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7101B -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7101B
CN104807101B CN201510264672.8A CN201510264672A CN104807101B CN 104807101 B CN104807101 B CN 104807101B CN 201510264672 A CN201510264672 A CN 201510264672A CN 104807101 B CN104807101 B CN 104807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indoor set
heater
set according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46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7101A (zh
Inventor
李艳荣
刘纯
易腾达
周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646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7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7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7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出风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将所述壳体内部隔离成回风侧和出风侧;蜗壳风机组件,所述蜗壳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回风侧内且所述蜗壳风机组件具有蜗壳出风口;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底部;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侧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与所述接水盘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不仅辅助加热效果好,而且整机换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室内机通常设置电加热装置来进行辅助制热,电加热装置通常设在组成换热器组件的两个换热器之间。这样,当开启电加热制热模式时,室内机的蜗壳风机组件运转时,从蜗壳风机组件吹出来的风,先通过电加热装置,再通过换热器组件,由此,导致热量从电加热散发出来,被换热器部件带走部分热量,减低电加热的制热效果;而且电加热装置会扰乱气体流场,导致产生混流,降低了室内机的换热效果,增加整机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辅助加热效果好、整机换热效率高的室内机。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出风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将所述壳体内部隔离成回风侧和出风侧;蜗壳风机组件,所述蜗壳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回风侧内且所述蜗壳风机组件具有蜗壳出风口;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底部;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侧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与所述接水盘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不仅辅助加热效果好,而且整机换热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N折换热器,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最下面的一个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接水盘之间。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组件呈V形且包括:下侧换热器和上侧换热器,V形的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开口朝向所述蜗壳风机组件,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下侧换热器与所述接水盘之间。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下侧换热器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下侧换热器的朝向所述壳体出风口的端面的延长面附近。
优选地,所述接水盘包括:本体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出口部分连接在所述本体部分的靠近所述壳体出风口的一侧上,所述出口部分构造为从所述本体部分朝向所述壳体出风口倾斜延伸的斜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最下面的一个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口部分之间。
优选地,最下面的一个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口部分平行或者夹角小于90°。
优选地,所述出口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出风口的下沿处。
优选地,所述接水盘的至少部分朝向所述加热装置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隔热板。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为铁板。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接水盘的邻近所述加热装置的部分上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分包括:前侧本体部分和后侧本体部分,所述前侧本体部分相对所述后侧本体部分靠近所述壳体出风口,所述前侧本体部分与所述出口部分相连,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前侧本体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蜗壳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对准所述下侧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蜗壳出风口对准下侧换热器的部分大于所述出风口对准上侧换热器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的长度与所述换热器的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可调。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安装板,所述两个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沿所述室内机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安装板上。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所述的室内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接水盘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接水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换热器组件与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室内机100,
壳体10,壳体出风口11,下沿111,回风侧12,出风侧13,
换热器组件20,下侧换热器21,上侧换热器22,端面221,
蜗壳风机组件30,蜗壳出风口31,
接水盘40,本体部分41,前侧本体部分411,后侧本体部分412,出口部分42,
加热装置50,
隔热板60,
安装板70,
虚线a,夹角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7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换热器组件20、蜗壳风机组件30、接水盘40以及加热装置50。其中,壳体10上设置有壳体出风口11,换热器组件20将壳体10内部隔离成回风侧12和出风侧13,蜗壳风机组件30设置在回风侧12内且蜗壳风机组件30具有蜗壳出风口31,接水盘40设置在壳体10内且位于换热器组件20的底部,也就是说,接水盘设置在换热器组件的下方,并位于壳体的内底部上方,其中,加热装置50设置在出风侧13内且位于换热器组件20与接水盘40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100将加热装置50设置,室内机100在制热工况下工作时,风经蜗壳风机组件30的蜗壳出风口31排出并进入回风侧12,之后经换热器组件20换热后流向出风侧13,其中在换热器组件20与接水盘40之间流动的风在向壳体出风口11流动的过程中被加热装置50加热后从壳体出风口11排出,不仅减少了对蜗壳风机组件30流场的扰乱,更重要的是,加热装置50能够对部分从换热器下方漏出的未参与换热或未充分换热的风进行加热,且使经换热器加热后的热风与未经换热器加热的冷风混合,以使经壳体出风口11排出的风温度均匀。而且,在换热器组件20与接水盘40之间流动的风在流动过程中在接水盘40的导向作用下,会在接水盘40上方聚集并形成较强的风场,加热装置50设置在接水盘40组件与换热器组件20之间能够对聚集在接水盘40上方的风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加热装置50的辅助加热效果,增强了室内机100整机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20包括N折换热器,加热装置50设置在最下面的一个换热器与接水盘40之间。具体而言,N折换热器由多个换热器依次连接而成,(N≥2)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器之间拼接连接且通过密封条密封,加热装置50可设置在最下面的一个换热器的下方。
由此,换热器组件20由多个换热器组成,不仅提高了换热器组件20的换热能力,而且使回风侧12的风得到合理分流以进行换热,这样,经中部换热器排出的风可得以充分换热,通常回风侧12的流向最下面一个换热器以及最上面一个换热器的风往往得不到充分换热,而加热装置50的设置可对大部分未充分换热的风进行加热,以使其得到良好加热后经壳体出风口11排出,从而保证了室内机100制热温度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加热装置50可至少设置在最下面的换热器与接水盘40之间,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在最上面的换热器上方增设一个加热装置50以对最上面的换热器上方的风进行加热。
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20呈V形且包括:下侧换热器21和上侧换热器22,V形的换热器组件20的开口朝向蜗壳风机组件30,加热装置50设置在下侧换热器21与接水盘40之间。也就是说,换热器组件20可以是两折换热器,上侧换热器22与下侧换热器21形成为V形,换热器组件20的V形内角处邻近蜗壳风机组件30的蜗壳出风口31,而换热器组件20的V形外角处与蜗壳风机组件30的蜗壳出风口31相背离。由此,经蜗壳出风口31排出的风可进入回风侧12并直接被吹至上侧换热器22和下侧换热器21所在处,换热器组件20的V形内侧不仅对风的流动器到导向作用,而且开口朝向蜗壳风机组件30有利于更好的收集从蜗壳出风口31排出的风,大大提高了室内机100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50与下侧换热器21间隔设置。由此,加热装置50与下侧换热器2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能够减少换热器带走的加热装置50的热量,从而提高了加热装置50的辅热效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加热装置50与下侧换热器21之间的间距、加热装置50与接水盘40之间的间距等。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加热装置50设置在下侧换热器21的朝向壳体出风口11的端面221的延长面附近。如图1所示,具体地,换热器组件20的开口朝向蜗壳风机组件30,换热器组件20上与开口相对的一侧朝向壳体出风口11,下侧换热器21与壳体出风口11相对的端面221的向下延伸形成延长面,加热装置50布置与该延长面(端面221)平齐或者邻近该延长面(端面221)。由此,风在下侧换热器21与接水盘40之间流动并朝向壳体出风口11流动的过程中,加热装置50在下侧换热器21上邻近出口的一端设置,进一步对这部风进行了加热,增大了下侧换热器21与接水盘40之间的风的加热时间以及加热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50设置在延长面的附近涵盖以下情况:加热装置50与延长面相平齐、加热装置50向上略突出延长面、加热装置50向下略低于延长面、加热装置50部分略高于延长面且部分略低于延长面。
如图2、3所示,优选地,接水盘40包括:本体部分41和出口部分42,出口部分42连接在本体部分41的靠近壳体出风口11的一侧上,出口部分42构造为从本体部分41朝向壳体出风口11倾斜延伸的斜面结构。结合图1看,具体地,壳体出风口11位于壳体10的前侧壁上,换热器组件20上与蜗壳出风口31相背离的一侧与壳体出风口11相对,接水盘40的本体部分41与壳体10的底壁相邻接,本体部分41的前侧邻近壳体出风口11,出口部分42的下端与本体部分41的前侧连接且出口部分42的上端靠近壳体出风口11,出口部分42斜向上延伸。由此,接水盘40的出口部分42为自下向上延伸的斜面结构,不仅有利于制冷模式时接水盘40收集并排除换热器上的冷凝水,而且为从换热器下方流出的风提供导向以使其统一流向壳体出风口11,增强了室内机100出风的一致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加热装置50设置在最下面的一个换热器与出口部分42之间。具体地,加热装置50与最下面的换热器间隔设置,且与出口部分4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接水盘40与最下面的一个换热器之间流动的风流动至出口部分42时,在出口部分42的斜面的导向作用下汇聚并形成稳定、流向统一的气流,加热装置50设在此处能够更好的对这部分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大大增强了加热效果。
可选择地,如图1所示,最下面的一个换热器与出口部分42平行或者夹角θ小于90°。具体地,最下面的一个换热器的邻近出风侧13的下侧面与接水盘40的出口部分42的上表面之间可以平行设置或者具有锐角夹角θ。在图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最下面的一个换热器与出口部分42的夹角θ为30-60度。由此,出口部分42与换热器之间形成了逐渐变小的流动空间,能够有效降低流经加热装置50处的风的流速,从而使加热装置50充分发挥加热作用。
如图4所示,出口部分42延伸至壳体出风口11的下沿111处。具体地,出口部分42可延伸至与出风口的下沿111平齐或者下沿111附近(高于或低于下沿111,或者部分高于下沿111部分低于下沿111)。由此,接水盘40能够为流向壳体出风口11的风提供持续的导向,便于风的平稳、流畅排出,降低了室内机100内部产生的噪音。
如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40的至少部分朝向加热装置5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隔热板60。通常接水盘40为塑料材料,在持续高温作用下容易被烤化,由此,隔热板60能够避免加热装置50产生的高温对接水盘40的损坏。优选隔热板60为铁板。这样,隔热板60为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板,能够对流经隔热板60上方的风进行保温隔热,增强了室内机100的换热效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隔热板60还可以是具有隔热效果的合金板或非金属板。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看,隔热板60设置在接水盘40的邻近加热装置50的部分上表面上。这样,隔热板60设置在接水盘40上受热最强处以更好的保护接水盘40,防止接水盘40受热最强处被严重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体部分41包括:前侧本体部分411和后侧本体部分412,前侧本体部分411相对后侧本体部分412靠近壳体出风口11,前侧本体部分411与出口部分42相连,隔热板60设置在前侧本体部分411和出口部分42上。也就是说,隔热板60与出口部分42的上表面相贴合且延伸至与一部分本体部分41的上表面相贴合。由此,增大了接水盘40上的隔热面积,从而增强了接水盘40的使用寿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蜗壳出风口31的至少一部分对准下侧换热器21。由此,经蜗壳出风口31排出的部分风能够快速的进入下侧换热器21进行换热,增强了室内机100整体的换热循环速度,提高了换热效果。
优选地,蜗壳出风口31对准下侧换热器21的部分大于出风口对准上侧换热器22的部分。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虚线a所代表的平面与蜗壳出风口31的轴线以及上侧换热器22和下侧换热器21的连接线共面,蜗壳出风口31对准上侧换热器22的部分是指蜗壳出风口31的位于虚线a所代表的平面上方的部分,蜗壳出风口31对准下侧换热器21的部分是指蜗壳出风口31的位于虚线a所代表的平面的下方的部分。由此,经蜗壳出风口31排出的风中,大部分流向下侧换热器21,这样会造成部分风从下侧换热器21下方漏过而未能经下侧换热器21加热,而此时设置在下侧换热器21与接水盘40之间的加热装置50能够对该部分风进行加热,以使其被加热后再经壳体出风口11排出,显著提高了室内机100排风温度的均匀性。
如图5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加热装置50为电加热装置。该电加热装置可与室内机100内部的电路元件相连接以在制热模式下发热。由此,加热装置50采用电驱动,升温速度快,使辅助加热效果更好。
有利地,加热装置50的长度与换热器的长度相等。具体地,如图5所示,加热装置50的长度方向与换热器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加热装置50的长与换热器的长度相等是指:加热装置50的长度与换热器的长度大致相等,也就是说,加热装置50的长度与换热器的长度可完全相等或者略长于换热器的长度,或略短于换热器的长度。
此外,加热装置50的加热功率可调。由此,可合理控制辅助加热温度,以适应不同的排风温度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00还包括两个安装板70,两个安装板70设置在壳体10内且沿室内机的长度方向M间隔开,加热装置5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板70上。这样,安装板70将加热装置50集成在室内机100内部,便于室内机100内部零件的安装以及空间布置。在图5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安装板70还可用于安装换热器,如图6所示各个换热器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安装板70连接,如图7所示,各个换热器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安装板70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所述的室内机100。采用上述室内机100的空调在加热模式下工作时,在换热器组件20与接水盘40之间流动的风在流动过程中在接水盘40的导向作用下,会在接水盘40盘面上聚集并形成较强的风场,加热装置50设置在接水盘40组件与换热器组件20之间能够对聚集在接水盘40上方的风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加热装置50的辅助加热效果,增强了室内机100整机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例如压缩机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出风口;
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将所述壳体内部隔离成回风侧和出风侧;
蜗壳风机组件,所述蜗壳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回风侧内且所述蜗壳风机组件具有蜗壳出风口;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底部;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侧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与所述接水盘之间;
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N折换热器,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最下面的一个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接水盘之间,所述加热装置与最下面的一个所述换热器间隔设置,其中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呈V形且包括:下侧换热器和上侧换热器,V形的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开口朝向所述蜗壳风机组件,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下侧换热器与所述接水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下侧换热器的朝向所述壳体出风口的端面的延长面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
本体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出口部分连接在所述本体部分的靠近所述壳体出风口的一侧上,所述出口部分构造为从所述本体部分朝向所述壳体出风口倾斜延伸的斜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最下面的一个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口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最下面的一个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口部分平行或者夹角小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出风口的下沿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至少部分朝向所述加热装置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隔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为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接水盘的邻近所述加热装置的部分上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分包括:前侧本体部分和后侧本体部分,所述前侧本体部分相对所述后侧本体部分靠近所述壳体出风口,所述前侧本体部分与所述出口部分相连,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前侧本体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对准所述下侧换热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出风口对准下侧换热器的部分大于所述出风口对准上侧换热器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长度与所述换热器的长度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可调。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安装板,所述两个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沿所述室内机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安装板上。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CN201510264672.8A 2015-05-21 2015-05-21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104807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4672.8A CN104807101B (zh) 2015-05-21 2015-05-21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4672.8A CN104807101B (zh) 2015-05-21 2015-05-21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7101A CN104807101A (zh) 2015-07-29
CN104807101B true CN104807101B (zh) 2017-10-31

Family

ID=5369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4672.8A Active CN104807101B (zh) 2015-05-21 2015-05-21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71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7787A (zh) * 2016-06-01 2016-09-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式空调机
CN106594884B (zh) * 2017-01-18 2020-04-0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131792B (zh) * 2019-06-25 2024-08-1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辅热机构及空调器
CN113757809B (zh) * 2020-06-01 2023-03-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式空调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0476A (ja) * 1993-12-24 1995-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426101Y (zh) * 2000-05-26 2001-04-04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吊两用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1273639Y (zh) * 2008-08-01 2009-07-15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贯流风轮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03642339U (zh) * 2013-10-17 2014-06-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机、空调室内机和中央空调
CN104566625A (zh) * 2013-10-09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室内机
CN204730330U (zh) * 2015-05-21 2015-10-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0476A (ja) * 1993-12-24 1995-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426101Y (zh) * 2000-05-26 2001-04-04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吊两用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1273639Y (zh) * 2008-08-01 2009-07-15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贯流风轮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104566625A (zh) * 2013-10-09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室内机
CN203642339U (zh) * 2013-10-17 2014-06-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机、空调室内机和中央空调
CN204730330U (zh) * 2015-05-21 2015-10-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7101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7101B (zh)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2227595B (zh) 空调装置
CN106225072A (zh)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CN105841426A (zh) 一种冰箱及其无霜制冷系统
CN104755847B (zh) 空调机
CN204478635U (zh) 一种冰箱及其无霜制冷系统
JP2004245482A (ja)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
CN203023127U (zh) 立式空调及其蜗壳
US10047963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14307342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336267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9654605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104964341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05447882U (zh) 微波烹饪装置
CN204730330U (zh) 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813146A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1500191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1197815A (zh) 风道系统及空调
CN210320334U (zh) 风机盘管及设有其的空调
CN206496550U (zh) 平行流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763929A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106568340B (zh) 空气换热器及干衣机
CN204717875U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06349668U (zh) 一种配电箱顶盖
CN204962954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