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1673A -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1673A
CN104771673A CN201510176413.XA CN201510176413A CN104771673A CN 104771673 A CN104771673 A CN 104771673A CN 201510176413 A CN201510176413 A CN 201510176413A CN 104771673 A CN104771673 A CN 104771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chronic bronchitis
radix
sem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64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霞
徐德祥
王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764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16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1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1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属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桔梗8-12、炙紫苑8-12、荆芥8-12、防风8-12、百部8-12、白前8-12、前胡8-12、炙草8-12、陈皮8-12、双花25-35、炙双皮15-25、白果仁10-20、苏子8-12、杏仁8-12、姜夏8-12、炙冬花8-12、白芥子8-12、莱菔子8-12。本发明的中药兼具清肺平喘、镇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效,解除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润肺补脾、养胃补肾,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根本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多数起病很隐蔽,开始症状除轻咳之外并无特殊, 故不易被病人所注意。部分患者起病之前,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且起初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以后症状即持续, 反复发作,受凉、吸烟及感冒常使本病诱发或加重。
本病在我国的平均患病率为3.82%,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亦增高。北方、山区、高原、寒冷地区及厂矿、农村发病率高。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依据为:慢性咳嗽、咳痰或喘息持续2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并排除其它心肺疾病者。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目前,西药常用消炎、平喘、扩张气管药、激素药等药物治疗,这些西药只能对该病的急性发作起一定的控制作用,而且其副作用大,只治标不治本。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伤风挟滞,解不如法,久郁酿成。中医工作人员和学者也开发了一些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这些中草药一般是通过祛风、清热、消滞、除痰等法进行治疗,其疗效不够理想,且不分标本,遂以滋阴降火,养气熄风,造成了顾此失彼,其结果更难取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副作用大、见效慢和易复发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梗8-12份、炙紫苑8-12份、荆芥8-12份、防风8-12份、百部8-12份、白前8-12份、前胡8-12份、炙草8-12份、陈皮8-12份、双花25-35份、炙双皮15-25份、白果仁10-20份、苏子8-12份、杏仁8-12份、姜夏8-12份、炙冬花8-12份、白芥子8-12份、莱菔子8-12份。
本发明由桔梗、炙紫苑、荆芥、防风、百部、白前、前胡、炙草、陈皮、双花、炙双皮、白果仁、苏子、杏仁、姜夏、炙冬花、白芥子、莱菔子等至少十八味中草药原料制备而成,其功能全面,配伍科学合理;通过对人体的内部机能进行全面的调理,达到了清肺平喘、镇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效,各原料药效宣降结合、清肃协同、相得益彰,消除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痰、喘等症状;而且,还可以润肺补脾、养胃补肾,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其呼吸道的抵抗能力和御寒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复发,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本”的特长。
本发明的中药中,桔梗:味苦、性辛、微温;入肺经;具有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
本发明的中药中,炙紫菀:味苦、性辛、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本发明的中药中,荆芥:味辛,性温;入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和止血的功效;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本发明的中药中,防风:味辛,性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本发明的中药中,百部:味苦,性甘,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效;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阴虚劳嗽。
本发明的中药中,白前:味苦,性辛,微温;归肺经;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本发明的中药中,前胡:味苦,性辛,微寒;归肺,脾,肝经;具有疏散风热,降气化痰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嗳逆食少,胸膈满闷;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本发明的中药中,炙草:味甘,性平,微温;入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本发明的中药中,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本发明的中药中,双花:性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的功效;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本发明的中药中,炙双皮:味甘、性寒;入肺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利水消肿,修复疤痕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本发明的中药中,白果仁:味甘、苦,性涩、平;归肺经;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主治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本发明的中药中,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症状。
本发明的中药中,杏仁:味苦、微温;归肺经;具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善于降肺气平喘,治肺实的喘咳。
本发明的中药中,姜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本发明的中药中,炙冬花: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化痰止咳、镇咳下气、润肺祛痰的功能;主治咳嗽,气喘,肺痿,咳吐痰血等症。
本发明的中药中,白芥子:味辛,性热;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等证。
本发明的中药中,莱菔子:性味,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主治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症状。
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梗10份、炙紫苑10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百部10份、白前10份、前胡10份、炙草10份、陈皮10份、双花30份、炙双皮20份、白果仁15份、苏子10份、杏仁10份、姜夏10份、炙冬花10份、白芥子10份、莱菔子10份。
本发明的中药药源广,价格低廉易得,药效相辅相成,直达病灶深处,对人体内部机能进行彻底的全面的调理。该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适应范围广,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的作用,实现了标本同治的目的,大大减轻了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经临床验证,本发明的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治愈率高,总有效率达98%,药效稳定。
具体地,本发明的中药中,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汤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中的一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条件,选择服用汤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服用方便。其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控制,便于实现产业化。
具体地,本发明的中药丸剂中,所述丸剂为槐花蜜丸,每丸重量为2g。槐花蜜性清凉,具有槐花之去湿利尿、凉血止血之功效,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能力,有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脂血压等作用,并用于预防中风,同时亦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之功效,特别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及心血管病人的食用,尤其适合老年人;因此,本发明的中药丸剂,大小适中,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治疗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
本发明的中药的用法:每日早晚各一次,饭后1小时服用,一周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选药范围广,功能全面,配伍科学合理;通过对人体的内部机能进行全面的调理,达到了清肺平喘、镇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效,各原料药效宣降结合、清肃协同、其效益彰,消除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痰、喘等症状;而且,还可以润肺补脾、养胃补肾,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其呼吸道的抵抗能力和御寒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愈率高,疗程短,见效快,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药效稳定,不复发,服用方便,特别适合治疗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梗8-12份、炙紫苑8-12份、荆芥8-12份、防风8-12份、百部8-12份、白前8-12份、前胡8-12份、炙草8-12份、陈皮8-12份、双花25-35份、炙双皮15-25份、白果仁10-20份、苏子8-12份、杏仁8-12份、姜夏8-12份、炙冬花8-12份、白芥子8-12份、莱菔子8-12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梗10份、炙紫苑10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百部10份、白前10份、前胡10份、炙草10份、陈皮10份、双花30份、炙双皮20份、白果仁15份、苏子10份、杏仁10份、姜夏10份、炙冬花10份、白芥子10份、莱菔子10份。
再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中药中,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汤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中药丸剂中,所述丸剂为槐花蜜丸,每丸重量为2g。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桔梗8g、炙紫苑8g、荆芥8g、防风8g、百部8g、白前8g、前胡8g、炙草8g、陈皮8g、双花25g、炙双皮15g、白果仁10g、苏子8g、杏仁8g、姜夏8g、炙冬花8g、白芥子8g、莱菔子8g。
将上述原料浸泡,蒸馏,浓缩,造粒,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每粒装颗粒0.5g,每次服用4粒,饭后1h服用,每日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桔梗12g、炙紫苑12g、荆芥12g、防风12g、百部12g、白前12g、前胡12g、炙草12g、陈皮12g、双花35g、炙双皮35g、白果仁20g、苏子12g、杏仁12g、姜夏12g、炙冬花12g、白芥子12g、莱菔子12g。
将上述原料粉碎研磨,混合均匀,添加槐花蜜,制成丸剂;该丸剂为槐花蜜丸,每丸重量为2g,每次服用3丸,饭后1h服用,每日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桔梗10g、炙紫苑10g、荆芥10g、防风10g、百部10g、白前10g、前胡10g、炙草10g、陈皮10g、双花30g、炙双皮20g、白果仁15g、苏子10g、杏仁10g、姜夏10g、炙冬花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
在上述原料中添加1000mL水,煎煮,沸腾30min后,倒出煎煮液;将剩余的滤渣继续加水煎煮,共煎煮3次;将煎煮液合并,浓缩至100mL;均分为两次,早晚各服用50mL,饭后1h服用,一周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四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桔梗9g、炙紫苑9g、荆芥11g、防风11g、百部11g、白前9g、前胡9g、炙草11g、陈皮9g、双花27g、炙双皮23g、白果仁13g、苏子9g、杏仁9g、姜夏11g、炙冬花11g、白芥子9g、莱菔子9g。
将上述原料浸泡,蒸馏,浓缩,喷雾干燥,制成颗粒剂,每包装2g,每次服用1包,饭后1h服用,每日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五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桔梗11g、炙紫苑11g、荆芥9g、防风9g、百部9g、白前11g、前胡11g、炙草9g、陈皮11g、双花32g、炙双皮18g、白果仁17g、苏子11g、杏仁11g、姜夏9g、炙冬花9g、白芥子11g、莱菔子11g。
将上述原料浸泡,蒸馏,浓缩,干燥,压片,制成片剂,每片重1g,每次服用2片,饭后1h服用,每日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下面结合具体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包括本发明的中药的动物毒性试验、药效学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
动物毒性试验
将本发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的中药,分别进行了多次动物毒性试验,包括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下的试验;在每个季节和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中国的北方、南方、东部和西部分别进行试验;每次试验时,取家兔2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分为两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剂量试验组用量为6.0g/kg,正常量试验组用量为2.0g/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10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多次试验均结果表明,二组家兔精神、活动、饮食、排泄均正常;剖检,肉眼仔细观察主要内部脏器,未见异常;因此,该中药无不良毒副作用。
动物药效学试验
本发明的中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作用。
方法:取体重为20-23g的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的给药组、市售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给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对前7组小鼠分别进行造模,每组动物每天均以1% SO2刺激,共20天,然后,停止SO2刺激,观察10天;在造模的同时开始分组给药,模型组不给药,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给药期间,观察各组动物活动饮食等情况,最后一次给药2h后处死小鼠,解剖取出小鼠支气管和肺脏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结果用X2检验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正常组小鼠精神良好,动作敏捷有力,摄食正常,被毛密泽;模型组小鼠精神差,倦卧食少,喘息不已,被毛成条无泽;本发明的五组给药组,7天后开始恢复,10天恢复正常;市售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12天后开始恢复,15天恢复正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较市售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1 药物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支气管、肺部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
备注: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
注1:+++——气管上皮变性严重,纤毛脱损变薄严重,杯状细胞多,且变性严重;++——气管上皮变性重,纤毛脱损变薄重,杯状细胞多,且变性重;+-——气管上皮变性较轻,纤毛脱损变薄较轻,杯状细胞多,且变性较轻;0——基本正常。
注2:+++——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肺泡变性严重;++——炎性细胞浸润重,肺泡变性重;+-——炎性细胞浸润较轻,肺泡变性较轻;0——基本正常。
病理改变:表1列出了不同药物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支气管、肺部病理改变影响的实验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五组给药组均能非常显著地减轻SO2所致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支气管病理改变程度,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本发明的五组给药组还能非常显著地减轻SO2所致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肺部病理改变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市售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相比,本发明的五组给药组也均能显著地减轻SO2所致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支气管病理改变程度,还能显著地减轻SO2所致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肺部病理改变程度,两者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因此,本发明的中药较市售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的病理改变程度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临床观察试验
患者资料
患者600例,其中,男250例,女350例,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75岁,以60岁以上者居多,病程3年至30年,以10年以上者居多,按照男女比例、年龄比例和病程比例均衡的方法分为六组,分别为一个对照组和五个治疗组,六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这六组患者在接受本次治疗之前,均曾用西药或中药等治疗方法,但是,效果不显著,易复发,不能除根。
诊断标准
(1)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2)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显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
(3)能排除其它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
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内服某市售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为汤剂,饭后服用,一日三次,每次50mL,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
治疗组:患者内服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五种中药,饭后1h服用,一日二次,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
每日随访一次,服药前和服药后分别做评价,治疗完毕之后,继续随访3年,治疗前、复诊及随访时填写病例报告表。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均不得合并使用任何其它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和可能影响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的药品。
观察指标
一是观察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二是观察肺部哮鸣音改善情况,三是实验室血气分析观察,记录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和酸碱平衡(pH值)四个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基本好转,肺部哮鸣音恢复发作之前的水平,PaO2>95mmHg、PaCO2<34mmHg、SaO2>95%、pH正常;
显效: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好转六成以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但未恢复发作之前的水平,PaO2 90-95mmHg、PaCO2<40mmHg、SaO2 90-95%、pH正常;
好转: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好转三成以上,肺部哮鸣音也有所好转,PaO2>85mmHg、PaCO2<45mmHg、SaO2>85%、pH正常或偏低;
无效: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均无改变或好转不足三成,肺部哮鸣音加重, PaO2<85mmHg、PaCO2>45mmHg、SaO2<85%、pH降低。
治疗效果
根据上述疗效评价标准,对以上六组临床治疗试验人员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其汇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临床治疗结果汇总表
临床观察结果
上述临床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五种中药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均具有很好的疗效,优势非常明显,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升高,无效率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为98%;服用量少,服用方便,药性平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
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男,55岁,会计,患有慢性咳嗽、多痰、气喘20年,这些年来,每至秋冬季节受凉、吸烟、劳累后即咳嗽、咳痰、气喘,年复一年;咳嗽多呈持续性,早晚明显,有的时候夜不能寐,影响工作。每次发作时持续一个多小时,发作时需用抗菌素和止咳平喘药,可暂减症状。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服用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稍有好转,咳嗽频率有所降低;服用两个疗程后,痰变稀薄,仅有轻度气喘;服用三个疗程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基本好转,呼吸顺畅,肺部哮鸣音恢复发作之前的水平,实验室血气分析达到治愈的标准;继续随访3年,未见复发,精神状态良好。
病例2:单某,男,25岁,学生,因小时候感染风寒,错过治疗,遗留下咳嗽、气短、痰多等症状;自己认为年轻,没有引起重视,此后,每到天气变化、雾霾或受凉后便会发作;发作时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服用抗生素后症得到缓解,但是,还会复发,严重时影响学习和生活。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天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服用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有所好转,咳嗽频率降低;服用两个疗程后,痰变稀薄,仅有轻度气喘;服用三个疗程后,咳嗽、咯痰和喘息症状消失,呼吸顺畅,肺部哮鸣音恢复急性发作之前的水平,实验室血气分析达到治愈的标准;继续随访1年,未见复发。
病例3:刘某,女,80岁,退休教师,慢性咳嗽、多痰30年,气喘10年,自觉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尤以早晚明显;咳嗽呈持续性,有时可持续数小时,入夜更严重;在冬季、遇到烟雾或雾霾以及吸入刺激性气体后更严重;常年服用中草药汤剂,病情严重的时候,辅加“四环素”进行缓解症状,但是,都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反复发作。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服用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稍有好转,咳嗽频率有所降低;服用两个疗程后,痰变少变稀薄,仅有轻度气喘;服用三个疗程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基本好转,呼吸顺畅,肺部哮鸣音恢复发作之前的水平,实验室血气分析达到治愈的标准;继续随访2年,未见复发,精神状态良好。
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选药范围广,功能全面,配伍科学合理;通过对人体的内部机能进行全面的调理,达到了清肺平喘、镇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效,各原料药效宣降结合、清肃协同、其效益彰,消除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痰、喘等症状;而且,还可以润肺补脾、养胃补肾,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其呼吸道的抵抗能力和御寒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愈率高,疗程短,见效快,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药效稳定,不复发,服用方便,特别适合治疗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桔梗8-12份、炙紫苑8-12份、荆芥8-12份、防风8-12份、百部8-12份、白前8-12份、前胡8-12份、炙草8-12份、陈皮8-12份、双花25-35份、炙双皮15-25份、白果仁10-20份、苏子8-12份、杏仁8-12份、姜夏8-12份、炙冬花8-12份、白芥子8-12份、莱菔子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桔梗10份、炙紫苑10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百部10份、白前10份、前胡10份、炙草10份、陈皮10份、双花30份、炙双皮20份、白果仁15份、苏子10份、杏仁10份、姜夏10份、炙冬花10份、白芥子10份、莱菔子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汤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丸剂为槐花蜜丸,每丸重量为2g。
CN201510176413.XA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Pending CN1047716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6413.XA CN104771673A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6413.XA CN104771673A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1673A true CN104771673A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13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6413.XA Pending CN104771673A (zh) 2015-04-15 2015-04-15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16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3055A (zh) * 2015-11-10 2016-01-13 李书阅 一种治疗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3439A (zh) * 2014-04-30 2014-07-23 白彦菊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KR20140146380A (ko) * 2013-06-17 2014-12-26 구미경 생약혼합물의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호흡기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46380A (ko) * 2013-06-17 2014-12-26 구미경 생약혼합물의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호흡기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3933439A (zh) * 2014-04-30 2014-07-23 白彦菊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卓洲: "《中医中老年养生保健》", 30 April 2014 *
郁正菊: "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0例", 《内蒙古中医药》 *
魏青松: "止嗽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3055A (zh) * 2015-11-10 2016-01-13 李书阅 一种治疗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3737B (zh) 一种有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制剂
CN10154910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尘肺病和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324125B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462A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399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肺结核病的中药
CN104771673A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CN106177392A (zh) 一种治疗外感高热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710A (zh) 医治哮喘的润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98074A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733B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61578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药酒
CN103860844B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5025A (zh) 一种治疗肺纤维化的中药制剂
CN103494924B (zh) 一种治疗湿热郁结型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CN106620408A (zh) 一种治疗恶性葡萄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2029A (zh) 一种治疗丹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7115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815A (zh) 一种治疗小儿肺肾两虚型哮喘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643A (zh) 一种治疗小儿水气凌心型哮喘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805A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491537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84487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肺栓塞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893666A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CN104258361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50666B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