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53A -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53A
CN1048253A CN 90105784 CN90105784A CN1048253A CN 1048253 A CN1048253 A CN 1048253A CN 90105784 CN90105784 CN 90105784 CN 90105784 A CN90105784 A CN 90105784A CN 1048253 A CN1048253 A CN 1048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t
gear ring
low speed
bar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 901057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23B (zh
Inventor
袁正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01057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23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是一种新型传动方法及 装置,用以改变机械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由高速 组、低速组和机座构成。高速组为一根具有3至5个 曲颈段的曲杆及轴承组成。低速组由齿圈(条)、垫圈 (条)、轮毂、低速轴、轴承及紧固件组成。机座则与圆 柱齿轮传动系统相似。曲杆的曲颈段依次与相同数 目的齿圈(条)啮合,可以外啮合、内啮合,齿条啮合。 当高速组旋转一周时,低速组旋转(移动)一齿。单级 传动比为3-50,效率可达0.95,强度高、零件少、体积 小、噪音低、制造安装容易。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属于机械领域,它由高速组、低速组和机座构成,用以改变机械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
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有多种:园柱齿轮传动(JB1130-70),其传动比小于6,多级传动则体积增大,耗材多,有时还因安装位置受到限制而无法使用;公知的蜗轮蜗杆传动(O/ZB125-73)单级传动比大(i=10~30),但是它易发热,磨损快,效率也不高(η=0.5~0.8)只适于两垂直交错轴间传动,而平行轴间则无法使用;在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传动使用比较多的是摆线针轮行星传动(JB2982-81),其传动比大,效率比蜗轮蜗杆传动高,但它有如下不足之处:
1、过渡另件多,传动路线长,间隙积累大。其作用力的传动路线是:输入轴上安装的转臂→转臂轴承→摆线齿轮→销轴套→输出轴上安装的销轴,从输入轴到输出轴经过五个中间零件,其相互间有运动关系,必须留出四处间隙,名义上称单级传动,但从间隙数分析,实际上相当于园柱齿轮的三级传动,所以其效率也只相当于园柱齿轮三级传动的效率,比单级园柱齿轮的效率低5%左右。
2、噪音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间隙多,除以上所述的间隙外,还有摆线齿轮→针齿套→针齿壳上安装的针齿,也有间隙,运动中相互冲击产生噪音;二是质量不平衡,两个互为180°的转臂外面套有转臂轴承和摆线齿轮,成为偏心重量,输入轴高速旋转时,其未平衡力偶,产生振动惯力,也会引起噪音,产品标准(JB2982-81)噪音≤70分贝,实际上要高于此值。
3、输出机构为悬臂销轴式,受力状况不好,且磨损不均匀,工作一段时间后,情况更坏。
4、非标准零件多,一般一台单级传动减速机,主要结构15件,而小零件(销轴、销轴套、针齿、针齿套等)的数目为传动比的2~3倍,当传动比在30以上时,非标准件多达100件以上。
5、输出轴只能往一端伸出,需要往两端伸出的场合则不能使用。
中国专利“链条少齿差行星减速机”(专利号:87208342)存在的不足之处与上述5条相同。
销齿传动(《机械设计手册》化工出版社第二版)它以摆线齿轮为主动件,销轮为被动件,摆线齿轮的齿形曲线在外啮合时为外摆线,内啮合时为周摆线,齿条啮合时为渐开线。它的不足之处是啮合的重合度小(ε=1.1~1.3),只适用于低速(V=0.05~0.5m/s)范围和传动精度不高的情况。当以销轮为主动件时,因齿顶先进入啮合而效率更低。
美国专利(2784613)公开了一个齿轮传动装置,这种装置是在平行轴间传递旋转运动,它由固定在两平行轴上互相啮合的两组齿轮构成,其中第一组齿轮,每个齿轮上有6个齿(当然也可以按需要采用不同数目的齿),第二组为金属圆盘的端面上有用螺栓连接的滚销,行成销式齿轮,与第一组齿轮啮合,这种传动装置的不足之处是啮合重合度小(ε=1.2),传动比小(高速轴旋转一周,低速轴也旋转一周或6齿,i=1),结构强度低,刚度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效率高、噪音低、结构紧凑、易加工、节约能源,使用寿命长的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来达到: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它是由高速组(G),低速组(D)机座(J)构成,高速组(G)包括曲杆(1)和轴承(2),向低速组(D)传递扭矩,带动低速组作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当低速组作旋转运动时,是由齿圈(3),(17)垫圈(4),轮毂(5),低速轴(6),轴承(8)及紧固件构成,它可以与高速组实现外啮合(图1,2),这时低速组(6)的旋转运动方向与曲杆(1)的旋转方向相反;它还可以以与高速组实现内啮合(图3,4),这时低速组(6)的旋转方向与曲杆(1)的旋转方向相同,当低速组作直线运动时(图5,6),是由齿条(21),垫条(29)及紧固件构成,与高速组实现齿条啮合。
齿圈(3),内齿圈(17),齿条(21)的齿形曲线(曲颈中心或刀具中心轨迹),均为短幅摆线,当以滚园转角为主变量时,其参量方程式为:
齿圈:
Figure 901057843_IMG8
当以基园转角为主变量时,上述参量方程式可改写为:
外啮合齿圈的齿廓曲线为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其方程为:
Figure 901057843_IMG12
此方程既适用于数控铣床,铣刀直经有选择余地;也适用于数控线切割机床,所以加工较为方便。
内啮合齿圈的齿廓曲线为短幅内摆线等距曲线,其方程式为:
Figure 901057843_IMG13
齿条的齿廓曲线为短幅平摆线等距曲线,其方程式为:
式中:R-基园半径(mm)
r-滚园半径(mm)
r1-短幅半径(mm)
r2-曲颈半径(mm),且r1<r
φ1-滚园转角(度),φ=iφ1
φ-基园转角(度)
i-传动比
高速组中的曲杆(1)和低速组中的齿圈(3),(17)或齿条(21)在动态或静态情况下均保持啮合状态,构成啮合副,当高速组旋转一周时,低速组旋转或平移一齿。
曲杆(1)上有3~5个曲颈段,每段中心以短幅半径r为偏心距,均布在曲杆(1)轴心线周围,每相邻两曲颈段之间的夹角与曲颈的段数有关,当曲颈段数为3,4,5时,夹角的度数为120°,90°,72°,曲颈段表面为园柱形。在滚动曲杆(图16,17)的曲颈上安装轴瓦(24)或者滚针(27)与低速组的齿圈(17)啮合后,可以实现滚动摩擦,这种在曲颈上安装轴瓦和滚针的曲杆称为滚动摩擦曲杆(22)。在曲颈段不安装任何隔离物而直接与低速组的齿圈(3,17)或者齿条(21)构成啮合时,实现滑动摩擦,此时的曲杆称之为滑动摩擦曲杆(1)。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低速组垫圈(或垫条)上开出通孔,在通孔内装入刚性滚动体,滚动体在相邻的齿圈(齿条)端面上滚动,在齿圈(齿条)与轮毂(齿条壳)的接触面上分别开槽,装入弹性元件,这样,构成了柔性低速组(图26,27),实现了在正常传力的情况下,能有弹性位移的余地,不但消除了啮合间隙,也减少了起动或停止时的冲击,从而达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低速组中的齿圈(或齿条)的件数应当与曲杆的曲颈段的数目相同,且每相邻两件之间应错开一个分节距t1
t1= (t)/(j)
式中:t-主节距(mm);t=πd
d-滚园直经(mm)
j-曲杆的曲颈数
对于齿圈和内齿圈相邻两件之间也可错开一个角度B来控制:
B=360°/ij
齿圈(内齿圈,齿条)之间由垫圈(垫条)隔开,通过紧固件组合成一体。
该系统的单级传动比为3~50,双级传动比为25~2500,高速组的曲杆和低速组的齿圈或齿条啮合的重合度ε=1.5~2.5。
本发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外啮合主视图;
图2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外啮合俯视图;
图3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内啮合主视图;
图4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内啮合俯视图;
图5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齿条啮合主视图;
图6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齿条啮合俯视图;
图7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齿条剖视图;
图8是四曲颈曲杆主视图;
图9是四曲颈曲杆的A-A剖视图;
图10是四曲颈曲杆的B-B剖视图;
图11是四曲颈曲杆的C-C剖视图;
图12是四曲颈曲杆的D-D剖视图;
图13是四曲颈曲杆的E-E剖视图;
图14是五曲颈曲杆主视图;
图15是五曲颈曲杆侧视图;
图16是安装轴瓦的滚动曲杆局部剖视图;
图17是安装滚针的滚动曲杆局部剖视图;
图18是轴瓦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19是轴瓦安装完成后示意图;
图20是外啮合齿圈主视图;
图21是外啮合齿圈侧视图;
图22是内啮合齿圈主视图;
图23是内啮合齿圈侧视图;
图24是齿条主视图;
图25是齿条侧视图;
图26是柔性低速组局部主视图;
图27是柔性低速组局部剖视图;
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外啮合主视图,图2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外啮合俯视图;图1和图2可以清楚的看出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的外啮合状态,它是由高速组(G),低速组(D)和机座(J)组成,高速组(G)包括曲杆(1)和轴承(2)。曲杆(1)是一个整体,两端装入轴承(2)内,轴承外圈装在壳体(9)的轴承座内,从而曲杆以轴承的园心为中心线,作回转运动,在轴承的两侧外,装上轴承盖(11),使其密封防尘。低速组(D)包括低速轴(6),轴承(8),轮毂(5),齿圈(3),垫圈(4),键(7),螺栓(15)和销子(14),低速轴(6)两端装入轴承(8)并固定于壳体(9)的轴承座内,低速轴(6)通过键(7)与轮毂(5)连接,在轮毂的外缘安装齿圈(3)和垫圈(4)用紧固件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15)和销钉(14),齿圈(3)的数量与曲杆的曲颈数目相同,机座(J)包括壳体(9)轴承盖(11)(12),紧固件螺栓(13),销钉(14)。曲杆(1)是四曲颈段,任何时候都有2个曲颈在传力,重合度ε=2;当高速组旋转一周时,低速组旋转一齿。高速组和低速组可互相传递扭矩,可作减速机,也可作增速机。
图3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内啮合主视图,图4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外啮合俯视图,可以看出该系统的内啮合状态,它与图1图2所描述的外啮合不同之处是端盖(18)伸出一个悬臂,以支承高速组的曲杆(1)的一端,使曲杆处于简支受力状态。高速组(G)的构成与前述相同,低速组(D)包括:低速轴(6),键(7),轴承(8),轮毂(16),内齿圈(17),垫圈(4),螺栓(15)和销钉(14),而轮毂(16)的内缘与低速组(6)用键(7)连接,齿圈(17)与垫圈(4)用紧固件螺栓(15),销钉(14)紧固在轮毂(16)的端面上,从而实现与曲杆的内啮合,齿圈的数量与曲杆的曲颈数目相同,当高速组旋转一周时,低速组旋转一齿。
图5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齿条啮合主视图,图6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齿条啮合俯视图,图7是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齿条剖视图,从图5图6图7可以看出该系统齿条啮合的状态,高速组(G)的构成包括曲杆(1)和轴承(2),轴承(2)的内圈压装在曲杆(1)两端,轴承外圈固定在机座(J)上,曲杆是三曲颈的,相邻两曲颈的夹角为120°,啮合重合度ε=1.5,低速组(D)包括齿条(21),垫条(29)和紧固件(15),紧固件有螺栓和销钉;齿条只能从曲杆与机座之间的间隙通过,从而实现齿条啮合。当高速组旋转一周时,低速组移动一齿。
图8是四曲颈曲杆主视图,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分别是图8的A-A,B-B,C-C,D-D,E-E剖视图,相邻两曲颈之间的不重合夹角为90°,啮合重合度ε=2,输出力矩平稳,其受力情况分析见表1。表1中图解栏内O为齿圈中心,O1为曲杆中心,O2为曲颈中心,本表图示为外啮合,R为基园半径,r为滚园半经,两园公切点P,力的作用线始终通过P点,当滚园转角动φ1时,基园上反映出齿圈转动l/i*φ1=φ,O1O2=r2=短辐半经,以粗里线表示,当曲杆旋转φ1=π时,齿圈只旋转l/iπ,因而实现W1∶W2=i,即两轴角速度之比等于传动比,从图解中分析得出始终有两段曲颈在工作,且 Σ F = F 1 2 + F 2 2 + F 3 2 + F 4 2 = 1 ,即各曲颈作用力投影的矢量和等于1,说明能够平稳地传力。图9-图13中的W表示配重,它是曲杆的一部份,在每个曲颈段的对面,使之达到动平衡。四曲颈曲杆由于重合度大,传力平稳可以广泛使用。
图14是五曲颈曲杆主视图,图15是五曲颈曲杆的侧视图,相邻两曲颈不重合夹角为72°,啮合重合度ε=2.5,能长久地平稳传动,可在要求长期重载,传动精度高的场合使用。
图16是安装轴瓦的滚动曲杆局部剖视图,在滚动曲杆(22)上加装两块轴瓦(24),图18是轴瓦安装过程示意图,它可进一步提供装配过程,轴瓦(24)是对剖式的,然后装入对剖式的卡圈(23),箭头表示压入方向,图19是轴瓦安装完成后示意图,g表示焊点。外面装有对剖式联接圈(25)。图17是安装滚针的滚针曲杆局部剖视图,滚动曲杆(22)上装滚针(27),对剖式带孔联接圈(26)和对剖式连接圈(28),贴紧后焊接,铆接或粘接。
图20是外啮合齿圈主视图,图21是外啮合圈侧视图,这一图示也就是图1和图2中所标注的齿圈(3)的详图。该齿圈的齿形曲线(曲颈中心或刀具中心轨迹)为短幅摆线,其参量方程式可以分两种变量给出,当以滚园转角为主变量时,为前面已写出的方程式(1),当以基园转角为主变量时,是前面已给出的方程式(1′)。外啮合齿圈的齿廓曲线为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是前面已给出的方程式(4)。
外啮合齿圈的几何尺寸关系如下:
齿圈园直径:D1=2(R+r+r1-r2);
齿根园直径:D2=2(R+r-r1-r2)。
式中及图中:
D-基园直径(mm),D=2R
d-滚园直径(mm),d=2r
图22是内啮合齿圈主视图,图23是内啮合齿圈侧视图,这一图示是图3和图4中所标注的内齿圈(17)的详图。内齿圈的齿形曲线为短幅内摆线,其参量方程式可分两种主变量给出,当以滚园转角为主变量时,为前面已写出的方程式(2),当以基园转角为主变量时,是前面已给出的方程式(2′)。内啮合齿圈的齿廓曲线为短幅内摆线等距曲线,其方程是前面已给出的方程式(5)。
内齿圈的几何尺寸关系如下:
齿顶园直径:D1=2(R-r-r1+r2);
齿根园直径:D2=2(R-r+r1+r2)。
图24是齿条主视图,图25是齿条侧视图,齿条的齿形曲线(曲颈中心及刀具中心轨迹)为短幅平摆线,当以滚园转角为主变量时,为前面已写出的方程式(3),齿条的齿廓曲线为短幅平摆线的等距曲线,其方程是前面已给出的方程式(6)。
齿圈、内齿圈、齿条的全齿高h=(D1-D2)/2=2r1,即全齿高为2倍短幅半径。齿圈、内齿圈装配时必须依次错开t×1/i,其中t=πd(t为节距)。
从上述实施例中不难看出,同一曲杆可沂分别与相同参数的外齿圈(3),内齿圈(17),齿条(21)构成啮合副,从而实现外啮合-输入轴与输出轴反向旋转;内啮合-输入轴与输出轴同向旋转;齿条啮合-齿条沿直线方向移动。
上述曲颈中心的轨迹参量方程即是刀轴中心轨迹的参量方程,宜于数控铣床的加工,刀轴直径按曲杆的曲颈直径d2选用。这里还应指出,对于磨损而摆线变形的齿轮,还可以修磨再生,修磨时,原方程式不变,换用直径稍大的刀具,换用增大直径的曲杆或者加装相应的轴瓦或滚针,即可修旧如新。
当采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时,宜用齿廓曲线(短幅外摆等距曲线)参量方程。
图26是柔性低速组局部主视图,图27是柔性低速组局部剖视图。在外齿圈(31)之间的垫圈(32)上开通孔,在孔内放入刚性滚动体(33),在轮毂(35)与齿圈(31)之间开槽,槽内放入公用弹性件(34),弹性件既能传递输出扭矩,又能允许上述零件之间有一个微量的相互位移,因而能在起动和停止时起到缓冲作用,消除齿间间隙,做到无声传动,轮毂(35)两边有压圈(36)及紧固件保证轴向定位。
内啮合及齿条啮合的低速组同样可以制造成柔性低速组件,滚动体可以是滚珠、滚柱,弹性体材料可以是橡胶、也可以是金属弹簧。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一)、设计计算方面
1、计算简单,其几何尺寸,力学分析,结构强度的计算都比较简单。首先是曲杆规格形号少,在传动比计算中,曲杆只当一齿,可看成是动力机轴的延伸,如每一种(或两种)电机只需一种曲杆配套,今后就不必计算曲杆尺寸了。齿圈接触强度,弯曲强度都容易满足设计要求,更无根切问题,干涉问题,变位系数问题等简化了大量计算过程。
2、传动比大,且范围宽,单级传动比3~50或更大。双级传动比25~2500或更大,无能奇数或偶数都加工方便。(摆线针轮传动只宜于奇数比),蜗杆蜗轮传动和摆线针轮传动最小传动比在10以上,园柱齿轮单级传动最大传动比在5以下,本发明正好填补传动比5~10间的空白,在常用的5~25范围内,可获得最佳效果。
3、传动效率高。曲杆将输入力矩直接传递给齿圈,而齿圈与低速组中间没有过渡零件,也没有多余间隙,主体结构与园柱齿轮相似,所以其效率也接近园柱齿轮传动,比其它传动方式效率都高。
4、装配形式多。可以内啮合,输入轴与输出轴同向旋转;也可以外啮合,输入轴与输出轴反向旋转;也可以齿条啮合,往复传动。轴可以立式,也可以卧式。与动力联接,可以轴联式,也可直联式。输出轴可以往一端伸出,也可以往两端伸出。逆向转动无自锁,可作减速用,也可作增速用。双向传动,可正转,也可反转。
(二)、制造工艺方面
5、通用零件多,非标另件少。传动装置附件、标准件,可采用园柱齿轮减速机(JB1130-70)通用零件。非标零件多为传统工艺,一般单级传动的零件只有7种13件。箱座、箱盖、轮毂、低速轴等加工与园柱齿轮减速机(JBll30-70)相同,齿圈加工与摆线针轮减速机(JB2982-81)相同。曲杆加工与传统的曲轴加工相同。垫圈采用板材冲切,不同直径的可采用同心落园,省工省料。
6、适合齿轮加工的现代化、电脑化,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用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数控磨床、都能实现自动化加工程序。企业拥有数控机床,一般利用率不高,若投入专门加工齿圈,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批量生产,从而避免随便仿造或粗制烂造,既保护厂家利益又保护用户利益。
7、特别适宜于模压(模锻、模铸、粉末冶金、锻铸等)工艺,一是这种齿轮本身为片状,易于脱模;二是模具的齿形曲线易于加工,(用线切割机就能加工出合格的模具)。
8、成本不高,曲杆可用曲轴车床,曲轴磨床或普通车床,磨床,齿圈可重叠多片加工,大批量生产时,成本可等于蜗轮蜗杆传动,接近园柱齿轮传动。
(三)、装配维修方面
9、装、折、检修与园柱齿轮相似。比较简便。
10、能构修磨再生。当齿圈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在方程式及参量不变条件下(数控机床程序不变)选用稍大的刀具(或采用齿廓曲线方程增加“刀补”的方法)重修一次,换用d较大的曲杆或换用d较大的曲颈轴瓦(滚动体)即可修旧如新了。
(四)、使用方面
11、承载能力高。摆线齿形粗短无根切问题,弯曲强度很高,齿形一大半为凹面,与曲杆的园柱面配合,接触面积大,接触强度也很高,低速轴、高速轴均为简支受力,工况好,短期超载荷不会造成零件破坏。
12、传力平稳。啮合重度ε=1.5~2.5(而一般齿轮只有1.1~1.3),作用力投影值的矢量和相等,输出力矩稳定。
13、噪音低。零件自身质量平稳,高速旋转时无振动。只有当中心距不精确或啮合件磨损变形才能有噪音。若采用柔性低速组还可以实现无声传动。
14、使用寿命长。零件强度高,同时啮合副容易保持油膜。曲颈直径比摆线针轮中的针齿直径大几倍,且数量少,齿圈旋转一周只能接触一次,故易保持油膜。
15、体积小。比相同规格的园柱齿轮二级传动的体积小50%左右,与蜗轮蜗杆差不多或略小。
总之,本发明是一种新颖奇特的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比大,体积小,强度高,噪音低等优点,是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产品,可在化工、轻纺、食品、农机、起重、运输、冶金、建筑等各个机械领域广泛使用。

Claims (5)

1、一种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由高速组、低速组和机座构成,其特征在于:
a、高速组(G)由曲杆(1)和轴承(2)构成,向低速组(D)传动扭矩,带动低速组作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当低速组作旋转运动时,是由齿圈(3),(17)垫圈(4),轮毂(5),低速轴(6),轴承(8)及紧固件构成,它可以与高速组实现外啮合(图1,2),也能实现内啮合(图3,4),当低速组作直线运动时,是由齿条(21),垫条(29)及紧固件构成,与高速组实现齿条啮合。
b、齿圈(3),内齿圈(17),齿条(21)的齿形曲线,均为短轴摆线,其摆线方程为:
Figure 901057843_IMG2
上述参量方程式,当以基园转角为主变量时,可改写为:
外啮合齿圈的齿廓曲线为短辐外摆线等距曲线,其方程为:
内啮合齿圈的齿廓曲线为短辐内摆线等距曲线,其方程式为:
Figure 901057843_IMG6
齿条的齿廓曲线为短辐平摆线等距曲线,其方程式为:
Figure 901057843_IMG7
式中:R--基园半径(mm)
r--滚园半径(mm)
r1--短辐半径(mm)
r2--曲颈半径(mm),且r1<r
φ1--滚园转角(度),φ=iφ1
φ--基园转角(度)
i--传动比
c、高速组中的曲杆(1)和低速组中的齿圈(3),(17)或齿条(21)在相对运动中始终保持接触而不分离,构成啮合副,当高速组旋转一周时,低速组旋转或平移一齿。
d、曲杆(1)上有3~5个曲颈段,每段中心以短辐半径r1为偏心距,均布在曲杆(1)轴心线周围,每相临两曲颈段之间的夹角,当曲颈段数为3,4,5时,夹角的度数为120°,90°,72°,曲颈段表面为圆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曲杆(1)的曲颈上安装轴瓦(24)或者滚针(27)与低速组的齿圈(3,17)或齿条(21)啮合后,可以实现滚动摩擦,曲杆(1)的曲颈直接与齿圈接触可实现滑动摩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低速组垫圈(或垫条)上开通孔,置入刚性滚动体,滚动体在相邻的齿圈(齿条)端面上滚动,在齿圈(齿条)与轮毂(齿条壳)的接触面上分别开槽,置入弹性元件,这样,构成了柔性低速组,实现了在正常传力的情况下,允许有少量的弹性位移,以消除啮合间隙,减少起动和停止时的冲击又能降低噪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低速组中的齿圈(齿条)的件数与曲杆的曲颈段数相同,每相邻两件之间错开一个分节距t1
t1= (t)/(j)
式中:t-主节距(mm);t=πd
d-滚园直径(mm)
j-曲杆的曲颈数
对于齿圈和内齿圈相邻两件之间错开一个角度B:
B=360°/ij
齿圈(内齿圈,齿条)之间由垫圈(垫条)隔开,通过紧固件组合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单级传动比i=3~50,双级传动比为25~2500,高速组的曲杆和低速组的齿圈或齿条啮合的重合度ε=1.5~2.5。
CN 90105784 1990-03-20 1990-03-20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Expired CN1014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5784 CN1014923B (zh) 1990-03-20 1990-03-20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5784 CN1014923B (zh) 1990-03-20 1990-03-20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53A true CN1048253A (zh) 1991-01-02
CN1014923B CN1014923B (zh) 1991-11-27

Family

ID=487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0105784 Expired CN1014923B (zh) 1990-03-20 1990-03-20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2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9928A (zh) * 2012-06-19 2012-10-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柔顺特性的机器人舵机
CN103953691A (zh) * 2014-05-16 2014-07-30 袁正敏 圆柱滑套式减速机
CN104565249A (zh) * 2015-01-12 2015-04-29 袁正敏 摆线销构式减速机
CN104864040A (zh) * 2015-04-24 2015-08-26 江苏联合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摆线齿轮减速器
CN105003630A (zh) * 2015-07-22 2015-10-28 袁正敏 一种装有非完轴承的摆线齿轮减速机
CN105202155A (zh) * 2015-10-21 2015-12-30 袁正敏 混联式摆线齿轮减速机
CN106838135A (zh) * 2017-01-17 2017-06-13 袁正敏 摆线行星减速机
CN111730417A (zh) * 2020-07-14 2020-10-02 安徽聚源昕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床的高抗压型偏心盖及其成型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5460A (zh) * 2001-09-14 2002-02-13 纵晨光 可连续改变传动半径的不连续组合齿轮构件
CN1323249C (zh) * 2004-09-29 2007-06-27 缪江山 一种传动轴及用该传动轴制做的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9928A (zh) * 2012-06-19 2012-10-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柔顺特性的机器人舵机
CN102699928B (zh) * 2012-06-19 2014-09-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柔顺特性的机器人舵机
CN103953691A (zh) * 2014-05-16 2014-07-30 袁正敏 圆柱滑套式减速机
CN103953691B (zh) * 2014-05-16 2017-05-10 袁正敏 圆柱滑套式减速机
CN104565249A (zh) * 2015-01-12 2015-04-29 袁正敏 摆线销构式减速机
CN104864040A (zh) * 2015-04-24 2015-08-26 江苏联合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摆线齿轮减速器
CN105003630A (zh) * 2015-07-22 2015-10-28 袁正敏 一种装有非完轴承的摆线齿轮减速机
CN105202155A (zh) * 2015-10-21 2015-12-30 袁正敏 混联式摆线齿轮减速机
CN106838135A (zh) * 2017-01-17 2017-06-13 袁正敏 摆线行星减速机
CN111730417A (zh) * 2020-07-14 2020-10-02 安徽聚源昕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床的高抗压型偏心盖及其成型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23B (zh) 1991-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9749B (zh) 混合少齿差渐开线齿轮行星传动机构及装置
CN1199014C (zh) 外齿轮的制造方法
CN204239629U (zh) 行星齿轮内置集成承载轴承防尘精密摆线减速机
CN1048253A (zh)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CN107299970A (zh) 一种摆线钢球减速装置及其在机器人关节中的应用
CN108019470A (zh) 复合式摆线行星减速器
CN216009398U (zh) 一种高精度、高强度型行星齿轮
CN102230514A (zh) 一种制粒机销齿滚轮传动系统
CN218882976U (zh) 一种矿用整装大速比内三环减速传动机构
CN2244646Y (zh) 少齿差内啮合圆柱直齿双摆线齿轮副及其减速装置
CN111828583A (zh) 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
CN111868412B (zh) 行星齿轮箱以及相关的机器人关节和机器人
CN112065950A (zh) 一种高重合度内啮合齿轮及以其为传动核心的rv减速机
CN216279206U (zh) 一种用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部件
CN110701251A (zh) 一种多级同轴面接触活齿精密减速器
CN214661789U (zh) 一种采用人字齿轮行星减速机构的rv减速器
CN204592158U (zh) 中空型偏心摆动滚针变速结构相结合的减速装置
CN210079444U (zh) 一种颗粒机的模块化拨盘结构
CN206938996U (zh) 一种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传动装置
CN2535608Y (zh) 摆线减速机
CN206929330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179489Y (zh) 复合行量传动波齿减速机
CN206419434U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217915385U (zh) 一种机器人手腕关节的摆臂结构
CN220791937U (zh) 一种带轮输出的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