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4748B -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4748B
CN104814748B CN201510046680.5A CN201510046680A CN104814748B CN 104814748 B CN104814748 B CN 104814748B CN 201510046680 A CN201510046680 A CN 201510046680A CN 104814748 B CN104814748 B CN 104814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light
light receiving
blood vesse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66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4748A (zh
Inventor
笠原广和
西田和弘
沟部公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14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4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4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4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71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 A61B5/7285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for synchronising or triggering a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or image acquisition with a physiological event or waveform, e.g. an ECG sig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8Determining activity lev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23Discriminating type of movement, e.g. walking or run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87Locating particular structures in or on the body
    • A61B5/489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33Special features of optical sensors or probes classified in A61B5/00
    • A61B2562/0238Optical sensor 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on body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33Special features of optical sensors or probes classified in A61B5/00
    • A61B2562/0242Special features of optical sensors or probes classified in A61B5/00 for varying or adjusting the optical path length in the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07Evaluating blood vessel condition, e.g. elasticity, compli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 A61B5/7207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 A61B5/721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using a separate sensor to detect motion or using motion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signals other than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 to be measu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能够稳定地提供测定结果。在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中,体动检测部(120)检测受检者的体动。测定方法选择部(165)从向受检者的生物体内照射测定光而测定血糖值的多个测定方法中,根据体动检测部(120)的检测结果选择一个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控制对按照一个测定方法测定出的测定结果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受检者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等。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作为测定受检者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装置已知有通过使传感器等接触受检者的皮肤表面、向受检者的生物体内照射测定光而测定血液成分的测定装置。另外,在这样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装置中,有效地使用利用与专用的规格不同规格的外部装置得到的测定结果、能够选择性地显示高精度的测定结果。
然而,在使传感器等接触受检者的皮肤表面进行测定时,由于受检者的体动等而会产生目标物脱落、测定精度大幅度地降低、或者不能测定而不能得到有效的测定结果的情况,因此有时不能稳定地提供测定结果。特别是在测定对健康管理或生命维持而言重要的生物体信息时,例如在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时,由于血糖值的降低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危机,因此需要持续监视血糖值,要求提供稳定的测定结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473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能够稳定地提供测定结果。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发明是一种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具备:体动检测部,检测受检者的体动;选择部,从向所述受检者的生物体内照射照射波而测定血液中的规定成分的多个测定方法中,根据所述体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选择一个测定方法;以及显示控制部,控制对按照所述一个测定方法测定出的测定结果进行显示。
另外,作为其他方式可以构成一种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检测受检者的体动;从向所述受检者的生物体内照射照射波而测定血液中的规定成分的多个测定方法中,根据体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选择一个测定方法;以及控制对按照所述一个测定方法测定出的测定结果进行显示。
根据第一发明以及其他方式,能够在向受检者的生物体内照射照射波而测定血液中的规定成分时检测受检者的体动,根据其检测结果从多个测定方法中选择一个测定方法,对基于选择的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显示控制。因而,因为能够对基于应用于体动的检测结果的一个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显示,所以能够稳定地提供测定结果。
第二发明为第一发明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设定所述一个测定方法涉及的测定参数的参数设定部。
第三发明为第二发明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参数设定部设定测定点数以及与照射所述照射波的期间长度相关的测定时间中的至少任一个为所述测定参数。
根据第二发明,能够根据体动的检测结果设定选择的一个测定方法的测定参数。另外,根据第三发明能够设定测定点数以及测定时间中的至少任一个为测定参数。
第四发明是第一~第三中任一发明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所述选择部根据测定对象部位而从不同的多个测定方法中选择一个测定方法。
根据第四发明,在选择一个测定方法时,能够选择对应于测定对象部位的测定方法。
第五发明为第四发明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检测结果满足表示所述体动小的条件时,所述选择部选择以血管部分为所述测定对象部位的一个测定方法。
第六发明为第四或者第五发明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检测结果满足表示所述体动大的条件时,所述选择部选择以血管以外的非血管部部分为所述测定对象部位的一个测定方法。
根据第五发明,体动小时,能够选择以血管部分为测定对象部位的测定方法。根据第六发明,体动大时,能够选择以血管以外的非血管部部分为测定对象部位的测定方法。
第七发明为第一发明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使用所述多个测定方法并行测定所述成分的测定部,所述显示控制部显示所述测定部的测定结果中通过所述一个测定方法测定出的测定结果。
根据第七发明,能够并行基于多个测定方法的测定,根据体动的检测结果选择性地显示测定结果。
第八发明为第一~第七中任一发明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测定方法为用于测定血糖值的方法。
根据第八发明,能够测定血糖值作为组织外液的成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的整体构成例的外观图。
图2的(1)和(2)是传感器模块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血管位置的取得方法的概念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生物体图像的图。
图5是从图4的血管位置除去精度降低要因部位而得到的血管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最低部位长度选择的血管部分的示意图。
图7的(1)和(2)是说明在生物体组织内光的传播的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9是说明体动的大小判定的图。
图10是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的数据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第一测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血糖值测定处理的详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第二测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参数设定表格的数据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第三测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7是说明测定点候补设定处理的图。
图18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19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参数设定表格的数据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20是测定点候补一览表的数据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第四测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10b、10c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50传感器模块,110传感器部,111发光部,52发光元件,52-1、52-2测定用发光元件,113受光部,54受光元件,54-1、54-2测定用受光元件,120体动检测部,130操作输入部,140显示部,150通信部,160、160b、160c处理部,161、161b照射控制部,162受光控制部,163血管位置取得部,164、164b、164c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5测定方法选择部,166、166b、166c吸收光谱生成部,167、167b成分算出部,168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9b、169c参数设定部,170c测定点候补设定部,180、180b、180c存储部,181第一测定处理程序,181b第三测定处理程序,181c第四测定处理程序,182发光元件一览表,183受光元件一览表,184、184b相对位置条件数据,185血管方式用,186非血管方式用,187b、187c参数设定表格,188血管位置信息,189c测定点候补一览表,190、190b、190c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4吸收光谱数据,195测定结果数据,2受检者,7血管,7b血管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而且,本发明并不被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可适用的方式也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的记述中对同一部分附上同一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是选择性地应用不同的测定方法而作为血液中的规定成分测定所谓“血糖值”的实施方式,切换以血管为测定对象部位、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而得到血糖值的“血管方式”的测定,和以血管以外的非血管部部分的生物体组织部分(以下称为“非血管部”)为测定对象部位、通过测定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而得到血糖值的“非血管方式”的测定。可以说是如下的实施方式:以测定对象部位为基准定义测定方法,如果是测定对象部位不同的测定,则视为其他的测定方法。
测定对象部位为血管的“血管方式”能够高精度地测定血糖值。另一方面,由于血管的区域狭窄,容易产生通过事前拍摄生物体图像而取得的血管的位置与实际测定时的血管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作为其主要因素可以列举出由于受检者2的体动而后述的传感器模块50的安装部位偏移的情况、和血管随着体动而移动的情况等。产生这样的情况时,因为血管从测定的目标物脱离而测定精度大幅度降低,因此在“血管方式”测定中存在产生不能稳定地提供测定结果的情况的缺点。
对此,以非血管部为测定对象部位的“非血管方式”与“血管方式”相比较,在难以检测血糖值的急剧变化,相应地测定精度低这点上较差,然而非血管部(具体是指真皮层)的区域广,即使因体动等而传感器模块50的安装部位偏移,也难以产生如“血管方式”那样非血管部从测定的目标物脱离的情况。因此,“非血管方式”测定具有能够以稳定的精度进行测定的优点。
整体构成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非侵袭式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的整体构成例的外观图。该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是作为测定受检者2的血液和组织液这种体液的成分的测定器而发挥功能且还作为存储测定数据的数据记录仪而发挥功能的装置,也称作一种计算机。如图1所示,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构成为例如手表型的可佩带设备,通过设置于主体壳体12的带14安装在受检者2的手腕或足、颈等身体部位而使用。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在主体壳体12的表面(安装于受检者2时向外的面)作为操作输入单元具备操作开关16和兼具图像显示单元的触摸面板18。作为用户的受检者2可以使用这些操作输入单元进行测定开始操作等各种操作输入。
另外,在主体壳体12的侧面具备可装卸用于与外部装置通信的有线电缆的通信装置20、和实现向存储卡22的数据读写的读卡器24。另外,在主体壳体12的背面(安装于受检者2时接触受检者2的皮肤的面)侧具备作为照射波向受检者2的生物体内照射测定光并用于接收反射波光的作为主要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块50、和与该传感器模块50相邻配置的加速度传感器60。并且,在主体壳体12的内部内置有充电式内置电池26和控制基板30。
通信装置20如果是通过无线进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构成,则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天线而实现。
存储卡22是能够进行数据重写的可移除式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该存储卡22除了闪存可以使用铁电存储器(FeRAM: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磁阻存储器(MRA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等能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对内置电池26的充电方式可以适当设定。例如,可以是在主体壳体12的背面侧另外设置电接点、安装在连接于家庭用电源的叉托支架上、通过电接点经由叉托支架进行通电和充电的构成,还可以是非接触式的无线式充电。
加速度传感器60检测受检者2的加速度向量。例如,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将在图1中主体壳体12的附近标明的加速度传感器60的X轴、Y轴以及Z轴的各检测轴中的X轴成分以及Y轴成分用作检测加速度,将主体壳体12的表面面方向(XY平面)的位移用作受检者2的体动。
控制基板30综合地控制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具体而言,搭载有CPU(中央处理器)32、主存储器34、测定数据用存储器36、触摸面板控制器IC(集成电路)38和传感器模块控制器40。另外,还可以适当搭载其他的电源管理IC、图像处理用IC等电子部件。
主存储器34是既能储存程序和初始设定数据又能储存CPU32的运算值的存储介质。可适当使用RAM和ROM、闪存等而实现。而且,还可以是程序和初始设定数据存储于存储卡22的构成。
测定数据用存储器36是可进行数据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是用于存储血糖值的测定数据的存储介质。作为该测定数据用存储器36除了闪存之外还可以使用铁电存储器(FeRAM)、磁阻存储器(MRAM)等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而且,还可以是测定数据存储于存储卡22的构成。
触摸面板控制器IC38是实现用于使图像在触摸面板18显示的驱动功能和实现用于实现触摸输入的功能的IC。可以通过与触摸面板18一同适当利用公知技术来实现。
传感器模块控制器40具有IC和电路,上述IC和电路担任传感器模块50的测定光的照射功能、以及测定光透过受检者2的生物体组织的光(透过光)和反射的光(反射光)的接收功能。
更加具体而言,包括:由单独对传感器模块50具备的多个发光元件(通过通电而发出测定光的元件)进行发光控制的IC和电路构成的发光控制部42、由控制传感器模块50具备的多个受光元件(通过光电转换而发出与接收的光量相对应的电信号的元件)受光的IC和电路构成的受光控制部44。
而且,传感器模块控制器40可以由多个IC构成。例如,可以是将相当于发光控制部42的IC和电路、以及相当于受光控制部44的IC和电路分别作为独立的IC的构成。或者,可以是由CPU32实现这些功能的一部分的构成。
图2的(1)和(2)是传感器模块50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其中图2的(1)相当于主视图,图2的(2)相当于截面图。而且,为了容易理解,有意将发光元件52或受光元件54标记得大一些。另外,尺寸、纵横比等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适当地进行设定。
传感器模块50是将多个发光元件52排列为平面状的层和将多个受光元件54排列为平面状的层进行层压而构成的器件。换而言之,是光源内置型的图像传感器,是实现测定光的照射以及受光两方面的功能的传感器阵列。传感器模块50可以与传感器模块控制器40构成为一体。
发光元件52是照射测定光的照射部,可以利用例如LED(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实现。在测定血糖值时,用作可以发出具有皮下透过性的、包含接近可见光区域的近红外光的光的元件。
受光元件54是接收测定光的透过光和反射光、输出对应于受光量的电信号的摄像元件。可通过例如CCD(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半导体元件来实现。一个受光元件54包含接收RGB各波长成分的光的多个元件。
然后,传感器模块50从基底侧(主体壳体12的表面一侧)开始,按顺序层压而具备如下的层:
1)将多个受光元件54排列为平面状且格子状的受光层51;
2)选择性地遮蔽除了朝向各受光元件54的光之外的光的遮光层53;
3)选择性地透过近红外光的分光层55;
4)在相邻的受光元件54之间,在不妨碍透过生物体组织透过并反射后的光到达受光元件54时的光路的位置上,将多个发光元件52排列为平面状且格子状的发光层57。
如公知的CCD图像传感器等那样,受光层51的受光元件54中,像素配置为可以通过Xs-Ys正交坐标系识别的矩阵状。即,传感器模块50与公知的图像传感器同样发挥功能。而且,受光元件54的形状和大小、配置图案可以适当设定。
从正面(主体壳体12的背侧)观察传感器模块50时,在邻近的受光元件54的角落的对接部各配置有一个发光层57的发光元件52。更加具体而言,在每四个受光元件54的角的对接部配置有一个发光元件52,作为发光元件52整体与受光元件54相同配置为可以通过Xs-Ys正交坐标系识别的矩阵状。传感器模块50具有选择性地使发光元件52发光的驱动机构,发光元件52与例如液晶平板显示器的有源矩阵方式同样能够进行驱动控制。
制作具有这样的层叠构造的传感器模块50,能够适当地应用被用于公知的CCD图像传感器和OLED显示器的制造的半导体微细加工技术。
而且,发光元件52的大小和配置间隔、受光元件54的大小和配置间隔等可以适当设定。例如,配置间隔优选为1[μm]~500[μm],从制造成本和测定精度的平衡出发还可以为例如50[μm]~200[μm]左右。另外,为了缩小由发光元件52照射的测定光的照射范围,或出于偏振光的目的,或出于使透过生物体组织并反射后的光准确地汇聚于受光元件54的目的,还可以在传感器模块50进一步设置具有光学元件的聚光层。另外,还可以适当设置防止表面损伤的保护层等。另外,并不限定于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层叠的构成,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也可以并列设置。
概要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通过带14安装,使得传感器模块50露出的背面紧贴于受检者2的皮肤。通过使传感器模块50与皮肤紧贴,能够抑制测定光在皮肤表面的反射和在皮肤表面附近的组织的散射等测定精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作为“血管方式”中的血糖值的测定顺序,首先选择位于被传感器模块50覆盖的身体的皮下的血管作为测定对象部位。然后,以选择的血管为目标物进行测定光的照射以及受光。然后,从受光结果(接收的接收光的强度)提取透过血管的血管透过光成分,根据反映该血管透过光成分量的相对光谱(吸收光谱)算出血糖值。
另一方面,“非血管方式”中选择位于被传感器模块50覆盖的身体的皮下的非血管部作为测定对象部位。然后,以选择的非血管部为目标物进行测定光的照射以及受光。然后,从受光结果提取透过非血管部的非血管部透过光成分,根据该吸收光谱算出血糖值。
为了选择血管以及非血管部作为测定对象部位,需要把握血管存在于被传感器模块50覆盖的皮下的何处。图3是示出血管位置的取得方法的概念图,相当于受检者2被传感器模块50覆盖的部分的截面图。而且,传感器模块50仅进行简单标注。
在取得血管位置时,首先与公知的静脉认证技术中的静脉图案检测同样,使传感器模块50具备的发光元件52一齐发光,并向传感器模块50的安装部位整个区域照射测定光。然后,使用所有的受光元件54,对透过皮下的生物体组织(皮下组织)并反射的光进行受光测定(拍摄),并取得生物体图像。
在此,由传感器模块50取得的生物体图像为分别对应于传感器模块50的受光元件54的像素的亮度数据的集合,可以作为与传感器模块50的像素坐标相同的Xs-Ys正交坐标系的二维图像而获得。血管受流经内部的血液的影响,比皮下不存在血管7的地方更吸收近红外光。因此,血管位置比除此之外的区域亮度降低变暗。因而,通过提取生物体图像中亮度降低的区域,能够识别每个像素是否拍照有血管,换而言之,能够识别在各受光元件54的下面是否存在血管。“受光元件54的下面”是指受检者2的操作说明中的方向,更准确而言,是指夹着体表面而与受光元件54相对的方向(受光的方向)。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生物体图像的图。在图4的例子中用斜线或者点图案画出阴影的带状的区域示出血管7的位置。而且,血管位置取得方法并不限定于例示的方法。例如还考虑到利用超声波回波或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公知的生物体断层图像测量技术而在事先取得生物体内部构造的相对位置,并在其基础上决定血管位置的方法。
取得血管7的位置后,选择适于“血管方式”中的测定的血管部分。首先,在图4中用虚线围起来示出的血管7的分支点或合流点、用点划线围起来示出的生物体图像端部的血管部分作为可能成为精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的部分(精度降低要因部分)而除外。这是因为,存在如下的可能性:测定光到达血管的分支点或合流点时,血管之外的非血管部的透过光或反射光混合在受光位置的接收光中,混合的光对本来想得到的血管透过光的吸收光谱产生影响而使测定精度降低。另外,在用点划线围起来示出的生物体图像端部的血管部分,由于在摄影范围的外侧附近存在血管的分支点或合流点的可能性而除外。图5是从图4的血管位置除去精度降低要因部分后的血管部分7a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例如,斜线的阴影部分是不被除去而残留的血管部分7a。
另外,来自发光元件52的照射光在生物体组织内扩散反射,其一部分被受光元件54接收。即,被受光元件54接收的光的一部分为血管透过光,然而该血管透过光的比例越高,越能够得到更显著地表达血液中的成分的特征的吸收光谱,测定精度增高。在此,在由生物体图像特定的血管图案细微地提取比较细的血管,根据情况不同间断性地进行提取。另外,对位于比较深的位置的血管,由于血管透过光的光量也减少,所以可同样地间断性地提取。因此,选择具有规定的最低部位长度以上的长度的血管部分。血管部分的长度可以是例如该中心线L11的长度,也可以是构成中心线L11的像素数目。图6是最终选择的血管部分7b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例如,根据“最低部位长度”选择画出斜线阴影的血管部分7b。
如果选择了适于测定的血管部分7b,在“血管方式”的测定用时,进行选择测定光的照射位置(测定用发光元件)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测定用受光元件)的处理(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另外,在“非血管方式”的测定用时,进行选择测定光的照射位置(测定用发光元件)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测定用受光元件)的处理(非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
图7的(1)和(2)是说明生物体组织内的光传播的图,示出沿着深度方向的截面图。从某个发光元件52照射的光在生物体组织内扩散反射,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到达某个受光元件54。该光的传播路径形成所谓香蕉形状(被两个弧夹持的区域),在几乎中央附近深度方向的宽度增至最大。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的间隔越大,传播途径的深度(可到达的深度)越深(图7的(1)),间隔越小则深度越浅(图7的(2))。
在“血管方式”中,为了提高测定精度,希望通过受光元件54接收更多的血管透过光。因此,图7的(1)所示的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之间的最佳间隔(最佳距离)W1,在血管7位于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之间几乎中央的前提下,能够根据想定的血管7的深度(从皮肤表面至血管中心的距离)D而决定。最佳距离W1是血管7的深度D约2倍的距离。例如,使深度D为3mm左右时,最佳距离W1为5mm~6mm左右。
因此,在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中,以“血管7位于照射位置和测定用受光位置之间的中央部,且照射位置和测定用受光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规定最佳距离W1”为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检索满足该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选择血管方式用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6所示,每个选择的血管部分7b以其长度方向的几乎中心位置为测定点P11进行设定,以满足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为测定用发光元件52-1,以受光元件54为测定用受光元件54-1。
而且,在设定的测定点P11满足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不存在时,沿着中心线L11将测定点P11偏移规定的单位距离,再次检索满足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尽管如此也找不到的情况下,通过同样重复这些步骤,选择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
另一方面,在“非血管方式”中,如图7的(2)所示,如果以比“血管方式”中的最佳距离W1短的最佳距离W2选择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则由于测定光到达的深度浅于血管7的深度D,测定光的传播范围不到达血管7,因此血管透过光不被受光元件54接收,可以仅接收透过作为非血管部的、与血管7相比靠近皮肤表面侧的真皮层的非血管部透过光。
因此,在非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中,以“血管7位于照射位置和测定用受光位置间的中央部,且照射位置和受光位置间的距离等于规定的最佳距离W2”为非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检索满足该非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选择非血管方式用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例如,如图6所示,在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中按照每个血管部分设定的各测定点P11,以满足非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为测定用发光元件52-2,以受光元件54为测定用受光元件54-2。根据适于测定组织液的到达深度(从真皮层距离皮肤表面的深度)预先设定最佳距离W2。
而且,在“非血管方式”中,可以避开血管7进行测定。因而,如图6所示,不限定于在血管7上设定测定点P11的情况,可以在皮下不存在血管7的图6中白色的区域上另外设定测定点而选择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
然后,根据受检者2的体动而选择性地使用“血管方式”或者“非血管方式”,进行血糖值的测定。在“血管方式”的测定中,从血管方式用的所有照射位置(测定用发光元件52-1)照射测定光之后,从在血管方式用的各测定用受光位置(测定用受光元件54-1)的受光结果中提取血管透过光成分。另一方面,在“非血管方式”的测定中,在从非血管方式用的所有照射位置(测定用发光元件52-2)照射测定光之后,从在非血管方式用的各测定用受光位置(测定用受光元件54-2)的受光结果中提取非血管部透过光成分。此时,例如,通过使发光元件52发出的光的波长变化而使测定光的波长λ在近红外区域内变化,按照每个波长λ生成血管透过光或者非血管透过光的分光光谱(吸收光谱)。然后,使用示出预先决定的血液中或者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的标准曲线,从吸收光谱算出(推定)血糖值。而且,生成吸收光谱、算出规定成分的浓度(例如葡萄糖浓度)的方法可以适当采用公知技术。通过这里的处理,通过1次测定可以得到多个测定值。
而且,测定顺序并不特别限定,可以是全部依次选择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的组合而测定的构成。
功能构成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的主要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8所示,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具备传感器部110、体动检测部120、操作输入部130、显示部140、通信部150、处理部160、以及存储部180。
传感器部110相当于图2的(1)和(2)的传感器模块50,具有由多个发光元件52构成的发光部111和由多个受光元件54构成的受光部113。构成发光部111的各发光元件52的配置位置(Xs-Ys坐标值),作为与分配给对应的发光元件52的发光元件号码相关联的发光元件一览表182而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80。另外,构成受光部113的各受光元件54的配置位置(Xs-Ys坐标值)作为与分配给对应的受光元件54的受光元件号码相关联的受光元件一览表183而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80。
体动检测部120用于检测体动,可以使用例如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而实现。图1的加速度传感器60相当于此,将检测加速度向随时处理部160输出。
操作输入部130通过按钮开关或拨号开关等各种开关、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而实现,根据由用户操作的各种操作输入而将操作输入信号输出至处理部160。图1的操作开关16、触摸面板18相当于此。
显示部140可以通过LCD(液晶显示器)或EL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实现,根据从处理部160输入的的显示信号显示各种画面。图1的触摸面板18相当于此。
通信部150是在处理部160的控制下,用于在与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之间接收发送在装置内部利用的信息的通信装置。图1的通信装置20相当于此。作为通信部150的通信方式,可以应用经由以规定的通信规格为基准的电缆而进行有线连接的形式、经由兼作被称为叉托支架的充电器的中间装置而连接的形式、利用无线通信而进行无线连接的形式等各种方式。
处理部160通过CPU(中央处理器)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微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控制装置以及运算装置可以实现,综合控制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的各部分。图1的控制基板30相当于此。该处理部160具备照射控制部161、受光控制部162、血管位置取得部163、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作为选择部的测定方法选择部165、吸收光谱生成部166、成分值算出部167、以及作为显示控制部的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而且,构成处理部160的各部分可以由专用的模块电路等硬件构成。
照射控制部161单独地对构成发光部111的发光元件52进行发光控制。例如,可以通过利用所谓有源矩阵方式的驱动控制技术而实现。受光控制部162进行从由受光部113的受光元件54接收到的接收光中读取对应于其强度的电信号的控制。
血管位置取得部163取得被传感器模块50覆盖的皮下的生物体图像(参照图4),对生物体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取得血管位置,选择适于测定的血管部分。该血管位置的取得通过适当利用公知的静脉认证技术等中的生物体图像的摄影技术、公知的静脉认证技术等中的由生物体图像识别静脉图案的技术而实现。
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在“血管方式”的测定用时进行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即,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对每个选择的血管部分设定测定点,检索满足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选择照射位置(测定用发光元件52-1)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测定用受光元件54-1)。另一方面,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在“非血管方式”的测定用时进行非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即,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在设定于每个血管部分的各测定点,选择照射位置(测定用发光元件52-2)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测定用受光元件54-2)。与包含最佳距离W1的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相关的数据设定为血管方式用185、与包含最佳距离W2的非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相关的数据设定为非血管方式用186,作为相对位置条件数据184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80。
测定方法选择部165根据从体动检测部120随时输出的检测加速度判定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体动小时选择“血管方式”、体动大时选择“非血管方式”作为适用的测定方法。图9是说明体动大小判定的图。测定方法选择部165求出例如紧邻之前的T秒间的检测加速度的方差值,将“紧邻之前的T秒间的检测加速度的方差值小于规定的阈值”作为表示体动小的条件进行判定。另外,将“紧邻之前的T秒的检测加速度的方差值为规定阈值以上”作为表示体动大的条件进行判定。
例如,在某时刻t1,图9中由点划线围起来示出的紧邻之前的T秒间的检测加速度的变动变小,方差值变小。这种情况判定为体动小。与此相对,在时刻t2,图9中由双点划线围起来示出的紧邻之前的T秒间的检测加速度逐渐地大幅度变动,方差值增大。这种情况判定为体动大。
而且,并不限定于方差值,还可以求出检测加速度的振幅(紧邻之前的T秒间的检测加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通过阈值处理判定体动大小。另外,可以将“在紧邻之前的T秒间从体动检测部120输出的检测加速度中、低于规定值的检测加速度的比例(数)为规定的阈值以上”作为表示体动小的条件而判定体动是否小。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在紧邻之前的T秒间从体动检测部120输出的检测加速度中、高于规定值的检测加速度的比例为规定阈值以上”作为表示体动大的条件而判定体动是否大。
吸收光谱生成部166在照射控制部161以及受光控制部162的控制下,从设定为照射位置的各测定点的测定用发光元件52-1或者测定用发光元件52-2照射测定光。然后,吸收光谱生成部166根据设定为测定受光位置的各测定点的测定用受光元件54-1或者测定用受光元件54-2的受光结果生成吸收光谱。
成分值算出部167根据吸收光谱算出作为目标成分的血液中或者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例如,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回归分析法、PLS回归分析法、独立分量分析法等分析法,根据吸收光谱算出血糖值。
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进行将由成分值算出部167算出的血糖值作为测定结果显示在显示部140的控制。
存储部180通过ROM(只读存储器)、闪速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各种IC(集成电路)存储器以及硬盘等存储介质来实现。存储部180中事前存储或每次处理时暂时存储用于使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动作、从而实现该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具备的各种功能的程序、以及执行该程序中所使用的数据等。在图1中,控制基板30搭载的主存储器34和测定数据用存储器36、存储卡22相当于此。
另外,在存储部180预先存储第一测定处理程序181、发光元件一览表182、受光元件一览表183、以及相对位置条件数据184,其中,第一测定处理程序181使处理部160作为照射控制部161、受光控制部162、血管位置取得部163、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测定方法选择部165、吸收光谱生成部166、成分值算出部167以及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发挥功能,并用于进行第一测定处理(参照图11)。
并且,在存储部180随着测定的实施存储血管位置信息188、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吸收光谱数据194、以及测定结果数据195。
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将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的结果选择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作为血管方式用进行存储,将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的结果选择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作为非血管方式用进行存储。图10是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的数据构成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是与测定点号码191相关联而设定血管方式用192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非血管方式用193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的数据表格。在血管方式用192的照射位置登记对应的发光元件52即测定用发光元件52-1的发光元件号码,在测定用受光位置登记对应的受光元件54即测定用受光元件54-1的受光元件号码。在非血管方式用193的照射位置登记对应的发光元件52即测定用发光元件52-2的发光元件号码,在测定用受光位置登记对应的受光元件54即测定用受光元件54-2的受光元件号码。
处理流程
图11是示出第一测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而且,在此说明的处理能够通过处理部160从存储部180读取第一测定处理程序181并执行而实现。在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安装于受检者2的身体并输入规定的测定开始操作时,开始该第一测定处理。
如图11所示,在第一测定处理中,首先处于待机状态,直至测定定间(步骤a1:否)。例如,如果是每分钟进行测定时,则从上次测定定时开始经过一分钟的时间判定为测定定时(步骤a1:是),接着,判定是否是图像取得定时。在判定为图像取得定时时(步骤a3:是),转移至步骤a5。如果不是图像取得定时(步骤a3:否),则转移至步骤a13。在此,图像取得定时例如可以是10分钟,也可以是1小时,如果缩短间隔频繁拍摄生物体图像而取得血管位置,则能够维持测定精度。对此,间隔设定得越长,越能够抑制消耗电力。但是,在产生传感器模块50的安装部位偏移等皮下的血管位置与取得的血管位置不一致的情况时,和不能准确特定血管时等,在其次取得血管位置之前不能高精度地进行测定。图像取得定时考虑这样的情况进行适当设定。
在步骤a5,照射控制部161使传感器模块50的发光元件52一齐发光,受光控制部162使所有的受光元件54接收(拍摄)而取得生物体图像。接着,血管位置取得部163对生物体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取得从皮肤表面看见的血管位置,选择血管部分(步骤a7)。例如,血管位置取得部163对得到的生物体图像(亮度图像)的每个像素与基准亮度进行比较进行二值化和滤光处理,取得血管位置。小于基准亮度的像素表示血管。然后,血管位置取得部163将精度降低要因部位排除而选择具有规定的最低部位长度以上的长度的血管部分。取得的血管位置和选择的血管部分的位置作为血管位置信息188存储于存储部180。
接着,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进行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对每个血管部分设定测定点,选择血管方式用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步骤a9)。另外,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进行非血管方式照射位置选择处理,在步骤a9设定的每个测定点选择非血管方式用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步骤a11)。此时,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对各测定点分配测定点号码191,将测定用发光元件52-1的发光元件号码和测定用受光元件54-1的受光元件号码作为血管方式用192建立关联,将测定用发光元件52-2的发光元件号码和测定用受光元件54-2的受光元件号码作为非血管方式用193建立关联,生成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
然后,在步骤a13中,测定方法选择部165根据来自体动检测部120的检测加速度判定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通过这里的处理判定为体动小时(步骤a15:是),使用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的血管方式用192的数据,进行血糖值测定处理(步骤a17)。然后,转移至步骤a21。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体动大时(步骤a15:否),使用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的非血管方式用193的数据,进行血糖值测定处理(步骤a19)。在进行血糖值测定处理之后,转移至步骤a21。
图12是示出血糖值测定处理的详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在血糖值测定处理中,照射控制部161按照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使照射位置一齐发光(步骤b1),受光控制部162使所有受光元件54接收光(步骤b3)。接着,吸收光谱生成部166根据在对应于每个测定点的测定用受光位置的受光结果生成吸收光谱(步骤b5),生成将生成的各测定点的吸收光谱平均后的平均吸收光谱(步骤b7)。生成的平均吸收光谱的光谱数据作为吸收光谱数据194存储于存储部180。然后,成分值算出部167根据在步骤b7生成的平均吸收光谱算出血糖值(步骤b9)。算出的血糖值作为测定结果数据195存储于存储部180。
然后,在步骤a21中,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通过参照测定结果数据195,进行将在步骤a17或者步骤a19的血糖值算出处理中算出的血糖值作为测定结果显示在显示部140的控制。然后,在结束测定之前(步骤a23:否),返回步骤a1,重复上述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检测受检者2的体动,体动小时,在具有高测定精度的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容易受到受检者2体动影响的“血管方式”的测定。另一方面,如果受检者2的体动大,则可以进行虽然测定精度比“血管方式”低但难以受到受检者2体动影响的“非血管方式”的测定。因而,能够防止因体动而测定精度大幅度降低或者不能测定而得不到有效的测定结果的情况,能够稳定地提供测定结果。例如,即使在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的情况下,也能够持续监视血糖值。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基本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然而作为测定部在“血管方式”的测定和“非血管方式”的测定并列进行这一点上不同。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处理部160的处理流程(第二测定处理)的流程图。第二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在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中,在存储部180事先存储用于实现第二测定处理的第二测定处理程序替代第一测定处理程序181而实现。图13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处理工序附上同一符号。
如图13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处理中,在步骤a13中判定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之后,使用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的血管方式用192的数据,进行血糖值测定处理(步骤a17),并使用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的非血管方式用193的数据,进行血糖值测定处理(步骤a19)。
然后,根据在步骤a13是否判定为体动小而分开处理,在判定为体动小时(步骤b21:是),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显示在步骤a17进行的“血管方式”的测定结果(步骤b2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体动大时(步骤b21:否),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通过参照测定结果数据195,显示在步骤a19进行的“非血管方式”的测定结果(步骤b25)。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血管方式”的测定和“非血管方式”的测定并列进行,能够选择性地在受检者2的体动小时显示“血管方式”的测定结果,在体动大时显示“非血管方式”的测定结果。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例如仅进行“血管方式”的测定,根据受检者2的体动的检测结果设定用于测定的一个测定参数、即与照射一次测定的测定光的期间长度相关的时间(测定时间)。而且,对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附上同一符号。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受检者2的体动小时,测定时间设定得长。如果延长测定时间而进行长时间曝光,则能够放大S/N比,可以以更高的精度进行测定。测定时间例如为了达到可实现的最高精度而预先设定为充分的时间。
与此相对,在受检者2的体动大时,如果测定时间长则正在曝光时血管位置移动,有时不能准确地进行测定。因此,体动大时测定时间设定得短,减少正在测定时(测定时间中)血管从目标物脱离的几率。正在曝光时血管只要不从目标物脱离,则能够将血管作为测定对象部位进行测定,即使脱离,只要其在测定时间中不脱离则能够仅测定非血管部。血管从目标物是否脱离由于可以通过解析吸收光谱判定,因此在判定为脱离时,在后期的处理中,可以使用示出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的标准曲线算出血糖值。
功能构成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b的主要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14所示,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b具备传感器部110、体动检测部120、操作输入部130、显示部140、通信部150、处理部160b以及存储部180b。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处理部160b具备照射控制部161b、受光控制部162、血管位置取得部163、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b、参数设定部169b、吸收光谱生成部166b、成分值算出部167b、以及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仅进行“血管方式”的测定,因此各功能部在仅进行与“血管方式”的测定相关的处理这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即,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b进行血管方式照射受光位置选择处理。与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有关的数据作为相对位置条件数据184b而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80b。吸收光谱生成部166b在照射控制部161b以及受光控制部162的控制下,从作为照射位置的各测定点的测定用发光元件52-1照射测定光,根据作为测定用受光位置的各测定点的测定用受光元件54-1的受光结果而生成吸收光谱。成分值算出部167b根据吸收光谱对每个测定点算出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参数设定部169b根据从体动检测部120随时输出的检测加速度判定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按照参数设定表格187b设定测定时间。
另外,在存储部180b预先存储第三测定处理程序181b、发光元件一览表182、受光元件一览表183、相对位置条件数据184b、以及参数设定数据表格187b,其中,第三测定处理程序181b使处理部160b作为照射控制部161b、受光控制部162、血管位置取得部163、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b、参数设定部169b、吸收光谱生成部166b、成分值算出部167b以及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发挥功能、并用于进行第三测定处理(参照图16)。
参数设定表格187b存储对应于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的测定时间。图15是参数设定表格187b的数据构成例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参数设定表格187b中设定有体动小时的测定时间T11、以及体动大时的测定时间T13。各测定时间T11、T13的具体值按照上述要领预先设定,然而至少,测定时间T11设定得比测定时间T13长(作为大的值)。
并且,在存储部180b伴随着测定的实施存储血管位置信息188、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b、吸收光谱数据194、以及测定结果数据195。在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b仅设定图10所示的血管方式用192。
处理流程
图16是示出第三测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而且,在此说明的处理可以通过处理部160b从存储部180b读取第三测定处理程序181b并执行而实现。
如图16所示,在第三测定处理中,在步骤a13中判定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之后,参数设定部169b参照参数设定表格187b,根据体动大小设定测定时间(步骤d15)。通过此处的处理,测定时间在体动小时设定得长,在体动大时设定得短。
然后,接着在步骤d17中,使用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b,进行血糖值测定处理。这里的血糖值测定处理可以通过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血糖值测定处理(参照图12)同样的顺序实现,然而此时,在图12的步骤b1,照射控制部161b将发光时间作为在步骤d15中设定的测定时间使照射位置一齐发光。
然后,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通过参照测定结果数据195,进行将在步骤d17的血糖值算出处理中算出的血糖值作为测定结果,显示在显示部140的控制(步骤d19)。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受检者2的体动小时测定时间可以设定得长,体动大时测定时间可以设定得短。因而,能够提高体动小时的测定精度。另一方面,体动大时,能够抑制由于体动而正在测定时(测定时间中)血管从目标物脱离、测定精度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因而,可以稳定地提供测定结果。
而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根据体动是小还是大的两个阶段设定测定时间,但是也可以用三个阶段以上细分方差值的值幅,设定测定时间,使得体动越大则测定时间越阶段性地延长。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以“血管方式”进行测定,根据受检者2的体动的检测结果,进行设定测定时间。与此相对,除了测定时间之外还可以设定测定次数这种测定参数。例如,在体动小时,测定时间设定得长,且设定测定次数为1次。另一方面,在体动大时,测定时间设定得短,且设定测定次数为2次以上的规定次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体动大而测定次数为规定次数时,在图16的步骤d17中进行的血糖值算出处理中,作为图12的步骤b1的处理,照射控制部161b在设定得短的测定时间内,进行规定次数使照射位置一齐发光的处理。然后,替代步骤b5而进行下面的处理。即首先,解析在规定次数的各次测定中得到的吸收光谱,选择血管从目标物不脱离(包含血管透过光成分)的吸收光谱。接着,生成按照每个测定点将选择的吸收光谱平均的吸收光谱。在此基础上,生成平均吸收光谱(步骤b7)。
根据本实施方式,体动大时,在短的测定时间内可以进行2次以上测定。缩短测定时间时,S/N比变小,然而如果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进行2次以上测定,则可以选择血管不从目标物脱离的吸收光谱而算出血糖值,可以实现测定精度的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测定时间和测定次数两者,但是也可以仅使用测定次数。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仅进行了“血管方式”的测定,但是在进行“血管方式”以及“非血管方式”的测定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本第三实施方式的内容。此时可以,“血管方式”、“非血管方式”分别与测定时间相关联,在实施“血管方式”时,选择对应于“血管方式”的测定时间,在实施“非血管方式”的测定时,选择对应于“非血管方式”的测定时间。当然,作为对应于“血管方式”的测定时间,可以事先按照体动的大小分别设定多个测定时间,在实施“血管方式”的测定时,还可以选择对应于此时的体动大小的测定时间。事先设定对应于“非血管方式”的多个测定时间的情况也同样。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仅进行了“血管方式”的测定,然而即使是相同的“血管方式”的测定,由于是测定时间不同的测定,也可以说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即,在第一测定时间测定的是第一测定方法,在第二测定时间测定的是第二测定方法,以测定时间为基准定义测定方法,如果是测定时间不同的测定,就可以理解为其他的测定方法。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仅进行“血管方式”的测定,根据受检者2的体动的检测结果设定一个测定参数即测定点数。而且,对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附上同一符号。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受检者2的体动大时,与小时相比较测定点数增加。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测定前,事先设定进行测定点候补设定处理的设定测定点候补。
图17是说明测定点候补设定处理的图。在测定点候补设定处理中,首先,沿着血管7临时设定测定点候补。例如,在图17中由“X”标记所示,在血管7的中心线L21上以规定间隔临时设定测定点候补。然后,在每个临时设定的测定点候补检索是否存在满足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存在时将该发光元件52作为测定用发光元件52-1,将受光元件54作为测定用受光元件54-1。通过该测定点候补设定处理,设定存在满足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的多个测定点候补P21,在每个测定点候补P21选择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
然后在测定时,根据受检者2的体动的检测结果设定测定点数,选择设定的测定点数个的测定点候补P21作为测定点。此时,测定点候补P21中优先选择属于血管位置取得部163选择的适于测定的血管部分7b的测定点候补P21。
只要血管不从目标物脱离,即使不增加测定点,也可以以高精度进行测定。然后,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在除去精度降低要因部分的基础上,如果从作为具有规定的最低部位长度以上的长度而选择的血管部分选择测定点,则可以实现测定精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体动大时,有时血管位置移动而不能准确地进行测定,然而如果增加测定点,则能够提高其中血管从目标物不脱离的测定点残余的几率。
功能构成
图18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c的主要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18所示,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c具备传感器部110、体动检测部120、操作输入部130、显示部140、通信部150、处理部160c、以及存储部180c。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处理部160c具备照射控制部161、受光控制部162、血管位置取得部163、测定点候补设定部170c、参数设定部169c、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c、吸收光谱生成部166c、成分值算出部167b、以及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
测定点候补设定部170c是进行测定点候补设定处理的功能部通过对沿着血管临时设定的每个测定点候补检索满足血管方式相对位置条件的发光元件52、受光元件54而在血管上设定多个测定点候补,选择照射位置(测定用发光元件52-1)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测定用受光元件54-1)。
参数设定部169c根据从体动检测部120随时输出的检测加速度判定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按照参数设定表格187c设定测定点数。
另外,在存储部180c预先存储第四测定处理程序181c、发光元件一览表182、受光元件一览表183、相对位置条件数据184b、以及参数设定数据表格187c,其中,第四测定处理程序181c使处理部160c作为照射控制部161、受光控制部162、血管位置取得部163、测定点候补设定部170c、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c、参数设定部169c、吸收光谱生成部166b、成分值算出部167b以及测定结果显示控制部168发挥功能、并用于进行第四测定处理(参照图21)。
参数设定表格187c存储对应于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的测定点数。图19是参数设定数据表格187c的数据构成例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在参数设定表格187c中,对每个将方差值分为四阶段的值幅设定有测定点数。各测定点数的具体数值并没有特别的限制,方差值越大则测定点数设定为阶段性地增多。
并且,在存储部180c中伴随测定的实施存储血管位置信息188、测定点候补一览表189c、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c、吸收光谱数据194、以及测定结果数据195。
测定点候补一览表189c存储测定点候补设定处理的结果选择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图20是测定点候补一览表189c的数据构成例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测定点候补一览表189c是与测定点候补号码相关联地设定针对对应的测定点候补选择的照射位置和测定用受光位置、以及优先标志的数据表格。优先标志在属于适合测定的血管部分的测定点候补设定为“ON”,在不属于的测定点候补设定为“OFF”。
处理流程
图21是出于第四测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而且,在此说明的处理可以通过处理部160c从存储部180c读取第四测定处理程序181c并执行而实现。
如图21所示,在第四测定处理中,在步骤a7选择血管部分之后,测定点候补设定部170c进行测定点候补设定处理,在血管上设定多个测定点候补并选择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步骤e9)。此时,测定点候补设定部170c对各测定点候补分配测定点候补号码。然后,将属于在前期的步骤a7选择的血管部分的测定点候补的优先标志设定为“ON”,不属于上述血管部分的测定点候补的优先标志设定为“OFF”,并生成与测定用发光元件52-1的发光元件号码以及测定用受光元件54-1的受光元件号码相关联的测定点候补一览表189c。
另外,在步骤a13判定受检者2的体动大小之后,参数设定部169c参照参数设定表格187c,根据体动大小设定测定点数(步骤e15)。通过这里的处理,测定点数在体动小时设定得少,体动大时设定得多
接着,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c参照测定点候补一览表189c,从优先标志为“ON”的测定点候补依次选择在步骤e15设定的测定点数个测定点候补作为测定点(步骤e17)。此时,照射受光位置选择部164c将测定点号码分配给选择的测定点,生成与测定点候补一览表189c中设定的照射位置以及测定用受光位置相关联的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c。
然后,使用照射受光位置一览表190c进行血糖值测定处理(步骤e19)。这里的血糖值测定处理可以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血糖值测定处理(参照图12)同样的顺序实现,但是此时,在图12的步骤b7中,吸收光谱生成部166c解析在每个测定点得到的吸收光谱,选择血管从目标物不脱离(包含血管透过光成分)的吸收光谱,在此基础上生成平均吸收光谱。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在受检者2的体动大时,可以比体动小时多设定测定点数。因而,可以保持体动小时的测定精度,同时在体动大时,可以抑制由于体动而血管从目标物脱离而测定精度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因而,能够稳定地提供测定结果。
而且,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仅进行“血管方式”的测定,但是在进行“血管方式”以及“非血管方式”的测定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可以应用本第四实施方式的内容。此时,可以对“血管方式”、“非血管方式”分别设定参数设定表格187c,在实施“血管方式”的测定时,选择对应于“血管方式”的参数设定表格187c,在实施“非血管方式”的测定时,选择对应于“非血管方式”的参数设定表格187c。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仅进行“血管方式”的测定,但是即使是相同的“血管方式”的测定,由于是测定点数不同的测定,因此可以认为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即,以第一测定点数测定的是第一测定方法,以第二测定点数测定的是第二测定方法,以测定点数为基准定义测定方法,如果是测定点数不同的测定,则可以理解为其他的测定方法。
另外,可以使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组合,成为根据受检者2的体动的检测结果设定测定时间以及测定点数两者的构成。或者,可以是在测定时间以及测定点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设定测定次数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10作为血液成分以测定血糖值为主进行了说明,然而当然也可以同样适用于测定其他血液成分的情况。例如,本实施方式也可适用于GPT(谷丙转氨酶)等的酶值、白蛋白等血浆蛋白值、胆固醇值、乳酸值等的测定。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作为受检者2的生物体信息测定生物体内组织的状态的情况。例如,也可以适用于作为照射波向受检者的生物体内照射超声波、作为生物体内组织的状态测定血管直径的情况、以及根据血管直径变化测定(推定)血压的情况。

Claims (7)

1.一种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体动检测部,检测受检者的体动;
选择部,从向所述受检者的生物体内照射照射波而测定血液中的规定成分的多个测定方法中,根据所述体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选择一个测定方法;以及
显示控制部,控制对按照所述一个测定方法测定出的测定结果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选择部根据测定对象部位而从不同的多个测定方法中选择一个测定方法,在所述检测结果满足表示所述体动小的条件时,所述选择部选择以血管部分为所述测定对象部位的一个测定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参数设定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设定与所述一个测定方法相关的测定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设定部设定测定点数以及与照射所述照射波的期间长度相关的测定时间中的至少任一个为所述测定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结果满足表示所述体动大的条件时,所述选择部选择以血管以外的非血管部部分为所述测定对象部位的一个测定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测定部,使用所述多个测定方法并行测定所述成分,
所述显示控制部显示所述测定部的测定结果中通过所述一个测定方法测定出的测定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方法是用于测定血糖值的方法。
7.一种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受检者的体动;
从向所述受检者的生物体内照射照射波而测定血液中的规定成分的多个测定方法中,根据体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选择一个测定方法;以及
控制对按照所述一个测定方法测定出的测定结果进行显示,
其中,根据测定对象部位而从不同的多个测定方法中选择一个测定方法,在所述检测结果满足表示所述体动小的条件时,选择以血管部分为所述测定对象部位的一个测定方法。
CN201510046680.5A 2014-01-31 2015-01-29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8147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7022A JP6364793B2 (ja) 2014-01-31 2014-01-31 生体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生体情報処理方法
JP2014-017022 2014-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4748A CN104814748A (zh) 2015-08-05
CN104814748B true CN104814748B (zh) 2019-07-23

Family

ID=52423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6680.5A Active CN104814748B (zh) 2014-01-31 2015-01-29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15798B2 (zh)
EP (1) EP2901925B1 (zh)
JP (1) JP6364793B2 (zh)
CN (1) CN104814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2035B2 (en) 2014-02-25 2017-02-28 Medibotics Llc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wrist and/or forearm
US10607507B2 (en) 2015-11-24 2020-03-31 Medibotics Arcuate wearable device with a circumferential or annular array of spectroscopic sensors for measuring hydration level
JP2014030621A (ja) * 2012-08-03 2014-02-20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生体信号測定セット
KR102223279B1 (ko) * 2014-07-08 2021-03-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KR102349959B1 (ko) * 2015-01-07 2022-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신호 측정장치 및 방법
US11033189B2 (en) 2015-11-24 2021-06-1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Wearable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a subject
JPWO2017149688A1 (ja) * 2016-03-02 2018-12-27 株式会社塚田メディカル・リサーチ 膀胱尿動態測定装置
KR102515831B1 (ko) * 2016-07-21 2023-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펙트럼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KR102539142B1 (ko) * 2016-09-05 2023-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펙트럼 분석 장치와 방법, 및 혈당 측정 장치
US11331019B2 (en) 2017-08-07 2022-05-17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anoparticle sensor having a nanofibrous membrane scaffold
KR102408028B1 (ko) * 2017-09-06 2022-06-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착용 상태에 기반한 생체 정보 획득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10874305B2 (en) 2018-01-15 2020-12-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nsor device
JP2021072926A (ja) * 2021-01-26 2021-05-13 株式会社塚田メディカル・リサーチ 膀胱尿動態測定装置
JPWO2022220165A1 (zh) * 2021-04-15 2022-10-20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8673A (en) * 1996-10-10 2000-01-25 Nellcor Puritan Bennett Incorporated Motion compatible sensor for non-invasive optical blood analysis
US6879850B2 (en) * 2002-08-16 2005-04-12 Optical Sensors Incorporated Pulse oximeter with motion detection
JP4236950B2 (ja) 2003-02-13 2009-03-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非侵襲生体計測装置
CN100362963C (zh) * 2004-08-05 2008-01-23 香港理工大学 可进行运动补偿的便携式保健监测装置及其补偿方法
JP4766425B2 (ja) 2005-03-08 2011-09-07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生体関連情報測定システム、そのシステムの測定装置本体および外部測定装置
US20060229520A1 (en) * 2005-04-08 2006-10-12 Shunzo Yamashita Controller for sensor nod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biometric information and its software
US20070093698A1 (en) * 2005-10-20 2007-04-26 Gluc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ttaching a device to a body
CN101264019A (zh) * 2007-03-16 2008-09-17 北京中科光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光声技术的新型便携式无创、连续、实时血糖监测仪
US20080255433A1 (en) * 2007-04-11 2008-10-16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atem Optoacoustic monitoring of multiple parameters
JP2009254522A (ja) * 2008-04-15 2009-11-05 Sharp Corp 光学式生体情報測定装置及び生体情報測定用発受光器
JP2012200271A (ja) 2011-03-23 2012-10-22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処理装置、測定装置、処理方法、および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704998B2 (ja) * 2011-04-06 2015-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音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201314B2 (ja) 2012-12-27 2017-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測定方法、血液成分測定装置及び医療機器
JP6201315B2 (ja) 2012-12-27 2017-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測定方法、血液成分測定装置及び医療機器
JP6201316B2 (ja) 2012-12-27 2017-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測定方法、血液成分測定装置及び医療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64793B2 (ja) 2018-08-01
EP2901925A1 (en) 2015-08-05
EP2901925B1 (en) 2018-10-31
US9615798B2 (en) 2017-04-11
US20150216484A1 (en) 2015-08-06
JP2015142664A (ja) 2015-08-06
CN104814748A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4748B (zh) 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处理方法
US10039478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system, and wearable apparatus
US9433385B2 (en) Blood sugar level measuring device and blood sugar level measuring method
JP6442826B2 (ja) 血液成分分析方法および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JP6291874B2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及び生体情報測定方法
EP2901926A1 (en) Blood glucose level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measurement method
US20170303838A1 (en) Analyte-sensing device
CN105476643B (zh) 生物体信息取得装置
JP6201314B2 (ja) 血液成分測定方法、血液成分測定装置及び医療機器
US10357189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CN107773249A (zh) 生物体信息取得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取得方法
CN109195523B (zh) 生物体信息取得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取得方法
CN109195522B (zh) 生物体信息取得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取得方法
JP2017189489A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及び生体情報測定方法
JP2016152875A (ja)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