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0403A -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0403A
CN104790403A CN201510197065.4A CN201510197065A CN104790403A CN 104790403 A CN104790403 A CN 104790403A CN 201510197065 A CN201510197065 A CN 201510197065A CN 104790403 A CN104790403 A CN 104790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concrete
weight
cover plat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70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0403B (zh
Inventor
张正威
汪庆国
邹宾
田志勇
张永飞
杨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9th Engineering Bureau Of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9th Engineering Bureau Of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9th Engineering Bureau Of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filed Critical China 9th Engineering Bureau Of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Priority to CN2015101970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0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0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0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0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0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包括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由半圆形钢管和设置于半圆形钢管开口上的垂直段组成,所述溜槽本体内还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其中,缓冲装置包括重锤、横杆及连接部件,所述垂直段内壁上设置有U型卡槽,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U型卡槽内,重锤通过连接部件均匀布置在横杆上,所述溜槽本体顶端采用橡胶盖板进行覆盖,并且橡胶盖板洛克王国的两边通过盖板压条固定在溜槽本体的开口上,所述溜槽本体的垂直段外侧设置有槽耳,用于固定连接顶端橡胶盖板。本发明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保证了混凝土输送质量,不会发生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溜槽堵塞等现象,同时混凝土输送强度也能够得到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在深峡谷、高陡坡等地势险峻的地区筑坝兴利工程越来越多,此类工程中混凝土入仓方案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深峡谷、高陡坡地形条件下的混凝土入仓方式主要有门机、缆机入仓、真空溜管入仓、负压溜管入仓、箱式满管、缓降溜管入仓等。虽然门机、缆机、真空溜管、负压溜管、箱式满管、缓降溜管等入仓方式能够解决混凝土入仓问题。但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门机、缆机入仓不仅施工成本高、投入大,而且混凝土输送强度低,不能满足大面积仓面高强度混凝土入仓要求;真空溜管入仓(负压溜管)入仓、缓降溜管、箱式满管入仓在经济成本、适用性范围、运行维护等方面不能很好的解决现场施工的问题,易造成堵塞、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维护维修难度大等现象。
目前,通常是采用溜槽进行物料输送,难以解决物料的入仓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2032478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砂浆输导用溜槽,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装置,该溜槽主要由溜槽体、骨架和限位钩组成,此溜槽体为横截面呈半圆环形的直槽,此骨架又主要由横杆和托杆组成,此横杆为圆柱形直杆,此托杆呈D形,即此托杆主要由呈半圆弧形的底托杆和位于底托杆槽口两端之间的上直杆焊制而成,将各底托杆自左至右且槽口向上地均布设置,在此各底托杆的槽底上沿圆弧面均布地放置各横杆并均焊成一体,在各横杆上放置溜槽体,并在各底托杆槽口的两端之间均焊装上直杆而将溜槽体夹紧,在左、右端部的底托杆上分别焊装水平外伸的限位钩对应钩住溜槽体的左、右端,将溜槽体限位,使用方便,节省了劳动力和缩短了浇筑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是该溜槽内部没有设置任何缓冲结构,在混凝土输导过程中,使用范围受到严重影响,不适于大坡度、长距离混凝土输导,并且容易造成混凝土骨料分离,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溜槽U型开口端未进行覆盖,当输导坡度偏大时,存在骨料飞溅伤人风险,PVC管表面比较光滑,与托杆之间的加固困难,PVC管容易滑动变形,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公开号为CN2024146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缓冲式溜槽,该溜槽设计为S型缓冲结构,将直落式变为斜落加缓冲减少了块碳破损率,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该缓冲式溜槽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每次输送都需要开启电动小绞车调整溜槽角度,不能实现连续不间断输送,输送能力受影响比较大;
(2)采用钢丝绳提升和降低溜槽,结构稳定性较差,在提升和降低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严重影响输送能力并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S型溜槽虽然能降低煤炭在溜槽中的运行速度,但是容易造成煤炭破损,溜槽角度提升越大,破损越严重,并且通过煤炭撞击溜槽降低其运行速度对溜槽槽身破坏较大,而且煤炭撞击槽身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对结构稳定不利。
公开号为CN2030792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胶带输送机转载点溜槽,包括溜槽主体和缓冲帘,所述溜槽主体位于胶带输送机输出端前方,包括溜槽主体顶部、物料冲击区和物料滑落区,所述缓冲帘上端固定于所述溜槽主体顶部,下端悬空,所述缓冲帘位于所述胶带输送机输出端与所述溜槽主体的物料冲击区之间。该溜槽可大大提高溜槽耐磨板的使用寿命,物料不易碎,且装置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但是该溜槽主要是为了衔接料条皮带机之间的物料输送,改变物料输送方向,缓冲帘的作用是避免煤流对溜槽主体的的物料冲击区耐磨钢板的直接冲击和磨损,缓冲帘只能对冲击在上面的物流进行部分消能,不能对在溜槽中运行的物流进行消能;同时,缓冲帘只适用于无粘结的物料输导,并且只能对直接冲击在缓冲帘上面的物料进行消能,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接跌落,在混凝土输导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不脱离溜槽槽身,因此缓冲帘不能使用于混凝土输导中。
公开号为CN2014729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送物料的溜槽,它包括溜槽本体,所述的溜槽本体从左侧面向右开有上导槽,溜槽本体从右侧面向左开有下导槽,下导槽位于上导槽的下方,上活动缓冲板从溜槽本体的左侧面导槽口插入在上导槽中,下活动缓冲板从溜槽本体的右侧面导槽口插入在下导槽中,该溜槽虽然具有易维护且减小物料对后续的接料设备冲击的特点。但是在物料输送过程中,会导致物料二次破碎现象发生,上活动缓冲板和下活动缓冲板直接被物料冲击,期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且维护困难,溜槽槽身内部设置缓冲板,严重影响溜槽的过流断面,使输送能力大大降低。
公开号为CN1028873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溜槽段、中溜槽段和下溜槽段,所述上溜槽段设置有缓冲箱,中溜槽段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下溜槽段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装置本身及后续设备的冲击力大大减弱,提高了装置及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节约了材料费和维修费,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但是该缓冲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不足:
(1)上述中溜槽段缓冲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消能作用,但是只能对物流底部进行消能,对面部的大煤块等不能起到缓冲消能作用,面部大煤块仍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随着溜槽的不断延长,速度越来越大,对溜槽的冲击破坏越来月严重;
(2)上述下溜槽段设置环锤只针对大煤块进行缓冲消能,由于冲击力巨大,环锤对煤块破损严重,并且环锤长度仅为下溜槽段断面的2/3,对整个煤流的缓冲消能效果不明显,环锤结构为刚性结构,加长后将影响过流断面,造成堵塞等;
(3)上述缓冲环锤只适用于无粘结物料输送,不能应用于混凝土输送中,因为混凝土输送质量要求高,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骨料分离和骨料二次破碎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4)上述下溜槽段为全封闭结构,环锤焊接于顶部母板下,运行中维护维修困难,并且无法根据不同坡度、不同物料调整环锤。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各存在其优缺点,但现有技术都不能较好地保证混凝土输送质量,都存在骨料分离和骨料二次破碎问题,难以控制物料的的运行速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包括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由半圆形钢管和设置于半圆形钢管开口上的垂直段组成,所述溜槽本体内还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其中,缓冲装置包括重锤、横杆及连接部件,所述垂直段内壁上设置有U型卡槽,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U型卡槽内,重锤通过连接部件均匀布置在横杆上。
所述溜槽本体顶端采用橡胶盖板进行覆盖,并且橡胶盖板的两边通过盖板压条固定在溜槽本体的开口上。
所述溜槽本体的垂直段外侧设置有槽耳,并在槽耳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固定连接顶端橡胶盖板。
所述溜槽本体两端设置有法兰盘。
所述半圆形钢管与垂直段的壁厚相等。
所述连接部件为链条。
所述U型卡槽均匀布置在垂直段上。
所述重锤为圆柱形结构、球头形结构或球形结构。
所述重锤为椭球形结构。
所述半圆形钢管和垂直段均采用锰钢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溜槽形状采用半圆管,并在半圆U型开口上加垂直段形成U型溜槽,便于重锤的布置和增加过流断面,进而增加混凝土输送能力。重锤重量根据须控制的混凝土在溜槽中运行的速度确定,控制混凝土在溜槽内运行的最大速度为骨料即将发生分离的临界速度,混凝土在缓降溜槽中运行的最大速度控制在临界速度之内;重锤的排距根据不同坡度确定,即坡度越陡,重锤排距越小,排距可根据布置在重锤式缓降溜槽内的U型卡槽进行调节。本发明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保证了混凝土输送质量,不会发生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溜槽堵塞等现象,同时混凝土输送强度也能够得到保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今后类似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入仓的首选方式。本发明通过设置重锤消能,不仅能够减缓物流在溜槽中的运行速度,还能通过调整重锤的重量、排距、间距、重锤至溜槽底部的间隙来控制物流的运行速度,使物流在溜槽内处于匀速运动状态,降低物流对溜槽槽身的冲击,避免物流破损,同时重锤不会影响溜槽过流断面,进而可以减小溜槽的断面尺寸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D-D向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E-E向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F-F向视图。
图中:1-溜槽本体,2-缓冲装置,3-法兰盘,4-橡胶盖板,5-盖板压条,6-螺栓,11-半圆形钢管,12-垂直段,21-重锤,22-横杆,23-连接部件,24-U型卡槽,7-槽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包括溜槽本体1,所述溜槽本体1由半圆形钢管11和设置于半圆形钢管11开口上的垂直段12组成,所述溜槽本体1内还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2,其中,缓冲装置2包括重锤21、横杆22及连接部件23,所述横杆2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溜槽本体1两边的垂直段12上,重锤21通过连接部件23均匀布置在横杆22上。垂直段12用于增加溜槽的过流断面、便于布置重锤;本技术方案通过对溜槽、溜管混凝土运动状态进行研究后,将以往工程中采用的矩形溜槽、圆管改为半圆管并在半圆管U型开口上加垂直段,同时通过在溜槽内部布置由重锤21组成的缓冲装置2进行消能,在混凝土运行速度即将达到经济速度(混凝土运行中骨料即将分离的临界速度)之前,减少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中产生的动能,使混凝土在溜槽中基本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输送质量,避免发生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溜槽堵塞等现象,同时混凝土输送强度也能够得到保障,其必然成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入仓的首选方式。本发明可用于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砂浆等输送。所述垂直段12内壁上设置有U型卡槽24,横杆22两端分别安装在U型卡槽24内。采用本技术方案,便于横杆2的安装和拆卸,即缓冲装置2安装拆卸方便,但需要维修更换时,直接将横杆2两端从U型卡槽24内取出即可,方便实用。从图1、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重锤21为圆柱形结构,可以直接采用圆钢加工成型,在安装时,连通与圆柱形重锤的端部相连。
为进一步提高溜槽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溜槽开口部位须覆盖,所述溜槽本体1顶端采用橡胶盖板4进行覆盖。顶端采用橡胶盖板4覆盖的目的在于:①防止部分孤石飞溅造成人员伤亡,孤石飞溅经过橡胶盖板4减速后又回到混凝土中,通过重锤再次消能减缓其运行速度;②采用橡胶盖板4覆盖便于运行过程中进行检查维修,因橡胶盖板4较轻且通过螺栓固定于溜槽顶端,维修检修时只需揭开橡胶盖板即可;③采用橡胶盖板4可避免骨料与之相撞后造成二次破碎,提升了混凝土输送质量;④采用橡胶盖板4可节约成本。
所述所述橡胶盖板4两边通过盖板压条5固定在溜槽本体1的开口上。通过盖板压条5可将橡胶盖板4紧密压紧在垂直段12上端,进而增加盖板与溜槽的密封性能。
所溜槽本体1的垂直段12外侧设置有槽耳7,并在槽耳7上设置有螺栓孔。槽耳7用于通过螺栓6将橡胶盖板4与溜槽本体1固定在一起。槽耳7用于连接橡胶盖板4和盖压钢板条5。
所述溜槽本体1两端设置有法兰盘3。法兰盘3紧贴在半圆形钢管11的外壁上,用于溜槽之间的衔接,通过法兰盘3可根据具体用于情况将流程本体1加长,以满足不同使用工况的要求。在加工时,法兰盘3的形状与半圆形钢管11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半圆形钢管11与垂直段12的壁厚相等,且半圆形钢管11和垂直段12均采用锰钢板加工。其中半圆形钢管11通过购买锰钢板卷制成型。
所述槽耳7的宽度为3cm。槽耳7上设置螺栓孔间隔为30~50cm布设一组。
所述U型卡槽24均匀布置在垂直段12上。U型卡槽24间距按照每隔50cm布置一组,便于根据不同坡度调整重锤21的排距。
所述半圆形钢管11和垂直段12均采用刚高强度锰钢制作,保证混凝土长时间输送所要求的耐磨性。
所述连接部件23为链条。链条为柔性连接段连接重锤21,控制重锤21的运动范围;使重锤21与混凝土碰撞起到消能减速的目的。
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中的重锤21采用球头形结构,即中部为长方体,在长方体两端头采用半球形结构,避免在物料输送中与长方体棱角直接相撞,该重锤制作简单,一般用于骨料级配较小的混凝土输送中,如砂浆、一级配混凝土。在安装时,链条与长方体中部相连。
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中的重锤21采用球形结构,该种球状重锤完全避免了骨料与重锤棱角相撞的可能,适合于各种级配混凝土输送。
如图9、图10所示,本发明中的重锤21采用椭球结构,在安装时,链条与椭球的中部相连,该种重锤不仅避免骨料与之棱角相撞二导致骨料二次破碎的现象,对溜槽过流断面几乎无影响,各种级配混凝土均适用。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混凝土输送过程中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管道堵塞等问题。本发明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布置,混凝土拌合物在拌合楼拌制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传送皮带、汽车、有轨运输等运输至缓降溜槽最高点,通过布置在最高点的集料斗使混凝土拌合物进入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为保证仓面连续不间断工作,在出料口设置两条分岔溜槽,利用分隔板控制混凝土拌合物进入仓面转运汽车。
本发明溜槽形状采用半圆管并在半圆U型开口上加垂直段12,即U型溜槽,设置垂直段的目的是便于重锤21的布置和增加过流断面,增加混凝土输送能力。重锤21通过横杆22固定于管壁垂直段12的U型卡槽24内,U型卡槽24间距按照每隔50cm布置一组,重锤24重量根据须控制的混凝土在溜槽中运行的速度确定重锤重量一般控制在1.5kg左右最经济,太重了成本增加太大,太轻消能效果不明显,控制混凝土在溜槽内运行的最大速度为骨料即将发生分离的临界速度,本发明将该速度称为经济速度,混凝土在缓降溜槽中运行的最大速度必须控制在经济速度之内;重锤间距和距离管底间隙根据所输送的混凝土级配确定;重锤的排距根据不同坡度确定,即坡度越陡,重锤排距越小,排距可根据布置在重锤式缓降溜槽内的U型卡槽进行调节,根据不同坡度,排距一般控制在1m~3m范围内。
本发明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保证了混凝土输送质量,不会发生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溜槽堵塞等现象,同时混凝土输送强度也能够得到保障,其必然成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入仓的首选方式。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进行混凝土输送与其他输送方式相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某水电站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从下表1可以明显看出,在现有技术中,箱式满管、负压溜管、真空溜管、缓降溜管均不能很好解决长距离、高陡坡混凝土输送中约见的问题,尤其是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和管道堵塞现象,在现有技术中根本没有得到解决,而在混凝土在输送中,骨料分离将使混凝土局部出现空腔、狗洞、蜂窝麻面等不合格现象,骨料二次破碎会影响混凝土级配,降低混凝土强度,管道堵塞严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并且安装、运行维护简单,成本低廉,其必将成为将来混凝土输送中必不可少的一套系统。
表1 混凝土输送方式对比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本体(1),所述溜槽本体(1)由半圆形钢管(11)和设置于半圆形钢管(11)开口上的垂直段(12)组成,所述溜槽本体(1)内还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2),其中,缓冲装置(2)包括重锤(21)、横杆(22)及连接部件(23),所述垂直段(12)内壁上设置有U型卡槽(24),所述横杆(2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U型卡槽(24)内,重锤(21)通过连接部件(23)均匀布置在横杆(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1)顶端采用橡胶盖板(4)进行覆盖,并且橡胶盖板(4)的两边通过盖板压条(5)固定在溜槽本体(1)的开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1)的垂直段(12)外侧设置有槽耳(7),并在槽耳(7)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固定连接顶端橡胶盖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1)两端设置有法兰盘(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钢管(11)与垂直段(12)的壁厚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3)为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槽(24)均匀布置在垂直段(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21)为圆柱形结构、球头形结构或球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21)为椭球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钢管(11)和垂直段(12)均采用锰钢制作。
CN201510197065.4A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Active CN104790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7065.4A CN104790403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7065.4A CN104790403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0403A true CN104790403A (zh) 2015-07-22
CN104790403B CN104790403B (zh) 2017-01-25

Family

ID=5355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7065.4A Active CN104790403B (zh) 2015-04-23 2015-04-23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04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708A (zh) * 2020-10-30 2021-01-08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配重式缓冲装置的混凝土溜槽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3692A (ja) * 2003-07-04 2005-01-27 Kajima Corp コンクリートの搬送設備
CN202864210U (zh) * 2012-10-24 2013-04-10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
CN203247849U (zh) * 2013-05-29 2013-10-23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砂浆输导用溜槽
CN203856209U (zh) * 2014-04-15 2014-10-01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长距离缓坡度混凝土输送装置
CN204571308U (zh) * 2015-04-23 2015-08-19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3692A (ja) * 2003-07-04 2005-01-27 Kajima Corp コンクリートの搬送設備
CN202864210U (zh) * 2012-10-24 2013-04-10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
CN203247849U (zh) * 2013-05-29 2013-10-23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砂浆输导用溜槽
CN203856209U (zh) * 2014-04-15 2014-10-01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长距离缓坡度混凝土输送装置
CN204571308U (zh) * 2015-04-23 2015-08-19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708A (zh) * 2020-10-30 2021-01-08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配重式缓冲装置的混凝土溜槽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0403B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2950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垃圾道
CN201136668Y (zh) 一种防堵助流松散介质料仓
CN204571308U (zh) 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
CN102887323B (zh) 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
CN104790403A (zh)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重锤式缓降溜槽
CN212154858U (zh) 一种用于尾矿膏体充填的套接式地下输送装置
CN202346373U (zh) 综合机械化固体物充填采煤垂直投料输送系统
CN210440079U (zh) 一种矿井原煤皮带机头液压调节阻尼装置
CN205503179U (zh) 一种控制采空区底板突水的袋式充填系统
CN105349717B (zh) 一种水中物料处理设备
CN202031330U (zh) 混凝土溜管缓冲装置
AU2022100075A4 (en) Modular relocatable conveyor
CN203531952U (zh) 箕斗井矿岩分装分提系统
CN102251785A (zh)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的提升系统及隧道衬砌台车
CN206091206U (zh) 建筑楼面施工垃圾收集通道
CN104153778B (zh) 一种板式快速定量装载系统和方法
CN203877472U (zh) 皮带机转载点v型缓冲溜槽
CN110778360A (zh) 一种防堵塞投料井及利用其高空投料的方法
CN201351047Y (zh) 输煤皮带机系统
CN206580266U (zh) 一种用于皮带运输机转运的溜槽及转运站
CN206827459U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溜槽
CN216661796U (zh) 用于焦炭筒仓的防焦炭跌落摔碎装置
CN216894509U (zh) 一种斜井混凝土输送装置
CN207773970U (zh) 一种防原煤直砸煤仓壁溜煤槽装置
CN2499370Y (zh) 小直径易拆装可限速连体双螺旋输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