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5211B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5211B
CN104765211B CN201510177799.6A CN201510177799A CN104765211B CN 104765211 B CN104765211 B CN 104765211B CN 201510177799 A CN201510177799 A CN 201510177799A CN 104765211 B CN104765211 B CN 104765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grayscale
under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77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5211A (zh
Inventor
范振峰
叶昭纬
杨智翔
廖干煌
徐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5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5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5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5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7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for displaying colours or for displaying grey scales with a specific pixel layout, e.g. using sub-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43Pixel structures with several sub-pixels for the same colour in a pixel, not specifically used to display gradations
    • G09G2300/0447Pixel structures with several sub-pixels for the same colour in a pixel, not specifically used to display gradations for multi-domain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viewing angle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uch as multi-vertical alignment [MV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8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viewing angle adjust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其包含至少一第一次像素以及一第二次像素毗邻第一次像素。当显示装置于一广视角模式时,第一与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于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当显示装置于一窄视角模式时,第一与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一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第一次像素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其母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10070556.3,申请日为2013年3月6日,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以及一种驱动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显示器为了使画面能提供给多个观看者,通常具有广视角的显示效果,但在某些时候或场合,例如在阅读机密信息或输入密码时,广视角的显示效果却容易使机密信息被旁人所窥视而造成机密信息外泄。因此,为了满足提供给多个观看者以及在公众场合处理机密信息的两种不同需求,具有可切换广视角显示模式与窄视角显示模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器逐渐成为显示器市场的主流商品之一。
现有显示器的防窥机制大致上可分为下列多种技术:
一、显示器外表面直接加装防窥片:
一般防窥片主要是借由抑制大视角的亮度,使侧视的观看者无法清楚地读取所显示的信息,达到隐私保护的效果。虽然方法简单,材料也容易取得,但因为属于额外加上一片光学膜片,会影响原本正视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及显示质量,而且也需要手动切换防窥与否,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较不方便。
二、背光源控制:
利用原本出射光具有高度准直性的背光源,搭配一可电压控制的扩散片,例如高分子分散液晶膜(PDLC),借由关电压时可电压控制的扩散片会将准直光扩散,造成在侧视时有光源出射,以提供广视角显示模式;开电压时可电压控制的扩散片不会对原本的准直光造成扩散的作用,以达成窄视角的显示模式。此方法主要是借由控制背光的出射角度,来调整侧视的亮度,使侧视的人无法读取显示信息。在理想上虽可以完美地避免其它人员窥视信息,且切换方便,但实际应用上因为光路控制不易,无法达成完全的准直光,虽然可以降低背光源在大视角的分布,但却无法将大视角的亮度完全降至无法识别,因此在防窥表现上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外加视角控制模块单元:
在原本正常显示的显示模块(面板)上,再外加另一片视角控制模块(面板),借由电压控制视角控制模块的开关来切换广视角显示模式与窄视角显示模式。此方法在广视角显示模式时,不会对原本的影像显示造成任何干扰或破坏,能保留原本影像的质量。而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侧视的亮度会被明显地抑制,而使得侧视的人不易判读影像所显示的信息。但因为是由两片模块所组成,整体重量及厚度皆增加一倍,相对上成本也大幅地提高。
由上述可知,现有显示器的防窥技术在达到防窥效果的同时往往需要牺牲原有的部分特性,如显示质量、光学特性、厚度以及重量等,因此现有防窥技术仍具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在不增加成本与制造工程复杂度的前提下提供有效的防窥效果。
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其包含一面板、至少一第一显示区与至少一第二显示区、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第三电极、一第四电极、一第五电极。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与第一基板相对应的第二基板以及一显示介质层,显示介质层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分别定义于面板上。第一与第二显示区分别至少包含一第一次像素以及一第二次像素毗邻第一次像素。第一电极间隔第二电极,第一、第二电极皆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次像素中。第三电极间隔第四电极,第三、第四电极皆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二次像素中。第五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一次像素中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次像素中。当显示装置于一广视角模式时,各第一与各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于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及当显示装置于一窄视角模式时,各第一与各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一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其中第一灰阶下的亮度实质上小于第一次像素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窄视角模式时,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相同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一显示区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及第二显示区的第一灰阶的正视亮度为零灰阶下的亮度值。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二次像素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二次像素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大于一第一临界值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灰阶的正视亮度的比值实质上为0.3至1,其中第一临界值实质上为192至232之间的一整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一临界值与一第二临界值之间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比值实质上为0至0.3,其中第二临界值实质上为10至50之间的一整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二临界值与0之间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比值实质上为0.1至1,或者是第二临界值与0之间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比值实质上为0至0.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小于一第一临界值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灰阶的正视亮度的比值实质上为0,且大于第一临界值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比值大于0,但实质上小于或等于1,其中第一临界值实质上为160至220之间的一整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小于一第一临界值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为零灰阶下的亮度,且大于第一临界值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为255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其中第一临界值实质上为160至220之间的一整数。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包含一像素阵列,此像素阵列至少具有一第一像素群与一第二像素群,第一与第二像素群分别至少具有一第一次像素与一第二次像素。第一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第二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二电极,但第二电极不平行于此些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当显示装置于一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具有一第一临界区与一第二临界区,以将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区分为一第一区、一第二区以及一第三区,第一临界区介于第一区与第二区间以及第二临界区介于第二区与第三区间,其中第一临界区实质上为192~232与第二临界区实质上为10~50。当显示装置于一窄视角模式时,可选择下列其中一种:
a.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一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3至1,
b.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二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至0.3,或者是
c.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三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1至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区实质上为212~255、第二区实质上为31~211以及第三区实质上为0~3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窄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等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窄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板、一与第一基板相对应的第二基板以及一显示介质层。显示介质层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构成一面板,以使得像素阵列中的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定义于面板上。第一次像素还有一与此些第一电极间隔的第三电极,皆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次像素中。第二次像素还有一与此些第二电极间隔的第四电极,皆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二次像素中;显示装置还包含一第五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一次像素中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次像素中。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各电极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方法用以驱动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此方法包含:提供一显示装置,此显示装置包含一像素阵列,其至少具有一第一像素群与一第二像素群。第一与第二像素群分别至少具有一第一次像素与一第二次像素;其中第一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第二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二电极,但第二电极不平行于此些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于一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具有一第一临界区与一第二临界区,以将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区分为一第一区、一第二区以及一第三区,第一临界区介第一区与第二区间以及第二临界区介于第二区与第三区间,其中,第一临界区实质上为192~232与第二临界区实质上为10~50。于一窄视角模式时,可选择下列其中一种:
a.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一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3至1,
b.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二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至0.3,或者是
c.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三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区实质上为212~255、第二区实质上为31~211以及第三区实质上为0~3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等于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板、一与第一基板相对应的第二基板以及一显示介质层。显示介质层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构成一面板,以使得像素阵列中的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定义于面板上。第一次像素还有一与此些第一电极间隔的第三电极,皆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次像素中。第二次像素还有一与此些第二电极间隔的第四电极,皆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二次像素中。显示装置还包含一第五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一次像素中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次像素中。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各电极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用以驱动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包含:提供一显示装置,此显示装置包含一像素阵列至少具有一第一像素群与一第二像素群,第一与第二像素群分别至少具有一第一次像素与一第二次像素;其中各第一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以及各第二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二电极,但第二电极不平行于此些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于一广视角模式时,各第一次像素与各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灰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于一窄视角模式时,当各第一次像素与各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小于一第一临界灰阶对应的正视亮度时,各第一次像素的正视亮度为零灰阶下的亮度,其中第一临界灰阶为约160至约220之间的一整数;当各第一次像素与各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大于第一临界灰阶对应的亮度时,各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为255灰阶下的亮度。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A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于广视角模式时的上视示意图;
图1B、图1C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第一次像素及第二次像素的相对穿透亮度与水平方向视角的关系图;
图2A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B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于窄视角模式下液晶配向的示意图;
图3A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显示区中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次像素中的第三电极的上视示意图;
图3B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显示区中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次像素中的第三电极的上视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在面板上的配置图;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次像素在像素电压在3V及5V时,各视角下的等亮度(iso-luminance)图形;
图5C和图5D分别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次像素在像素电压在3V及5V时,各视角下的等亮度图形;
图5E和图5F分别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电压为3V及5V时,第二次像素相对于第一次像素的等亮暗反差图形;
图6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于窄视角模式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在各预设灰阶下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的关系图。
图8A、图8B及图8C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不同方位角下的灰阶亮度关系图;
图9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于窄视角模式时的上视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上视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在各预设灰阶下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的关系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正视与侧视下的灰阶亮度关系图;
图13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在各预设灰阶下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的关系图;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以上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正视与侧视下的灰阶亮度关系图;
图15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在各预设灰阶下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的关系图;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以上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正视与侧视下的灰阶亮度关系图;
图17A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7B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于窄视角模式下液晶配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显示装置 110:面板
110A:像素阵列 111:第一基板
112:第二基板 113:显示介质层
D1:第一显示区 G1:第一像素群
D2:第二显示区 G2:第二像素群
210、210a、210b、210c、210d:第一次像素
220、220a、220b、220c、220d:第二次像素
310、420:第一电极 320、410:第二电极
330、430:第三电极 340、440:第四电极
350、450:第五电极 A1:第一区
A2:第二区 A3:第三区
C1:第一临界值 C2:第二临界值
CA1:第一临界区 CA2:第二临界区
R:红色次像素 G:绿色次像素
B:蓝色次像素 F1:第一方向
F2:第二方向 H、V:方向
S:狭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整,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示的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实施例中附加其它的实施例,而无须进一步的记载或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将详细叙述许多特定细节以使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以下的实施例。然而,可在无此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与装置仅示意性地示出于图中。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100于广视角模式时的上视示意图。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100包含面板110,面板110上定义有至少一第一显示区D1以及至少一第二显示区D2。第一显示区D1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次像素210a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次像素220a,第二次像素220a毗邻第一次像素210a。第二显示区D2也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次像素210b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次像素220b,第二显示区D2的第二次像素220b毗邻第二显示区D2的第一次像素210b。在一具体实例中,面板110上定义有多个第一显示区D1以及多个第二显示区D2,而且每一个第一显示区D1包含多个第一次像素210a以及多个第二次像素220a;每一个第二显示区D2也包含多个第一次像素210b以及多个第二次像素220b。
图1B及图1C示出了图1A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一次像素210a及第二次像素220a的相对穿透亮度与水平方向视角的关系图。图1B示出像素电极电压为约3V时的结果,图1C示出像素电极电压为约5V时的结果。如图1B及图1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曲线A表示第一次像素210a在水平方向上不同视角的亮度,指归一化的亮度,即相对穿透亮度,单位:无,而曲线B表示第二次像素220a在水平方向上不同视角的亮度,指归一化的亮度,即相对穿透亮度,单位:无。在正视(on-axis or namely normal view)方向上,第一次像素210a与第二次像素220a会具有相同的亮度,而在水平方向上的其它视角观看显示装置100时,第一次像素210a的光通量(光线通过的量)会实质上不同于第二次像素220a的光通量。其中,正视是指观察者的观察方向与显示装置100的表面约略呈直角(即面板的法线方向),而其它视角是指观察者的观察方向与显示装置的表面小于约80度。必需说明的是,第一次像素210a的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a的亮度于相同的视角角度时,必需以非绝对值的视角角度为判断依据。其中,所述的相同的视角角度,且非绝对值的视角角度是指第一次像素210a的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a的亮度皆在正值(+)的视角角度或皆在负值(-)的视角角度为依据,而不是第一次像素210a的亮度在正值(+)的视角角度且第二次像素220a的亮度在负值(-)的视角角度或者不是第一次像素210a的亮度在负值(-)的视角角度且第二次像素220a的亮度在正值(+)为依据。因为,人眼的左右眼无法同时存在于正、负值的相同视角角度下观看。此时,若第一次像素210a与第二次像素220a于相同的视角角度时的亮度不相同,就无法被观察者得知显示面板的信息(图标或文字)而达到保密信息的效果。
图2A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面板110的剖面示意图。面板110包含一第一基板111、一第二基板112以及一显示介质层113。第一基板111对应于第二基板112,并且显示介质层113夹设于该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之间。其中,显示介质层113为非自发光显示介质层可包含液晶层、电泳层、电湿润层、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本发明非自发光显示介质层113包含液晶层为较佳实施例。在一具体实例中,同一颜色的次像素,沿着V方向排列。在H方向上,红色次像素R、绿色次像素G及蓝色次像素B重复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三个颜色次像素为范例。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两个颜色次像素、四个颜色次像素或其它个数的次像素,而颜色除了上述的RGB之外,亦可选自色坐标上的颜色,例如:白色(或称为透明)、黄色、粉红色、紫色、橙黄色等等。
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100还包含一第一电极310、一第二电极320、一第三电极330、一第四电极340以及一五电极350,如图2A所示。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设置于第一基板111上的第一次像素210a中。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相间隔,亦即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实体上没有直接接触。第三电极330与第四电极340设置于第一基板111上的第二次像素220a中,第三电极330与第四电极340相间隔,亦即第三电极330与第四电极340实体上没有直接接触。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可例如为梳状电极当作次像素的像素电极(即上述各电极会连接至各次像素的晶体管的漏极)。此时,第一电极310与第三电极330实体上没有接触。而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可例如为共享电极。也就是说,像素电极310、330位于共享电极320、340之上。或者是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可例如为梳状电极当作共享电极,而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当作次像素的像素电极(即上述各电极会连接至各次像素的晶体管的漏极)。此时,第二电极320与第四电极340实体上没有接触。也就是说,像素电极320、340位于共享电极310、330之下。第五电极350设置于第二基板112的第一次像素210a中以及设置于第二基板112的第二次像素220a中。第五电极350可例如为共享电极。其中,第五电极350分别与当作像素电极的电极实体上没有接触。举例而言,(1)当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当作次像素的像素电极而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可例如为共享电极时,第五电极350分别与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实体上没有接触;或者是(2)当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当作次像素的像素电极而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可例如为共享电极时,第五电极350分别与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实体上没有接触。再者,上述各次像素210a、220a中的第五电极350可选择性地相互接触或不接触,即上述各次像素210a、220a中的第五电极350可选择性地接收实质上相同或不同的电压。
显示装置100具有可调整视角的功能。在显示介质层113为液晶分子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介质层113不限于液晶分子),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广视角模式,其中的液晶分子的向位(orientation)大致上如图2A所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窄视角模式,其中的液晶分子的向位(orientation)大致上如图2B所示。因此,图2A中广视角模式的液晶分子113从第一基板111至第二基板112的向位及扭转状况完全不同于图2B中窄视角模式的液晶分子113从第一基板111至第二基板112的向位及扭转状况。
图3A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显示区D1中第一次像素210a的第一电极310以及第二次像素220a中的第三电极330的上视示意图。图3B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显示区D2中第一次像素210b的第一电极310以及第二次像素220b中的第三电极330的上视示意图。图4示出这些第一电极310和这些第三电极330在面板上的配置图。每一个第一电极310和每一个第三电极330各自具有至少一狭缝S,可将每一个第一电极310和每一个第三电极330分成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三电极。因此,每一第一次像素中的多个电极是实质上相互平行的,且每一第二次像素中的多个电极是实质上相互平行的,但是,每一第一次像素中的多个电极是不相互平行于每一第二次像素中的多个电极,如图3A及图3B所示。另外,如图3A及图3B所示,第一显示区D1中第一次像素210a的第一电极310朝向第一方向F1延伸(或称为狭缝的延伸方向),第一显示区D1中的第二次像素220a的第三电极330朝向第二方向F2延伸(或称为狭缝的延伸方向),而第二显示区D2中第一次像素210b的第一电极310朝向第二方向F2延伸(或称为狭缝的延伸方向),第二显示区D2中的第二次像素220b的第三电极330朝向第一方向F1延伸(或称为狭缝的延伸方向)。每一个显示区D1、D2中的两个毗邻的第一次像素210a、210b与第二次像素220a、220b中的第一电极310与第三电极330的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例如:如图4中左上角的同一列(column)上毗邻的第一次像素210a与第二次像素220a中的第一电极310与第三电极330的延伸方向会形成类似“<”型或类似“>”型,而同一行(row)上两个毗邻的第一次像素210中的第一电极310或同一行(row)上两个毗邻的第二次像素210中的第三电极330的延伸方向会形成类似“V”型或类似“Λ”型。更甚者,于两个毗邻的显示区D1、D2交界处的第一或第二次像素中的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的延伸方向会形成上述四种态型中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是以由上下排列的第一与第二次像素为范例,若以由左而右排列时,则第一及/或第三电极所形成的方式就会改变,例如:会从类似“<”型或类似“>”型变成类似“V”型或类似“Λ”型。或者是从类似“V”型或类似“Λ”型变成类似“<”型或类似“>”型。
详细而言,第一像素区D1中的第一次像素210a中的这些第一电极310与第二次像素220a中的这些第三电极330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Λ”型、“<”、或“>”型其中至少一种,如图3A或图4所示。第二像素区D2中的第一次像素210b中的这些第一电极310与第二次像素220b这些第三电极330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Λ”型、“<”、或“>”型其中至少一种,如图3B或图4所示。
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用以提供次像素在不同方向的视角。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第二次像素220a在像素电压在约3V及约5V时,各视角下的等亮度(iso-luminance)图形。第二次像素220a的第三电极330为朝向第二方向F2方向延伸,因此在第5A及5B图中最大亮度出现在特定方向上。图5C和图5D分别示出第一次像素210a在像素电压在约3V及约5V时,各视角下的等亮度图形。第一次像素210a的第一电极310为朝向第一方向F1方向延伸,因此在图5C及图5D中最大亮度出另外一个特定方向上。其中,上述图5A~5D中等亮度图的0、90、180、270代表极坐标的方位角(单位:度),图中的80表示倾斜角;而不同深浅颜色代表为归一化(normalized)数值(单位:无),即其颜色越深(例如:0.182926或0.289320),亮度越高,颜色越浅(例如:0.006574或0.050507),亮度越低。图5E和图5F分别示出在像素电压为约3V及约5V时,第二次像素相对于第一次像素的等亮暗反差图形。由图5E和图5F可证实,第二次像素与第一次像素在很广泛的视角范围中具有很高的亮暗反差程度。其中,上述图5E与图5F等亮度图的0、90、180、270代表极坐标的方位角(单位:度),而不同深浅颜色代表为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中各极坐标下归一化数值的对比值(单位:无),即其颜色越深(例如:1.600000),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相对亮度差越大,颜色越浅(例如:1.000000),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相对亮度差越小。再者,所述的对比值是指第一次像素在所有的极坐标下的方位角的亮度除以第二次像素在所有的极坐标下的方位角的亮度,或是在所有的极坐标下的第二次像素在所有的极坐标下的方位角的亮度除以第一次像素在所有的极坐标下的方位角的亮度。
回到图1A,当显示装置100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210a与第二次像素220a各自显示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on-axis brightness or namely brightness ofnormal view),即上述的正视方向上的亮度。前述预设灰阶是根据一显示画面的数据而决定第一次像素210a的预设灰阶和第二次像素220a的预设灰阶。当显示装置100于窄视角模式时,使第一次像素210a显示一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并使第二次像素220a显示一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第一次像素210a的第一灰阶下的亮度实质上小于第一次像素210a在广视角模式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下将更详细叙述。
图6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100于窄视角模式的示意图。在此实施方式中,当显示装置100设定为窄视角模式时,第一显示区D1的第一次像素210a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D2下的第一次像素210b的第一灰阶的正视亮度为零灰阶下的亮度值。在图6中以黑色区块示出第一显示区D1及第二显示区D2中零灰阶的第一次像素210a、210b。因此,图6中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210a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图1A中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210a在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类似地,图6中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210b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图1A中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210b在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第一显示区D1及第二显示区D2中的每一个第二次像素220a、220b仍然显示广视角时各自的预设灰阶亮度。以下表1呈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具体实例的灰阶表(table)的一部分。请注意,图6中第一显示区D1中的第二次像素220a的第三电极330大致上是朝向第二方向F2延伸,第二显示区D2中的第二次像素220b的第三电极330大致上是朝向第一方向F1延伸,而且第一方向F1不平行第二方向F2。
表1
图7示出第一实施方式在各预设灰阶下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210a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次像素220a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单位:无)的关系图。上述次像素的相对正视亮度RL利用以下数学式I计算:
RL=(LG-L0)/(L255-L0) 数学式I;
其中,RL的单位:无
其中,LG表示次像素在G灰阶下的正视亮度;L255表示次像素在255灰阶下的正视亮度;L0表示次像素在0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再者,上述次像素的相对侧视亮度RL利用以下数学式II计算:
RLside-view=(LG_side-view-L0)/(L255-L0) 数学式II;
其中,RLside-view的单位:无
其中,LG_side-view表示次像素在G灰阶下的侧视亮度;L255表示次像素在255灰阶下的正视亮度;L0表示次像素在0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其中,相对侧视亮度是指相对于正视亮度下的侧视亮度。
根据表1的实施方式,在窄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210a无论在哪一预设灰阶下的灰阶值均为0,因此第一次像素210a的相对正视亮度为0,所以图7由1至255各预设灰阶下,比值RL1/RL2的数值为0。请注意,图7的比值是以RL1/RL2为范例,但也可以RL2/RL1,判断方式是以RL1与RL2的比值不为无限大为依据,且当使用于各灰阶下RL1/RL2的比值关系就不会再变更,或者是当使用于各灰阶下RL2/RL1的比值关系就不会再变更。
图8A、图8B及图8C示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不同方位角下的灰阶亮度关系图。在图8A、图8B及图8C中,纵轴为以正视最大亮度归一化(normalized)得出的亮度值(单位:无),横轴为灰阶值(单位:无)。在图8A中,曲线A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方位角约45度及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B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侧视角约60度及方位角约45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C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方位角约45度及侧视角约45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D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方位角约45度及侧视角约45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E表示在正视时(即面板的法线方向)的灰阶亮度曲线。由以上结果可知,显示装置在正视时可呈现接近Gamma 2.2的灰阶亮度曲线,正视时使用者可观察到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但是,在方位角约45度时(侧视角约45度、约60度),具有防窥效果。
在图8B中,曲线A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方位角约0度及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B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侧视角约60度及方位角约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C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方位角约0度及侧视角约45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D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方位角约0度及侧视角约45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E表示在正视时(即面板的法线方向)的亮度灰阶曲线。由以上结果可知,在方位角约0度(侧视角约45度及约60度),也具有防窥效果。
在图8C中,曲线A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方位角约315度及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B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侧视角约60度及方位角约315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C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方位角约315度及侧视角约45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D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方位角约315度及侧视角约45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E表示在正视时(即面板的法线方向)的灰阶亮度曲线。由以上结果可知,在方位角约315度(侧视角约45度及约60度),也具有防窥效果。
由以上图8A、图8B及图8C的结果,可证实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各个方位角下均具有防窥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图9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100于窄视角模式时的上视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的面板110的特征及实施方式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相同。第二实施方式的广视角模式仍可参照图1A。
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窄视角模式时,如图9所示,在第一显示区D1中,第一次像素210c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总和实质上相同于在广视角模式时(参照图1A)第一显示区D1中第一次像素210a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即正视方向上的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a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总和。举例来说,窄视角时第一次像素210c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网点表示)实质上小于同一次像素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但是第二次像素220c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全白表示)实质上大于或等于同一次像素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因此,让图9中第一次像素210c的正视亮度和第二次像素220c的正视亮度的总和大致上等于图1A中第一次像素210a的正视亮度和第二次像素220a的正视亮度的总和。类似地,在第二显示区D2中,窄视角时第一次像素210d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网点表示)实质上小于该次像素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但是第二次像素220d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全白表示)实质上大于或等于该次像素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以,在窄视角模式时,第二显示区D2中第一次像素210d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d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相同于在广视角模式时(请参照图1A)第二显示区D2中第一次像素210b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b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总和。
图11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在各预设灰阶下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210c的相对正视亮度(RL1、单位:无)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相对正视亮度(RL2、单位:无)的比值(单位:无)的关系图。请注意,图11的比值是以RL1/RL2为描述范例,但也可以RL2/RL1为比值关系,判断方式是以RL1与RL2的比值不为无限大为依据,且当使用于各灰阶下RL1/RL2的比值关系就不会再变更,或者是当使用于各灰阶下RL2/RL1的比值关系就不会再变更。上述预设灰阶可选择性地为第一次像素210c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或是第二次像素220c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更详细地说,第一次像素210c在窄视角时的灰阶称为第一灰阶,第二次像素220c在窄视角时的灰阶称为第二灰阶。如图11所示,显示装置100处于窄视角模式时,实质上大于第一临界值C1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灰阶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实质上为0.3至1。或第二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2与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1的比值RL2/RL1实质上为约0.3至约1。在一具体实例中,第一临界值实质上为192至232之间的整数。换言之,当第一次像素(或第二次像素)的预设灰阶实质上大于第一临界值时,第一次像素210c的相对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相对正视亮度的比值为约0.3至约1。
再者,在窄视角模式时,介于第一临界值C1与第二临界值C2之间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比值实质上为0至0.3,如图11所示。在一具体实例中,第二临界值实质上为10至50之间的一整数。换言之,当第一次像素(或第二次像素)在广视角模式时的预设灰阶介于第一临界值C1与第二临界值C2之间时,第一次像素210c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为约0至约0.3。
此外,于窄视角模式时,介于第二临界值C2与0之间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实质上为约0.1至约1,或第二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2与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1的比值RL2/RL1实质上为约0.1至约1。在其它实例中,于窄视角模式时,于0与第二临界值之间至少存在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与第二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的比值为0,且至少存在另一预设灰阶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与第二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的比值为0。
为了更清楚说明以上的技术内容,以下表2呈现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具体实例的灰阶表的一部分。
表2
在以上表2所示的具体实例中,在高灰阶时,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灰阶值和第二次像素的第二灰阶值是接近的,因此让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灰阶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或是RL2/RL1)实质上大于0.3(参照图11)。在中灰阶时,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灰阶值明显小于第二次像素的第二灰阶值,因此,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灰阶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或是RL2/RL1)实质上小于0.3。在低灰阶时,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灰阶值和第二次像素的第二灰阶值变动较大,但在大部分的预设灰阶下,第一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灰阶下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或是RL2/RL1)实质上为约0.1至约1。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以上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正视与侧视下的灰阶亮度关系图。在图12中,曲线A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B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C表示在正视时(即面板的法线方向)的亮度灰阶曲线。由以上结果可知,显示装置在正视时可呈现接近Gamma 2.2的灰阶亮度曲线,正视时使用者可观察到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但是,在侧视时具有防窥效果。
在另一具体实例中,如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100包含一像素阵列110A,像素阵列110A中至少具有一第一像素群G1与一第二像素群G2。第一像素群G1具有至少一第一次像素210c以及至少一第二次像素220c。第二像素群G2具有至少一第一次像素210d以及至少一第二次像素220d。第一次像素210c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420,如图10所示。第二次像素220c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二电极410,但是第二电极410不平行于第一电极420。第二像素群G2中的第一次像素210d以及第二次像素220d也分别具有类似的第一电极420和第二电极410结构。
请参见图11,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210c与第二次像素220c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灰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亮度。在图11中的每一个灰阶值事实上可对应到一亮度值。上述0到255灰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亮度具有第一临界区CA1与第二临界区CA2,第一临界区CA1实质上为192~232灰阶所对应的亮度区间,第二临界区CA2实质上为10~50灰阶所对应的亮度区间。第一临界区CA1和第二临界区CA2将上述0到255灰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亮度区分为第一区A1、第二区A2以及第三区A3。第一临界区CA1介于第一区A1与第二区A2之间,第二临界区CA2介于第二区A2与该三区A3之间。
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窄视角模式时,可选择下列其中一种:
(a)第一次像素210c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一区A1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比值(RL1/RL2或是RL2/RL1)实质上为0.3至1;
(b)第一次像素210c与该第二次像素220c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该第二区A2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比值实质上为0至0.3;或者是
(c)第一次像素210c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该第三区A3中时,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1至1。
在另一具体实例中,上述第一区A1实质上为212~255灰阶所对应的正视亮度区间,第二区A2实质上为31~211灰阶所对应的正视亮度区间,第三区A3实质上为0~30灰阶所对应的正视亮度区间。
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窄视角模式时,如图9所示,在第一像素群G1中第一次像素210c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总和实质上相同于在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G1中第一次像素210c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总和。类似地,在第二像素群G2中第一次像素210d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d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总和实质上相同于在广视角模式时第二像素群G2中第一次像素210d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d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总和。亦即,窄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等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
举例来说,在窄视角时,第一像素群G1中第一次像素210c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网点表示)实质上小于同一次像素在广视角模式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但是第二次像素220c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全白表示)实质上大于或等于同一次像素在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因此,让图9中第一次像素210c的正视亮度和第二次像素220c的正视亮度的总和大致上等于广视角时同一第一次像素的正视亮度和同一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的总和。类似地,在第二像素群G2中,窄视角时第一次像素210d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网点表示)实质上小于同一次像素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但是第二次像素220d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全白表示)实质上大于或等于该次像素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以,在窄视角模式时,第二像素群G2中第一次像素210d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第二次像素220d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相同于在广视角模式时此第一次像素210d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与此第二次像素220d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的总和。亦即,在窄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特征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相同。请再参照图2A,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包含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以及显示介质层113。第二基板112与第一基板111相对,显示介质层113以非自发光显示介质材料,例如:液晶夹设于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之间而构成面板110,以使得像素阵列110A中的第一像素群G1与第二像素群G2定义于面板110上。第一次像素210c还包含有第三电极430设置于第一基板111上的第一次像素210c中。第三电极430与第一电极420间隔而不相接触。第二次像素220c还包含有第四电极440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11上的该第二次像素220c中。第四电极440与第二电极410间隔而不相接触。显示装置100还包含第五电极450,设置于第二基板112上的第一次像素210c中以及第二基板112上的第二次像素220c中。其中,第五电极450分别与当作像素电极的电极实体上没有接触。举例而言,(1)当第一电极420和第二电极410当作次像素的像素电极而第三电极430和第四电极440可例如为共享电极时,第五电极450分别与第一电极420和第二电极410实体上没有接触;或者是(2)当第三电极430和第四电极440当作次像素的像素电极而第一电极420和第二电极410可例如为共享电极时,第五电极450分别与第三电极430和第四电极440实体上没有接触。再者,上述各次像素210c、220c中的第五电极450可选择性的相互接触或不接触,即上述各次像素210c、220c中的第五电极350可选择性的接收实质上相同或不同的电压。
此外,第一像素群G1中的第一次像素210c中的这些第一电极420与第二次像素220c中的这些第二电极410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或“Λ”型、或“<”、或“>”型,如图10及图3A所示。第二像素群G2中的第一次像素210c中的这些第一电极420与第二次像素220c这些第二电极410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或“Λ”型、或“<”、或“>”型。
第三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特征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第三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在窄视角模式时的上视示意图可参照图9。第三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为,窄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210c的正视亮度RL1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正视亮度RL2的比值的关系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图13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在各预设灰阶下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210c的正视亮度(RL1、单位:无)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正视亮度(RL2、单位:无)的比值的关系图。请注意,图13的比值是以RL1/RL2为描述范例,但也可以RL2/RL1为比值关系,判断方式是以RL1与RL2的比值不为无限大为依据,且当使用于各灰阶下RL1/RL2的比值关系就不会再变更,或者是当使用于各灰阶下RL2/RL1的比值关系就不会再变更。上述预设灰阶可选择性地为第一次像素210c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或是第二次像素220c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如图13所示,当预设灰阶小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C1时,RL1/RL2或是RL2/RL1的数值均为零。当预设灰阶大于第一临界值C1时,RL1/RL2或是RL2/RL1开始递增。在图13中,第一临界值C1为96灰阶。以下表3呈现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的灰阶表的一部分。
表3
在表3中,第一临界值C1为96,在预设灰阶0至96的范围中,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灰阶值均为0。从预设灰阶97开始,逐渐提高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灰阶值。所以,在图13中灰阶0至96对应的RL1/RL2或是RL2/RL1的数值为0,并从灰阶97开始RL1/RL2或是RL2/RL1的数值逐渐增加。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以上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正视与侧视下的灰阶亮度关系图。在图14中,曲线A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B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C表示在正视时(即面板的法线方向)的亮度灰阶曲线。请注意,虽然显示装置在侧视时具有防窥效果,但是正视时的灰阶亮度曲线在灰阶值96以下偏离Gamma 2.2的曲线(图14中以虚线示出Gamma 2.2的曲线)。因此,会造成使用者正视时的影像质量不佳。
第四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特征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第四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在窄视角模式时的上视示意图可参照图9。第四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210c的相对正视亮度RL1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相对正视亮度RL2的比值的关系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图15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在各预设灰阶下窄视角模式的第一次像素210c的相对正视亮度(RL1、单位:无)与第二次像素220c的相对正视亮度(RL2、单位:无)的比值的关系图。请注意,图15的比值是以RL1/RL2为描述范例,但也可以RL2/RL1为比值关系,判断方式是以RL1与RL2的比值不为无限大为依据,且当使用于各灰阶下RL1/RL2的比值关系就不会再变更,或者是当使用于各灰阶下RL2/RL1的比值关系就不会再变更。上述预设灰阶可选择性地为第一次像素210c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或是第二次像素220c广视角时的预设灰阶。如图15所示,当预设灰阶小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C1时,RL1/RL2或者是RL2/RL1的数值均为零。当预设灰阶大于第一临界值C1时,RL1/RL2或者是RL1/RL2开始递增。第一临界值实质上为160至220之间的一整数。详细来说,第一次像素210c在窄视角时的灰阶称为第一灰阶,第二次像素220c在窄视角时的灰阶称为第二灰阶。小于第一临界值C1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RL1与第二灰阶的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或者是RL1/RL2实质上为0。而且,大于第一临界值C1的任一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RL1与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RL2的比值RL1/RL2或者是RL1/RL2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1。
在一具体实例中,在窄视角模式时,当预设灰阶下小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C1时,所对应的第一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为零灰阶下的亮度;当预设灰阶下大于第一临界值C1时,所对应的第二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为255灰阶下的亮度。第一临界值实质上为160至220之间的一整数。为了更清楚说明以上的技术内容,以下表4呈现第四实施方式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灰阶表的一部分。
表4
在以上表4的具体实例中,第一临界值为188,在预设灰阶值实质上小于或等于188时,第一次像素的第一灰阶值均为0。当预设灰阶值实质上大于188时,第二次像素的第二灰阶值均为255。因此,在图15中灰阶0至188对应的RL1/RL2或者是RL1/RL2的数值为0,并从灰阶189开始RL1/RL2或者是RL1/RL2的数值逐渐增加。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以上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正视与侧视下的灰阶亮度关系图。在图16中,曲线A表示第一显示区D1在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B表示第二显示区D2在侧视角约60度下的灰阶亮度曲线,曲线C表示在正视时(即面板的法线方向)的亮度灰阶曲线。由图16的结果可知,显示装置在正视时呈现接近Gamma 2.2的灰阶亮度曲线,正视时使用者可观看到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但是在侧视时具有防窥效果。
以下表5汇总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侧视角约60度下,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反差比。
表5
在表5中,反差比数值越大表示侧视防窥效果越好。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以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防窥效果最佳。
第五实施方式
图17A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2A)的差异在于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配置在实质上相同的平面上,而且第三电极330和第四电极340也是配置在实质上相同的平面上。在一具体实例中,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分别为第一次像素210和第二次像素220的像素电极,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分别为第一次像素210和第二次像素220的共享电极。第一电极310实质上平行于第二电极320,第三电极330实质上平行于第四电极340。详细而言,每一个第一电极310会与每一个第二电极320错位排列(错排设置),且每一个第三电极330会与每一个第四电极340错位排列。再者,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的延伸方向会与第三电极330与第四电极340的延伸方向形成实质上为“V”型、或“Λ”型、或“<”、或“>”型,例如:图3A、图3B或图10所示。第一电极310、第二电极320、第三电极330和第四电极340的上视轮廓可类似于图10所示得长条状。换言之,第一电极310、第二电极320、第三电极330和第四电极340的配置方式可类似平面内切换(In-Plane-Switching,IPS)液晶显示器的电极配置方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上配置有第五电极350,用以在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之间提供垂直一垂直电场。其中,第五电极350分别与当作像素电极的电极实体上没有接触。举例而言,(1)当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当作次像素的像素电极而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可例如为共享电极时,第五电极350分别与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实体上没有接触;或者是(2)当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当作次像素的像素电极而第一电极310和第三电极330可例如为共享电极时,第五电极350分别与第二电极320和第四电极340实体上没有接触。再者,上述各次像素210、220中的第五电极350可选择性地相互接触或不接触,即上述各次像素210、220中的第五电极350可选择性地接收实质上相同或不同的电压。
在显示介质层113为液晶分子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介质层113不限于液晶分子),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广视角模式,其中的液晶分子的向位(orientation)大致上如图17A所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窄视角模式,其中的液晶分子的向位(orientation)大致如图17B所示。因此,图17A中广视角模式的液晶分子113从第一基板111至第二基板112的向位及扭转状况完全不同于图17B中窄视角模式的液晶分子113从第一基板111至第二基板112的向位及扭转状况。
至于其它相关的结构、驱动方式与操作细节,可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赘述。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用以驱动可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方法。
在一实施方式中,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装置。例如,可提供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当显示装置处于一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具有一第一临界区与一第二临界区,以将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区分为一第一区、一第二区以及一第三区,第一临界区介第一区与第二区间以及第二临界区介于第二区与第三区间,其中,第一临界区实质上为192~232与第二临界区实质上为10~50。当显示装置处于一窄视角模式时,可选择下列其中一种:
a.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一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3至1,
b.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二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至0.3,或者是
c.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第三区中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
在一特定实例中,第一区实质上为212~255、第二区实质上为31~211以及第三区A3实质上为0~30。
在另一特定实例中,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等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
在又一特定实例中,于窄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广视角模式时,第一像素群与第二像素群上述两者任一个中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装置。例如,可提供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当显示装置处于一广视角模式时,第一次像素与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灰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当显示装置处于一窄视角模式时,假设第一次像素210与第二次像素220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一第一临界灰阶对应的正视亮度时,则第一次像素的正视亮度为零灰阶下的亮度,上述第一临界灰阶为约160至约220之间的一整数;假设第一次像素210与各个第二次像素220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大于第一临界灰阶对应的正视亮度时,则第二次像素220的正视亮度为255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变更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像素阵列至少具有一第一像素群与一第二像素群,该第一与该第二像素群分别至少具有一第一次像素与一第二次像素,其中,
该第一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以及
该第二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二电极,但不平行于该些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其中,
当该显示装置于一广视角模式时,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该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具有一第一临界区与一第二临界区,以将该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区分为一第一区、一第二区以及一第三区,该第一临界区介于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以及该第二临界区介于该第二区与该第三区间,其中,该第一临界区实质上为192~232与该第二临界区实质上为10~50,以及
当该显示装置于一窄视角模式时,选择下列其中一种:
a.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该第一区中时,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3至1,
b.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该第二区中时,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至0.3,或者是
c.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该第三区中时,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1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实质上为212~255、该第二区实质上为31~211以及该第三区实质上为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窄视角模式时,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等于该广视角模式时,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窄视角模式时,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该广视角模式时,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板、一与该第一基板相对应的第二基板以及一显示介质层,夹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构成一面板,以使得该像素阵列中的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定义于该面板上,该第一次像素还有一与该些第一电极间隔的第三电极,皆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的该第一次像素中,该第二次像素还有一与该些第二电极间隔的第四电极,皆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的该第二次像素中,以及
一第五电极,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的该第一次像素中与第二基板上的该第二次像素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各该电极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
7.一种用以驱动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一显示装置,包含一像素阵列至少具有一第一像素群与一第二像素群,该第一与该第二像素群分别至少具有一第一次像素与一第二次像素,其中,该第一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以及该第二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二电极,但不平行于该些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
于一广视角模式时,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该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具有一第一临界区与一第二临界区,以将该0到255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区分为一第一区、一第二区以及一第三区,该第一临界区介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以及该第二临界区介于该第二区与该第三区间,其中,该第一临界区实质上为192~232与该第二临界区实质上为10~50;以及
于一窄视角模式时,选择下列其中一种:
a.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该第一区中时,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3至1,
b.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该第二区中时,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至0.3,或者是
c.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位于该第三区中时,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比值实质上为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实质上为212~255、该第二区实质上为31~211以及该第三区实质上为0~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窄视角模式时,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实质上等于该广视角模式时,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总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窄视角模式时,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实质上小于该广视角模式时,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的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板、一与该第一基板相对应的第二基板以及一显示介质层,夹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构成一面板,以使得该像素阵列中的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定义于该面板上,该第一次像素还有一与该些第一电极间隔的第三电极,皆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的该第一次像素中,该第二次像素还有一与该些第二电极间隔的第四电极,皆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的该第二次像素中,以及
一第五电极,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的该第一次像素中与第二基板上的该第二次像素中。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像素群与该第二像素群所述两者任一个中该第一次像素与该第二次像素各该电极延伸方向会形成实质上为V型。
13.一种用以驱动调整视角的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一显示装置,包含一像素阵列至少具有一第一像素群与一第二像素群,该第一与该第二像素群分别至少具有一第一次像素与一第二次像素,其中,各该第一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以及各该第二次像素包含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二电极,但不平行于该些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
于一广视角模式时,各该第一次像素与各该第二次像素分别具有一位于0到255灰阶之间的预设灰阶下的正视亮度,以及
于一窄视角模式时,当各该第一次像素与各该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小于一第一临界灰阶对应的正视亮度时,各该第一次像素的正视亮度为零灰阶下的正视亮度,其中该第一临界灰阶为160至220之间的一整数,
当各该第一次像素与各该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大于该第一临界灰阶对应的正视亮度时,各该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为255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窄视角模式时,当各该第一次像素与各该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小于该第一临界灰阶对应的正视亮度时,各该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为零至255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当各该第一次像素与各该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大于该第一临界灰阶对应的正视亮度时,各该第二次像素的正视亮度为255灰阶下的正视亮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临界灰阶为188。
CN201510177799.6A 2013-01-07 2013-03-06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4765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0475 2013-01-07
TW102100475A TWI488168B (zh) 2013-01-07 2013-01-07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201310070556.3A CN103257487B (zh) 2013-01-07 2013-03-06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0556.3A Division CN103257487B (zh) 2013-01-07 2013-03-06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5211A CN104765211A (zh) 2015-07-08
CN104765211B true CN104765211B (zh) 2018-07-13

Family

ID=489614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7799.6A Active CN104765211B (zh) 2013-01-07 2013-03-06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1310070556.3A Active CN103257487B (zh) 2013-01-07 2013-03-06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0556.3A Active CN103257487B (zh) 2013-01-07 2013-03-06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58782B2 (zh)
CN (2) CN104765211B (zh)
TW (1) TWI488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5891B (zh) 2013-11-01 2016-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3792703B (zh) * 2014-01-23 2016-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显示器
TWI539433B (zh) * 2014-08-13 2016-06-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顯示裝置及其伽馬校正方法
CN104460114B (zh) * 2014-12-26 2018-0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795037A (zh) * 2015-04-29 2015-07-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0152812B2 (en) * 2015-10-23 2018-12-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dd-even veil view for FFS
TWI567725B (zh) 2016-03-07 2017-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其驅動方法
TWI570687B (zh) * 2016-06-02 2017-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顯示面板之方法及顯示面板
TWI596402B (zh) 2016-08-17 2017-08-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面板
WO2018049559A1 (zh) * 2016-09-13 2018-03-2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及视角切换方法
TWI632537B (zh) 2017-08-25 2018-08-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面板
CN110268306B (zh) * 2018-11-05 2022-01-18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9976006B (zh) * 2019-04-09 2022-04-2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11145258B2 (en) * 2020-03-04 2021-10-12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adjusting brightness of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6206558B (zh) * 2023-05-06 2023-08-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4029A (zh) * 2001-09-03 2003-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宽视角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67920A (zh) * 2006-05-01 2007-11-07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425274A (zh) * 2007-11-01 2009-05-06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828142A (zh) * 2007-10-30 2010-09-0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设备
CN102213869A (zh) * 2011-05-04 2011-10-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6614B2 (ja) 1997-05-29 2007-08-29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広視野角液晶表示装置
KR100482468B1 (ko) 2000-10-10 2005-04-14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프린지 필드 구동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4318112A (ja) * 2003-03-31 2004-11-11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999206B2 (ja) * 2004-02-05 2007-10-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視野角制御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映像表示装置
JP4285350B2 (ja) * 2004-02-26 2009-06-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視角制御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CN100346220C (zh) * 2004-12-07 2007-10-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显示视角的液晶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JP4621610B2 (ja) * 2005-09-06 2011-01-26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78907A (ja) 2005-12-28 2007-07-12 Lg Philips Lc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78904A (ja) 2005-12-28 2007-07-12 Lg Philips Lc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70070721A (ko) 2005-12-29 2007-07-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20070242209A1 (en) * 2006-04-12 2007-10-18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LCD having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s
JP2010122572A (ja) 2008-11-21 2010-06-03 Sony Corp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531408B2 (en) 2009-02-13 2013-09-10 Apple Inc. Pseudo multi-domain design f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and color shift
TWI392940B (zh) 2009-03-11 2013-04-1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結構、觸控式顯示面板以及液晶顯示器
US8368727B2 (en) * 2010-01-18 2013-02-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ngular dependent pixels for trick view
TWI447490B (zh) 2011-05-05 2014-08-0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TWI428675B (zh) 2011-05-19 2014-03-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TWI451172B (zh) 2011-07-06 2014-09-0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TWI437551B (zh) * 2011-10-24 2014-05-11 Au Optronics Corp 影像防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4029A (zh) * 2001-09-03 2003-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宽视角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67920A (zh) * 2006-05-01 2007-11-07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828142A (zh) * 2007-10-30 2010-09-0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设备
CN101425274A (zh) * 2007-11-01 2009-05-06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13869A (zh) * 2011-05-04 2011-10-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92091A1 (en) 2014-07-10
US9058782B2 (en) 2015-06-16
CN103257487A (zh) 2013-08-21
TW201428725A (zh) 2014-07-16
TWI488168B (zh) 2015-06-11
CN104765211A (zh) 2015-07-08
CN103257487B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5211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091917B (zh) 透明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US76927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KR10104692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348755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2029375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882881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750779A (zh) 液晶显示器件
US765648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118645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428721A (zh) 可調整視角之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KR10256764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2213856A (zh) 液晶显示面板
TW200815876A (en) Pixel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18153154A1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CN104834135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9725467A (zh) 显示设备
CN109683386A (zh) 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
KR102335825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487268A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CN105528964A (zh) 显示器
KR2010005424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12561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24201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008738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包含液晶显示面板的光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