静置18h,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25~1.30,得到清膏B备用;取茯苓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5~7倍量,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5~55℃相对密度为1.05~1.15,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搅拌均匀,静置18h,80目筛网过滤,取沉淀挥发乙醇,得到茯苓提取物;
(3)收膏:取鲜竹沥加入清膏B中,搅拌均匀,浓缩至45~60℃相对密度为1.25~1.30,得到清膏C;将清膏A、清膏C与茯苓提取物混合,搅拌20分钟,即得总清膏;
(4)制剂成型:将上述总清膏按常规制成各种不同的药物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囊剂的成型工艺步骤为:
(Ⅰ)制粒:取总清膏,加入淀粉采用喷雾干燥制粒,得干颗粒;
(Ⅱ)整粒混合:干颗粒置于筛粉机中筛粒,取粒径40目~60目的颗粒,加适量润滑剂,进行总混;
(Ⅲ)灌装:混合后的颗粒用胶囊充填机进行灌装,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喷雾干燥制粒过程中蒸汽压力为0.3~0.5Mpa,干燥舱内温度为70~80℃,喷雾真空压力为0.25~0.35Mp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Ⅱ)总混过程中所用润滑剂为原辅料总量0.2%~0.4%的硬脂酸镁。
CN201510239166.3A 2015-05-12 2015-05-12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825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9166.3A CN104825880A (zh) 2015-05-12 2015-05-12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9166.3A CN104825880A (zh) 2015-05-12 2015-05-12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5880A true CN104825880A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0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9166.3A Pending CN104825880A (zh) 2015-05-12 2015-05-12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58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6488A (zh) * 2018-03-07 2018-06-01 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4235A (zh) * 2020-02-26 2021-08-27 北京重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04407A (ko) * 2005-03-30 2006-10-09 정두수 고지혈증 치료용 한약 추출물
CN102166330A (zh) * 2011-04-01 2011-08-31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及制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04407A (ko) * 2005-03-30 2006-10-09 정두수 고지혈증 치료용 한약 추출물
CN102166330A (zh) * 2011-04-01 2011-08-31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及制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福康: "沥水调脂胶囊", 《中国新药杂志》 *
彭成: "《中药药理学》", 31 August 2012,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志梅等: "沥水调脂胶囊与氟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中国基层医药》 *
李志梅等: "沥水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中国基层医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6488A (zh) * 2018-03-07 2018-06-01 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4235A (zh) * 2020-02-26 2021-08-27 北京重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04235B (zh) * 2020-02-26 2022-07-26 北京重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9935C (zh)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
CN102090630B (zh) 增强人体抗氧化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8798B (zh) 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CN101199668B (zh) 一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55138C (zh) 一种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25880A (zh)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3411A (zh)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574476B (zh) 用于辅助性降脂保肝的药材组合物
CN101234160B (zh) 一种降脂及保肝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63795A (zh) 连翘苷、其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高血脂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292769C (zh) 一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212B (zh) 红曲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71B (zh) 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20847B (zh) 一种含有金花葵籽油的护肤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9564C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49C (zh) 一种红参山楂保健酒
CN103191221A (zh) 荷丹制剂的减肥作用
CN1537545A (zh) 一种无糖型降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7365B (zh) 一种开胸顺气胶囊的制备工艺
CN1723801A (zh) 一种具有通便美容功能的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15487260B (zh) 一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263581A (zh) 用于降血糖的双参胶囊
JP5173432B2 (ja) 関節用薬草製剤
CN116115724B (zh) 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358553C (zh) 一种具有降脂减肥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