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1068B -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1068B
CN104801068B CN201510185407.0A CN201510185407A CN104801068B CN 104801068 B CN104801068 B CN 104801068B CN 201510185407 A CN201510185407 A CN 201510185407A CN 104801068 B CN104801068 B CN 104801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ling tank
magnetic valve
drain pipe
water ex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54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1068A (zh
Inventor
倪木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Pharmaceutical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854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1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1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1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1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10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3/00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醇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提供了这样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包括有沉淀罐、波浪形地板、下出液管、上出液管、控制系统等;在沉淀罐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和机架,左右气缸设置在机架的左侧,左右气缸与机架为铰接连接,左右气缸与沉淀罐的右壁为铰接连接;在沉淀罐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波浪形地板与机架相连接;在沉淀罐的底部设置有右轮和左轮,沉淀罐的底部为倾斜式设置,右轮设置在左轮的右侧,右轮和左轮与沉淀罐的底部相连接,右轮和左轮与波浪形地板为活动连接。提供的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采用波浪形地板结构,混合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醇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由于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中药不宜过夜服用。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煎药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忌用铜、铁器皿。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中药饮片煎煮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60分钟。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将中医饮片适当加压后,以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遍煎煮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0.5~1厘米即可。
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煎煮时间可缩短5~10分钟,而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煎煮时间宜增加10~20分钟。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中药煎煮后每次所取得的药液量成人一般为150毫升,学龄期儿童为100毫升,婴幼儿为50毫升。
由于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煎药要注重火候,火候的控制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如解表药,适宜用武火急煎,滋补药文火煎。
醇沉罐由标准椭圆形封头、锥形底及桨式搅拌器组成,采用不锈钢制作,中药厂醇沉工艺的专用设备。醇沉罐应用于中药、口服液、食品保健品等的酒精沉淀,酒精沉淀罐是醇沉工序的关键设备。也适用于其它制药、化工、食品、口服液、保健品、染料等行业悬浮液的冷冻或常温沉淀、固液相分离的工艺操作。醇沉罐属沉降式固液相分离设备。
中药水煎煮浓缩液(一般比重为1.1左右),去除非醇溶性的淀粉、蛋白质等,采用加入酒精配成一定醇度的液体,然后常温最好是低温冷冻沉降进行固液分离以提高中药提取液的醇度及澄明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浓缩液和酒精按工艺要求,投入各自的配比量并开启冷冻盐水或冷却水,搅拌混和均匀,达到料液所需的温度后停止搅拌,继续在夹套内通入冷冻盐水或冷却水,保证所需的液温。待沉淀完成后开启上清液出料阀,用自吸泵将上清液抽出,因内装浮球式出液器,随上清液液面逐渐下降,浮球也随液面下降,待上清液抽完,因浊液密度远大于上清液,浮球浮在沉淀物表面不再下降,出液器自动停止出液。此时可打开出渣口,将沉淀物排出。根据物料不同沉淀物质不一样,可先打开底部蝶阀将稀料放出。
现有的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搅拌方式,搅拌幅度小,搅拌的不均匀,影响了水提液的醇沉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实践,特发明本发明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搅拌方式,搅拌幅度小,搅拌的不均匀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包括有沉淀罐、右料液箱、电磁阀Ⅰ、右软管、左右气缸、机架、波浪形地板、右轮、左轮、下出液管、电磁阀Ⅱ、上出液管、电磁阀Ⅲ、左软管、电磁阀Ⅳ、左料液箱、控制系统;
在沉淀罐的右上方设置有右料液箱,右料液箱与沉淀罐通过右软管相连接,在右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Ⅰ;在沉淀罐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和机架,左右气缸设置在机架的左侧,左右气缸与机架为铰接连接,左右气缸与沉淀罐的右壁为铰接连接;在沉淀罐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波浪形地板与机架相连接;
在沉淀罐的底部设置有右轮和左轮,沉淀罐的底部为倾斜式设置,右轮设置在左轮的右侧,右轮和左轮与沉淀罐的底部相连接,右轮和左轮与波浪形地板为活动连接;
在沉淀罐的左侧设置有下出液管和上出液管,下出液管设置在上出液管的下方,下出液管比上出液管的长度短,下出液管与沉淀罐的左壁下部相连接,在下出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Ⅱ;上出液管与沉淀罐的左壁中部相连接,在上出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Ⅲ;
在沉淀罐的左上方设置有左料液箱,左料液箱与沉淀罐通过左软管相连接,在左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Ⅳ;电磁阀Ⅰ、左右气缸、电磁阀Ⅱ、电磁阀Ⅲ、电磁阀Ⅳ都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左计量传感器和右计量传感器;右计量传感器设置在右软管上,右计量传感器设置在电磁阀Ⅰ的上方;左计量传感器设置在左软管上,左计量传感器设置在电磁阀Ⅳ的上方;左计量传感器和右计量传感器都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的左右气缸的缸径为50mm到100mm。
优选地,所述的左右气缸的行程为1000mm到2000mm。
优选地,所述的沉淀罐为不绣钢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波浪形地板为水泥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右软管和所述的左软管均为金属软管。
工作原理:当准备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中药水提液加入到右料液箱内,再将乙醇加入到左料液箱内,然后再启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Ⅰ打开,右料液箱内的中药水提液通过右软管进入到沉淀罐内。同时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Ⅳ打开,左料液箱内的乙醇通过左软管进入到沉淀罐内。当进入到沉淀罐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到达设定的量时,控制系统再分别控制电磁阀Ⅰ和电磁阀Ⅳ关闭。
与此同时,控制系统控制左右气缸进行动作。左右气缸铰接在机架上,同时左右气缸又与沉淀罐铰接连接,左右气缸能够带动沉淀罐进行左右运动。左右气缸带动沉淀罐向左运动,在沉淀罐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沉淀罐的底部安装的右轮和左轮同时与波浪形地板为活动连接。沉淀罐通过右轮和左轮在波浪形地板上被左右气缸带动着向左运动,同时沉淀罐通过波浪形地板进行着上下运动。在对沉淀罐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左右混合的同时,也进行着大幅度的上下搅动,混合效果好。
当左右气缸带动沉淀罐向左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控制系统再控制左右气缸带动沉淀罐向右运动,继续对沉淀罐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搅动。重复上述操作,持续地对沉淀罐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搅动一定的时间后,控制系统再控制左右气缸停止动作。
此时,中药水提液被乙醇吸收,而中药水提液中不溶于乙醇的杂质开始沉淀析出。混合液开始进行分层,当对其静置一定的时间后,被乙醇吸收的中药水提液成为上清液,不溶于乙醇的杂质成为下浊液,上清液位于下浊液的上方,两者出现明显分层。
此时,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Ⅲ打开。被乙醇吸收的中药水提液从上出液管中排出。当上出液管内没有液体排出时,控制系统再控制电磁阀Ⅲ关闭。然后,控制系统再控制电磁阀Ⅱ打开,不溶于乙醇的杂质从下出液管内排出。当下出液管内没有液体排出时,控制系统再控制电磁阀Ⅱ关闭即可。
右计量传感器设置在右软管上,右计量传感器设置在电磁阀Ⅰ的上方,当右料液箱内的中药水提液通过右软管向沉淀罐内流动时,右计量传感器持续不断地对流过右软管的中药水提液进行计量,并把计量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右计量传感器反馈的计量信息,控制流入沉淀罐内的中药水提液的量。
左计量传感器设置在左软管上,左计量传感器设置在电磁阀Ⅳ的上方;当左料液箱内的乙醇通过左软管向沉淀罐内流动时,左计量传感器持续不断地对流过左软管的乙醇进行计量,并把计量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左计量传感器反馈的计量信息,控制流入沉淀罐内的乙醇的量。
当所述的沉淀罐为不绣钢材质制成时,能够提高沉淀罐进行左右运动时,通过波浪形地板的抗震性能,延长沉淀罐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具有控制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节约成本,采用波浪形地板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搅动方式,能够进行大幅度的搅动,混合液的混合效果好,加快了沉淀进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沉淀罐,2-右料液箱,3-电磁阀Ⅰ,4-右软管,5-左右气缸,6-机架,7-波浪形地板,8-右轮,9-左轮,10-下出液管,11-电磁阀Ⅱ,12-上出液管,13-电磁阀Ⅲ,14-左软管,15-电磁阀Ⅳ,16-左料液箱,17-控制系统,18-左计量传感器,19-右计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沉淀罐1、右料液箱2、电磁阀Ⅰ3、右软管4、左右气缸5、机架6、波浪形地板7、右轮8、左轮9、下出液管10、电磁阀Ⅱ11、上出液管12、电磁阀Ⅲ13、左软管14、电磁阀Ⅳ15、左料液箱16、控制系统17。
在沉淀罐1的右上方设置有右料液箱2,右料液箱2与沉淀罐1通过右软管4相连接,在右软管4上设置有电磁阀Ⅰ3;在沉淀罐1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5和机架6,左右气缸5设置在机架6的左侧,左右气缸5与机架6为铰接连接,左右气缸5与沉淀罐1的右壁为铰接连接;在沉淀罐1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7,波浪形地板7与机架6相连接。
在沉淀罐1的底部设置有右轮8和左轮9,沉淀罐1的底部为倾斜式设置,右轮8设置在左轮9的右侧,右轮8和左轮9与沉淀罐1的底部相连接,右轮8和左轮9与波浪形地板7为活动连接。
在沉淀罐1的左侧设置有下出液管10和上出液管12,下出液管10设置在上出液管12的下方,下出液管10比上出液管12的长度短,下出液管10与沉淀罐1的左壁下部相连接,在下出液管10上设置有电磁阀Ⅱ11;上出液管12与沉淀罐1的左壁中部相连接,在上出液管12上设置有电磁阀Ⅲ13。
在沉淀罐1的左上方设置有左料液箱16,左料液箱16与沉淀罐1通过左软管14相连接,在左软管14上设置有电磁阀Ⅳ15;电磁阀Ⅰ3、左右气缸5、电磁阀Ⅱ11、电磁阀Ⅲ13、电磁阀Ⅳ15都分别与控制系统17相连接。
工作原理:当准备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中药水提液加入到右料液箱2内,再将乙醇加入到左料液箱16内,然后再启动控制系统17。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Ⅰ3打开,右料液箱2内的中药水提液通过右软管4进入到沉淀罐1内。同时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Ⅳ15打开,左料液箱16内的乙醇通过左软管14进入到沉淀罐1内。当进入到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到达设定的量时,控制系统17再分别控制电磁阀Ⅰ3和电磁阀Ⅳ15关闭。
与此同时,控制系统17控制左右气缸5进行动作。左右气缸5铰接在机架6上,同时左右气缸5又与沉淀罐1铰接连接,左右气缸5能够带动沉淀罐1进行左右运动。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左运动,在沉淀罐1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7。沉淀罐1的底部安装的右轮8和左轮9同时与波浪形地板7为活动连接。沉淀罐1通过右轮8和左轮9在波浪形地板7上被左右气缸5带动着向左运动,同时沉淀罐1通过波浪形地板7进行着上下运动。在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左右混合的同时,也进行着大幅度的上下搅动,混合效果好。
当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左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右运动,继续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搅动。重复上述操作,持续地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搅动一定的时间后,控制系统17再控制左右气缸5停止动作。
此时,中药水提液被乙醇吸收,而中药水提液中不溶于乙醇的杂质开始沉淀析出。混合液开始进行分层,当对其静置一定的时间后,被乙醇吸收的中药水提液成为上清液,不溶于乙醇的杂质成为下浊液,上清液位于下浊液的上方,两者出现明显分层。
此时,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Ⅲ13打开。被乙醇吸收的中药水提液从上出液管12中排出。当上出液管12内没有液体排出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Ⅲ13关闭。然后,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Ⅱ11打开,不溶于乙醇的杂质从下出液管10内排出。当下出液管10内没有液体排出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Ⅱ11关闭即可。
实施例2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沉淀罐1、右料液箱2、电磁阀Ⅰ3、右软管4、左右气缸5、机架6、波浪形地板7、右轮8、左轮9、下出液管10、电磁阀Ⅱ11、上出液管12、电磁阀Ⅲ13、左软管14、电磁阀Ⅳ15、左料液箱16、控制系统17。
在沉淀罐1的右上方设置有右料液箱2,右料液箱2与沉淀罐1通过右软管4相连接,在右软管4上设置有电磁阀Ⅰ3;在沉淀罐1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5和机架6,左右气缸5设置在机架6的左侧,左右气缸5与机架6为铰接连接,左右气缸5与沉淀罐1的右壁为铰接连接;在沉淀罐1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7,波浪形地板7与机架6相连接。
在沉淀罐1的底部设置有右轮8和左轮9,沉淀罐1的底部为倾斜式设置,右轮8设置在左轮9的右侧,右轮8和左轮9与沉淀罐1的底部相连接,右轮8和左轮9与波浪形地板7为活动连接。
在沉淀罐1的左侧设置有下出液管10和上出液管12,下出液管10设置在上出液管12的下方,下出液管10比上出液管12的长度短,下出液管10与沉淀罐1的左壁下部相连接,在下出液管10上设置有电磁阀Ⅱ11;上出液管12与沉淀罐1的左壁中部相连接,在上出液管12上设置有电磁阀Ⅲ13。
在沉淀罐1的左上方设置有左料液箱16,左料液箱16与沉淀罐1通过左软管14相连接,在左软管14上设置有电磁阀Ⅳ15;电磁阀Ⅰ3、左右气缸5、电磁阀Ⅱ11、电磁阀Ⅲ13、电磁阀Ⅳ15都分别与控制系统17相连接。
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左计量传感器18和右计量传感器19;右计量传感器19设置在右软管4上,右计量传感器19设置在电磁阀Ⅰ3的上方;左计量传感器18设置在左软管14上,左计量传感器18设置在电磁阀Ⅳ15的上方;左计量传感器18和右计量传感器19都分别与控制系统17相连接。
工作原理:当准备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中药水提液加入到右料液箱2内,再将乙醇加入到左料液箱16内,然后再启动控制系统17。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Ⅰ3打开,右料液箱2内的中药水提液通过右软管4进入到沉淀罐1内。同时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Ⅳ15打开,左料液箱16内的乙醇通过左软管14进入到沉淀罐1内。当进入到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到达设定的量时,控制系统17再分别控制电磁阀Ⅰ3和电磁阀Ⅳ15关闭。
与此同时,控制系统17控制左右气缸5进行动作。左右气缸5铰接在机架6上,同时左右气缸5又与沉淀罐1铰接连接,左右气缸5能够带动沉淀罐1进行左右运动。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左运动,在沉淀罐1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7。沉淀罐1的底部安装的右轮8和左轮9同时与波浪形地板7为活动连接。沉淀罐1通过右轮8和左轮9在波浪形地板7上被左右气缸5带动着向左运动,同时沉淀罐1通过波浪形地板7进行着上下运动。在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左右混合的同时,也进行着大幅度的上下搅动,混合效果好。
当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左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右运动,继续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搅动。重复上述操作,持续地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搅动一定的时间后,控制系统17再控制左右气缸5停止动作。
此时,中药水提液被乙醇吸收,而中药水提液中不溶于乙醇的杂质开始沉淀析出。混合液开始进行分层,当对其静置一定的时间后,被乙醇吸收的中药水提液成为上清液,不溶于乙醇的杂质成为下浊液,上清液位于下浊液的上方,两者出现明显分层。
此时,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Ⅲ13打开。被乙醇吸收的中药水提液从上出液管12中排出。当上出液管12内没有液体排出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Ⅲ13关闭。然后,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Ⅱ11打开,不溶于乙醇的杂质从下出液管10内排出。当下出液管10内没有液体排出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Ⅱ11关闭即可。
右计量传感器19设置在右软管4上,右计量传感器19设置在电磁阀Ⅰ3的上方,当右料液箱2内的中药水提液通过右软管4向沉淀罐1内流动时,右计量传感器19持续不断地对流过右软管4的中药水提液进行计量,并把计量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17。控制系统17根据右计量传感器19反馈的计量信息,控制流入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的量。
左计量传感器18设置在左软管14上,左计量传感器18设置在电磁阀Ⅳ15的上方;当左料液箱16内的乙醇通过左软管14向沉淀罐1内流动时,左计量传感器18持续不断地对流过左软管14的乙醇进行计量,并把计量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17。控制系统17根据左计量传感器18反馈的计量信息,控制流入沉淀罐1内的乙醇的量。
实施例3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沉淀罐1、右料液箱2、电磁阀Ⅰ3、右软管4、左右气缸5、机架6、波浪形地板7、右轮8、左轮9、下出液管10、电磁阀Ⅱ11、上出液管12、电磁阀Ⅲ13、左软管14、电磁阀Ⅳ15、左料液箱16、控制系统17。
在沉淀罐1的右上方设置有右料液箱2,右料液箱2与沉淀罐1通过右软管4相连接,在右软管4上设置有电磁阀Ⅰ3;在沉淀罐1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5和机架6,左右气缸5设置在机架6的左侧,左右气缸5与机架6为铰接连接,左右气缸5与沉淀罐1的右壁为铰接连接;在沉淀罐1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7,波浪形地板7与机架6相连接。
在沉淀罐1的底部设置有右轮8和左轮9,沉淀罐1的底部为倾斜式设置,右轮8设置在左轮9的右侧,右轮8和左轮9与沉淀罐1的底部相连接,右轮8和左轮9与波浪形地板7为活动连接。
在沉淀罐1的左侧设置有下出液管10和上出液管12,下出液管10设置在上出液管12的下方,下出液管10比上出液管12的长度短,下出液管10与沉淀罐1的左壁下部相连接,在下出液管10上设置有电磁阀Ⅱ11;上出液管12与沉淀罐1的左壁中部相连接,在上出液管12上设置有电磁阀Ⅲ13。
在沉淀罐1的左上方设置有左料液箱16,左料液箱16与沉淀罐1通过左软管14相连接,在左软管14上设置有电磁阀Ⅳ15;电磁阀Ⅰ3、左右气缸5、电磁阀Ⅱ11、电磁阀Ⅲ13、电磁阀Ⅳ15都分别与控制系统17相连接。所述的沉淀罐1为不绣钢材质制成。
工作原理:当准备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中药水提液加入到右料液箱2内,再将乙醇加入到左料液箱16内,然后再启动控制系统17。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Ⅰ3打开,右料液箱2内的中药水提液通过右软管4进入到沉淀罐1内。同时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Ⅳ15打开,左料液箱16内的乙醇通过左软管14进入到沉淀罐1内。当进入到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到达设定的量时,控制系统17再分别控制电磁阀Ⅰ3和电磁阀Ⅳ15关闭。
与此同时,控制系统17控制左右气缸5进行动作。左右气缸5铰接在机架6上,同时左右气缸5又与沉淀罐1铰接连接,左右气缸5能够带动沉淀罐1进行左右运动。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左运动,在沉淀罐1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7。沉淀罐1的底部安装的右轮8和左轮9同时与波浪形地板7为活动连接。沉淀罐1通过右轮8和左轮9在波浪形地板7上被左右气缸5带动着向左运动,同时沉淀罐1通过波浪形地板7进行着上下运动。在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左右混合的同时,也进行着大幅度的上下搅动,混合效果好。
当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左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左右气缸5带动沉淀罐1向右运动,继续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搅动。重复上述操作,持续地对沉淀罐1内的中药水提液和乙醇,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搅动一定的时间后,控制系统17再控制左右气缸5停止动作。
此时,中药水提液被乙醇吸收,而中药水提液中不溶于乙醇的杂质开始沉淀析出。混合液开始进行分层,当对其静置一定的时间后,被乙醇吸收的中药水提液成为上清液,不溶于乙醇的杂质成为下浊液,上清液位于下浊液的上方,两者出现明显分层。
此时,控制系统17控制电磁阀Ⅲ13打开。被乙醇吸收的中药水提液从上出液管12中排出。当上出液管12内没有液体排出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Ⅲ13关闭。然后,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Ⅱ11打开,不溶于乙醇的杂质从下出液管10内排出。当下出液管10内没有液体排出时,控制系统17再控制电磁阀Ⅱ11关闭即可。
当所述的沉淀罐1为不绣钢材质制成时,能够提高沉淀罐1进行左右运动时,通过波浪形地板7的抗震性能,延长沉淀罐1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沉淀罐(1)、右料液箱(2)、电磁阀Ⅰ(3)、右软管(4)、左右气缸(5)、机架(6)、波浪形地板(7)、右轮(8)、左轮(9)、下出液管(10)、电磁阀Ⅱ(11)、上出液管(12)、电磁阀Ⅲ(13)、左软管(14)、电磁阀Ⅳ(15)、左料液箱(16)、控制系统(17);
在沉淀罐(1)的右上方设置有右料液箱(2),右料液箱(2)与沉淀罐(1)通过右软管(4)相连接,在右软管(4)上设置有电磁阀Ⅰ(3);在沉淀罐(1)的右侧设置有左右气缸(5)和机架(6),左右气缸(5)设置在机架(6)的左侧,左右气缸(5)与机架(6)为铰接连接,左右气缸(5)与沉淀罐(1)的右壁为铰接连接;在沉淀罐(1)的下方设置有波浪形地板(7),波浪形地板(7)与机架(6)相连接;
在沉淀罐(1)的底部设置有右轮(8)和左轮(9),沉淀罐(1)的底部为倾斜式设置,右轮(8)设置在左轮(9)的右侧,右轮(8)和左轮(9)与沉淀罐(1)的底部相连接,右轮(8)和左轮(9)与波浪形地板(7)为活动连接;
在沉淀罐(1)的左侧设置有下出液管(10)和上出液管(12),下出液管(10)设置在上出液管(12)的下方,下出液管(10)比上出液管(12)的长度短,下出液管(10)与沉淀罐(1)的左壁下部相连接,在下出液管(10)上设置有电磁阀Ⅱ(11);上出液管(12)与沉淀罐(1)的左壁中部相连接,在上出液管(12)上设置有电磁阀Ⅲ(13);
在沉淀罐(1)的左上方设置有左料液箱(16),左料液箱(16)与沉淀罐(1)通过左软管(14)相连接,在左软管(14)上设置有电磁阀Ⅳ(15);电磁阀Ⅰ(3)、左右气缸(5)、电磁阀Ⅱ(11)、电磁阀Ⅲ(13)、电磁阀Ⅳ(15)都分别与控制系统(1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计量传感器(18)和右计量传感器(19);右计量传感器(19)设置在右软管(4)上,右计量传感器(19)设置在电磁阀Ⅰ(3)的上方;左计量传感器(18)设置在左软管(14)上,左计量传感器(18)设置在电磁阀Ⅳ(15)的上方;左计量传感器(18)和右计量传感器(19)都分别与控制系统(1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17)为PLC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气缸(5)的缸径为50mm到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气缸(5)的行程为1000mm到2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罐(1)为不绣钢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浪形地板(7)为水泥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软管(4)和所述的左软管(14)均为金属软管。
CN201510185407.0A 2015-04-19 2015-04-19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1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5407.0A CN104801068B (zh) 2015-04-19 2015-04-19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5407.0A CN104801068B (zh) 2015-04-19 2015-04-19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1068A CN104801068A (zh) 2015-07-29
CN104801068B true CN104801068B (zh) 2016-09-07

Family

ID=53686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540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1068B (zh) 2015-04-19 2015-04-19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1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5691A (zh) * 2021-04-26 2022-10-28 云南雷允上理想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中药分离纯化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6727A (zh) * 2001-07-26 2001-12-19 张树孟 中药浸提机
CN102233197A (zh) * 2010-05-05 2011-11-09 刘刚 一种用于中药材提取的网带式微波连续逆流提取方法及其装置
CN204656068U (zh) * 2015-04-19 2015-09-23 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8260A1 (en) * 2006-12-05 2008-06-05 Moshe Balass Small and efficient distillation apparatus for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s from plant mat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6727A (zh) * 2001-07-26 2001-12-19 张树孟 中药浸提机
CN102233197A (zh) * 2010-05-05 2011-11-09 刘刚 一种用于中药材提取的网带式微波连续逆流提取方法及其装置
CN204656068U (zh) * 2015-04-19 2015-09-23 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1068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2204B (zh) 一种中药材自动粉碎装置
CN204710418U (zh) 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
CN104772182A (zh) 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
CN206014825U (zh) 一种葡萄酒发酵装置
CN107470039A (zh) 一种醇沉罐、卧螺离心机组合系统
CN104801068B (zh)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CN206729156U (zh) 一种核桃仁去皮装置
CN205109754U (zh) 污水处理剂混合制备处理装置
CN204656068U (zh) 一种中药水提液醇沉装置
CN104785156B (zh) 一种中医自动配药装置
CN208426691U (zh) 一种双向连续高压流体超声提取仪
CN109200626A (zh) 一种高效冬虫夏草提纯机
CN204563667U (zh) 一种中药超声提取装置
CN104784965B (zh) 一种中药微波萃取装置
CN204563666U (zh) 一种中药微波萃取装置
CN206214490U (zh) 一种热量循环的透析浓缩液配制透析系统
CN207445661U (zh) 一种中药提取装置
CN206355651U (zh) 一种超声波醇沉装置
CN202043589U (zh) 双搅拌桨叶酶解罐
CN104771931B (zh) 一种中药超声提取装置
CN207188019U (zh) 一种醇沉罐、卧螺离心机组合系统
CN106243217A (zh) 一种适用卵黄抗体的生产系统及制备工艺
CN207076355U (zh) 一种新型的糖液溶解装置
CN206315299U (zh) 一种用于生产洗手液的高效生产设备
CN201195105Y (zh) 可节省动力的混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Ni Mur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L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9

Address after: 362013 Quanzhou City, Luojiang province river town Xia Xia Village, Ni Ni No. 52

Applicant after: Ni Murong

Address before: 215100 Wuzhong District West Road, Jiangsu, Suzhou No. 301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Shenlint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27

Address after: 516000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huan Hang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PHARMACEUTICAL FACTO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13 Quanzhou City, Luojiang province river town Xia Xia Village, Ni Ni No. 52

Patentee before: Ni Mur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