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2679B - 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2679B
CN104802679B CN201510256848.5A CN201510256848A CN104802679B CN 104802679 B CN104802679 B CN 104802679B CN 201510256848 A CN201510256848 A CN 201510256848A CN 104802679 B CN104802679 B CN 104802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k
headrest
platform body
fixtu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68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2679A (zh
Inventor
盛林
朱铭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nbei Yanfeng Automotive Interio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nbei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nbei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nbei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568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2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2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2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6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4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he sub-units or components being passenger compartment fittings, e.g. seats, linings, trim, instrument panels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作为模块化头枕基础的平台本体。平台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安全模块系统的通透凹腔;用于安装侧翼模块系统的侧翼根基配合面;用于安装前后滑动模块系统的前后滑动件通道、锁止舌配合件、按钮回位件滑道和按钮回位件弹簧固定爪;用于安装旋转调节模块系统的头枕杆上段配合腔,下端设有固定螺栓孔;用于安装外罩壳的外罩壳卡接横梁。本发明创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头枕结构设计模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任意搭配功能模块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无需重复设计,实现每个功能模块都具有被单独安装在平台本体上,从而确保每个模块都不依附于其他模块而独立地存在于头枕产品中。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头枕。具体地涉及到,基于一个相对固化的平台以模块化为基本模式,来进行汽车头枕相关功能单元的设计和开发,从而实现头枕产品更丰富的功能矩阵,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汽车头枕的设计开发以及生产过程中,没有采用功能单元的模块化设计模式,也没有采用平台化的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大都是针对客户的需求,分别设计具有不同功能的头枕。汽车座椅头枕通常需要前后调节功能,左右调节功能和安全功能,因此,对于不同的头枕,各功能模块之间不能通用,需要分别设计,不仅增加设计成本,浪费资源,而且往往会造成产品结构复杂,重复性设计,设计开发与验证周期较长等不良设计效果。另一方面,一个功能单元的部分安装点往往需要被布置在另一个功能单元的零件上,使得各功能单元无法单独地与头枕核心件进行配合安装。造成的结果是,某些功能单元的安装必须要附带安装其他功能单元,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例如,汽车头枕的安全爆破模块与前后滑动模块是紧密结合的,安全爆破模块的前端以螺扣的结构形式与前后滑动模块进行螺接匹配,此种匹配方式虽然极大地简化了安全爆破模块的工艺安装过程,并确保了安全爆破模块的安装精度与安装强度,但是,这将造成安全爆破模块的前端螺扣结构与前后滑动模块之间的螺接紧固,从而锁死了头枕前后滑动的自由度,只有当座椅头枕发生安全爆破时,头枕才能前后移动,而在平时却不能调节头枕的前后移动,因此,造成了汽车座椅头枕前后调节功能丧失。第三,现有汽车头枕的功能配置中,没有能够实现以上下旋转的方式来给客户头部提供舒适性支撑的先例。尤其是对一些极端人群的舒适度诉求无法完全满足。比如,个子很高的人和个子很低的人的头部无法被完全有效地托撑。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以上弊端,本发明创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头枕结构设计模式,即通过通用的平台本体、安全模块系统、侧翼模块系统、前后滑动模块系统和旋转调节模块系统的设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任意搭配功能模块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无需重复设计,实现每个功能模块都具有被单独安装在平台本体上,从而确保每个模块都不依附于其他模块而独立地存在于头枕产品中。
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包括作为模块化头枕基础的平台本体。
所述的平台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安全模块系统的通透凹腔。
所述的平台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侧翼模块系统的侧翼根基配合面。
所述的平台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前后滑动模块系统的前后滑动件通道、锁止舌配合件、按钮回位件滑道和按钮回位件弹簧固定爪;前后滑动件通道上端,平台本体壁上设有定位块;前后滑动件通道下端,通透凹腔处设有限位滑道。
所述的平台本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旋转调节模块系统的头枕杆上段配合腔,下端设有固定螺栓孔。
所述的平台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外罩壳的外罩壳卡接横梁。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所述的通透凹腔由滑动分离件凹腔和固定缸体件凹腔组成;所述的滑动分离件凹腔设在侧翼根基配合面上,其内轮廓为非规则形状:有平面区Ⅰ、平面区Ⅱ和波浪区,各部分之间通过弧连接。所述的固定缸体件凹腔设在滑动分离件凹腔的后端,其端部设有安全模块旋转限位块。所述的限位滑道上设有滑动配合凸起。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所述的安全模块系统是:由活塞件、活塞固定钢丝、固定缸体件、密封橡胶圈和点火核心件共同组合成爆破筒本体总成;插接件与信号线压接形成总成后,与爆破筒本体总成进行插接,形成主动头枕爆破总成本体;将滑动分离件插入滑动分离件凹腔中,将主动头枕爆破总成本体通过平台本体中间的通透凹腔过孔,从后侧以旋转的方式插入平台本体中,并螺接在滑动分离件上。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所述的滑动分离件的外轮廓形状与滑动分离件凹腔内轮廓形状相匹配,滑动分离件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所述的侧翼模块系统是:由侧翼后部蒙皮罩壳、侧翼后基件和两套对称的侧翼装置构成。所述的侧翼装置由侧翼罩壳、侧翼前基件和侧翼本体构成;侧翼前基件与侧翼后基件固定;通过侧翼本体上的销轴与侧翼前基件上的销轴孔相互配合,侧翼本体与侧翼前基件活动连接,侧翼罩壳与侧翼本体卡接在一起;两套对称的侧翼装置通过侧翼前基件对称安装在侧翼后基件的两侧;侧翼后部蒙皮罩壳与侧翼后基件连接;侧翼后基件与平台本体的侧翼根基配合面配合。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侧翼本体的销轴上沿径向对称设有两组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由若干凹坑构成,凹槽将若干凹坑串联在一起;销轴孔上沿径向对称设有若干与凹坑相配合的凸包,凸包沿凹槽移动;每组限位部,相邻的凹坑之间的弧度为5-15°。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所述的前后滑动模块系统是:由前后滑动件、限位件、锁止舌、后部罩壳、按钮弹簧、按钮回位件、锁止舌回位弹簧、按钮和按钮回位件弹簧构成。后部罩壳将前后滑动件、限位件、锁止舌和按钮回位件包裹在内;前后滑动件上设有若干限位槽;限位件与前后滑动件固定连接后安装在平台本体的前后滑动件通道上;锁止舌与平台本体的锁止舌配合件匹配,锁止舌的下端设有压舌;按钮回位件上设有压板,按钮回位件沿按钮回位件滑道移动;锁止舌的一端通过压舌与按钮回位件的压板活动连接,锁止舌的另一端与前后滑动件上的限位槽活动连接;按钮弹簧安装在后部罩壳的按钮孔中,按钮通过后部罩壳的按钮孔和按钮弹簧与按钮回位件连接;锁止舌回位弹簧一端与锁止舌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本体固定;按钮回位件弹簧一端与按钮回位件的挂钩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本体的按钮回位件弹簧固定爪连接。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所述的限位件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与平台本体上的定位块相运动匹配。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所述的旋转调节模块系统:旋转销与从动齿轮固定,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沿从动齿轮旋转,设有电机固定罩,驱动电机穿过电机固定罩与主动齿轮连接,旋转销的两端与头枕杆总成固定,电源线束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头枕杆总成由头枕杆上段、上段固定件、下段固定件和头枕杆下段构成,下段固定件插入上段固定件中,下段固定件的销孔内侧为花键结构,上段固定件的销孔为光滑结构,旋转销与上段固定件的销孔和下段固定件的销孔配合;头枕杆上段与上段固定件固定;头枕杆下段与下段固定件固定;头枕杆上段插入平台本体的头枕杆上段配合腔中;固定螺栓一端插入电机固定罩上的销孔中,另一端插入平台本体的固定螺栓孔中。
上述的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所述的旋转销外轮廓为花键结构,所述的从动齿轮内侧为花键结构,通过花键结构旋转销与从动齿轮固定;下段固定件的销孔内侧为花键结构,上段固定件的销孔为光滑结构,旋转销与上段固定件的销孔和下段固定件的销孔配合。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创造独特地设计平台本体,在平台本体上预留了相关功能系统的安装位置,来实现最少的零件能够实现最多的功能组合的战略效能。使不同客户对于产品的各种个性化要求均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
2、本发明创造,平台本体适用于各种不同造型,不同项目的头枕产品。
3、本发明创造,通过一个平台本体,各功能模块可以独立地被安装于平台本体上,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任意组合功能模块,不仅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头枕产品的功能矩阵,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缩短了产品设计开发和验证的周期,节约相应的开发设计费用,有利于够提高产品的成熟度和性能的稳定。
4、本发明创造,平台本体和各功能模块适用于任何座椅头枕,因此给零部件的沿用提供了可能性,从而降低了相关成本。
5、本发明创造,通过对每个功能模块与平台本体件之间独立的安装接口结构的权衡与考量,确保每个功能模块都具备良好的独立挂载性。
6、本发明创造,每个模块的独立安装,将对功能配置的排列组合提供更大的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功能矩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更贴切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7、本发明创造,通过本新型模块头枕的推广,可以优化工人的操作流程,减少培训的时间与次数,降低生产过程中出错的概率,从而优化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格局。
8、本发明创造,通过本新型模块化头枕的推广,使部分不受造型影响的零件在其它未来头枕项目中有了被通用的可能,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
9、本发明创造,通过本新型模块化头枕的推广,可以对头枕的设计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沿用和传承。可以缩短设计和验证的周期,又可以确保设计的技术成熟度以及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平台本体的立体前示图。
图2是实施例1平台本体的立体后视图。
图3是实施例1平台本体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例1平台本体的后视图。
图5是实施例1平台本体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1滑动分离件凹腔的形状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安全模块系统的分解图。
图8是实施例2安全模块系统的组装图。
图9是图8的后视图。
图10是实施例2安全模块系统与平台本体的合成图。
图11是实施例3侧翼模块系统的分解图。
图12是实施例3侧翼模块系统的组装图。
图13是实施例3侧翼模块系统的主视图。
图14是实施例3侧翼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A部放大图。
图16是销轴和销轴孔的结合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3侧翼模块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4前后滑动模块系统的分解图。
图19是实施例4前后滑动模块系统组装图。
图20是实施例4前后滑动模块系统的组装图(省略后部罩壳X404)。
图21是图20的后视图。
图22是实施例4前后滑动模块系统与平台本体的结合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5旋转调节模块系统的分解图。
图24是实施例5旋转调节模块系统的组装图。
图25是实施例5旋转调节模块系统与平台本体的组装图。
图26是实施例5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平台本体
如图1-图6所示,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由作为模块化头枕基础的平台本体(C100)构成。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上设有用于安装安全模块系统的通透凹腔(C101)。所述的通透凹腔(C101)由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和固定缸体件凹腔(C113)组成。所述的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设在侧翼根基配合面(C102)上,其内轮廓为非规则形状:有平面区Ⅰ(C114)、平面区Ⅱ(C115)和波浪区(C116),各部分之间通过弧连接,所述的弧为同一圆周上的相应部分。所述的固定缸体件凹腔(C113)设在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的后端,其端部设有安全模块旋转限位块(C117)。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上设有用于安装侧翼模块系统的侧翼根基配合面(C102)。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上设有用于安装前后滑动模块系统的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锁止舌配合件(C104)、按钮回位件滑道(C105)和按钮回位件弹簧固定爪(C106);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上端,平台本体(C100)壁上设有定位块(C107);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下端,通透凹腔(C101)处设有限位滑道(C108)。所述的限位滑道(C108)上设有滑动配合凸起(C118)。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旋转调节模块系统的头枕杆上段配合腔(C109),下端设有固定螺栓孔(C110)。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上设有用于安装外罩壳的外罩壳卡接横梁(C111)。
当不需要任何功能,只需要单一的头枕功能时,无需安装其他功能模块系统,只要将头枕蒙皮和发泡置于平台本体上即可构成一个基本简单的汽车座椅头枕。
汽车座椅头枕功能可分为:提供安全功能的安全模块系统、提供头枕侧翼可转动有效支撑头部的侧翼模块系统、提供头枕前后移动功能的前后滑动模块系统、提供头枕上下旋转的旋转调节模块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各功能模块任意组合,安装到平台本体上,实现具有不同功能的汽车座椅头枕。如①当需要安全功能时,将滑动分离件安装到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中,将安全功能模块系统从平台本体的后端通透凹腔(C101)中插入,与滑动分离件螺接。②当需要前后移动功能时,将前后滑动模块系统安装到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中,沿限位滑道(C108)和滑动配合凸起(C118)前后移动。③当需要左右侧翼转动功能时,将侧翼模块系统焊接到侧翼根基配合面(C102)。④当需要头枕具有上下转动功能时,将旋转调节模块系统通过头枕杆上段配合腔(C109)和固定螺栓孔(C110)与平台本体固定。由于每种功能模块可实现单独安装到平台本体上,因此,可以几种功能模块任意组合,满足不同用户对头枕功能的需求。
实施例2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如图7-图10所示,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包括实施例1的平台本体和安全模块系统。
所述的安全模块系统:由活塞件(S201)、活塞固定钢丝(S202)、滑动分离件(S203)、固定缸体件(S204)、信号线(S205)、密封橡胶圈(S206)、插接件(S207)和点火核心件(S208)组成。
活塞件(S201)插入固定缸体件(S204)中,端部用活塞固定钢丝(S202)固定,密封橡胶圈(S206)和点火核心件(S208)从固定缸体件(S204)的后端插入,共同组合成爆破筒本体总成。插接件(S207)与信号线(S205)压接形成总成后,与爆破筒本体总成通过插接件(S207)和点火核心件(S208)进行插接,形成主动头枕爆破总成本体。
组装时,将滑动分离件(S203)插入平台本体(C100)的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中,将主动头枕爆破总成本体通过平台本体(C100)中间的通透凹腔(C101)过孔,从后侧以旋转的方式插入平台本体(C100)中,并螺接在滑动分离件(S203)上。
所述的滑动分离件(S203)的外轮廓形状与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内轮廓形状相匹配,即滑动分离件(S203)的外轮廓具有与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的内轮廓相匹配的形状,同样具有平面区Ⅰ、平面区Ⅱ和波浪区。滑动分离件(S203)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在突发事故时,安全模块系统接收到电信号开始动作。活塞件(S201)被爆破力冲击,沿着固定缸体件(S204)的内壁向车头方向运动,由于活塞件(S201)与滑动分离件被螺接紧固在一起,所以滑动分离件也随着活塞件(S201)向车头方向运动。以此方式实现主动头枕的安全功能。并且预留的重合量可以保证足够的安全支撑效果。
实施例3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如图11-图17所示,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包括实施例1的平台本体和侧翼模块系统。
所述的侧翼模块系统:由侧翼后部蒙皮罩壳(W301)、侧翼后基件(W302)和两套对称的侧翼装置构成。每套侧翼装置都由侧翼罩壳(W303)、侧翼前基件(W304)和侧翼本体(W305)构成。
两套对称的侧翼装置分别构成头枕的左侧翼(W311)和右侧翼(W312)。左侧翼(W311)和右侧翼(W312)对称安装在侧翼后基件(W302)的两侧。
侧翼装置的安装方式是:侧翼前基件(W304)以震动摩擦焊的形式固定在侧翼后基件(W302)上。通过侧翼本体(W305)上的销轴(W306)与侧翼前基件(W304)上的销轴孔(W307)相互配合,使侧翼本体(W305)与侧翼前基件(W304)活动连接。通过侧翼罩壳(W303)端部的卡勾(W313)卡入侧翼本体(W305)上的端孔(W314)中,及侧翼罩壳(W303)上的卡扣(W315)插入侧翼本体(W305)上的卡孔(W316)中,使得侧翼罩壳(W303)在侧翼本体(W305)背部与侧翼本体(W305)卡接在一起。
通过侧翼后部蒙皮罩壳(W301)上的销柱(W317)插入侧翼后基件(W302)的销柱孔(W318)中,使侧翼后部蒙皮罩壳(W301)与侧翼后基件(W302)连接在一起,实现蒙皮边缘的压紧。
侧翼本体(W305)的销轴(W306)上沿径向对称设有两组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由若干凹坑(W308)构成,凹槽(W309)将若干凹坑(W308)串联在一起;销轴孔(W309)上沿径向对称设有若干与凹坑(W308)相配合的凸包(W310),凸包(W310)沿凹槽(W309)移动;每组限位部,相邻的凹坑(W308)之间的弧度为10°。
如图17所示,侧翼后基件(W302)与平台本体(C100)的侧翼根基配合面(C102)以震动摩擦焊的形式进行配合。
如图15-16所示,侧翼本体(W305)的销轴上开设直径为0.6mm的凹坑,在侧翼前基件(W304)销孔相应位置开设直径为0.6mm的凸包,实现相应位置的啮合。在侧翼本体(W305)上开设直径为0.6mm的凹坑的同时,还相应地在凹坑的周圈开设直径0.3mm的凹槽(W309)。侧翼本体旋转时,凸包沿着凹槽滑动,因此不会造成滑动跑偏的情况。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设置四个档位,即侧翼装置可以转动四个档位,客户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两侧的侧翼装置,达到头部舒适度要求。
实施例4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如图18-图22所示,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包括实施例1的平台本体和前后滑动模块系统。
所述的前后滑动模块系统是:由前后滑动件(X401)、限位件(X402)、锁止舌(X403)、后部罩壳(X404)、按钮弹簧(X405)、按钮回位件(X406)、锁止舌回位弹簧(X407)、按钮(X408)和按钮回位件弹簧(X409)构成。
后部罩壳(X404)将前后滑动件(X401)、限位件(X402)、锁止舌(X403)和按钮回位件(X406)包裹在内。
前后滑动件(X401)上设有导向块(X415)和若干限位槽(X410)。
限位件(X402)上设有固定筋(X416)和定位凸台(X414)。
限位件(X402)与前后滑动件(X401)通过导向块(X415)和固定筋(X416)的配合而固定连接后整体安装在平台本体(C100)的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上。
锁止舌(X403)与平台本体(C100)的锁止舌配合件(C104)匹配,锁止舌(X403)的下端设有压舌(X411)。
按钮回位件(X406)上设有压板(X412),按钮回位件(X406)沿按钮回位件滑道(C105)移动。
锁止舌(X403)的一端通过压舌(X411)与按钮回位件(X406)的压板(X412)活动连接,锁止舌(X403)的另一端与前后滑动件(X401)上的限位槽(X410)活动连接。
按钮弹簧(X405)安装在后部罩壳(X404)的按钮孔中,按钮(X408)通过后部罩壳(X404)的按钮孔和按钮弹簧(X405)与按钮回位件(X406)连接。
锁止舌回位弹簧(X407)一端与锁止舌(X403)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本体(C100)固定。
按钮回位件弹簧(X409)一端与按钮回位件(X406)的挂钩(X413)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本体(C100)的按钮回位件弹簧固定爪(C106)连接。
限位件(X402)通过定位凸台(X414)与平台本体(C100)上的定位块(C107)相运动匹配。
如图20所示,当乘员想进行头枕的前后滑动调节时,按下按钮(X408),按钮(X408)将力传递给按钮回位件(X406),随着压板(X412)向前平移,逐渐对压舌(X411)下压,将力传递给锁止舌(X403)。锁止舌开始下降,从而解开与前后滑动件(X401)之间的啮合关系,将前后滑动件沿前后方向运动的自由度释放。此时,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舒适度需要,操作前后滑动件进行前后滑动的舒适度调节。
当头枕前后位置调节完毕后,松开按钮(X408),按钮弹簧(X405)从被压缩的状态开始反弹恢复原状。按钮回位件(X406)也相应返回初始位置。挂载在按钮回位件(X406)与平台本体(C100)上的按钮回位件弹簧(X409)由被拉伸状态逐步恢复到初始状态,锁止舌(X403)随着按钮回位件(X406)的回位而上升,直至卡接在前后滑动件(X401)中相应的限位槽(X410)内,将头枕的前后运动调节锁止。
实施例5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如图23-图26所示,一种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包括实施例1的平台本体和旋转调节模块系统。
所述的旋转调节模块系统:由驱动电机(Y501)、锁紧螺钉(Y502)、旋转销(Y503)、下段固定件(Y504)、上段固定件(Y505)、头枕杆上段(Y506)、头枕杆下段(Y507)、固定螺栓(Y508)、从动齿轮(Y509)、主动齿轮(Y510)、电机固定罩(Y511)和电源线束(Y512)构成。
旋转销(Y503)外轮廓为花键结构,从动齿轮(Y509)内侧为花键结构,通过花键结构旋转销(Y503)与从动齿轮(Y509)相对固定。主动齿轮(Y510)与从动齿轮(Y509)啮合,驱动电机(Y501)带动主动齿轮(Y510)沿从动齿轮(Y509)旋转.
驱动电机(Y501)穿过电机固定罩(Y511)与主动齿轮(Y510)连接,旋转销(Y503)的两端与头枕杆总成固定,电源线束(Y512)与驱动电机(Y501)连接。
所述的头枕杆总成由头枕杆上段(Y506)、上段固定件(Y505)、下段固定件(Y504)和头枕杆下段(Y507)构成,下段固定件(Y504)的凸台(Y514)插入上段固定件(Y505)的凹槽(Y513)中,下段固定件(Y504)的销孔内侧为花键结构,上段固定件(Y505)的销孔为光滑结构,旋转销(Y503)与上段固定件(Y505)的销孔和下段固定件(Y504)的销孔配合;头枕杆上段(Y506)与上段固定件(Y505)固定;头枕杆下段(Y507)与下段固定件(Y504)固定。
头枕杆上段(Y506)插入平台本体(C100)的头枕杆上段配合腔(C109)中;固定螺栓(Y508)一端插入电机固定罩(Y501)上的销孔中,另一端插入平台本体(C100)的固定螺栓孔(C110)中。
如图25和图26所示,电信号由电源线束(Y512)传入驱动电机(Y501),驱动电机(Y501)通过装配在其上的主动齿轮(Y510)将旋转力矩传递给从动齿轮(Y509)。在驱动电机(Y501)位置处,从动齿轮(Y509)上的内侧花键结构与外轮廓也为花键形式的旋转销(Y503)进行匹配,在头枕杆位置处,旋转销(Y503)与内轮廓为花键形式的下段固定件(Y504)进行啮合。由于下段固定件(Y504)连接头枕杆下段(Y507),因此下段固定件(Y504)在头枕的旋转调节过程中是相对固定的,与此同时,与下段固定件(Y504)相匹配的旋转销(Y503)以及从动齿轮(Y509)也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当驱动电机(Y501)驱动主动齿轮(Y510)的时候,主动齿轮(Y510)将围绕着相对固定的从动齿轮(Y509)进行旋转,也同时带动整个头枕上端总成进行旋转,以达到调节头枕旋转姿态的目的。如图26中,A为初始设计状态,B为上限极限位置,C为下限极限位置。

Claims (10)

1.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模块化头枕基础的平台本体(C100);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上设有用于安装安全模块系统的通透凹腔(C101);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上设有用于安装侧翼模块系统的侧翼根基配合面(C102);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上设有用于安装前后滑动模块系统的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锁止舌配合件(C104)、按钮回位件滑道(C105)和按钮回位件弹簧固定爪(C106);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上端,平台本体(C100)壁上设有定位块(C107);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下端,通透凹腔(C101)处设有限位滑道(C108);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旋转调节模块系统的头枕杆上段配合腔(C109),下端设有固定螺栓孔(C110);
所述的平台本体(C100)上设有用于安装外罩壳的外罩壳卡接横梁(C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透凹腔(C101)由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和固定缸体件凹腔(C113)组成;所述的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设在侧翼根基配合面(C102)上,其内轮廓为非规则形状:有平面区Ⅰ(C114)、平面区Ⅱ(C115)和波浪区(C116),各部分之间通过弧连接;所述的固定缸体件凹腔(C113)设在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的后端,其端部设有安全模块旋转限位块(C117);所述的限位滑道(C108)上设有滑动配合凸起(C1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模块系统是:由活塞件(S201)、活塞固定钢丝(S202)、固定缸体件(S204)、密封橡胶圈(S206)和点火核心件(S208)共同组合成爆破筒本体总成;插接件(S207)与信号线(S205)压接形成总成后,与爆破筒本体总成进行插接,形成主动头枕爆破总成本体;将滑动分离件(S203)插入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中,将主动头枕爆破总成本体通过平台本体(C100)中间的通透凹腔(C101)过孔,从后侧以旋转的方式插入平台本体(C100)中,并螺接在滑动分离件(S2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分离件(S203)的外轮廓形状与滑动分离件凹腔(C112)内轮廓形状相匹配,滑动分离件(S203)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模块系统是:由侧翼后部蒙皮罩壳(W301)、侧翼后基件(W302)和两套对称的侧翼装置构成;所述的侧翼装置由侧翼罩壳(W303)、侧翼前基件(W304)和侧翼本体(W305)构成;侧翼前基件(W304)与侧翼后基件(W302)固定;通过侧翼本体(W305)上的销轴(W306)与侧翼前基件(W304)上的销轴孔(W307)相互配合,侧翼本体(W305)与侧翼前基件(W304)活动连接,侧翼罩壳(W303)与侧翼本体(W305)卡接在一起;两套对称的侧翼装置通过侧翼前基件(W304)对称安装在侧翼后基件(W302)的两侧;侧翼后部蒙皮罩壳(W301)与侧翼后基件(W302)连接;侧翼后基件(W302)与平台本体(C100)的侧翼根基配合面(C102)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侧翼本体(W305)的销轴(W306)上沿径向对称设有两组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由若干凹坑(W308)构成,凹槽(W309)将若干凹坑(W308)串联在一起;销轴孔(W307)上沿径向对称设有若干与凹坑(W308)相配合的凸包(W310),凸包(W310)沿凹槽(W309)移动;每组限位部,相邻的凹坑(W308)之间的弧度为5-1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滑动模块系统是:由前后滑动件(X401)、限位件(X402)、锁止舌(X403)、后部罩壳(X404)、按钮弹簧(X405)、按钮回位件(X406)、锁止舌回位弹簧(X407)、按钮(X408)和按钮回位件弹簧(X409)构成;后部罩壳(X404)将前后滑动件(X401)、限位件(X402)、锁止舌(X403)和按钮回位件(X406)包裹在内;前后滑动件(X401)上设有若干限位槽(X410);限位件(X402)与前后滑动件(X401)固定连接后安装在平台本体(C100)的前后滑动件通道(C103)上;锁止舌(X403)与平台本体(C100)的锁止舌配合件(C104)匹配,锁止舌(X403)的下端设有压舌(X411);按钮回位件(X406)上设有压板(X412),按钮回位件(X406)沿按钮回位件滑道(C105)移动;锁止舌(X403)的一端通过压舌(X411)与按钮回位件(X406)的压板(X412)活动连接,锁止舌(X403)的另一端与前后滑动件(X401)上的限位槽(X410)活动连接;按钮弹簧(X405)安装在后部罩壳(X404)的按钮孔中,按钮(X408)通过后部罩壳(X404)的按钮孔和按钮弹簧(X405)与按钮回位件(X406)连接;锁止舌回位弹簧(X407)一端与锁止舌(X403)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本体(C100)固定;按钮回位件弹簧(X409)一端与按钮回位件(X406)的挂钩(X413)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本体(C100)的按钮回位件弹簧固定爪(C10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X402)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台(X414),定位凸台(X414)与平台本体(C100)上的定位块(C107)相运动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调节模块系统:旋转销(Y503)与从动齿轮(Y509)固定,主动齿轮(Y510)与从动齿轮(Y509)啮合,驱动电机(Y501)带动主动齿轮(Y510)沿从动齿轮(Y509)旋转,设有电机固定罩(Y511),驱动电机(Y501)穿过电机固定罩(Y511)与主动齿轮(Y510)连接,旋转销(Y503)的两端与头枕杆总成固定,电源线束(Y512)与驱动电机(Y501)连接;所述的头枕杆总成由头枕杆上段(Y506)、上段固定件(Y505)、下段固定件(Y504)和头枕杆下段(Y507)构成,下段固定件(Y504)插入上段固定件(Y505)中,下段固定件(Y504)的销孔内侧为花键结构,上段固定件(Y505)的销孔为光滑结构,旋转销(Y503)与上段固定件(Y505)的销孔和下段固定件(Y504)的销孔配合;头枕杆上段(Y506)与上段固定件(Y505)固定;头枕杆下段(Y507)与下段固定件(Y504)固定;头枕杆上段(Y506)插入平台本体(C100)的头枕杆上段配合腔(C109)中;固定螺栓(Y508)一端插入电机固定罩(Y511)上的销孔中,另一端插入平台本体(C100)的固定螺栓孔(C110)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销(Y503)外轮廓为花键结构,所述的从动齿轮(Y509)内侧为花键结构,通过花键结构旋转销(Y503)与从动齿轮(Y509)固定;下段固定件(Y504)的销孔内侧为花键结构,上段固定件(Y505)的销孔为光滑结构,旋转销(Y503)与上段固定件(Y505)的销孔和下段固定件(Y504)的销孔配合。
CN201510256848.5A 2015-05-19 2015-05-19 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2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6848.5A CN104802679B (zh) 2015-05-19 2015-05-19 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6848.5A CN104802679B (zh) 2015-05-19 2015-05-19 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679A CN104802679A (zh) 2015-07-29
CN104802679B true CN104802679B (zh) 2017-01-18

Family

ID=5368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68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2679B (zh) 2015-05-19 2015-05-19 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267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88062A1 (de) * 2001-08-31 2003-03-05 ITW Automotive Products GmbH & Co. KG Kopfstütze für Automobilsitze
DE20204949U1 (de) * 2002-03-27 2003-06-12 Grammer Ag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02795135A (zh) * 2012-07-21 2012-11-28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头枕的六向电动调节机构
CN203543737U (zh) * 2013-09-18 2014-04-16 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四向移动的简易汽车头枕
DE102013106721B3 (de) * 2013-06-26 2014-10-30 Grammer Ag Fahrzeugsitz und Nutzkraftfahrzeug mit wenigstens einem Fahrzeugsitz
CN204687900U (zh) * 2015-05-19 2015-10-07 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88062A1 (de) * 2001-08-31 2003-03-05 ITW Automotive Products GmbH & Co. KG Kopfstütze für Automobilsitze
DE20204949U1 (de) * 2002-03-27 2003-06-12 Grammer Ag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02795135A (zh) * 2012-07-21 2012-11-28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头枕的六向电动调节机构
DE102013106721B3 (de) * 2013-06-26 2014-10-30 Grammer Ag Fahrzeugsitz und Nutzkraftfahrzeug mit wenigstens einem Fahrzeugsitz
CN203543737U (zh) * 2013-09-18 2014-04-16 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四向移动的简易汽车头枕
CN204687900U (zh) * 2015-05-19 2015-10-07 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679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6812B (zh) 锁体组件、动力电池、其锁止机构及使用方法、交通工具
CN101665105B (zh) 预张紧器和预张紧器制造方法
EP2925571B1 (en) Duplex firing inflator
CN103010103A (zh) 车门后视镜
ES2187462T3 (es) Tanque de combustible para un vehiculo.
CN104802679B (zh) 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CN102773818A (zh) 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装
CN105966254B (zh) 电动车用增程充电驱动装置
CN111605487A (zh) 带棘轮角度调节机构的车载摄像模块
CN103569033A (zh) 可维修的座椅安全带扣和拉紧装置总成
CN101665104B (zh) 预张紧器
CN204687900U (zh) 新型汽车座椅模块化头枕
CN105691251A (zh) 一种无极调节调角器
DE102017220357B4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art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eines mildhybridelektrofahrzeugs
CN207311579U (zh) 转向护罩
CN111641770A (zh) 车载摄像模块镜头角度双向棘轮调节机构
CN206031346U (zh) 锁体组件、动力电池、其锁止机构、交通工具
CN107531311B (zh) 电动自行车轮毂
CN111750008B (zh) 具有双重齿轮的电子式驻车制动执行器
CN203780348U (zh) 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
US20190376484A1 (en) Vehicle Engine Electric Starter Motor with Multiple Speed Ratios
CN207931538U (zh) 一种儿童座椅挂钩装饰罩
CN210852111U (zh) 一种电池箱及电动汽车
CN203410325U (zh) 一种带有核心元件的汽车座椅调角器
CN210101395U (zh) 一种新型靠背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0000 space Road, Dongling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No. 12-1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golden cup Yanfeng automotive interior decoration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0179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Hunnan Aerospace Road No. 12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JINBEI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