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5521B - 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5521B
CN104795521B CN201510020524.1A CN201510020524A CN104795521B CN 104795521 B CN104795521 B CN 104795521B CN 201510020524 A CN201510020524 A CN 201510020524A CN 104795521 B CN104795521 B CN 104795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leg
charge storage
end side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05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5521A (zh
Inventor
望月亮太
川田政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95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5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5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5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即便作用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上的压缩力,也可防止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彼此接触。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在具有外部端子的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配置隔离物,隔离物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刚性比隔离物的外部端子侧的部分的刚性低。

Description

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个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各种设备的电源而提供有蓄电装置。蓄电装置具备: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的多个蓄电元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的隔离物、以及保持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以及所述隔离物的框架。
框架包括配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蓄电元件的两侧且夹入多个蓄电元件的一对终端构件、以及将该一对终端构件彼此之间连结起来的连结构件(例如,专利文献1)。
其中,在上述那样的蓄电装置中,通过等间隔地配置各蓄电元件,可以确保隔离物与蓄电元件之间的通气性。例如,所述蓄电装置中的隔离物有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形成为连续的波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当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夹入终端构件彼此那样的压缩力)时,隔离物整体大致均匀地变形。因此,多个蓄电元件彼此接近,有时使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彼此接触而产生不良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237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即使作用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上的压缩力,也可防止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彼此接触。
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
所述隔离物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低于所述隔离物的所述第一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隔离物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该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大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隔离物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该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蓄电元件与隔离物的主视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蓄电元件与隔离物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隔离物的立体图。
图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隔离物的立体图。
图8是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作用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的状态的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
所述隔离物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低于所述隔离物的所述第一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配置隔离物。因此,在常态下,多个蓄电元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常态是指,对蓄电装置未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的状态。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低于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因此,当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时,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比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先变形。
因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所述隔离物的刚性也可以随着从所述第一端部或者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位置朝向所述第二端部而断续或者连续地降低。
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的刚性低于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的刚性。因此,当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时,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比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先变形。
因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所述隔离物也可以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该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大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低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
因此,在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的情况下,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小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
因此,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比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先变形。由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所述隔离物也可以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该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低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
因此,在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的情况下,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小于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
因而,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比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先变形。由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中,越是远离第一端部配置的腿部,其截面面积越小。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多个腿部中的位于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中,越是远离第一端部配置的腿部,其刚性越低。因此,当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时,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多个腿部从最靠近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的腿部起依次变形。
因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更加可靠地接近或者接触。
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的厚度也可以比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薄。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的第一方向上的刚性低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的第一方向上的刚性。因此,当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时,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比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先变形。
因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所述隔离物也可以具备将相邻的腿部的端部彼此之间连结起来的连结部,并且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各自的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观察,所述隔离物形成为矩形波形状。
这样的话,在隔离物与蓄电元件之间形成空间。因此,隔离物与蓄电装置之间的通气性得以确保。
所述蓄电装置也可以具备保持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以及所述隔离物的框架,
该框架包括:
一对终端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两侧且夹入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以及
连结构件,其将该一对终端构件彼此之间连结起来。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当对终端构件、连结构件作用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时,隔离物被相邻的蓄电元件夹入。与之相伴地,在各腿部产生应力。
此时,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小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因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个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隔离物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该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大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配置隔离物。因此,在常态下,多个蓄电元件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另外,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低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
因此,在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的情况下,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小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
因此,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比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先变形。由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个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隔离物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该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
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配置隔离物。因此,在常态下,多个蓄电元件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另外,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低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
因此,在对所述蓄电装置作用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的情况下,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小于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所产生的应力。
因此,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比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先变形。由此,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的与外部端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即使作用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上的压缩力,也能够防止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彼此接触。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蓄电装置具备:具有外部端子13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的多个蓄电元件1、1…;以及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的隔离物3。另外,蓄电装置具备用于保持所述多个蓄电元件1、1…以及所述隔离物3的框架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三个以上的蓄电元件1、1…。因此,蓄电装置具备分别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的多个隔离物3、3…。
如图1所示,蓄电元件1具备外壳10,该外壳10具有:具有开口部的外壳主体11;以及堵塞并密封该外壳主体11的开口部的盖体12。在外壳10内收容有电极体(未图示),该电极体包括彼此绝缘的正极板与负极板。蓄电元件1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扁平的方形电池。
蓄电元件1具备一对外部端子13、13。多个蓄电元件1、1…的外部端子13、1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在各蓄电元件1中,一对外部端子13、13中的一方的外部端子13为正极。另外,在各蓄电元件1中,一对外部端子13、13中的另一方的外部端子13为负极。
相邻的蓄电元件1、1配置为极性相反。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虽未图示,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外部端子13经由具有导电性的母线而电连接。由此,多个蓄电元件1、1…彼此电连接,构成一个电池。
如图3以及图5所示,隔离物3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13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
隔离物3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1、1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30、30…。另外,隔离物3具有将相邻的腿部30、30的端部彼此之间连结起来的连结部31。另外,隔离物3具有用于保持在相邻的隔离物3之间配置的蓄电元件1的保持构造3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腿部30、30…中的位于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所述外部端子13侧)的腿部30处标注附图标记30a,在多个腿部30、30…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与所述外部端子13侧相反的一侧)的腿部30上标注附图标记30b。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各腿部30(30a、30b)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各自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笔直地延伸。各腿部30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端以及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因此,如图3所示,各腿部30(30a、30b)的第一端与相邻的蓄电元件1中的一方的蓄电元件1抵接。而且,各腿部30(30a、30b)的第二端与相邻的蓄电元件1中的另一方的蓄电元件1抵接。
如图4所示,所述隔离物3的位于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的厚度Wa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因此,所述隔离物3的位于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的截面面积相同或者大致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图3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物3的位于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厚度(宽度)Wb比所述隔离物3的位于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的厚度(宽度)Wa薄。因此所述隔离物3的位于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截面面积比所述隔离物3的位于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的截面面积小。
另外,所述隔离物3的位于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厚度Wb为,越是配置在隔离物3的远离第一端部的位置的腿部的厚度越薄。因此,所述隔离物3的位于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截面面积为,越是配置在隔离物3的远离第一端部的位置的腿部的截面面积越小。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各连结部31形成为在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的各个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另外,各连结部31在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一端以及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31具有用于连结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30a、30a的多个第一连结部31a、31a…以及用于连结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30b、30b的多个第二连结部31b、31b…。
各第一连结部31a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在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30a的第一端侧以及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30a的第二端侧。各第二连结部31b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在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30b的第一端侧以及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30b的第二端侧。因此,从第三方向观察时,隔离物3呈矩形波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隔离物3中的由各腿部30与各连结部31形成的部分作为隔离物主体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中,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大于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另外,如图4所示,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30b相对于第二连结部31b的倾斜角度Db大于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30a相对于第一连结部31a的倾斜角度Da。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与第一连结部31a进行正交。即,由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与第一连结部31a形成的角是直角。
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与第二连结部31b交叉地相交。因此,由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与第二连结部31b形成的角是钝角。
如图6以及图7所示,保持构造32具有在第三方向上的连结部31的两端部设置的周壁保持部320、在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处设置的底面保持部321、以及在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处设置的盖板保持部322。
周壁保持部320具有第一周壁保持部320a以及第二周壁保持部320b,其中,该第一周壁保持部320a设置在连结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30a的第一端彼此的第一连结部31a上,该第二周壁保持部320b设置在连结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30a的第二端彼此的第一连结部31a上。
第一周壁保持部320a设置在多个第一连结部31a中的最远离外部端子13的位置的第一连结部31a上。另外,第一周壁保持部320a向与连结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30a的第二端彼此的第一连结部31a侧相反的一侧延伸突出。
第二周壁保持部320b设置在位于比第一周壁保持部320a靠外部端子13侧的位置的第一连结部31a上。另外,第二周壁保持部320b向与连结所述腿部30a的第一端彼此的第一连结部31a侧相反的一侧延伸突出。
底面保持部321设置在隔离物主体部中的与外部端子13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另外,底面保持部321具有向以隔离物主体部为分界的一方侧延伸突出的第一载置部321a(参照图6)、以及向以隔离物主体部为分界的另一方侧延伸突出的第二载置部321b(参照图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底面保持部321具有一对第一载置部321a以及一对第二载置部321b。如图6所示,一对第一载置部321a各自在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进行配置。另外,如图7所示,一对第二载置部321b各自在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进行配置。
盖板保持部322设置在隔离物主体部中的外部端子13侧。另外,盖板保持部322具有从隔离物主体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中的一方侧延伸突出的第一按压部322a、以及从隔离物主体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中的另一方侧延伸突出的第二按压部322b。另外,在隔离物主体部上,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两个盖板保持部322、322。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框架5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多个蓄电元件1、1…的两侧且夹入多个蓄电元件1、1…的一对终端构件50、50;以及连结该一对终端构件50、50彼此的连结构件51。因此,各隔离物3被多个蓄电元件1、1…以及一对终端构件50、50夹入。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如上所述。接着,参照附图对在对蓄电装置而作用多个蓄电元件1、1…的排列方向上的压缩力时用于防止蓄电元件1的外部端子13与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外部端子13接触的结构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元件1、1…各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蓄电装置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在第一方向上夹入一对终端构件50、50的压缩力)为前提,进行以下的说明。
当对蓄电装置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时,利用各终端构件50来夹入各蓄电元件1以及各隔离物3。因此,各隔离物3被相邻的蓄电元件1、1夹入。与之相伴地,隔离物3的连结部31(各第一连结部31a以及各第二连结部31b)从蓄电元件1、1受到所述压缩力。
因此,在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上,从第一连结部31a传递所述压缩力,在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上,从第二连结部31b传递所述压缩力。
若处于这样的状态,则如图8所示,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比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先变形。即,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比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先变形。
因此,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外部端子13、13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与外部端子13、13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在所述压缩力进一步增强时,也可以使蓄电元件1朝向外部端子13侧(图8所示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凸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中,在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配置有隔离物3。因此,在常态下,多个蓄电元件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进行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常态是指,对蓄电装置未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的状态。
另外,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比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低。因此,当对蓄电装置作用所述压缩力时,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比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先变形。
由此,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外部端子13、13侧的端部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各蓄电元件1、1的与外部端子13、13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因此,蓄电装置即使作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压缩力,也能够防止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外部端子13、13彼此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比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大,另外,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厚度比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的厚度薄。因此,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比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刚性低。
因此,在对蓄电装置作用所述压缩力的情况下,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所产生的应力小于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b所产生的应力。因此,当对蓄电装置作用所述压缩力时,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比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各腿部30a先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中,即使对框架5的终端构件50、连结构件51作用所述压缩力,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外部端子13侧的端部也以隔开彼此间隔的状态维持,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与外部端子13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彼此接近或者接触。
另外,隔离物3具有将相邻的腿部30、30的端部彼此之间连结起来的连结部31,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观察,形成为矩形波形状。因此,在各隔离物3与各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空间。因此,确保隔离物3与蓄电元件1之间的通气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各种变更是不言而喻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蓄电装置具备多个隔离物3、3…,但不限于此。例如,在蓄电装置具备两个蓄电元件1的情况下,也可以具备在该两个蓄电元件1之间配置的一个隔离物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隔离物3具备多个所述腿部30a以及多个所述腿部30b,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各隔离物3可以具备多个所述腿部30a与一个所述腿部30b,也可以具备一个所述腿部30a与多个所述腿部30b。另外,各隔离物3也可以具备一个所述腿部30a与一个所述腿部30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隔离物3形成为随着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位置朝向第二端部而刚性连续地降低,但不限于此。例如,隔离物3的刚性也可以是随着从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而连续地降低。这种情况下,例如,只要是越是配置在隔离物3的远离第一端部的位置的多个腿部30的截面面积越小即可。即,只要是越是配置在隔离物3的远离第一端部的位置的多个腿部30的厚度越薄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厚度Wb为,越是配置在隔离物3的远离第一端部的位置的腿部的厚度越小,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9所示,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厚度Wb也可以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即,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截面面积也可以相同或者大致相同。这种情况下,只要使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30b的厚度Wb小于位于所述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30a的厚度Wa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隔离物3的刚性随着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位置朝向第二端部而连续地降低,但不限于此。例如,隔离物3的刚性也可以随着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位置朝向第二端部而断续地降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位于与外部端子13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各腿部30b与连结部31所成的角度Db各自相同,但不限于此。例如,腿部30b与连结部31所成的角度Db也可以随着朝向外部端子13侧变化而减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壁保持部320a设于连结腿部30a的第一端部彼此的第一连结部31a,第二周壁保持部320b设于连结腿部30a的第二端部彼此的第一连结部31a,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周壁保持部320a与第二周壁保持部320b只要在第一方向上朝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突出即可,也可以设于第二连结部31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隔离物3的刚性是通过测定在第一方向上使隔离物3压缩规定量的力来评价的。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为了评价隔离物3的刚性,使用夹入隔离物3的一对板状构件。一对板状构件各自构成为能够夹入隔离物3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一对板状构件各自构成为与隔离物3局部抵接即可。
在测定在第一方向上使隔离物3压缩规定量的力时,在隔离物3的两侧(第一方向上的两侧)配置板状构件。此时,一对板状构件各自为彼此平行的状态。
而且,在一对板状构件各自维持为平行状态的状态下,利用该一对板状构件来压缩隔离物3。另外,当隔离物3在第一方向上压缩规定量时,测定各板状构件作用于隔离物3的力(压缩力)。
在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的刚性高于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的情况下,将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压缩了规定量时的力大于将隔离物3的第二端部侧的部分压缩了规定量时的力。
如此,通过比较将隔离物3的第一端部侧的部分压缩了规定量时的力以及将隔离物3的第二端侧的部分压缩了规定量时的力来评价隔离物3的刚性。

Claims (9)

1.一种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
所述隔离物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低于所述隔离物的所述第一端部侧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刚性,
所述隔离物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所述隔离物具有将相邻的腿部的端部彼此之间连结起来的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列在所述腿部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并且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各自的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观察,所述隔离物形成为矩形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隔离物的刚性随着从所述第一端部或者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位置朝向所述第二端部而断续或者连续地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第一方向的角度大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各腿部中,越是远离第一端部配置的腿部,其截面面积越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的厚度比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具备保持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以及所述隔离物的框架,
该框架包括:
一对终端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两侧且夹入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以及
连结构件,其将该一对终端构件彼此之间连结起来。
8.一种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隔离物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该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大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
9.一种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它们具有外部端子且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排放;以及
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
所述隔离物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所述外部端子侧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隔离物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跨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进行配置的多个腿部,
该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二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多个腿部中的位于所述隔离物的第一端部侧的腿部的截面面积。
CN201510020524.1A 2014-01-22 2015-01-15 蓄电装置 Active CN1047955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9897A JP6395247B2 (ja) 2014-01-22 2014-01-22 蓄電装置
JP2014-009897 2014-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5521A CN104795521A (zh) 2015-07-22
CN104795521B true CN104795521B (zh) 2019-08-02

Family

ID=53498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0524.1A Active CN104795521B (zh) 2014-01-22 2015-01-15 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30996B2 (zh)
JP (1) JP6395247B2 (zh)
CN (1) CN104795521B (zh)
DE (1) DE1020152009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2113B (zh) * 2014-07-30 2019-09-27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JP6210335B2 (ja) * 2015-03-11 2017-10-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用スペーサおよび組電池
CN111668407B (zh) * 2019-03-08 2022-04-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22176532A (ja) * 2021-05-17 2022-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WO2024101198A1 (ja) * 2022-11-08 2024-05-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WO2024101199A1 (ja) * 2022-11-08 2024-05-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9901A (en) * 1957-05-28 1960-06-07 Gould National Batteries Inc Battery cell spacer
JP4253935B2 (ja) * 1999-07-07 2009-04-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5279226B2 (ja) * 2007-09-27 2013-09-04 株式会社東芝 組電池
JP2009272169A (ja) * 2008-05-08 2009-11-19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装置
JP2011076779A (ja) * 2009-09-29 2011-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用セパレータ
WO2012057322A1 (ja) * 2010-10-30 2012-05-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
US8709644B2 (en) * 2011-01-06 2014-04-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cell separator
JP6248631B2 (ja) * 2011-06-17 2017-12-2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組電池
JP2013118153A (ja) * 2011-12-05 2013-06-1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248455B2 (ja) * 2013-07-30 2017-12-2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07120A1 (en) 2015-07-23
DE102015200941A1 (de) 2015-07-23
JP2015138675A (ja) 2015-07-30
US9530996B2 (en) 2016-12-27
CN104795521A (zh) 2015-07-22
JP6395247B2 (ja) 2018-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5521B (zh) 蓄电装置
CN111033797B (zh) 蓄电装置
US10497912B2 (en) Weldingless cylindrical battery pack device
US8465862B2 (en) Battery pack
US9774023B2 (en) Battery module
US9660302B2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non-protruded connector
KR101846354B1 (ko) 적어도 2개의 배터리 셀들을 연결하는 스프링을 갖는 배터리 팩
KR102270266B1 (ko) 버스바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US20150333305A1 (en) Storage battery module
CN105322111B (zh) 蓄电装置
JP4832018B2 (ja) 組電池
CN108140797B (zh) 包括一体式弹簧或柔性垫的电池端子
JP2014179196A (ja) 二次電池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二次電池装置
RU140924U1 (ru)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20130006076A (ko) 에너지 저장체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장치
JP2013251085A (ja) 複数の立方状二次電池を組付け可能なケース
US20140154924A1 (en) Conductive plat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7049874B2 (ja) 蓄電装置の組立方法
KR20150111160A (ko) 절연성 접착제로 연결된 전지셀들을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120002574A (ko) 갈바닉 셀 및 상기 갈바닉 셀의 콘택팅을 위한 콘택 엘리먼트
CN104377379A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
US983765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flexible configuration
US8409745B2 (en) Terminal pole head for a battery pack
US20240055699A1 (en) Thermally Robust Cell Assembly, and Cell Module Comprising Such a Cell Assembly
JP6922818B2 (ja) 組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