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7584B -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7584B
CN104777584B CN201510209435.1A CN201510209435A CN104777584B CN 104777584 B CN104777584 B CN 104777584B CN 201510209435 A CN201510209435 A CN 201510209435A CN 104777584 B CN104777584 B CN 104777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carrier
spring members
spr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94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7584A (zh
Inventor
关口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77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7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7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7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透镜支架、透镜支架上的线圈、线圈周围的磁铁、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对接部件,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支架在沿光轴方向的两侧支撑起透镜支架;透镜支架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透镜支架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之间沿光轴方向的第二套弹簧部件侧单向移动时,对接部件与透镜支架对接;在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状态中,第一套弹簧部件顶着透镜支架,在光轴方向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还包括配置上述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头装置,配置上述摄像头装置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可稳定支撑透镜支架。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电子设备和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和智能电话等电子设备中配置有小型摄像头。这些类型的小型摄像头中带有自动聚焦的种类。自动聚焦类型的小型摄像头中设置有驱动透镜的透镜驱动装置。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登记第JP3186519号公报)阐述了透镜驱动装置的相关内容,该透镜驱动装置特征如下,即配置有透镜稳定部件、激发部件、固定部件、移动装置,透镜稳定部件呈现圆筒状,可使配置在摄像传感器上方的透镜主体保持稳定;激发部件可支撑上述透镜稳定部件向光轴方向移动;固定部件对部分激发部件起着固定作用;移动装置使由磁铁、线圈、铁轭构成的上述透镜稳定部件沿着光轴方向移动。在该透镜驱动装置中,上述激发部件由上侧板弹簧和下侧板弹簧构成,上侧板弹簧被固定于上述透镜稳定部件的上方,下侧板弹簧被固定于上述透镜稳定部件的下方,被与上侧板弹簧对向配置。上述稳定部件设置有第1对接部件与第1接口部件、第2对接部件与第2接口部件,第1对接部件被设置在上述透镜稳定部件的上方,接口于第1接口部件;第2对接部件被设置在上述透镜稳定部件的下方,接口于第2接口部件。为了形成上述光轴方向与垂直方向直接相交的水平方向,将上述透镜稳定部件中线圈不通电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中,上述第1对接部件与前述第1接口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第2对接部件与前述第2接口部件之间的距离。
专利文献2(专利公开JP2009-282090号公报)阐述了透镜驱动装置的相关内容,该透镜驱动装置特征如下,即带有圆筒状透镜主体、被固定的驱动线圈、永久磁铁、外侧铁轭、上侧弹性部件与下侧弹性部件,圆筒状透镜主体包括透镜;被固定的透镜线圈须位于上述透镜主体的周围;永久磁铁应与上述驱动线圈对向、铁轭位于内壁且配置有上述永久磁铁;上侧弹性部件与下侧弹性部件被设置在上述透镜主体的光轴方向两侧,在径方向上对上述透镜主体进行定位的状态中在光轴方向上支撑起上述透镜主体,使其可变位。上侧弹性部件与下侧弹性部件分别配置有内周端部与外周端部,内周端部被安装在上述透镜主体上;外周端部被安装在上述外侧铁轭上,如果在上述驱动线圈中通电,通过上述永久磁铁的磁场和上述驱动线圈中流过电流产生磁场的相互作用,在光轴方向上可对上述透镜主体进行位置调整。在该透镜驱动装置中,上述驱动线圈不通电时,在不包括无限远位置和微观位置的上述光轴方向的透镜焦点调整区域中设置上述透镜主体。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为了使透镜向光轴方向的两个方向移动,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架在两侧由弹簧部件支撑。
但是,在上述传统案例中,组装透镜驱动装置时,在透镜支架处于悬空状态中必须将弹簧部件固定于透镜支架上,由于透镜支架不稳定,因此,斜对光轴安装有可能出现操作不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在于提供可稳定支撑透镜支架的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电子设备和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架、设置在透镜支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周围的磁铁、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对接部件,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为了使透镜支架在透镜光轴方向的两个方向上自由移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支架在沿光轴方向的两侧支撑起透镜支架;透镜支架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之间沿光轴方向的第二套弹簧部件侧单向移动时,对接部件与透镜支架对接;在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状态中,第一套弹簧部件顶着透镜支架,在光轴方向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分别包括:固定在所透镜支架周围的主体部件、固定于透镜支架上的支撑部件、连接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的连接部件;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到支撑部件的距离、和从连接部件到透镜支架的距离之差大于以下数值,该数值是第一套弹簧部件处于自由形状时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到支撑部件的距离。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当第一套弹簧部件处于自由形状时,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处于同一平面上,在线圈未通电的状态中,透镜支架和对接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分别包括:固定在透镜支架周围的主体部件、固定于透镜支架上的支撑部件、连接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的连接部件;在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状态中,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到支撑部件的距离大于以下数值,该数值是第一套弹簧部件处于自由形状时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到支撑部件的距离。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当第一套弹簧部件于自由形状时,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处于同一平面上,在透镜主体对接于对接部件的状态中,支撑部件比主体部件沿光轴方向更靠近第一套弹簧部件一端。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案是摄像头装置,其特点是,该摄像头装置配置有上述透镜驱动装置、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架中的透镜、设置在上述透镜光轴上的图像传感器。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案是电子设备,其特点是,该电子设备配置有上述摄像头装置。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案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点是,用于制作如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光轴方向的一端支撑起透镜支架,对第二套弹簧部件进行固定的工艺;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工艺;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同时,第一套弹簧部件从透镜光轴方向的另一端支撑起透镜支架,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时,与透镜支架进行固定的工艺。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带有配置在透镜支架上的线圈、配置在线圈周围的磁铁,利用在线圈中通电的方式,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中。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利用按压透镜支架的方式,将其与透镜支架的对接部件进行对接。
利用本发明,在线圈尚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为了在透镜光轴方向的两个方向上自由移动透镜支架,在利用弹簧部件从透镜支架光轴方向的两侧进行支撑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如果安装弹簧部件,则设置对接部件用于对接透镜支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状态中,由于安装的弹簧部件对透镜支架增加预压,可在透镜支架保持稳定的状态中安装弹簧部件,最终可实现稳定支撑透镜支架的目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透镜驱动装置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安装上侧弹簧部件之前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安装上侧弹簧部件之后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1和图2中,透镜驱动装置应用于自动聚焦式小型摄像头中,而自动聚焦式小型摄像头被应用于诸如手机和智能电话等电子设备上。透镜驱动装置10配置有框架12、上侧弹簧部件14、铁轭16、磁铁18、线圈20、透镜支架22、下侧弹簧部件24和支架26。
另外,本发明将透镜驱动装置10光轴方向的其中一个方向称为下方,另外一个方向称为上方。
从上方观察到框架12的外形变成方形同时,设置第一个圆孔28,光线利用该圆孔得以通过。
上侧弹簧部件(第一套弹簧部件)14配置有形成于外周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形成圆形的上侧支撑部件32、连接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和上侧支撑部件32的上侧连接部件34。上侧连接部件34尤其在上下方向可自由弹性变形,隔出规定间隔并设置4个上侧连接部件34,并支撑起上侧支撑部件32,使其在上侧弹簧主体部件中可移动。在该实施例中,上侧弹簧部件14形成自由形状时,使得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上侧支撑部件32和上侧连接部件34处于同一平面。自由形状是被不附加力未变形的弹簧部件形状。
从上侧观察到铁轭16的外形变成方形。铁轭16的上侧被设置上壁部36。在该上壁部36的内侧形成第二个圆孔38,光线利用该圆孔得以通过。另外,铁轭16的四边分别形成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40。
上述上侧弹簧部件14被固定于弹簧安装部位上,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从框架12的下面朝着上方凹陷,利用框架12被固定于铁轭16的上壁部36上,上侧弹簧部件14还被固定于铁轭16上。即使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向下方运动,上侧连接部件34也不对铁轭16的上壁部36造成实质性干扰。
磁铁18由4块断片构成。各块磁铁18其外周部分是直接相交的平面,内侧形成圆弧状,直接相交的平面部分被固定于上述铁轭16的侧壁部的内侧四角上。
线圈20形成圆环状。线圈20由诸如铜等芯线缠卷而成。线圈20的外周面与磁铁18的内周面相对。
透镜支架22带有支撑主体部件42和线圈固定部件44,支撑主体部件42呈现圆筒状;线圈固定部件44位于上述支撑主体部件42的外周下方,呈现凸缘形状。支撑主体部件42在内侧带有螺丝等物品,对未图示的透镜起着紧固作用。上述线圈20被固定于线圈固定部件44中。而上述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被固定于透镜支架22的上端面中。
下侧弹簧部件(第二套弹簧部件)24被分割为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46和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48。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46和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48分别带有呈现偏直线形状的下侧弹簧主体部件、呈现圆弧状的下侧支撑部件52、连接下侧弹簧主体部件50和下侧支撑部件52的下侧连接部件54。下侧连接部件54尤其可在上下方向自由进行弹性变形,隔开规定间隔后分别设置2个下侧连接部件54,在下侧弹簧主体部件中可支撑起下侧支撑部件,使其可移动。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46和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形成自由形状时,各自的下侧弹簧主体部件50、下侧支撑部件52和下侧连接部件54处于同一平面。
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46和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48的下侧支撑部件52被固定于上述透镜支架22的下端面中。另外,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46的下侧支撑部件52被通过电力连接于线圈20的一端,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48的下侧支撑部件52被通过电力连接于线圈20的另外一端。
弹簧支架26兼带透镜驱动装置10的基座,从上方观察的外形呈现方形时,设置第三个圆孔56,光线利用该圆孔得以通过。在第三个圆孔56的内周部分中,突出于上侧的突出部位55形成并环绕全周,该部分得以增强。另外,在接合部位58a~58d相互分离的状态中设置了弹簧支架26的上面内侧四角。从弹簧支架26的外周稍微进入内侧,并利用进入内侧的部分使接合部位58a~58d形成平面形状。在接合部位58a~58d范围内,如图1所示,在两个接合部位58a与58b中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46被接合起来,在其他两个接合部位58c与58d中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48被接合起来。另外,在接合部位58a~58d的范围内,例如两个接合部位58b与58d属于外部通电连接的终端,如图2所示,从偏90度弯曲的弹簧支架26的下面向下突出。另外,其他两个接合部位58a与58c属于外部未通电连接的虚拟终端,并不从弹簧支架26突出。
如图2所示,透镜支架22由上侧弹簧部件14和下侧弹簧部件24(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46和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48)支撑,可自由在上下方向移动。另外,透镜支架22从上侧弹簧部件14向下侧施加预压,并从下侧弹簧部件24向上侧施加预压。即上侧支撑部件32和下侧支撑部件52之间的光轴方向距离须大于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和下侧弹簧主体部件50之间的光轴方向距离。在该实施方案中,上侧弹簧部件14的弹簧定数和下侧弹簧部件24的弹簧定数(合成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46和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48之后的弹簧定数)被均等设置。因此,在上侧弹簧部件14的情况中,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和上侧支撑部件32之间的距离设为L1,下侧弹簧主体部件50和下侧支撑部件52之间的距离设为L2,如果忽略重力因素影响,L1=L2。所以,上侧支撑部件32和下侧支撑部件52的中心位于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和下侧弹簧主体部件50的中心,并在悬空状态中支撑起透镜支架22,使其在上下方向可自由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在线圈20中施加正电压,推向上侧的力在透镜支架22中产生作用,透镜支架22顶着上侧弹簧部件14移向上侧。另外,如果在线圈20中施加负电压,推向下侧的力在透镜支架22中产生作用,透镜支架22顶着下侧弹簧部件14移向下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如果仅通过下侧弹簧部件24(或没有上侧弹簧部件14的状态)支撑透镜支架22,处于透镜支架22下端的被对接部件60顶着下侧弹簧部件24移动,并设置了用于对接的对接部件62。在本实施方案中,对接部件62位于弹簧支架(基座)26的上面,形成于上述突出部件55的外侧。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案中,在线圈20尚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设置被对接部件60和对接部件62的距离L3时,应注意L3须小于上述距离L1和L2。因此,如图4所示,在透镜支架22的被对接部件60与弹簧支架26的对接部件62对接的状态中,由于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和上侧支撑部件32之间的距离L4符合L4=L1-L3的标准,因此其属于正数,上侧支撑部件32比上侧主体部件30更加偏向光轴方向的上侧。因此,通过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透镜支架22向下方施加的预压将得以体现。
接着针对透镜驱动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首先在安装有线圈20的透镜支架22中固定下侧弹簧部件24的下侧支撑部件44。接着在插入接合部件58a~58d成型的弹簧支架26中固定下侧弹簧部件24的下侧弹簧主体部件50。
另外,框架12、上侧弹簧部件14、铁轭16和磁铁18构成一个配件整体。即在铁轭16的四角中固定磁铁18,在框架12中固定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并固定框架12和铁轭16。
接着在弹簧支架26的对接部件62中顶着下侧弹簧部件24,并对接透镜支架22的被对接部件60。利用治具等将透镜支架22按压向下侧,从而实施该对接操作。通过这种方式,由于透镜支架22的被对接部件60和弹簧支架26的对接部件62对接,因此透镜支架22并未斜向弹簧支架26产生偏差,从而在稳定状态中由弹簧支架支撑起来。
接着如图4所示,在将透镜支架22的被对接部件60对接于弹簧支架26的对接部件62的状态中,安装由上述框架12、上侧弹簧部件14、铁轭16与磁铁18构成的配件,并固定铁轭16和弹簧支架26。在这种情况下,在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的下面或透镜支架22的上面或自两者表面涂上粘着剂,并通过粘着剂固定透镜支架22和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由于粘着剂属于热硬化性物质,最终将通过热量使其硬化,然后固定透镜支架22和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在这种情况下,不利用上述治具等对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实施按压操作。
如上所示,由于L4=L1-L3,仅通过弹簧力将透镜支架22向下方按压的预压作用将体现在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上。即在该状态中,上侧支撑部件32将不从透镜支架22中显露出来,即使不使用治具等实施按压操作,上侧支撑部件32和透镜支架22严密贴合。因此,在透镜支架22和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之间仅弹簧力产生略带均等的压力作用,可保持两者之间良好的紧贴性。
在如此状态中使粘着剂硬化后,如果解除对透镜支架22下侧的按压,如图2所示,将利用上侧弹簧部件14和下侧弹簧部件24以悬空方式支撑透镜支架22。粘着时由于不使用治具等对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实施按压操作,因此在力度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固定上侧支撑部件32。由于在力度达到平衡的状态中以悬空方式支撑起透镜支架22,透镜支架22处于不稳定状态,斜对光轴产生偏差等不良情况须尽量避免,应在稳定状态中支撑起透镜支架22。
透镜由透镜支架22支撑起来。透镜被透镜支架22支撑的透镜驱动装置10被配置在摄像头装置中。在摄像头装置中,利用图像传感器通过该透镜对摄影对象发出的光线进行感知。并通过摄像头内置的控制器对用于聚焦摄影对象的透镜移动程度进行演算。为了在接合部件58b和58d上施加与透镜移动程度对应的正负任意一项电压,须使用上述控制器进行控制。如果在接合部件58b和58d中施加电压,电流将通过一个接合部件58b、第一套下侧弹簧部件材料46、线圈20、第二套下侧弹簧部件48和接合部件58流动。如果在线圈20施加诸如正电流,通过磁铁18的磁通量,在线圈20中产生向上方移动的电磁力。如果在线圈20中产生向上方移动的力,透镜将与线圈20和透镜支架22共同顶着上侧弹簧部件14向上方移动,并对着摄像头装置附近的对象聚焦。另外,如果在线圈20中施加负电流,通过磁铁18的磁通量,在线圈20中产生向下方移动的电磁力。如果在线圈20中产生向下方移动的力,透镜将与线圈20和透镜支架22共同顶着下侧弹簧部件24向下方移动,并对着摄像头装置较远的对象聚焦。
接着针对变形例子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上侧弹簧部件14和下侧弹簧部件24作为具有相同弹簧定数的物体进行说明,但即使具有不同的定数也无妨。如果弹簧定数不同,透镜支架22的初始位置也将不同。例如,如果使上侧弹簧部件14的弹簧定数小于下侧弹簧部件24的弹簧定数,透镜支架22的初始位置将向下方产生偏差。因此,在这种情况中,可在功率较小的情况下快速移动至透镜支架22的无限远位置。
另外,上侧弹簧部件14和下侧弹簧部件24在自由形状时,弹簧主体部件30与50、支撑部件32与52、连接部件34和54形成于同一平面上,虽然作为扁平弹簧进行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自由形状时即使弹簧主体部件30与50、支撑部件32与52的上下方向位置不同也无妨。在上侧弹簧部件14和下侧部件材料24任意一项或双方中,通过将弹簧主体部件30和50与支撑部件32和52的上下方向位置错开,可同样将透镜支架22的初始位置错开。在这种情况中,即使未设置被对接部件60和对接部件62的距离L3小于上述距离L1和L2,也有可能体现将透镜支架22向下按压所产生的预压。另外,在透镜支架22的被对接部件60对接于弹簧支架26的对接部件62的状态中,即使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和上侧支撑部件32之间的距离L4并非正数,也有可能体现将透镜支架22向下按压所产生的预压。
例如,在线圈20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从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到上侧支撑部件32的距离是L1,从对接部件62到透镜支架22的距离是L4,如果L1和L4之差可以大于自由形状时从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到上侧支撑部件32的距离。
另外,在将透镜支架22对接于对接部件62的状态中,从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到上侧支撑部件32的距离是L4,L4可以大于自由形状时从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到上侧支撑部件32的距离。
无论何种情况,在透镜支架22对接于对接部件62的状态中,与自由形状时上侧支撑部件32的上侧弹簧部件30相对的位置相比,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相对的位置变形,更偏向上方。因此,在透镜支架22对接于对接部件62的状态中,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增加预压,将透镜支架22按压向下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通过利用治具等按压透镜支架22的方式将透镜支架22的被对接部件60对接于弹簧支架26的对接部件62上,但还可以通过在线圈20中流动负电流实现上述目标。即通过电力连接线圈20和下侧弹簧部件24,在固定上侧弹簧部件24之前先固定线圈20和磁铁18,或事先临时安置线圈20和磁铁18,通过在线圈20上施加负电流,将透镜支架22移向下方,可将被对接部件60对接于对接部件62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透镜支架22的被对接部件60视作透镜支架22的下端面,但并不仅限于此,形成透镜支架22的任意部分均可。另外,虽然对接部件62被设置于弹簧支架26上,但也可设置在其他部件上。
实施组装操作时,利用治具等在按压后安装由框架12、上侧弹簧部件14、铁轭16和磁铁18等组成的配件,先安装和固定配件后再按压透镜支架22也可。
另外使用由框架12、上侧弹簧部件14、铁轭16和磁铁18等组成的配件,先将组装铁轭16和磁铁18之后的物件安装和固定后,再将组装框架12和上侧弹簧部件14之后的物件安装和固定也可。
以上下反向的方式将透镜支架22对接于铁轭16的对接部件后,再利用下侧弹簧部件24在上方对透镜支架22施加预压同时,固定下侧弹簧部件24和透镜支架22也可。这种时候,下侧弹簧部件24是第一套弹簧部件,上侧弹簧部件14是第二套弹簧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从框架12的下侧向上侧将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弹簧主体部件固定于下凹弹簧安装部件上,然后将框架12固定于铁轭16的上壁部36上,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固定于铁轭16上。但是,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被直接固定于铁轭16的上壁部36上,或通过被夹钳于上壁部36和框架12之间的方式固定也无妨。透镜支架22移向最下方,与对接部件62对接时,由于L4的距离因素,上侧弹簧部件14的上侧支撑部件32比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上壁部36)更偏向上方,上侧弹簧部件14和铁轭16并不产生干涉作用。在这种情况中,与上侧支撑部件32相比,优先固定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由于上侧弹簧主体部件30的固定在一回能,因此可减少工艺数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架、设置在透镜支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周围的磁铁、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对接部件,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为了使透镜支架在透镜光轴方向的两个方向上自由移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支架在沿光轴方向的两侧支撑起透镜支架,透镜支架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之间沿光轴方向的第二套弹簧部件侧单向移动时,对接部件与透镜支架对接,第一套弹簧部件顶着透镜支架,在光轴方向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所述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分别包括:固定在所透镜支架周围的主体部件、固定于透镜支架上的支撑部件、连接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的连接部件;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组装时,利用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光轴方向的一端支撑起透镜支架,对第二套弹簧部件进行固定的工艺;通过施压将透镜支架按压向第二套弹簧部件侧,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工艺;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同时,不施压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支撑部件,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时,第一套弹簧部件与透镜支架进行固定的工艺,解除对透镜支架向第二套弹簧部件侧的按压,将利用第一弹簧部件和第二弹簧部件以悬空方式支撑透镜支架的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到支撑部件的距离、和从对接部件到透镜支架的距离之差大于以下数值,该数值是第一套弹簧部件处于自由形状时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到支撑部件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套弹簧部件处于自由形状时,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处于同一平面上,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透镜支架和对接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分别包括:固定在透镜支架周围的主体部件、固定于透镜支架上的支撑部件、连接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的连接部件;在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状态中,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到支撑部件的距离大于以下数值,该数值是第一套弹簧部件处于自由形状时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到支撑部件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套弹簧部件于自由形状时,第一套弹簧部件的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处于同一平面上,在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状态中,支撑部件比主体部件沿光轴方向更靠近第一套弹簧部件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有配置在透镜支架上的线圈、配置在线圈周围的磁铁,利用在线圈中通电的方式,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中。
7.一种摄像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装置配置有透镜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支架中的透镜、设置于透镜光轴上的图像传感器,其中: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架、设置在透镜支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周围的磁铁、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对接部件,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为了使透镜支架在透镜光轴方向的两个方向上自由移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支架在沿光轴方向的两侧支撑起透镜支架,透镜支架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之间沿光轴方向的第二套弹簧部件侧单向移动时,对接部件与透镜支架对接,第一套弹簧部件顶着透镜支架,在光轴方向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所述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分别包括:固定在所透镜支架周围的主体部件、固定于透镜支架上的支撑部件、连接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的连接部件;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组装时,利用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光轴方向的一端支撑起透镜支架,对第二套弹簧部件进行固定的工艺;通过施压将透镜支架按压向第二套弹簧部件侧,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工艺;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同时,不施压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支撑部件,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时,第一套弹簧部件与透镜支架进行固定的工艺,解除对透镜支架向第二套弹簧部件侧的按压,将利用第一弹簧部件和第二弹簧部件以悬空方式支撑透镜支架的工艺。
8.一种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配置有摄像头装置,所述摄像头装置包括透镜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支架中的透镜、设置于透镜光轴上的图像传感器,其中: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架、设置在透镜支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周围的磁铁、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对接部件,在线圈未通电的初始状态中,为了使透镜支架在透镜光轴方向的两个方向上自由移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支架在沿光轴方向的两侧支撑起透镜支架,透镜支架在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之间沿光轴方向的第二套弹簧部件侧单向移动时,对接部件与透镜支架对接,第一套弹簧部件顶着透镜支架,在光轴方向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所述第一套弹簧部件和第二套弹簧部件分别包括:固定在所透镜支架周围的主体部件、固定于透镜支架上的支撑部件、连接主体部件和支撑部件的连接部件;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组装时,利用第二套弹簧部件从透镜光轴方向的一端支撑起透镜支架,对第二套弹簧部件进行固定的工艺;通过施压将透镜支架按压向第二套弹簧部件侧,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工艺;顶着第二套弹簧部件,将透镜支架对接于对接部件的同时,不施压于第一套弹簧部件的支撑部件,对透镜支架施加预压时,第一套弹簧部件与透镜支架进行固定的工艺,解除对透镜支架向第二套弹簧部件侧的按压,将利用第一弹簧部件和第二弹簧部件以悬空方式支撑透镜支架的工艺。
CN201510209435.1A 2014-04-30 2015-04-28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7775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4-093504 2014-04-30
JP2014093504A JP2015210469A (ja) 2014-04-30 2014-04-30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7584A CN104777584A (zh) 2015-07-15
CN104777584B true CN104777584B (zh) 2018-08-17

Family

ID=5361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9435.1A Active CN104777584B (zh) 2014-04-30 2015-04-28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1520266340.9U Active CN204536634U (zh) 2014-04-30 2015-04-28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6340.9U Active CN204536634U (zh) 2014-04-30 2015-04-28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23835B2 (zh)
JP (1) JP2015210469A (zh)
CN (2) CN104777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0469A (ja) * 2014-04-30 2015-11-24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02015104212A1 (de) * 2015-03-20 2016-09-22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Linsenvorrichtung für einen optoelektronischen Sensor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optoelektronischer Sensor,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CN113917645B (zh) * 2021-11-01 2023-03-3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镜片弹性支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6519B2 (ja) 1995-07-04 2001-07-11 株式会社大林組 リフトアップ工法
JP4433303B2 (ja) * 2005-02-15 2010-03-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147849A (ja) * 2005-11-25 2007-06-1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CN101158742A (zh) * 2006-10-04 2008-04-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JP4495741B2 (ja) * 2006-10-04 2010-07-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1842729B (zh) * 2007-11-14 2012-01-18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
JP2009282090A (ja) * 2008-05-20 2009-12-03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0061030A (ja) * 2008-09-05 2010-03-18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2187273B (zh) * 2008-10-14 2014-03-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JP5295875B2 (ja) * 2008-11-06 2013-09-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並び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レンズ位置決め方法
JP5265422B2 (ja) * 2009-03-17 2013-08-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3186519U (ja) * 2013-07-30 2013-10-1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5210469A (ja) * 2014-04-30 2015-11-24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10469A (ja) 2015-11-24
US9523835B2 (en) 2016-12-20
US20150319346A1 (en) 2015-11-05
CN204536634U (zh) 2015-08-05
CN104777584A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3753B2 (en) Voice coil motor
US11867972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JP202210682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5262937B (zh) 用于驱动透镜的单元、摄像头模块和光学设备
KR101206716B1 (ko) 자동초점 기능을 갖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536825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CN108351487A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装置
US20170090146A1 (en) Lens drive device
US20140256379A1 (en) Lens holding device
TWI609558B (zh) 音圈馬達
CN104777584B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50260948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6004253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WO2022152069A1 (zh) 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
KR20220141770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631962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4793314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344454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KR20220016939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160009387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KR102480961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433730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2018173583A (ja) モバイル機器用電磁駆動装置
KR102429892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