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5852B -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5852B
CN104825852B CN201410046713.1A CN201410046713A CN104825852B CN 104825852 B CN104825852 B CN 104825852B CN 201410046713 A CN201410046713 A CN 201410046713A CN 104825852 B CN104825852 B CN 104825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al composition
water
preparation
tibetan medicinal
tibet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67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5852A (zh
Inventor
巩利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Xia Dou Pharmaceuticals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Xia Dou Pharmaceutic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Xia Dou Pharmaceuticals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Xia Dou Pharmaceuticals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467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5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5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5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5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5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原料:藏红花10‑40份、檀香10‑30份、天竺黄10‑30份、丁香5‑20份、龙胆花15‑50份和甘草8‑25份。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或者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药物中。本发明的藏药组合物能够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尤其适用与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对于治疗咽炎、喉炎、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疼痛或口腔炎等疾病,治疗效果好,特别是制备成颗粒剂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呼吸道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之分。上呼吸道感染中,70%-80%的病例为病毒性感染,20-25%的病例为细菌性感染。普通感冒(俗称伤风)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少数有乏力、低热等症状。而流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有小流行或爆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结膜炎等症状。
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分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表现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和营养不良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
临床治疗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可以使用中药。例如:午时茶和川芎茶可以调散治疗风寒感冒,藿香正气片(丸、软胶囊)可以治疗感冒及肠道病毒引起的腹泻,防风通圣丸可以治疗感冒及单纯疱疹,板蓝根冲剂(颗粒剂)可以治疗风热型感冒、腮腺炎、肝炎、麻疹等病毒感染,抗病毒口服液可以治疗风热型感冒、腮腺炎及各种病毒感染,纯阳正气丸可以治疗暑天感冒,小柴胡冲剂、柴胡口服液(注射液)、正柴胡饮冲剂等可以治疗流行性感冒,鱼腥草注射液可以治疗流行性感冒、单纯疱疹、病毒性心肌炎等,复方大青叶合剂可以治疗流行性感冒、乙脑,复方黄芩片、黄芩苷片可以治疗流行性感冒、肝炎,黄连上清丸(片)治疗口腔炎等。
此外,常用来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包括双黄连粉针与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颗粒等,这些中成药主要由下列中药组成黄芩、黄连、银花、连翘、鱼腥草、紫草、贯众、艾叶、败酱草、黄芪、甘草、仙灵脾、金樱子、蜂胶、乌药、青木香、虎杖、海藻、丝瓜藤和石榴皮等,以及较少用的白屈菜、鸡血七、空心苋、棉子、红药子和珠子草等。藏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取得良好的疗效,且相比较化学药物而言,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与药物的体内残留,但是藏药组合物虽然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疗效仍然不理想,尤其对于病毒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差。
另一方面,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藏药与中药的区别在于医药理论体系的区别,同时药物原材料的来源主要根据藏族医药文化和该地区用药习惯,有些药材生长在藏区。藏药在临床上应用主要在藏族居住区,由于藏区的植物药研究水平较低,限制了对藏药的开发利用。而现有技术中,也还没有研究成功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藏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藏药组合物疗效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病毒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差,而现有技术中又鲜少有关于治疗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藏药组合物的研究的缺陷,提供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藏药组合物能够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尤其适用于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对于治疗咽炎、喉炎、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疼痛或口腔炎等疾病,治疗效果好,特别是制备成颗粒剂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藏药组合物;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原料:藏红花10-40份、檀香10-30份、天竺黄10-30份、丁香5-20份、龙胆花15-50份和甘草8-25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藏红花,别名番红花或西红花,是鸢尾科植物藏红花及同属其它植物的花柱头,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止痛。可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温毒发斑,瘀血肿痛等。所述的藏红花的含量较佳地为15-25份,更佳地为20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树干的心材,行气温中,开胃止痛、散寒,能治疗喉咙痛、粉刺、抗感染和抗气喘。所述的檀香的含量较佳地为13-23份,更佳地为18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其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用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以2-3.1g/kg的剂量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刺激性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竹黄中提取物的结晶物Ⅲ号(竹菌甲素),以100mg/kg灌胃,能显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其作用优于吲哚美辛(消炎痛),与杜冷丁(10mg/kg)相似;能显着降低醋酸所致扭体反应的次数,亦能显着降低蛋清所致的足跖肿用程度。所述的天竺黄的含量较佳地为13-23份,更佳地为18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丁香,别名百结、情客、紫丁香、子丁香、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或公丁香,为双子叶植物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能,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或癣症;丁香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含有1%浓度的丁香的乙醚浸出液,水浸液或含8%浓度的丁香煎剂的沙伯氏培养基,对许兰氏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较高浓度时对新型隐球菌也有抑制作用。醇浸出液与醚浸出液相似,但水浸液较差;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丁香油(少量滴入)可消毒龋齿腔,破坏其神经,从而减轻牙痛。所述的丁香的含量较佳地为5-13份,更佳地为9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龙胆花为龙胆科植物西藏龙胆、麻花秦艽或粗茎秦艽的干燥花,性寒,味辛、苦,有清热,解毒,止咳,利咽喉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目赤肿痛等。本发明中,所述的龙胆花的含量较佳地为19-29份,更佳地为24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瘀肿痛之功,用于嗓哑咽喉肿痛证。现代研究证实其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验方。所述的甘草的含量较佳地为8-16份,更佳地为12份。
本发明的藏药组合物的一较佳实施例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原料:藏红花20份、檀香18份、天竺黄18份、丁香9份、龙胆花24份和甘草12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本领域常规的口服制剂的剂型,较佳的为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片剂,更佳地为颗粒剂。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时:
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较佳地还包括本领域常规的颗粒剂辅料,所述的颗粒剂辅料较佳地包括稀释剂和/或湿润剂;其中,所述的稀释剂较佳地为糖粉、糊精和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湿润剂较佳地为乙醇水溶液。
所述的稀释剂的含量较佳地为20%-60%;所述的湿润剂的含量较佳地为50%-90%;所述百分比为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80%,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时:
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较佳地还包括本领域常规的胶囊剂辅料,所述的胶囊剂辅料较佳地包括填充剂和/或湿润剂;其中,所述的填充剂较佳地为淀粉、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湿润剂较佳地为乙醇水溶液。
所述的填充剂的含量较佳地为10%-50%;所述的湿润剂的含量较佳地为40%-90%;所述百分比为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80%,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片剂时:
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本领域常规的片剂辅料,所述的片剂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所述的片剂辅料较佳地还包括湿润剂和/或助流剂。
其中,所述的填充剂较佳地为淀粉、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湿润剂较佳地为乙醇水溶液;所述的崩解剂较佳地为羧甲基纤维素纳、羧甲基淀粉钠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又称:交联聚维酮,PVPP)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助流剂较佳地为微粉硅胶;所述的润滑剂较佳地为硬脂酸镁。
所述的填充剂的含量较佳地为20%-60%;所述的湿润剂的含量较佳地为40%-80%;所述的崩解剂的含量较佳地为5%-15%;所述的助流剂的含量较佳地为0.5%-5%;所述的润滑剂的含量较佳地为0.5%-5%;所述百分比为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40%-80%,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的制备方法。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时,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再与藏红花的细粉、檀香的细粉和丁香的细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即可。
其中,所述的细粉较佳地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更佳地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较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更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较佳地为0.5-1.5小时,更佳地为1小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较佳地为1-3次,更佳地为2次;当所述的提取的次数大于1次时,合并提取液。所述的浓缩较佳地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更佳地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所述的制粒较佳地为过20目筛制粒。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本领域常规的颗粒剂辅料时,所述的颗粒剂辅料与所述的浸膏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时,所述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再与藏红花的细粉、檀香的细粉和丁香的细粉混合,制粒,填充至胶囊内,即可。
其中,所述的细粉较佳地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更佳地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较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更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较佳地为0.5-1.5小时,更佳地为1小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较佳地为1-3次,更佳地为2次;当所述的提取的次数大于1次时,合并提取液。所述的浓缩较佳地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更佳地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所述的制粒较佳地为过20目筛制粒。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本领域常规的胶囊剂辅料时,所述的胶囊剂辅料与所述的浸膏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丸剂时,所述的丸剂的制备方法为下述方法中的任一种:
方法一:将除藏红花以外的其余药材原料共粉碎成细粉,再与细粉状的藏红花混合均匀,加水泛丸,阴干,即可;
方法二:将细粉状的藏红花、细粉状的檀香和细粉状的丁香混合均匀,得细粉的混合物,并将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将细粉的混合物和浸膏加水泛丸,阴干,即可。
以下,针对优选的丸剂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说明:
方法一中:所述的细粉较佳地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更佳地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所述的加水泛丸的水的添加量较佳地为所述的混合物的总质量的40%-80%。所述的阴干的温度较佳地为20-35℃,更佳地为25℃。
方法二中:所述的细粉较佳地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更佳地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较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更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较佳地为0.5-1.5小时,更佳地为1小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较佳地为1-3次,更佳地为2次;当所述的提取的次数大于1次时,合并提取液。所述的浓缩较佳地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或者浓缩至药材原料和浸膏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浓缩更佳地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所述的阴干的温度较佳地为20-35℃,更佳地为25℃。
本发明中,所述的丸剂较佳的为方法二中制得的丸剂。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片剂时,所述的片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方法中的任一种:
方法一:将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再与藏红花的细粉、檀香的细粉和丁香的细粉的混合物混合,制粒,压片,即可;
方法二:将檀香和丁香混合并研磨成细粉,再与细粉状的藏红花混合均匀得细粉的混合物;将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再与所述的细粉的混合物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即可;
以下,针对优选的片剂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说明:
方法一中:所述的细粉较佳地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更佳地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较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更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
方法二中:所述的细粉较佳地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更佳地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较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更佳地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较佳地为0.5-1.5小时,更佳地为1小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较佳地为1-3次,更佳地为2次;当所述的提取的次数大于1次时,合并提取液。所述的浓缩较佳地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更佳地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本领域常规的片剂辅料,且当所述的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时,所述的填充剂、崩解剂和所述的浸膏混合均匀,再进行后续步骤,所述的压片前,加入所述的润滑剂。
当所述的片剂辅料还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湿润剂与所述的浸膏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后续步骤。当所述的片剂辅料还包括助流剂时,所述的压片前,加入所述的助流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或者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呼吸道疾病较佳地为咽炎、喉炎、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疼痛或口腔炎。所述的病毒较佳地为流感病毒,更佳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流感病毒A1型和流感病毒A3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细菌较佳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群、肺炎球菌和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按照本领域常识,上述细菌和/或病毒中,肺炎球菌、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A1型和流感病毒A3型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群合并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藏药组合物具有抗炎和抗病毒作用,能够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尤其适用于治疗咽喉炎、肺炎或支气管炎等疾病,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藏红花、檀香、天竺黄、丁香、龙胆花和甘草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正文各药材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各药材已经经过净制、切制和炮制等加工处理,投料前,经过鉴定,各位药实物与名称相符,质量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具体药材鉴定办法参照药典标准执行)。
实施例1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其余药味共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匀,根据容器大小,先取部分粉末置包衣锅中,开启包衣锅,喷适量水起模,加入剩余粉末,喷适量水泛丸至丸重约0.8g时,取出,25℃下阴干,即得丸剂(藏药六味丸)。
实施例2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另取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并将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备用;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10倍量(药材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为60℃时密度1.10浸膏,与上述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20目筛,制粒,室温下阴干整粒,分装成5g/袋颗粒剂,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另取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备用;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10倍量(药材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为60℃时密度1.10浸膏,与上述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20目筛制粒,室温下阴干整粒,加0.5g微粉硅胶,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4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另取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备用;其余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10倍量(药材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为60℃时密度1.10浸膏,与上述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20目筛制粒,室温下阴干整粒,装入1号胶囊中,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5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另取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备用;其余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10倍量(药材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浸膏量与药材量之比为(1:1)时,将上述药材粉末小量置于包衣锅中,启动包衣锅,喷入适量浸膏液起模,加入药粉、喷入浸膏液,泛丸至丸重0.4g时,取出,室温下阴干,即得丸剂(藏药组合物浓缩丸)。
实施例6
藏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另取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备用;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10倍量(药材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为60℃时密度1.10浸膏,与上述三种药材细粉混合制软材,置挤出造丸机中制备小丸,室温下阴干,即得丸剂(藏药六味丸)。
实施例7-10的藏药组合物的成分及其含量如表1所示,单位:g;其制备方法同本发明实施例1。
表1实施例7-10的藏药组合物的成分及其含量
藏红花 檀香 天竺黄 丁香 龙胆花 甘草
实施例7 100 300 300 5 15 25
实施例8 400 100 100 20 15 20
实施例9 100 150 300 16 50 8
实施例10 250 200 200 10 30 10
实施例11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另取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并将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备用;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10倍量(药材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为60℃时密度1.20浸膏,加入50%(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β-环糊精作为稀释剂和上述三种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加80%(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乙醇水溶液(浓度60%,体积百分比)作为湿润剂,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室温下阴干,整粒,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2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另取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备用;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10倍量(药材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为60℃时密度1.18浸膏,加入30%(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淀粉作为填充剂,和上述三种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加60%(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乙醇水溶液(浓度60%,体积百分比)作为湿润剂,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室温下阴干,整粒,装入1号胶囊中,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13
称取藏红花200g、檀香180g、天竺黄180g、丁香90g、龙胆花240g、甘草120g,将藏红花研细粉备用,另取檀香、丁香粉碎成细粉,三种药材细粉混合、过100目筛后备用;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10倍量(药材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浓缩成为60℃时密度1.10浸膏,加入50%(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10%(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纤维素纳作为崩解剂和上述三种药材细粉混合,加2.5%的乙醇水溶液(浓度60%,体积百分比)作为湿润剂,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室温下阴干,整粒,加0.5%的微粉硅胶作为助流剂和2.5%的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混匀,压片,即得片剂。
对比例1
藏红花的含量为500g,其余同本发明实施例1。
对比例2
檀香的含量为8g,其余同本发明实施例1。
对比例3
天竺黄的含量为40g,丁香含量为30g,其余同本发明实施例1。
对比例4
藏红花含量为5g,龙胆花含量为60g,其余同本发明实施例1。
效果实施例1
藏药组合物丸剂(藏药六味丸)的抗病毒作用试验
1材料
1.1供试药品
取实施例1制得的藏药组合物10g、实施例6制得的藏药组合物25g各两份,分别加入10ml和5ml蒸馏水研成混悬液,分别制成含生药量1g/ml和2g/ml供试药品溶液。
对照药品:银黄口服液,山东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870001。
1.2供试细菌与病毒
体外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群、肺炎球菌,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体内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由上海市肺科医院提供的临床强毒株;
将上述菌类分别接种一白金耳,于5ml血液肉汤培养基中,37℃下培育18h备用。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流感病毒A1型和A3型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Hela细胞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研究室传代细胞。
1.3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方法与结果
2.1体外抗菌实验
实验方法参考:药理学实验方法学,徐淑云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346。
实验步骤:参考上述文献的方法,采用平皿打孔法及其判定标准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受试菌株分别用NS稀释至1×10-9菌株/ml,每一浓度药物受试10个孔。计算抑菌圈平面直径,并对抑菌圈进行t检验,评价药物体外抗菌作用。实验结果见表1。
表1藏药组合物丸剂(实施例1的藏药六味丸和实施例6的藏药六味丸)的体外抗菌作用(n=10)
注:与银黄口服液比aP>0.05,bP<0.05;与实施例1比藏药六味丸比cP<0.0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6的藏药组合物的体外抗菌作用优于对照药品银黄口服液,相对而言,实施例6制得的藏药六味丸(小丸)的效果较实施例1制得的丸剂好。其原因是:实施例6是用提取方法制备丸剂,有效成分较实施例1更容易溶出。而对比例1-4的效果均不如实施例中的藏药组合物的效果。
2.2体内抗菌实验
实验方法参考:药理学实验方法学,徐淑云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350。
实验步骤:首先分别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族溶血型链球菌的最小致死菌量(MLD)。小鼠的分组及感染如表2所示。
感染前分别灌胃(i.g)给予供试药物。给药后3h各组每鼠皮下注射(i.p)1MLD所示菌量。第一次给药后,每隔6h给药1次,连续给药10次。停药后继续观察5d,记录动物的外观形态,对感染后的存活率进行X2检验,X2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检验值作为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判断的依据。用该方法评价药物抗菌作用,实验结果见表2。
表2藏药组合物丸剂(实施例1的藏药六味丸)对感染致死菌量小鼠存活率的影响
注:与银黄口服液比bP<0.05,cP<0.01;与实施例2比,dP<0.01。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藏药六味丸的具有显著的体内抗菌作用,且体内抗菌作用优于对照药品银黄口服液。对比例1-4的产品的体内抗菌作用比实施例1和2的藏药六味颗粒效果差。
2.3细胞内抗病毒实验
实验方法参考:药理学实验方法学,徐淑云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398。
实验步骤:首先测定药物对细胞的无毒限量。用不同浓度的供试药物和等量的维持液接种于Hela细胞孔内,每孔0.2ml,每个浓度4个孔,同时设细胞对照孔,置37℃5%CO2孵箱培养,72h判定结果,以4个孔均不出现细胞病变的药物最小稀释倍数(对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的药物最高浓度)即为无毒限量的稀释倍数。取100TCID50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3型病毒液,按每孔0.1ml接种于Hela细胞培养孔中,吸附1h后洗去病毒液,加入不同浓度用维持液稀释的受试药物0.2ml,每个浓度4个孔,同时设病毒对照,细胞对照,置37℃5%CO2孵箱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病变,待病毒对照组出现明显细胞病变(CPE)时,判定不出现CPE的药物最高稀释倍数(药物仍具有抑病毒作用的最低浓度)。
抑病毒指数=药物抑制病毒最高稀释倍数/药物对细胞无毒限量最小稀释倍数。
上述实验重复6次,并以银黄口服液为对照,对其抑病毒指数进行t检验,评价药物的抗病毒作用。实验结果见表3。
表3藏药组合物丸剂(实施例1的藏药六味丸)的细胞内抗病毒作用
注:与银黄口服液对比eP<0.01;fP>0.05。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藏药六味丸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的抑制指数显著高于银黄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而对比例1-4的产品的抗病毒作用较实施例1-3的藏药组合物的抗病毒效果弱,与银黄口服液相当。
2.4抗小鼠流感病毒型肺炎实验
实验方法参考:药理学实验方法学,徐淑云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09。
实验步骤:将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10组,5组用于抗流感病毒A1型实验,5组用于抗流感病毒A3型实验,每组15只。给药剂量按“2.2”项下。每受试组每日给药2次,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3h后,滴鼻感染流感病毒A1型或A3型肺适应株1/2LD50感染量。感染后继续给药4d,末次给6h后进行颈动脉放血,解剖,计算肺指数,即小鼠全肺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肺指数=[全肺重量(g)/体重(g)]×100%
并制片进行病理检查,评价药物的整体抗病毒作用。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注:与正常对照相比1P<0.01;与病毒对照相比2P<0.05,3P<0.01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和2的藏药六味丸具有良好的体内抗病毒作用,且其抗病毒作用优于银黄口服液,对比例1-4的产品的抗病毒作用较实施例1-3的藏药组合物的抗病毒效果弱,与银黄口服液相当。
3、结论
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藏药六味丸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Claims (23)

1.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或者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原料组成:藏红花10-40份、檀香10-30份、天竺黄10-30份、丁香5-20份、龙胆花15-50份和甘草8-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藏红花的含量为15-25份,所述的檀香的含量为13-23份,所述的天竺黄的含量为13-23份,所述的丁香的含量为5-13份,所述的龙胆花的含量为19-29份,所述的甘草的含量为8-16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藏红花的含量为20份;
和/或,所述的檀香的含量为18份;
和/或,所述的天竺黄的含量为18份;
和/或,所述的丁香的含量为9份;
和/或,所述的龙胆花的含量为24份;
和/或,所述的甘草的含量为12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片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时: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颗粒剂辅料;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时: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胶囊剂辅料;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片剂时: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片剂辅料,所述的片剂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时,所述的颗粒剂辅料包括稀释剂和/或湿润剂;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时,所述的胶囊剂辅料包括填充剂和/或湿润剂;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片剂时,所述的片剂辅料还包括湿润剂和/或助流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时:当所述的颗粒剂辅料包括稀释剂时,所述的稀释剂为糖粉、糊精和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的颗粒剂辅料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湿润剂为乙醇水溶液;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时:当所述的胶囊剂辅料包括填充剂时,所述的填充剂为淀粉、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的胶囊剂辅料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湿润剂为乙醇水溶液;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片剂时:所述的填充剂为淀粉、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的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纳、羧甲基淀粉钠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当所述的片剂辅料还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湿润剂为乙醇水溶液;当所述的片剂辅料还包括助流剂时,所述的助流剂为微粉硅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时:当所述的颗粒剂辅料包括稀释剂时,所述的稀释剂的含量为20%-60%;当所述的颗粒剂辅料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湿润剂的含量为50%-90%;所述百分比为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时:当所述的胶囊剂辅料包括填充剂时,所述的填充剂的含量为10%-50%;当所述的胶囊剂辅料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湿润剂的含量为40%-90%;所述百分比为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片剂时:所述的填充剂的含量为20%-60%;和/或,所述的崩解剂的含量为5%-15%;和/或,所述的润滑剂的含量为0.5%-5%;当所述的片剂辅料还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湿润剂的含量为40%-80%;当所述的片剂辅料还包括助流剂时,所述的助流剂的含量为0.5%-5%;所述百分比为占所述的药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时,当所述的颗粒剂辅料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80%,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时,当所述的胶囊剂辅料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80%,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片剂时,当所述的片剂辅料还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40%-80%,所述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时,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再与藏红花的细粉、檀香的细粉和丁香的细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即可;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颗粒剂辅料时,所述的颗粒剂辅料与所述的浸膏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时,所述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再与藏红花的细粉、檀香的细粉和丁香的细粉混合,制粒,填充至胶囊内,即可;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胶囊剂辅料时,所述的胶囊剂辅料与所述的浸膏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细粉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为0.5-1.5小时;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为1-3次,当所述的提取的次数大于1次时,合并提取液;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浓缩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制粒为过20目筛制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细粉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为1小时;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为2次,合并提取液;
和/或,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颗粒剂和/或胶囊剂时,所述的浓缩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丸剂时,所述的丸剂的制备方法为下述方法中的任一种:
方法一:将除藏红花以外的其余药材原料共粉碎成细粉,再与细粉状的藏红花混合均匀,加水泛丸,阴干,即可;
方法二:将细粉状的藏红花、细粉状的檀香和细粉状的丁香混合均匀,得细粉的混合物,并将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将细粉的混合物和浸膏加水泛丸,阴干,即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一时,所述的细粉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一时,所述的加水泛丸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混合物的总质量的40%-80%;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一时,所述的阴干的温度为20-35℃;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细粉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为0.5-1.5小时;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为1-3次,当所述的提取的次数大于1次时,合并提取液;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浓缩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或者浓缩至药材原料和浸膏的质量比为1:1;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阴干的温度为20-35℃。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一时,所述的细粉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一时,所述的阴干的温度为25℃;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细粉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为1小时;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为2次,合并提取液;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浓缩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阴干的温度为25℃。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为片剂时,所述的片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方法中的任一种:
方法一:将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再与藏红花的细粉、檀香的细粉和丁香的细粉的混合物混合,制粒,压片,即可;
方法二:将檀香和丁香混合并研磨成细粉,再与细粉状的藏红花混合均匀得细粉的混合物;将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得浸膏,再与所述的细粉的混合物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即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方法一中:所述的细粉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
方法二中:所述的细粉为过100目后得到的细粉;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5-20倍;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为0.5-1.5小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为1-3次,当所述的提取的次数大于1次时,合并提取液;所述的浓缩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片剂辅料,且当所述的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时,所述的填充剂、崩解剂和所述的浸膏混合均匀,再进行后续步骤,所述的压片前,加入所述的润滑剂;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片剂辅料,且当所述的辅料还包括湿润剂时,所述的湿润剂与所述的浸膏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当所述的藏药组合物中还包括片剂辅料,且当所述的辅料还包括助流剂时,所述的压片前,加入所述的助流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一时,所述的细粉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一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细粉为过120目后得到的细粉;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的天竺黄、龙胆花和甘草的总质量的10倍;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时间为1小时;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加水提取的提取次数为2次,合并提取液;
和/或,当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方法二时,所述的浓缩为浓缩至60℃的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
1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或者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道疾病为咽炎、喉炎、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疼痛或口腔炎。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为流感病毒。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流感病毒A1型和流感病毒A3型中的一种或多种。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时,所述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群、肺炎球菌和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410046713.1A 2014-02-10 2014-02-10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825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6713.1A CN104825852B (zh) 2014-02-10 2014-02-10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6713.1A CN104825852B (zh) 2014-02-10 2014-02-10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5852A CN104825852A (zh) 2015-08-12
CN104825852B true CN104825852B (zh) 2018-07-31

Family

ID=53804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6713.1A Active CN104825852B (zh) 2014-02-10 2014-02-10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58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8291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浏阳市利美免疫力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解毒调理的中药组合物
CN112168947A (zh) * 2020-10-22 2021-01-05 浏阳利美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六味藏红花丸;格鲁修学社区;《http://www.gel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783》;20101228;第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5852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5255A (zh) 一种驱蚊杀菌剂
CN101972338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1782B (zh) 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308A (zh) 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7844A (zh) 一种治疗猪高热病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1628108B (zh) 治疗外感风寒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5852B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75254A (zh) 一种治疗耳聋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34092A (zh) 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5373A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3968A (zh) 一种退热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210773A (zh)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巴布膏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577187B (zh)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74021A (zh) 治疗表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3375A (zh) 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493B (zh) 一种预防或治疗甲流及手足口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3142702A (zh) 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草药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9979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8655A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蓝金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672B (zh) 用于治疗妇女卵巢功能异常引起的功血的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9982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2245C (zh) 板蓝根和黄芩苷的药物组合物
CN106729589A (zh) 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288346A (zh) 一种口底部蜂窝组织炎用治疗药物
CN105288107A (zh) 复方沙棘清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