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383B - 冷媒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冷媒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383B
CN104769383B CN201380057468.8A CN201380057468A CN104769383B CN 104769383 B CN104769383 B CN 104769383B CN 201380057468 A CN201380057468 A CN 201380057468A CN 104769383 B CN104769383 B CN 104769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ant
core
case portion
pipe
evapora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4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9383A (zh
Inventor
马场则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distribution pipes
    • F28F9/0273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distribution pipes with multiple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inserts for modifying the pattern of flow inside the header box, e.g. by using flow restrictors or permeable bodies or blocks with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媒蒸发器,其在下风侧蒸发部(10)的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内部设置有冷媒流变更部(13c、13d),该冷媒流变更部(13c、13d)将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的冷媒向第二冷媒分配部(23b)引导,并且将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的冷媒向第一冷媒分配部(23a)引导,冷媒流变更部(13c、13d)构成为,使得在从管(111、211)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将来自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的冷媒向第二冷媒分配部(23b)引导的冷媒流、以及将来自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的冷媒向第一冷媒分配部(23a)引导的冷媒流成为非交叉状态。由此,能够在抑制冷媒封入量的增加的同时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流,并且还能够提高被冷却流体的冷却性能。

Description

冷媒蒸发器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2年10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40025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公开内容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从被冷却流体吸热而使冷媒蒸发,从而对被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的冷媒蒸发器。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冷媒蒸发器,已知如下结构:将具备层叠多个管而构成的芯部以及连接于多个管的两端部的一对箱部的第一、第二蒸发部沿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串联配置,将各蒸发部中的一方的箱部彼此经由一对连通部连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的冷媒蒸发器中,采用如下结构:当在第一蒸发部的芯部流动的冷媒经由各蒸发部的一方的箱部以及连结该箱部彼此的一对连通部向第二蒸发部的芯部流动时,在芯部的宽度方向(管层叠方向、左右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换句话说,冷媒蒸发器构成为,通过一对连通部中的一方的连通部,使在第一蒸发部的芯部的宽度方向一侧流动的冷媒向第二蒸发部的芯部的宽度方向另一侧流动,并且,通过另一方的连通部,使在第一蒸发部的芯部的宽度方向另一侧流动的冷媒向第二蒸发部的芯部的宽度方向一侧流动。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冷媒蒸发器中,一对连通部是冷媒流左右交叉的交叉连通部。并且,该交叉连通部配置于第一蒸发部或者第二蒸发部的箱部,或者配置于设置在第一蒸发部的箱部与第二蒸发部的箱部之间的中间箱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4124136号公报
然而,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若如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媒蒸发器那样采用将交叉连通部设置于中间箱上的结构,则冷媒蒸发器的内容积因设置有中间箱而增加,因此有时导致冷媒封入量的增加。
另外,若采用将交叉连通部设置于第一蒸发部或者第二蒸发部的箱部的结构,由于需要将该交叉连通部配置在相邻的管之间,因此,交叉连通部的冷媒通路截面积减小。因此,通过交叉连通部时产生的冷媒的压力损失增大,冷媒蒸发器中的被冷却流体的冷却性能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媒蒸发器,该冷媒蒸发器能够在抑制冷媒封入量的增加的同时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流,还能够提高被冷却流体的冷却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在冷媒与在外部流动的被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冷媒蒸发器具备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串联配置的第一蒸发部以及第二蒸发部。第一蒸发部具有:芯部,其具有供冷媒流动的层叠的多个管;以及一对箱部,其与多个管的两端部连接,进行在多个管中流动的冷媒的集合或分配。第二蒸发部具有:芯部,其具有供冷媒流动的层叠的多个管;以及一对箱部,其与多个管的两端部连接,进行在多个管中流动的冷媒的集合或分配。第一蒸发部的芯部具有:第一芯部,其具有多个管中的一组;以及第二芯部,其具有多个管中的剩余的一组。第二蒸发部的芯部具有:第三芯部,其具有多个管中的、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一芯部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以及第四芯部,其具有多个管中的、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二芯部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第一蒸发部的一对箱部中的一方、即第一箱部包括使来自第一芯部的冷媒集合的第一冷媒集合部、以及使来自第二芯部的冷媒集合的第二冷媒集合部。第二蒸发部的一对箱部中的一方、即第二箱部包括向第三芯部分配冷媒的第一冷媒分配部、以及向第四芯部分配冷媒的第二冷媒分配部。第二冷媒集合部与第一冷媒分配部经由第一连通部连接,第一冷媒集合部与第二冷媒分配部经由第二连通部连接。第一蒸发部的第一箱部以及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中的至少一方在内部具有冷媒流变更部,该冷媒流变更部将第一冷媒集合部的冷媒向第二冷媒分配部引导,并且将第二冷媒集合部的冷媒向第一冷媒分配部引导。冷媒流变更部构成为,使得在从管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使冷媒从第一冷媒集合部朝向第二冷媒分配部的冷媒流、以及使冷媒从第二冷媒集合部朝向第一冷媒分配部的冷媒流成为非交叉状态。
由此,通过在第一蒸发部的第一箱部以及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设置将第一冷媒集合部的冷媒向第二冷媒分配部引导、并且将第二冷媒集合部的冷媒向第一冷媒分配部引导的冷媒流变更部,能够在该至少一方的箱部内,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此时,不需要为了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而设置箱部以外的其他部件(例如,交叉连通部、中间箱等)。因此,能够在抑制冷媒封入量的增加的同时,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
另外,通过将冷媒流变更部构成为,将来自第一冷媒集合部的冷媒朝向第二冷媒分配部引导的冷媒流、以及将来自第二冷媒集合部的冷媒朝向第一冷媒分配部引导的冷媒流在从管的长度方向观察时成为非交叉状态,由此不需要将交叉连通部配置在相邻的管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时产生的冷媒的压力损失增大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冷媒蒸发器中的被冷却流体的冷却性能。
这里,在第一蒸发部的第二芯部中,冷媒不易向构成该第二芯部的多个管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的端部侧的管流动,存在冷媒的分配性容易恶化的倾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使第一冷媒集合部与第二冷媒分配部连通的第二连通部也可以连接于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的、管的层叠方向上的一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箱部的一端部比管的层叠方向上的第二箱部的另一端部更远离冷媒导入部。
由此,在第二蒸发部中,由于能够使冷媒从第二箱部的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的一侧的端部向芯部流入,因此,成为冷媒容易向第二蒸发部的第四芯部的、位于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的端部侧的管流动的结构。
因此,在从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观察冷媒蒸发器时,液相冷媒向第一蒸发部的第二芯部以及第二蒸发部的第四芯部中的重合的部位的整个区域流动。在液相冷媒以此方式分布的冷媒蒸发器中,由于通过各芯部中的任一者从被冷却流体吸收冷媒的蒸发潜热相应的热量,因此能够充分冷却被冷却流体。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通过冷媒蒸发器的被冷却流体中产生温度分布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冷媒与在外部流动的被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冷媒蒸发器具备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串联配置的第一蒸发部以及第二蒸发部。第一蒸发部具有:芯部,其具有供冷媒流动的层叠的多个管;以及一对箱部,其与多个管的两端部连接,进行在多个管中流动的冷媒的集合或分配。第二蒸发部具有:芯部,其具有供冷媒流动的层叠的多个管;以及一对箱部,其与多个管的两端部连接,进行在多个管中流动的冷媒的集合或分配。第一蒸发部的芯部具有:第一芯部,其具有多个管中的一组;以及第二芯部,其具有多个管中的剩余的一组。第二蒸发部的芯部具有:第三芯部,其具有多个管中的、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一芯部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以及第四芯部,其具有多个管中的、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二芯部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第一蒸发部的一对箱部中的一方、即第一箱部包括使来自第一芯部的冷媒集合的第一冷媒集合部、以及使来自第二芯部的冷媒集合的第二冷媒集合部。第一蒸发部的一对箱部中的另一方、即第三箱部具有用于向第三箱部内部导入冷媒的冷媒导入部,冷媒导入部位于比第二芯部更靠近第一芯部的位置。第二蒸发部的一对箱部中的一方、即第二箱部与使冷媒从第二冷媒集合部向该第二箱部内流入的第一连通部、以及使冷媒从第一冷媒集合部向该第二箱部内流入的第二连通部连接。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分别配置于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的与第四芯部对应的部位。第一连通部配置在比第二连通部更靠近第三芯部的一侧。第一蒸发部的第一箱部以及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中的至少一方在内部具有冷媒流变更部,该冷媒流变更部将第一冷媒集合部的冷媒向第二连通部引导,并且将第二冷媒集合部的冷媒向第一连通部引导。冷媒流变更部构成为,使得在从管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使冷媒从第一冷媒集合部朝向第二连通部的冷媒流、以及使冷媒从第二冷媒集合部朝向第一连通部的冷媒流成为非交叉状态。
由此,通过在第一蒸发部的第一箱部以及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内部,设置将第一冷媒集合部的冷媒引导至第二连通部、并且将第二冷媒集合部的冷媒引导至第一连通部的冷媒流变更部,能够在该至少一方的箱部内,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此时,不需要为了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而设置箱部以外的其他部件。因此,能够在抑制冷媒封入量的增加的同时,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
另外,通过将冷媒流变更部构成为,将来自第一冷媒集合部的冷媒经由第二连通部向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引导的冷媒流、以及将来自第二冷媒集合部的冷媒经由第一连通部向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引导的冷媒流在从管的长度方向观察时成为非交叉状态,由此不需要将交叉连通部配置在相邻的管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时产生的冷媒的压力损失增大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冷媒蒸发器中的被冷却流体的冷却性能。
此外,通过将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分别连接于第二蒸发部的第二箱部中的与属于第四芯部的管对应的部位,由此在第二蒸发部中,能够使冷媒从第二箱部的管层叠方向上的远离冷媒导入部的一侧(与第四芯部对应的一侧)向芯部流入。因此,形成冷媒向第二蒸发部的位于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的端部侧的管集中流动的结构。
由此,在从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观察冷媒蒸发器时,液相冷媒容易向第一蒸发部的第二芯部以及第二蒸发部的第四芯部中的重合的部位的整个区域流动。在液相冷媒以此方式分布的冷媒蒸发器中,由于通过各芯部中的任一者从被冷却流体吸收冷媒的蒸发潜热相应的热量,因此能够充分冷却被冷却流体。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通过冷媒蒸发器的被冷却流体中产生温度分布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的透视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对在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的各芯部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的各芯部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的透视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的透视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的透视立体图。
图17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对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的各芯部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在各方式中,对与通过在先的方式说明的内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方式中,在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结构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在先说明的其他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不仅能够将具体明示能够组合的部分彼此组合,只要组合时不产生特别的障碍,即使没有明示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局部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是冷却用热交换器,其应用于对车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整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通过从向车室内输送的送风空气吸热而使冷媒(液相冷媒)蒸发,由此对送风空气进行冷却。需要说明的是,送风空气可以用作在外部流动的被冷却流体的一例。
如公知那样,制冷循环系统除了冷媒蒸发器1以外,还具备未图示的压缩机、散热器(冷凝器)、膨胀阀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散热器与膨胀阀之间配置液体接受器的储存器循环系统。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构成为,具备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X上串联配置的两个蒸发部10、20。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蒸发部10、20中的、配置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风侧(下游侧)的蒸发部称作下风侧蒸发部(第一蒸发部)10,将配置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风侧(上游侧)的蒸发部称作上风侧蒸发部20(第二蒸发部)。
下风侧蒸发部10以及上风侧蒸发部20的基本结构相同,构成为各自具有芯部11、21、以及配置在芯部11、21的上下两侧的一对箱部12、13、22、2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风侧蒸发部10的芯部称作下风侧芯部11,将上风侧蒸发部20的芯部称作上风侧芯部21。另外,将下风侧蒸发部10的一对箱部12、13中的、配置在上方侧的箱部称作第一下风侧箱部12(第三箱部),将配置在下方侧的箱部称作第二下风侧箱部13(第一箱部)。同样,将上风侧蒸发部20的一对箱部22、23中的、配置在上方侧的箱部称作第一上风侧箱部22(第四箱部),将配置在下方侧的箱部称作第二上风侧箱部23(第二箱部)。
本实施方式的下风侧芯部11以及上风侧芯部21分别由通过在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管111、211(管111相当于“第一管”,管211相当于“第二管”)、以及接合在相邻的管111、211之间的翅片112交替地层叠配置而成的层叠体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多个管111、211以及多个翅片112的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称作管层叠方向。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为了使图示明确,仅图示出翅片112一部分,但翅片112遍布相邻的管111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配置。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为了使图示明确,省略上风侧蒸发部20的翅片的图示,但在上风侧蒸发部20中,与下风侧蒸发部10相同,也遍布相邻的管211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配置翅片。
这里,下风侧芯部11具有由多个管111中的一部分这一管组构成的第一下风侧芯部11a、以及由剩余部分这一管组构成的第二下风侧芯部11b。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下风侧芯部11a可以用作具有多个管111中的一组的第一芯部的一例。第二下风侧芯部11b可以用作具有多个管111中的剩余的一组的第二芯部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送风空气流下游侧(从图1、图2、图5中的箭头Y方向)观察下风侧芯部11时,由存在于管层叠方向的左侧的管组构成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由存在于管层叠方向的右侧的管组构成第二下风侧芯部11b。
另外,上风侧芯部21具有由多个管211中的一部分这一管组构成的第一上风侧芯部21a、以及由剩余部分这一管组构成的第二上风侧芯部21b。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上风侧芯部21a可以用作第三芯部的一例,该第三芯部具有多个管211中的、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一芯部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第二上风侧芯部21b可以用作第四芯部的一例,该第四芯部具有多个管211中的、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二芯部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送风空气流下游侧观察上风侧芯部21时,由存在于管层叠方向的左侧的管组构成第一上风侧芯部21a,由存在于管层叠方向的右侧的管组构成第二上风侧芯部21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观察时,第一下风侧芯部11a以及第一上风侧芯部21a各自以重合(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第二下风侧芯部11b以及第二上风侧芯部21b各自以重合(对置)的方式配置。
各管111、211在内部形成供冷媒流动的冷媒通路,并且由剖面形状形成沿着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的扁平形状的扁平管构成。
对于下风侧芯部11的管111,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上端侧)与第一下风侧箱部12连接,并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下端侧)与第二下风侧箱部13连接。另外,对于上风侧芯部21的管211,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上端侧)与第一上风侧箱部22连接,并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下端侧)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连接。
各翅片112是将薄板材弯曲成形为波状而得到的波纹翅片,接合在管111、211的平坦的外表面侧,构成用于扩大送风空气与冷媒的导热面积的热交换促进机构。
在管111、211以及翅片112的层叠体的管层叠方向的两端部,配置有加强各芯部11、12的侧板113、213。需要说明的是,侧板113、213与配置在管层叠方向的最外侧的翅片112接合。
第一下风侧箱部12由筒状的部件构成,其一端侧(从送风空气流下游侧观察时的右侧端部)被关闭,在另一端侧(从送风空气流下游侧观察时的左侧端部)连接有用于将通过膨胀阀(省略图示)减压后的低压冷媒导入的冷媒导入部12a。该第一下风侧箱部12在底部形成有供各管111的一端侧(上端侧)插入接合的贯通孔(省略图示)。换句话说,第一下风侧箱部12构成为其内部空间与下风侧芯部11的各管111连通,作为向下风侧芯部11的各芯部11a、11b分配冷媒的冷媒分配部而发挥功能。冷媒导入部12a可以位于比第二芯部更靠近第一芯部的位置。
第一上风侧箱部22由筒状的部件构成,其一端侧被关闭,并且在另一端侧的箱内部形成有冷媒导出部22a,该冷媒导出部22a用于从箱内部向压缩机(省略图示)的吸入侧导出冷媒。该第一上风侧箱部22在底部形成有供各管211的一端侧(上端侧)插入接合的贯通孔(省略图示)。换句话说,第一上风侧箱部22构成为其内部空间与上风侧芯部21的各管211连通,作为使来自上风侧芯部21的各芯部21a、21b的冷媒集合的冷媒集合部发挥功能。
第二下风侧箱部13由两端侧被关闭的筒状的部件构成。该第二下风侧箱部13在顶棚部形成有供各管111的另一端侧(下端侧)插入接合的贯通孔(省略图示)。换句话说,第二下风侧箱部13构成为其内部空间与各管111连通。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内部,在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第一分隔部131,通过该第一分隔部131将箱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侧空间与下侧空间。另外,在上侧空间的内部,在长度方向(管层叠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有第二分隔部132,通过该第二分隔部132将上侧空间分隔为与构成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各管111连通的空间、以及与构成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各管111连通的空间。
这里,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上侧空间的内部中的、与构成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各管111连通的空间构成使来自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冷媒集合的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与构成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各管111连通的空间构成使来自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冷媒集合的第二冷媒集合部13b。
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的内部配置有第三分隔部133,该第三分隔部133将该下侧空间的一部分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前后方向)上分隔为两部分。该第三分隔部133构成为具有第一部件133a以及第二部件133b这两个部件。
第一部件133a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管层叠方向上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纸面左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形成为将下侧空间的一部分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分隔为两部分。第一部件133a配置在下侧空间中的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中央位置。
第二部件133b与第一部件133a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并且朝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侧(送风空气流上游侧)延伸。
通过这样构成的第三分隔部133,将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分隔为第一下侧空间13c与在管层叠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下侧空间13d,该第一下侧空间13c在从管111的长度方向(以下,称作管长度方向(纸面箭头Z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大致L字状。
在第一分隔部131上形成有使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与第一下侧空间13c连通的第一连通孔134、以及使第二冷媒集合部13b与第二下侧空间13d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35。更详细地说,第一连通孔134配置在第一分隔部131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且配置在管层叠方向上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另外,第二连通孔135配置在第一分隔部131的送风空气流上游侧且配置在比管层叠方向的中央部略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部位。
第二上风侧箱部23由两端侧被关闭的筒状的部件构成。该第二上风侧箱部23在顶棚部形成有供各管211的另一端侧(下端侧)插入接合的贯通孔(省略图示)。换句话说,第二上风侧箱部23构成为其内部空间与各管211连通。
在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内部,在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有分隔部231,通过该分隔部231,将箱内部空间分隔为与构成第一上风侧芯部21a的各管211连通的空间、以及与构成第二上风侧芯部21b的各管211连通的空间。
这里,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内部中的、与构成第一上风侧芯部21a的各管211连通的空间构成向第一上风侧芯部21a分配冷媒的第一冷媒分配部23a,与构成第二上风侧芯部21b的各管211连通的空间构成向第二上风侧芯部21b分配冷媒的第二冷媒分配部23b。
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下侧空间13d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经由第一连通部31连接。另外,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下侧空间13c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经由第二连通部32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部31在管层叠方向上延伸,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管层叠方向上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区域中配置有两个。另外,第二连通部32在管层叠方向上延伸,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端部附近配置有一个。
这里,对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中的冷媒流进行说明。如图4的单点划线箭头所示,从构成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各管111流出的冷媒在集合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之后,经由第一连通孔134向第一下侧空间13c流入。流入到第一下侧空间13c的冷媒在第一下侧空间13c从管层叠方向上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朝向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动,经由第二连通部32流入到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二冷媒分配部23b。流入到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的冷媒分配至构成第二上风侧芯部21b的各管211。
另一方面,如图4的虚线箭头所示,从构成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各管111流出的冷媒在集合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冷媒集合部13b之后,经由第二连通孔135向第二下侧空间13d流入。流入到第二下侧空间13d的冷媒在第二下侧空间13d从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朝向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动,经由第一连通部31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一冷媒分配部23a流入。流入到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的冷媒分配至构成第一上风侧芯部21a的各管211。
因此,当冷媒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流通时,在各芯部11、21中在管层叠方向(芯部11、21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可以用作将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的冷媒向所述第二冷媒分配部23b引导、并且将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的冷媒向所述第一冷媒分配部23a引导的冷媒流变更部的一例。
另外,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下侧空间13c中,冷媒从管层叠方向上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朝向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动,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下侧空间13d中,冷媒从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朝向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动。换句话说,第一下侧空间13c内的冷媒流与第二下侧空间13d内的冷媒流形成为对向流。
因此,在冷媒流变更部、换句话说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使冷媒从第一冷媒集合部13a朝向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的冷媒流以及使冷媒从第二冷媒集合部13b朝向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的冷媒流在从管长度方向观察时形成为非交叉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下风侧箱部12以及第一上风侧箱部22形成为一体,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一上风侧箱部23形成为一体。以下,将第一下风侧箱部12与第一上风侧箱部22一体化而成的组件称作第一集水箱51,将第二下风侧箱部13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一体化而成的组件称作第二集水箱52。
各集水箱51、52具有供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成两列的管111、211双方固定的集板511、521、以及箱形成部件512、522。箱形成部件512、522通过固定于集板511、521而形成冷媒在其内部流通的空间。具体而言,箱形成部件512、522通过对平板金属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在从其长度方向观察时呈双凸状(W字状)。
并且,通过箱形成部件512的双凸状的中央部接合于集板511,由此划分出第一下风侧箱部12以及第一上风侧箱部22。另外,通过箱形成部件522的双凸状的中央部接合于集板521,由此划分出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另外,通过在箱形成部件522的双凸状的中央部与集板521之间形成局部间隙,由此构成第一连通部31以及第二连通部32。
如以上说明,由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构成为,将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的冷媒引导至第二冷媒分配部23b,并且将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的冷媒引导至第一冷媒分配部23a,因此,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内,能够在芯部11、21的宽度方向(管层叠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此时,不需要为了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而设置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外的其他部件。因此,能够在抑制冷媒封入量的增加的同时,在芯部11、21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媒流变更部、换句话说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构成为,从第一冷媒集合部13a朝向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的冷媒流以及从第二冷媒集合部13b朝向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的冷媒流在从管长度方向观察时成为非交叉状态。由此,不需要将交叉连通部配置在相邻的管111、211之间,所以能够抑制在芯部11、21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时产生的冷媒的压力损失增大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冷媒蒸发器1中的送风空气的冷却性能。
这里,图5示出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在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1中,交叉连通部30J设置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该交叉连通部30J用于使通过下风侧芯部11之后的冷媒在向上风侧芯部流入之前左右(在芯部的宽度方向上或者管层叠方向上)交叉。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的单点划线箭头以及虚线箭头表示冷媒的流动。
并且,图6示出在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1的各芯部11、2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图7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的各芯部11、2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图6(a)以及图7(a)示出在下风侧芯部1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图6(b)以及图7(b)示出在上风侧芯部2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图6(c)以及图7(c)示出在各芯部11、2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的合成。需要说明的是,图6以及图7示出从图1的箭头Y方向(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X的反方向)观察冷媒蒸发器1时的液相冷媒的分布,图中用网格部分表示的位置示出液相冷媒所存在的部分。
首先,关于在下风侧芯部1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如图6(a)以及图7(a)所示,在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1与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中,同样在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产生液相冷媒难以流动的位置(图中右下方侧的空心位置)。
另一方面,关于在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1的上风侧芯部2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如图6(b)所示,在上风侧芯部21的各芯部21a、21b中,在管层叠方向上,在形成有交叉连通部30J的部位(中央部),液相冷媒容易流动,在未形成交叉连通部30J的部位(两端部),液相冷媒不易流动。
并且,如图6(c)所示,在从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X观察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1时,在第二下风侧芯部11b以及第二上风侧芯部21b中的重合部位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端部附近,产生液相冷媒不易流动的位置(图中右侧的空心位置)。
在液相冷媒以此方式分布的比较例的冷媒蒸发器1中,由于在液相冷媒不易流动的位置从送风空气吸收冷媒的显热相应的热量,因此无法充分冷却送风空气。其结果是,在通过冷媒蒸发器1的送风空气中产生温度分布。
与此相对,关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的上风侧芯部2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由于将第二连通部32连接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端部,因此如图7(b)所示,在上风侧芯部21中,液相冷媒容易向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端部附近流动。
并且,如图7(c)所示,在从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X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时,液相冷媒在第二下风侧芯部11b以及第二上风侧芯部21b中的重合部位的整个区域流动。在液相冷媒以此方式分布的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中,由于通过各芯部11、21中的任一者从送风空气吸收冷媒的蒸发潜热相应的热量,因此能够充分冷却送风空气。其结果是,抑制在通过冷媒蒸发器1的送风空气中产生温度分布。
即,通过将上风侧芯部21中的液相冷媒容易流动的位置配置为与下风侧芯部11中的液相冷媒不易流动的位置对置,换句话说在从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X观察时使其重合,由此,作为冷媒蒸发器1整体,能够抑制在通过冷媒蒸发器1的送风空气中产生温度分布的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8~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第二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下侧空间13c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的连通部分的结构等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分隔部133在长度方向(管层叠方向)的两端部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内壁面连接。通过这样构成的第三分隔部133,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的整个区域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被分隔为第一下侧空间13c以及第二下侧空间13d这两方。第一下侧空间13c相对于第二下侧空间13d配置在送风空气流下游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分隔部133配置在下侧空间的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中央位置。
第二下风侧箱部13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通过接头42而连结。接头42与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各自的、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端部连接。
在接头42的内部形成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流路。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下侧空间13c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二冷媒分配部23b通过接头42内部的冷媒流路而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接头42也可以用作第二连通部的一例。
这里,关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中的冷媒流,仅说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如图11的单点划线箭头所示,从构成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各管111流出的冷媒在集合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之后,经由第一连通孔134向第一下侧空间13c流入。流入到第一下侧空间13c的冷媒在第一下侧空间13c中从管层叠方向上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朝向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动,经由接头42内的冷媒流路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二冷媒分配部23b流入。流入到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的冷媒分配至构成第二上风侧芯部21b的各管211。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2~图1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第三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下侧空间13d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的连通部分的结构等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13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通过第一接头41以及第二接头42而连结。第一接头41连接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各自的、管层叠方向上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端部。第二接头42连接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各自的、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端部。
在第一接头41以及第二接头42的内部分别形成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流路。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下侧空间13d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经由第一接头41内部的冷媒流路而连接。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下侧空间13c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经由第二接头42内部的冷媒流路而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接头41也可以用作第一连通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接头42也可以用作第二连通部的一例。
这里,关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中的冷媒流,仅说明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如图15的虚线箭头所示,从构成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各管111流出的冷媒在集合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冷媒集合部13b之后,经由第二连通孔135向第二下侧空间13d流入。流入到第二下侧空间13d的冷媒在第二下侧空间13d中,从管层叠方向上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朝向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动,经由第一接头41内的冷媒流路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第一冷媒分配部23a流入。流入到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的冷媒分配至构成第一上风侧芯部21a的各管211。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6~图18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第四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结构等不同。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内部,在管层叠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配置有将箱内部空间在管层叠方向上分隔为第一空间130A以及第二空间130B这两部分的第二分隔部132。第一空间130A配置于与第一下风侧芯部11a对应的部位(纸面左侧),第二空间130B配置于与第二下风侧芯部11b对应的部位(纸面右侧)。
在第二空间130B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配置有第一分隔部131,通过该第一分隔部131将第二空间130B分隔为上侧空间与下侧空间。
通过第一分隔部131以及第二分隔部132分隔后的箱内部空间中的第一空间130A形成与构成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各管111连通的空间,第二空间130B的上侧空间形成与构成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各管111连通的空间。
这里,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箱内部空间中的、与构成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各管111连通的空间(换句话说第一空间130A)构成使来自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冷媒集合的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与构成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各管111连通的空间(换句话说第二空间130B的上侧空间)构成使来自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冷媒集合的第二冷媒集合部13b。
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空间130B的下侧空间的内部配置有第三分隔部133,该第三分隔部133将该下侧空间的一部分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前后方向)上分隔为两部分。该第三分隔部133构成为具有第一部件133a以及第二部件133b这两个部件。
第一部件133a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与第二分隔部132连接,并且形成为将下侧空间的一部分在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分隔为两部分。第一部件133a配置在下侧空间的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中央位置。
第二部件133b连接于第一部件133a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并且朝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侧(送风空气流上游侧)延伸。
通过这样构成的第三分隔部133将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空间130B的下侧空间分隔为,从管长度方向Z观察时形成为大致L字状的第一下侧空间13c、以及在管层叠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下侧空间13d。
在第二分隔部132上形成有使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与第一下侧空间13c连通的第一连通孔134。另外,在第一分隔部131上形成有使第二冷媒集合部13b与第二下侧空间13d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35。更详细地说,第一连通孔134配置在第二分隔部132的送风空气流下游侧且下方侧。另外,第二连通孔135配置在第一分隔部131的送风空气流上游侧且配置在比管层叠方向上的中央部略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内部未配置分隔部231。因此,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内部构成向第一上风侧芯部21a以及第二上风侧芯部21b的双方分配冷媒的冷媒分配部23c。
在第二上风侧箱部23连接有使冷媒从第二冷媒集合部13b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内流入的第一连通部31、以及使冷媒从第一冷媒集合部13a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内流入的第二连通部32。第一连通部31以及第二连通部32分别配置在第二上风侧箱部23中的与属于第二上风侧芯部21b的管211对应的部位(纸面右侧)。第一连通部31配置于管层叠方向上比第二连通部32靠近第一上风侧芯部21a的一侧(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
这里,对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中的冷媒流进行说明。如图17的单点划线箭头所示,从构成第一下风侧芯部11a的各管111流出的冷媒在集合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之后,经由第一连通孔134向第一下侧空间13c流入。流入到第一下侧空间13c的冷媒在第一下侧空间13c中从管层叠方向上靠近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朝向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动,经由第二连通部32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入,分配至上风侧蒸发部20的各管211。
另一方面,如图17的虚线箭头所示,从构成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各管111流出的冷媒在集合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二冷媒集合部13b之后,经由第二连通孔135向第二下侧空间13d流入。流入到第二下侧空间13d的冷媒经由第一连通部31向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入,分配至上风侧蒸发部20的各管211。
因此,当冷媒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流通时,在各芯部11、21中在管层叠方向(芯部11、21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因此,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用作冷媒流变更部的一例。
并且,在冷媒流变更部、换句话说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中,从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经由第二连通部32朝向冷媒分配部23c(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冷媒流、以及从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经由第一连通部31朝向冷媒分配部23c的冷媒流在从管长度方向观察时成为非交叉状态。
如以上说明,由于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构成为,将来自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的冷媒经由第二连通部32向冷媒分配部23c引导,并且将来自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的冷媒经由第一连通部31向冷媒分配部23c引导,因此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内,能够在芯部11、21的宽度方向(管层叠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此时,由于不需要为了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而设置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外的其他部件,因此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在抑制冷媒封入量的增加的同时,在芯部11、21的宽度方向上调换冷媒的流动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媒流变更部、换句话说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下侧空间13c、13d构成为,使冷媒从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经由第二连通部32朝向冷媒分配部23c的冷媒流、以及使冷媒从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经由第一连通部31朝向冷媒分配部23c的冷媒流在从管长度方向观察时成为非交叉状态。由此,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提高冷媒蒸发器1中的送风空气的冷却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需要上下分隔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第一空间130A,并且能够省略第二上风侧箱部23内部的分隔部231,因此结构更简单,并且能够在减少部件个数的同时获得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这里,根据图18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中的液相冷媒的分布进行说明。此外,图18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对应的附图。
首先,关于在下风侧芯部1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如图18(a)所示,在第二下风侧芯部11b的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产生液相冷媒不易流动的位置(图中右下方侧的空心位置)。
关于在上风侧芯部21流动的液相冷媒的分布,由于将第一连通部31以及第二连通部32双方连接于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管层叠方向上的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因此如图18(b)所示,在上风侧芯部21中,液相冷媒容易向管层叠方向上的远离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流动。
并且,如图18(c)所示,在从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X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时,液相冷媒向第二下风侧芯部11b以及第二上风侧芯部21b中的重合部位的整个区域流动。在液相冷媒以此方式分布的本实施方式的冷媒蒸发器1中,由于通过各芯部11、21中的任一者从送风空气吸收冷媒的蒸发潜热相应的热量,因此能够充分冷却送风空气。其结果是,抑制了在通过冷媒蒸发器1的送风空气中产生温度分布的情况。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如下进行各种变形。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的内部设置冷媒流变更部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冷媒流变更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二上风侧箱部23的双方。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第一下风侧箱部12以及第一上风侧箱部22形成为一体,并且将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一上风侧箱部23形成为一体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第一下风侧箱部12以及第一上风侧箱部22独立构成,并且将第二下风侧箱部13以及第一上风侧箱部23独立构成。

Claims (3)

1.一种冷媒蒸发器,其在冷媒与在外部流动的被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
所述冷媒蒸发器具备在所述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串联配置的第一蒸发部(10)以及第二蒸发部(20),
所述第一蒸发部(10)具有:
芯部(11),其具有供所述冷媒流动的层叠的多个第一管(111);以及
一对箱部,其与所述多个第一管(111)的两端部连接,进行在所述多个第一管(111)中流动的所述冷媒的集合或分配,
所述第二蒸发部(20)具有:
芯部(21),其具有供所述冷媒流动的层叠的多个第二管(211);以及
一对箱部,其与所述多个第二管(211)的两端部连接,进行在所述多个第二管(211)中流动的所述冷媒的集合或分配,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芯部(11)具有:第一芯部(11a),其具有所述多个第一管(111)中的一组;以及第二芯部(11b),其具有所述多个第一管(111)中的剩余的一组,
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芯部(21)具有:第三芯部(21a),其具有所述多个第二管(211)中的、在所述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芯部(11a)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以及第四芯部(21b),其具有所述多个第二管(211)中的、在所述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芯部(11b)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一对箱部中的一方为第一箱部(13),该第一箱部(13)包括使来自所述第一芯部(11a)的冷媒集合的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以及使来自所述第二芯部(11b)的冷媒集合的第二冷媒集合部(13b),
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一对箱部中的一方为第二箱部(23),该第二箱部(23)包括向所述第三芯部(21a)分配冷媒的第一冷媒分配部(23a)、以及向所述第四芯部(21b)分配冷媒的第二冷媒分配部(23b),
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与所述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经由第一 连通部(31)连接,
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与所述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经由第二连通部(32)连接,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第一箱部(13)以及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第二箱部(23)中的至少一方在内部具有冷媒流变更部(13c、13d),该冷媒流变更部(13c、13d)将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的冷媒向所述第二冷媒分配部(23b)引导,并且将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的冷媒向所述第一冷媒分配部(23a)引导,
所述冷媒流变更部(13c、13d)构成为,使得在从所述第一管(111)及所述第二管(211)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使所述冷媒从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朝向所述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的冷媒流、以及使所述冷媒从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朝向所述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的冷媒流成为非交叉状态,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一对箱部中的另一方为第三箱部(12),该第三箱部(12)具有用于向所述第三箱部(12)内部导入所述冷媒的冷媒导入部(12a),
所述冷媒导入部(12a)位于比所述第二芯部(11b)靠近所述第一芯部(11a)的位置,
所述第二连通部(32)与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第二箱部(23)的、所述第一管(111)及所述第二管(211)的层叠方向上的一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箱部(23)的所述一端部比所述第一管(111)及所述第二管(211)的层叠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箱部(23)的另一端部更远离所述冷媒导入部(12a),
所述多个第一管(111)及所述多个第二管(211)构成为,使所述冷媒沿铅垂方向流动,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第一箱部(13)具备:
第一分隔部(131),其将所述第一箱部(13)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侧空间和下侧空间;
第二分隔部(132),其将所述上侧空间在所述第一管(111)及所述第二管(211)的层叠方向上分隔为两个空间;以及
第三分隔部(133),其将所述下侧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分隔为两个空间,
被所述第二分隔部(132)分隔出的、所述上侧空间中的两个空间中的一方形成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并且所述上侧空间中的两个空间中的另一方形成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
被所述第三分隔部(133)分隔出的、所述下侧空间中的两个空间中的一方(13c)与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以及所述第二冷媒分配部(23b)的双方连通,并且所述下侧空间中的两个空间中的另一方(13d)与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以及所述第一冷媒分配部(23a)的双方连通,
被所述第三分隔部(133)分隔出的、所述下侧空间中的两个空间(13c、13d)形成所述冷媒流变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蒸发器,其中,
所述第三分隔部(133)具有:
第一部件(133a),其将所述下侧空间的一部分在所述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分隔为两部分;以及
第二部件(133b),其与所述第一部件(133a)连接,并且朝向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第二箱部(23)侧延伸,
所述第一部件(133a)与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第一箱部(13)的、在所述第一管(111)及所述第二管(211)的层叠方向上靠近所述冷媒导入部(12a)的一侧的端部连接,
被所述第三分隔部(133)分隔出的、所述下侧空间中的两个空间中的所述一方(13c)在从所述第一管(111)及所述第二管(211)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具有大致L字形状。
3.一种冷媒蒸发器,其在冷媒与在外部流动的被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
所述冷媒蒸发器具备在所述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串联配置的第一蒸发部(10)以及第二蒸发部(20),
所述第一蒸发部(10)具有:
芯部(11),其具有供所述冷媒流动的层叠的多个第一管(111);以及
一对箱部,其与所述多个第一管(111)的两端部连接,进行在所述多 个第一管(111)中流动的所述冷媒的集合或分配,
所述第二蒸发部(20)具有:
芯部(21),其具有供所述冷媒流动的层叠的多个第二管(211);以及
一对箱部,其与所述多个第二管(211)的两端部连接,进行在所述多个第二管(211)中流动的所述冷媒的集合或分配,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芯部(11)具有:第一芯部(11a),其具有所述多个第一管(111)中的一组;以及第二芯部(11b),其具有所述多个第一管(111)中的剩余的一组,
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芯部(21)具有:第三芯部(21a),其具有所述多个第二管(211)中的、在所述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芯部(11a)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以及第四芯部(21b),其具有所述多个第二管(211)中的、在所述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芯部(11b)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一组,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一对箱部中的一方为第一箱部(13),该第一箱部(13)包括使来自所述第一芯部(11a)的冷媒集合的第一冷媒集合部(13a)、以及使来自所述第二芯部(11b)的冷媒集合的第二冷媒集合部(13b),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一对箱部中的另一方为第三箱部(12),该第三箱部(12)具有用于向所述第三箱部(12)内部导入所述冷媒的冷媒导入部(12a),
所述冷媒导入部(12a)位于比所述第二芯部(11b)更靠近所述第一芯部(11a)的位置,
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一对箱部中的一方为第二箱部(23),该第二箱部(23)与使所述冷媒从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向该第二箱部(23)内流入的第一连通部(31)、以及使所述冷媒从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向该第二箱部(23)内流入的第二连通部(32)连接,
所述第一连通部(31)以及所述第二连通部(32)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第二箱部(23)的与所述第四芯部(21b)对应的部位,
所述第一连通部(31)配置在比所述第二连通部(32)更靠近所述第 三芯部(21a)的一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蒸发部(10)的所述第一箱部(13)以及所述第二蒸发部(20)的所述第二箱部(23)中的至少一方在内部具有冷媒流变更部(13c、13d),该冷媒流变更部(13c、13d)将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的冷媒向所述第二连通部(32)引导,并且将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的冷媒向所述第一连通部(31)引导,
所述冷媒流变更部(13c、13d)构成为,使得在从所述第一管(111)及所述第二管(211)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使所述冷媒从所述第一冷媒集合部(13a)朝向所述第二连通部(32)的冷媒流、以及使所述冷媒从所述第二冷媒集合部(13b)朝向所述第一连通部(31)的冷媒流成为非交叉状态。
CN201380057468.8A 2012-10-31 2013-09-26 冷媒蒸发器 Active CN104769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0025 2012-10-31
JP2012240025A JP5998854B2 (ja) 2012-10-31 2012-10-31 冷媒蒸発器
PCT/JP2013/005703 WO2014068842A1 (ja) 2012-10-31 2013-09-26 冷媒蒸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383A CN104769383A (zh) 2015-07-08
CN104769383B true CN104769383B (zh) 2016-09-21

Family

ID=50626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468.8A Active CN104769383B (zh) 2012-10-31 2013-09-26 冷媒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95513B2 (zh)
JP (1) JP5998854B2 (zh)
CN (1) CN104769383B (zh)
WO (1) WO20140688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0175B2 (ja) * 2012-11-13 2016-05-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2015157507A (ja) * 2014-02-21 2015-09-0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1837046B1 (ko) * 2015-07-31 2018-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DE102015112833A1 (de) * 2015-08-05 2017-02-09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Wärmetauscher sowie Fahrzeugklimaanlage
WO2020123653A1 (en) * 2018-12-14 2020-06-18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frigerant condens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4095B2 (ja) * 2002-07-09 2007-12-1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4124136B2 (ja) * 2003-04-21 2008-07-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KR20060125775A (ko) 2003-10-29 2006-12-06 쇼와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교환기
JP4625687B2 (ja) * 2003-12-08 2011-02-02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4120611B2 (ja) * 2004-04-08 2008-07-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JP4207855B2 (ja) * 2004-06-28 2009-01-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JP2006029697A (ja) * 2004-07-16 2006-02-02 Denso Corp 冷媒蒸発器
US20080078537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Valeo, Inc. Multi-zone heat exchangers with separated manifolds
US7942020B2 (en) * 2007-07-27 2011-05-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slab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JP5486782B2 (ja) 2008-08-05 2014-05-0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US10047984B2 (en) * 2010-06-11 2018-08-14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vaporator
JP5740134B2 (ja) * 2010-10-25 2015-06-2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383A (zh) 2015-07-08
JP5998854B2 (ja) 2016-09-28
JP2014089012A (ja) 2014-05-15
WO2014068842A1 (ja) 2014-05-08
US9995513B2 (en) 2018-06-12
US20150285544A1 (en)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8392B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CN104769383B (zh) 冷媒蒸发器
CN105247315B (zh) 制冷剂蒸发器
JP4254015B2 (ja) 熱交換器
CN104285121B (zh) 热交换器用集管、具备该热交换器用集管的热交换器、冷冻循环装置以及空气调节机
CN105378422B (zh) 制冷剂蒸发器
CN105229394B (zh) 制冷剂蒸发器
JP2006329511A (ja) 熱交換器
JP6341099B2 (ja) 冷媒蒸発器
WO2014041771A1 (ja) 熱交換器
CN106132739A (zh) 车辆用空调系统
CN108139173A (zh) 蓄冷热交换器
JP6322982B2 (ja) 冷媒蒸発器
CN107208943A (zh) 制冷剂蒸发器
WO2018207556A1 (ja) 冷媒蒸発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228233A (ja) 冷媒蒸発器
JP6098358B2 (ja) 冷媒蒸発器
JP6458617B2 (ja) 冷媒蒸発器
JP4688538B2 (ja) 熱交換器
CN104428611B (zh) 冷媒蒸发器
JP6432275B2 (ja) 冷媒蒸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