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5634B - 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5634B
CN104825634B CN201510221353.9A CN201510221353A CN104825634B CN 104825634 B CN104825634 B CN 104825634B CN 201510221353 A CN201510221353 A CN 201510221353A CN 104825634 B CN104825634 B CN 104825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ce
catalpol
columns
extracting solution
absorbent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13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5634A (zh
Inventor
白海波
扈荣
蒋芳萍
桑瑞艳
章小永
傅旭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NEW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NEW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NEW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NEW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13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5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5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5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5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5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黄叶提取物在用于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地黄叶提取物中的梓醇在用于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梓醇对于急性肾损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黄叶提取物的新用途,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地黄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ey injury,AKI)是临床各科较常见的急重症。AKI是指48h内至少2次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绝对值≥26.5umol/L(0.3mg/dL)或较原血清肌酐值上升≥50%;和(或)持续6h以上尿量<0.5mL/kg/h。多发生于休克、严重创伤、脓毒血症及某些抗肿瘤(铂类)、抗生素药物(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使用等因素后,很多时候可因病情发展迅速,治疗不及时而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KD)以致终身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AKI的发病率在综合性医院为3%~10%,在重症监护病房为30%~60%,危重AKI患者死亡率高达30%~80%。既往一直认为AKI为临床可逆的,若经过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则远期预后良好。近年来研究表明只要发生AKI,不仅会明显增加患者短期死亡率,且无论肾功能是否恢复,都可能对患者远期预后(包括远期生存率、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对于AKI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文献认为,治疗慢性肾损伤药物对相关指标“改善10%可判断为阳性”。但目前为止,一些对慢性肾损伤有确切疗效的药物甚至是激素类药物,对于AKI均无治疗效果。也就是说改善10%尚不足以对于48h内血肌酐升高50%以上的患者获得有效的保护,也就是目前临床上尚未有可靠的治疗AKI的化药或中药的主要原因。
地黄叶提取物,特别是梓醇可以改善肾功能已有零星文献报告,比如专利200610021877.4,所述地黄叶提取物(含麦角总甾苷以麦角甾苷计的含量≥50%)用于制备治疗肾功能疾病的药物,以及《梓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IGF-1和Akt表达的影响》(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公开了梓醇可部分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IGF-1和Akt表达,一定程度减轻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但对糖尿药大鼠24h尿白蛋白,尿MA/Cre及肾功能指标影响不明显。《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及梓醇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化生长因子1/Smad通路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年第7期,P783)中公开了在TGF-β刺激H K-2细胞模型中,六味地黄丸含血清拮抗Smad通路活化的作用与HGF相似,梓醇是六味地黄丸中主要发挥作用的单体之一。
这些报告或处于分子水平、离体细胞水平,或虽在慢性肾脏病或糖尿病等诱发的慢性肾损伤方面有报道,但未按照AKI定义采用动物模型以血肌酐为疗效指标进行过评价。也就是说,分子水平或离体细胞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药物治疗效果的直接指标。
目前地黄叶提取物(梓醇含量≥50%)对于急性肾损伤(AKI)却一直没有过报导。而且,急性肾损伤与慢性肾损伤、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概念并不相同,是不同的疾病。2001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首次提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ease,CKD)的概念,将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存在肾损害或肾功能下降,且持续时间≥3个月都可诊断为CKD。其中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表现为下列之一:病理异常;血或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肾功能下降指GFR<60ml/min,伴或不伴肾损害。目前应用方程依据血肌酐计算GFR,并根据GFR将CKD分为5期,1期≥90,2期60-89,3期30-59,4期15-29,5期<15。
虽然CKD患者GFR下降多是恒定的,但是有些临床因素会加快GFR的下降,特别是对CKD 2期以后的患者,也即在CKD基础上发生AKI。对于某些危险因素的积极控制有可能阻止CKD的发生(如控制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和泌尿系感染等)或延缓CKD的进展(如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 annia glutinasa Liboschde.)的新鲜块茎。作为常用中药之一,地黄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热病烦渴,吐血,发斑发疹等。而地黄叶为地黄的地上部分,尚未作为药材使用,通常作为饲料、肥料而被弃用。
梓醇(catalpo1)是中药地黄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子式C15H22O1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神经保护、降血糖、利尿、缓泻、抗癌、抗炎等作用。
梓醇在地黄中含量较低且性质不稳定,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含量不断降低。因此,选择合适的药材和纯化方法是开发梓醇的关键。近来研究表明,地黄叶中也含有梓醇并且含量甚至比地黄高。从地黄叶中分离纯化梓醇能降低开发成本,对梓醇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申请人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发现地黄叶提取物在用于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地黄叶提取物中的梓醇成分在用于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急性肾损伤无药可治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对急性肾损伤具有治疗作用的地黄叶提取物,特别是其中梓醇的含量大于50%的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黄叶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以重量体积比计,地黄叶按1:5-12加40%-7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两次上柱用浓度为10%-30%乙醇的洗脱,收集第二次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其中所述的两次柱,分别为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和活性碳柱。
其中所述的两次上柱,可以先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再上活性碳柱洗脱;也可以是提取液先上活性碳柱洗脱,再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
在提取液第一次上柱前,可以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左右的液体;第二次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时,也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左右的液体。
其中所述的地黄叶提取物中,含有梓醇,且梓醇的HPLC含量大于5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梓醇的组合物,这一组合物可以通过地黄叶提取物经进一步的溶剂法结晶可得到。具体的说,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以重量体积比计,地黄叶按1:5-12加40%-7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两次上柱用浓度为10%-30%乙醇的洗脱,收集第二次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将干燥物以1:2投入丙酮的水过饱和溶液,4℃放置24h,过滤收集晶体;其中所述的两次柱,分别为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和活性碳柱。
其中所述的两次上柱,可以先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再上活性碳柱洗脱;也可以是提取液先上活性碳柱洗脱,再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
在提取液第一次上柱前,可以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的液体;第二次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时,也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左右的液体。
其中所述的含有梓醇的组合物中梓醇的HPLC含量大于50%。
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地黄叶提取物方法,以重量体积比计,地黄叶按1:5-12加40%-7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两次上柱用浓度为10%-30%乙醇的洗脱,收集第二次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其中所述的两次柱,分别为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和活性碳柱。
其中所述的两次上柱,可以先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再上活性碳柱洗脱;也可以是提取液先上活性碳柱洗脱,再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
在提取液第一次上柱前,可以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的液体;第二次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时,也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左右的液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含有梓醇的组合物的方法,以重量体积比计,地黄叶按1:5-12加40%-7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两次上柱用浓度为10%-30%乙醇的洗脱,收集第二次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将干燥物以1:2投入丙酮的水过饱和溶液,4℃放置24h,过滤收集晶体;其中所述的两次柱,分别为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和活性碳柱。
其中所述的两次上柱,可以先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再上活性碳柱洗脱;也可以是提取液先上活性碳柱洗脱,再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
在提取液第一次上柱前,可以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的液体;第二次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时,也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左右的液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含有地黄叶提取物或含有梓醇的组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辅料。
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常见的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颗粒剂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黄叶提取物或含有梓醇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药理对比研究,出乎意料地发现地黄叶提取物可单独作为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梓醇可单独作为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并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地黄叶提取物及梓醇对于急性肾损伤具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同时,本发明所公开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1
取干地黄叶10Kg,切碎,加55L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3次时间分别为2、1、0.5小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1,上H103大孔吸附树脂,控制流速约为1BV/h;用3.0BV10%乙醇洗脱。洗脱液载入活性炭柱,先用水洗3个柱体积至近无色,继用20%乙醇洗至洗脱液近无色,收集醇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1,喷雾干燥,得220.0g地黄叶提取物,呈浅棕色粉末。用HPLC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其中梓醇含量为66%。
实施例2
取干地黄叶10Kg,切碎,加100L浓度为4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时间分别为1、2小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1,上活性炭柱,先用水洗4个柱体积,继用30%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1,滤过,滤液上H103大孔吸附树脂,控制流速约为2BV/h;用2.0BV20%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1,喷雾干燥,得地黄叶提取物210克。取黄叶提取物50g投入100mL50℃用1:1丙酮:水配成过饱和溶液(地黄叶提取物与丙酮水溶液的体积比1:2),4℃放置24h,析出晶体,过滤收集晶体,即得22.0g梓醇,用HPLC测定(同实施例1)其中梓醇含量为93%。
实施例3
地黄叶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
取昆明种小鼠70只,体质量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以实施例1制得的提取物混悬液按不同剂量一次性灌胃,然后观察14d。记录逐日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数,用Bliss法以DAS3.0程序计算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小鼠经口服LD50为4.5g/kg。
实施例4
地黄叶提取物及梓醇对甘油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1)实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雄性,体重23~25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SCXK(浙)2008-0033。
(2)造模、分组与给药
小鼠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化分组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市售)阳性药对照组(3.25g/kg),给药组(实施例1样品为地黄叶提取物组,按100mg/kg给药;实施例2样品为梓醇组按50mg/kg给药)。动物禁水不禁食18h后,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在两条后腿部注射50%甘油,注射总量按8ml/kg,每条后腿注射剂量各半。其中甘油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空白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动物继续禁水不禁食8h,之后自由饮食饮水并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3天。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等量的纯水。采用灌胃方式给药。
(3)血样的采集、处理与指标测定
末次给药24h后,麻醉动物,腹主动脉采血,收集其抗凝全血。然后处死动物,取两肾,肾组织用10%甲醛固定24h,常规酒精脱水,石蜡包埋,切取5μm的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肾小管管腔内管型数量。
抗凝全血离心,按5000r/min,10min离心得血浆,冷冻保存。按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中肌酐的含量。
(4)实验结果
地黄叶提取物及梓醇对甘油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血肌酐的影响
组别 只数 剂量(mg/kg) 肌酐(umol/L)
空白组 10 - 72.39±24.20
模型组 12 - 141.86±54.65**
尿毒清阳性对照组 12 3250 126.13±41.96
梓醇组 12 50 103.98±19.34*
地黄叶提取物组 12 100 117.70±30.81*
注:**P﹤0.01vs空白;*P﹤0.05vs模型
地黄叶提取物组、梓醇对急性肾损伤小鼠肾小管管型数目的影响(n=12)
组别 剂量(mg/kg) 管型数量
空白组 --- 0
模型组 --- 16.31±6.17**
尿毒清阳性对照组 3250 15.07±5.38
地黄叶提取物组 100 11.24±3.06*
梓醇 50 9.06±4.54*
注:**P﹤0.01vs空白;*P﹤0.05vs模型
肾小管管型数量是评价肾脏组织结构破坏的指标之一,地黄叶提取物和梓醇在对血肌酐降低达到统计学差异的同时也使肾脏病理损伤指标达到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说明地黄叶提取物和梓醇对治疗急性肾损伤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5
地黄叶提取物及梓醇对马兜铃酸A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1)实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雄性,体重23~25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SCXK(浙)2008-0033。
(2)造模、分组与给药
小鼠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化分组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对照组(5.85mg/kg),给药组(实施例1样品为地黄叶提取物组,按200mg/kg给药;实施例2样品为梓醇组,按100mg/kg给药)。将马兜铃酸A溶于生理盐水中,按20mg/kg腹腔注射进行造模,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立即给药。每天1次,连续4天。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等量的纯水。采用灌胃方式给药。
(3)血样、肾组织的采集、处理与指标测定
末次给药24h后,从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收集其抗凝全血。
抗凝全血离心,按5000r/min,10min离心得血浆,冷冻保存。按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中肌酐的含量。
(4)实验结果
地黄叶提取物及梓醇对马兜铃酸A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血肌酐的影响
组别 只数 剂量(mg/kg) 肌酐(umol/L)
空白组 10 - 63.17±15.39
模型组 10 - 105.16±18.24**
地塞米松对照组 10 5.85 123.88±30.19
梓醇组 10 100 80.09±9.73##
地黄叶提取物组 10 200 85.92±16.38*
注:**P﹤0.01vs空白;##P﹤0.01vs模型;*P﹤0.05vs模型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肾损伤虽有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对症治疗的案例,但本发明的动物实验显示地塞米松组无效,进一步提示临床尚无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
实施例6
(1)实验动物SD大鼠,清洁级,50只,雄性,体重150~170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SCXK(浙)2008-0036。
(2)造模、分组与给药
大鼠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化分组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阳性药对照组(2275mg/kg),给药组(实施例1样品为地黄叶提取物组,按70mg/kg给药;实施例2样品为梓醇组,按35mg/kg给药)。以2%戊巴比妥钠(0.2mL/100g)腹腔注射全麻大鼠,暴露左肾并切除左肾。以4mg/kg体重给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术毕让大鼠自然清醒。1周后,再次给大鼠尾静脉注射ADR(4mg/kg)1次。末次注射ADR后立即给药,每天1次,连续11周。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等量的纯水。采用灌胃方式给药。
(3)血样采集、处理与指标测定
末次给药24h后,从腹腔静脉抽血,收集其抗凝全血。
抗凝全血离心,按5000r/min,10min离心得血浆,冷冻保存。按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中肌酐的含量。
(4)实验结果
地黄叶提取物及梓醇对单侧肾切除合并阿霉素诱导的慢性肾损伤大鼠血肌酐的影响
组别 只数 剂量(mg/kg) 肌酐(umol/L)
空白组 10 - 57.2±5.39
模型组 10 - 94.7±7.34**
尿毒清组 10 2275 78.09±10.25
地黄叶提取物组 10 70 75.6±17.24
梓醇组 10 35 75.02±9.73
注:**P﹤0.01vs空白;*P﹤0.05vs模型
尿毒清可使血肌酐下降17.5%,按“改善10%可判断为阳性”的标准可认为对治疗慢性肾损伤有效,但未达到统计学P﹤0.05的标准,同样地黄叶提取物和梓醇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地黄叶提取物和梓醇对两种急性肾损伤动物实验结果均达到统计学差异。因而地黄叶提取物和梓醇对治疗急性肾损伤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7
取上述实施例1地黄叶提取物60克,与微晶纤维素32克,交联聚维酮5克混合均匀,加4%羟丙基纤维素制粒,流化床进风温度70℃干燥,加入1克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药物片剂。
实施例8
取上述实施例1地黄叶提取物50克,与糊精300克混合均匀,加乙醇制粒,于50-60℃干燥,整粒,灌装成1000袋,即得药物颗粒剂。
实施例9
取上述实施例2地黄叶提取物75克,与微晶纤维素130克混合均匀,加60%乙醇制粒,于50-60℃干燥,整粒,加入2克微粉硅胶,混匀,灌装成1000颗胶囊,即得药物胶囊剂。
综上,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分析得出地黄叶提取物及梓醇对于治疗急性肾损伤具有显著疗效。此外,通过初步毒理实验证明了地黄叶提取物的安全性。可将地黄叶提取物及梓醇按照药剂学上常规的制剂方法制成临床治疗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

Claims (9)

1.一种地黄叶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以重量体积比计,干地黄叶按1:5-12加40%-7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两次上柱用浓度为10%-30%乙醇的洗脱,收集第二次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其中所述的两次柱,分别为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和活性碳柱,获得的提取物中梓醇的HPLC含量大于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黄叶提取物,其特征是其中所述两次上柱洗脱为:提取液先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再上活性碳柱洗脱;或者提取液先上活性碳柱洗脱,再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
3.一种含有梓醇的组合物,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以重量体积比计,干地黄叶按1:5-12加40%-7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两次上柱用浓度为10%-30%乙醇的洗脱,收集第二次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将干燥物以1:2投入丙酮的水过饱和溶液,4℃放置24h,过滤收集晶体;其中所述的两次柱,分别为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和活性碳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梓醇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梓醇的HPLC含量大于50%。
5.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的方法,以重量体积比计,干地黄叶按1:5-12加40%-7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两次上柱用浓度为10%-30%乙醇的洗脱,收集第二次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其中所述的两次柱,分别为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和活性碳柱。
6.制备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质的方法,以重量体积比计,干地黄叶按1:5-12加40%-7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两次上柱用浓度为10%-30%乙醇的洗脱,收集第二次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将干燥物以1:2投入丙酮的水过饱和溶液,4℃放置24h,过滤收集晶体;其中所述的两次柱,分别为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和活性碳柱。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中所述两次上柱洗脱为:提取液先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再上活性碳柱洗脱;或者提取液先上活性碳柱洗脱,再上大孔吸附树脂H103柱洗脱。
8.一种药物组合物,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辅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510221353.9A 2015-05-05 2015-05-05 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4825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1353.9A CN104825634B (zh) 2015-05-05 2015-05-05 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1353.9A CN104825634B (zh) 2015-05-05 2015-05-05 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5634A CN104825634A (zh) 2015-08-12
CN104825634B true CN104825634B (zh) 2018-07-17

Family

ID=5380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1353.9A Active CN104825634B (zh) 2015-05-05 2015-05-05 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563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789A (zh) * 2007-07-18 2008-01-09 张玲 降血糖、降血脂和治疗血液病的地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
CN103524579A (zh) * 2013-10-14 2014-01-22 江苏大学 一种利用三联柱层析技术从地黄中快速分离梓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789A (zh) * 2007-07-18 2008-01-09 张玲 降血糖、降血脂和治疗血液病的地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
CN103524579A (zh) * 2013-10-14 2014-01-22 江苏大学 一种利用三联柱层析技术从地黄中快速分离梓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ffects of catalpol on ATPase and amino acids in gerbils with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u Y et al,et al;《Neurol Sci》;20140302;505-5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5634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3247A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893258A (zh) 含有广金钱草总黄酮的口服固体制剂及其应用
CN102743401A (zh) 人参二醇皂苷组分在制备防治癫痫药物中的用途
CN101011452A (zh) 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23241B (zh) 包括淫羊藿提取物、钩藤提取物、天麻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10853B (zh) 一种治疗妇女痛经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579554A (zh) 花生茎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1781355A (zh) 柠檬苦素的制备方法及组合物和其应用
CN101224246B (zh) 一种枇杷叶总三萜酸的制备方法及其降血糖功能
CN104352624A (zh) 蒙药芯芭正丁醇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1953887B (zh) 用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71978B (zh) 一种三七三醇皂苷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85192A (zh) 一种通经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oo et al. Extraction of hypotensive principles from seeds of Cassia tora
CN104825634B (zh) 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145043A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以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920964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
CN114224934A (zh) 一种改善微循环的杜仲提取物
CN100348228C (zh) 四逆散及其活性部位的新用途
CN101974012B (zh)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乙酯
CN102526387B (zh) 一种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008534B (zh) 一种含有桔梗提取物的抗结核药物组合物
CN1854148B (zh) 黄芪总苷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20891C (zh) 一种田基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448450C (zh) 鸢尾总黄酮提取物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