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545A - 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545A
CN104769545A CN201380054567.0A CN201380054567A CN104769545A CN 104769545 A CN104769545 A CN 104769545A CN 201380054567 A CN201380054567 A CN 201380054567A CN 104769545 A CN104769545 A CN 104769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staple
severing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45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野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9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5Means for printing without leaving a margin on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edge-to-edg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25Managing optional units, e.g. sorters, document feeders
    • G06K15/403Managing optional units, e.g. sorters, document feeders handling the outputted documents, e.g. staplers, sorters
    • G06K15/404Managing other optional outputs, e.g. collators, stap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B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OBJECTS THERETO
    • B42B2/00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by stitching with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textile threads
    • B42B2/02Machines for stitching with th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00Collating or gathering sheets combined with processes f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or signatures or for interposing inserts
    • B42C1/12Machines for both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nd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the sheets or sign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9/00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 B42C19/02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starting with single she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Page layout or assigning input pages onto output media, e.g. im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图像输出系统(1)具备:图像形成装置(10),该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进行骑马钉印刷的印刷引擎(11)、进行骑马钉处理的装订部(17)、和将印刷物的端部裁断的裁断部(19);和具有对图像形成装置(10)指示输出处理的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10),其中,印刷引擎(11)具备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功能,裁断部(19)具备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功能,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指示,将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

Description

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构成为根据骑马钉印刷或骑马钉处理来进行裁断处理的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信息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对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来的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处理的图像输出装置不断普及。图像输出装置有仅具有印刷功能的打印机,也有除了印刷功能还具有扫描功能、传真(Fax)发送功能、电子邮件(E-Mail)发送功能等数据发送功能的复合机、MFP(多功能周边装置)等。
这些图像输出装置大多通过有线或无线与LAN等网络连接,在办公室等多个场所设置有多个图像输出装置。
用户考虑设置的场所、图像输出装置所支持的功能,来选择要使用的图像输出装置,例如也能够进行对折并在中央2处订订书针的骑马钉印刷(saddle stitch printing)。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公开了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装订成册并将3边截断来进行无边距印刷(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在用纸宽度方向端部进行无边距印刷并将用纸输送方向的前端和后端截断来进行无边距印刷(参照专利文献2)。
由此,能够进行无边距的骑马钉印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84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6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将3边的余白裁断,所以裁断的机构变得复杂,裁断部位多,因此耗费时间,而且有时需要进行裁断的专用配件。另外,专利文献2中,需要将2边的余白裁断。
本发明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1边的裁断就能够实现裁断的机构不复杂、能够缩短裁断时间的无边距印刷的骑马钉册子的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如下所述。
本发明为一种图像输出系统,其具备: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对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印刷的印刷部、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处理的骑马钉处理部、和将上述记录介质的端部裁断的裁断部;和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指示输出处理的功能,上述图像输出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印刷部具备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功能,上述裁断部具备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功能,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来自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指示,将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
另外,本发明优选:上述上下无边距印刷,由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在上下方向的打印区域以比记录介质大的尺寸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上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
另外,本发明优选:上述上下无边距印刷,由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使在以2-up印刷(2-up印刷是指在1张用纸上印刷2页的内容)进行骑马钉印刷时在中央形成的2图像间的余白消除地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上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
另外,本发明优选:上述上下无边距印刷,由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在左右方向以比在以2-up印刷进行骑马钉印刷时在中央形成的2图像间的余白大的尺寸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上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
另外,本发明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对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印刷的印刷部、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处理的骑马钉处理部、和将上述记录介质的端部裁断的裁断部,并具备进行控制使得根据骑马钉印刷或骑马钉处理来进行裁断处理的控制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印刷部具备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功能,上述裁断部具备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功能,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输出系统,具备: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对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印刷的印刷部、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处理的骑马钉处理部、和将上述记录介质的端部裁断的裁断部;和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指示输出处理的功能,上述印刷部具备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功能,上述裁断部具备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功能,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来自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指示,将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由此,能够仅通过将记录介质的仅一边裁断来进行无边距印刷。由此,进行裁断的机构不会变得复杂,能够实现能够缩短裁断时间的无边距印刷的骑马钉册子。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对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印刷的印刷部、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处理的骑马钉处理部、和将上述记录介质的端部裁断的裁断部,并具备进行控制使得根据骑马钉印刷或骑马钉处理来进行裁断处理的控制部,上述印刷部具备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功能,上述裁断部具备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功能,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由此,能够仅通过将记录介质的仅一边裁断来进行无边距印刷。由此,进行裁断的机构不会变得复杂,能够实现能够缩短裁断时间的无边距印刷的骑马钉册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图2是用框图表示构成上述图像输出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构成上述图像输出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安装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5的(a)是表示在上述后处理装置的折叠处理部贮存有印刷物的状态的说明图,(b)是表示上述折叠处理部的印刷物被折叠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印刷物被进行骑马钉处理时的用纸张数和页面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在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骑马钉印刷中,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时的输入图像的状态的说明图,(a)是表示在2-up印刷中打印区域比用纸尺寸大在2图像间有间隙的状态的说明图,(b)是表示在2-up印刷中打印区域比用纸尺寸大在2图像间没有间隙的状态的说明图,(c)是表示在2-up印刷中在2图像间没有间隙的状态且打印区域大的上下部分不被输出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进行印刷设定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进行裁断设定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裁断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1的(a)是表示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的切口侧在上述裁断部被裁断的状态的侧截面,(b)是(a)的X向视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印刷作业的生成和发送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图像形成的流程图。
图14是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骑马钉的无边距印刷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修剪单元的裁断位置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骑马钉印刷的图像、用纸和裁断宽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输出系统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发明的方式的一个例子,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状态的概略说明图,图2是用框图表示构成上述图像输出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如图1所示,是在包括进行印刷、输出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10;和具有对图像形成装置10指示输出处理的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20而构成的图像输出系统中,采用了本发明的图像输出系统的特征结构的图像输出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中,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20和图像形成装置10(10-1~10-3……10-n)经由互联网、内联网等的网络5连接。
网络5为LAN、无线LAN、WiMAX、PLC、c.link等互联网/内联网等IP网络等,能够与外部的网络连接。
图像形成装置10是带有打印、扫描功能的打印机、复合机、MFP等至少具有印刷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信息处理装置20为信息处理装置/AT互换机、MAC规格机等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为PDA等便携终端等终端。也可以存在多个与网络5连接的同样结构的信息处理装置20。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的特征结构进行说明。
图像输出系统1的特征在于,根据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指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将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从而实现无边距印刷。
信息处理装置20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ROM21、RAM22、存储部23、CPU(控制部)24、通信部25、用户界面26。
存储部23为由HDD等构成的存储器。
CPU24作为控制部发挥功能,执行保存在ROM21、RAM22中的程序,将RAM22作为工作区域使用。
CPU24包括显示处理部241、信息发送处理部242、命令生成部(命令生成单元)243。
命令生成部243生成由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输出处理的印刷作业。信息发送处理部242对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印刷作业。
通信部25经由网络5将命令生成部243所生成的印刷作业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印刷作业的发送能够利用LPR(Line Printer daemonprotocol:线路打印机后台程序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等。
用户界面26由未图示的显示装置、键盘、鼠标等指示输入装置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20经由信息发送处理部28从通信部25将由命令生成部243生成的印刷作业发送到进行印刷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10。
图像形成装置10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印刷引擎(印刷部)11、存储部13、CPU(控制部)14、通信部15、用户界面16、装订部(骑马钉处理部)17、纸折叠部(骑马钉处理部)18、和裁断部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将印刷引擎11中以骑马钉印刷的上下无边距印刷方式输出的印刷物在装订部17和纸折叠部18中在印刷物的中央2处进行了装订处理之后折叠的骑马钉处理,用裁断部19将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
存储部13为由HDD等构成的存储器。
CPU14作为控制部发挥功能,执行保存在未图示的ROM、RAM中的程序,将RAM作为工作区域使用。
CPU14包括命令解析部141、图像输出处理部142。
命令解析部141解析所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印刷作业的命令,对完成的原稿的处理等进行判断。
图像输出处理部142基于由命令解析部141解析出的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印刷作业的设定进行输出处理。
另外,图像输出处理部142基于由命令解析部141解析出的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印刷作业的信息输出到印刷引擎11。
通信部15经由网络5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20发送来的印刷作业。
用户界面16由未图示的显示装置、键盘、鼠标等指示输入装置构成。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用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的图像形成装置10如图3所示,在装置主体101的上部搭载有图像读取部102,在装置主体101的侧部配置有后处理装置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处理包括装订处理、纸折叠处理、裁断处理。
后处理装置30包括排纸盘30A、30B、30C以使得能够根据要输出的印刷物的完成状态分开排纸。
不进行后处理的印刷物被排出到排纸盘30A。进行装订处理不进行骑马钉折叠的印刷物被排出到排纸盘30B。装订处理后进行了骑马钉折叠的印刷物被排出到排纸盘30C。
接着,参照附图对与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30的后处理相应的印刷物的输送进行具体说明。
图4是表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图5的(a)是表示在上述后处理装置的折叠处理部贮存有印刷物的状态的说明图,(b)是表示上述折叠处理部的印刷物被折叠的作用的说明图。
首先,说明没有对印刷物设定后处理的情况。
从图像形成装置10侧被输送到后处理装置30的印刷物,如图4所示,由输送方向切换闸门321引导,由输送辊331输送到第一用纸输送路径311并由排纸辊341排出到排纸盘30A。
接着,说明对印刷物设定了装订处理的情况。
从图像形成装置侧被输送到的印刷物,如图4所示,由输送方向切换闸门321引导至第二用纸输送路径312,由输送辊332输送到装订托盘(stapling tray)30D,在装订单元350中由装订机(stapler)351实施装订处理。
在对印刷物设定了骑马钉处理的情况下,对印刷物的中央部实施装订处理。
然后,在由装订机351实施了装订处理的印刷物,在没有设定骑马钉折叠的情况下,被输送辊333、334输送并由排纸辊342排出到排纸盘30B。
另一方面,在设定了骑马钉折叠的情况下,由装订机351实施了装订处理的印刷物,通过输送辊333、334返回,由输送辊335引导至第三用纸输送路径313并被输送到折叠处理单元360。
折叠处理单元360如图5的(a)、(b)所示,包括折叠处理托盘30E、折叠部件361和折叠辊362。
标记P表示贮存于折叠处理托盘30E的多个印刷物。
折叠处理托盘30E能够贮存多张所输送的印刷物。
折叠部件361和折叠辊362配置在夹着折叠处理托盘30E相对的位置。
折叠辊362由一对辊构成。折叠部件361能够向折叠辊362的辊间(压印线位置)突出。
被输送到折叠处理单元360的印刷物如图5的(a)、(b)所示,在折叠处理托盘30E中贮存规定张数后,折叠部件361被按压碰到印刷物的中央部的折叠位置,进而由折叠部件361压入到折叠辊362的辊间,被折叠辊362压迫而骑马钉折叠,同时如图4所示,被输送到修剪单元(裁断部)370。
然后,印刷物由输送辊336、337输送到裁断托盘30F上,由定位部371进行定位,在规定位置由修剪用切刀372将印刷物的一端侧小口裁断。然后,被裁断的印刷物,由输送辊336、337输送并被排出到排纸盘30C。
在此,对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的用纸张数与页面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印刷物被进行骑马钉处理时的用纸张数和页面的关系的说明图。
在由以2-up双面印刷的印刷物多张构成并进行骑马钉处理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如果设印刷数据的图像的页面为第1页~第n页,则印刷物为n/4张。
而且,在第1页用纸以2-up双面印刷的方式印刷第1、2、n-1、n页,在第2页用纸印刷第3、4、n-2、n-3页。
这样,在第n/4-1页用纸印刷第n/2-2、n/2-3、n/2+3、n/2+4页,在第最后的n/4页用纸印刷第n/2、n/2-1、n/2+1、n/2+2页。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中由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的骑马钉印刷的上下无边距印刷的输出处理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骑马钉印刷中,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时的输入图像的状态的说明图,其中(a)是表示2-up印刷中打印区域比用纸尺寸大的2图像间有间隙的状态的说明图,(b)是表示2-up印刷中打印区域比用纸尺寸大的2图像间没有间隙的状态的说明图,(c)是表示2-up印刷中2图像间没有间隙的状态且打印区域大的上下部分不被输出的状态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中,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在2-up印刷的骑马钉印刷中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情况下,使打印图像的打印区域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得比用纸尺寸大,以2图像间无间隙的状态进行输出处理。
具体而言,如图7的(a)所示,在通常2-up印刷中,在各个图像G1、G2的左右设置余白(例如、4.2mm以上)而形成图像G1、G2时,在2图像间形成间隙。
于是,如图7的(b)所示,在2图像G1、G2并排的状态下使左侧的图像G1的左侧的余白B1为单侧的2倍以上(例如、8.4mm以上),使右侧的图像G2的右侧的余白B2也同样Wie单侧的2倍以上(例如、8.4mm以上),由此能够在2图像间(中央部)不形成间隙地进行2-up印刷。
而且,通过使打印图像G1、G2的打印区域在上下方向形成得比用纸尺寸大并输出,如图7的(c)所示,能够实现超出用纸尺寸的部分C1、C2不被输出的占满整个用纸尺寸的上下无边距印刷。
在此,对在用纸的左右设置余白B1、B2的理由进行说明。
在电子照相方式中,需要进行控制以使得用纸输送方向的用纸前端不附着调色剂。在用纸前端附着有调色剂的情况下,当转印后的用纸通过感光体、转印带、定影辊等处理部件时,因附着于用纸前端的调色剂的附着力,用纸前端会卷绕于处理部件,有可能导致卡纸。
由于这样的理由,在用纸的左右设置余白B1、B2。
其中,余白的形成,只要在用纸输送方向前端侧或后端侧的至少一方有余白即可。
在用纸的单侧一方形成有余白的情况下,在页面的对开两侧图像变得不对称,所以在使2个图像的倍率不同的规格等的情况下,需要有设计上的考虑。在用纸的两侧形成余白的情况下,不需要这样的考虑。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中由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设定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8是用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进行印刷设定的显示画面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进行裁断设定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中,在由信息处理装置20所具备的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印刷设定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通过显示于信息处理装置20的显示部(省略图示)的设定画面210进行。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设定的一个例子,在设定项目中的双面印刷项目211中设定骑马钉印刷(2-up),在修整项目212中将装订位置设定为“左装订”,订书针设定为2处,选择(打钩)“上下无边距”进行印刷设定。
然后,在设定裁断处理作为后处理的情况下,在修整项目212中选择“裁断”,如图9所示,显示裁断设定画面220进行裁断的详细设定。例如在将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情况下,在裁断设定画面220中,在设定裁断宽度的画面设定裁断宽度。
如果如上所述进行后处理的设定,则在原稿的用纸尺寸为A4的情况下,输出的用纸尺寸为A3,所以打印机驱动程序将上下方向的打印区域比A4大的尺寸传递给于打开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返回打印机驱动程序的数据也为上下方向上比A4大的尺寸。
然后,信息处理装置20生成所生成的印刷数据也为像图7的(b)所示的图像那样的印刷作业。
接收信息处理装置20所生成的印刷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10,如图7的(b)所示,消除2图像间的中央部的余白,将该余白作为左右的余白生成图像数据。
最终,如图7的(c)所示,上下方向的尺寸比A3用纸的尺寸大,所以制作出超过用纸尺寸的部分C1、C2不被印刷的印刷物。
接着,参照附图对图像形成装置10中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的切口侧一边裁断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裁断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图11的(a)是表示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的切口侧在上述裁断部被裁断的状态的侧截面,(b)是(a)的X向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骑马钉印刷后的印刷物的中央部打上2处订书针进行了骑马钉处理后的印刷物,将切口侧的一边裁断。
搭载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后处理装置30,如图10所示,包括装订单元350、折叠处理单元360和修剪单元370,构成具有装订功能、折叠功能和裁断功能的骑马钉修整器(saddle stitch finisher)。
图像形成装置10中,由印刷引擎11进行的基于骑马钉印刷的布局后的印刷物,被输送到图10所示的后处理装置30时,在装订单元350中在印刷物的中央部打上2处订书针,在折叠处理单元360中以印刷物的中央对折。
然后,对折后的印刷物被输送到修剪单元370时,如图11的(a)、(b)所示,印刷物的切口侧的1处被修剪用切刀371裁断。
接着,按照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的信息处理装置20中用打印机驱动程序生成并发送印刷作业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印刷作业的生成和发送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中,在进行印刷设定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信息处理装置20中使用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上下无边距+骑马钉印刷(2-up印刷)”、“在印刷物的中央部进行2处装订处理”和“进行切口侧裁断”的印刷设定(步骤S1)。
然后,判断是否设定了上下无边距印刷(步骤S2)。
在步骤S2中,在判断为设定了上下无边距印刷的情况下,对应用程序指示使上下方向的打印区域变大(步骤S3),基于从应用程序发送来的数据在命令生成部243中生成印刷数据(步骤S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在判断为没有设定上下无边距印刷的情况下,直接前进到步骤S4。
然后,将印刷作业传递到印刷端口,将印刷作业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步骤S5)。
通过这样的方式,由信息处理装置20生成印刷作业,所生成的印刷作业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
接着,按照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进行骑马钉印刷的情况下,消除印刷物的中央部的余白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图像形成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中,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20发送来的印刷作业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利用命令解析部141确认图像形成装置10中接收的印刷作业的数据(步骤S11)。
然后,判断是否设定了骑马钉印刷(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在判断为设定了骑马钉印刷的情况下,以使要印刷的图像移动到用纸的中央部而消除图像间的余白的方式进行图像形成(步骤S13)。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中,在判断为没有设定骑马钉印刷的情况下,直接结束步骤。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的骑马钉印刷中能够消除印刷物的中央部的余白。
接着,按照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对经过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裁断切口侧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14是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装订的无边距印刷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中,在进行骑马钉的无边距印刷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由印刷引擎进行上下无边距的骑马钉印刷(2-up印刷),生成在装订单元350中在中央部经过2处装订处理的印刷物(步骤S21)。
然后,在折叠处理单元360中将印刷物对折(步骤S22)。然后,确认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印刷作业的数据(步骤S23),判断是否设定了将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裁断处理(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在判断为设定了将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裁断处理的情况下,在修剪单元370中以所设定的裁断宽度将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步骤S25)。
另一方面,在步骤S24中,在判断为没有设定将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裁断处理的情况下,就这样结束步骤。
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骑马钉处理后将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能够进行骑马钉的无边距印刷。
由于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所以根据本实施方式,图像输出系统1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其包括对印刷物进行骑马钉印刷的印刷引擎11、对印刷物进行骑马钉处理的装订部17、和用于裁断印刷物的端部的裁断部19;和具有对图像形成装置10指示输出处理的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20,其中作为印刷引擎11的功能,具有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功能,作为裁断部19的功能,具有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功能,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来自信息处理装置20的指示,将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由此,通过以简单的结构仅将印刷物的一边裁断就能够进行无边距印刷。由此,裁断的机构不会变得复杂,能够实现能够缩短裁断时间的无边距印刷的骑马钉册子。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骑马钉印刷的上下无边距印刷中,生成利用信息处理装置20以上下方向的打印区域比用纸尺寸大的尺寸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图像形成装置10基于上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所以能够简单地消除上下方向的余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下无边距印刷中,生成利用信息处理装置20在以2-up印刷进行骑马钉印刷时消除形成于中央的图像间的余白地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图像形成装置10基于上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所以能够简单地印刷没有中央的余白的无边距印刷。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下无边距印刷中,生成利用信息处理装置20在以2-up印刷进行骑马钉印刷时以相比于形成于中央的2图像间的余白在左右方向上大的尺寸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图像形成装置10基于上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所以能够简单增大左右方向的打印区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在将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时指定要裁断的宽度的功能、即,显示裁断设定画面220来进行裁断相关的详细设定,所以能够简单地指定要裁断的宽度,能够对印刷物的大小进行微调。
例如,作为印刷物的裁断宽度,将用纸输送方向的接缝宽度设定为切口侧的裁断宽度,由此能够正确地设定裁断宽度。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修剪单元的裁断位置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骑马钉印刷的图像、用纸和裁断宽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当将定位部371与修剪用切刀372之间的距离设为L1时,如图16所示,令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余白B1和B2相等,将从用纸输送方向长度L0的1/2减去余白B1(B2)的长度而得的长度设定为L1。假如余白B1、B2不相等,则将较大的值设定为“余白长度”。此时,图9所示的“裁断宽度”与上述的“余白长度”一致。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准确地设定印刷物的裁断宽度,所以能够实现没有余白的骑马钉册子。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在印刷部中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但是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限制无边距页面的连续印刷张数。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在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情况下,由于形成超过用纸尺寸的部分C1、C2,所以在印刷引擎11的涂敷调色剂的部件(例如感光体、中间转印带)会残留超过用纸尺寸的部分C1、C2的调色剂。
残留调色剂通常通过清扫功能(例如、清洁单元)除去,但是在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情况下,相比通常的印刷会增大清扫功能的负担,所以可以限制能够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页面数以使得负担不会过度增加。
例如可以仅将图6所示的印刷作业的最开始的第1张正面(作为封面和内封面的面)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在这种情况下,以如下方式进行图像形成来处理即可:在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3的处理步骤中,仅将印刷作业的最开始的第1张的相当于封面部分的第1页和第n页放大上下方向的打印区域,在图13所示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13的处理步骤中,仅将第1页和第n页将要印刷的图像移动到用纸的中央部而消除图像间的余白。对于其他页面,不进行步骤S3和步骤S13的处理(跳过)。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由上下无边距印刷涂敷到用纸外侧的调色剂(残留调色剂)的量,所以能够防止对除去残留调色剂的清扫功能施加过度的负担。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和具有对图像形成装置10指示输出处理的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20而构成的图像输出系统1容易地进行骑马钉的无边距印刷,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包括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例如骑马钉印刷或骑马钉处理进行裁断处理的控制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印刷物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通过这样构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输出系统1同样,以简单的结构仅将印刷物的一边裁断就能够进行无边距印刷。由此,裁断的机构不会变得复杂,能够实现能够缩短裁断时间的无边距印刷的骑马钉册子。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表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即,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了适当变更的技术手段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符号说明
1    图像输出系统
10   图像形成装置
11   印刷引擎(打印部)
17   装订部(骑马钉处理部)
19   裁断部
20   信息处理装置
30   后处理装置
141   命令解析部
142   图像输出处理部
243   命令生成部
350   装订单元(骑马钉处理部)
360   折叠处理单元(骑马钉处理部)
370   修剪单元(裁断部)
B1、B2   余白
G1、G2   图像

Claims (5)

1.一种图像输出系统,其具备:
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对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印刷的印刷部、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处理的骑马钉处理部、和将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裁断的裁断部;和
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指示输出处理的功能,
所述图像输出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具备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功能,
所述裁断部具备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功能,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来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指示,将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无边距印刷,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在上下方向的打印区域以比记录介质大的区域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所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无边距印刷,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使在以2-up印刷进行骑马钉印刷时在中央形成的2图像间的余白消除地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所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无边距印刷,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在左右方向以比在以2-up印刷进行骑马钉印刷时在中央形成的2图像间的余白大的尺寸进行印刷的印刷作业,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所述印刷作业执行印刷处理。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对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印刷的印刷部、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骑马钉处理的骑马钉处理部、和将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裁断的裁断部,并具备进行控制使得根据骑马钉印刷或骑马钉处理来进行裁断处理的控制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具备进行上下无边距印刷的功能,
所述裁断部具备将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的功能,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在上下无边距印刷之后进行了骑马钉处理的记录介质的切口侧的一边裁断。
CN201380054567.0A 2012-10-17 2013-10-11 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47695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0101 2012-10-17
JP2012230101A JP2014081829A (ja) 2012-10-17 2012-10-17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CT/JP2013/077833 WO2014061609A1 (ja) 2012-10-17 2013-10-11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545A true CN104769545A (zh) 2015-07-08

Family

ID=5048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4567.0A Pending CN104769545A (zh) 2012-10-17 2013-10-11 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62049A1 (zh)
JP (1) JP2014081829A (zh)
CN (1) CN104769545A (zh)
WO (1) WO20140616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6883A (zh) * 2016-10-21 2018-05-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7828B2 (ja) 2015-02-04 2019-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製本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77109A (ja) * 2020-11-11 2022-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9060A (zh) * 2003-04-03 2006-07-05 彼得·卡桑 用于按需制作印刷网站在线内容的系统
CN101372186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作业处理方法和打印设备
US20100008709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247203A1 (en) * 2007-12-07 2010-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120212762A1 (en) * 2011-02-22 2012-08-23 Tomoyuki Tsukuba Distributed print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oftware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6640A1 (en) * 2003-04-03 2004-11-25 Peter Kassan System for producing on-line content from web sites on demand
JP2010023982A (ja) * 2008-07-18 2010-02-04 Duplo Corp 用紙処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9060A (zh) * 2003-04-03 2006-07-05 彼得·卡桑 用于按需制作印刷网站在线内容的系统
CN101372186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作业处理方法和打印设备
US20100247203A1 (en) * 2007-12-07 2010-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100008709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20212762A1 (en) * 2011-02-22 2012-08-23 Tomoyuki Tsukuba Distributed print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oftware progra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6883A (zh) * 2016-10-21 2018-05-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62049A1 (en) 2015-09-17
WO2014061609A1 (ja) 2014-04-24
JP2014081829A (ja) 201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9534B2 (en) Print apparatus, system, and print job processing method
JP5435968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1655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EP2416237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program
CN100451946C (zh) 打印设备、系统和打印作业处理方法
CN104769545A (zh) 图像输出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47919A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54524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6514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53295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
US749742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ookbinding system
JP43376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474761B1 (en)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s to enable imposition using a digital front end
JP62564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71385A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595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50221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934130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including exception page processing
JP2012198294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後処理装置
JP20140799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150063B2 (ja)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870703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課金額算出方法
JP2017027470A (ja) 印刷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443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31472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