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4147B -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4147B
CN104774147B CN201410012942.1A CN201410012942A CN104774147B CN 104774147 B CN104774147 B CN 104774147B CN 201410012942 A CN201410012942 A CN 201410012942A CN 104774147 B CN104774147 B CN 104774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nes
small molecule
dna
fluorescent
fluorescent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129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4147A (zh
Inventor
郭静
孟晋宇
阳仁强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129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4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4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4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4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41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具体的说是一种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应用。以芴的小分子衍生物作为荧光分子开关。荧光探针为经DNA修饰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在荧光分子开关与逻辑门中的应用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在细胞荧光成像中的应用。本发明体现了材料学、有机化学、生物学与电子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的优势与特点,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上构建逻辑体系的新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具体的说是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内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然而目前基于硅芯片的集成电路的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成为制约现代电子计算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难题。而人工智能的实现取决于计算机电路的密度和复杂性,基于此原因,目前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电子电路或许难以产生真正的认知能力。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在于:从观念和技术上彻底抛开传统的硅半导体电子器件,进而研究分子计算机,再进而发展基于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分子计算机。
DNA计算机被认为是未来最理想的计算机形式,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1)超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能力;2)庞大的储存容量;3)极高的能量利用率。因此DNA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能够像其它电子设备一样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望在某些领域弥补传统电子计算机的不足,如密码问题、多项式复杂程度的非确定性问题(即NP-完全问题)等。当然,DNA计算机不仅仅是传统电子计算机的一个补充,科学家们期望未来DNA计算机能在药物传输与释放、生物传感器、异常基因修复和疾病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虽然DNA计算未来潜力无穷,但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有许多瓶颈技术和基础问题需要解决。理论上来说,基于DNA的分子逻辑门是DNA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产生基础和DNA计算机实现技术的硬件基础。因此,DNA逻辑门的设计与构建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问题。
近年来,在丰富DNA逻辑门的类型、提高运算功能以及扩展应用范围等方面上,化学材料的引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科学、化学及生物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和特点。目前,用于DNA逻辑门构建的化学材料包括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有机小分子和量子点等。此外,水溶性阳离子共轭聚合物(CationicConjugated Polymers(CCPs)),作为新型荧光探针,被用于多种共轭聚合物/DNA超分子逻辑门体系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然而基于共轭聚合物的DNA逻辑门的研究也逐渐到了瓶颈期,更多的是转向了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与聚合物相比,有机小分子具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易于提纯、性质稳定、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势。另一方面,有机小分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的方式与DNA分子相互作用,主要是与DNA分子的末端氨基形成共价键连接,或者是共价修饰到某一个碱基上。这种类型的有机小分子已经广泛用于核酸多态性检测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目前,除了几种常见的商品化的核酸标记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外,有机荧光小分子材料在分子逻辑门和逻辑器件的构建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以芴的小分子衍生物作为荧光分子开关。
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为2,7-二苯基羧酸取代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结构式一如下,
式一。
所述式一所示化合物在pH1-6条件下荧光减弱(“关”);在pH7-14条件下荧光显著增强(“开”)。
具体是,所述以2,7-二苯基羧酸取代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作为荧光探针在荧光离子开关与逻辑门中的应用中;化合物5的荧光强度受pH值调节控制,在pH1-6条件下荧光减弱(“关”);在pH7-14条件下荧光显著增强(“开”);此分子开关在一个小时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检测环境为H2O:DMSO=5000:1;pH调节用5M NaOH和12M HCl溶液。
一种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荧光探针为经DNA修饰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为2,7-二苯基羧酸取代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结构式一如下,
式一。
所述经DNA修饰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为衍生物两端的活性酯基与DNA的5’端氨基共价结合相连获得。
所述DNA序列为P1、P2或P3;其中,
P1:5’-FSM-AATCCGTCGAGCAGAGTT-3’;
P2:5’-FSM-GGGTTAGGGTTA-3’;
P3:5’-FSM-ACCTTCACCTGGGGGAGTATTGCGGAGGAAGGT-3’。
所述猝灭剂为双链DNA(dsDNA),荧光染料SYBR GREEN I(SG I),溴化乙锭(EB)、适配体或靶分子复合物。
一种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的应用,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在荧光分子开关与逻辑门中的应用。
一种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的应用,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在细胞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所述以经DNA修饰的2,7-二苯基羧酸取代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作为荧光探针在荧光离子开关与逻辑门中的应用中;FSM/DNA探针P1实现分子开关功能,其特点在于P1为水溶性的,可以在水溶液中实现分子开关功能;在pH4和pH8的循环调节下实现荧光强(开)和弱(关)的操作;分子开关在一个小时后仍然具有1.7倍以上的荧光强弱变化。
其中,FSM/DNA探针P1构建“NOR”和“AND”并行运算逻辑门,门链为探针P1,输入信号1和信号2分别为P1的互补DNA(DNAc,5’-AACTCTGCTCGACGGATT-3’)和SG I;在340nm激发下412nm和526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分别为“NOR”和“AND”逻辑门的输出信号。FSM/DNA探针P2构建“NOT”和“AND”并行运算逻辑门,P2和oligoDNA S1(5’-TAAGGGATTGGG-3’)作为门链,K+和SG I分别作为输入信号1和输入信号2;在380nm激发下412nm和526nm处的荧光强度分别为“NOT”和“AND”逻辑门的输出信号。
FSM/DNA探针P3构建三输入“NOR”逻辑门,P3作为门链,ATP、SG I和EB分别作为输入信号1,2,3;在340nm激发下412nm处的荧光强度作为三输入“NOR”逻辑门的输出信号。
FSM/DNA探针P1在浓度范围为1.56μg/mL-25μg/mL时,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体外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在P1浓度≤12.5μg/ml时对细胞增殖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FSM/DNA探针P1能穿透细胞膜并对细胞进行荧光成像,其特征在于P1在pH4条件下荧光淬灭,细胞没有显示出荧光信号;而在pH8条件下可见细胞质呈现蓝色荧光标记。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1)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或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在pH的调节下呈现荧光强弱的变化,从而实现分子开关的功能;(2)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的荧光可以被双链DNA(dsDNA),荧光染料SYBR GREEN I(SG I),溴化乙锭(EB)或适配体或靶分子复合物淬灭,而无需对探针标记淬灭基团,有效的降低了探针修饰的成本和时间;(3)通过对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的序列进行设计可以得到多种并行运算逻辑门以及多输入式逻辑门,是良好的逻辑电路构筑单元;(4)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无细胞毒性,能够透过细胞膜,在碱性条件下将细胞质标记上蓝色荧光,因此对肿瘤细胞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和化合物6)的合成路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FSM/DNA probe)的合成路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1.7×10-5M)在不同pH值(1-14)条件下的紫外吸收光谱(H2O:DMSO=5000:1)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3.4×10-7M)在不同pH值(1-14)条件下的荧光发射光谱(H2O:DMSO=5000:1)图,其中,激发波长为340nm。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3.4×10-7M)在pH4和pH8循环调节下的荧光发射光谱(H2O:DMSO=5000:1)图;其中折线插图为pH4和pH8下分别测定420nm和404nm的荧光强度,取10次循环荧光强度值作图所得。(a,b)起始pH为4;(c,d)起始pH为8;激发波长为340nm。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3.4×10-7M,H2O:DMSO=5000:1)在pH4和pH8条件下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6,2.6×10-7M,H2O:DMF=5000:1)在pH4和pH8条件的荧光发射光谱图;其中,激发波长为347nm。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robe1(P1)的“NOR”和“AND”并行运算逻辑门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DNAc和SG I两个输入信号的四种不同组合条件下样品在412nm和526nm处的荧光强度柱状图(激发波长为340nm);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1探针的“NOR”和“AND”逻辑门真值表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robe2(P2)的“NOT”和“AND”并行运算逻辑门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K+和SG I两个输入信号的四种不同组合条件下样品在412nm和526nm处的荧光强度柱状图(激发波长为380nm);
图9(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2探针的“NOT”和“AND”逻辑门真值表。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三个输入信号ATP,SG I,EB的八种不同组合条件下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robe3(P3)在412nm处的荧光强度柱状图(激发波长为340nm);
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3探针的三输入“NOR”逻辑门真值表。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2×10-8M)在pH4和pH8之间循环调节下的分子开关;插图是P1在pH4和pH8之间循环调节时荧光强度变化倍数;pH4和pH8下分别测定415nm和407nm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40nm。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2×10-8M)在pH4和pH8条件下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插图是P1在pH4和pH8之间循环调节时荧光强度变化倍数;pH4和pH8下分别测定415nm和407nm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40nm。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TT法检测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robe1(P1)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1:阴性对照(细胞培养液);2:阳性对照(10μg/mL紫杉醇处理的细胞培养液);3-7:不同浓度(1.56,3.12,6.25,12.5和25μg/mL)的探针P1处理的HL-7702细胞培养液。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在pH4(上)和pH8(下)条件下的荧光成像结果。(a,d)细胞荧光成像图;(b,e)细胞在可见光成像图;(c,f)荧光和可见光组合图;激发波长为340nm,显微放大倍数为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对实施例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此处描述的附图是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合成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再将其与DNA的5’末端共价连接得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FSM/DNA探针);其次,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度(pH值)来控制化合物5和FSM/DNA探针的光谱性质,实现分子开关功能;第三,对探针的序列进行设计,得到具有不同序列的FSM/DNA探针(P1,P2,P3),由此来构建逻辑门;第四,对探针的生物毒性进行分析,并在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细胞荧光成像研究。
实施例1:
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的合成(参见图1):
50mL圆底烧瓶内加入芴2克,20mL氯仿,铁粉10.6mg,冰浴冷至0℃以下,缓慢滴加4.12g液溴和10mL氯仿混合液,滴加完之后,再反应2小时。加入亚硫酸氢钠水溶液,除去多余的溴。分离出氯仿层,浓缩,过滤出固体,再用氯仿重结晶提纯,得到白色晶体2,7-二溴芴(化合物1)2.95g,产率:78.5%。
2,7-二溴芴1.5g,三乙基苄基氯化铵0.009g,30mL二甲基亚砜放于三口瓶中形成悬浮液,滴入50wt%氢氧化钠水溶液1.5mL,反应半小时,再滴加1.59g1-溴己烷。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乙醚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去溶剂,无水乙醇重结晶得橘红色针状结晶2,7-二溴-9,9-二己基芴(化合芴2)1.96g,产率:86%,m/z,548,m.p.49-50℃。
2,7-二溴-9,9-二己基芴(1.70g),4-甲氧羰基苯硼酸(化合物3,1.46g),无水碳酸钾(0.86g)溶于20mL四氢呋喃(THF)和9mL水的混合液,氩气保护下加入四(三苯基膦)钯(108mg),80℃条件下反应16h。反应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除去溶剂,然后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咖啡色固体4(1.52g,产率73%)。
化合物4(0.7g),KOH(0.8g)溶于四氢呋喃(10mL)和水(5mL)的混合液,回流反应16h后冷至室温,加入浓盐酸使其产生大量固体,过滤所得滤饼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后得白色固体(化合物5)0.59g,收率88%。其核磁检测结果如下:
1H NMR(600MHz,[D6]DMSO):δ8.05(d,J=8.4Hz,4H),7.98(d,J=8.4Hz,2H),7.90(m,6H),7.76(d,J=8.4Hz,2H),2.14(m,4H),1.23-0.54(m,22H);
13C NMR(150MHz,[D6]DMSO):δ167.10,151.49,144.49,140.24,138.06,129.88,129.36,126.72,125.99,121.22,120.64,55.06,40.45,31.03,28.99,28.35,28.33,23.21,21.91,13.74。
实施例2:
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取实施例1中所得化合物5(100mg)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91.25mg)溶于10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然后缓慢加入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92.75mg)溶于5mL DMF的溶液,加完后室温反应24h,薄层层析(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减压除去溶剂,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3:1)分离得浅黄色固体(化合物6),其核磁检测结果如下:
1H NMR(600MHz,CDCl3):δ8.17(d,J=8.4Hz,4H),7.75(m,6H),7.59(t,J=7.2Hz,2H),7.54(s,2H),2.87(s,8H),2.00(m,4H),1.26-0.62(m,22H).
将上述所得化合物6通过其两端的活性酯基与DNA的5’端氨基相连,得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共价结合的荧光探针(FSM/DNAprobe),合成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具体合成路线(参见图2)。根据下面逻辑门构建的需要,FSM/DNA probe的核酸序列如下:
Probe1(P1):5’-FSM-AATCCGTCGAGCAGAGTT-3’
Probe2(P2):5’-FSM-GGGTTAGGGTTA-3’
Probe3(P3):5’-FSM-ACCTTCACCTGGGGGAGTATTGCGGAGGAAGGT-3’
通过如下实施例对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及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荧光探针的分子开关和逻辑门的构建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3: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的分子开关构建
将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5溶于DMSO中得到浓度为1.7×10-3M的母液。将2mL超纯水用5M NaOH和12M HCl调节其pH值至1-14,加入一定量的母液得到工作液。用移液枪混匀样品后进行紫外吸收光谱检测和荧光发射光谱检测。同时,将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6(溶于DMF)作为对照样品,按照上述方法平行操作。
从附图3可以看到,化合物5在酸性条件下(pH1-6)紫外吸收峰出现在350nm处;而随着pH值的升高,在中性及碱性(pH7-14)条件下,紫外吸收峰发生10nm的蓝移,即吸收峰在340nm处。从附图4荧光发射光谱上可以发现,向化合物5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中性或碱性时,由于化合物5去质子化形成了羧酸阴离子(COO-)而使其在404nm处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射。相反,向化合物5中加入盐酸溶液使样品呈酸性时,化合物5以质子化形式存在,使其荧光被很大程度的淬灭,并且峰位红移至420nm。由于质子化和去质子化过程是可逆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pH值来实现基于化合物5的分子开关。
本实施例选择pH4和pH8条件下对化合物5进行10次循环调节,以此进行“ON-OFF”的荧光分子开关操作的说明。附图5是化合物5在酸性(pH4)和碱性(pH8)循环调节下荧光变化图,从图可以看出实现了开(荧光强)和关(荧光弱)的操作。当起始pH为4时(附图5a,5b),反应体系在“开”和“关”状态下荧光强度变化2.2倍以上;当起始pH为8时(附图5c,5d),反应体系在“开”和“关”状态下荧光强度变化8.3倍以上。需要指出的是,溶液由酸性到碱性再到酸性的反复调节中产生溶液稀释效应,导致荧光强度不能完全恢复。图6表明本实施例的分子开关在一个小时内保持稳定。为了证实化合物5的分子开关功能是基于末端羧酸基团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过程,以不含有羧酸基的化合物6作为对照样品。从图7的荧光发射光谱可以看出pH值对化合物6的荧光强度影响很小。
实施例4: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的“NOR”和“AND”并行运算逻辑门构建
将实施例2中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作为门链,与其互补的DNA(DNAc:5’-AACTCTGCTCGACGGATT-3’)作为输入信号1,绿色荧光染料SYBR GREEN I(SG I)作为输入信号2.根据输入信号DNAc和SG I的四种不同组合方式:(0,0),(0,1),(1,0)和(1,1)准备样品。反应体系含有20mM TrisHCl pH7.4,50mM MgCl2,探针P1和DNAc的终浓度为0.02μM,含有输入信号2的样品中加入400x SG I5μL。样品在室温下反应10分钟后测定荧光强度。如图8所示,在340nm激发下,P1在404nm处有强荧光信号;当DNAc存在时,它与P1杂交形成双链DNA,这使得芴的衍生物FSM荧光被淬灭;另一方面,实验结果表明单链的P1的荧光还可以被SG I淬灭;但是当DNAc和SG I同时存在时,SG I嵌入到双链DNA中,引起从FSM到SG I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即FSM在412nm处的荧光减弱,SG I在526nm处荧光信号增强。因此,通过分别检测在340nm激发下412nm和526nm处的荧光强度变化就可以实现“NOR”和“AND”逻辑门的并行运算。
实施例5: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2的“NOT”和“AND”并行运算逻辑门构建
将实施例2中的P2和oligo DNA S1(5’-TAAGGGATTGGG-3’)作为门链,将K+和SG I分别作为输入信号1和2。将样品按照K+和SG I的四种不同组合配制:(0,0),(0,1),(1,0)和(1,1)。反应体系为:20mM TrisHCl pH7.4,50mM NaCl,50mM KCl,P2和S1的终浓度为0.8μM。样品在37C下反应20分钟,缓慢地冷却至室温(1小时)。将5μL400×SG I加入到(0,1)和(1,1)组合的样品中室温反应5分钟。在380nm激发下测定样品的荧光发射光谱。
本实施例中门链P2和S1的特点是这两部分核酸序列分别是K+适配体的3’部分片段和5’部分片段。如图9所示,当没有K+存在时,两条门链是以解离的单链状态存在的,此时没有从FSM到SG I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SM在380nm激发下在412nm处产生强的荧光信号;当SG I存在时,它会使单链P2的荧光被SG I淬灭;当K+存在时P2和S1会形成G四链体结构,若此时再加入SG I,SG I会嵌入到G四链体中并导致从FSM到SG I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即FSM在412nm处的荧光减弱,SG I在526nm处荧光信号增强。由此可以发现只要SG I存在,FSM在412nm处的荧光强度就减弱。因此,通过分别检测412nm和526nm处的荧光强度变化就可以实现“NOT”和“AND”逻辑门的并行运算。
实施例6: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3的三输入“NOR”逻辑门构建
将实施例2中的P3作为门链,ATP、SG I和EB分别作为输入信号1、2和3。将样品按照ATP、SG I和EB的八种不同组合配制:(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反应体系为:10mM TrisHCl pH7.4,50mM NaCl,P3,ATP和EB的终浓度分别为0.02μM,1mM,2.5μM,含有输入信号2的样品中加入400×SG I5μL。室温反应5分钟后,在340nm激发下测定样品的荧光发射光谱。
根据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以单链状态存在时其荧光可以被SG I淬灭。在此实施例中,经过荧光光谱测定,单链的P3还可以被EB淬灭。此外,本实施例中门链P3含有ATP的适配体片段,当有ATP存在时P3可以与其形成三维空间结构,这导致P3的荧光被淬灭。如图10所示,三个输入信号ATP、SG I和EB中任何一个存在都使P3的荧光被很大程度的淬灭。因此,通过检测412nm处的荧光强度变化就可以实现三输入“NOR”逻辑门的运算。
实施例7:
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的分子开关构建
实施例3实现了基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化合物5)的分子开关,该化合物需要在有机溶剂(DMSO)中溶解后使用,而本实施例中使用实施例2中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是水溶性的,可以在水溶液中实现分子开关功能,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降低了生物毒副作用,更适合于进行生物学研究。由于FSM/DNA probe有一端携带羧基,因此仍然可以通过调节pH值实现质子化和去质子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分子开关功能。将P1溶于超纯水中(含20mM TrisHCl pH7.4),用5M NaOH和12M HCl溶液来调节pH值。
如图11所示,P1可以在pH4和pH8的循环调节下实现荧光强(开)和弱(关)的操作。当起始pH为4时,反应体系在“开”和“关”状态下荧光强度变化2.0倍以上;当起始pH为8时,反应体系在“开”和“关”状态下荧光强度变化2.3倍以上。由于加入酸碱溶液来调节溶液pH值产生了稀释效应,样品的荧光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图12表明本实施例的分子开关在一个小时后仍然具有1.7倍以上的荧光强弱变化。
实施例8: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的细胞毒性测试
本实施例采用MTT法检测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体外增殖的影响。P1用超纯水配制成200μg/mL的存储液,4℃保存。MTT检测浓度设置:25μg/mL、12.5μg/mL、6.25μg/mL、3.125μg/mL、1.5625μg/mL。
细胞培养具体步骤:
细胞复苏
1.调配37℃~40℃的温水,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立即投入37℃~40℃温水中迅速晃动,直至冻存液完全解冻溶解;
2.将细胞冻存悬液转移到离心管内,加入约5mL培养液,轻轻吹打混匀;
3.将细胞悬液经800~1000r/min离心5min,弃上层清夜;
4.向沉淀的细胞内加入完全培养液(90%DMEM+10%FBS),轻轻吹打混匀,将细胞悬液转移到培养瓶内,补足培养液进行培养。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1.细胞消化、计数、配制成浓度为5×104个/mL的细胞悬液,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
2.将96孔细胞培养板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弃去培养基,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清洗2次,用完全培养基稀释药物P1至所需浓度,每孔加入200μL相应的含药培养基,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不加P1的细胞培养液)和阳性对照组(10μg/mL紫杉醇(PTX)与细胞共同培养);
4.将96孔细胞培养板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
5.将96孔板进行MTT染色,λ=490nm,测定OD值;
A.每孔加入20μL MTT(5mg/ml),在培养箱继续培养4小时;
B.弃去培养基,每孔加入150μL DMSO溶解,摇床10分钟轻轻混匀;C.λ=490nm,酶标仪读出每孔的OD值;
6.计算各组别细胞存活率(VR)。
计算方法:VR=A/A0×100%其中A代表实验组的紫外吸收值,A0代表阴性对照组的紫外吸收值。
图13表明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在没有对细胞的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即本发明设计合成的探针无细胞毒性,适于生物学研究。有趣的是,图13中细胞存活率大于100%,说明P1在低浓度(1.56μg/mL-12.5μg/mL)范围内时反而对细胞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实施例9:芴的小分子衍生物/DNA探针P1在细胞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具体步骤:
1.人正常肝细胞HL-770细胞消化、计数、配制成浓度为1.5×106个/mL的细胞悬液,在预先放置盖玻片的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2mL细胞悬液;
2.将6孔细胞培养板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将培养液去掉,PBS洗涤3次,加入不同PH值(4.0和8.0)的HEPES缓冲液,然后加入P1使其终浓度为1μM,室温染色15分钟;
4.染色结束后弃去缓冲液,加入完全培养基;
5.观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激发波长为340nm,显微放大倍数为400X。
图14表明P1在酸性(pH4)下荧光淬灭,细胞没有显示荧光标记;而在碱性(pH8)下,细胞质被P1染上蓝色荧光(如图14d和f)。这与实施例7所述P1在pH4条件下荧光淬灭,而在pH8条件下荧光增强的结论相一致。

Claims (3)

1.一种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荧光探针为经DNA修饰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
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为2,7-二苯基羧酸取代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结构式一如下,
式一;
所述经DNA修饰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为衍生物两端的活性羧基与DNA的5’端氨基共价结合相连获得;
所述DNA序列为P1、P2或P3;其中,
P1:5’-FSM-AATCCGTCGAGCAGAGTT-3’;
P2:5’-FSM-GGGTTAGGGTTA-3’;
P3:5’-FSM-ACCTTCACCTGGGGGAGTATTGCGGAGGAAGGT-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猝灭剂为双链DNA(dsDNA),荧光染料SYBR GREEN I(SG I),溴化乙锭(EB)、适配体或靶分子复合物。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芴的小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在逻辑门中的应用。
CN201410012942.1A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74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12942.1A CN104774147B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12942.1A CN104774147B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4147A CN104774147A (zh) 2015-07-15
CN104774147B true CN104774147B (zh) 2016-08-17

Family

ID=5361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1294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74147B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4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6990B (zh) * 2015-10-13 2019-04-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端粒酶检测的探针、方法及试剂盒
CN108020533B (zh) * 2017-12-07 2020-02-07 广西大学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法对植物根表吸附杂环多环芳香烃的原位活体定量分析方法
CN108875893A (zh) * 2018-05-29 2018-11-23 同济大学 基于量子点、钌配合物的十六种分子逻辑门构建方法
CN110672572B (zh) * 2019-10-17 2020-07-31 厦门大学 一种SYBR Green衍生物及其在细胞线粒体DNA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101A (zh) * 2004-12-15 2006-07-26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Dna的荧光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CN102876318A (zh) * 2012-09-28 2013-01-16 宁波大学 一种芴羧酸酯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4073B1 (ko) * 2001-05-22 2004-03-22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관능기를 함유한 플로렌계 화합물, 그 중합체 및 이들을이용한 el 소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101A (zh) * 2004-12-15 2006-07-26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Dna的荧光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CN102876318A (zh) * 2012-09-28 2013-01-16 宁波大学 一种芴羧酸酯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4147A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4147B (zh) 一种荧光分子开关及其荧光探针和荧光探针的应用
Johansson et al. Time gating improves sensitivity in energy transfer assays with terbium chelate/dark quencher oligonucleotide probes
Saleem et al. Facile synthesis, cytotoxicity and bioimaging of Fe3+ selective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CN106279278A (zh) 一种具有线粒体靶向和双光子性质的硫化氢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hen et al. A nanoclay-based magnetic/fluorometric bimodal strategy for ascorbic acid detection
CN101004422A (zh) 细胞内镉离子检测用氟硼染料荧光探针
CN104072478A (zh) 一类萘环4位含1,2,3-三唑的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04004513A (zh) 一种检测锌离子的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Baig et al. A single fluorescent probe as systematic sensor for multiple metal ions: Focus on detection and bio-imaging of Pd2+
CN105348176A (zh)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两亲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stakhova et al. Perylene attached to 2′-amino-LNA: synthesis, incorporation into oligonucleotides, and remarkabl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in vitro and in cell culture
CN106188074A (zh) 一类水溶性铁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An AIE polymer prepared via aldehyde-hydrazine step polymer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in Cu2+ and S2− detection
Yang et al. Red/NIR neutral BODIPY-based fluorescent probes for lighting up mitochondria
Al-Sehemi et al. Quinazolinone derivative: Model compound for determination of dipole moment, solvatochromism and metal ion sensing
CN104276936A (zh) 一种双芘类化合物及其荧光纳米聚集体和应用
US20190144924A1 (en) Biosensors
Willis et al. Recognition of RNA duplex by a neomycin–Hoechst 33258 conjugate
Verma et al. Dual responsive specifically labelled carbogenic fluorescent nanodots for super resolution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CN110283223A (zh) 一种阳离子脂质分子及其在核酸递送中的应用
Yu et al.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Phacolysin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Maiti et al. Water-soluble polymeric chem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Cu2+ ions with high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Xiang et al. Role of electrostatic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perylenediimide and porphyrin in highly stabilized GNA
CN108048075A (zh) 一种基于聚集诱导效应的钙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Rani et al. Mitochondria-and nucleolus-targeted copper (I) complexes with pyrazole-linked triphenylphosphine moieties for live cell ima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