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8832B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8832B
CN104808832B CN201410054048.0A CN201410054048A CN104808832B CN 104808832 B CN104808832 B CN 104808832B CN 201410054048 A CN201410054048 A CN 201410054048A CN 104808832 B CN104808832 B CN 104808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al
those
connection pad
sensing
pa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40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8832A (zh
Inventor
王国兴
张耀宗
江之中
蔡竹嘉
戴士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08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8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8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8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串行、多条第二感测串行、多条第一导线及多条第二导线。各第一感测串行包括多个第一电极部及多个第一交错部。各第二感测串行包括多个第二电极部及多个第二交错部。第二电极部与第一电极部的任相邻两者被一间隙区分隔。各第一交错部交错于其中一个第二交错部。第一导线分别连接第一感测串行且延伸至基板的接垫区。第二导线沿着间隙区配置而分别连接第二感测串行且延伸至接垫区。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其中一条第二导线交错于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其中一个第二交错部,其中N与M为不同的正整数。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窄边框设计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无线通讯与网路的普及化,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逐渐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一般常见的输入与输出(input/output,I/O)界面,像是键盘或是鼠标,具有相当程度的操作困难。相形之下,触控面板是一种直观、简单的输入与输出界面。因此,触控面板常被应用作为人与电子装置之间的沟通界面,以利执行控制。
目前触控面板的发展趋势除了着重在高灵敏度及高精准度之外,为了符合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在外观美感的要求,触控面板被要求要缩减边框。然而,现行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多需通过设置于二旁的导线将感测电极电连接至接合垫。因此,触控面板的侧边必须保留设置导线的面积,这使得窄边框或无边框的触控面板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设计。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串行、多条第二感测串行、多条第一导线以及多条第二导线。基板具有在一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一接垫区以及一感测区。第一感测串行配置于感测区中。各第一感测串行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一电极部以及多个第一交错部。第二感测串行配置于感测区中。各第二感测串行包括沿一第二方向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二电极部以及多个第二交错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第二交错部交错于其中一个第一交错部,且第二电极部与第一电极部的任相邻两者、第一电极部任相邻两者以及第二电极部任相邻两者分别被一间隙区分隔。第一导线分别连接第一感测串行并且延伸至接垫区。第二导线分别连接第二感测串行并且延伸至接垫区。各第二导线沿着间隙区配置。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其中一条第二导线交错于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其中一个第二交错部,其中N与M为正整数,且N不等于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各第二感测串行的第二电极部包括两个端电极部以及至少一个中间电极部,而中间电极部位于两个端电极部之间。第二导线配置于这些第二感测串行的这些端电极部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接垫区邻近于第一感测串行的末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接垫区包括一第一接垫区以及一第二接垫区,其中感测区位于第一接垫区与第二接垫区之间。上述的第一导线延伸至第一接垫区中,而第二导线延伸至第二接垫区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感测串行以及第二电极部同为一第一膜层,第二交错部为一第二膜层,而第一交错部与第二交错部被一第一绝缘层隔开。此时,第二导线可以为第一膜层,且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第二导线以及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第二交错部被第一绝缘层隔开。或是,第二导线为一第三膜层,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位于第三膜层与基板之间,且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第二导线以及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第二交错部被一第二绝缘层隔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感测串行以及第一电极部同为一第一膜层,第一交错部为一第二膜层,而第一交错部与第二交错部被一绝缘层隔开。如此,第二导线可以为第二膜层,且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第二导线以及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第二交错部被绝缘层隔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导线的长度分布是沿第二方向依序递增再递减。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上述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而触控面板配置于显示面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一覆盖板,且基板贴附于覆盖板上。覆盖板具有一遮光区,其中遮光区遮挡接垫区。遮光区在第二方向的两相对侧的边框宽度小于5毫米。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将传输信号用的导线设置于感测串行的电极部之间的间隙区中。如此一来,这些导线可以仅沿着基板的纵向延伸出去而不需在基板的横向额外保留导线设置区。或是,这些导线可以仅沿着基板的横向延伸出去而不需在基板的纵向额外保留导线设置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以具有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设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沿剖线A1-A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触控面板沿剖线B1-B1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触控面板沿剖线A2-A2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触控面板沿剖线B2-B2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触控面板沿剖线A3-A3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7的触控面板沿剖线B3-B3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数个构件的堆叠关系;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数个构件的堆叠关系。
符号说明
10、20:电子装置
12、22、100、200、300、400、500:触控面板
12A、22A、110、410、510:基板
12B、22B:感测元件
12C:覆盖板
14:显示面板
14A:显示面
16、26A、26B:电路板
112:接垫区
114:感测区
120、320、420、520:第一感测串行
122、322:第一电极部
124、324:第一交错部
130、130A-130F、330、430、530、530A-530E:第二感测串行
132、332:第二电极部
132A:端电极部
132B:中间电极部
134、334:第二交错部
140、340、440、540:第一导线
150、150A-150F、250、350、450、550、550A-550D:第二导线
160:接垫
170、280、370:绝缘层
412A:第一接垫区
412B:第二接垫区
A1-A1、B1-B1、A2-A2、B2-B2、C1-C1、C2-C2:剖线
BM:遮光区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间隙区
S1、S2:边缘
W1:边框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沿剖线A1-A1的剖面示意图,而图3为图1的触控面板沿剖线B1-B1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多条第一感测串行120、多条第二感测串行130、多条第一导线140以及多条第二导线150。基板110具有在一第一方向D1上相邻的一接垫区112以及一感测区114。第一感测串行120并列配置于感测区114中。第二感测串行130也并列配置于感测区114中。第一导线140分别连接第一感测串行120并且延伸至接垫区112。第二导线150分别连接第二感测串行130并且延伸至接垫区112。各个第一感测串行120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且各个第二感测串行130沿一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1相交于第二方向D2。以本实施例而言,第一方向D1垂直于第二方向D2,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可以不与彼此垂直。另外,接垫区112中可以设置有多个接垫160,第一导线140与第二导线150分别延伸至连接于这些接垫160。不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40与第二导线150延伸至接垫区112的一端可以直接用来接合电路板或外部电路而视为接垫。因此,触控面板100中,接垫160与这些导线140与150可以为一体的。
具体而言,各第一感测串行120包括沿第一方向D1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一电极部122以及多个第一交错部124。各第二感测串行130包括沿第二方向D2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二电极部132以及多个第二交错部134。同时,各第二交错部134交错于其中一个第一交错部124,且第二电极部132与第一电极部122的任相邻两者被一间隙区G分隔。由图1可知,第一电极部122是第一感测串行120中相对较宽的部分,而第一交错部124是第一感测串行120中相对较窄的部分。同样地,第二电极部132与第二交错部134的尺寸关系亦然。另外,第一电极部122与第二电极部132各自具有近似于菱形的轮廓,而间隙区G极是分布于这些菱形电极部122与132之间的区域。因此,间隙区G在图1中呈现网格状的分布。
由于接垫区112邻近于第一感测串行120的末端,各条第一导线140由所连接的第一感测串行120沿第一方向D1向外延伸至接垫区112中。另外,各条第二导线150也是由所连接的第二感测串行130延伸至接垫区112中。不过,各第二导线150在本实施例是沿着间隙区G配置。因此,各个第二导线150沿着间隙区G而弯折曲状。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感测串行130的第二电极部132包括两个端电极部132A以及至少一个中间电极部132B,而中间电极部132B位于两个端电极部132A之间。同时,所有的第二导线150都配置于这些第二感测串行130的这些端电极部132A之间。也就是说,第二感测串行130的末端至基板110的边缘之间不需设置有任何的导线,因此触控面板100可以具有极微小的边框,甚至没有边框。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谓的边框是指第二感测串行130的末端至基板110的边缘之间的区域,可以不包含第一感测串行120的末端至基板110的边缘之间的区域(例如接垫区112)。
另外,这些第二导线150都是设置于间隙区G中,所以部分的第二导线150会横越至少一条的第二感测串行130。具体而言,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130的其中一条第二导线150会交错于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130的其中一个第二交错部134,其中N与M为正整数,且N不等于M。以图1而言,将这些第二感测串行130由接垫区112向外依序编排序号为第二感测串行130A-130F,则第1条第二感测串行130A至第6条第二感测串行130F分别连接于第二导线150A-150F。如此,连接于第2条第二感测串行130B的第二导线150B会交错于第1条第二感测串行130A的其中一个第二交错部134。连接于第3条第二感测串行130C的第二导线150C会交错于第1条第二感测串行130A的其中一个第二交错部134以及第2条第二感测串行130B的其中一个第二交错部134。依此类推,连接于第6条第二感测串行130F的第二导线150F会交错于第1~5条第二感测串行130A-130E各自的其中一个第二交错部13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串行120与第二感测串行130相互交错,不过第一感测串行120与第二感测串行130需要彼此电性独立以实现触控感测功能。因此,请参照图2与图3,触控面板100还包括有绝缘层170,其中绝缘层170设置于相交错的构件之间以维持第一感测串行120与第二感测串行130的电性独立。
由图2与图3可知,第一感测串行120整体以及第二感测串行130的第二电极部132同为第一膜层,而第二感测串行130的第二交错部134为第二膜层。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通过绝缘层170分隔开来。具体来说,绝缘层170至少设置于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彼此交错的部分。也就是说,绝缘层170可以是多个岛状的绝缘体,分别位于相交错的第一交错部124与第二交错部13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于第二感测串行130的第二导线150也可以为第一膜层。由图1可知,部分的第二导线150会横越部分的第二交错部134。因此,绝缘层170也设置于彼此交错的第二导线150与第二交错部134之间。如此,通过绝缘层170的设置来实现第一感测串行120与第二感测串行130彼此电性独立的关系。
第一感测串行120、第二电极部132与第二导线150同为第一膜层,而可由同一个制作步骤制作。因此,部分第二导线150虽设置为交错于部分的第二交错部134,并不会让整体制作流程变得复杂。反而,第二导线150设置为沿着间隙区G分布可以让触控面板100具有极窄的边框,甚至使触控面板100为无边框设计。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触控面板沿剖线A2-A2的剖面示意图,而图6为图4的触控面板沿剖线B2-B2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4,触控面板200包括一基板110、多条第一感测串行120、多条第二感测串行130、多条第一导线140以及多条第二导线250。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特别是,两实施例中所记载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为相同的构件,而这些相同构件的描述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的记载说明,此处不再重述。本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第二导线250的设置。由图4至图6可知,第二导线250既非属于第一感测串行120与第二电极部132所在的第一膜层也非属于第二交错部134所在的第二膜层。第二导线250实质上属于第三膜层,且前述的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都位于第三膜层与基板110之间。同时,第二导线250与所交错的第二交错部134被绝缘层280隔开。因此,这些第二感测串行130彼此电性独立。若将这些第二感测串行130依序编号,则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130的第二导线250以及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130的第二交错部134会被绝缘层280隔开,其中N与M皆为正整数且N不等于M。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8为图7的触控面板沿剖线A3-A3的剖面示意图,而图9为图7的触控面板沿剖线B3-B3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7,触控面板300包括一基板110、多条第一感测串行320、多条第二感测串行330、多条第一导线340以及多条第二导线350。基板110具有在一第一方向D1上相邻的一接垫区112以及一感测区114。第一感测串行320并列配置于感测区114中。第二感测串行330也并列配置于感测区114中。第一导线340分别连接第一感测串行320并且延伸至接垫区112。第二导线350分别连接第二感测串行330并且延伸至接垫区112。各个第一感测串行320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且各个第二感测串行330沿一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1相交于第二方向D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串行320与第二感测串行330在上视图中的排列布局相同于第一实施例。因此,各第一感测串行320包括沿第一方向D1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一电极部322以及多个第一交错部324。各第二感测串行330包括沿第二方向D2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二电极部332以及多个第二交错部334。同时,各第二交错部334交错于其中一个第一交错部324,且第二电极部332与第一电极部322的任相邻两者被一间隙区G分隔。同时,各条第一导线340由所连接的第一感测串行320沿第一方向D1向外延伸至接垫区112中。另外,各条第二导线350也是由所连接的第二感测串行330延伸至接垫区112中。不过,各第二导线350在本实施例是沿着间隙区G配置。如此一来,触控面板300具有极窄的边框。
在本实施例中,由图8与图9可知,第二感测串行330整体以及第一电极部322同为一第一膜层,而第一交错部324为一第二膜层。同时,第一交错部324与第二交错334部被一绝缘层370隔开。第二导线350则可以为第二膜层,相同于第一交错部324。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地,在这些第二感测串行330由接垫区112向外依序编号时,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330的第二导线350以及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330的第二交错部334被绝缘层370隔开。在此,N与M为彼此不同的正整数。
根据前述多个实施例,无论电极部、连接部与导线属于哪个膜层,只要彼此交错的构件采用不同膜层并通过一绝缘层分隔就可以实现感测串行之间的电性独立。因此,上述的膜层配置仅是举例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以第一实施例而言,构成第一感测串行120与第二电极部132的膜层可以还改为在第二交错部134的膜层制作完成之后才制作,而不以图2与图3所表示的堆叠顺序为限制。另外,前述实施例的接垫区设置也仅是举例说明。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0,触控面板400包括一基板410、多条第一感测串行420、多条第二感测串行430、多条第一导线440以及多条第二导线450。基板410具有第一接垫区412A、一第二接垫区412B以及感测区414,其中感测区414位于第一接垫区412A与第二接垫区412B之间。同时,第一感测串行420与第二感测串行430的配置关系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的描述或是参照于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也就是说,第一感测串行420与第二感测串行430可以由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行120与第二感测串行130所取代。或是,第一感测串行420与第二感测串行430可以由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行320与第二感测串行330所取代。另外,第一导线440由所连接的第一感测串行420延伸至第一接垫区412A中,而第二导线450由所连接的第二感测串行430延伸至第二接垫区412B中。也就是说,第一导线440与第二导线450分别朝向相对两侧延伸出去。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1,触控面板400包括一基板510、多条第一感测串行520、多条第二感测串行530、多条第一导线540以及多条第二导线550。基板510具有接垫区512以及感测区514,其中感测区414与接垫区512在第一方向D1上相邻。同时,第一感测串行520与第二感测串行530的配置关系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的描述或是参照于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也就是说,第一感测串行520与第二感测串行530可以由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行120与第二感测串行130所取代。或是,第一感测串行520与第二感测串行530可以由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行320与第二感测串行330所取代。另外,第一导线440由所连接的第一感测串行520延伸至接垫区412中,而第二导线450也由所连接的第二感测串行530延伸至接垫区412中。
在本实施例中,将这些第二感测串行530由接垫区112向外依序编排序号为第二感测串行530A-530F,则第1条第二感测串行530A至第6条第二感测串行530F分别连接于第二导线550A-550F。由于第二感测串行530F距离接垫区512最远,第二导线550F的布线长度最长。如果将第二导线550F连接于第二感测串行530F的末端,则传递于第二感测串行530F的信号需要经过整条第二导线550F与整条第二感测串行530F,这可能导致信号的延迟或是失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线550F连接于第二感测串行530F的中央,可以缩短信号传递的路径而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线550C、550E、550F、550D、550B以及550A沿第二方向D2依序分布,且第二导线550C、550E、550F、550D、550B以及550A的长度分布沿第二方向D2依序递增再递减。藉此,缩减信号在不同第二感测串行530传递时基于阻抗差异而导致的问题。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数个构件的堆叠关系。请参照图12,电子装置10包括有触控面板12以及显示面板14,其中触控面板12配置于显示面板14的显示面14A上方。触控面板12包括有基板12A、感测元件12B以及覆盖板12C,其中感测元件12B配置于基板12A上而基板12A贴附于覆盖板12C上。同时,电路板16接合于基板12A上以与感测元件12B电连接。
具体而言,触控面板12的基板12A可以为前述第一至第三及第五实施例中任一者的基板,而感测元件12B为前述实施例任一者所记载的第一感测串行、第二感测串行、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覆盖板12C具有一遮光区BM,且遮光区BM至少遮挡基板12A的接垫区(即接合于电路板16的区域)。举例而言,覆盖板12C可以是玻璃板,而遮光区BM则是由配置于玻璃板上的遮光图案层所定义出来的区域。由图12可知,感测元件12B到基板12A的边缘S1与S2之间不需设置有导线,因此遮光区BM的边框宽度W1可以缩减到相当微小,其中边缘S1与S2在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第二方向D2的两相对侧。这使电子装置10具备有窄边框的设计而符合市场的需求。举例而言,边框宽度W1可以小于5毫米,甚至为零。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数个构件的堆叠关系。请参照图13,电子装置20相似于图12的电子装置10,两者相同的构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标示。具体而言,电子装置20不同于电子装置10之处在于,电子装置20的触控面板22中,基板22A与感测元件22B的设计如同前述第四实施例。因此,电子装置20包括有两个电路板26A与26B,分别连接于基板22A的相对两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将导线配置于感测串行的电极部之间的间隙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具有极窄的边框。另外,连接于感测串行的导线可以连接在侧串行的中央而不需限定为连接于感测串行的末端。所以,信号在感测串行与导线传递时,可以降低传输阻抗所造成的信号变异程度。

Claims (19)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具有在一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一接垫区以及一感测区;
多条第一感测串行,位于该感测区中,各该第一感测串行包括多个第一电极部以及多个第一交错部,该些第一交错部与该些第一电极部沿该第一方向交替连接;
多条第二感测串行,位于该感测区中,各该第二感测串行包括多个第二电极部以及多个第二交错部,该些第二交错部与该些第二电极部沿一第二方向交替连接,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且各该第二交错部交错于其中一个第一交错部,其中该些第二电极部与该些第一电极部的任相邻两者、该些第一电极部任相邻两者以及该些第二电极部任相邻两者分别被一间隙区分隔;
多条第一导线,分别连接该些第一感测串行连接并且延伸至该接垫区;以及
多条第二导线,分别连接该些第二感测串行并且延伸至该接垫区,其中各该第二导线沿着该间隙区配置,连接于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其中一该第二导线交错于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其中一该第二交错部,N与M为正整数,且N不等于M;
其中,该些第二导线的长度分布是沿该第二方向依序递增再递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各该第二感测串行的该些第二电极部包括两个端电极部以及至少一个中间电极部,而该至少一个中间电极部位于该两个端电极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二导线配置于该些第二感测串行的该些端电极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接垫区邻近于该些第一感测串行的末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接垫区包括第一接垫区以及第二接垫区,该感测区位于该第一接垫区与该第二接垫区之间,该些第一导线延伸至该第一接垫区中,而该些第二导线延伸至该第二接垫区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接垫区邻近于该些第一感测串行的末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接垫区包括第一接垫区以及第二接垫区,该感测区位于该第一接垫区与该第二接垫区之间,该些第一导线延伸至该第一接垫区中,而该些第二导线延伸至该第二接垫区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接垫区包括第一接垫区以及第二接垫区,该感测区位于该第一接垫区与该第二接垫区之间,该些第一导线延伸至该第一接垫区中,而该些第二导线延伸至该第二接垫区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一感测串行以及该些第二电极部同为一第一膜层,该些第二交错部为一第二膜层,而该些第一交错部与该些第二交错部被一第一绝缘层隔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二导线为该第一膜层,且连接于该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该第二导线以及该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该第二交错部被该第一绝缘层隔开。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二导线为一第三膜层,该第一膜层与该第二膜层位于该第三膜层与该基板之间,且连接于该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该第二导线以及该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该第二交错部被一第二绝缘层隔开。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二感测串行以及该些第一电极部同为一第一膜层,该些第一交错部为一第二膜层,而该些第一交错部与该些第二交错部被一绝缘层隔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二导线为该第二膜层,且连接于该第N条第二感测串行的该第二导线以及该第M条第二感测串行的该第二交错部被该绝缘层隔开。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覆盖板,该基板贴附于该覆盖板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覆盖板具有遮光区,该遮光区遮挡该接垫区。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一感测串行并列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二感测串行并列配置。
1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以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配置于该显示面上方。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触控面板还包括覆盖板,该基板贴附于该覆盖板上,并且该覆盖板具有遮光区,该遮光区在该第二方向的两相对侧的边框宽度小于5毫米。
CN201410054048.0A 2014-01-29 2014-02-18 触控面板 Active CN104808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3581 2014-01-29
TW103103581A TWI470505B (zh) 2014-01-29 2014-01-29 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8832A CN104808832A (zh) 2015-07-29
CN104808832B true CN104808832B (zh) 2017-10-13

Family

ID=5278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4048.0A Active CN104808832B (zh) 2014-01-29 2014-02-18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68449B2 (zh)
JP (1) JP6042382B2 (zh)
KR (1) KR101626926B1 (zh)
CN (1) CN104808832B (zh)
TW (1) TWI4705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1114B1 (ko) * 2014-03-28 2021-06-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패널
WO2015178304A1 (ja) * 2014-05-21 2015-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605622B1 (ko) * 2014-07-15 2016-03-23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CN106445213A (zh) * 2015-08-07 2017-02-22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204683A (zh) * 2015-09-18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557621B (zh) * 2016-03-04 2016-11-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N106227386A (zh) * 2016-07-29 2016-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98155B1 (ko) * 2016-10-27 2023-1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07632731B (zh) * 2017-09-15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及触控面板
CN107656646A (zh) * 2017-09-27 2018-02-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及触摸显示面板
CN108803952B (zh) * 2018-05-24 2021-12-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917962B (zh) * 2019-03-05 2022-04-1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I701584B (zh) * 2019-04-25 2020-08-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7119A (zh) * 2006-06-09 2009-06-24 苹果公司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JP2010157239A (ja) * 2008-12-31 2010-07-15 Acrosense Technology Co Ltd キャパシティタッチパネル
TW201232358A (en) * 2011-01-18 2012-08-0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KR20140011113A (ko) * 2012-07-17 2014-01-28 전자부품연구원 듀얼 접속회로부를 갖는 단일막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3027B2 (en) * 2006-06-09 2012-08-14 Apple Inc.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390280B (zh) 2009-05-27 2013-03-2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顯示器與觸控顯示裝置
TWI408441B (zh) * 2009-12-09 2013-09-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基板
CN101882021A (zh) 2010-06-08 2010-11-10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板的布图方法
US9122088B2 (en) 2011-03-31 2015-09-01 Nissha Printing Co., Ltd. Capacitance type touch screen
CN103197784B (zh) * 2012-01-06 2016-05-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I588718B (zh) * 2012-03-28 2017-06-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23180B (zh) * 2012-05-07 2016-0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7119A (zh) * 2006-06-09 2009-06-24 苹果公司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JP2010157239A (ja) * 2008-12-31 2010-07-15 Acrosense Technology Co Ltd キャパシティタッチパネル
TW201232358A (en) * 2011-01-18 2012-08-0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KR20140011113A (ko) * 2012-07-17 2014-01-28 전자부품연구원 듀얼 접속회로부를 갖는 단일막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26926B1 (ko) 2016-06-02
US9268449B2 (en) 2016-02-23
CN104808832A (zh) 2015-07-29
TW201530384A (zh) 2015-08-01
KR20150090807A (ko) 2015-08-06
TWI470505B (zh) 2015-01-21
US20150212632A1 (en) 2015-07-30
JP6042382B2 (ja) 2016-12-14
JP2015141712A (ja) 201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8832B (zh) 触控面板
EP3191923B1 (en) Touch sensors
US20120127099A1 (en) Capacitive touch circuit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091866A1 (en) Single-layer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and touch control terminal
TWI494839B (zh) 觸控感應結構
CN104182072A (zh) 触控板
TW201809983A (zh) 觸控面板
CN105320374B (zh)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TWI557621B (zh) 觸控面板
CN105009044A (zh)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CN10379309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70255296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4951170A (zh) 触控显示面板
TW201419101A (zh) 觸控面板
CN103309493A (zh) 位于触控感测元件上的电极单元
CN106325580A (zh) 压力感测装置
CN103677363A (zh) 触控面板
US9397660B2 (en) Touch panel
CN105867709A (zh) 触控面板架桥结构及触控面板
KR101439100B1 (ko) 정전용량 터치패널
CN105094468A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单层互电容触摸屏体和电子装置
TW201445377A (zh) 觸控面板及其感應電極結構
TWI403945B (zh) Capacitive touch circui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461205B (zh) 触摸屏
KR20100126140A (ko)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의 전극패턴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